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9200000003

第3章 代序(3)

当然,有了精彩的描写和足够的铺垫之后,作者也可以直接站出来说话,这种议论应当是作者思想成熟的产物,水到渠成,精辟深刻、简洁有力,往往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这种议论充满哲理与寓意,有的可以当做警句或格言来读。譬如,经历了狂热、痴迷、困惑、希望、抗争,直至灵魂睁开眼睛……又如,深圳人发起的每一次冲击,都将改革之剑直指旧体制的防护墙,中华民族撞响了自己命运的晨钟,海南将从这里启航,在拓海贸易的风浪中吸吮现代文明的琼浆历史,每推进一步都伴随着阵痛、用智慧、勇气和担当挣脱束缚,打破樊篱,杀出改革开放的血路,等等。这样的说白,言简意赅,铿锵有力,令人感奋,使原来可能显得十分板滞的叙写和空洞的议论,平添一种直观的富有活力的动态美,由此弥补政论作品抽象性和思辨性大于形象性和感染性之不足。

对比,在充分铺垫之后进行对比,是张胜友运用得非常娴熟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他所采用的对比不是简单的对比,而是充分铺垫之后的对比:大背景下的对比,所以效果特别好。例如,杀出一条血路,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不少作品采用过,但大多写得平平淡淡。而同样这一句话,到了张胜友笔下,一经点化收录到《历史的抉择》,便顿然生辉,拓出一个新境界来。请看作者是如何妙笔生花的:一方面,把镜头对准深圳河,先对照河南岸,香港繁华的高楼与河北岸,深圳破旧的村落,极写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大陆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距;这又与文中后来写到的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所见到的仅一河之隔的香港摩天大楼影影绰绰,同深圳鳞次栉比的高层楼宇相映成趣的巨大变化遥相呼应。另一方面,作者又将镜头从中国推向急剧变动后的东欧和前苏联……在这种宏大的艺术结构中,轻便自如地进行快速的时间推移和大角度的空间扫描。在时空转换和反复对比之中,作品的议论顺势向纵深推进,层次渐见其深,道理愈显其明,让人们自然而深切地感受到:当今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这一条路可走了,不改革不开放就是死路一条!至此,杀出一条血路便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发自肺腑的慷慨陈词,格外悲壮有力,平添一股情感震撼力,让人口服心服。又如《让浦东告诉世界》,作者在极写上海在全国的地位: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是中国的王牌之后,极写开发浦东的意义:开发开放浦东,是中国共产党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世纪选择。由此构成一个阔大的背景。然后,在如此大的背景下进行对比,效果非同一般。一是纵向对比,将浦东置于时间坐标上,对比浦东的昨天与今天;一是横向对比,将上海同率先开放的经济特区和其他地区比,然后又将浦东与浦西比。在反复对比之中,开放开发浦东是世纪的选择的题旨,便具有雄辩的力量,令人信服。

张胜友影视政论作品高远的立意,源于作者的超越精神和总结精神。《珠江,东方的觉醒》作为历史题材的政论片,首先立足于写实,比如反映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这一大事件,就必须先把邓小平运筹帷幄和亲临各地指导工作,特别是1992年视察南方的讲话精神及其重大影响写清楚写生动。可是,如果停留在这一层面,作品充其量只是一部好的历史读物。成功的政论片的功能,决不仅仅叙写历史,还要评说历史;不是浅薄地评说历史,而是要将笔锋深人到历史的深处,探寻历史的联系和意义,写出历史的本质和生活的哲理。哲理意蕴本身就是对于历史的超越和现实的升华。作者的超越精神也表现为对于社会理想的更高境界的追求,唤起人们对人类社会理想境界的渴望。尽管张胜友经常将历史冲突和社会矛盾表现得异常激烈,但乐观主义始终是其作品的基调,这种乐观向上的情绪使人们循着闪烁在字里行间的理想火花,看到光明和希望,并激励着人们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当然,超越是建立在总结的基础之上的。正是凭着出色的总结精神和总结能力,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者才敢于在《珠江,东方的觉醒》中鸟瞰百年历史,跨越改革开放30年,正视许许多多成功与失败,从中找出内在联系,提取许许多多有益的历史经验,以极其丰富的史实和雄辩的力量,令人信服地写出改革大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必然性。这是《珠江,东方的觉醒》实现的最重要的一个突破,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加以特别的肯定。

综上所述,张胜友走过了一条从小说试笔起步,中经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崭露头角,而后以影视政论片创作成果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漫长道路。关注新时期以来文学走向的读者,一定会从当代中国丰饶而庞杂的作品中感受到新时期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要求作家们必须拥有深刻而超前的审美创造能力,来满足人们于物质世界里无法寻得的某种心灵深层的期待,诸如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哲理意识、人生意识乃至生命意识,等等。如果无视或不具备这种品格,虽然也可以将文学玩得玲珑可爱,却掩盖不住其内蕴空泛之苍白贫弱。张胜友不想玩文学,他始终秉持着经世致用的文学理想一一自己的作品一定要能够陶冶人生人情人性,有益于社会。这一理想支撑他,时而豪勇地在寂寞的大地上踽踽独行,时而在时代大潮推拥下狂飙突进。这一理想驱使他在作品中展开对人间丑恶的批判,对世界美好的歌唱,并以充溢的历史感、民族感和生命意识,创造出厚重庄严、雄浑劲健、恣肆放达的风格境界。

从本质上说,艺术风格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共构,是作家人生经验与性格品位的文学组合,是作家运用某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获得并表现自我人生和个体生命的内在蕴涵,因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张胜友前半生中看得最多、接触最多的可算是山了。他也最崇拜大山,倾心于故园那些披绿戴翠、雄姿万态的南方的群山。那些大山,是他所属的客家人刚勇顽强性格的对象化。在常年的观照中,他看到自己生命的投影。大山,以膜拜的姿态面对太阳,以满身的新绿迎接春天。当风暴来临,山绝不动摇,依旧傲然挺立。山把根须深扎大地,而以无私的坦率,向着天空无限展开……一句话,大山的沉默、坚强、深厚给了他生命启示,大山伟岸、雄浑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了他在创作中铸造力量与气势的底蕴。

张胜友有一个悲苦的少年时代,又有一个挣扎的青年时代。他虽曾拥有并不贫寒的家族背景,却从未享受过一天舒适安泰的日子。青春年少,他便赤足田间负犁耕作,分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尽管劳苦逾恒,却仍受冻挨饿。早早咀嚼生活的苦涩,使他的心始终系于民众。对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那份深挚的爱,熔铸在其全部作品的字里行间。在民族苦难与个人不幸的喂养下,作者的精神内力苗然成长。早年坎坷的人生体验和曲折的心路历程,在他心灵悄然沉淀为历史意识和民族意识,敦促他登上高台纵观历史发展的轨迹,去追寻富强的中国和公平的社会;引领他一如既往地面向太阳歌唱,把光明带给人们而把阴影留在自己身后,引领他执著地高擎火炬,奋不顾身地冲入黑暗……这种民族意识与历史意识的共振共鸣,构成张胜友创作的精神指向,使他坚守着自己的社会理想和艺术取景的趋赴性面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人和事,他的心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充溢着热情;反之,他的笔一如冰冷的剑戟,放射寒光,展示利刃。

在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张胜友尝尽生活的苦汁。这对作家来说,既是不幸又是大幸。清代学者赵翼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明代遗民归庄也说过:吾以为一身之遭逢,其小者也,盖亦视国家之运焉……必小不幸而身处厄穷,大不幸而际危乱之世,然后其诗乃工也。如古人所言小不幸而身处厄穷,只能产生一人之怨愤;大不幸而际危乱之世,则可产生关心国家兴亡与大众苦乐的博大胸襟和深厚情感。张胜友小不幸与大不幸兼之,故其作品既有凝重的历史感,文有浓郁的人情味。在创作领域,他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白居易《寄唐生》。故此,此有力类之哭泣也……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刘鹗语加上张胜友作品所触摸的多是大众之痛痒,所以具有较大的共鸣区和较强的共振度。曾几何时,张胜友的写作遭遇如同他笔下的改革历程一样好事多磨,改革题材因其敏感而显得格外脆弱。那一阵子,他的作品时常招来非议,创作之外耗费的心血往往超过创作本身。可是,不管遇到什么风浪,他都没有改变创作初衷。他的作品,始终鸣响着对国家和人民深切关怀之音,鸣响着不以一己小小悲欢为苦乐的放达之声。悲世不悲己,成为张胜友思想行为及其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难能可贵的是,张胜友在作家出版社和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岗位期间,尽管工作繁忙,却并没有冷却自己的创作热情,一如既往地保持作家本色,笔耕不辍,不断写出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具有思想品格和美学品格的好作品,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殷切期待,继续充当改革大业最为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雪莱《诗辩》。

《韩诗外传》日:忠之道有三:有大忠,有次忠,有下忠。通观张胜友的文学创作,他当属大忠之士。他笔之所至无不坦诚直陈,扬善而不隐恶当言利则言之利,毫无媚语虚言;当言害则言之害,绝不闪烁其词。在《光明日报》报社当记者的时候,他说:作为一个记者,作为一个作家,我虽然不能站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去冲锋陷阵,但我可以用手中之笔为改革呐喊助阵,扫除障碍。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当走上作家出版社领导岗位之后,他又说:以改革推动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改革成效,这应当是单位负责人眼下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我只能在纸面上设计改革方案,现在我能够把自己作品里的改革蓝图,结合单位情况,付诸改革实践中去。无论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写改革,还是作为领导者置身于改革的风口浪尖,张胜友都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他励志忘生,只顾玩命地写,落了个衣带渐宽双鬓染霜在五月就挥霍了夏季拜伦诗句好心的朋友都劝他歇歇,他笑着说:累是累坏,但乐在其中。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作家是幸运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充满挑战性的社会运动,每天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又适应了影视政论片这种借助于现代传媒手段、受众面广的写作形式,所以乐此不疲。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杜荀鹤诗句张胜友以惊人的毅力日夜趱行,博采深掘,不断向读者和观众奉献一幅幅开阔恢弘、色彩斑斓的改革画卷和社会生活图景。作为一名以笔为利器为改革大潮推波助澜的著名作家,张胜友对中国改革和中华民族复兴情有独钟。他是为之说了真话,出了大力,尽了责任,做出了实绩,也为之付出了真情和代价的一名正直有为的作家。张胜友享有改革作家的美誉已经20多年了,今天看来更加名副其实而当之无愧。

2008年5月25日修改于鹭岛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

    中国现代诗,也叫“新诗”,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的白话诗,即应用现代汉语的、自由抒发思想感情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诗歌。本书收录了多篇诗人与解诗者的文学对话。
  •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诗歌的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为切入口,具有说服力地辨析和反思了诗人与语言、技艺、现实以及时代的复杂共生关系。这是一个对诗人的精神难度和写作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精神闪电的照彻。作者通过对代表性诗人的精神征候分析和文本细读呈现了整体性意义上的诗歌场域的多层性构成。从碎片化、电子化、浮躁化、活动化的诗歌生态出发,作者对诗人心态以及诗歌的写作、阅读、传播和评价予以厘清和定位以及准确的评骘。与此同时诗人与空间尤其是精神远方的关系在本书中得到深入探讨,城市化时代的“乡愁”“记忆”和“地方性知识”已然成为诗人绕不开的写作路径。
  • 蒋光慈杂著

    蒋光慈杂著

    《蒋光慈杂著》收录蒋光慈的政论与杂文、通信与年谱。政论文撰写了“经济形式与社会关系之变迁”、“唯物史观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解释”、“外报鼓吹国际管理中国之又一论调”、“共产不可不反对”、“并非闲话”,杂文包括为一些作品和刊物所写的小引、卷头语、序、编后、后记等。
  • 淡定从容,诗意优雅:做一个自有香气的女子

    淡定从容,诗意优雅:做一个自有香气的女子

    生活是一条宽阔的河流。从容淡定,静水流深,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品质。只有当一个人远离了繁华与喧嚣,彻底安静下来的时候,才会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如若没有一颗安静自持的心,怎能敌得住外界的声色犬马,又怎能守住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呢?诗意地栖息在这尘世的角落,写一句注脚,落一笔眉批。不管朝来暮落如何再匆匆,对喜欢的东西沉着镇静,内心笃定,始终守护一方净土,静观尘岁,莲心不染。
  •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一般是先读书,再去旅行。但,也有可能在旅行开始之后,还可以再接着读书。这谁知道呢?景到深处自然景,书到悟中再读书。这是一部游记类散文作品,写的是作者在游览中外名胜古迹乃至旖旎风光中的各种人生感悟,这是她的真情实感,更是人生中的真实感悟。书中的一景,一物,说不定正和你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有重合、相似之处。
热门推荐
  • 原谅我,依然爱你

    原谅我,依然爱你

    我用了十年的时候,一直试图忘了你。再遇,我只看了你十秒,我又如那些年般,看到绚烂的夏花,澄澈的溪水,看到单纯美好的日子,这世间只要你在,那便只有你,也只会是你。所以,原谅我,依然爱你。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对于人生的意义,是帮助我们完善和超越自我,走向人生。本书以优美流畅的文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心理学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一则则富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感悟人生,汲取心理学的营养,重新审视过往的人生旅途,并以新的眼光展望未来,塑造一个内心强大的自己,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人生。
  • 钢铁蓝法师

    钢铁蓝法师

    计算机编程,空间几何,甚至是量子物理都难不倒的天才少年姜黎,偏偏穿越到了魔法世界。科技和魔法的混搭,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至尊魔妃太嚣张

    至尊魔妃太嚣张

    前世她是享誉地球的佣兵王者,不小心,穿越成了九州大陆燕国“皇子”姜浮黎,神脉被夺,废人一个,受尽欺凌,含恨而亡;一朝重生,姜浮黎一双眼敛尽风华,没有神脉?她创一条星脉!废人?且看她左手持针,右手握剑,一手救人如神,一手杀人如麻;欺她?修神功,驭魔兽,炼灵丹,煅宝器,佛挡杀佛,魔挡降魔,除了那只魔神,谁敢欺她?他是她随身携带的一缕幽魂,也是十万年洪荒里的至尊魔神,他追随她黄泉碧落,只为了把他平生唯一一点温柔都给她;她以为这一路走去,必定是荆棘丛生,血泪成河,却不想,等待她的是一场盛世豪宠。“徒儿,你逾矩了,不得对为师无礼!”“师尊,别装了,你天天用眼睛把我搜刮个无数遍,不就是想我无礼你吗?”
  • 偶然缘来

    偶然缘来

    没有什么隔阂,也没有虐,这是甜甜的一本书。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风云棋局之天寻千桑

    风云棋局之天寻千桑

    风起云涌,乱世谁统?她,红衣飘扬,妖艳扶桑,潇洒肆意,风华绝代。他,玄衣墨染,神似谪仙,天迹难寻,傲世无双。他,白衣无尘,敬羽风雅。他,黄衣如尊,霜晨傲骨。他,紫衫邪魅,盛气阳刚。她,貌可倾城,智若孔明。她,八面玲珑,尊贵典雅。是否有人能逃过那一双绯红的妖瞳?爱人与天下他们当如何取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又是谁得佳人永伴?乱世如棋局,他们会怎样演绎自己的传奇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三年前,目睹了如花少女死于非命,她陷入了恐怖的噩梦,精神失常,差点进了疯人院。三年后,商界联姻她嫁给他。建立在利益上的婚姻,她不爱他,但也必须小心翼翼尽妻子的职责!她知道,他爱的是三年前死于非命的那个女孩,所以他给她的只有,伤害,侮辱,绝望……似乎,所有人接触她,都是因为她身上有那个女孩的影子……
  • 九侯嫡女

    九侯嫡女

    她本是高高在上侯门嫡次女,却因错信他人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被休沉井幼子被害家族破灭,一桩桩一件件的血腥控诉……重生后以她睚眦必报的个性她发誓要这些人血债血偿!复仇之路何其长远,步步为营只为不再重蹈覆辙。斗姨娘,斗庶妹,让这些害人精也尝尝她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