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000000039

第39章 人生断想(1)

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真就觉得累了。

完全是平常光景,突然就很沮丧,疲倦极了。仿佛天和地都在拼命走动,生命似乎像矮山边斜过来的夕阳,已到了尽头,总想起那些蜿蜒曲折的日子,会感到窗外有暴风雨,天空有闪电雷响。

并不是非要记着那感伤,记着那被风雨拍打过的日子,明明知道斗转星移,人事代谢,人生转瞬便逝去了。而摊开稿纸,抬起沉重的笔,却无一次不是泪眼汪汪。人真的会经常步人感情荒漠吗?佛家所言,“生”只是暂时来到这个世界,“暂时”当何论?难道因暂时,便可随意地欺骗和玩弄真诚?人,真是渺小得很,竟然对这种未成形的都市文化,束手无策,就能无奈地卷入了拜金、贪婪和功利的阵营。面临着精神分裂的种种表现,自然与生存、奢侈与淳朴、梦幻与现实、灵与肉,往往都处于一种难以选择之中。于是,随着长时间的奔波,本来已疲倦的身躯,便随着压抑、苦闷中的心情,很快劳累了,想着要倒下了。

生活业已具象和琐屑得让人生厌,迫使人们对生命的解释仅仅是匆匆上班,匆匆下班,匆匆社交,匆匆入眠。偶尔沉浸于闹市的灯火之中片刻,在丛丛高楼之顶,踩着梅花桩,寻找公园里的长椅,试图消停消停。其实,每一块稍稍扁平的石头上,都已栖息着疲惫的男女。于是,又是一种情绪,一种现代都市滋生出来的情绪,体面的外表,卑琐的内心。

平日,来回地穿过那几条熟悉的街市,听着公车的铃响,顾不上彼此相撞,拥挤着,玩命地拨开人流,春夏秋冬,雪天、雨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夜晚,雪亮的车灯,从正前方横冲直撞压将过来,懵然间,会有一种失去方向的感觉。进得家门,邻里吵,孩子闹,楼外的夜市,小贩的叫骂,即使坐在台灯下,记着那些不知何时才能记完的日记,也难以安静。每每往事如烟了,竟搞不清自己曾冒过多少傻气,这种傻气还准备冒多久?捏着那支已经用惯了的小龙金笔,看一眼案头横陈着的稿纸,愣怔一程赶着一程。直等到夜深万籁俱寂时,才能缓缓走上阳台,拖着孤独的影子。唉!安宁,想象和企盼中的安山谷里是很美的,似乎意念间真的有一只羚羊,踏着嫩绿的草坪信步走来,飘逸中透着几分潇洒,如烟云一样浮游于渐渐弥漫开来的绿茵之上,突然从远山的空灵处,传来一阵阵声响,是小羔羊在寻找?还是异性带着颤音的呼唤?偶一回首,偶一凝神,这瞬间便成了永恒的回想。

终于走出城市,远离尘嚣了。我坐在山顶的石块上,眼睛死死盯着团团在天空中悠然散步的白云,好苍茫的世界,如一首无字的牧歌那样辽远。夕阳挂在天边,一群飞鸟伫立着,似有些荒唐,竟然怀疑山顶上有众多名字,鸟们在不停地阅读,或许名字里有我,读懂了,它们便欣然飞去,渐渐消失在黄昏的天际里。鸟们是飞向自由的世界去了,那里有神圣的殿堂,没有士兵把守,遍地跳动着迷人的金色。

人生的意义仅仅在于追寻一种自由和安宁吗?昨日里听一位教师讲,她在西北的高原发现一种现象,海拔4000米的绿野上,不见一只蜜蜂,遍地盛开的格桑花,是由苍蝇完成授粉的。奇特,难道是高原赋予了苍蝇价值?她的话,使我突然顿悟到,为何神农架河谷间那对红蜻蜓,横竖就不愿离开那朵飘浮着的花,宁愿被水流冲走,粉身碎骨,也紧紧依偎在花朵间。我痴痴地问同行的朋友,朋友回之淡然一笑,看来,朋友之精明在于预见有一天,我会悟出这其中的道理。

人生原本就是一个谜,一个处在圆形中的谜,过一段就会走回来。喧嚣也罢,安宁也好,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虽然生活时刻亟待人们去创造,但久在喧嚣中载沉载浮,也确实需要寻觅一块土地,不断将尘心一冼空净,能够以愉快的心情,饱满起热忱。否则,人这薄小可怜的肺叶,久长在城市硕大无朋的脏腑里,接受一种严酷的熏陶,忧患之至,便会有窒息的感觉,反抗是必然了。

记不清有多少回,面对人生的酸涩,曾数度悲哀过,确实感到累了。别看往常一副假模假样,好生潇洒,但两行热泪,却往肚里无声地流淌。大海边,沙滩上,黄昏的暮霭中,深夜的月光下,精疲力竭中,我独自伤神。是为了自己?为了别人?说来也无啥惭愧,还是对这块土地爰得真挚,对这项事业爱得深沉。无有半点逃脱的心理,使命与责任,即便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心中那片渔火也终不熄灭。

那天,这夜晚楼台上的宁静真像我远离闹市,站在髙高的山顶,沐浴片刻的宁馨时,明知这风景稍纵即逝,却坚信足以抵销往日那份无时不有的卑琐了。于是,顿觉神清气爽,信心十足了。

1992年4月于北京安贞西里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银奖(1993年)发表于《北京晚报》,《青年文学》转栽

那一方安宁

微山湖的安宁,也许因地灵人杰。

抑或是一种向往,还是久长的潜意识之中早就有了定势。车刚刚止步,便乘着丝丝细雨,踏着少许的泥泞,沿湖寻觅。

蒙蒙中一队牵牛之人,斗折而上,且哼着小调,便像见着国画中的一番景色,蔽日的树,浩阔的水,朦胧月光下的亭亭荷叶……真的就像朱自清笔下描写的那方境界,就隔断了“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现实,连呼吸都带有了清凉的雨意,仿佛不仅这山水、湖泊,使人流连,人也好似俊美、可亲了许多。

迷离间,眼前走来一位秀美的少妇,像一片深艳颜色,闪着诱惑的光泽,好生欣喜。我送去偷偷的一瞥,疲倦的心灵似有一种渴望。少妇的响应并无反感,落落中向我打了一声招呼。那声音显然很亲切,尾音长长的,足够自如。那滋味,使人顿生感触。于是,暗暗告诫自己,千万莫生亵渎,因那招呼声中,分明无有半点杂质,就箅见几朵笑容,也颇澄澈,如这细雨中的荷叶,沁沁凉意中,虽流散着一股令人欲醉的馨香,却无了那世俗的媚态。

少妇缓缓地走着,身边是顾盼的湖波,微风轻轻地迎面扑来,似有一种柔情。与少妇并肩,我的情绪呈缤纷状,才想转身,灵魂的咏叹调里便又袅娜出一曲长响,是心未落于全寂,还是难于言表,弄不清那诗句为何总在脑际萦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来这兴奋也好,惆怅也好,这般魂惊梦怯的心情,总连着那番无言的真意,和一段美好的时光。无论是都市,还是乡间,虽客足天涯,也往事如烟,疑故人眼前了。

然而,就在少妇登足船首,蓦然回眸时,两镜明湖,含笑脉脉,我便惊异地察觉,这听来和想来的传言定是错了。虽然也非要推门而人,登舱人舍,亲临一番,意识却已发生了动摇。

那天夜里,我沿着湖畔久久地行走,“请不要邪妄,也用不着就要闭户关门,这里是微山湖”,我听到,那声音久久在夜空中回响……那湖,那人。

1992年7月于山东微山湖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银奖(1995年)发表于《人民日报》,《民族文学》转载

父女之间

父亲,是一个极神圣的概念。只因那天生的血亲,就维系着每一个人,纵使生活有千变万化,也难超脱的情感。

我这一生,和父亲在一起生活很短。尽管有愿望,曾数度努力,甚至做过物质上的诸多准备,均囿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故每每地想来总有几分惆怅,几分不安和彷徨。神经也就经常地处于敏感和脆弱中。

父亲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偏远的小镇,自然也是我的出生地,故可谓山人。

记得父亲在一个小单位供职,常年奔波在外,虽极度辛劳,养活这4口之家仍很勉强。我10岁那年,小镇闹瘟疫,母亲病入膏肓,不久就过世了。因夏日炎炎,邻友们帮助安葬了母亲。等父亲从遥远的地方赶回,迎接他的是母亲的坟茔。我没有看到父亲掉泪,只见他呆呆地站立了很久很久。不知何故,至此我心中便深深地压着一种迷惘,直到如今也难以解脱。

父亲终究还是没有再娶,日复一日,依然四处奔波。不过从那以后,他每次外出归来,都要带一些好吃食分送给我和弟弟,每次均要蹲下身亲亲我们,当然对弟弟要分外一些。

父亲是不善多言的,尤其母亲逝后就更孤僻,时常一人长吁短叹,眉宇间多有愁容,呈闷状,偶或酗酒,发作便不可避免。

那年夏末,弟弟病重,为其安全,我忍痛中止了学业,父亲听说后,不问其由,便对我施加了武力,以致我鼻口出血,他方才颤巍魏住手。事后我知父亲曾为之懊恼,有过悔意,然我那颗受伤的心总难抚平。久之,渐生出一种褊狭,时不时和弟弟相比,心里会有几多卑微,总想有一天能宣泄。于是,便拼命读书,以求能有出头之日。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年,部队来小镇征兵,那年月,北边正有战争,身边的一些青年颇有惶恐,惟我竟瞒着父亲悄悄报了名,本想试试了事,谁知却意外地被录取了。父亲气得大碗大碗地喝着闷酒,声言再敢提当兵一事就要对我……

然而我还是上路了。父亲骂我是不孝之女,说从此和我断绝父女关系,我判定父亲是不会来送我了,悻悻中确信自己注定要做个凄凉的人儿。汽车开动了,隐约中从老远的山坡上,我看到了父亲的身影,不知是高兴还是苦涩,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我是爱父亲的,尽管已经有了那个极难补缀的残缺。父亲也是爱我的,虽然限于种种历史和传统、精神和思想的桎梏,但我深知。

时间一晃就是20多年,辗转中我读了大学,有了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在此期间,我几次回小镇探望父亲,言谈中,父亲原谅了我。然而,惟少有信来,这使我迷惑,常为之苦恼。前年父亲退休,本想请他搬来居住,以安度晚年,不想连去三信无回音,直到我突病住进医院,去电报才将他催来。出院后,总想尽一番女儿之心,谁知他竟突然提出要走。我怔了半晌,怀疑是否在某个方面怠慢了父亲,或是照料不周,岂料他却喃喃着说出儿句让人心酸的话来。

我呜呜地哭了一场。我理解父亲的心,也理解父亲所谓金窝银窝不如咱那个鸡窝的涵义,可父亲为什么私下要说“宁愿看儿子的屁股,不愿看姑爷的脸”这样的话呢?这使我始料不及。一时间,一种隐隐的疼痛在我心中急剧地放射着。

父亲终于还是走了,走得义无反顾。虽说事后也来信表示歉意,一再声明他在小镇上和弟弟一家活得满惬意,可我还是不无遗憾,往往想起他那疲劳瘦弱的样子,总会从心里沉沉地喊一声,父亲,我是您的女儿!

写在我的好友王静之父去世那天1987年2月5日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银奖(1991年)发表于《北京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学节目配乐播出并发行录音带

小记俄罗斯

9月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是静寂的,使人时时想起家乡北京落叶时那疏疏朗朗的金罗帐。

刚刚踏上这块异国土地,正是初秋,夜来一阵透雨,路面上的枯叶像长了生命,一行人踩上去,叽叽喳喳地呼叫,我们的心似乎被踩痛了,脚步放得轻轻的。同行的老郭惊呼:“树叶还未全黄,叶子就都掉下来了,俄罗斯的落叶来得真早!”

离开北京,还处在暑热中,虽绿草鲜花,林木欣郁,却也少见天高云淡,清风送爽,北京的初秋是漫长的。用老北京的话说,这初秋不像初秋,倒像那炎热的夏儿一般,看来北京就是北京,俄罗斯就是俄罗斯。

怀着急切的心情,蜂拥着扑向列宁广场,一股颇具苍劲的秋风倏地袭来,卷起落叶残花,像隔了世纪,顷刻间便无了那来时曾酝酿过许久的情绪。

立在列宁雕像前,看不见,但能感觉到还是有雾气在流动,一种无声的氛围悄悄地拢来,耳鼓涨满了久远的诗情: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听清了,我的心真实地告诉,这的确是那位俄罗斯诗人,世界级伟人的音响,然而,如今你在何方?茫然中,我四处寻找。

过境之前,老郭讲起一本诗集,《故乡那条遥远的江》。就在那天早上,我们对坐在宾馆的大玻璃窗前,静静地谈着。不远处,一条闪着亮光的飘带蜿蜒地漾着,恍如一名绿衣少女,腰绾一条碧玉的裙带,娉婷地走来,晨曦下,辉耀着沁人的粼粼波光,好使人迷醉。老郭讲,那是黑龙江。望着江水,我们陷人了沉思。我知道,老郭的家乡也有一条江,每天从城边上流过,江边有他的童趣,留着他人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一段时光。不知怎的,我竟怀恋起北京来,就想着深秋时登上香山,窥见那树的拥抱,天空的温柔,红叶间筛下的空濛,是何等地迷人,何等地风采奕奕,良久地醉人了。难道是北京无有江,还是这一生总是远离江水所致?我的心在默默地探寻。

其实,黑龙江也是极普通的,并未因我这个匆匆过客的惊喜,就变得多么美丽。绿衣少女,碧玉裙带,等我站在江边,全然另一种感觉。说不上多么浩荡,一半是中国,一半是俄罗斯,江水恍如来自千山万壑的幽涧,冷冷地绿着,从东到西,从西到东,仿佛无止境地重复着,不停歇地循环着,完全漠然于人世的变迁和生命的代谢,置身于时间之外。

江的对面十分宁静,江边的街道上看不见一辆车,一个人,只有高高的塔吊,一幢又一幢的哥特式建筑,整个城市像是在昏昏沉睡,连那些军人的巡逻艇也都一动不动地停泊着。

同类推荐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让精神还乡

    让精神还乡

    本质上,她与《人生》中的刘巧珍并无区别,但在身份上则不一样。田晓霞是一个知识者,而刘巧珍则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刘巧珍永远被拴在了土地上,并成为土地的殉葬品。而田晓霞则成为知识者的追随者,并为之献出了生命。田晓霞是路遥在创作中的一个美好幻象。路遥让田晓霞死了,意味着仅有的一线希望的破灭。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一书时,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经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并且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哀伤之情,打电话把远在外地的弟弟王天乐叫到跟前,只为告诉他:“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正因为这个梦的破灭,孙少平所有的梦想也破灭,才使小说具有了艺术的张力。
  • 为什么要读文学

    为什么要读文学

    《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青年、学生撰写的小册子,文笔简洁。有学者认为此书“有传教的热情,却无传教的气味,因此特别可爱”。细读其文,认为此言可信。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绕不过的肉身

    绕不过的肉身

    这里有汉奸、有志士、有君子、有小人,这里有激情、有理性、有诗意的表述,更有细节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肉身和灵魂的挣扎。
热门推荐
  • 游戏通知单

    游戏通知单

    有这么一座楼,从破败到崭新。有这么一群人,从平凡到超凡。他们因楼相遇,楼因他们重生。一张游戏通知单,一位平凡少年郎。带你畅玩不一样的游戏,走进不一样的世界。
  • 员工忠诚教育

    员工忠诚教育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4)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4)短篇小说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集结成书。本书为第4册,收录第一届大赛8篇作品,皆为社会题材短篇小说,包括描写异乡人互相取暖的《过年》,社会目光下变态人的《挣扎》,散文式缠绵坚韧女《心茶》,社会纪实追踪《打鼾的男人》,冷暖人心人性《那一头》,被生活推动的《暖男》,写实且讽刺的《东北雪》,以及充滿正能量小人物《野鸭王冯三娃》。
  • 帝心不在

    帝心不在

    萧倾给皇帝这个职业做了评价:高危,熬夜,技术活,过劳死,什么帝王心术,就是自己折腾自己多死些脑细胞,快长些白头发这么个事儿。可她还是以女儿身,被太傅绑架在了这个坑爹的职业上。于是她那颗极度渴望自由和安定的心,便时时如猫爪子挠过一样痒得厉害。太傅,若是帝王愚笨顽劣,您又大权在握,可否求求您,就将这金龙椅接手了吧?
  • 刁蛮小宠妃:妖孽王爷太腹黑

    刁蛮小宠妃:妖孽王爷太腹黑

    直接看新书——《邪帝放狠招:请妃进宫》:白发少帝水木良缘——宁可负了兲下,唯不负卿;借我一生一世,暖一朵铃兰花开。
  • 校园爆笑旅程

    校园爆笑旅程

    初见倒霉的相撞,再此相见便成同学还是同桌!从此以后两人的爆笑之程立刻开启!两个逗比的相遇是月老的牵线还是丘比特射偏的剑呢?前方高能!
  • 神秘生物图鉴

    神秘生物图鉴

    麻雀可以在水里游泳,因为它长了腮;北极熊生活在沙漠,因为它的皮毛自带空调;从此有九尾的不再只有狐狸,还有狗、猪、羊…温泉不一定可以泡,如果她是个爱记仇的姑娘的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只有看不到,没有想不到。大家好,我是温泉,是一位神秘生物守护人!主要卖点:神秘生物,脑洞很大的那种!!!!!! PS:有男主,是个智商偶尔在线的类人型生物,负责拖后腿。 再PS:里头的所有的神秘生物智商貌似都不怎么在线,但是,里面的所有人类,智商没有硬伤。
  • 圆梦之巅

    圆梦之巅

    我拨弄风雪千层,我翻阅前世今生。我历经你的劫,满目落英缤纷。还没倾身询问,却已失去了心魂。三千弱水冷,万丈红尘深。你美丽的容颜,在我胸口烙下疤痕。一声长叹谱今生一身本领为红颜
  • 妖精榜单

    妖精榜单

    “你不要过来啊!我报警了!”“生来是妖精,这是我的错吗?”人妖和谐共处什么的,办不到…没什么!哪里有妖精哪里就有除妖师,我们正是为了匡扶正义的使命而存在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