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4500000040

第40章 倾向性的艺术表现(3)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男主角的这一段话,是他的“定性”中的基本特色,决不像一个不虔诚的教士在宣讲耶稣受难,一个儇薄子弟跪在他不想真正爱恋的女人面前的一段虚伪的甜言蜜语。相反,这倒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段忠贞不渝的表白。可是当宰相瓦尔特的秘书伍尔牧强迫露伊斯给宫廷侍卫长卡尔勃写的假情书落到他手里之后,转眼之间变爱为恨,深信不疑,天使在他的眼中立刻就变为娼妓,把昔日的纯洁的爱情,视为“闻所未闻的、无以复加的欺骗,自有人类以来还不曾经历过的欺骗!”这时,在他心中,他父亲,却由刽子手一旦之间就变成了慈爱的灵魂,他浪子回头似地拜倒在他的脚下。我们不是说不能写这些变化,这是完全可以写的,问题只是在于这个过程写得不够充分,这也就是所谓“为了理想而忘掉现实”的表现吧。再比如,伍尔牧逼露伊斯给“亲爱的先生”写信,她不愿意写,但还是写了;要说是为了救父心切,甘愿牺牲斐迪南,可是我们感到她的良心的天平还分不出这二者何者为重、何者为轻。所以人们感到这些处理,有些“戏剧化”,为了冲突,露伊斯的性格受到了损失。可是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里的苔丝德蒙娜的性格描写,就找不到这样的白璧微瑕。黑格尔说:“我们感觉到席勒在他的创作生活中某个时期在思想上下过很多工夫——也许这对艺术作品的纯朴的美并不大有利。在他的许多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意地进行抽象思考甚至表现出他对哲学概念所感到的兴趣……作为诗人,席勒在这一点上是代他的时代受过。”在我们引述的黑格尔的观点中,可以知道黑格尔对于席勒爱作抽象思考的特点,已经发现了,并从时代特点上考察了原因,这是正确的,但他并没有看出这种特点对于他的剧中的典型性格描写的影响,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更为全面地评价了席勒,要求是严格的,但又不为过分。

三、政治倾向要寓于形象之中

在文艺的倾向性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是政治倾向,它表现为:作家与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一定的政治立场,反映一定阶级的要求,与一定阶级的政治相联系,为实现一定阶级的历史任务而发生作用。

在艺术史上那些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在创作中从来不靠违反形象描述的方式作用于政治,而作用于政治的途径也极为宽广,我们要采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原则反映生活,自然也不能例外。

文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一定的政治相联系,这是大量存在的事实,也是阶级社会的文艺终不能摆脱的限制。现在我们要在这个既定的前提下具体研究一下革命文艺作用于无产阶级政治的规律、特点。如果把我们所认为的特殊规律概括地表述出来,这就是要通过形象思维所造成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渗透思想倾向,表现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寓教于乐”,作用于人,达到从根本上作用于政治的目的。为使无产阶级的文艺,变成如列宁所说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同无产阶级公开联系”的文艺,并保持这种文学艺术的自身规律特点,保证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在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规律性的特点,以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情。讲作用于政治,不要忽视作用的方式特点,如果作用的方式不适合,那时文艺与政治的联系,也就名存实亡了。

文艺的一般规律决定,文艺反映生活、作用于政治,必须通过生活的感性形式,即生活本身的样子,这个样子就是艺术形象。要这样,必须用各种艺术类型的特殊语言,把生活情景具体再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者在这中间寄寓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感染审美者,实现自己的有所为而为的艺术目的。有人根本无视文艺与政治复杂关系的特点,也不区分文艺作用于政治的不同情况,即有的具体作品是直接作用于政治的,有的是与政治有联系,有的仅是愉悦某些社会人群,有的却有很大的“共赏性”,对此一律等同视之,都说成是阶级斗争工具,或都是与政治无关的,那很显然是不适合的。我们可以说《国际歌》是阶级斗争工具,但却不能说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是阶级斗争工具。

无产阶级注意文艺的政治性,但却反对脱离生活真实,不讲艺术特点的标语口号倾向;为追求倾向而忽视现实主义真实,损伤艺术反映生活规律的做法,在读者的审美过程中并不能真正达到增强其倾向性的效果,相反,还会因“理过其实”而减弱作品的艺术效果。

文艺作品反映生活,只有通过形象才能取得艺术的美,才能为广大审美公众所喜闻乐见,才能发生教育影响作用。我们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也可以知道,每个人上戏院的目的,首先想的并不是去听一堂政治教育课,而是去进行美的欣赏;然而正是这种欣赏活动,使得审美者接受或接近了艺术品中蕴含的那种政治思想倾向,从而实现了艺术家按艺术品的内容面貌造就人的目的。马克思正是总结了艺术品与审美活动者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才从规律上阐明:“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这里的“艺术对象”指的就是包含一定倾向的艺术品,“主体”是消费和享用生产对象的人,“为对象生产主体”,在艺术生活活动中,就是按作品的面貌创造审美大众。由于艺术品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任何阶级都并不忽视艺术的教育作用,但其中的有识之士莫不尊重艺术规律的特点,总是强调要通过艺术的手段达到艺术的思想目标。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特别指出艺术家不能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理性内容不能脱离艺术形式去表现,这还是很对的。他说:“如果艺术家按照哲学方式去思考,就知识的形式来说,他就是干预到一种与艺术相对立的事情。”这个观点对我们今天认识艺术规律也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艺术是靠形象来表现的,艺术中的思想表现,自然也绕不开形象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部作品中,形象没有达到的地方也是思想没法达到的地方。在艺术的表现中忌“直”,因而诗有比兴,文有情采,画有神蕴,戏有讽旨,这都是借形象的表现寄托思想目的。如果不这样做,接受者就没有兴趣,品尝起来就会“味同嚼蜡”。在我们接触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有些作品并未公开直接地宣布要反对什么东西,但是它的艺术形象表现,却无处不在显示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倾向,却能引导和诱发读者与观众去反对什么、拥护什么、或培养起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与审美趣味。鲁迅的小说《祝福》,激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性,向地主阶级的反动思想统治发出有力的批判,但作者在实现这一政治倾向的过程中,始终也没有离开形象体系本身,一切思想都是借形象化的人物、情节、场面、细节来表现的。作品的这种现实主义力量,是那些空泛的政治议论所根本不能比拟的。

文艺与政治的联系是阶级社会的文艺实践证明了的。亚里士多德早在《政治学》的第八卷第七章中,就从政治治理国家的意义上,说到音乐教育对国民“培养品德、鼓励行动和激发热忱”的三种意义,这是历史实践的理论标示,不是谁可以喜欢就存在,不喜欢就不存在的东西。我们今天只能在这个起点上研究什么方式是适合的方式。其实,作用的方式要通过形象描绘这也是并不需要过多的证明才能了解的问题。但是深入研究作用的具体途径,在题材内容上还会遇到许多乱而待理的实践问题,我们也应加以澄清。

同类推荐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老子之道

    老子之道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
  • 庄子公开课

    庄子公开课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无为而治”到庄周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周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老聃更远。
  •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你曾经思考过人生中的“大问题”吗?比如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之外还有什么吗?我在宇宙里是怎样的存在呢?为什么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本书从《阿维斯陀》(the Avesta)、《薄迦梵歌》(the Bhagavad Gita)、《圣经》(the Bible)、《古兰经》(the Qur'an)、《旧约塔纳赫》(the Tanakh)以及《三藏》(The Tipitaka)等书中摘录了100多句经典名言解答这些问题,不但发人深省,而且信息量十足,带你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 大家都是上帝

    大家都是上帝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真的发现,尼采的观点与我们的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吻合。这些犀利深刻的观点,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片。阅读尼采著作的过程,就像是抚摸锋利刀刃的过程,而且是要用你的神经、你的情感、你的灵魂去抚摸。那些锋利的刀片,会在不经意间戳中你的内心,戳得是那么痛,那么透彻,那么畅快淋漓。那被戳伤的心灵,流出的鲜红的血,就是破除笼罩在你心头的无边黑暗的最有力武器。此外,正如尼采自己所说,读完他的著作,会令你的内心世界为之一变,可以带领你抵达世界的另一端。
热门推荐
  • 江湖说之大乱斗

    江湖说之大乱斗

    江湖热血,以武为尊,原本平静的江湖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开始了大乱斗,他就是离凡,离凡一路征战从一个药铺的小伙计一直战到神武者,江湖险恶,何以平息,唯有以杀止杀。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赢在办公室

    赢在办公室

    职场不仅提供个人以生存的平台,同时提供的也是个人发展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依靠团队的力量,运用自己的修养、智慧、谋略,经过拼搏和坚持,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就是这样一部职场兵书,它收集当今职场人士的成功之道,融汇历史名人的处世法则,两相对应,娓娓道来,精彩纷呈。读者用心领会,得之一二足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职场兵法,活学活用,必能裨益终身。
  • 嚣张皇后:你的地盘我作主

    嚣张皇后:你的地盘我作主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狗血,表拍我】她是一个爱钱爱到痴迷的姑娘,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钱钱,可是她却遇上了史上最狗血的穿越!穿越了又怎样,她的老公是皇上又怎样,她偏要在他的地盘撒野翻天,他的地盘,她作主!“主子,您在干什么?”小怜一进来就看到程素素趴在桌子上,不知在数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数钱。”程素素丢给小怜两个字。……“爱妃,你在干什么?”程素素心里暗叫了声‘糟糕’,然后转过身,笑嘻嘻的看着凌安泽,将刚放回腰间的那枚铜钱拿出来,朝凌安泽晃了晃,“呵呵,拣钱呢。”……“这里,可是朕的地盘,有什么不敢的?”凌安泽挑挑眉,似似非笑的看着程素素。“你的地盘?哼,你的地盘又怎样,告诉你,现在开始,你凌安泽的地盘,我程素素作主!”程素素抬起下巴,嚣张的告诉凌安泽,现在开始,这里是她程素素说了算。
  • 沧海侠骨情

    沧海侠骨情

    上代人的情仇故事,却让这代人来背负,江湖何来平静之说。洛非凡,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卷进这混浊的世界,将何去何从......他是否能坚守他的侠义本心?亲情、爱情他将如何抉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该书用最鲜明的成功实例或失败教训来说明问题。在实例的前后,又有编者总结的各个成功人士和名人智者所共知共识的道理和分析,来尽可能地让读者认识到每一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领会每一节课所要阐述的要领。
  • 不负寒光不负你

    不负寒光不负你

    新书《众里寻觅千百渡》重生复仇文,希望支持! 五年前,他和她的婚礼上,他冷冷地说道:“安寒,今天的婚礼取消,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她从婚礼台上跑下来摔倒在地,眼看着他和另一个女人离去的背影,哀莫大于心死。五年后,消失的男人归来,她早已带上冷酷的面具,他亦不再是她的全部。她幽幽叹了口气,看着男人的睡颜,说道:“南宫晨阳,你又何必再来沾染我?”假寐的男人待她走后苏醒,墨瞳睁开眼底一片深情,“安寒,你是我今生不能放手的执着!”
  • 郡主家的小克星

    郡主家的小克星

    小白版文案:十五年前,东冉盛极一时的清平王府一朝没落,只留下一个凄凄惨惨的孤女;十五年后,冉醉兴致勃勃地回到京城,励志要发挥她的光荣传统,成为乐棠街头巷尾的风云人物。可惜的是,在走向街头一霸的道路上,她非常不巧的遇见一颗绊脚石。“苏子墨,你整日在这四知阁里待着,可知道这‘四知阁’里‘四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少年并未回答,仍旧写着手中的东西,岿然不动。“还是让本郡主来告诉你吧,这四知指的便是......接下来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罢,某人毫不犹豫地在苏子墨脸颊上啃了一口。苏子墨瞬间石化了,下一刻,东冉王朝行止最为端方的苏公子终于维持不住他百年难得一变的表情,然后......他居然笑了?....这是一个关于东冉最俊秀的白菜与最奸诈的猪之间的事情。总之,值得庆祝的是,乐棠城里,又有新的八卦可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