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000000021

第21章 文苑探幽(5)

假道学比真道学更为难能可贵。自已有了道德而来教训他久,那有什么希奇;没有道德而也能以道德教人,这才见得真本领。有学问能教书,不过见得有学问;没有学问而偏能教书,好比无本钱的生意,那就是艺术了。真道学家来提倡道德,只像店家替存货登广告,不免自我标榜;绝无道德的人来讲道学,方见得大公无我,乐道人善,愈证明道德的伟大。

把违背常识的反语说得这样振振有词,已经把文学批评家损得一塌糊涂了。但是这还不是钱钟书先生的真正妙处所在,钱先生的妙处更在于,他在推出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的过程中,还有多方面的锋芒。在他的才智发挥得最为流畅的时候,其特点用左右逢源来形容已经不够了,更准确的应该是比左右是刺更甚。他的推理过程相当曲折,几乎在每一个转折处都包含过人的机智,在每一种机智中都又隐藏着讽刺。真可以用某种意义上的“两面三刀”来形容。他首先把文学批评家比作医生,从正面说他们,“仁心仁术”,接着又从反面说,可是世上还是有人生病。这样已有对于医术的讽刺了,当然,单方面的讽刺不是钱钟书所能满足的。于是他又从他们的道德上进行挖苦:“不过医生虽然治病,同时也希望人害病”。这样的讽刺已经是够尖锐的了,但是钱钟书先生的讽刺才情还是没有发挥到妙处。他随机引申了一下,就来了更为尖刻的:说是医生配了苦药水,好讨辣价钱;救人的命正是救他自己的命,非有病人吃药,他不能吃饭。这对于前面的话是个结论,但是对于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来说,还是个引题。他由此突然得出一个结论说:“所以,有导师而人性不改善,并不足奇”。这样的推理方式,从一方面来说,可以说左右逢源,从三方面都能讲得通,多多少少有点雄辩的色彩。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用的是类比推理,而类比推理,是不能单独进行论证的。这里就透露出了钱钟书先生幽默风格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左右逢源的貌似雄辩和逻辑薄弱的统一。雄辩显示了智性,而逻辑薄弱则又显而易见地滑稽。滑稽的游戏性质与雄辩的智性深度相结合,就构成了幽默的基础。

但是光有这么一个方面,还不足以将钱钟书先生的才气完全展示出来。接下去钱先生又从动机上来挖苦与他同龄的文学批评家:

人生之桥已经走了一半,然而《神曲》倒是无从下笔;谈恋爱,参加抗战,似乎年纪太大;吃素奉佛,似乎年纪还轻;要创作似乎才尽,要研究恨欠训练,——到此时,他不写说教的文章,你还叫他干什么?这已经曲折地流露出对于批评家不仅是在才气上的藐视,而且从政治、宗教、情爱等等方面极尽嘲笑之能事了。

王力先生与钱先生不同,他善于用自我调侃来钝化幽默锋芒,他尽量避免刻画文人的灵魂的负面弱点。先生善于把人性的可笑变成自己的可笑甚至可怜、可悲,在这一点上,王先生和同时写作幽默散文的梁实秋先生堪称同调。

王先生的长处显然不在社会讽刺,也不在于对文化人心灵病态的针砭,他的幽默的特点不是进攻性的硬幽默,而是调侃性的软幽默。

当然,这不是说王先生在那种世道中就没有愤激,不过他的愤世,乃至愤激,都不是外向的,大抵是内向的。就是非外向不可,他的用语也是中性的。例如,他批评托人带信、带物者的情况,就有相当愤激的语言。用取其一点,层层推演的办法无限上纲:

归根说起来,现代托人带信只有一个可怜可鄙的理由,就是要节省几个钱的邮票。那么,对国家,他是邮政的走私者,这是不忠;对朋友,他把人家当做一个义务的邮差,这是不义。不忠不义所以是可鄙;为了节省极少数的钱甘心自陷于不忠不义,所以是可怜;为了托带私信而累得朋友受了重罚(在外国确有其事),那就超过了可鄙可怜,简直是太可恶了。

这种直接的批判,到了近乎诅咒的程度,似乎很有一点过分,也不尽合乎王先生的个性,但是,已经夸张到了完全不现实的程度了。这只是导致荒谬的一种逻辑假定。就是在这样的虚拟中,王先生也把它和对自己的调侃结合起来:

我提倡一种主义:凡是托我们带信的,我们付之一炬(因为不一定经过一条河,所以不一定要扔在水里);凡是托我们带衣物的,水果可以供我们在火车上解渴,腊味可以供我们在旅馆里下饭,若遇着不喜欢吃或不好吃的东西,可以扔在路上,自然有人来拾。

表面上的自我贬低实质上表现了胸怀的开阔,只有这样的胸怀,缓和了紧张的对峙,幽默才不至于变成讽刺。

9.为余秋雨一辩

余秋雨热已成不争的事实,首先是从台湾热起来,然后是内地的读者,最后是出版商。目前余秋雨已经出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多个集子,虽然余秋雨力图避免各集之间的交错重复,但其互见的篇幅已不在少数。奇怪的是出版社居然能达到谅解没有弄到对簿公堂。这也足以说明读者饥不择食的程度。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却冷眼旁观。听说有好几篇长文在指责余秋雨使用文化典籍的“硬伤”。

在我看来,错误虽然不可否认,但并不损害余秋雨散文的艺术成就。为了深入说明问题,以余先生《三峡》一文为例。

余先生没有像刘白羽的著名散文《长江三日》,那样用华丽的文采展示三峡自然景观之壮丽,以抒发自己充满政治鼓动性的豪迈情怀。他几乎没有正面写三峡之壮观景色,而是抓住三峡人文景观的两个重点,一是李白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和表现刘备临终的“白帝托孤”,由此引申出三峡激流中熔铸着两个声音,两种主题,那就是“诗情与战火”“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而三峡激流中响着的正是“这两个主题激烈的争辩”。

撇开流行的对自然景观的被动描绘,抓住作者感兴趣的局部人文景观作看来是普遍的人文历史特点的概括,是余秋雨的一大特点。这对于众多囿于即景抒情而难得突破的作家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余先生的《三峡》表面上以作者的智性的概括为纲,实际上并不客观。例如把三峡的历史归结为诗情与战火(军阀混战的美称)就不全面,难道就没有老百姓在陡壁、激流中求生存的平凡劳动?正是因为它不全面,才不呆板,才有某种偏激,有了偏激就有了情趣,这种情趣又与这种片面的深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情趣与智趣的统一。

如果把它当作学术论文,对它的说法表示怀疑,是很有道理的;但从欣赏散文的角度出发,那样去推敲它就过分死心眼了,太不懂得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矛盾了。

正因为这样,我们对于余秋雨在文献学上的一些错误就不是不可以忽略的了。例如他说在李白那时侯,诗人在兰峡激流中来去只是为了诗情,“身上并不带着政务和商情”,这就错了、事实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在晚年,他在安史之乱中参加了永王磷幕府。这个李磷颇有野心,后来为太子李亨所败。李白在安徽当涂采石矾被另一个领兵的诗人高适所俘。由于在涉及国家是否分裂的关头,李白站错了队,因而被流放夜郎;后来“中道遇赦”,从白帝城回家。《早发白帝城》所表现的主要是这种政治上解除压力、“落实政策”的轻松,而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朝觐”。余秋雨先生可能没有研究过李白诗文,但一句话的不确并不特别有损于这篇散文的创造价值。

此外,在写到巫山神女峰的时候,余秋雨把神女的典故说成是她与楚襄王的梦中幽会。在宋玉《高唐神女赋》中本是襄王的父亲怀王的故事,后来的诗人包括李白都阴错阳差地弄成了襄王:“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弄错的还有一大串诗人。如戎昱:“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阳台梦使君。”李群玉:“愿把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此外弄错的还有权德舆、韩琮、秦韬玉等人。这种错误,后来被学者发现了,于是就有了“襄王枕上原无梦,枉诬阳台一片云”之说。

当然,我们希望最好不要出这种错误,但有这一类错误,要改正也不难,难道删去关于李白的一句话,把《三峡》中的“襄王”的“襄”字改成“怀”字会从根本上影响读者的欣赏趣味吗?

关于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差别,似乎还没有在原则上取得共识,以致有不少拘泥于文献的先生对余秋雨的原创性视而不见,作了许多刻薄的吹求6但是不管这种吹求在文献上多么有根有据,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50年或100年以后的读者看这样吹求得有点过头的评论文章也许会忍不住笑起来的。

10.谈余秋雨现象——从余秋雨的散文和妓女的手提袋谈起

围绕余秋雨,发生了如此旷日持久的争论,前几年一片赞扬之声,出版过一本余秋雨评论集,之后则走向另一极端,湖南文艺出版社居然出版了一本《余秋雨批判》,实在是世纪之交中国文坛的奇观。后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作家批判书》中又有上海朱大可先生的《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原名《甜蜜的行旅》,此名为书商所改),文中提出“一个戏剧性的倒证”:“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警方从某妓女的手袋里查出了三件物品:口红、避孕套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这个为海内外传媒炒得沸沸扬扬的说法,在我看来,除去其间的无聊和意气,也许从中可以得出严肃的结论:余氏散文,已经赢得海内外读者热烈的欢迎,已经是一种时髦,数十万册盗版书成为余氏散文受欢迎的雄辩的证明。其风行如此,已经使得三陪小姐也不能不以之装点门面了。

然而,与此相对照,从文艺界内部,出现了对余秋雨的规模不小的非难。首先发难的是一些文史学者,他们挑出余秋雨文章中的文献问题。应该说,余氏的文献引述,并非完全没有问题,余氏本非专攻文史的学者,文献上有些瑕疵,不足大惊小怪。就是渊博如鲁迅,引述文献不确,也在所难免。只要翻翻《鲁迅全集》的注解就会明白。说实在的,要改正也不太难。例如:在《三峡》中余氏把楚怀王的巫山神女的典故,弄到了楚襄王头上去。但是,这是古人就弄错了的。所以明人胡应麟在《唐音癸笺》中才会发出,“襄王枕上原无梦,枉诬阳台一片云”的感叹。当然,从学术来说,此类问题是不能忽略的;但是对于艺术来说,就有商量的余地。年轻的学者田崇雪为余氏辩护云:余氏所作并非学术论文,不一定要取我注六经的道路,他完全有自由用六经注我的办法来进行艺术创作。

很可惜,对于艺术的自由和学术的自由之间的矛盾(这令人想起60年代历史学家与历史剧作家的争论)还未深入地展开,超出了学术和艺术的范畴的另一种批评又出现了。

一些作家提出,余氏在“文化大革命”浩劫期间曾经有过错误(参加过当时上海市委的写作班子),为什么不忏悔?这种批评在两点上值得推敲。余秋雨对此曾经沉默了几年,最近在答余杰的文章中,直截了当地提出:他没有参加过上海市委的写作班子。我想如果他参加过,而且有值得吹求的问题,大概在180年代,他就不会在当上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严格政治审查进程中过关。即使当年他参加了所谓“石一歌”的写作班子,但是十年浩劫开始,他才是一个20岁的大学生,如此的历史责任让一个毛头小伙子来承担,是否恰当?退一万步说,他即使有些做得不够妥当的事,似乎并未触犯法律,亦无道德问题,属于个人隐私之列。文学批评无权提出公布隐私的要求,更不要说忏悔了。

不无巧合的是,1998年的鲁迅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把各项文学奖统一为一个权威大奖)有十名以上的散文作者得了奖,居然其中没有余秋雨。

在我看来,如果散文只有一个人能得奖,这个人就是余秋雨。

余氏散文之所以值得珍视,是因为他为中国当代散文带来了一种突破。

中国现代散文从五四以来主要靠三个要素:一是抒情(诗性),二是幽默,三是叙事(戏剧性的和冲淡的)。据周作人的研究,其渊源主要是中国的明人小品和英国的幽默散文。长期以来我们的散文就是在这三种要素和两种渊源中发展;此外就是鲁迅的社会思想批评杂文,基本上是审智的,并不完全是审美的。值得注意的是,在50年代以后的中国散文史上,诗性的抒情和智性的议论是分裂的,智性的因素在艺术散文中一直没有地位。深刻的智性是逻辑的,而情绪的渲染则是超越逻辑的,因而,把这二者统一于散文,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现代艺术散文的思想容量非常有限,造成了我国当代散文思想比之小说和诗歌相对贫弱的现象。

同类推荐
  •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著名女作家林徽因的一部作品集,包括了她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小说包含了许多她对身边人物的观察,其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可说是一部民国人物图谱,书信的选择可能涵盖了她的一生,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的信件,而且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对于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 夏丐尊精品集

    夏丐尊精品集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以开我之心智,启我之文采,何乐不为?
  •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本书为散文集,记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文中既有学校停水断电的烦恼,也有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创业失败的伤心与烦恼,也有长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尽管作者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仍然用坚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奋斗的歌。
  • 我的书(5):阅读与创作

    我的书(5):阅读与创作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5)阅读与创作,节选了不同的作者谈创作的故事。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主要为收集林徽因的精选优秀诗歌、文散作品集。林徽因的诗歌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语言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娜写时光

    娜写时光

    乐晨为了找寻自己小时候的玩伴和朋友钟云通过太平洋在海底找到了传说中的岛中岛,两人都当上了岛主反目成仇为了爱人为了权利展开了殊死搏斗……
  • 末代阴阳师

    末代阴阳师

    我是老北京一家古董铺子的主人,在我27岁生日那天,意外收到的一件古董却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幼时的预言成真,从此我开始了一段别样的人生,走上了一条探寻的旅程。神农架、罗布泊,青藏高原、香格里拉,我的足迹踏遍了这个世界上最为人迹罕至的凶险领域,遭遇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凶险,最不可思议的奇遇。猛兽血尸、诡秘蛊毒、风暴沙海、万年冰川,面对这一切,但我却无法退缩。我错综复杂的身世也初现端倪,竟与隐于尘世中的盗墓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横亘三千年的宏伟阴谋终于渐渐浮出水面,我将亲手揭开它的面纱,见证着一段跨越百年的恩怨情仇。或许所有的光辉灿烂,在时光的长河中,终会归寂于一抔尘土,这是宿命,还是轮回?
  • 青春有你真幸运

    青春有你真幸运

    朵朵新书《掌家娘子的团宠日常》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喜欢!她,隐忍十年,苦熬十载,留学归来,只为求一个公道。他,满腹才华,温润如玉,谈笑风生间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民请命,却甘愿隐于幕后,做个无名英雄。当高智商冷艳傲娇职业女精英,遇到高情商腹黑善于把控人心的心理学毒舌男,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这是一篇有关极致追求,纯粹信仰,展现四对都市男女们执着,拼搏,赋有奋斗精神的爱情故事。PS:朵朵已有完结作品,《傲娇萌妻嫁到》《凶猛娇妻来撩》《国民影帝太会撩》已经完结,肥美可宰,不容错过。
  • 相思赋予张云雷甜宠小萌妻

    相思赋予张云雷甜宠小萌妻

    某二爷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家小媳妇儿,为什么别人谈恋爱是为了娶妻生子,自己谈恋爱就成了宠女儿了呢?某九郎一脸鄙夷的看着他,说好的一辈子呢?一个九零后终于对零零后下手了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篮坛之三项选择

    篮坛之三项选择

    当第四节最后五分钟,球队还落后22分时,是选择放弃比赛?还是选择带队翻盘!
  • 我的贴身校花总裁

    我的贴身校花总裁

    【新书《谁领取了我的奖励》,全力推荐,豆芽出品,必属精品】——【火爆爽文】生日宴会被女友当众羞辱,却意外获得逆袭系统,从此爆笑不断。
  • 颜家悍女

    颜家悍女

    【推荐古言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甜宠古代美食文,求收藏】一朝穿越,女将军变小村姑,吃不饱穿不暖,三月不知肉味。她放下刀剑,拿起农具当村姑,种田求温饱,经商赚大钱。农女当家,风波不断,渣渣层出不穷:恶毒奶奶、贪心叔伯、偏心爷爷、绿茶婊堂姐、白莲花表妹、踩高捧低姑姑……昔日女将军摊手表示:渣渣尽管来,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颜家悍女威名远扬,方圆百里无人敢娶。比武招亲擂台上,颜小婉问大胡子:“嫁给你有什么好处?”大胡子憨憨一笑:“我会打猎,嫁给我天天有肉吃!”
  • 阳寿已欠费

    阳寿已欠费

    临死前,李闻得到了一个可以续命的APP。领取任务,换来阳寿,还可以提高自身。随着一个个任务做下去,李闻发现自己升华了,释然了,胆子越来越大了。敢打熊孩子了,敢骂插队的老大妈了!我阳寿欠费了我怕谁?群:522198786
  • 没爱过渣男,当不了女王

    没爱过渣男,当不了女王

    27岁以上的女人分两种,恨嫁的一种,不恨嫁的另一种,香水是第二种。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那一瞬间,香水很想要嫁给他。爱情的相配程度有两种,物质上和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