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800000028

第28章 问与答(16)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徐贵祥、柳建伟,和获得这一奖项的老一辈军旅作家魏巍、刘白羽之间,在年龄上存在着四十年的“断裂”。徐、柳的获奖表明,一批中青年军旅作家已经成熟起来,他们二人则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当前军旅长篇小说和军旅文学的创作水平。

王: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在文学创作上,每一个时代理应有自己的“代言人”才对,军旅文学当然也是这样。

说起来,徐贵祥和柳建伟的创作倒也有某些相近之处。他们都对军事有研究,不论战争还是演习,都写得很“专业”,很能引人入胜,甚至惊心动魄。他们都比较注重小说的思想性,属于“主题意识”较为强烈的作家,几乎他们的每部作品你都能鲜明地感受到,在故事背后,作家“有话要说”。

但仔细阅读作品,又发现他们各有特点。比如柳建伟小说的对话往往很出色,每个人物各有各的声口;而徐贵祥小说的重要特点是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活丰满,一般不太会因为他的“思想”而对人物造成损伤。

朱:这与徐贵祥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是他那个年龄段的作家中,少数几个有战场经历的。后来,他作为出版社的编辑,曾参与“百战将星”丛书的策划和写作,其间采访了许多元老级的老将军和其他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物,接触了大量第一手的军史、战史资料,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小说是虚构,但对小说家来说,有两样东西是无法虚构的。一是体验,生命的体验是不可能通过想象弥补的,有和没有,在作品中一望便知。二是细节,故事可以编造,但若没有类似的经历或对写作对象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编造细节是非常困难的。扎实的军旅生涯、难得的采写机遇,无疑为徐贵祥后来的小说创作在体验和细节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储备。

王:一般说来,徐贵祥的小说比较“好看”,除了体验和细节上的原因,与他注重小说的故事性、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有很大关系。从叙事上来讲,徐贵祥的小说是比较传统的,大故事套小故事,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但他有本事把故事讲得有条不紊甚至引人入胜,这就是“硬功夫”了。

塑造人物也是徐贵祥的长处,他善于在行动和发展中展示人物性格,把人物推到困境甚至绝境中,看他们如何表现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历史的天空》中的梁必达(梁大牙)肯定要在当代军旅文学的人物谱中占有一席之地了。

朱:就文学而言,我们不否认探索性、先锋性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更多的作品还是要让读者知道,让人能够看得下去。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曾出现一股“现实主义回归”的潮流,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实主义依然有生命力,而且永远有生命力。我们一直都需要现实主义,问题在于是什么样的现实主义,比如说,是不是既反映生活又能吸引读者的现实主义。

王:徐贵祥的小说之所以“好看”,还跟他的语言风格密不可分。他的小说,语言粗犷凌厉又不失幽默风趣,同时具有浓厚的“军事特色”,对军事和军营了解的人,读起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会心之处。

朱:但这就如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从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他在语言上的特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语言就稍嫌不够雅致和飘逸,读起来韵味不足,读过后回味不足。这也是有得有失吧。

理想与现实

王:徐贵祥至今发表的五部长篇,按题材可分为两类,一是当代的、和平军营题材的,二是历史的、战争题材的。前者有《仰角》和《明天战争》两部。

徐贵祥和平军营题材的小说给人的一个鲜明印象是浓厚的“军味”,这不仅因为他始终执著于军事题材、也不完全是因为他的小说语言常带有鲜明的“军事特色”,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始终把对军人、军队的职责使命的思考贯注到小说创作的始终。以这种思考为牵引或“底色”,人物在种种挑战和困境中、在艰难的斗争和挣扎中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种取向,使他的小说具有一种向上升腾的力量,阅读的时候,常能感到一种为军人和男人所独有的硬气和霸气扑面而来,在某些日常场景中,往往让人品味出许多悲壮和壮烈。这在当下英雄消解、实用至上的时代氛围中,无疑凸显出作者的某种坚定和执著。

《仰角》讲的是预提干部培训的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竞争、抉择之中,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而趋近最佳的人生仰角。这是人格历练、灵魂搏斗历程的一次展示,也显示了徐贵祥对军人人格理想的探求。而这一切,无不是为了可能明天就到来、可能永远也不来的战争,为了在战争中立于不败。这与“人始终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相暗合,也是徐贵祥独特的战争观的反映。在《仰角》中徐贵祥写道:“战争一天也没有离开我们,只不过它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暗中进行的罢了。”“任何一场战争,无非都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一是起跳阶段,二是跳跃阶段,而我们今天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起跳阶段的惯性助跑。”照这样的说法,在和平时期,军队和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或者说,这种准备本身就是战争。而在这无时无处不在的“战争”中,军人的人格素养、意志品质、精神品格,始终是制胜的关键。

朱:从兵到官的跨越,对一个人的军旅生涯而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徐贵祥早期的重要作品《弹道无痕》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如果说在《弹道无痕》中,徐贵祥还执著于对军人超越精神近乎“极致化”的探求,那么到了《仰角》,表面上是通过设置独特的“德才仰角坐标系”,探讨军人的人格构建和超越精神,但实际上已经对军人的职责、使命有了更多的思考。这在小说的结尾有了明显的透露:在硝烟再起、山雨欲来之际,当年因为一个小数点之差而与提千失之交臂的蔡德罕问道:你们——我尊敬的大校们上校们中校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敢打吗?你们能够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吗?我蔡德罕拭目以待。

王:到了《明天战争》,他的战争观,他对军队和军人的职责使命的思考,得到了更为鲜明的体现。《明天战争》以“四大金刚”的军旅生涯为主线,触及了当前军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境。基于徐贵祥对战争的理解,小说的叙事——不论是军人的成长进步及其过程中的种种曲折,还是他们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所做的种种努力——获得了一种强烈的指向性,指向明天的战争。其间,作者对战争与和平辩证关系的思考,研讨战略战术战法的热情,以及严格治军、加强训练、提高部队科技水平以适应全新明天战争的紧迫感,无不体现出作者头脑的清醒和对现实的关切,体现出一个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军人的忧患意识。小说正面写战争的笔墨不多,但那种危急、紧迫的战争氛围四散弥漫,读来确实促人警醒,催人感奋。

可能正是因此,当初读完《明天战争》,我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太滞重绵密了,与《历史的天空》的轻灵飘逸枪成鲜明对比。写历史,因为拉开了观照和审视的距离,所以能够放松心态、自在从容;写现实,因为自己就身在其问,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想法要表达,结果小说就显得异常沉重。《仰角》写得就不轻松,《明天战争》我看徐贵祥是写得太“用力”了。

朱:关于和平军营题材的小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实题材作品总是要面临的现实主义能否贯彻到底、真实性能否经得起质疑的问题。文学要反映生活,军旅文学要反映军营生活,但怎样反映,反映到什么程度,远非不言自明。当前的军旅文学创作中有一个很无奈的现象:军旅题材和非军旅题材相比,非军旅题材写得更好,当下题材和历史题材相比,历史题材写得更好。这算得上是一个困境了。

军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些可能是要危及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对这些问题,在小说创造中如何面对和处理,仍然有待军旅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地方上的作家如张平,王跃文等相比,军旅作家仍然不能那样自如。长期以来,由于军旅文学在组织方式、观念形态和书写对象上的特殊性,军旅小说家在处理和平军营题材时,往往容易受到诸多限制。鉴于这些限制,多数作家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选择绕道而行,这就直接影响到小说的真实感,而真实感不足,艺术性和影响力就必然大打折扣。比如关于理想失落和英雄变质的问题,写到朱苏进《醉太平》的程度就已经亮起了红灯,“农家军歌”的一些作品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种状况直到如今,也并未完全改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贵祥的这两部小说就有了另一重意味。首先,他坚持了对军人的理想化书写,呼唤军人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他要证明,无论任何时候,对军队和军人而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都必不可少,这也是他的作品常能让人热血沸腾的原因。而在高扬和呼唤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对现实中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缺失的不满和批评,这可以看作是某种“弦外之音”。同时,他也追踪和直面和平时期军营中的问题,敢于揭示一定的矛盾和阴暗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天战争》中的“标牌事件”。一方面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又要照顾老首长的感情,主人公岑立昊左右为难。而事件戏剧性的发展却又峰回路转,总算不至于闹得不可收拾。这一节写得很生活化,很有人情味,既处理得跌宕起伏,想来又台情合理,同时也显示了一定的思想锋芒。但我们在赞叹作家处理之巧妙的同时,如果非要追问一句:若是老首长不是那样开明而非要较真,结果会怎样?那恐怕就不堪设想了。

王:这就是问题所在。徐贵祥实际上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回避了这一追问,这是无奈之举,但它也从另一面给我们以启示,那就是,戴着镣铐也未必就不能跳出优美动人的舞蹈。

历史与理性

朱:第四次浪潮中的作家(包括第三次浪潮的大部分作家)与前两次浪潮的作家相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们没有或较少经过战争的洗礼。徐贵祥虽然上过战场,但跟那些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作家相比,远不可同日而语。经历不同,写战争题材的作品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如果说前两次浪潮的作家更倾向于“战争写实”和“战争回想”,那么用“战争想象”“战争反思”来描述徐贵祥等人的写作应该更为合适。前者的长处在于对战争切身的体验与记忆,短处也同在于此,那就是离战争过于切近,缺少审美的距离和审视的目光。后者的短处在于对笔下的历史不曾亲身经历,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体验不足而产生“隔”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却也可以因为拉开观照的距离而得以摆脱一已经验的羁绊,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自由之一,就是作者更能够对历史具有一种清醒和冷静的认识,并将历史理性贯注到对历史的叙述过程中。

同类推荐
  • 丝路新语

    丝路新语

    本书为诗歌集,是作者游历古丝绸之路见闻和感受的抒发。从玉门关、五彩滩、喀纳斯湖写到克拉玛依、达坂城、那拉提,从陕甘黄土写到新疆胡杨,从民族风情、边陲新貌、写到人生感悟,正如作者诗歌描述“穿越历史,让丝路又有了丝绸光泽的新语”。
  • 陶晶孙散文戏剧作品集

    陶晶孙散文戏剧作品集

    本书收入了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家、创造社早期成员陶晶孙先生的小说、戏剧、散文、杂著等作品,书后附作者小传。
  •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精选了现代文学家沈从文关于湘西和凤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涵盖了他《湘行散记》中的一些精彩篇目,同时也选取了少量他其他时期的散文佳作,以期较全面地呈现沈从文的散文创作成就。
  • 我的绛紫时代

    我的绛紫时代

    主要收录季羡林在“文化大革命”后至20世纪末所写的新年抒怀、部分序言、悼念和回忆师友、谈论学术等文章。这一时期,作者已经年逾古稀,经历了“忍看朋辈成新鬼”的沧桑变化,事业的鼎盛和人世的沧桑相互映衬,虽步入耄耋之年,却道“人生再少”,回首大半世纪的人生经历,感动、惭愧、欣慰、悲伤油然而生。 “绛”为大红色,“绛紫”为红紫相加,寓意季羡林历经人生的起伏沧桑之后,晚年声名显赫、桂冠加鼎的大红大紫。
  •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的卡西欧博士重整旗鼓,和恶心巴拉教授一起研制出了可以穿越时空的时间机器,他们预谋通过搭乘时间机器去改变历史进程。作为正义使者的米娜、卡奇和莱恩当然不会眼看着博士的阴谋得逞,他们来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希腊,和博士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穷途末路的田健三郎趁乱进入了时光机器之中,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也紧跟着进入了不知名的时代,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一起领略到了希腊不同时期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 丛林迷失

    丛林迷失

    娜迪亚·汉密尔顿发现自己在丛林里迷路了,她真希望自己没有转到格兰奇学校,真后悔被动参与他们这可悲的露营郊游。没人警告过她在逃青年克雷格·威尔逊和两个走投无路的持枪歹徒也藏身于此。那隐秘的洞穴又藏着什么重要东西呢?有一只野兽出没是真的吗?可能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那一场小火会逐渐蔓延,直到失去控制,随时能要了他们的命!本书是青少年读者喜闻乐见的历险小说。
  • 至尊嫡女惹上妖孽殿下

    至尊嫡女惹上妖孽殿下

    简介:她,是二十一世纪出色的杀手,集各项技能在手。一朝穿越,随身空间,现代技能样样都有。上有爹娘疼!下有四个哥哥宠!却是世人皆知的傻子废材!傻子?废材?很好!他是帝都乃至整个大陆,天赋变态到让人害怕的修炼天才,传闻他不近女色,霸道腹黑。可是每天夜晚闯入她闺房的人是怎么一回事!!!
  • 念念不忘,落字成殇

    念念不忘,落字成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爱你,曾一不小心成为执念。
  • 淋浊遗精门

    淋浊遗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风剑影

    侠风剑影

    《侠风剑影》是一部以明末清初为背景的传统武侠小说。描写从明泰昌帝朱常洛登基到明朝覆灭(1620年——1644年)这24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以及江湖中随之而发生的一系列恩怨情仇。家资颇丰的金逸枫、金莺莺兄妹本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公子、小姐,却被其父金海山自小送往天山学习武术。当兄妹二人学成归来时,又阴差阳错地成为朱由校的贴身保镖,从此陷入宫廷内斗和辽东血战之中。他们兄妹等诸位侠客不但接近过像朱由校、朱由检这样的明朝帝王,而且也接近过像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吴三桂著名军事将领;更为神奇的是,他们还接近过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帝。他们的经历丰富多彩颇具传奇色彩,他们有很多机会捞取荣华富贵,但是他们没有,而是为了民族大义,拒绝了收买,走上了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
  •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就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这本书将明确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千万不能怎么做。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无论对孩子还是对你,都是一件幸事!
  • 书生的思念

    书生的思念

    火夜风华年轻时的诗歌,伤感的思想,纯真的爱恋,朦胧的心念。
  •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化通俗为雅致,变腐朽为神奇,人间万事之通典。读进去,体会入世的超然境界;悟出来,享受出世的平淡快乐。《菜根谭》是一部需要人们放在床头、案头,静心品读的旷世奇书。读进去悟出来会有醍醐灌顶之感,受益终生。《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是对《菜根谭》的深刻感悟,书中总结了为人处世之策略,求学问道之真假,功业政事之智慧,修身养性之要义,生死名利之玄妙,居家交友之心得。它通过充满审美情趣的思维方法,简单明了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破解人生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 我继承了一座荒岛

    我继承了一座荒岛

    月圆之夜,曾曾曾祖父从天而降。梁景拙发现,这位老祖宗不仅活着,还是蓝星最后一个修仙者!穷了二十多年的他,以为苦日子终于到头了。可还没来得及高兴,一晃眼,就发现自己从出租屋来到了一座南太平洋无人荒岛。——建设无人海岛,从填饱肚子开始!捕捞海鲜、修筑木屋、发电联网……修仙求长生,从岩浆泡澡开始!调息炼气,凝液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