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000000022

第22章 “死新闻”是报纸的大忌(2)

当然,新闻“写物言情”,要讲究深度,讲究深意。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所写:“范德机日:善诗者就景中写意。”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也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是说的写诗。我们写新闻同样也有这种情况。记得1988年第一次去云南时,在森林中第一次看到野象群,三三两两,大大小小,三五成群,自由自在,便突然想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自然也想到了傣家人常说的:“白象走出森林,是最吉祥的时候。”于是,我匆匆写下《森林之王》的通讯。

所以,描述环境、景物、动物,抒发新闻中人物的感情,记者的感情每每融在其中。

览情写景,写物言情,要达到理想的新闻“抒情”效果,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必须要有经常性的训练、有意识的训练。所谓“情尽笔生,起笔无情”,便是这个道理,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理在其中,情在其中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91年我在内蒙古采访时写下了《警犬王国写真》,其中有一段写物言情的话,是针对文中主人公之一“警犬玛丽娜”所写:

看来玛丽娜确实在思念故乡,以至清晨一步跨出大舍,黄昏踏着晚霞越桥穿巷,为那个目标不停地奔忙时,它的心中会时时有一种思念,依恋会像一股清清的山泉,顺着那个幽深的地方逶迤而来。

1992年7月1日

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散文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

在文学的其它体裁上,诸如戏剧、小说、诗歌等,似乎都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笔墨,以对其概念进行诠释和论述。而惟有散文,人们对其概念与分类的理解,一直众说不一,存在着种种分歧。造成这种分歧的主要因素:一是散文本身的“复杂性”;二是散文概念的“多层次”。散文是一种“复杂”的、有时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文体,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对于热心为《中国人口报》文艺副刊《苍生》、《小叶集》写作的散文爱好者来说,理解和弄清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古代,有人把韵文以外的文章统称散文。后来,随着文体的发展,它的概念渐趋缩小。而在近代,尽管现代散文已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但散文依然存在着复杂性、它既属于文学,又非“纯艺术”。这就是说,一方面它具有文学的一些美质,如形象化、抒情性、描写手法、文字美等,也有被称为艺术散文(即纯文学)的文体;另一方面,它在选材与写法上,又可以“自由”些、“随便”些、像家常“闲话”一样,可以不拘一格。或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或言近旨远,或微言大义;说的是身旁事,讲的是知心话,在谈天说地中,让人们受到美好的情操陶冶。因此,有的散文,文学色彩便淡了一些。于是,在这浓、淡、强、弱的区分之间,人们便各自根据自己的认识与判断,来逐渐划分散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自然便出现了对散文概念与分类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了散文概念的复杂性。

散文又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不同时期和国度,乃至不同个人,对散文理解的差异及其论述,形成了散文概念的“多层次”,导致了散文分类的复杂性。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散文的概念与分类,是随着散文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的。概括讲:总趋势是散文概念的广义与狭义,以及分类的繁杂与单纯,总是波浪式交替出现。当概念过“广”,分类过“繁”时,人们便要求相对地“狹”与“精”;而当其概念过“狹”,分类过“精”时,人们则要求相对地“广”与“杂”一些。

从不同国度看,不同国家对散文的理解也是有别的。如:西方国家,其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包括小说、论文、话剧等等;另外在西方,还有另一种散文即“五四”时期被我国翻译成“小品文”或“随笔”的散文,有人称它是“散文中的散文”。对于它的特质,日本的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一书中曾作过很精彩的描述。这一文体,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影响是直接、巨大而深刻的。

当然,在我国,散文概念之内涵不同于西方。我国古代散文,虽然也有同韵文相对的意思,但是,由于戏剧、小说的不发达,且遭受正统文学观念的排斥,故其范围就不包括小说和戏剧,只包彳―一些散文体的文章。“五四”以后,文学散文从广义的“散行体文章”中独立出来,并且受到西方散文的影响,普遍地使用“小品文”这一概念便是自然的。不过,虽然西方的“小品文”与我国的小品散文,都属于“狭义”的散文,也可称之为“散文中的散文”,但是,两个概念之间,无论是在性质或范围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散文便有的同韵文相对而言,有的同骈文相对而言,有的指广义的散文,有的指狭义的散文,其概念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不难理解散文的概念、定义、分类,以及在这些方面长期出现分歧的原因。这样,对于我们阅读散文、欣赏散文艺术,进行散文创作,搞好人口文学都是极有意义且非常必要的。

我国古代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古代散文,尤其先秦散文,至今依然闪烁着光彩。然而,散文一词的真正出现,乃后来的事情。比较早的可见于宋代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一书中的《文章有体》条,该条记杨东山论文日:“山谷诗騷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不过,这里所说的“散文”之内涵是同韵文或骈文相对而言的,“散行文字”并不同于现代散文的概念。在此之前,还有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笔”说,唐代韩愈、柳宗元等倡导的“古文”运动。但是,不论是刘勰所说的“文笔”,还是韩、柳所提之“古文”,它们都是无韵散行体的文字,同古代通常使用的“文章”概念之含义是基本相同的,既含文学的散文,也含非文学的文字。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散文”概念,则是“五四”以后才有的。

由于古代尚未产生“文学散文”概念,因此也就没有专门的散文分类,只有文章的分类。

较早出现的、比较完备的、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文章分类法,可见于《文心雕龙》。在该书的分类里,除六经、诗、騷、乐府等文体之外,其余十八类,皆属散行体文字。如:

诠赋、颂赞、祝盟、哀吊、杂文、史传、诸子、论说、书记……等。其中,仅“书记”一类,就细分为23小类:

谱、籍、簿、录、方、术、占……和《文心雕龙》同时代出现的,对后世亦有较大影响的,还有《文选》的分类法。在其所划分的39大类里面,除“诗”、“騷”类外,其它37类,也都属于散文体文字。

这样繁杂的文章分类法,显然是繁琐而不实用的,也容易出现矛盾和谬误。于是,发展到清代,便有了精简和归纳,出现了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的文章分类法。然而,仅此也是不够的,所以,1929年叶圣陶先生便在《作文论》里指出:《文选》在文章分类上的缺点是:“杂乱而琐碎”,不足为我们散文分类的依据。因此,要产生出一个能够使我们比较满意的分类法,使之摆脱“杂乱而琐碎”,和现代的“作文方法”相联系,就必须改变旧的散文观念,将文学散文与非文学的文字区别开来,使散文纳人文学的范围之内,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来进行研究,而这正是现代文学重要的使命之一。

我国现代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五四”前夕,现代思潮在我国的勃兴,引起了文学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尤其在散文领域巨大而深刻。由于在当时的“文学革命”先驱者们看来,两千多年间“散文学”一直是我国文学的“正宗”,是封建阶级用以“载道”的工具;而同样在表现工具方面,其它文学体裁如小说、戏曲等,则自宋元以来,便使用了白活口语,惟独“散文”一直在使用文言。所以,新文学革命的对象,自然首先地落到了“文言文”身上。使其由载封建之道、代圣贤立言的工具,演变为个人抒情言志的文体,从而改变了“正宗”地位,成为文学范畴的一个具体部门。

古代散文观念之变革,有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而现代散文观念的形成,及其分类方法的出现,却是受着西方文学观念的直接影响的。在新文学运动中,较早地将文学散文同非文学的文字具体地加以区别者,是刘半农。他主张:各种科学论文“系文字而非文学”,不宜“侵略文学之范围”,至于新闻通讯,如“普通纪事可用文字,描写人情风俗当用文学”;政教实业之评论,如“发表意见用文字,推测其安危祸福用文学”;官署之文牌告令,“适宜用文字而不宜用文学”;私人之日记信札,一般宜用文字,但如游历时之日记,如美国富兰克林与英国议员司屈拉亨之绝交书,英国约翰生不愿受极司菲尔伯爵之推誉书,或可入文学之列。至于历史传记,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继刘半农之后,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发表了《美文》,他的美文对现代散文概念作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描述。他以为所谓散文,便是如西方文学里“记述”的“艺术”的“论文”,如读散文诗,“因为他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以后胡梦华、钟敬文、王统照、梁实秋等也分别发表文章,就其散文的性质、内容、形式作了更加具体的论述和探讨。概括起来为6个字:“个性”、“抒怙”、“自由”。基于他们的这种理解,即所谓散文,就是抒情文、小品文,而杂文,则是小品文的别体。这一散文概念的涵义和范围,便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30年代,直到杂文的繁荣,速写、通讯、报告文学的勃兴,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也发生了“小品文”的论争。于是,散文概念终于由原来的“狭义”、抽象、单纯,逐步向“广义”繁杂方面发展。就表现方式和分类方法而言,也相继地发生了变化。如早期王统照的历史、描写、演说、教训、时代五类分类法;贺玉波的记叙事实、描写风景、描写人物、描写物类等记叙小品法;感伤、欢乐、愤怒、冥想的抒情小品分类法;讽刺、闲话、序跋的说理小品分类法等。还有石苇所编《小品文讲话》一书将散文分类列为8个系列:描写体、叙事体、传记、杂记、抒情体、冥想体、谈论体、讽剌体等。之后又出现了苏雪林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内容的混合分类法、林慧文的依据文体分类法等。

毋庸讳言,以上分类方法均不够准确,也很繁杂。如:“记叙”、“抒情”、“说理”的分类法,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固然散文创作有或以抒情为主,或以记叙为主,或以说理为主的作品,但在大多数作品中,抒情、记叙、说理往往是相互融合的,彼此间很难截然分离。如朱自清的《给亡妇》、许地山的《落花生》是抒情还是记叙呢?周作人的《(雨天的书)自序一》、瞿秋白的《那个城》是抒情还是议论呢?像鲁迅的《(野草)题辞》,冰心的《(寄小读者)四版自序》等,能简单地说成是抒情和议论吗?另外,人间的感情是复杂的,简单地将抒情小品分为“感伤”、“欢乐”、“愤怒”、“冥想”四种,怎么能够满足人生和文学之所需呢!而那种以形式和内容的混合分类法,时而着眼于表现方式,时而着眼于内容,时而着眼于文体,作家和作者如无一个固定的“立足点”,会怎样地杂乱无章呢?至于文体分类法,虽然较前几种简明扼要,但是也并不适用,也脱离了当时散文创作的实际。在那个年代,在众多作家的心目中,小品文是包括杂文、随笔在内的。朱自清就曾提出:“杂文是小品文的转变。”叶圣陶也说:“不用小品文的名称,那就叫它做文学散文也可以。”从当时的一些小品文选本来看,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杂文、随笔被归于小品文的范畴。而今天,小品文这一概念的涵义,已有了明显的变化,且很少使用,同时所谓“通讯”,也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完全独立的文学部门了。因此,它更不能适应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

曾经和部分《苍生(小叶集)》的作者就散文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过广泛的探讨,也许是受到了这类历史概念的影响,或是对散文的创作研究不够,就其概念因没有明确的定义,表现形式过分复杂、过分灵活,部分作者便产生了误解,常常将小品文和通讯当做了散文,甚至创作中也使用了小品文和通讯的手法来创作散文,故而造成了作品的屡次失败。这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和长期坚持创作的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而又值得重视的事。

同类推荐
  •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东方文学、东方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先生一生著述丰赡,学术经历极其丰富。大半个世纪以来,他身体力行,做出楷模,被公认为中国的东方学、东方文学以及相关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中成就最大,资历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学术带头人。先生走了,先生不会再回来。我中心悲伤。只是突然又想起先生经常提到的陶渊明的一段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一段诗,先生说,他一直很喜欢。先生自己,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也许走得是安心的。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说桑那镇的古朴,是有好多朴素的民风一直还沿袭着。比如像叶尔羌河边的渡口,摆渡的木船是不收费的。至于船工姚栓栓摆渡的工钱,是谁给的,没有人问过,也没有听姚栓栓自己说过。从姚栓栓的上辈,再到上上辈,一直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叶尔羌河到了开春,冰雪一融化,水渐渐就多了,这时候需要过河,就得有人摆渡,不然,是没法从河床里涉水过去的,倒不是河水有多深,主要是淤泥深,水淹不死人,淤泥却能把人吸进水里呛死。
  • 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所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
  •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热门推荐
  • 二哈传

    二哈传

    救人身亡,重生平行世界,还觉醒了系统,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重生成了一条狗,还是人们口中蠢萌呆傻的哈士奇,这是什么鬼,你能解释下吗!!想要变回人,系统说了,完成任务获取积分才行,可这任务也太变态了吧!!尿尿尿在主人床上?撕碎主人内裤?喝马桶水时吹泡泡?小偷进来给他带路?捅蚂蜂窝?帮警察叔叔抓住通缉犯?抵御外星人的入侵?…………“系统,你不觉得任务越来越过分了吗?”“前面有人抢劫,上去与劫匪搏斗!” “人家有枪!” “给我上!” “老子不干了?”“一小时没有完成任务,意外身亡!” “得嘞,这就去!”
  •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书笔赋

    洛书笔赋

    河出图,洛出书。这是个妖魔神仙纵横相交的时代,当仙家遇上魔族,当帝王恋上妖物,他们都在渴望未来,奢求未来。洛书是个听故事的神仙,她看过人间几载,却不想,自己也变成那故事中人
  • 君子亦圭璧

    君子亦圭璧

    一分情缘,一分欢喜。两处相思,两处忧思。三生有幸,三世有你。“你是我的意中人,不管你是谁,我都能找到你。”
  • 银河帝国:基地

    银河帝国:基地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途迷失

    星途迷失

    暗黑无际的宇宙中,隐藏着多少可怕的过往,破碎星空,唯有真像被掩盖……不是硬科幻,固定更新,放心食用
  • 斯卡文的赞歌

    斯卡文的赞歌

    杰特是第一个绞杀且吞噬穿越者记忆的鼠人,凭借这些优势,他在魔鼠废都的政治地位扶摇直上,待杰特掌权之后,便在千万武装到牙齿的鼠辈饥渴难耐目光中,将爪子指向繁华的地表世界,宣布道:“吾等可取而代之!”
  • 剑啸刀吟

    剑啸刀吟

    南有傲剑龙啸云,北有狂刀王云天,武当弟子龙啸云奉命下山,追查重现江湖的梁王宝藏,梦想着成为一方豪杰的他,又遇上豪气冲天的五虎门弟子王云天,且看他们如何笑傲江湖,剑啸九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