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200000011

第11章

从获鹿往西便进入了太行山,一直到平定州,山势才缓下来。这中间要经过井陉、固关,都十分险要。李自成到了平定州,心境稍微松了一点。一则想着敌人要打进固关并不容易,那里有红娘子的健妇营在抵御追兵。二则他也产生了一个希望,希望凭借太行山的天险,固守山西,然后力图恢复。只要山西不失守,他大顺江山就不至于失去,一旦创伤养好,就可以重新进入畿辅,夺取北京。但在这种使自己宽心的想法后面也埋藏着一种深深的忧虑。他不能忘记半个月来他所经历的失败,这是他以前没有料想到的。山海关一战几乎使他的将士死伤了三分之二,剩余下来的也变成了士气不振的部队。更不料在庆都、真定又连着两次败北,他自己受伤不算,与他多年出生入死的亲信将领一批一批死去,最后死去的一个重要将领是谷可成。这些事使他想起来就十分难过,也十分害怕。他担心山西如遭敌人进攻,或许无法死守。山西倘若失去,关中也无法固守。还有一件事情也使他感到吃惊和害怕的,是他没有想到如今的百姓竟然那样反对他,夜间烧毁自己的房屋,在旷野里呐喊,骚扰他的部队;又把路边的水井都填了,使他的人马都渴得要死。一到平定州,他就获悉山西、河南、山东各处都在叛乱,几乎不可收拾。他不觉自己问道:

“难道我大顺江山就要完了么?”这时他才完全清楚,他的真正敌人并不是崇祯,而是满洲人。崇祯好像一只负伤快死的老虎,很容易打死,反扑也没有力量;倒是这个半死的老虎背后还有一只真正的老虎,突然窜了出来,十分凶猛。如果早知满洲人是真正的敌人,他进兵北京的时候就应该多带人马作为后备,如今后悔死也晚了。想到这里,他对宋献策、牛金星这一批人暗暗地心怀不满,为什么他们事先都没有估计到这一层,向他建议?好像宋献策提到过满洲人的事情,但是没有说得很严重,所以他就不曾认真地放在心上。想着满洲人这么凶猛,而吴三桂很快就向满洲人投降了,力量这么大,下一步怎么办呢?倘若满洲人步步进攻,他能够守住关中么?他在心中担忧,一种亡国的预感压上心头。

他在路上不敢耽误,一直来到太原。镇守太原的文水伯陈永福到郊外迎接他进城,将晋王府作为行宫。第二天黄昏,李岩也赶到了。当天夜间,李自成在宫中召集一次很机密的御前会议,讨论固守山西的方略。他心中完全清楚,自古以来太原是兵家必争之地,能够守住太原,守住上党,守住河东,就可以使全晋巩固。全晋巩固,就可以巩固陕西。当然,河南洛阳一带也十分重要,但如何守住全晋,是最关键的一着棋。可惜现在手中无兵,大约在山西只有二万人,分布在平阳、潞州、寿阳与泽州各处。如今到处不稳,几乎是无地可守。陈永福手下只有四千人,加上新投降的三千人,不过七千之众。死守太原之外,还要分出一部分人马分守代州、雁门、介休、寿阳等地,镇压叛乱,而驻在太原城中的只有一千多人、这情况确实不稳。另外,驻在大同的姜瓖本来很不可靠,据传已与满洲人暗中勾结。这使李自成很为李过担心。李过离开北京后,出居庸关去大同,打算与姜瓖协守大同、阳和一带,如今李过到了没有?万一姜瓖叛变,李过岂不要吃大亏?还有,山海关战事之后,唐通的下落不明,看来多半已经投降满洲。唐通和姜瓖平日关系密切,倘若唐通已经投降满洲,则姜瓖投降满洲的事也就更不可免。

大家分析了当前形势,都觉得大顺的处境十分不利。现在首先要使山西全省安定下来,才能够防备满洲人前来进攻。大同是一个门户。姜瓖如果投敌,整个晋北就落入敌人之手,太原北边就空虚了。不惟三关不能守,太原不能守,平阳也不能守,就连千里黄河都失去了屏障,处处可渡河。

陈永福建议,差人密谕姜瓖前来太原议事,以观动静。如果姜瓖肯来,证明他心中无鬼,不会马上投降,也不会与李过为难。

宋献策摇摇头说:“这事情千万不要做。如今对姜瓖只能暗中防备,表面上装作信任,绝不要露出不信任的意思。如果现在派人以皇上密旨召他前来议事,他害怕不敢前来,岂不是逼他速反?他抗旨不来,下一步如何处置?”牛金星也说:“万不要打草惊蛇,暂时只能睁只眼合只眼,暗中防备,最为上策。至于李过将军,手下有三千精兵,看来姜瓖还不敢对他动手。”陈永福又说:“既然如此,我们许多人都受了大顺的封爵,姜瓖还没有受封。如今可否封他一个伯爵,以笼络他的心?”李自成轻轻摇头说:“两个月前我们才到大同,那时候没有封他为伯,如今再封,已经不能满足他了。”陈永福说:“虽然晚了一步,也不妨试一试。”李自成又摇摇头说:“如今我们连吃败仗,姜瓖如果有心忠于大顺,暂时不封他,他也会忠于大顺。如果他已决定投降满洲,封伯封侯都不能阻止他,反而显出我们没有办法。此事不妨等一等再说。”经过商议,决定陈永福专守太原,将散在附近各州县的人马都调回太原,各州县的治安由各州县官自理。李自成对陈永福说:

“我们相处时间不久,可是将军的忠义之心,我早有所闻,所以对将军特别倚重。如今国家有困难,又遇着胡人出兵关内,望将军努力保卫太原,能够撑持多久就撑持多久。朕驻在平阳,作将军后援。只要关中人马过河东来,朕亲自率军驰救太原,望将军戮力杀敌,为国立功,名垂青史。”陈永福躬身说道:“臣从前守开封,与陛下为敌,使陛下精兵战将多有损伤,陛下亦曾在开封城下受了箭伤。后来陛下不念旧怨,对臣以礼相待,又封为文水伯。臣闻前朝曾有君臣鱼水之说,不意亲自遇到圣主,如此恢宏大度,不念旧恶。臣自投诚陛下之时,已经对天发誓,此生此世就是肝脑涂地,也要报答陛下知遇之恩。我军虽然在山海关战败,胡人十分猖獗,但胜败兵家常事,请陛下不必过忧。臣纵然兵力甚微,也决心死守太原。目前敌人并非明朝,而是满洲胡人。古人说:汉贼不两立。想当初杨令公同辽国打仗尽节,长享千秋美名,臣也愿意效法。倘若敌兵前来,固关不能守,雁门不能守,臣愿同将士们血战城头。只要臣不死,太原绝不会失守。”他的话说得慷慨真诚,李自成、宋献策等都十分感动。陈永福当即叩辞,传令府州县人马向太原集合。

李自成继续与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商量大计,直到深夜。据他们推测,满洲人首先要统一畿辅,进占山东、山西,进兵河南,建立像金朝那样的局面。在此同时,江南也会很快建立朝廷。福王已先到南京,按伦序大概会成为南明小朝廷之主。将来的形势将是三分天下:满洲人在北边,南明在南边,大顺在西边。这样的结果是李自成所不甘心的,所以目前必须赶快下手,除山西之外,还要争夺河南。倘若河南失去,不惟关中难保,甚且连三分天下也不能维持。

他们一直商量到天色将明的时候,才决定宋献策迅速赶回长安,征集大军,进援山西。等刘宗敏伤愈之后,让他率领二三十万精兵到怀庆、彰德,威胁畿南,使清军不能南下河南,也不能进攻山西。

李自成听李岩说,红娘子的健妇营在井陉一带也损失了几百人,慧剑阵亡,心中很难过。尽管最近这一个月来,亲信将领死伤甚多,但想到慧剑是黑虎星的妹妹,初到大顺军时只十五六岁,深得他和高夫人欢喜,看成义女一般,没想到竟然会死在井陉。他为此事沉默了片刻,然后叫宋献策另外安排人马去守固关,将红娘子的健妇营换回,开到平阳休息。

原来红娘子来山西的差事是护送晋王府男女宗室和一些大户人家迁往关中。如今长安拥挤不堪,关中粮食也十分困难,晋王府宗室和山西大户迁往长安的事暂时缓办。

可是潼关几乎是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守潼关刻不容缓。命谁去守潼关?商量到这里,谁都想不出合适的将领。李自成想到那么多的大小将领,特别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在山海关不是阵亡便是受了重伤,如今身边竟然没有可以依靠的大将,心中不禁伤感。怎么办呢?商量的结果,想命马世耀守潼关;可是马世耀在山海关也负了重伤,如今已从韩城过河口长安养伤去了。只好传谕马世耀:伤好之后,速赴潼关,不奉旨不许擅离潼关一步。这么决定之后,李自成苦笑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如今我身边不要说大将没有了,就是双喜、李友、李强这样在身边使唤的人也都死完了。”说完之后,刚才脸上勉强露出的苦笑忽然消失,不觉流下眼泪。

牛金星、宋献策、李岩也都感慨万千。李岩直到现在还不晓得李自成催他赶快来太原有何重要事情。他发现李自成没有派他回河南的意思,就忍不住问道:

“陛下召臣速来太原,不知有何谕旨?”李自成一直在低着头考虑一件事,现在经李岩一问,就收起愁绪,抬起头说:“我要派你一件差事,你想是什么差事?”李岩说:“是不是命臣速回河南?”李自成摇摇头:“河南虽然重要,但目前你不去也可以。只要等刘捷轩伤势一好,率三十万人马去豫北,河南局面就会大变。朕要你来太原另有差遣。”李岩说:“请陛下面谕,臣当尽力而为。”李自成说:“过去我们只想到同明朝作战,经过山海关之战,才知道大敌乃是胡人。所以过了井陉之后,朕突然又想到你从前说过的那位刘子政。既然他在辽东从军二十年,肯定深知满洲情形。三个月前,你说他离开晋祠回五台山了。朕想差你去五台山以厚礼相聘,请他来我朝做官,在朕身边,朕随时好向他咨询方略。如今我朝群臣之中,真正熟悉虏情的还没有一个人。你休息一下,明天就往五台山去。”李岩确实根本没有想到这件差事,暗暗地感到为难。因为他晓得,刘子政虽然熟悉关外情况,但一向仇恨大顺。如今明朝亡了,崇祯帝后被逼殉国,刘子政的仇恨必然比原来更深,如何肯来大顺朝中做官?但他也不敢不去,恭敬地回答说:

“刘子政是否能够来,现在不得而知。可否先命五台县令探明刘子政是否仍在五台山,是否愿意前来我朝做官,然后再去礼聘,这样纵然他不肯来,皇上的威望也不会受损。”李自成的心里有点不快活,沉吟片刻,问道:“刘子政一向以不能打败满洲为恨。如今满洲人进入北京,他应该与我们同仇敌忾,才是个道理。如果我们厚礼相迎,他看来是会前来的。”李岩说:“刘子政虽然仇恨满人,可是他是胜朝的遗民,他要忠于胜朝,未必肯下山来助我。况且如今我们接连兵败,他更不肯为我所用。”李自成更加不悦,朝宋献策、牛金星望望,问他们有何主张。宋献策知道李岩不愿去,也明白刘子政不会应聘,就说道:

“可以先命人去五台山探明刘子政的下落,然后再去礼聘。如今最要紧的是征集人马,部署作战。至于刘子政,纵然了解虏情,恐怕也缓不济急。”牛金星也是这么想的,另外他虽然没有问过,却猜到李自成不愿放李岩回河南,所以才差他去五台山礼聘刘子政,于是说道:

“聘请刘子政固然也是皇上招贤纳士的一番心意,但目前确实急需征集人马粮草,部署作战。林泉暂不去五台山,留在皇上身边,随时运筹帷幄,也是很重要的。不如皇上先密谕五台县令,查明刘子政是否仍在山中,再作计较。”李自成听了宋献策、牛金星的话以后,觉得也有道理,决定暂不派李岩往五台山去。他对大家说道:

“这样吧,我在这里稍候数日,就要往平阳去。明日军师先回长安。今天大家暂去休息,有些事明天再议。”第二天,宋献策带着少数随从匆匆上路,赶往长安。

李自成一夜没有睡好,各地来的消息都使他心情沉重。虽然满洲人马和吴三桂的人马开始从真定返回北京,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休兵,下一步还要大举进犯。从河南、山东来的消息也很不利:反叛大顺的州县越来越多,各地方大都闹起来了。他在慌乱无计之余,深恨满朝文武在北京时只知劝他登极,向他献下江南之策,却没有人向他提到满洲人兵力甚强,必会乘机进关。直到他在山海关决战时候,才突然知道满洲人比吴三桂的力量大得多,铸成大错,后悔已经晚了。如今这么回想起来,他对宋献策比对牛金星和李岩要看重一点,因为对东征山海关之事,只有宋献策曾经苦劝他不要前去。而李岩并没有坚决阻止他对吴三桂的御驾亲征。按说,李岩是会看出这步棋走错了的,可是为什么他不像宋献策那样苦心劝阻呢?至于牛金星,虽然也没有劝阻,但他当时正在主持筹备登极大典,每日事情很杂,没有劝阻也情有可原。李岩是不能原谅的。而且李岩自进北京以后,对很多事情都不多说话,谁知他心里怀着什么想法?但是他尽管这么怀疑李岩,表面上却神色不露。

同类推荐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名人传记丛书:斯文·赫定

    名人传记丛书:斯文·赫定

    名人传记丛书——斯文·赫定——掀开楼兰美女面纱的西域骑士:“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漫画泰斗,也是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已成为漫画史上的里程碑。他潜心钻研幽默三十年,成为中国系统研究幽默的第一人,其研究幽默的深度与广度,全世界至今无人企及。 他一生经历丰富,历经苦难,但他却把坎坷的一生变成了幽默的、艺术的一生。他就是幽默大师方成。本书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方成,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之一,与漫画家华君武、丁聪被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这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新闻漫画的泰斗,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漫画作品,于1980年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漫画展,成为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他在水墨漫画的创作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他的作品如一面时代的镜子,亦如一把社会的解剖刀,直指社会弊端。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位老人的一生,活得很精彩,诚如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采访方成时的开场解说词所言:“一位九旬老人,用画笔影射世间百态,用幽默抚慰春夏秋冬,而他曲折的一生更是20世纪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面时代的多棱镜,一把社会的解剖刀,见证、欢笑与淡定。”《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
  •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怀古寻迹,以洗练文字回首李清照崭露头角的大宋旧影。情落纸笺,随一阕一笔感知漱玉词采撷深蕴的悲欢离合。她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虽传世之作甚少,仍以清新奇隽的“易安体”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光耀京华。她的词工丽婉转,她的诗浩气豪迈,她的人生亦是跌宕起伏。两宋朝局风云万变,李清照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倍受党争株连之苦。少时天真烂漫、琴瑟和鸣,晚景几经丧乱、形影相吊。大半生远离故土,流离失所,她却以堪比男儿的豪情与坚毅,凭沉博绝丽之著作,傲立于浮沉乱世。她不只是感月吟风的婉约词人,更是心怀家国之思的千古词宗。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热门推荐
  • 群穿三百渣

    群穿三百渣

    一群废宅,基佬,农民工,保安,老师,退役军人,骗子,暴发户,幼儿园特优生....来到了一艘穿越在历史长河里的威武战舰上!好吧,谁能告诉我,为毛这艘威武战舰是一只小竹筏??为毛我们要驾驶着小竹筏去攻击维京人的海盗舰队?“告诉你,老王,我们的使命就是生存!!”“NO,新人,使命就是去解放埃及艳后!”“他们都错了,来,到我舱室来,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人生理想。”老王捂腚而逃。在一个个战争片段里生存下去!“预备!射击!”“他们跳帮了!肉搏队上!”“法克!老王,你怎么开船的!触礁了!”“老李!你傻啊!快开炮!”“要沉了!”“咕咚咕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末世录

    三国末世录

    三国末世,制霸天下。系统在手,征战全球。耕种各样农作物,训练各类兵种,驯驭各种猛兽坐骑。筑水坝,挖运河,修驰道,无所不能。
  • 称扬诸佛功德经

    称扬诸佛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杀戮商城

    诸天杀戮商城

    手机上多出神秘app,能够购买源自于不同位面的神器,更能凭此穿梭诸天万界!昔日杀伐大将,重生蹉跎多年,一朝惊醒,手握杀戮商城app,穿梭无尽世界,于尸山血海中崛起为王!
  • 快穿之宿主自带bug

    快穿之宿主自带bug

    南淮和三圈是搭档,别人一听三圈这名号,瞬间离南淮十万八千里远,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怕她?南淮表示黑人问号,笑眯眯地看着三圈……三圈害怕地抖了抖,它还是个孩子啊。。。。(全文无cp)
  • 寒门贵婿

    寒门贵婿

    美而近则妖,一个男人怎么能长得这么美,何满子第一次见到顾维泽的时候,就感觉他笑得不正经,她一直不怎么喜欢他,连他追她,她也认为一定是他的恶作剧。顾维泽追何满子追得热烈,但那热情也撤得痛快,何满子庆幸自己并没有将他的热情当真,好在,她一直没有喜欢上他,只是,再看不到他时,为什么她的心,会揪得疼……五年后,那个男人又出现了,还是那样的……好看,一个男人,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何满子还是看不惯他,只是,心里雀雀的小欣喜,美人如花隔云端,只要这样远远地看着他,就好……何满子嫁给顾维泽的时候,满城都是一个女人凭借美貌嫁入豪门的事,忘了说,其实,何满子也是个美人的。灰姑娘嫁入豪门,只是故事。
  • 时光很好如果你在

    时光很好如果你在

    这是一个关于暗恋和傲娇、青春和成长的故事。
  • 楚少蠢起来像二哈

    楚少蠢起来像二哈

    男友劈腿劈出联合国,行!那她就找个牛郎,只是为啥这个牛郎长得那么像自家BOSS。男友小三秀恩爱,可以!咱就拉着BOSS强行负责起来。都说男神高冷艳,她家楚少最冷艳,只是为毛楚少不冷了,反而变得缠人了,为毛楚少不傲了,反而变的不要脸了。当某女问出自己心里疑惑之后,楚少是这样回答的。“对自己老婆就要没皮没脸,死缠烂打、节操一地,总之就是爷看上你,赖上你,缠着你。”小狸子开新文了,一本女强男主腹黑的小黑文,全程一对一,腹黑一对一,在走过楚少之后,请关注顾少【腹黑1v1:顾少,尝个鲜】小狸子的二号作品。
  • 生病的地球

    生病的地球

    当春姑娘来临,花儿争艳、芳香满怀的时候,你一定不愿看到、闻到旁边河流流淌着黑臭的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