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700000017

第17章 作家论(15)

军旅文学自从“两代作家在三条战线(和平时期军营生活、当代战争和历史战争)作战”的基本格局于1987年前后瓦解之后,军旅文学在80年代初的赫赫声威似乎在一夜间销声匿迹了。进入90年代,除了个别人如朱苏进等偶尔发出几声叫喊之外,就剩下阎连科为代表的一批农家子弟在哼唱着一支支多少显得有点儿单调和沉闷的“农家军歌”。当代文学已经很难在这里听到相应的反响与回音了。1994年、1995年,军旅文学出现一个小高潮,出现了《醉太平》、《穿越死亡》、《孙武》和《末日之战》四部比较突出的作品,我也及时给予了声援。这四部作品,我觉得除了《穿越死亡》和《醉太平》有突破之外,其余两部都没让我有些许激动,原因是这两部作品都未能超过作者的代表作。1996年到1997年,解放军文艺社和北岳文艺出版社搞了两次集团性冲锋,出版了十一部军旅长篇小说,我还做了北岳那套丛书的主编。现在看来,这两次战役最突出的战果恐怕只能是《遍地葵花》完成了“农家军歌”的集大成式演奏,其他的收获恐怕就说不上太多了。作为一位穿军装的批评家,我感到无奈。朱苏进的《炮群》难道真的成为现实军营题材长篇不可逾越的高峰了吗?如果这部“半部杰作”真的成了绝唱,那实在是作家们的悲哀。

因此,在读完《突出重围》后,我感到一种喜悦。当然,我对它语言方面过分平直有些不满,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作品的基本判断:1.它是一部全景式描写部队当下存在境况的厚重作品,对新时期以来和平军旅小说的整体水准作了一次冲击。2.它的内在精神是属于正宗军旅文学的,在高扬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其他声部的强有力的存在。3.它是一部着力描画人物群象的作品,几十个人物分布在从普通士兵到大军区司令这一广阔的空间里,错落有致、浓淡相宜。方英达、朱海鹏、范英明、黄兴安等人物形象,富有独创性。4.它是一部忧患之作,体现了中国作家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呈现出的沉郁、激越的美学风范,暗合了转型社会的时代精神。5.它是一部在接受方面称得上雅俗共赏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丰富。

对柳建伟的创作来说,《突出重围》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他确实是一部推土机。它虽然没有出现堪与李金堂比肩的重量级人物,但却以与《北方城郭》完全不同的品格,显示出了作者巨大的创造力。从《北方城郭》一下跨越到《突出重围》,创造空间之大,军旅作家难有人做到。军旅作家在创作上的过分本色化,一直是困扰这一文学门类难有突破的根本问题之一。而恰恰在这一点上,《突出重围》对其他军队作家是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还有一个值得披露的事实:据我所知,柳建伟至今没在野战部队生活过一天,而他却能把野战部队的生活表现到这种程度。如何深入生活,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

(二)

两年前,柳建伟在一篇创作谈中公开表示他要像巴尔扎克一样,做一名社会的书记员,如今他正在沿着先哲走过的路,我行我素,扎扎实实地前进着。

几个月前,他来信披露自己正在全力撰写名叫《英雄时代》的长篇。他说这部《英雄时代》其实与《北方城郭》和《突出重围》的内在精神相一致,三部作品合成《时代三部曲》,基本上能概略表达出对当下中国的基本判断。

我感到这个信息很重要,便向他索要了一份《英雄时代》的提纲。顺便指出,柳建伟每写一部作品,都要先写一个几万字的详细提纲。据他说这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学到的笨办法。这里把提纲的提纲泄露出来,以便使《时代三部曲》能显出完整的骨骼。

《英雄时代》是一部以正在急剧变化的中国大都市为主要舞台的长篇小说。它将以一个红色大家族展开结构。主要人物的选择和设置,基于作者对中国当下现实这样的认识:这是一个多语意识构成对话关系的中国,社会在多种意识相互斗争、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步前进。作者认为,多种意识的存在,是因为中国社会深层结构中三方文化会谈的正在进行。他把三种文化看成是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共产主义文化。共产主义文化在社会外在结构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层面仍有主导性影响,而西方文化则在个体的人在采取生活方式、建立价值观念方面有导向性诱惑。作者的判断是:社会深层文化结构的不变,社会的外在结构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这种状况自实行改革开放后开始出现,并将持续五十到一百年。因此,作者选定了这样几个中心人物:史天雄,一个为政权的稳固探索新的可能性的人,作为革命者的遗孤,作为健在革命家陆震天的女婿,所有行为似都有前定,他从副司长的岗位上主动离职搞个体商业零售,目的并不是重做一个亿万富翁的梦,而是希望能在迅猛发展的个体经济中掺人更多于政权有利的因素,当国家大型企业需要管理人才时,他又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自己新开创的事业;陆承伟,作为革命家的后代,童年、少年时代便饱尝了社会动荡带给个体的苦难,待家族重新在社会上复出后,他也踏上为维持现实不再变化寻求方略的不归路,他在美国学到了聚财的本领,回国后便借家族的影响和法制社会刚刚启动的空间,大量敛财,在他看来,国有资产在社会转型时既然避免不了流失,那就最好流进自己这种人的银库里,惟有这样才能避免社会革命变化时再度流落街头的命运;陆承业,作为烈士遗孤,为保江山出力是他命定的选择,在主持一家大企业的漫长岁月里,他曾创造过大辉煌,然而当市场经济真的来临后,又是他使一家万人企业陷入崩溃,最后他受责任和义务的驱使,选择了以死谢天下的道路。这部小说将正面涉及当下中国政治经济领域最重大的问题,私营经济的崛起,国有企业的困境,国有资产的流失等,都将有艺术化的描画。

现在来看这个《时代三部曲》,它的价值就显示了出来。可以预想,它可能会成为柳建伟文学世界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在这座建筑中,人们将领略当下中国从乡村到大都会,从地方到军营的最重要的风景。

《时代三部曲》将成为柳建伟的阶段性总结之作。这一阶段,他对社会生活水平的表达,采取的是个性视角。十五岁以前的生活,收获的是《北方城郭》,二十年军旅生活,收获的是《突出重围》,十五年都市生活,收获的是《英雄时代》。在这一阶段,作者还没有力量表现出他在文学上的全部可能性。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作者的体验中生长出来,尚无法表现出超验世界的风貌。形而上的超拔不够,存在于《北方城郭》、存在于《突出重围》,同样也会存在于《英雄时代》。以我对柳建伟的了解,可以断定,他对《时代三部曲》的缺失是能看得见的。我把他的完善和成熟,寄希望于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据说,他早已把第二季的种子播了下去。

(三)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篇文章对柳建伟创作中缺失的批评太少了,多少有点护短。我不想反驳,因为这不是一篇定量分析的批评,而柳建伟的不足恰恰都出现在细微的地方。一个有力的辩护理由是:推土机很难把活儿做得干净漂亮。最后我想着重探讨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柳建伟已经和将要问世的几部作品的出现显得更加醒目了。这个问题是:21世纪的中国文学到底应该接续哪种传统。

立足本土,基本上已用不着争论了。拉丁美洲文学的爆炸已经充分证明了立足本土的重要。同时,我们又必须重视拉丁美洲文学是怎样向西方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都做了哪些扬弃。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考虑到哪些东西根本不值得借鉴。

十年前,柳建伟在《瞄准生死劫》一文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文学的形态和社会的形态存在着深层的对位关系,相似的社会形态,其文学形态内在精神也必然相似。他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与大革命后的法国和废除农奴制后的俄国,在深层结构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文章中,他吁请作家们对这两个时代的文学给予特别的关注。这种声音在1990年,实在太难让很多人入耳。但他就是身体力行这么学过来的。这种观点被湮没在追新逐异的浪潮中,也与作者的阐释不力有关。如今,现实主义冲击波渐渐陷入现时主义的泥沼了,重提这个话题就更有意义。

当下中国在深层结构上与上述两个时代有哪些重要的相似之处呢?需要做点对比。一是政治形态有内在的相似处,都有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诸多表征。二是经济形态都处在革命性的转型期,都属于经济变好上升的时期。三是文化形态,在内在精神上也有惊人的一致性,都是多元文化并存。概言之,因为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都有注重个体选择的趋势。欲望实际上成了社会前进的直接驱动力。俄国的开放自彼得大帝时期就开始了,但走的是改良之路,直到1861年才把农奴制废除。法国进行的是革命战争,直接进入了呼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期。加上种族的差异,俄罗斯文学先出现的是多余人形象。这种多余人形象的出现,在欧洲也有个参照,社会形态与开放后、废除农奴制前的俄国很相似的德国魏玛时期,也出现了少年维特这种多余人。于连和拉斯蒂尼出现三四十年后,俄国也出现了同一类型的拉斯克拉尼科夫、斯塔罗夫金。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

这两个时期,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学先后出现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潮,很值得中国的文学工作者重新研究。从这个角度看,1996年在中国出现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完全可视作社会形态对文学形态的深层呼唤。惜乎,直到目前,中国的批评界显然对这些现象的本质认识不够,仍在“革命就是潮流、就是进步”的泥潭里打转转。

我认为已经到了清理1985年以来中国文学得失的时候了。十几年时间把西方20世纪所有重要文学流派演习一个遍,是表明胃口极好呢,还是1958年赶美、超英思想感情的阴魂没散?时逢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应该找准自己的起点了。

把逸出的思绪打住,回头再说柳建伟。现在看来,柳建伟在十年前选择批判现实主义道路,是有点先见之明的。但仅向19世纪的西方文学和《红楼梦》学习,难成大家。任何一个真正的集大成者,都有不缺乏开先河者的胆识和能力。整个20世纪的西方文学(包括拉美文学),在一些新领域把世界文学的水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无法绕过的巨大存在。我感到遗憾时是,柳建伟目前的作品中,还没有出现20世纪西方文学的良性浸淫。中国的转型发生在20世纪末,是伴着信息高速公路、克隆技术、核武器的阴影和艾滋病毒开始的,与一个多世纪前法、俄的转型也还有着根本的不同。如果无视这些存在,柳建伟的文学之路不可能走得太远。我个人认为,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为内核,以现代主义的方式方法为武器,以中国丰厚的文化传统为依托,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出路所在。柳建伟还在成长变化中,人又年轻,没有理由不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我耐心地期待着。

6.农民之子与农民军人——阎连科军旅小说创作的定位

无疑,“农民之子与农民军人”是一个大主题,很难指望我在这样一篇作家论中把它说得透彻——我只不过是借谈阎连科的小说之机来提出这个重要论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借这个题目为坐标,来给阎连科的军旅小说创作一个定位。

为什么要给阎连科的小说创作定位?

我认为,衡量一个批评家是否称职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及时地给一些相比较而言重要的或有个性的作家“定位”——不仅仅是一般地荐举他或赏析他的某一部作品,而是毫不含糊而又恰如其分地指出其或在思想上或在艺术上的独特性,指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或者是他的贡献所在,再在综合指数上,在一定的参照系之中,给定出一个明确的位置。

阎连科就正是这样一个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早已赢得了一席位置但又始终未得到有说服力的确认因而也就尤其显得亟需予以定位的愈来愈有分量的青年实力派小说家。

说“亟需定位”当然不是就阎连科本人而言,而是从我——一个军旅批评家的立场来说的。多年来对阎连科创作关注的不足一直被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失职。三年前,我曾在为他的小说集《两程故里》所作的序言《阎连科将会怎样》一文中表达过这种心情,并藉此吁求更多的批评目光,当时我就比较强烈地感到阎连科的“文运不佳”。其实他在80年代末之前已经发表了近百万字作品,其中也不乏臻于成熟的上乘之作如《祠堂》、《两程故里》等,这些作品虽然也被一些重要选刊转载过,但依然为当时追新求异的浪潮所湮没。相对传统的表达策略使他不入时髦无疑是他在80年代“背运”的原因之。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新潮”退去之后,“新人”或“新生代”(特指6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群)或“新写实”又迅速成为了批评界的聚光焦点。阎连科再次被遗漏——阎连科的大体情形就是这个样子,比起那些因一二篇作品就“打响”就“出道”的作家来说,他算得上是够“背时”的一个了。

同类推荐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狄金森的一天

    狄金森的一天

    那日早上出门,随手拿了小开本的《狄金森诗选》(64开本,硬精装,江枫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装进外衣口袋。这本诗集大约是五六年前,从旧书店买到的。当时就读了,后来因为给一个儿童杂志写文章,还想过推荐其中几首诗。现在重读,除了个别篇目还能想起初读时的心情,多数诗篇竟像初读,不断产生意外的惊喜。一自然总体来说,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的诗,写得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她不像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那般浩荡宏阔,相反,笔触总是很小——但诗意并不因此而小,或者单薄。
  •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在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 李叔同文艺作品集

    李叔同文艺作品集

    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潜心修佛,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胡三

    胡三

    吃过午饭,睡意朦胧。胡三上了床。连窗帘也懒得去拉。胡三住七楼,顶着天庭。太阳照在被褥上,暖融融的。被窝里头,七拱八拱地脱了衣服。睡觉再舒服不过了。眼下,胡三正接手一件非同寻常的重要材料,从上床的时间下午一时起,要在24小时之内起草一份给中央首长的汇报材料。胡三从未接受过如此光荣而机密的重大任务。关键的关键在于,胡三这会儿没情绪。胡三倘若没有情绪,是断然不肯动笔的。上司只会使用而不会尊重胡三的情绪,胡三只好自己珍惜自己的情绪。胡三本来是因为失去一次上佳的出差机会没情绪的。
  • 女帝霜言天下

    女帝霜言天下

    相信了那个男人,结果一颗子弹引来了死亡,异世重生,没有再去相信男人了,温柔不再,一片淡然,结果却引来了那么多只的男人,大家之中的公子哥,王朝之中的高贵,会医术的神秘好友,同门师兄,呀,怎么连师傅也找来了,那个手下怎么也来凑热闹,是觉得孤王这天下太昌盛了,前来投靠么?那个,邻国的那只,别老钻孤王的被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凯勒在书中剖析了行义就是惩罚罪恶、行义会带来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等错误观念,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凯勒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更重要的是,凯勒指出,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本书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 新的帝国

    新的帝国

    统一的大陆,帝国的腐败,人民的起义战争,谁又将是代表正义?胜者将书写历史。
  • Before Dawn (Vampire, Fallen—Book 1)

    Before Dawn (Vampire, Fallen—Book 1)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pgsk.com (re Turned)In BEFORE DAWN (Book #1 of Vampire, Fallen), Kate, 17, hates her life. An outcast in her own family, who doesn't understand her, she is hated by her more popular and beautiful sister, and despised by her controlling mother, who favors her sister over her. Kate's only solace is her friends and her smarts. But even with that, her life seems destined for a dead-end—especially when her mother announces she will have to stay back from college to pay for her sister's tuition.
  • 异界天才魔幻师

    异界天才魔幻师

    前世无敌女杀手,一朝穿越变废材。草包废材?备受欺凌?大活人惨遭青楼拍卖?叔可忍婶不可忍!说姐是废材,姐就亮瞎你们的狗眼,敢欺姐是孤女,姐就绝杀天下!说姐没人要,姐就叫你们见识下,啥叫九天魔神来抢婚!一怒火烧青楼,二怒拳打姨娘,三怒胖揍仇敌,四怒天下更迭!星眸乍起,凤凌九天,一颦一笑,威慑天下!且看嚣张小姐和霸道邪皇联袂,玩的风生水起,地覆天翻!
  • 巨星兄长

    巨星兄长

    含着金汤匙的他,因为某些小人的算计,被迫成为自家公司的签约明星?!签最不平等的条约,拿最不温不火的资源。某人冲他嗤笑一声——你就是只任人拿捏的兔子!身为妹妹的她一直一直陪在身边。跌落,浴血,涅槃,重生。她说——哥,我饿了。哥,我们来谈恋爱怎么样?
  • A Voyage to Arcturus

    A Voyage to Arctu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下忠犬妖精

    在下忠犬妖精

    魏晋南北朝时,战火纷飞,南燕公主为了守住城池最终战死沙场。一片狼藉之中,她的爱犬玄风对着主人的尸体哭的撕心裂肺,它不相信主人已经死了,它发誓无论多久都会等她回来,哪怕是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