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200000026

第26章 喜怒不形于色——留下逻辑断层(2)

毛泽东的这句话完全超脱了原来紧张对峙的思路,好像那是一件小事,孩子气的争端,与自己毫无关系。在美国人看来,大政治家常常一身关系天下安危,他们公开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历史的重要性,所以等待一国元首的发言心情是比较紧张的。可没有想到毛泽东一开口话语就很轻松,所以心理落差特别大,幽默感也特别强。

在一般情况下不动声色不算真功夫,在紧要关头甚至性命攸关的时刻也能不动声色才算有本事。美国总统里根被行刺者开枪打中,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为了安慰他的夫人,说:“都是我不好,没有及时躲开。”这一说就把夫人逗笑了,好像子弹飞过来是来得及躲似的。

这就是解放别人,也解放了自我。只有神经放松了,思路才会自由。幽默感只有在心理状态自由、不受拘束的时候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切忌“先笑不已”

切忌“先笑不已”这一点不但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谈吐,而且对于表演艺术,尤其是相声、小品等尤为重要。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在《怎样讲故事》中举过这样的例子:

一个大兵在战火纷飞的阵地上被打断了双腿,他请战友把他背下战场。战友背起他飞奔,后来他的头给弹片炸飞了,可战友还是使劲地奔跑。这时一个军官大叫起来:“咳,你背着没头的尸体跑什么呀?”战友停下回头一看,说:“可是刚才他让我背的时候还是有头的呀!”

马克·吐温说,这样的故事有两种讲法:一种是一面讲,一面感到听众会笑,自己也就笑着讲;另一种是装作乡巴佬,傻乎乎,一副完全不懂得所讲的故事有什么可笑的样子,比较放松地把故事讲完。马克·吐温说,笑着讲故事的没有天才,而那样傻乎乎地讲的却是天才。这是因为,你越是傻乎乎,听众越是能更快地领悟其中的乐趣;你自作聪明地先笑,听众觉得领悟落后于你,领悟后的乐趣就小了。中国古代有一本讲笑话的书叫作《半庵笑政》,其中特别提出“切忌先笑不已”,人家还没笑,你先笑了,这是煞风景的。明代曲作家王骥德也说:“善说笑话者,不动声色,而令人绝倒。”这都是一个道理。

在我看来,不仅“先笑不已”不好,“后笑不已”也不好。我们一些相声演员常常以嬉皮笑脸的姿态出现,往往不如一些小品演员以傻乎乎的姿态出现效果更好。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在喜剧中有一种冷面喜剧,相当幽默,就是在非常可笑的事情面前,演员们也一起保持冷漠的、无动于衷的表情。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要算葛优了。而有些演员却常把笑意放在脸上,给人一种强迫观众跟着笑的感觉。而葛优老是一脸冷冰冰的样子,却让人觉得是最有智慧、最富有幽默感的。还有赵本山,他也很少笑,而陈佩斯可以说基本上是不笑的,他彩排的时候看的人肚子都笑疼了,可是他自己就是不笑,表现出一个优秀喜剧演员的修养。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说到戏曲中的笑话(插科打诨)时这样说:

妙在水到渠成,天机自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

这不仅是一个艺术火候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精神层次的问题。笑与不笑,从最根本上说,是能不能抱着某种悲天悯人的哲学观念来看自己。

六、用大智若愚拯救对方

幽默大家都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往往能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明知自己占了上风,但又不把这种优势表现出来。在对方讲出许多愚蠢的话的时候,非但不直接指出,反而不动声色地把对方从困境中解放出来,而对方却并未感到他的幽默。这时的幽默,即使引发了笑,也不是互相沟通的、会心的笑,而是某种孤独的欣然独笑。钱钟书在这方面深有体会,他在《写在人生边上》中这样说:

一个真有幽默感的人,别有会心,欣然而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而笑。假如有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

钱钟书可能是把这种幽默境界看成是幽默家之最高境界。严格说来,这种境界已非纯粹的幽默境界,而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高远到把芸芸众生看得很可怜,把芸芸众生的欢笑,看成是“下等游艺场里的大会串”,这可能是有点曲高和寡。

这已不是社交的幽默,一般人是很难达到的。但是,并不是不可以体悟的。也许契诃夫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二。契诃夫成名以后,家中不断有慕名而来的崇拜者。有一天,来了三位上流社会的女士,她们一进来就力图表现出自己很有政治水平,向契诃夫问道:

“安东·巴甫洛夫维奇(按:对契诃夫的尊称),您以为战争将来会怎样呢?”

契诃夫咳嗽了两声,想了一会儿(按:做得很笨的样子),随后温和而认真地说:“大概是和平。”

这是故意文不对题,人家本来问的是战争的结局,是哪一方会胜利,但契诃夫却回避了她们的问题,讲了一句毫无意义的笨话,却不露声色,做出很认真的样子。

她们又问:

“当然啦,可是哪一方面会胜利呢?希腊人,还是土耳其人?”

“我认为是强的一方胜利。”

这又是一句废话,说了等于没说,不提供任何新的信息。

“那么照你看来,哪一方是强的呢?”

“那就是营养好、教育高的那一方。”

这仍然是一句空话,不但文不对题,而且很愚蠢。战争的胜负,和营养、教育,没有充足必要的联系。契诃夫好像决心不接触太太们关心的军事、政治问题,但三位太太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们仍然沉浸在对契诃夫高深智慧的无限崇拜之中。

一位太太赞美道:“多聪明!”

另一位太太问道:“您比较喜欢哪一方面啊,希腊人还是土耳其人?”

契诃夫和蔼地、亲切地、温和地微笑着说道:“我喜欢蜜饯,您呢?您喜欢吗?”

当一位太太赞美他“多聪明”的时候,契诃夫早已识破了她们一伙的虚荣。此时的他居然还能够“和蔼”得起来,换一个人早就皱眉头不耐烦了,“亲切”更是难得,真是到了大智若愚的妙境。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契诃夫还是“温和”地微笑着。而他温和的微笑,不是因这几位女士的愚蠢,他的笑是平静而礼貌的。在这样愚蠢的问题面前,还能心平气和、温文尔雅,还是保持着高雅而友好的姿态,这是何等的宽容与超脱。女士们之所以显得如此愚蠢,原因就在于她们要在契诃夫面前装作对于严肃的政治问题很有修养的样子,这样做恰恰是弄巧成拙。契诃夫看出了她们的尴尬,是由于背离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他没有直接挑明,而是把话题引导到她们所熟悉的蜜饯上去。这就是说,契诃夫看出了这些妇女除了家务外,对于政治一无所知。他用这个话题把她们解放了出来。

“很喜欢!”太太们兴致勃勃地嚷道。

“它多么香啊!”其中一位太太认真地说。

于是这三位太太活泼地谈起话来,并且表现出她们对于蜜饯有非常广博且精细的知识。她们显然很高兴,现在用不着再费脑筋装出对她们从未想过的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的事情的关心了。

契诃夫的幽默高就高在始终采取“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办法,到了最后则干脆大智若愚地转移论题。契诃夫不怕在别人眼中显得笨拙,而回避在大庭广众之下揭露三位太太虚饰的深沉。他用不合逻辑的答非所问显示了自己的宽容,同时也把三位太太从故作高深的话题中解放出来,让她们回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中去。这样的幽默是最软的幽默,软到让对方感觉不到锋芒,但感觉不到锋芒并不等于没有锋芒,任何一个在场的人或者今天的读者都可以感到契诃夫对三位太太虚荣和浅薄的洞若观火,同时也体悟到契诃夫对于世人的虚荣悲天悯人的襟怀。

契诃夫式的微笑,和普通幽默的笑,也就是会心的微笑相比,别有一种高度。这种笑不是会心的,和对方不在一个精神层次上。这时的笑,只能是一种欣然独笑。这种幽默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可以归结为精神优越感的潜藏。就这一点来说,正是幽默最根本的精神。

同类推荐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本书力求把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结合起来,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基本方法,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价值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价值评价及其基本形式、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重要问题,不仅梳理了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而且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凯勒在书中剖析了行义就是惩罚罪恶、行义会带来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等错误观念,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凯勒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更重要的是,凯勒指出,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本书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热门推荐
  •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心视界)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心视界)

    作者把刚出生的小婴儿比喻成魔法师,他们就像拥有魔法一样驱使着父母去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童年早期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本书将每个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每部分先用一两章介绍孩子的人格发展状况,接着再探讨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婴幼儿出现的大量问题都发生在向新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期,并没有哪种育儿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只有针对某个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的育儿方法。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在管教某个或一两个孩子时简直是束手无策,那么最好坐下来想一想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是什么在破坏亲子关系。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 晚清政商笔记1:胭脂扣

    晚清政商笔记1:胭脂扣

    本书从浩瀚清史里细细梳理出有关晚清政商人士的一些琐闻、传记,以笔记小说的形式结构的短篇故事集,涉及内容广泛驳杂,举凡草木虫鱼、风俗民情、情场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皆录其中。作家以史家的态度书写笔记,多标榜其记事之确实,带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 The History of Caliph Vathek

    The History of Caliph Vathe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花似景只为你

    落花似景只为你

    一场高中的暗恋让两个人擦起了不一样的火花林一年从高一一直暗恋的女生终于有一天她们在一起了……
  • 天宝唐风

    天宝唐风

    天宝之年,一个诗与剑的国度,正迎来一场血与火的涅槃。当是时,李隆基沉醉梨园,杨玉环舞动天下,安禄山狼心虎视。布衣李苍玉,一剑动京师!【书友QQ群:129399679】
  • 剑问大道

    剑问大道

    作为来自21世纪的三好青年的林青看着这漫天的仙神。拜上清灵宝天尊为师,深知通天教主结局的他在封神的过程中一步步改变了截教的命运。“点子扎手,风紧扯呼。”于是开始了在洪荒世界的旅程。也是在不断寻找自己的过程
  • 魔女造神记

    魔女造神记

    她是人类所不耻的妖人,被贵公子捉弄、讥讽,羞辱致死。被抛至镇妖塔内,尸骨无存。无意间进入到随身携带的戒指内,拥有了无上的修炼秘籍。尸体被分食?那便以灵魂来修炼。塔内无灵气?那便以妖魔鬼怪之气进行修炼。他出生于三大世家,惊艳才绝,年少出名。十五岁承家主之位,俊美冷漠似天神下凡,以驱逐异族为己任。初遇,她遭遇雷劫,法力全无,化身五岁模样的小妖人。摇晃着三条毛茸茸的尾巴,撒娇卖萌求带走。面对如此要求,他自然却之不恭。这是一个伪养成,家主苦等守护三生三世,势要将魔女娶回家,宠上天,顺便修炼成神的故事。简介无能,内容更精彩,男强女强,双洁~欢迎入坑呀~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大丹铅汞论

    大丹铅汞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