登陆注册
4705700000021

第21章 梁启超谈佛学:静而能虑,定能生慧(2)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人都靠它来解决水田灌溉。如果找到一个能和我一样了解水车的人,到时我就没有责任的牵绊,就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路,出家了。”

无相禅师说道:“你最了解水车,请告诉我,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完全离开水面又车不上水来。”

无相禅师说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已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

青年听后,欢喜不已地说:“禅师您这一席话,真使我长知识了。”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入世就是人置身于现实世界中,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入世指的是物质的范畴。佛家认为:在这个物质世界里,给人带来的是五欲尘劳。所谓的五欲,指的是财、色、名、食、睡;所谓的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受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打斗纷争的世界,一个灾难重重的世界。这时,加在人的肉身上的,除了生、老、病、死的痛苦外,还有心灵上的痛苦。如何摆脱这些痛苦呢?那就要做到,不再关心功名、权位、财富等这些物欲要素,超脱世人的生活,让物欲世界归于虚空。这,就是出世。

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小乘佛法讲求出世,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有这么一个故事,很有助于对佛家所要求的入世和出世的理解。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修行最深的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老去,所以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于是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欲望。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偈子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但弘忍看到这个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他认为神秀还没有顿悟。

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偈子,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偈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大彻大悟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其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既然心本来就是空的,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也就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众人的面,把衣钵传给了他。这个慧能,就成了禅宗第六代祖师。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佛家所说的出世指的是度己,入世指的是以度己之心度人。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实现一种社会功能:通过人性的修炼,减少社会纷争,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世间。所以,要出世必先入世,要入世,必要先有出世的思想。如果以入世的精神做事,以出世的精神做人,那么出世即入世,入世即出世。

我们知道,孔子的哲学是主张入世的。孔子认为人应该主动面对与经历自然和社会给予的一切,只是在面对和经历时,要做到淡泊、温良、谦和、宽容和知足。尤其是在气节方面,儒家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求修身、养德、济世。这样看,佛家的入世观和出世观与孔子的修身、正心和济世的观点是一致的。

梁启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政治主张,本质上还是儒家思想的顺承,只不过引入和扩充了一些西方思想的内容,他本人,更是发自内心的将孔子奉为圣人。从他的著述中明显看出:包括他引鉴的西方的政治观点,始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变法失败后,他不得不流亡海外。到了欧洲后,他突然发现,人家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各个国家都在为自身的利益大打出手,世界整个就是乱世。这时,他的思想必定经历了一个十分纠结的过程。当他突然发现,佛家的入世和出世观与孔子的哲学观点几乎一致时,他的眼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从而萌生了以佛教来提升国人精神的愿望。他举佛家的一个例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佛门弟子问佛(释迦牟尼)道:“谁应当下地狱?”佛回答说:“佛应当下地狱。不但下地狱,还常住地狱;不但常住地狱,还以常住地狱为快乐的事;不但快乐,还把地狱作为庄严的地方。”这个例子所要说的意思是,真正实现了佛家超脱的入世观,也就身外无物,不存在什么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了。所以,梁启超从中看出了佛家修行的巨大力量:如果通过弘扬佛法,也就能实现人性向善,从而熄灭人世的各种纷争,国家也就能实现和平安宁了。他说:欧美数百年前就好比是地狱世界,他们能达到如今的发达,就全靠数十仁人志士以佛家的那种无视天堂地狱的入世观为之奔走奋斗;世人懂得了佛家的入世观,“小可以救一国,大可以度世界矣。”

中国的佛学有什么特色

梁启超十分欣慰地指出,外国的学术和思想,只要传入中国,就必定会被中国人发扬光大,并形成自己的特色。算学上是这样,佛学上更是这样。中国的佛学由印度传入,结果成了中国自家的佛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当初印度的佛学有着明显的改变。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在编辑过程中既注重实用性,又要照顾到全面性。《实用对联大全》对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场合等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和编辑,让读者各取所需、各用其能;同时针对部分对联还进行了赏析和说明,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这些对联带给我们的乐趣和精神享受。
  •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
  •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追求心爱女人时唱的歌谣,哪有那么多摇头晃脑的大道理!《诗经》真的是一部记录了先贤大义的真理大全吗?看看那些民歌,谈的大多是寻常百姓家的大小事,说的不过是你我都能遇到、体会到的喜怒哀乐,那名因为如意郎君迟迟不来而焦虑不已的女子,那个不通人情世故、怀才不遇的郁闷青年,那群互相嬉闹、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是不是多少都有一些熟悉?纵使我们无法回到两千多年前,但在杨照的解读中,那一个个鲜亮的生命、他们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又一次,在两千多年后,活过来了。
  • 论语演义(一)

    论语演义(一)

    《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因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大学》《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
热门推荐
  • 异世葬歌

    异世葬歌

    一个“LOSER”——失败者会变成什么样?赫李冬可从没想过这件事情——至少在他失败之前的确如此。别人他不知道,但他明白自己会是歇斯底里。就在他绝望之时,黑暗的轮盘无巧不巧正落在他身上。化身为无情的骷髅,在异世界踏上一条不能回头的纵横之路,一条人世间最冰冷的黑暗征程……而终有一天,他将杀回那个地方!他将将自己的耻辱,将所有嘲笑自己的人,挫骨扬灰!且看赫李冬,如何铸就黑暗之魂。
  • 凤归四时歌

    凤归四时歌

    他,飞蛾扑火,纵死不悔;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她,身负使命,千年轮回;凤凰浴火,涅槃重生。他,天命之子,纵横天下;似是无情,并非无心。
  • 帅位不易

    帅位不易

    “对,我叔就是穆里尼奥。”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一个中葡混血少年,如何从狂人鸟叔最疼的干侄子,成长为真正的世界名帅。
  • 红尘如晦

    红尘如晦

    如晦场上风起云涌,各人怀揣着自己的故事兵戈相见。仇恨,爱意,恐惧,情感交错,是选择复仇,还是遗忘,还是根本不放在心上?无论如何,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旁人无法参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执掌神罚

    执掌神罚

    天劫自古归属天道,而天道无情,只会绝对的公平!可有时绝对的公平等于不公平...周无忌,一个华夏国的普通少年,天地间最大的幸运儿!得到神罚纹章,踏上成就有情天道的路途。天地虽大,神通者虽众!但尔等生死由吾掌控,不管你是神是圣!跟随主角的步伐,踏遍千奇百怪的位面,追随周无忌的成长,看他慢慢成长,最终成为有情天道。
  • 鲁迅传

    鲁迅传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他撰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淳厚,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本书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等,许寿裳关于鲁迅的一系列文章,为读者了解鲁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 重生末世之带着空间去修仙

    重生末世之带着空间去修仙

    她,宇文曼,X市卫生局副局长千金,重生前典型的温室花朵,事事都靠轩辕晨,对轩辕晨鉴于依赖跟爱情之间,害怕失去轩辕晨而若即若离,结果嫁给了自认为可以平平淡淡对自己的人渣,害人害己。重生后,后天的女王攻,经历了末世,伤心欲绝之后,性情大变,温室的花朵也可以经历风吹雨打,爱轩辕晨胜过一切他,轩辕晨,X市卫生局前局长之孙,轩辕跨国集团总裁,龙帮帮主,跟曼曼是青梅竹马,比曼曼大三岁,父母早逝,爷爷养大,事事以曼曼为先,爱曼曼的一切,什么都以曼曼为主,外表冰冷,但是遇到曼曼的事情就变成了情窦初开的小男孩!片段一:宇文曼拼命的爬起来靠在墙边,嘲讽的看着对面的男人,问自己也问对面那人:“为什么?”为什么他们10年的感情,说没有就没有.为什么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掉她.为什么她付出一切的为他,他还可以为了那个才认识不到一年的女人,出卖她,就因为那个女人需要她的血续命.就因为她的血可以让普通人开发异能,就因为她的血可以治愈许多疾病吗?这难道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吗?呵呵,这个秘密,她只告诉过他,她还曾经为了他们一家,放了整整半桶血,就为了让他的父母,还有他拥有异能,他就是这样对她吗?片段二用手抬起轩辕晨的下巴,笑意满满的说道:“呦!妞这么害羞啊!来,妞给爷笑一个!”看见轩辕晨明显嘴角的抽搐,曼曼继续说道:“不笑啊!不笑,爷给你笑个!”说着踮起脚尖,亲亲的亲了下轩辕晨的嘴角!轩辕晨过了好久,才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天知道,他这个人冷情冷性,跟谁都是一副冰冷的表情,但是只要是曼曼,哪怕曼曼的一点点事情,一句话,都可以让到破功,何况是这样的刺激,马上就感觉到,气血上涌,鼻血直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