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4500000008

第8章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生命力(2)

既然现实主义不同于自然主义的存在即是权威的实证主义原则,而是要对生活现实加以概括反映,通过有限以揭示无限,描写现象以反映本质,那现实主义就无法不在形象创造的全部思维过程中,艺术地渗透以理性。人们常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可是没有理性的艺术又焉能成其为艺术?尤其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创造,更是不能脱离理性的光照的。恩格斯在批判反对理性的认识意义的哲学时说:“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么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这对于艺术创造中认识规律也是适用的。法国18世纪的共和派杰出画家大卫说:“艺术天才只能走理性火炬所照耀的道路。”这是有他自己的现实主义艺术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美学概括,他的现实主义杰作《球厅宣誓》、《马拉之死》,所体现的正是这种融汇了真实情感的现实主义的理性光辉。

对于生活现实的理性分析,是揭示生活的矛盾关系,达到真实地反映生活本质的基本条件。生活的本质是以现象为形式的,而艺术虽然要描写现象,但现实主义艺术家却不止于描写现象,他要始终不脱离现象的感性具体存在,进行深入内在的揭示。如巴尔扎克所说的,这时“作者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用分析求得综合,刻画和搜集我们生活的各种成分,提出一些主题并且对它们全体加以论证,最后,描写一个时代的主要人物以绘写出这个时代的广阔的面貌。”他的《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价值所在,主要是因为它的作者超出了“严格摹写现实”的一般再现程度,而达到了对于现实的审美感受的高级状态,使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别与综合的统一,在形象体系中深刻表现了历史本质的结果。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说明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高度审美自觉性:“为了得到凡是艺术家都会渴望的赞词,不是应该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的意义么?在寻找了(我没有说:寻到了)这个原因、这种动力之后,不是还需要对自然法则加以思索,看看各个社会在什么地方离开了永恒的法则,离开了真,离开了美,或者在什么地方同它们接近吗?这些前提虽然牵涉甚广,单是它们就可以成一巨帙;可是,如果要使这部作品作到完整,就必须给它一个结论。”巴尔扎克的形象创造,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给他写下了极高的赞词,称他是“在深刻理解现实关系上总是极其出色的。”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中的理性精神,是不是要以哲学的方式取代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具体感性的再现方式,以致导向对于艺术规律的背离呢?历史经验的回答是:既不是,又不能。因为现实主义原则是要把理性施之于现实生活对象,在具体塑造形象过程中发生作用,渗透理性的方式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以理性的思考代替形象的思维与创造。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原则的理性意义,不是“先验综合”,不是理念的演绎,更不是单纯的政治传声筒,它从形象的孕育到整体形象的完成,都始终体现着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不脱离抽象的具象与不脱离具象的抽象的高度统一;我们在艺术品中看不到理性的直接形式,却能够体味到作家、艺术家理智的运动以及这种运动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这样它就极大限度地把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功能统一起来,而且更直接的是巨大的审美感染力,使人们在美的感受中观照了人的本质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到“生活教科书”的真谛。托尔斯泰写《复活》时,一次又一次对生活“重心”的调整,可以看到作家思维活动的轨迹。最初作家受到一个普通的诉讼案件的诱发,想写一部道德教诲的书,但在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逐渐转化的历史关头,他越来越看到人吃人并不是从原始森林里开始,而是在各社会、各衙门里开始,于是几经周折,他的笔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使这部作品最终成为表现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政治意义很强的社会问题小说。作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同时也作为思想家和说教者的托尔斯泰,这两者都各自反映了俄国革命的世界意义。

现实主义文艺原则的理性体现,一个特征就是它不游离于生活之外,而是始终在与生活同步中,指引作家、艺术家对生活与艺术作合乎规律的加工。凡是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艺术家,他的理性活动始终伴和着生活的节拍,在探寻着时代的本质和规律。巴尔扎克虽然谱写了一曲“高等社会”的挽歌,但却不让他所同情的贵族男女有更好的命运;相反却热情地赞美了圣玛利修道院街共和主义的英雄们,因为作为思想家的巴尔扎克认识到他们“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也“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恩格斯把这一切都看作“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巴尔扎克一个人的特点,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总是在迫使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服从生活的法则和内在的逻辑,以显示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变故的合情合理。曹雪芹也是一面感叹自己的无才补天,同时又真实地表现了封建大厦日渐倾颓的情势。对作家本人来说,也可以视为理智对感情的胜利,真理对偏见的矫正。

现实主义原则的理性体现方式,经常与对典型人物的概括联系在一起。典型是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以个性形态出现的典型形象,应该体现某一群体所具有的特征。因此,个性不等于偶然、个别,概括也不是事物量的简单拼凑。照抄生活无法办到,只有通过对社会总体以及各种现象相互联系的考察,才能获得它,才能把握它。这样,作家不仅要有艺术工力,也应该具有思想家的眼光。一个不能把理性思维能力体现在形象描绘中的作家,是无法创造现实主义艺术形象的。例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极富个性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社会概括性,它概括的正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状态。

鲁迅正是以此概括出一代“国人的魂灵来”,从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巨大的社会功用,主要是依靠理性认识获得的。因为现实主义作家多是由生活中某一事件的触发而引起创作的意念,并由此联想一系列相类似的事物,同时也产生一连串的问题;这时作者的精神活动往往偏重于直觉、感性、无意,此后要寻出那些问题的答案,作家就不能不“凝神结想”,进行有意的观察、思维、加工和综合了。阿Q典型的创造,血肉般地融进了一个革命家、思想家对人生的解剖,使这个典型比生活原型更强烈、更带普遍性。鲁迅通过阿Q的悲剧,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一次形象化的总结。鲁迅对他所处的时代,感受和体会得实在太深了,研究和揭示得实在太深了,因此才创造出那么附情以感人,含理以启发人的形象来。

理性功能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主体的生活实践,一方面又取决于作家的理论修养。“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创造活动的文艺创作也不例外。近年来作为现代主义思潮的“新的美学原则”,声言要冲破“理性的罗网”,实现“天然的自发性”,这是没有出路的。非理性只能导致非艺术的结果。

五、不可取代的生命力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生活现实和创作主体的不断变化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现代又遇到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不断挑战,在今天的中国文坛上,也有些人力图以“新崛起”的现代派取代现实主义,甚至声称“人类艺术目前早已进入到第四个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经验的,所以,在此有必要让历史事实本身来证明论争的是非所在。

19世纪末开始形成、20世纪初确立了基本派别的现代主义,在审美倾向上明显地排斥传统的现实主义,抛弃现实反映说,力主内心表现说,认为文艺家是通过想象创造客体,表现主体,客观世界只能给人的想象提供素材,真实是在主体的内心世界中被创造出来的,真实性是与客观对象本身没有必然联系的,只有人的内心世界的感受是最真实的。然而有意思的是,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排斥,却不能阻挡住现实主义在实践中继续流延,甚至对现代派作家艺术家也发生种种实在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或者带着现实主义的影响创作着现代主义作品,或者在现代主义作品创作中不得不吸取现实主义的某些手段,或者在现代主义的路途上行走一段之后又浪子回头似地皈依于现实主义通途。在近代文艺史上,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这其中,生活的具体的客观真实性,始终好像一股强大的磁力,在左右、制约、吸引着一些现代派作家,使他们对现实的客观真实,难以割断“六根”,不能寂然空了。我们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情况特别需要指出。

第一是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原来基础就是现实主义的,后来转入现代派行列,但他的审美意识中沉积的现实主义方法,仍在发生明显作用。如荷兰的画家梵高,早年学习现实主义画风,重视写实,题材多是表现农民所过的暗无天日的生活情景,像《吃土豆的人》,一家人围着食品贫乏的餐桌,那笨拙的手,难看的表情,都透视出劳累、饥饿留下的痕迹,是贫苦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1886年3月,画家到巴黎,结识了印象派画家,以现实主义的原则为基础,综合了印象派光色对比和浪漫主义对感情的强调,使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用强烈的色彩和清晰的线条揭示对象精神,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梵高画风。这在他的肖像画代表作《加歇医生像》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第二是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同时交叉运用着再现与表现这两种手法。美国现代派作家奥尼尔在他丰富的生活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大量的戏剧。他的戏剧有强烈的现实感;笔下的人物生动而接近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手法多是象征主义的,人们仍然视他为表现主义流派的作家。在他用表现主义象征手法写的《毛猿》里,其中对人物自身价值的探索,对“何为我的归属”的寻求,使戏剧主题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色彩。但邮船上的司炉工杨基,每天和奴隶一样的劳动,浑身漆黑,不能直立,人成了非人,这又正是具有现实主义真实的形象构成部分。只不过作者在此基础上侧重表现了自己的感觉,把自己心中思索的奴隶似的人成了“关在动物园铁笼子里的人猿”的思想,付诸舞台形象,创造成为反映资本主义异化的艺术形象。

第三是近些年来在西方世界又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复归”。一方面是一些现代派作家又重新回到传统文学的路上去,像奥尼尔晚年就写了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的剧作《送冰的人来了》、《榆树下的恋情》。另一方面就整个文艺思潮来说,现实主义在许多国家也开始有所复兴。1982年葡萄牙《面包师》杂志在介绍当代巴西文学状况时就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已经重新崛起,许多现代派的推崇者又重拾古典文风以争取更多的读者。从读者的兴趣来说,现实主义作品有扩大发行之势,英国狄更斯的小说每年销售量超过一百万册。这可以说明,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被重新认识和把握。可以肯定,它在任何国家,都会以自身的特点,发挥它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审美方法的应有力量。

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也有自己长期的发展过程,这期间,有革命现实主义,又有革命浪漫主义,许多创作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并发生过积极影响。有鉴于此,我们才明确承认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法的多样性的必要。我们不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为惟一正确的创作方法,我们提倡以多种多样创作方法反映现实,表现主体。但有一点也是非常清楚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真实地再现四个现代化伟大斗争和作为这个斗争主体的新人,没有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尤其是革命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甚至还要排斥和否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终归难以胜利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

同类推荐
  • 抱怨的艺术

    抱怨的艺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的越来越便利,可是抱怨却越来越多。人们一面认定“抱怨无用”,一面却又在现实中抑制不住地抱怨连连。其实,真正的解决之道不在于压抑自我、克制抱怨,而在于积极寻找一种有效的抱怨方法,不让人反感,却又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简单而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判断哪些事情值得抱怨,如何用鼓励合作的方式表达抱怨,以及如何*终解决我们的问题。他的建议本质上是一种既利己又利他的沟通术。
  •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真与诗》是一本意大利哲学、文化研究文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20世纪意大利产生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克罗齐、葛兰西、贝林格和帕累托的评传;着重阐述他们的理论思想,还介绍他们所处时代、在时代大潮中的活动、其文化背景及思想演进的轨迹。第二部分收录的是关于葛兰西、克罗齐、马基雅维利、布鲁诺、拉布里奥拉和蒙台梭利的学术论文以及对意大利学术名著的批评性评论。第三部分收录的学术性随笔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学、艺术史和翻译实践。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修订本)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修订本)

    本书以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目的,以最能概括和反映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内容与丰富实践的理论和规范为展示主体,系统而又有选择地介绍了中国传统道德精华。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整合梳理,将传统道德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人物、思想观点及行为准则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现实的原则,结合当下我国道德发展的热点和问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热门推荐
  • 恋爱法则校草殿下请赐教

    恋爱法则校草殿下请赐教

    原本的约定已完成,戚琳只想安静的完成学业且顺利毕业。却没想到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 智慧谋略宝库4

    智慧谋略宝库4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People Out of Time

    People Out of T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颠簸

    颠簸

    许多年前,当我还在临床工作的时候,看到毕淑敏写的《走出白衣》。她说:“医学和文学都是需要全神贯注地操作的事,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魂飞千里,双眼婆娑……但医生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的行当,生命是多么脆弱的器皿,哪能容得你朦朦胧胧!”在难于取舍的权衡之后,她最终选择了文学。当我读到它的时候,作者早已成为我喜爱的知名作家,但是我的心境、理想和毕老师是心有灵犀的,我多么想置身于一个安谧洁净的环境中信马由缰思绪纷飞啊!在面临两种选择的时候,我没能跳出来。
  • 娃哈哈攻略

    娃哈哈攻略

    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2.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3.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4.娃哈哈座右铭:先将诚信施于人 才能取信于人5.娃哈哈工作要求:认真 严格 主动 高效6.娃哈哈行为准则:忠诚 创新 负责 亲情7.娃哈哈工作作风:拉得出 打得响 过得硬8.娃哈哈人才观:唯德唯才 有用即才 人皆为才9.娃哈哈团队意识:道相同 心相通 力相聚 情相融10.娃哈哈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岗 能上能下 崇尚科学 精益求精
  • 时间决定成败

    时间决定成败

    本书对于每一个觉得 就要被生活击垮的人来讲,都是一个绝妙的指导。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它将告诉你怎样将“要做”的事情完成,怎样开始充满激情的一天,如何改正浪费时间 的习惯,如何得到两倍甚至三倍的工作效率……尤其是,《时间决定成败》将教会你如何驾驭你的生活、 工作、人际关系,而不是让它们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现代女子林微微高中毕业之后的某天,在家中一朝穿越成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五岁多的宝贝女儿长孙无垢;将军爹爹的宠爱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爹爹战死之后,却因着她的缘故娘亲和嫡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府门,却意外遇见了长得与隔壁班校草酷似的灰衣书生;她亲历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战,并且这场兄弟之间的夺嫡居然是为了她;她从古灵精怪,到贤良淑德俱佳,成了满朝文武,世间众人敬服的贤德表率的传奇故事。盛唐红颜长孙无垢,贤德冠三宫,恩宠覆六殿;一身宠,满门荣,名留青史,一代文德顺圣贤后长孙氏。
  • 零日传说3:猎户座坠落

    零日传说3:猎户座坠落

    在某个夜晚遭遇异兽袭击后,高三少年白凌霄的人生轨迹彻底被改变了。他和好友一起加入了神秘的异兽猎人组织,成为猎人,逐渐成长起来。在一次次交织着谎言与鲜血的战斗后,少年们逐渐触摸到了一个隐藏着的巨大真相。而在揭露真相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敌人。但年轻的猎人们绝不会放弃,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迎来了终极一战!
  • 我的狐狸陛下

    我的狐狸陛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顶级医药世家掌舵人,却被至亲所杀穿越而来,却在穿越之初一眼望见了一个紫眸妖孽,从此痴缠几世轮回。“诶~哪里来的小奶狗”甄馨抱起地上油黑的一小团。某妖孽磨牙,被气的浑身发抖心中默念“是能上天入地的九尾神狐!”甄馨捧起了那一小团,往自己的怀中紧了紧:“怎么一直在抖,一定冻坏了吧。”某妖孽朝着甄馨的胸前蹭了一蹭,无节操的摇了摇紧紧缠在一起的尾巴。一旁见状的斩风惊愕的睁大了眼睛,这还是他家英明神武,盖世无双的主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