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4000000006

第6章 辞亲远游(1)

(一)

地里的庄稼种了又收,收了又种。城里的商货买了又卖,卖了又卖。转眼间已是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他已经二十五岁了。那个年代中二十五岁的青年男干可算是个真正的成年人了。李客为儿子的前程发愁:读书人走科举考试之路赢得金榜题名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的一条黄金大道,可是李白厌恶那些寻章摘句墨守成规的八股文。他要用广泛游历,结交天下朋友,通过举荐,走一条终南捷径。因为玄宗皇帝曾经式颁布过诏书:为了搜罗天下英才,励精图治,凡五品以上宫员均可为国荐才,做一个发现和识别千里马的伯乐。李白想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因而拒绝了所有的乡试道试的机会。做爹爹的因为经商致富,以为养儿子也应和经商一样,必须将本求利,总是要求儿子能够早上学而优则仕,做个什么大官,好为李家光宗耀祖。他对儿子久久不去应试,不去实现三篇文章中君意,一举成名人下知而感到惋惜,甚至责怪;因为儿子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小就是个聪颖过人的神童,如今已经小有诗名。每当提及应试,李白总是劝慰爹爹说:你老人家不要性急,孩儿我是哑巴吃汤元——心中有数。蛟龙岂是池中物,必有乘风破浪之时嘛!

你都是二十四五岁的人了,怎么能不急呢?你这条蚊龙啥时才去乘风破浪呢?

快了,快了,李白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总有一天,儿子会衣锦荣归,光宗耀祖的。

李妈为儿子的亲事操心,在她看来,儿子早就应该娶妻成亲,她也应该怀抱孙孙了。她曾多次托媒为儿子物色贤良的淑女。多次都为儿子断然拒绝。妈,儿子都不急,你急啥嘛!妈怎么能不急呢?你的学友小孟子、王小胖比你还小,不都娶妻生子了吗?

人比人,气死人。他们是他们嘛。古语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儿子要先立业后成家嘛!

立业,你啥时才立业?

快了,儿子很快就要出远门去立业了。妈妈,你老人家就耐心地等待儿子的喜讯吧!

很快,李白就正式向父母提出了要离开西蜀出门远游,实践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的远大抱负。李客常常经商外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李妈向来是个家庭妇女,从来没有离开过儿子身边。儿子去匡山读书五年,离家也小远,十天半月就能回家省亲一次,到也不怎么难过。如今儿子像屋梁上的燕儿一样,一旦翅膀长硬了,就要离巢别母飞得远远的,不觉内心难过地说:儿呀,俗话说,儿身连娘心。你是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从小就对你巴心贴肠的。你长大了,做妈的也老了。我和你爹只有你这么一个独苗苗,你远走高飞后,丢下老爹老妈,多么孤苦伶仃啊?

李白见妈妈疯泪了,心中一软也觉伤感地安慰道:妈妈,不必难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嘛。你是让儿子像家雀一样老死家中好呢?还是让儿子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飞天下,做出一番大事业好呢?

李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不是糊涂人,我不拖你的后腿。儿要学大鹏鸟,做妈的也高兴,只是从心里舍不得你远离罢了。

好妈妈,你就放心地让儿子去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两位老人经过多次的商议,难舍又难留地同意了儿子辞亲远游。不过,人海茫茫,世事多艰,让儿子一人孤身远游,毕竟不放心。他们经过多方寻觅和考察,物色到了一个十五岁的书童小名叫红红。此人念过几年书,还粗通文墨。当他听说要去为县里鼎鼎有名的才子李白去做书童还要伴其远游时,便喜之不禁。认为这是遇到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好主人,自己可以学到很多好东西。二来从此可以自食其力,再也不用看那个总把自己当成个负担的嫂嫂的眼色行事了。

李白第一眼看到红红便喜爱上了,他虽然个子尚矮小,面容有些消瘦,但语言行动都很敏捷,一双大眼睛亮闪闪的,透露出机灵。李白当即说道:小兄弟,你跟着我出门远游,像水上浮萍一样飘忽不定,横遭日照雨淋,饱尝跋涉之苦,饥一顿饱一顿的,你吃得了那个苦吗?

红红回答:我从小丧失了父母。哥哥虽然待我尚好,可是嫂嫂却认为我是个负担,挨打挨骂成了我的家常饭。我名为兄弟,实为奴仆。家里和地里的活我永远也干不完,什么苦我都吃过了。因此,再苦的事,我也能承受!

好,你就留下吧!我一定不会像你那个刻薄的嫂嫂!红红开心地笑了。

李白说:不过你得有个大名。

红红说:请公子给我取一个吧!

李白想了想说:我看你就叫丹朱吧?丹和朱都是红,合起来也和你的小名红红一样嘛!

行,我从今天起就有个大名叫丹朱,用一片丹心来跟随公子的鞍前马后,我祝愿公干毕上功成名就!

好,丹朱!李白亲切地拍对方肩头说:从此,我们就是好伙伴、好兄弟了!

为了独生儿子的出行,李客为他筹措了丰厚的川资。李妈在丈夫亲自选定的宜于出门的黄道吉日的前夜,从筘中取出一支风头金钗送与李白道:白儿,这是你外婆送我的嫁妆,价值千金,我把它当成了镇家之宝。你拿去带在身边,一来是见物思人,不要忘了家中还奋年迈的双亲。二来,你选上了贤德的媳妇,还可送她作为定情物。

李白用双手接过跪拜在地说:孩儿愧领了。此金凤钗我将慎莆地保存,并用来转赠你未来的儿媳。乌鸦都有反哺义,节羔还有跪乳恩。孩儿此去,少则三年冗载,多则十年八年,定要功成身退,衣锦荣归,向双亲大人恪尽人子的孝道。

好哇!李妈擦着眼泪说:为娘和你爹爹就等着你功成身退,叶落归根的那一天了!

第二天早晨,风和了丽,百花吐艳。李白和丹朱饱食了一顿离别家宴,拜别了祖先牌位和二老双亲后,便在陇西院门前骑上了—匹肉色的骏马。李白头戴白色方巾,身穿白色儒服,腰系龙泉宝剑,脚穿粉底薄靴。一身紊白给人以高洁儒雅之感:他身后跟着,一身短衣长裤,脑后披发,肩担书籍衣物的丹朱。书籍上还放了一个显眼的盛酒葫芦,皆因李白已养成了好酒贪杯的习惯,每逢写诗作文就要喝酒,酒喝得愈多,诗文就作得愈快愈好,似乎是酒给了他文气与灵气一样。不过,唐代的酒不似当代蒸馏过滤的高度的白酒,而是像当代发酵的低廉的黄酒、甜酒之类,不太容易使人醉倒。

二老把儿子送了一程又一程,老是舍不得分手。李白此时感触颇多。他抬头望了望西边的被云雾笼罩着的匡山,想起了广慧禅师。三天前,他曾特意去大明寺告别。广慧禅师非常支持李白的远游志向,向他介绍了几位名山古刹的佛友,包括峨眉山的师弟广浚禅师,嘱他必要时可去拜访:阿弥陀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凡是与老衲交往之人,皆是佛门高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青莲如去寻访,定会获益匪浅。李白牢记在心后又去长春观告别长春真人和好友吴筠、元丹丘。长昝真人已经驾鹤仙游。李白不胜悲伤,寻迹到他的墓前悼念跪别。吴筠、元丹丘皆已远走出蜀。李白心想,他们已经先走了一步,山不转水转,说不定会在何时何地再次相逢哩。

四人一行,走出了青莲乡界,又走出了昌明让界。二老还要相送。李白执意不肯了:爹爹妈妈,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如果再送,你们回程就将更远,儿子就担当不起了,请回吧!

二老无奈,只好在儿子的跪拜下洒泪而别。李白骑在白马上,信马由缰地向着南面的宫道走去。自己则回首北望仍在伫立招手的双亲,一直到马儿转了个大弯,被树木遮着再也看不见了为止。这时,他才真让地体验到了骨肉分离的滋味。不过,他此时想象的是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就叶落归根,重返家园。他哪知,人海茫茫,时世维艰,此一去就成永别了呢!

李白与丹朱路经了绵州与汉州,两天后来到干西蜀的首府成都。他们在北门里找到了一个客栈安顿了下来,准备游历儿天后雇舟走水路去嘉州登峨眉山。

成都的历史悠久,商业繁华;在唐代与长安、扬州、江陵、金陵、洛阳等大都会齐名。它是益州的首府,也是剑南道大都督府治地。自从秦代的蜀郡太宗李冰与其子二郎带头在灌县凿开离堆,建起了都江堰之后,就变岷江的水患为水利,大小水渠如人体脉络般纵横,使得西蜀平原变成了旱涝保丰收的下里沃野,号称天府之国。成都还以盛产蜀锦而出名,绕城而过的府河与南河畔,常有妇女于水中濯洗锦纱,因而得名为锦江,成都因之而得名锦城。

李白想起了四年前第一次来此地谒见益州长史、原礼部尚书苏遨的经过:苏趙不仅是个朝廷命官,还是个文坛大师,曾册封许国公,和当朝的兵部尚书燕国公张说齐名。人称燕许大手笔。李白乃无名小辈,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登门投上布衣李白的名刺,并附上习作《明堂赋》与《大猎赋》作为敲门砖。对于苏逖能否接见他没有任何把握,只不过是姑且为之而巳。想不到苏廻在读了他的两篇赋文之后,便欣然传见。两人相会于客厅之中。主人见客人竟然如此年轻,便夸奖他年少有为,鼓励他继续好学上进,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如今第二次来成都,苏廼已经凋回了长安。李白寻访不遇,颇有失落之感。

成部的美食甚多,秦楼楚馆的美女如云,当街就能听到丝竹与歌唱之声,李白对此不感兴趣。他的足迹集中在名胜占迹上面。他重游了汉代蜀中才子司马相如的抚琴台以及他与才女卓文君相爱一道私奔后当垆卖酒的驷马桥,以及杨雄杨子云的草玄堂。最让李白流连忘返的是城南的武侯祠。

正是莺飞草长,繁花似锦的仲春天气。李白骑着白马,身后紧跟着空着手仅背了个酒葫芦的丹朱。二人出得城南,走不多时,便到了古柏森森,殿宇巍峨的一座古庙门前,李白肃然起敬,远远地就滚鞍下马,把缰绳交与丹朱寻了个拴马桩拴定。

庙门前有一红底墨字大横匾,上书汉昭烈庙四字。丹朱问:公子,汉昭烈是哪个?

李白回答:就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

那,不是说来游武侯祠吗?怎么倒成了刘备庙了?

这是黎民百姓的一致叫法。这说明诸葛武侯的大名超过厂他的刘先主。在成都,人们但知有武侯祠,而不晓有刘备庙。

二人一先一后地走进了庙门,走过了一段卵石铺彻的甬道,登上了几级台阶,这就是正殿了。殿内供有三尊塑像。正中皇袍金冠,三绺长须的是刘备。左右各有顶盔贯甲的红脸长髯的关羽和黑脸虬髯的张飞。左右两厢长廊内文左武右塑立着赵云、马超、黄忠、姜维、法正、蒋琬、费祎等文武大臣。

丹朱没有读过三国史书,李白向他作了介绍:三国鼎立时,魏蜀吴三国之所以能在军阀混战,群雄逐鹿中站稳脚跟建立国家,都各有其优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魏得天时,吴得地利,蜀得人和。这些文臣武将们能和刘先帝君臣们共祀一堂,这在别处尚未见过,大概也是一种人和的表现吧?

游完正殿后行,二殿上供奉的才是诸葛亮。只见他羽扇纶巾正襟危坐,双眼正视着前方。神道牌上有汉丞相武乡侯诸葛孔明讳亮之神位字样。左右是琴童两个。李白向来景蓊诸葛亮,熟读了他的全部著作,并以他为效法榜样,幻想着自己将来也能出将人相辅佐明君治理天下。以往不管何时何地何人,只要一提起诸葛亮来,李白就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加以介绍。此时,他又向丹朱即兴地说起了三顾茅芦、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等等故事,引得游人们都围拢来听得津津有味。

此时,神龛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钟磬声不断。善男信女们纷纷在蒲团上叩头相拜,口中还念念有词地祈求诸葛丞相在天之灵保佑其平安吉祥。李白也买了一份香烛供果,然后整理了一下衣冠,虔城地跪拜,并在心中默默地祷告道:诸葛丞相在上,弟子李白乃一个书生,现逢开元盛世,决心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如今弟子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拜万人师。祈求丞相英灵保佑我早登朝堂,辅佐明主。他日大功告成时,弟子定为丞相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接着丹朱也学着主人的样子跪拜祷告说:诸葛菩萨在上,弟子丹朱祈求你老人家保佑我家公子李白早日做官,为民造福!

神像前有一红漆的布施箱,上写随喜功德四字。李白叫丹朱取出随身带的全部银两投放其中,聊表寸心。然后,随着众多的游人步入南院的碑廊。两旁陈列着很多石刻碑文。内容尽是有关诸葛亮出将人相的英雄事迹。内有当时草书圣人张旭书写的《出师表》更让李白看了又看,念了又念,总是不忍离去。他对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和刘禅两位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又一次铭刻在心,再次坚定了以诸葛亮为效法榜样,不达了的就不回乡再见双亲和众多乡邻父老。

早晨,一轮红日像血球一一样从东方冉冉升起。熟睡了一夜的城市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喧闹。李白和丹朱在城南的万里桥下登上了一叶小舟,走水路启程出蜀。万里桥的得名是当年诸葛亮于此桥下送别乘舟出使东吴的大臣法正时说的哪句名言: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江面上霞光摇荡。两岸下有节起的妇女在水中漂洗锦缎,欢声笑语不断传来。船儿离岸,艄公划动了双桨顺流而下,像只掠水低飞的燕子一样快速前行。两岸的景物迎来又送往不断变化更新。李白站立在船头,听任吹面不寒的春风飘起了衣角,心情是非常地亢奋。好像是一个征人一样,对即将来临的征战,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向往。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本书以麦克尤恩的几部主要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成长主题”作为研究麦克尤恩创作的切入点,解读其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伊恩·麦克尤恩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是当代西方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麦克尤恩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成长主题”贯穿了其大部分小说作品,重要性显见。本书认为,麦克尤恩的小说继承了西方小说“成长书写”的传统,但又呈现出其自身鲜明的特色。该书为学术类专著,适合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参阅,也适合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
  • 延安延安

    延安延安

    由中共陕西省委、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延安延安》(上下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真实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中央红军从进入陕北到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本书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的同名图书扩容版,收录并整理了大量电视片由于时间限制而未能收入的最新史料和珍贵采访,不仅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珍贵的文本留存,更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范教材与生动解读。
  • 公斯芬克斯

    公斯芬克斯

    少有的成熟了的年轻诗人:中国诗歌的出版仍然聚集在外国经典和国内60后70后诗人作品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追求,都需要有自己一代的声音。对生存极为浓郁的体验与思考:昆鸟的诗有非常丰富的主题,对生存的每一个方向和细节都怀有极为浓厚的的情感和思考,而且有力量与技巧把它表达出来。昆鸟,本名管鲲鹏,种过地,养过狗,做过出版,也写艺术评论,骨子里是一个最最纯粹的诗人。写诗十年,《公斯芬克斯》是他的第一本诗集。昆鸟的文字纯熟洗练,极具力量;主题则非常开放,有的随性佻达,有的又苦大仇深;题材上有的超级自我,有的又非常社会,比如《肉联厂的云》、《我们》,直陈对一代人境遇的总体判断与态度,明确、雄辩,读来震撼。
  • 湘行散记及其他

    湘行散记及其他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收录沈从文散文经典《湘行散记》、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的通信《湘行书简》以及沈从文散文中关于家乡描写的部分文章。《湘行散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经典,文章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沈从文对故乡人民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湘行书简》是《湘行散记》的母本,作者生前未公开发表,1991年由沈虎雏整理、编辑而成。
热门推荐
  • 小然神的仙界战场

    小然神的仙界战场

    倘若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注定的,就让它发生在小说中的世界里面吧。李然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全是仙,而他成了小神仙。华夏天庭的小神仙,天生便要斩倭仙。他下得了手吗?众仙驰骋,众神奔腾,众穿越者争相发力……这是个超级热血的时代。
  • 疯妃传

    疯妃传

    疯了两世的沈濯这一世真的不想再疯癫下去了。但岁月静好总是与她无缘。
  • 老行

    老行

    过去的老十是十八行,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只剩下了十行,也在勉强的生存着,维持着。老行虽然败落不少,也有好的行当在做着,虽然败落了,只有老十行了,但是规矩千百年来,没有人破掉,依然是存在着。各种诡异的规矩,奇怪的规矩,让各行更加艰难的在生存着。首行马爷,统治着各行,而且也左右着各行。马爷的巫行在过去是十分的吃香的,可是也渐渐的不行了。他为了让这个巫行生存下去,就开始杀行,吃行,坐行,让各行受尽了苦头。各行先初是忍受着,避让着,怕灾难到了自己的头上来,可是依然是不行,他们最后明白了,躲是躲不过去的,是祸是福,要靠自己努力。老行的人联系起来,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老行之争。
  • 你是我翘首以待的惊喜

    你是我翘首以待的惊喜

    新书《世界不如你神秘》已上线,欢迎入坑呀~【校服到婚纱】【甜点风】她从小力气大,长大之后更是活成了女汉子他们在一起之后,她主动包揽起力气活儿。一起逛街买衣服的时候,她说:我来提!他带她去写生的时候,她说:背包我来背!甚至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儿,她见他太累,于是说:“上来,我背你!”后来朋友私下和他聊起她,“我说兄弟,你这哪是找了个女朋友,感觉像是找了个助理兼保镖。”他冷笑,“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1v1甜宠哦,欢迎入坑呀~
  • 月若云,忆永世

    月若云,忆永世

    一边为了家族,一边为了自己所爱......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 回家的路好长

    回家的路好长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回家的路好长》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五,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感人肺腑,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霸道总裁乖乖妻

    霸道总裁乖乖妻

    李一诺和乔一轩是前世在仙界有着深厚情缘的两个人,再次转世轮回,他们在都市再次重逢,李一诺是一个乖乖女,而乔一轩,自从年少便承担起家里的重担,经营着家族企业,虽然还在上学,但是已经是最年轻的总裁,冷漠而霸道。就这样,乖乖女和霸道总裁相遇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拭目以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生三会: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

    一生三会: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

    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是现代人不可不学的三大本领,是立足于世的关键资本,没有这三种智慧,你将永远到不了高层次的人生。本书阐述了练就卓越口才的途径与技巧,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各个领域的说话艺术;阐述了种种做事的方法与手段,帮助读者掌握做事的艺术,迅速提高做事能力;揭示了独到的为人方法和规律,让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策略与变通,从而灵活机智地应对人情世故。本书作为一本为人处世的经典指南,最全面、最系统地向读者讲述了说话、做事和为人这三方面的人生智慧,帮助你轻松到达更高的人生层面。
  •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择日而亡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择日而亡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第二辑)的一种,曾改编为电影《雷霆谷》。在这部邦德最后的冒险小说中,才华横溢的伊恩·弗莱明为您揭开一个极富东方神韵的惊险故事——这里有感官的刺激和欢乐,有残酷的杀戮和折磨——一个自杀者的乐园,一座死亡的城堡。这里火山口密布,熔浆飞溅,遍地都是毒蛇猛兽,种满了有毒的致命植物,连最绚丽的花朵,也可能是致人死地的凶器。这些花草围绕着一个神秘的湖泊,这个湖里最多的就是食人鱼。然而,最动人的部分,是那个柔媚敏捷的铃木薇琪,那么美丽,那么动人——他是邦德新的爱人。现在就进入邦德的命运之旅,直达东方,直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