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000000001

第1章 序

序一曹文轩

许多年没有见到竹林了。记得七十年代末,我在上海延安西路的少年儿童出版社修改一部长篇小说,常常能看到她——那时她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做编辑。听人说,她的小说写得很好,并且在往更好的地方写。于是,还未出道的我就在心中暗暗地羡慕她。虽然在那里很呆了一些日子,但我们却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我只是看到她很文静,很干净,总是微笑着的样子。至于她有没有看到我,就不知道了。后来,她写出了很多作品,其中有些作品还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因为有这一段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改稿的经历,后来当看到她的作品出版时,就没有什么陌生感,更无惊诧,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老熟人的文字。

相隔多少年,今天再看到《今日出门昨夜归》时,虽然觉得这样的文字与她早期的文字在风格上几乎是迥异的,但依然还是没有太感隔膜,只是觉得这个老熟人,在多年没有见面之后,突然地浮出水面,然后对人说:这些年,我在干一个活,一个另样的活。有些惊讶,但惊讶的不是她这些年一直在干活,而是惊讶她怎么干了这样一个活。想来想去,难以将眼前的这部作品与多少年前我所一次又一次见到的那个人联系起来。可又觉得这个活就是她干的,用不着大惊小怪。

竹林大概属于那种性情中人,干什么全是由着自己的兴趣,没有什么划定,没有什么局限,想干什么了就去干什么——只要自己高兴,自己觉得有意思。

这个看上去本不是她干的活就这样干成了,并且达到了她的期望。

这是一部说故事的作品,它是由许多板块构成的。与她以前的那些基本上是书写一些情感、情绪的作品相比,它显得更见硬度,也更可触摸。

小说在开始它的历史时,是以讲故事为主业的——小说就是讲故事。它是从篝火旁诞生的。后来,这种模式被后起的以写性格为主业的小说否决了。一个观念变得越来越不可动摇:讲故事的小说是小说草创时期的产物,是幼稚的。但性格小说在对故事说三道四时,并没有摆脱得了故事,因为既然写人就需要写故事,人是无法摆脱故事的。后来,有了第三类型的小说——心理小说。它对故事进行了更大的否决。这些小说将心思用在了对人物的微妙情绪的揣摩上。此时,我们很难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情节了——它的弧度减小了,长度缩短了,硬度减弱了。再后来,有了第四类型的小说——印象小说。这样的小说差不多将故事从作品中清理干净了,它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朦胧飘忽的、没有因果联系的梦幻般的印象。小说以为自己这才达到了小说的极致。许多年来,故事就是这样被低看的。

但到了现在,这个观念被怀疑了,并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故事回归成了潮流。小说家与批评家们在发问:凭什么说性格小说、心理小说、印象小说就比故事小说高级?故事的意义被重新得到确认:一个有趣的、生动的、智慧的故事,在价值上是与那些重性格、重心理与印象的小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理由怀疑一个精美的故事的价值与一个人物或一段变幻无常的心理描写有高下之分。

人们又重新想起了亚里斯多德的名言:一定长度的情节是美的。

竹林的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强情节的小说。几乎所有的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她在这部小说中都运用了。悬念、伏笔、危机、曲折、疑团……写得引人入胜。她将她的小说看成是一场战役,而这场战役中又有许多场战斗,她精心策划着这每一场战斗,让每一场战斗都有声有色、光彩照人。一场巨大的危机,使我们落入她的小说而不可自拔,而心甘情愿地沉沦在这场危机之中。她摸准我们的探秘心理,用一个似乎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团,当成诱饵悬在我们的前方,吸引着我们勇往直前。而就在这个探秘的过程中,我们于大善大恶的较量中受到了精神的洗礼。

小说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结束了,将一个再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读者。从此,也使读者不得安宁。

由彭懿先生率先介绍与倡导的幻想文学,一直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一个主打事业。作为幻想文学的基地、大本营,那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富有远见地将全国一批儿童文学的精英分子召集到了江西的三清山,共商幻想文学的未来大业。回想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此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就一直承当着幻想文学重镇的大任。他们除了引进许多世界著名幻想文学的经典之外,还组织了和出版了大量的国内原创作品。他们对幻想文学意义的理解以及一连串的脚踏实地的工作,在全国一直是为先的。日后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将不可省略地要书写这一章。

竹林的这部小说,显然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幻想文学系列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与以往出版的幻想类的作品不同,竹林的这部小说有着它鲜明的特色。它将科学与文学、科学与幻想结合在了一起。既张扬了科学,又张扬了幻想,而这一切又是在文学的框架中进行的。

祝贺竹林。

序二陈香梅

这部小说的题目叫《今日出门昨夜归》,令我很感兴趣。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以浙江一个令人难忘的县城——龙游为大背景展开的。尤其是近年来发现了堪称千古之谜的神奇而宏伟的石窟,更使这座小城名扬中外了。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龙游这座小城在二战中的存在。因为我与外子陈纳德同中国的抗战,关系和感情实在太深切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空军从衢州等空军基地起飞,开始了对日军的反击,并以远程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为此日军企图攻击衢州机场,对龙游等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扫荡,并且乘机秘密盗掘和掠夺隐藏在龙游凤凰山中的千年文化历史遗存。虽然这一切已随着二战的胜利而结束,但惨痛的历史与悠久的文化一样不应被遗忘,而应该以此为鉴教育和鼓舞后来之人;与此同时,我们也永远不能忘记为谱写这段历史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人。

竹林小姐的这部小说是写青年生活的。我认为对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即人类普遍的人性及爱的追求,对人类自身的来历、甚至宇宙之源的考问;对科学的探索和寻觅,则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代代相传、未有穷期的。因此,读完这部作品,我依然会与当今的广大青年朋友一样,被作品中科学和文学、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引力,被作品中透出的青春活力所感动。如今,我们的世界正处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消弭战争与恐怖主义、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让人类之爱遍及整个地球村乃至整个宇宙,这仍然是我所祈求。

读罢《今日出门昨夜归》,我不禁浮想联翩,思绪难抑。我多么希望我的挚爱、飞虎将军陈纳德也会“今日出门昨夜归”啊!

同类推荐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小树林

    小树林

    《小树林》是吴小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该书包括“短句”和“随笔”两部分,“短句”部分以格言式的短句,“随笔”部分以短小精悍的文章,记录了作者观人观世的所见与感悟。作品观世阅人,发表人生体悟,弘扬正能量;文体畅达,语言精练。
  •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主要收录了加缪的散文作品及评论文章,包括《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时政评论一集》《时政评论二集》《夏》《时政评论三集》《关于断头台的思考》《在瑞典的演讲》等。在文章中,加缪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 中原客的诗等

    中原客的诗等

    诗日记。……把摸索到的那盏灯拧亮。那人的身体里原来漆黑一团。仿佛倒扣于风雨中的一口大钟。阴晦、死寂!铜——或者铁已锈得近乎不成样子。突然的灯光,突然抱住了书生千年的隐痛。夏夜。黑云压城!喘息被压得更低——闪电:一束被痛楚击中的神经。从随后的一阵阵怪叫来看。天神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硬汉。暴雨,让人进而联想到了哭泣。好在很快就收住了,跟没事儿一样。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发微论

    发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暮秋临冬到不见春

    暮秋临冬到不见春

    我看到晨光熹微到落日余晖,又听到蝉鸣震耳,至闻到梅香扑鼻。我踏着皑皑白雪,穿越飒飒红叶。自始至终,我所期待的、希望的、深爱的只有你;你是我的世界、全部,所以,你可以喜欢我吗?一下也好,如果不行就算了…………
  • 老兵,我不能只在纪念的日子想起你

    老兵,我不能只在纪念的日子想起你

    正读张承志的文章,他写道:“第二天,我的两眼看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场面。两万农民从陇东河西、从新疆青海奔涌汇集于此,人头攒动的海洋上尘土弥漫。无文的农民掀起了直入云霄的呼啸,为说谎的历史修订。当两万人汇成的大海在我眼前喧嚣沸腾,当我真真地看见了两万个终日躬耕荒山的背影在拥挤呼喊,当我震惊地知道自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清朝刽子手使一腔血洒在兰州城墙以后,二百零四年之间无论腥风血雨苦寒恶暑,回回撒拉东乡各族的人民年年都要在此追悼颂念——我激动得不能自制。那染血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了;岂止乾隆年号,即使改朝换代也已有三次。二百零四年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不仅是太长而且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而人民——我凝视着那两万背影我明白了:人民要坚持着心中沉重的感情直至彼世。”这些农民赶往的兰州赶尔麦里,为的是如期追悼亡人。
  • 江湖天很晴

    江湖天很晴

    诡谲江湖,妖风乍起,连日内,竟有数户百姓惨遭灭门,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手法利落得不留半点线索。武林中正义之士暗中调查,竟发现有人能侥幸目睹其中两次暗杀并幸存下来,这人就是露宿犄角旮旯的朱灰灰。贪生怕死的朱灰灰在大侠的剑一拔一送一威胁的境况下,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协助调查员……
  • 极品王妃特训营

    极品王妃特训营

    走过南,闯过北,逼良为娼做悍匪会撒娇,敢出轨,勾引王侯下过水装过神,弄过鬼,玩过少男有一腿能翻院,会飞墙,干掉目标再上床榜过款,留过洋,换个男人换个房心要狠,人要稳,逢场作戏下血本不怕天,不畏地,帝王来了照样迷斗人妻,要绝情,欢迎来到‘特训营’“你们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活着走出这座特训营,成为史上最优秀的恐怖分子。分布到各个帝国,形成有组织、有纪律,有效率的情报网,上的了床,开的起房,斗得过人妻,战的胜敌强。”“想得到更高的待遇只有一条路,成为任何一座帝国的王妃。”“作为一名合格的王妃,你们要永远记得,皇后一天不死,你们永远都是可怜的妃子!”…龙不依当着楚王爷身旁文武官员的面,妩媚的笑了,“王爷,今日妾身惹怒王爷实属不该,为了赎罪,妾身特地准备了家乡的舞蹈来为各位大人助兴。”楚云轩狠狠的打了个寒战,眼中充满了不敢相信的狐疑“此舞名为钢管舞…”…他?他是优秀的王爷,‘狠’优秀…极品王妃特训营:62754731-------------------------------------------------------------------------------隆重推荐:自己新文《仙姬》◆自古有言: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什么?说她是羊?还被当做一只浑身肉色,软弱怕事、人见人欺的小羔羊?当前还是羊入狼群?好吧,反正咱是来避难的,照比外面那些妖魔来说,你们这些所谓的色极恶狼,简直比兔子还可爱。曾言“鹤立鸡群”,她便要“羊立狼群”!她用行动诠释出:就算是身为羔羊,在这狐假虎威的狼群里,照样混的风生水起。◆她,浑身缺点……“师侄,你除了不务正业、修为太低、胆小怕事、惹是生非外等等等,已经没有什么缺点了。”她,口舌善辩……“不务正业?那是我这个记名弟子,不受待见,无业可务,修为太低那是恩师短命,无人教导,胆小怕事就如你所说,我修为太低,至于惹是生非,那就更简单了,连打不过我的人都来招惹我,你说我这口气能咽的下去吗!”她悄悄嘀咕:“装什么大尾巴狼?当初还不是被我摸了个遍?”◆“什么?她是通灵师?还是传说中的领主驯兽灵师?”谁敢说她不务正业?“什么?她狠狠的揍了执法师叔?”谁敢说她胆小怕事?“什么?她孤身战群魔?”谁敢说她修为太低?
  •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沉香屑

    沉香屑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保守兼开化的年代。沈玉画成了登报踹掉渣前夫的先锋女人。她只想清闲的过完下半生。可是这一切,却被一个男人破坏殆尽。一贯冷心冷面的凤九檀,手握半壁江山,偏偏对她这个下堂妇步步紧逼,巧取豪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她的保镖很酷拽

    她的保镖很酷拽

    【新书《恶少来袭:妈咪,快跑!》求支持】堂堂女总统竟和自己的贴身保镖睡了!睡就睡了呗,可某天狄羽笙发现他竟然是某组织神秘大BOSS,还是终身禁爱那种!看着他的“守节砂”,她冷笑,“这玩意还能造假。”某男笑容邪肆,“不假,我一直都在为你守节。”*合众国第一任大总统就职会,一萌娃抢过记者话筒,“请问大总统先生,你女儿将来也可以当大总统吗?”看着眼前如出一辙的小脸蛋,大总统笑了,“找出她妈咪,我就让她当。”萌娃笑嘻嘻朝人群大喊,“妈咪别躲了,我要当大总统!”
  • 男儿无悔

    男儿无悔

    这是一部传记文学。由作者朱彦夫口述,张立新代笔。全书共分为十章,前两章讲述了作者幼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第三章至第五章,讲述了作者的参军经历,虽身负重伤但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回村锻炼自理能力。第六、七章,牺牲多年的“烈士”突然回村,村民惊慌失色,虽然演出了一场“打鬼”闹剧,但他最终为亲人和乡亲们所接纳。第八章,朱彦夫在疗养治疗期间,收获了爱情。后来,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5年。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朱彦夫几经磨难,学会了读书和写字,并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