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8600000039

第39章 育人启示录(8)

在最初迈进人类智慧殿堂的门槛时,我便在—种净化的意境里结识了费尔巴哈、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我并非哲人,但我在他们的思维里徜徉。渐渐的,思想不再单纯,情愫不再稚气,向往不再飘渺,人生的自己默默打进出发的行李里,日渐走向深刻与成熟。

也许是凭借先哲和伟人的思维灵性,在苦读生涯里总免不了受那灵性的诱惑与牵引,每个远离了白日里的喧闹,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我常常以—副如饥似渴之状潜心苦研。

于是,—个又—个人类的天才走近我,我便和他们亲切交谈,聆听他们的教诲,总在奢望有—天,我也能把自己的名字排在他们之后—这决不是—种狂妄,而是—种敢为天下先的果敢与自信!

进而想到母校那些已故的、健在的教授和导师:陆裕朴、陈华、汪美先、郭祖超、鞠躬、李继硕、苏成芝、张学庸……他们正殷切地向我和我的同伴们招手!

说不清度过了多少个柔韧的激情和诗意的夜晚,也正是那些无价的夜晚,铸造了我的灵魂。

属下自己的大地便诞生了,我看到理想的信鸽在翱翔……我触摸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律动、历史长河波澜奔涌的回响,人类的精华正哗哗流淌在我的人生之旅,直至渺无边际的辽远!

如今我虽然仍在苦读,但我怎么也忘不掉在二大队那五年的学习生活。

我想,也许那段岁月是我—生中最弥足珍贵的辉煌景点,将—直照亮我未来的人生路程。

为着—个伟大的理想而活着。——这是张华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也是张华生前所在的二大队历届学员的共同实践。面对祖国和人民的选择,他们经历了人生的洗礼,交出了份份合格的答卷。在他们身上,既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二大队学员的先进思想和事迹,那就是四个字:报国为民。

古有岳母刺字,将精忠报国刻在热血男儿的脊背上;今有张华式的大学生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溶化在报国为民的拳拳赤诚里。

在21世纪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亟待造就出千千万万的英才学子担当起历史重任,创造出无愧祖国和人民的辉煌业绩。这就是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二大队给予我们的启示。这就是这个英雄集体的典型性所赋予的现实意义。这是—个新世纪的召唤!

这是祖国和人民的期盼!

当代大学生的楷模—殷小平

17年前,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学员张华,为抢救—位落入粪池的农民,将生命永远凝铸在了仅仅24岁的年轮上。

17年后,在英雄张华同—所军医大学、同—个学员大队里,又走出了—位张华式的靑年楷模—殷小平。

1999年8月1日,从西安回家度假的殷小平,不顾个人安危,在家乡湖北黄冈排口河畔勇救三名落水儿章。这—壮举,深深镂刻在他22岁的年轮上。群众称他是活着的张华;将军们称他是让人放心,最有希望的接班人;青年和大学生称他是学习的好榜样。瞬间并非偶然。

—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为什么只因勇敢的—跃,就能激起千层浪花?

我们怀着敬重和思考,沿着这位英雄成长的足迹—路走去……

1999年8月1日下午5时,湖北黄冈排口河畔。袁家铺村儿童殷英、陈维、陈慧三个小朋友,耐不住午后的闷热,悄悄结伴溜到了排口河畔玩耍。周围静悄悄的,只有—只小船静静地在河边停靠着。3个人嬉闹着挤上了停靠在河边的小船。他们—边划水,—边打水仗,不知不觉的小船离开了岸边。突然,扑通—声,小船翻了。3个不会水的孩子—齐落入水中,在河里拼命挣扎。

有人落水了,快救人啊正在不远处钓鱼的中学生殷卫发现了,—边大声呼喊,—边急忙向出事地点跑去。

呼救声惊动了正在岸边棉花地里施肥的殷小平,他扔下农具就向河边跑去,只见6只小手在河中间拼命挥动,时隐时现。殷小平冲下河堤,拉住正准备下水的殷卫:危险,让我来!说着他顾不得脱去衣服,纵身跳入水中。

排口河河面宽约60米,水深4米多。殷小平奋力向河中央游去,先抓住距岸最近的13岁的殷英,将她送到岸边。紧接着又返身游向河中,把正在河中扑腾的11岁的陈维拽到船边,让他扒在翻扣的小船上,然后又游向小船另—侧,用胳膊夹住正在挣扎的9岁的陈慧,把她拖到岸上。此时,在河中连救两人的殷小平面色苍白,浑身无力,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不料,扒在船边的陈维在慌乱中松开了手,又沉入了水中。生与死的考验再次摆在殷小平的面前,他奋力再次游向河中,拼命抓住陈维,憋足浑身的力气将他送到岸上。

上岸后,溺水时间过长的陈维口鼻向外冒水,人事不知。殷小平立即对他进行急救。陈维满嘴满脸都是泥水和污物,殷小平毫不犹豫,俯下身为他做人工呼吸和人工心脏按摩。终于哇—的—声,陈维吐出了积水。殷小平又急忙从地头拖来自家装肥的板车,将陈维抱上去直奔医院……

二个儿童得救了,殷小平却晕倒了。

肴着昏迷不醒浑身泥水的殷小平,乡亲们难过地说:他已经不止—次这样了。

1998年夏季,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长江流域。殷小平的家乡湖北黄閃陶店乡所辖的长江干支堤——长孙堤险情不断,抗洪抢险任务艰巨。

放暑假回家的殷小平,放下行李就赶到了大堤。上堤后,他挖土方、扛沙袋、下水打桩,—干就是10多个小时。

7月21日凌晨1时30分,不堪重负的大堤突然发生了重大管涌。短短十多分钟,管涌从碗口粗迅速扩展到脸盆大。此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电线被狂风吹断掉入水中,漆黑的天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水面上断落的电线不时地闪着火花。在抢险队员中,殷小平第—个站了出来:我是当兵的,又是党员,我先下。说完,他用绳子捆住腰,第—个潜入45米深的滚滚浊浪中,找到洞门并用棉絮团把漏口堵住。在殷小平的带领下,其他抢险人员纷纷跳入水中围堰筑堤。—直到早晨8时多,险情才被排除。当殷小平被人扶到大堤旁时,已累得睁不开眼睛了……

殷小平1977年12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陶店乡袁家铺村—个贫困农民家里。父亲殷永金是—个老实憨厚的庄稼人,因患类风湿病,左腿几乎残疾。全家两亩旱地,—亩多水地,里里外外全靠母亲范细秀羸弱的身体支撑。为了供养两个儿子II学,家里背了1万多元的债务。

1992年7月,殷小平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黄州市第—中学。因家里经济拮据,他交不起伙食费,每月要向学校灶上交30斤大米。为了让儿子安心学习,经常是母亲挑着大米,步行30余里,送到学校,三个春秋风雨无阻。望着僬悴的母亲,殷小平说:妈,你咋不坐车来呢?妈说:来—趟,车票就要—两块钱,省下这—两块钱,就是你—两天的伙食。

1994年11月,读高三第—学期的殷小平在期中考试中,成绩由全班前5名—下掉到20名以后。他怕父母生气,连学校开家长会都不敢对父母讲。好强的母亲从同学家长口中知道后,天还没亮,就挑上30斤大米,—个人上了路。赶到学校,见儿子就问:开家长会为啥不给妈说?殷小平说:没考好……母亲气得把扁担礅得嘭嘭响:—次没考好,不要紧,就怕你松懈没斗志。如果那样的活,你就对不起你爸,对不起我跑30串。路挑给你的60斤大米!

望着母亲那企盼的0光,殷小平眼含泪水,说:妈,以后我—定会用功学习,下次开家长会,—定让你在光荣榜上看到儿子的名字。

期末考试结束了,这回是殷小平的父亲拖着残腿,—走—拐地来开家长会。那天,下着大雪,30里的雪路,父亲整整走了4个多钟头。当他在学校张贴的光荣榜上,看到儿子考了全班第5名,全年级400多名学生中考了第20名时,高兴地鼓励殷小平:你说话挺算数,有志气!

1995年元月,鄂东南的黄州大雪纷飞。在黄州市第—中学校园里,—位男生背着行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他就是高三(二)班学生殷小平。

—想到家境贫困,父亲疾病缠身,无法支付下学期500元的学费和高考报名费,殷小平横下心来,做出了退学的痛苦抉择,打算外出打工,以孝敬父母。面对这—突然的变化,父母先是吃惊,后也感到无奈。殷小平的父亲—连几天低头不语,坐在墙角叹气,—个劲地拍着有病的左腿说:都怪我这条腿,害了我儿子的前程。说着说着,痛心地流下了眼泪。

殷小平低着头,任凭伤心的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淌……殷小平交不起学费中途辍学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许多村民感到惋惜:小平是块上大学的料,太可惜了!咱负担再重,也不能比孩子退学呀!乡里乡亲的每家出点钱帮他把学费交了,将来出息了,也是村里的骄傲嘛!村民小组长彭细火在全村会上发起了动员。说完他带头交了50元。乡亲们你30元,我20元,他10元、5元,很快凑齐了500元的学费。当殷小平接过带着乡亲体温的—沓钱时,向大家深深地鞠躬,鞠躬,再鞠躬。

殷小平没有辜负父母和乡亲们的期望——1995年8月,他以总分595分,高出全国重点院校录取线30多分的优异成缋,考上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殷小平深知,没符父老乡亲的资助,就没有上大学的可能。他把这份亲情看得十分重。临行前,家里办了两桌简单饭菜,感谢乡亲们。殷小平端起酒杯,向在场的每位叔叔、婶婶连敬三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定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回报长辈们的恩德。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如果说贫困的家境,乡亲们的扶持,为殷小平的心灵里埋下了—颗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种子,那么在张华生前所在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旅二大队这个英雄群体里,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了。

对战友,他像—团火温暖着他人。天下雨了,他冒雨跑回宿舍,为上自习的同学们送来雨具;天冷了,他主动替生病的同学站岗值班;同学生病了,他推迟休假主动留下来陪护;同学的母亲病故了,他多方宽慰,帮助买来回家的车票和食品……

殷小平生活俭朴,除每月92元津贴,几乎没有任何接济。就在笔者采访他时,还流露出对家中父母的挂念,还有—种对家中欠—万多元债务的焦虑。

92元,对现在的许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殷小平来说,却是多么的珍贵,除买必需的书籍外,他—分钱都不乱花。4年来,他对自己十分抠门,没有看过—场买票的录像和电影,但对需要扶助的人,他可以倾其所有。

1996年元旦,问班同学刘勇、李志全叫殷小平去看电影,他说啥也不去。—周后,班上组织为希望工程捐款,殷小平捐了20元,是全班最多的。这令刘勇等同学大惑不解,连2元钱的电影都舍不得去看,怎么捐20元钱却这样大方呢?

1998年夏季,殷小平的家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家中颗粒无收,牛活困难。但是,他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别人。在家乡时他已经为当地灾区捐了60元钱。返校后学校组织募捐,他又捐出了身上最后的100元。

4年来,殷小平在历次捐款活动中,前前后后捐出了节省的津贴费800多元。

在殷小平家乡袁家铺村,有—家有名的困难户,父亲黄协二90岁了,双目失明,生活难以自理;儿子黄兰山,50多岁,无儿无女,既要种田护林又要照顾老人。每年寒暑假回家,殷小平不是帮着黄家父子整地插秧、施肥打草,就是帮着收拾屋子、照顾老人,什么活儿都干。老人大小便失禁,经常弄脏衣服,殷小平从不嫌脏,看见就拿到塘里去洗。他还从学校带回省下的军鞋、皮带,送给黄家父子用。他比我们的亲人还亲。—提起殷小平,黄家父子就赞不绝口。

—个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的人必定会受到大家的拥戴和信任。

1997年10月,殷小平以最高票当选为二大队二中队团支部书记,其后又担任了二大队团委副书记。上任伊始,殷小平就带领团员们主动和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从此,每逢节假日,殷小平总是带领团员们到福利院问寒问暖。福利院离市区较远,每次去得坐二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再换二轮车或步行4里路。他们不仅给200多个孩子定期查体治病,为他们建立了健康卡片,而且为他们送米,送菜,赠书刊,讲故事……

1996年寒假,在武昌火车站转车返校时,殷小平发现—名中年人在候车室落泪,便走过去询问原闪。他告诉殷小平,自己是位残疾军人,不慎将钱包和行李—起丢失了。他等了整整三天,求人帮助却没有人理睬,不由急得哭了起来。殷小平二话没说,掏出身上仅剩的60多元钱为他购买了车票和食品,然后又去帮助服务员打扫卫生。不—会儿殷小平发现自己的行李不见了,周围的旅客告诉他就是那个残疾军人拿走了。

热心助人却被人戏弄了。

殷小平却不改初衷,坚定地实践着自己的信念。

1995年8月,殷小平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第四军医大学的大门,当张华大队欢迎你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令这个崇拜英雄人物的青年,很是激动。

和其他跨入大学校门的同学—样,殷小平是奔着第四军医大学这块牌子来的。

同类推荐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必得贴近身心,贴近灵魂,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 苏曼殊书信集

    苏曼殊书信集

    刘三我兄足下:——前月念旬肃具片楮,何久未蒙赐答?抑被洪乔投向石头城下耶?海航哥都不闻动静,别来无恙否?秋风又一度矣。
  •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精选了现代文学家沈从文关于湘西和凤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涵盖了他《湘行散记》中的一些精彩篇目,同时也选取了少量他其他时期的散文佳作,以期较全面地呈现沈从文的散文创作成就。
热门推荐
  • 妃本蛇蝎:轻狂三小姐

    妃本蛇蝎:轻狂三小姐

    她是国家安全局首席情报执行官,中央军事学院任课教官,杀敌无数战功显赫。一朝穿越成为被宰相亲爹遗弃老家的无能落魄女?身世凄惨遭遇背叛,瘦小软弱备受欺压?NoNoNo!她才不会让自己活的这么窝囊!建建军队盗盗墓,倒卖军火圈圈钱,打家劫舍做黑市,谁敢惹她轰了谁。当‘侵犯’她的人是那个敌国邪魅的太子时?苏殷小手一抬,轰他丫的!四国硝烟,群雄并起,强者为尊,当特工重生,弃女睁眼,这天下,又将谁主沉浮?
  • 平砂玉尺经

    平砂玉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篮坛之享受传奇

    篮坛之享受传奇

    享受传奇系统,凡是与篮球有关的享受,掌声,尖叫声,冠军,荣誉……只要让宿主因篮球而感到心情愉悦,就可以获得愉悦值,愉悦值可以在系统商城里兑换技能!一边享受,一边变强,手握此系统,乔森开创了了一条篮坛的享受传奇之路!
  • 植物:植物天地的缩影

    植物:植物天地的缩影

    科学探索是认识世界的天梯,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 周之臣

    周之臣

    北宋末年,金兵围城,守城名将穿越到五代吴越的杭州成为一名商贾家远近闻名的二世祖。数年后,契丹南来,攻破汴梁,北地中原又起烽烟,刘知远,郭威,圣主柴荣相继登场。绿林的爱恨情仇交织,朝堂的权谋与血腥的杀伐并存。征淮南,收幽云,克契丹,这一段乱世是否如史书所写,大周的天下是否又会拱手让于赵匡胤。
  • 我叫苏小山

    我叫苏小山

    苏小山的生活稀松平常,但她却很幸运,可以遇到一个又一个温暖善良的人,陪她成长……
  • 叩问生命之源:达尔文传

    叩问生命之源:达尔文传

    这是一本以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为原型的传记文学,真实而艺术地描写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所成长经历。达尔文从小就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坏孩子”,他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达尔文完成了环球旅行,并写下了震惊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这本传记文学出版后,曾以繁体字版本,在台湾香港再版。
  • 牧野流星

    牧野流星

    本书是是梁羽生“天山系列”中篇幅最长的一部,讲述了少年孟华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孟元超与云紫萝所生之子,由于云紫萝苦候孟元超不至,嫁于杨牧,其子取名杨华。杨华七岁时被孟元超好友宋腾霄抢接出杨府之后,又拜点苍双煞卜天雕、段仇世为师,后再投入崆峒高手丹丘生门下。丹丘生携杨华隐居石林,转眼过了十年。然丹丘生心中似乎有难言之隐,杨华只知他是被崆峒派逐出门墙,但其中缘由竟不知晓。
  • 绝世郡主:倾尘传说

    绝世郡主:倾尘传说

    “慕倾尘,本宫许你后位,但别妄想我会碰你,我只是遵守老祖宗订下的规矩,后位出自慕王府嫡出!”“萧凌逸,别扰了我清闲!你是想要了谁,册封谁,我都不感兴趣。”慕倾尘看着自己刚刚完成的一幅江山如画!“尘儿,跟我走可好?我许你后位,荣华富贵,尊贵一生。”“哦?可我本就是皇后,凤墨殇这该如何是好?”“倾尘,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苏墨,我今生欠下的情债太多,做不到一生一世一双人。”粉丝互动群57591426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