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4500000014

第14章 艺术再现的真实性(4)

这里的中心问题是把日常的生活现象提高到典型的真实,也就是要把真实性与典型性结合起来,实现更大限度的真实性。我认为,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务须处理好以下几个范畴的关系:

第一,关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文艺反映现实生活,不能脱离开生活存在的具体感性的实存状态,这决定它要以生活现象为反映的对象,并把生活的生动现象化为艺术形象。可是我们在长期的文艺史上看到,艺术中的形象表现,却并不止于现象的展现,它乃是借现象的表现而同时表现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虽然内部联系隐藏在各种偶然现象当中,但各种偶然现象与本质的距离程度并不同样远近,对本质所承担的负荷量又不完全相同。为此,作为艺术所表现的对象,并不是可以不加选择的。我们看到历史上许多现实主义作家,他们都很注意选取最接近事物本质的现象、最富于本质性的对象。巴尔扎克写《人间喜剧》,很是注意“研究偶然”的,但他却明确地意识到,还要从无数的偶然中划分出他的创作所需的“主要事实”、“主要事件”,并要“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事故里面的意义。”《〈人间喜剧〉前言》。他认为,仅仅是“严格摹写现实”,可以成为画家、剧作家,但不一定能成为艺术家;艺术家须有对现实现象的选择,有选择之后的意义发掘,以及发掘中的“对自然法则加以思索”。

从现象入手并选择现象来加以表现,这是现实主义的真实论。莫泊桑从现实主义艺术家都从“充满了偶然的、琐碎的事件的生活里,采取对他的题材有用的、具有特征的细节,而把其余的都抛在一边”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现实主义的真实应该有别于生活的“平凡照相”,应该用“选择”和“修改事实”的方法,达到超过“事实真实”的“逼真的真实”。他说:“一个现实主义者,如果他是个艺术家的话,就不会把生活的平凡的照相表现给我们,而会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给我们。”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艺术表现生活不可能也无必要描述生活中的一切现象。用莫泊桑的话说是:“把一切都叙述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做,每天就至少需要一本书来列举我们生活中那些无数没有意义的琐事。”

有一种看法,它把现象与本质完全等同起来,以现象表现本质来否认现象的差别性,并进而把现象权威化。这种观点付诸创作实践,肯定是不利于艺术的典型的真实性的。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艺术不同于科学,但在分析现象、选择现象,并披露现象的内在本质上,它们却有某种一致性。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通过对于现象与本质统一的生活描写,达到真实性与典型性的统一。

第二,关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由于作家在作品中要表现人生世相的具体状貌,他不仅在选取情节事实上注意材料的个别性,而且见诸艺术形象时也是个别的,力求达到不可重复的特殊地步。歌德说:“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作家如果满足于一般,任何人都可以照样摹仿;但是如果写出个别特殊,旁人就无法摹仿,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个别性对于艺术来说,是艺术真实的具体存在条件;失去了个别性,也就等于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形式。列宁说:“只有个别的东西才是现实的。”从个别性是真实性的显现条件来说,个别性是很重要的,因而也是不可不追求的。

然而对个别性的追求,却不能不考虑它与一般性的关系。按生活辩证法来对待事物,事物的一般性都是借个别性以存在的。这种一般依存于个别的关系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怎样理解列宁讲的“个别就是一般”,却是要费一些工夫的。“个别就是一般”,是讲对立面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不能在个别之外存在一般。艺术中表现人物也是如此,不能在个别性之外去要求一般性的概括。问题虽然如此,却不能对任何个别都认为具有同样的一般的意义。因为个别之间所包括的一般性,不仅程度、方面不同,以至意义也不同,更何况个别都不是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的。因为,“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等等”。因此,当艺术家面对个别的人物素材时,透识其与一般的联系程度、所代表的一般的具体方面,就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了。如果一个作者不善于进行这种工作——即在典型塑造的目的下,从真实的生活具体中,选择、集中个别的人物素材,由个别向更突出的一般接近,再以个别体现出来,达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而是由个别到个别,甚至是猎求奇异,像列宁所指斥的,“把种种‘惊闻奇事’串在一起”,这不仅反映不了生活的本质真实,反而容易形成对于生活的歪曲。列宁在评论文尼阡柯的小说《父亲们的遗嘱》时指出:“像文尼阡柯所描绘的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个别的在生活中是有的。但是,把所有这些凑在一起,并且是这样地凑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在绘声绘色地描述骇人听闻的事,既吓唬自己又吓唬读者,把自己和读者弄得‘神经错乱’。”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作者应予注意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应该在个性的典型化概括中得到实现。

第三,关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着复杂的内容,就本题所指的真实性与典型性的关系而言,则是要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对于人物的表现,作家可以把他放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中。但这不同的环境条件,基本上只有两大类,一种是比较自然形态性的环境,一种是通过具体人物关系所表现的社会典型环境。应该说这两种环境都是具体的、真实的。但也必须指出,从典型塑造的高度来说,这两种真实,在意义与程度上是不同的。作家的创作要追求典型的真实,不能不把人物的表现放在典型环境之中,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只要有他的存在空间,就意味着是有环境的。有经验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不仅善于安置人物活动的场景,也很注意人物产生、活动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并在艺术描写中,让这些社会历史条件转化为具体的人物关系,以情节中的人物关系体现社会历史的典型环境。这样表现人物,可以把人物从个人自在的环境中,引入到广泛的社会历史潮流之中,使人物的思想、行为、命运具有更充分的社会历史性,更大程度地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红楼梦》的作者,如果不是把荣国府与清中叶封建宗法制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历史发展变化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深入观察社会的新旧矛盾,概括出一个富有历史真实性的“混世魔王”,而是采取肤浅的事实,写一本才子佳人的小说,使有情人终成眷属,那它的真实的意义与程度,都不会像今日《红楼梦》这样独有殊荣。这种艺术成就,归根结底是曹雪芹把人物与社会历史的典型环境联系起来,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本质的真实。

文艺反映生活的历史经验证明,按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来如实地构造作品,不考虑时代历史的特点,不按生活的客观逻辑规律去进行艺术地改制与加工,往往是欲求其真,反致于假。因为,生活的自然形态中,存在着“最相异、最意外、最相矛盾、最不调和的事物”,“它是粗糙的,没有次序,没有联贯,充满了不可理解的变故。”所以,对这些自然形态的生活事实,必须加以选择、取舍,存废增删的标准,取决于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需要。用“生活中有”为理由反对典型化的处理,是不合乎艺术反映生活的规律的。

当然,我们坚持按照恩格斯提出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要求人物与情节的真实性,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具有一定真实性的作品。恩格斯自己在提出了有名的现实主义全面要求之后,也仍然给他所不甚满意的小说《城市姑娘》,以应有的肯定评价,说它在自身的环境与性格的关系中“是够典型的”,只是革命的艺术家还应有更高的自觉争取的目标。我们今天在此重谈这个问题,根本目的也完全是在这里。

艺术表现中的真实性的追求,牵涉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处理的各个环节。在这两方面的问题中,深入、广泛地取得生活之本原,使作品的实体内容切近世相是一个方面;而在艺术加工中,把多方面表现提高到典型概括的高度上来,正是保证达到反映本质真实的关键所在。

同类推荐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本卷分别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阐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不足,并就其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与误读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于把握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反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由此,本选题不仅揭示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透视了经典的资本主义、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 儒的气场

    儒的气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忠恕、慎独、中庸、力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帮助人们修炼好德行、具备仁爱之心,从而在“内外兼修”中成就完美的气场氛围、凝聚强大的气场能量,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和技巧。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的内容在于述评我国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智慧说的创立者冯契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的贡献,资料详实、论证严谨、表达顺畅、层次架构安排合理,体例格式也较为规范,是了解并研究冯契哲学的较好读本。
热门推荐
  •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谢玲儿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被抛弃在家三年的农妇。极品夫君回来了,还带着美娇娘,这让谢玲儿不乐意了,大手一挥,决定休夫。休掉极品夫君后,无家可归,赖上了她的救命恩人,住到了他的家里。可谁知道,这个救命恩人不仅腹黑,还是个醋坛子。“玲儿,听说你今天摸了好多男人的手了。”某男说道。某女翻了个白眼,“我那是替他们看病!”“玲儿,我也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家万万岁

    当家万万岁

    一睁眼,阎如玉直接进了土匪窝,还成了山中女大王。山中上下三百六十口,老衰幼弱残兵多,面黄肌瘦顿顿挨饿,还成了山下小官刷政绩的BOSS窝。即便如此,日子还得过。占山头、开荒地、存钱粮、努力洗白直奔小康,却愁得小的们整日心慌慌……“老大,今科的状元天文地理样样精通,勉勉强强可做新郎。”“老大,前日来攻打的将军,骁勇善战,威震四方,俘虏过来,可供观赏。”“老大,当朝的国舅来卧底,自是白嫩如玉、举世无双,不如顺便.....?”
  • 玩剑成首富

    玩剑成首富

    他是玩车的,比赛意外丧生,却重生在一个剑道鼎盛的辉煌盛世,当了一名“飙剑师”。华丽的飞剑漂移,惊艳众生,引领时尚,从此走上了脱贫路,致富修炼两不误。在这个仙佛纵横的世界,他却只想当个首富,飙飙剑,顺便搞搞娱乐业,养养女团造造星,如果一不小心修为无敌、权势无双、那纯粹是意外。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庶女36计

    庶女36计

    这是一篇妻谋夫随的夫唱妇随篇。她是从异世炮灰而来的军事天才,他是闻名天下的战神;初次交锋,她‘懦弱可欺’,他心生疑云。再次交锋,她锋芒初露,他却忽失心神。一次战役的合作,却慌了两人的心。一次失踪,换来三年的别离。她容光焕发,妖媚甚浓;他却面具加身,发丝如雪。硝烟四起,滚滚狼烟,战争一触即发。她为军师,他为将。敌军来袭:岑祀(栩国君主)——焰儿,朝堂之上岂是女子来的地方岑焰——儿臣认为并不冲突夜倾歌——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她的巧言善辩,被封‘栩国女军师’。三年后遇:岑焰——倾儿,你回来就好夜倾歌——恩,打算什么时候恢复我的位置岑焰——你…夜倾歌——多说无意战场浮云:岑焰——战场上变幻莫测,你一个女子去了不好夜倾歌——我为夫唱妇随,哪不行了,再不行,我便女扮男装岑焰——相夫教子,在家教子就行夜倾歌——…结局一对一,不管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总之两两相随。
  • 江湖捕快传

    江湖捕快传

    青枫,一位捕快府新人,慢慢从武功微浅,到习得各种绝世武功,获得各种宝物神兵。逐渐成为天下最厉害的捕快。
  • 反派系统是个渣:女王求罩

    反派系统是个渣:女王求罩

    被一个什么反派系统零绑定,非要她去完成什么任务,还说可以长生不老(大雾),这怎么看都是个阴谋吧。可是没办法,谁让她就是喜欢这样的挑战呢,反正无牵无挂,何必在乎这么多。任务而已,有什么是她完不成的。不过这只系统,虽然她知道这是个阴谋,但是表现的,真的不会更明显了吗。所以其实不是她太聪明,而是这个系统太渣了对吧。【苏爽文,女主帅到飞起,不喜绕道】
  • 抢滩资本5: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转板指引

    抢滩资本5: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转板指引

    本书为您提供最新股转系统挂牌指引与治理实务,全面详解挂牌公司投融资与转板升级机制,包括: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条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程序和步骤等内容。
  • 相别

    相别

    于飞是一个穷苦人家的男孩子,长得英俊潇洒;方如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孩子,长得也是楚楚动人。他们一见钟情,相处有很多笑料。但是,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 天上宫阙万仙殇

    天上宫阙万仙殇

    一场天地间最大的阴谋与最大的夙愿相互交叠,本不想踏入这世间,虽有万般无奈,却剑斩万古,仙又如何,挡我者,百死无生,世间诸多因果皆加吾身又何妨,唯我本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