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500000012

第12章 长枪 大炮,也属于女兵(2)

等她醒过来以后,身子虚弱得半点力气也没有了,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她喊着与她同跳下来的同志,没有人应声。她再次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她第二次醒过来了。这时,她意识到自己流产了。

李贞把夭折了的胎儿抱起来,久久地端详着,还是个男孩子呢,自己的一块肉啊!她的心碎了。

顾不得身体的虚弱,要给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儿子找个归宿。她用手在草滩上挖着,挖着,好不容易挖了个洗脸盆大的坑,把孩子埋了。

儿呀,别怨妈妈狠心。前面是欺凌我们的敌人,妈妈还要去战斗、拼搏,随时准备去牺牲……

之后,李贞挣扎着,带着浑身上下的血赶路,敌人在追她呢。这一天,她坚持走了30多千米……

她就这么走着,走着。

雪山走过去了,草地走过去了。

走到了延安,走到了太行山,进了北京,停步了吗?

没有。

后来,她又走到了朝鲜……

我们的女将军就是这么走了一辈子,从黑暗走进光明,从昨天走到今天,从艰难走向胜利。她有一腔炽热的情感,她有一双铁铸的脚板。

1990年3月11日,她离开人世的时候,仍然穿着那双缀着补钉的栗色线袜,仍然穿着她平时喜欢穿的那双布鞋。

女将军走了,她走在远行的路上,还是那个游击队员的身影,还是那个女红军战士的步伐……

军委秘书长杨白冰送给女将军两句话:

百战戎装巾帼将;

历尽沧桑不老松。

是的,她是一棵不老松,世世代代挺立在人民的心上。

2.第二代女将军,你们是如何摘取无数男儿所追求的“桂冠”的

1988年9月16日,新华社向全国发了一篇很惹人注目的消息《五名女军官被授予少将军衔》:

“记者从全军军衔办公室获悉,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有5位女军官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这5位女将军是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聂力、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廖文海、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吴晓恒、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李希楷、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副院长胡斐佩。”

“我军在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全军只有1名女将军。她是参加过长征、身经百战的李贞。当时,她被授予少将军衔。她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

“据资料记载,世界上的女将军为数寥寥。美军自60年代以来有34名女将军,其中25名已退役,服现役的9人中有2名少将,7名准将。瑞士有1名女准将。”

五位女少将在授衔后的第一个“三八”节前夕,带着我军部分女军人去看望李贞将军。82岁高龄的老将军精神矍铄地站在门口迎候。

聂力首先上前紧紧拥抱老将军,连声说:“李妈妈,您好!”吴晓恒、胡斐佩、李希楷、廖文海走上前,一字站定,给老将军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

她们进了屋。

聂力坐在李妈妈身旁,代表大家问候老人:“明天是‘三八’节,我们祝贺您节日愉快,愿您健康长寿!”

李贞站起来,和大家一一握手。两代女将军,12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只见闪光灯划出一道弧光,在场的新闻记者按下了快门。

这是历史性的镜头。

接下来,随同五位女少将一起来的歌唱演员马玉涛,给老将军唱了一支《马儿啊,你慢些走》;来自边疆的几位女兵给老将军汇报了自己在边防线上的战斗生活;自然,五位女少将也少不了叙谈各自的心里话……

其间,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句:“可惜,我们的女将军还太少了!”

八一厂编导李娴娟听了,马上指指新疆军区某部通信连班长田菊说:“只要你好好干,也可以当将军!”

刚刚过21岁生日的上士小田满脸通红,腼腆地说:“我还是个兵,差远了。但是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中将来也会有女将军的。”

“没错,我们女将军的队伍会变得越来越大的!”

老将军李贞这么说。

五位现役女将军也这么说。

在场的其他同志都这么说……

许多人都想对聂力、廖文海、吴晓恒、李希楷、胡斐佩有更多的了解,她们是凭什么,在300万雄师中摘取了无数男儿所追求与向往的那顶“将军桂冠”的?

3.聂力——她给一位老知识分子回信时,在落款处工工整整写下了两个字——小聂

1989年3月,在七届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一位女伺志带着抽泣的声音为知识分子的待遇等问题大声疾呼。与会的人们屏住呼吸听她用沉重的声音讲述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1988年10月,26年一直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师、优秀共产党员宋大本,一位有着钢铁般意志和肌体的同志,因患肺癌倒下了。他曾经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发表科学论文40多篇。长期艰苦紧张的工作终于使他支持不住了,去世时他仅51岁。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122元,月奖金是18元,比同级搞民品的知识分子少得多。

她用大量调查到的材料得出结论:

“国防科技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能再有失误了!”

这个发言的女同志就是聂力。从她所谈的问题以及她激动的感情上,可以看出她对知识分子的爱护,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一片深情。

聂力1930年出生,是聂荣臻元帅的女儿,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学院。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入伍,历任实习员、技术员、工程组长、工程领导小组副主任、副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她4岁时便和母亲一起被投进敌人的监狱,在狱中煎熬了两年。出狱后,母亲为革命四处奔走,不得不把她寄养在农民家中。旧社会的中国农民是在黑暗中挣扎的最苦最苦的人。聂力给地主种过地,在资本家纱厂里当过童工。抗日战争胜利后,她才被接到解放区,15岁开始读小学一年级。她是在苦水里泡大的,苦水滋养了她的筋骨,也滋养了她的心。她格外珍惜一切甜的东西。她曾经说过,她一辈子都不会忘本。

聂力是一个实干家。她从苏联学习回国以后,就投身于中国的国防建设中,直接参与和领导了我国海上测量船远航和潜艇水下发射试验等重大艰巨的工程。

1988年,中国在某领海区平静的水域上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水下核武器发射。聂力便是这项工程的主要领导人。发射开始,只见海面腾起一条银色的“蛟龙”,那“龙”喷着烈焰,挟裹起冲天的水柱,吼叫着直刺苍穹。它遨游过大半个天际之后,按照预定的时间和目标回归大海。

这次水下核武器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核威慑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世界的人都把注视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领海。

坐在指挥椅上的聂力直到发射工程圆满结束,才把那绷紧的神经松弛了一下,深深地吁出一缕气息,双目微合,头仰向椅背……

是的,她是指挥员,她是将军,没有比她更劳累的了。现在成功了,她是应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多少年来,聂力就是这样在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战着。有人形容说,她流的汗水可以漂起船。她和知识分子广泛交朋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聂”。

可是,有一件事使她心里酸痛了好久……

那是她当了副主任、戴上少将军衔后不久,一位曾共事多年的老知识分子给她来信,抬首称她聂主任。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几天都无法平静。“难道人一当上官连名字也要改吗?”她问自己,也问别人。在给这位老知识分子回信时,她在落款处工工整整地写了两个字——小聂。

4.胡斐佩——当她用娴熟的英语

和无礼貌的售货员对话时,小姐羞红了脸……

胡斐佩是一位老兵,1948年入党,1949年参军。她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任助教、干事、秘书、教研室主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这是个直率、坦诚的女军人。她说:“为官一任,政绩一番。组织上让我当官,是叫我干事,不是叫我挂空牌子。”

她负责抓教学,便把一腔心血全使在教学上,下气力抓教学秩序,抓教学的基本建设,抓师资的培训提高,抓学术研究。她抓什么工作,都非抓出个效果不可。这就是她的性格。

洛阳外国语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在全国外语学院中,都名列前茅。这里面渗透着胡斐佩的多少心血!

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推荐给全国400多所大专院校的通用教材——《大学基础阶段英语泛读课本》(共八册),就是胡斐佩带领着另外三个同志编写的。此书在全国正式发行后,得了优秀图书奖,按规定只允许三个人署名,她便主动把自己的名字取掉了。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无闻甘做人梯的精神!

扛上将军军衔,对一个军人来说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它意味着肩上担子重了。尤其是一位女将军,世人更是另眼相看。可是胡斐佩仍然是那么普通,那么平易近人。

同类推荐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正步走过春天

    正步走过春天

    本书用纪实的手法,文学的笔调,丰富的素材,采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武警深圳市支队的成长史、奋斗史、光辉史。
  •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主要内容包括:往日的梦、关于我自己、生活与猫、写到一个孩子、又说到我自己、我的母亲、纪念我的亡母、病、猫、弟弟、亡者、雨夜、献给母亲、冷落、渔、火、社会一相、医生等。
  •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本套书的作者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字里乾坤》叙述的是名人们与文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狂追妖孽夫

    狂追妖孽夫

    穿越千年,一双灼灼其华的眸子,迷了多少人的眼,勾了多少人的魂,可是……当她第一眼看见那双犹如千年寒冰一般的黑眸,十多年来一直古井不波的心,动了!一种名为心疼的东西在心口蔓延开来。当n年后,她回忆当时的情形,只仰天长叹一句:我没事瞎心疼什么啊!把自己一辈子都给陪了。一见倾心,她的一生只因一眼,便全部陪在了这个如仙似魔,犹如狐狸一般的男人身上了。好吧!心动就心动,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她不相信,她一个二十一世界优秀的特种兵搞不定一个古人!不是有首歌唱到:我地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沙漠咱燃烧不了,冰山还是融化的了的。于是乎……女追男之热情篇第一回合:“蓝笑歌,尝尝我为你做的鸡汤”一个美丽的蓝衣女子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放在一个紫衣男子面前,一张笑脸灿若骄阳,眼中闪着点点星光,期待的看着男子。紫衣男子微微皱眉,拿起汤匙喝了一口,眉头皱的更紧了,然后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凉亭。蓝衣女子微微一愣,拿起汤匙喝了一口。“呸!好咸啊!丫的!天域楼的厨子,居然敢骗我!看我不灭了你们!”居然敢集体糊弄她,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天域楼的厨子集体打了个冷颤,尚不知大祸临头!第二回合:听说他最喜欢听古筝曲,某年某月某日,某女很热情的邀某男游湖赏乐。天高气爽,风轻云淡,一曲《逍遥》,被她弹奏的淋漓尽致,连天上的鸟儿都忍不住驻足凝听。一曲终了,女子喜盈盈的抬头……只见无数乌鸦从女子头上飞过,因为……搞了半天,只有她一人在唱独角戏,“蓝笑歌你个混蛋!”第n回合后,女子仰天长叹:是她热情不够,还是这男的太难融化了?!战略转变,既然热情不成,咱换成哀情,不都说男人保护欲强,对那些凄婉哀怨的女人容易动心么?女追男之哀情篇第一回合:远处,一紫衣男子看着坐在湖边发呆,身上流露出淡淡悲伤气息的女子,皱了下眉,心中被一股莫名的情绪充斥着,很不舒服。女子突然回头朝他这边望来,眼中,是还来不及收拾的悲伤,看着他,女子马上将自己眼中的悲伤收了起来,对他甜甜一笑。男子眉头皱的更紧了,烦躁的转身离开。女子在男子转身离开后,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第二回合:夜光如水,一轮圆月高悬于天!凉亭中,一紫衣女子斜倚在护栏上,神情悲凉的望着天边的圆月。树影斑驳处,一男子看着凉亭中身影单薄的女子,再次微微皱眉。
  • 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

    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

    本书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研究”的结项成果(11BKS012)。 书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系统研究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律、价值、意义、表现形态、实践路径等问题。
  • 屠魔深渊

    屠魔深渊

    传说的仙人,神秘的奇幻者,即将苏醒的魔王,是否有人阻止,这一切的一切,结果究竟是什么?
  • 花腔(李洱作品系列)

    花腔(李洱作品系列)

    长篇小说《花腔》以寻找主人公葛任为基本线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谜为结构中心,描写了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爱情经历,讲述了个人在历史动荡中的命运。小说的最大特色是以三个当事人的口述和大量的引文来完成叙事。书中众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异,以不同的腔调来叙述这桩历史谜案,显得意味深长,引发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记忆与遗忘、饶舌与缄默等诸种生存状态的体验和思考。
  • 与爱情狭路相逢

    与爱情狭路相逢

    沈晏君不是很明白,她为什么总能遇到那个男人,对方像是故意为之,又像真的是不经意,不明白他到底有什么目的。严淮琛也不是很明白,那个女人为什么总是对他一副提防的模样,却又胆子很大,各种利用他,越是这样他就越是好奇。一个是性格冷静要强的女强人,一个是金融圈的大佬人物,原本毫无交集的人生,在命运的安排下,在爱情这条狭路上相逢,一较高下,谁输谁赢?
  • 道德经

    道德经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百家姓(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百家姓(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种羊

    种羊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我们说好只婚不爱

    我们说好只婚不爱

    原本规划好的完美人生,被一场背叛彻底摧毁。设计好好的“殉情”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顾绍白,莫名其妙求来的婚姻,让这个男人成了她的“债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宝妙仙

    七宝妙仙

    一株妙树魂里栽,上结七宝助登仙。一曰智慧果,二曰神通果,三曰功行果,四曰善德果,五曰福德果,六曰功德果,七曰道果!请大家支持新书:九品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