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0900000002

第2章 汇考(2)

太祖天显二年冬十一月太宗即位十二月庚辰尊

皇太后萧氏为太皇太后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按德祖宣简皇后传后萧

氏小字岩母斤遥辇氏宰相剔剌之女男子六人太

祖长子也

天显八年十一月辛丑太皇太后崩遣使告哀于唐

及人皇王倍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天显九年二月戊寅葬太皇太后于德陵前二日发

丧于菆涂殿上具衰服以送后追谥宣简皇后诏建

碑于陵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道宗清宁元年即皇帝位九月尊皇太后为太皇太

后以应圣节上寿设宴

按辽史道宗本纪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己丑即皇帝

位辛丑改元清宁大赦九月庚午尊皇太后曰太皇

太后十二月戊子应圣节上太皇太后寿宴群臣命

妇 按圣宗钦哀皇后传后萧氏小字耨斤生兴宗

圣宗崩诬仁德皇后谋乱徙上京害之自立为皇太

后重熙三年后阴召诸弟议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

所谋白帝帝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七括宫六年帝

悔之亲驭奉迎侍养益孝谨后常不怿帝崩殊无戚

容见崇圣太后悲泣如礼谓曰汝年尚幼何哀痛如

是清宁初尊为太皇太后

清宁三年十二月戊辰太皇太后不豫曲赦行在五

百里内囚己巳太皇太后崩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清宁四年春正月壬申朔遣使报哀于宋夏五月庚

午上大行太皇太后尊谥曰钦哀皇后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英宗治平四年正月丁巳太子即皇帝位己未尊皇

太后曰太皇太后乘舆如万安太后之制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按慈圣光献曹皇后传后

真定人明道三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佑元年九月

册为皇后英宗立尊后为皇太后神宗立尊为太皇

太后帝致极诚孝所以承迎娱悦无所不尽从行登

玩每先后策掖后亦慈爱天至或退朝稍晚必自至

屏扆候瞩间亲持膳饮以食帝外家男子旧毋得入

谒后春秋高佾亦老帝数言宜使入见辄不许他日

佾侍帝帝复为请乃许之因偕诣后合少焉帝先起

若令佾得伸亲亲意后遽曰此非汝所当得留趣遣

出 按舆服志神宗嗣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其

行幸依治平元年之制而皇太后皇后常出只用副

金涂银装白藤舆覆以榈屋饰以凤辇官服同乘

舆平头辇之制于是诏太皇太后出入所乘如万安

太后舆上设行龙六制饰率有加金铜车礼典不载

则如旧制

神宗熙宁元年三月戊子作太皇太后庆寿宫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熙宁二年奉太皇太后玉册金宝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熙宁二年神宗尊

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诣文德殿跪奉玉册授摄

太尉曾公亮金宝授摄司徒韩绛礼毕百官称贺

元丰元年春正月乙丑以太皇太后疾驿召天下医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元丰二年太皇太后崩帝改易山陵加恩外戚

按宋史神宗本纪元丰二年冬十月己酉太皇太后

疾上不视事庚戌罢朝谒景灵宫命辅臣祷于天地

宗庙社稷减天下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释之乙卯太

皇太后崩戊午诏易太皇太后园陵曰山陵 按慈

圣光献曹皇后传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

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帝

推恩曹氏拜佾中书令进官者四十余人

元丰三年帝不视朝为太皇太后上谥祔庙加恩亲

按宋史神宗本纪元丰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

太皇太后在殡不视朝戊寅上太皇太后谥曰慈圣

光献三月癸酉葬慈圣光献皇后于永昭陵乙酉祔

慈圣光献皇后神主于太庙己丑以慈圣光献皇后

弟昭德军节度使曹佾为司徒兼中书令改护国军

节度使余亲属加恩有差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尊太后高氏为太皇太后权同

听政礼官上垂帘之制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丰八年一月神宗寝疾宰相王

珪乞早建储为宗庙社稷计又奏请皇太后权同听

政神宗首肯三月甲午朔皇太后垂帘于福宁殿谕

珪等曰皇子性庄重从学颖悟自皇帝服药手写佛

书为帝祈福因出以示珪等所书字极端谨珪等称

贺遂奉制立为皇太子戊戌神宗崩太子即皇帝位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甲寅以群臣固请始同太皇

太后听政己未命中外避太皇太后父遵甫名夏四

月乙亥诏以太皇太后生日为坤成节 按礼志哲

宗即位太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按仪注未

释服以前遇只日皇帝御迎阳门日参官并赴起居

依例奏事每五日遇只日于迎阳门垂帘皇帝坐于

帘内之北宰执奏事则权屏去左右侍卫事有机速

许非时请对及赐宣召亦许升殿礼部御史台合门

奏讨论御殿及垂帘仪制每朔望六参皇帝御前殿

百官起居三省枢密奏事应见谢辞班退各令诣内

东门进榜子皇帝双日御延和殿垂帘日参官起居

太皇太后移班少西起居皇帝并再拜三省枢密院

奏事三日以上四拜不舞蹈候祔庙毕起居如常仪

帘前通事以内侍殿下以合门吏部磨勘奏举人垂

帘日引应见谢辞臣僚遇朔望参日不坐并先诣殿

门次内东门应囗赐者并门赐之于是帝御迎阳门

幄殿同太皇太后垂帘宰臣亲王以下合班起居常

制分班十六至是合班以合门奏请故也礼官请如

有祥瑞边捷宰臣以下紫宸殿称贺皇帝毕赴内东

门贺太皇太后从之 按宣仁圣烈高皇后传后亳

州蒙城人母曹氏慈圣光献妃囗也故后少鞠宫中

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慈圣异日必以

为配既长遂成婚濮邸生神宗皇帝治平四年神宗

嗣位尊为皇太后哲宗嗣位尊为太皇太后驿召司

马光吕公着未至迎问今日设施所宜先未及条上

已散遣修京城役夫减皇城觇卒止禁庭工技废导

洛司出近侍尤亡状者戒中外毋苛敛宽民间保户

马事由中旨王珪等弗预知又起文彦博于既老遣

使劳诸途谕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且令亟疏可用

者从父遵裕坐西征失律抵罪蔡确欲献谀以固位

乞复其官后曰遵裕灵武之役涂炭百万先帝中夜

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能寐圣情自是惊悸驯致大

故祸由遵裕得免刑诛幸矣先帝肉未冷吾何敢顾

私恩而违天下公议确悚栗而止光公着至并命为

相使同心辅政一时知名士汇进于廷凡熙宁以来

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于是以常平旧式改青苗以

嘉裕差役参募役除市易之法逭茶盐之禁举边寨

不毛之地以赐西戎而宇内复安契丹主戒其臣下

复勿生事于疆埸曰南朝尽行仁宗之政矣蔡确坐

车盖亭诗谪岭表后谓大臣曰元丰之末吾以今皇

帝所书佛经出示人是时惟王珪曾奏贺遂定储极

且以子继父有何间言而确自谓有定策大功妄扇

事端规为异时眩惑地吾不忍明言姑托讪上为名

逐之耳此宗社大计奸邪怨谤所不暇恤也廷试举

人有司请循天圣故事帝后皆御殿后止之又请受

册宝于文德后曰母后当阳非国家美事况天子正

衙岂所当御就崇政足矣上元灯宴后母当入观止

之曰夫人登楼上必加礼是由吾故而越典制于心

殊不安但令赐之灯烛遂岁以为常侄公绘公纪当

转观察使力遏之帝请至再仅迁一秩终后之世不

敢改又以官冗当汰诏损外氏恩四之一以为宫掖

先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宋用臣等既被斥

祈神宗乳媪入言之冀得复用后见其来曰汝来何

为得非为用臣等游说乎且汝尚欲如曩日求内降

干挠国政耶若复尔吾即斩汝媪大惧不敢出一言

自是内降遂绝力行故事抑绝外家私恩文思院奉

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哲宗元佑元年上太皇太后高氏宫名以久旱诣寺

观祷雨又诏添设太皇太后出入仪卫之制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佑元年二月丁未群臣上太皇

太后宫名曰崇庆殿曰崇庆寿康 按五行志元佑

元年春诸路旱正月帝及太皇太后车驾分日诣寺

观祷雨 按仪卫志哲宗即位元佑元年诏太皇太

后出入仪卫并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其不可考者

则依慈圣光献皇后之例既而又诏太皇太后出入

仪卫添御龙骨朵子直三十六人御龙弓箭直四十

五人御龙弩直四十五人皇城司禁卫五十人马队

三百五十人东西班茶酒班殿侍共一百人快行增

至二十人军头引见司监官二员并将带承局等子

依随驾例祗应钧容直并动乐殿侍侧候开乐取旨

元佑二年太皇太后高氏诏就崇政殿受册礼官议

受册之仪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佑二年三月壬戌太皇太后手

诏止就崇政殿受册四月己亥太皇太后以旱权罢

受册礼九月乙卯发太皇太后册宝于大庆殿 按

礼志元佑二年诏太皇太后受册依章献明肃皇后

故事皇太后受册依熙宁二年故事皇太妃与皇太

后同日受册令太常礼官详定仪注右谏议大夫梁

焘请对文德殿太皇太后曰大臣欲行此礼予意谓

必难行焘对曰诚如圣虑愿坚执勿许且母后权同

听政盖出一时不得已之事乞速罢之中书舍人曾

肇亦言太皇太后听政以来止于延和殿受辽使朝

见亦止于御崇政殿未尝践外朝今皇帝述仁祖故

事以极崇奉之礼太皇太后傥以此时特下明诏发

扬皇帝孝敬之诚而固执谦德止于崇政殿受册则

皇帝之孝愈显太皇太后之德愈尊两义俱得顾不

美欤太皇太后欣然纳之乃诏将来受册止于崇政

殿寻以天旱权罢未几太师文彦博等以时雨溥澍

秋稼有望请举行册礼凡三请乃从九月六日发太

皇太后册宝于大庆殿发皇太后太妃册宝于文德

殿行礼如仪

元佑三年太皇太后诏有司寻绎典故于是檐子饰

以龙凤伞用红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 按舆服志云云

元佑四年十一月己丑太皇太后却元日贺礼令百

官拜表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元佑七年以太皇太后本命诏斋僧设醮内外录囚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元佑七年诏太皇

太后本命岁正月一日京师及天下州军各斋僧尼

道士女冠一日在京宫观寺院开建道场七昼夜内

外狱囚并设食三日

元佑八年以太皇太后高氏违豫行祈祷礼及崩上

谥特建原庙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佑八年秋八月辛酉以太皇太

后疾帝不视事丁卯祷于岳渎宫辛未祷于天地宗

庙社稷乙亥祷于诸陵九月戊寅太皇太后崩己卯

诏以太皇太后园陵为山陵庚辰遣使告哀于辽十

二月己巳辽人遣使来吊祭己巳上太皇太后谥曰

宣仁圣烈皇后 按礼志元佑八年太皇太后违豫

祈祷如元丰仍致祷诸陵又令南京等处长吏诣祖

宗神御所在建置道场三省请奉安神御于治隆殿

以遵元佑初诏复以御史刘极之言特建原庙庙成

名神御殿曰徽音山殿曰宁真

淳熙十六年二月辛未光宗受禅尊太后曰寿圣皇

太后

按宋史光宗本纪云云 按宪圣慈烈吴皇后传后

开封人年十四高宗为康王被选入宫王即帝位封

和义郡夫人进封才人又为婉仪寻进贵妃绍兴十

三年诏立贵妃为皇后高宗内禅后称太上皇后孝

宗即位上尊号曰寿圣太上皇后上皇崩遗诏改称

皇太后光宗即位更号寿圣皇太后以寿皇故不称

太皇太后也

光宗绍熙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帝率群臣诣重华宫

奉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册宝

按宋史光宗本纪云云

绍熙四年九月己卯上寿圣皇太后尊号曰寿圣隆

慈备福皇太后十一月癸未帝率群臣奉上皇太后

册宝于慈福宫

按宋史光宗本纪云云 按宪圣慈烈吴皇后传绍

熙四年后寿八十帝乃觐后奉册礼加尊号曰隆慈

备福

绍熙五年宁宗受禅改尊寿圣太后吴氏为太皇太

后代行祭奠之礼

按宋史光宗本纪绍熙五年六月戊戌寿皇圣帝崩

壬寅寿皇大敛皇子嘉王复入奏事诏俟疾愈过宫

行礼丞相以下请皇太后垂帘听政不许请代行祭

奠礼许之仍有旨皇帝有疾听就内中成服乙巳尊

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寿成皇后为皇

太后 按宁宗本纪孝宗崩光宗以疾不能出壬寅

宰相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不许请代行祭奠之礼

从之丁未宰臣奏云皇子嘉王仁孝夙成宜正储位

以安人心越六日奏三上从之明日遂拟旨以进是

夕御批付丞相云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七月辛酉留

正以疾辞去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见正去乃遣韩

胄因内侍张宗尹以禅位嘉王之意请于太皇太后

不获遇提举重华宫关礼胄因其问告之礼继入

内泣请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乃悟令谕胄曰好

为之冑出告汝愚命殿帅郭杲夜分兵卫南北翌

日禫祭汝愚率百官诣大行柩前太皇太后垂帘汝

愚率同列再拜奏皇帝疾不能执丧臣等乞立皇子

嘉王为太子以安人心乃奉御批八字以奏太皇太

后曰既有御笔卿当奉行汝愚曰内禅事重须议一

指挥太皇太后允诺汝愚袖出所拟以进云皇帝以

疾不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

皇帝位尊帝为太上皇皇后为太上皇后太皇太后

览毕曰甚善乙丑太皇太后命立崇国夫人韩氏为

皇后 按宪圣慈烈吴皇后传五年正月帝率群臣

行庆贺礼嘉王侍侧后勉以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

先夏孝宗崩始正太皇太后之号时光宗疾未平不

能执丧宰臣请垂帘主丧事后不可已而宰执请如

唐肃宗故事群臣发丧太极殿成服禁中许之后代

行祭奠礼寻用枢密赵汝愚请于梓宫前垂帘宣光

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皇帝翌日册夫人韩氏为皇

后撤帘

宁宗庆元元年十一月戊戌加上寿圣隆慈备福太

皇太后尊号曰寿圣隆慈囗福光佑太皇太后

按宋史宁宗本纪云云 按宪圣慈烈吴皇后传庆

元元年加号光佑迁居重华宫

庆元二年冬十月戊申率群臣奉上寿圣隆慈囗福

光佑太皇太后册宝于慈福寿康宫十一月庚寅诣

寿康宫上太上皇帝宽恤诏

按宋史宁宗本纪云云

庆元三年太皇太后吴氏崩帝为服囗推恩优免贫

按宋史宁宗本纪庆元三年冬十月丙申以太皇太

后违豫赦十一月辛丑太皇太后吴氏崩乙巳诏为

大行太皇太后服期十二月丁丑以大行太皇太后

攒宫蠲绍兴府贫民明年身丁折帛绵绢 按宪圣

慈烈吴皇后传三年十月后寝疾诏祷天地宗庙社

稷大赦天下逾月而崩年八十三遗诰太上皇帝疾

未痊愈宜于宫中承重皇帝服齐衰五月以日易月

诏服期年丧

庆元四年二月丙子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宪圣慈

烈皇后三月甲子权攒宪圣慈烈皇后于永思陵

按宋史宁宗本纪云云

嘉泰二年作寿慈宫迎太皇太后谢氏还内上尊号

册宝

按宋史宁宗本纪嘉泰二年八月己丑诏作寿慈宫

请太皇太后还内九月己酉朝寿慈宫冬十月乙亥

上寿成惠慈太皇太后尊号曰寿成惠圣慈佑太皇

太后十二月甲戌率群臣奉上寿成惠圣慈佑太皇

太后册宝于寿慈宫 按成肃谢皇后传后丹阳人

幼孤鞠于翟氏因冒姓焉及长被选入宫淳熙三年

册为皇后复姓谢氏亲属推恩者十人光宗受禅上

尊号寿成皇后孝宗崩尊为皇太后庆元初加号惠

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

开禧二年太皇太后移居大内赐缗钱百万以犒军

按宋史宁宗本纪开禧二年二月癸丑寿慈宫火甲

寅太皇太后移居大内车驾月四朝三月己亥从太

皇太后幸聚景园十一月癸丑太皇太后赐钱一百

万缗犒赏军士

开禧三年太皇太后谢氏崩谥曰成肃

按宋史宁宗本纪开禧三年正月辛卯以太皇太后

谢氏有疾赦是日崩六月癸亥遣囗管使金告哀八

月己巳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成肃皇后九月乙酉

权攒成肃皇后于永阜陵壬寅祔成肃皇后神主于

太庙 按成肃谢皇后传三年崩谥成肃攒祔于永

阜陵后性俭慈减膳半每食必先以进御服澣濯衣

有数年不易者

度宗咸淳十年嘉国公奉遗诏即皇帝位尊谢太

后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按宋史瀛国公本纪咸淳十年七月癸未度宗崩奉

遗诏即皇帝位年四岁谢太后临朝称诏丙戌上皇

太后尊号曰寿和圣福太皇太后八月甲寅太皇太

后以老不能御正衙命暂以慈元殿为后殿 按理

宗谢皇后传瀛国公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太后年老

且疾大臣屡请垂帘同听政强之乃许加封五代太

后以兵兴费繁痛自裁节汰慈元殿提举巳下官省

泛索钱缗月万平章贾似道兵溃陈宜中上疏请正

其罪太后曰似道勤劳三朝岂宜以一旦罪而失遇

大臣礼先削其官后乃置法贬死京朝官闻难往往

避匿遁去太后命揭榜朝堂曰我国家三百年待士

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

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

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天命未改国

法尚存凡在官守者尚书省即与转一资负国逃者

御史觉察以闻

恭宗德佑元年六月辛未太皇太后诏削尊号圣福

字以应天戒

按宋史瀛国公本纪云云 按理宗谢皇后传德佑

元年六月朔日食既太后削圣福以应天变丞相王

爚老病陈宜中留梦炎庸懦无所长日坐朝堂相争

戾而张世杰兵败焦山宜中弃官去太后累诏不至

遗书宜中母使勉之十月始还朝太后又亲为书召

夏贵等兵曰吾母子不足念独不报先帝德乎贵等

亦罕有至者是月大元兵破常州太后遣陆秀夫等

请和不从宜中即率公卿请迁都太后不许宜中痛

哭固请不得已从之明日当启行而宜中仓卒失奏

于是宫车已驾日且暮而宜中不至太后怒而止

德佑二年春正月太皇太后命称臣礼于元军

按宋史瀛国公本纪德佑二年春正月陆秀夫等至

大元军中求称侄纳币不从称侄孙不从戊辰还太

皇太后命用臣礼 按理宗谢皇后传明年正月更

命宜中使军中约用臣礼宜中难之太后涕泣曰苟

存社稷臣非所校也

端宗景炎元年

即德

佑二年

五月帝即位于福州上太皇

太后尊号八月太皇太后至燕京降寿春郡夫人

按宋史瀛国公本纪大元兵迫临安徙封囗为益王

判福州昺为广王判泉州元兵至囗亭山镇等奉之

走婺州丞相伯颜入临安遣范文虎将兵趣婺召镇

以王还镇得报即去同走温州太皇太后寻遣二宦

者以兵百人召王于温宜中沉其兵江中遂入闽

按理宗谢皇后传未几大元兵薄囗亭山宜中宵遁

文武百官亦潜相引去二月辛丑大军驻钱塘宋亡

瀛国公与全后入朝太后以疾留杭是年八月至京

师降寿春郡夫人越七年终年七十四无子

按宋史纪事本末益王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遥上

帝尊号为孝恭懿圣皇帝又上太皇太后尊号

熙宗天会十三年即皇帝位九月戊寅尊太祖后纥

石烈氏太宗后唐括氏皆为太皇太后

按金史熙宗本纪云云 按钦宪皇后传后纥石烈

氏天会十三年尊为太皇太后宫号庆元 按钦仁

皇后传后唐括氏熙宗即位与太祖钦宪皇后俱尊

为太皇太后号明德宫

天会十四年正月己巳朔上朝太皇太后于两宫丁

丑太皇太后纥石烈氏崩二月癸卯上尊谥曰钦献

太后葬睿陵

按金史熙宗本纪云云 按钦宪皇后传十四年正

月己巳朔熙宗朝于庆元宫然后御干元殿受群臣

贺是月丁丑崩于庆元宫二月癸卯祔葬睿陵

天会十五年正月癸亥朔上朝太皇太后于明德宫

按金史熙宗本纪云云

天眷元年正月戊子朔上朝明德宫九月戊戌上又

朝明德宫

按金史熙宗本纪云云

皇统元年九月戊申上至自燕京朝太皇太后于明

德宫

按金史熙宗本纪云云 按钦仁皇后传皇统元年

上自燕京还京师朝谒于明德宫明年上如天开殿

皇子生使使驰报太皇太后至天开殿上与皇后亲

迎之

皇统三年太皇太后唐括氏崩上致祭上谥祔葬恭

按金史熙宗本纪皇统三年三月丁酉太皇太后唐

括氏崩五月癸亥上致祭太皇太后七月丙寅上再

致祭于太皇太后八月乙巳谥太皇太后曰钦仁皇

后戊申葬恭陵

皇统四年正月乙亥上祭钦仁皇后哭尽哀

按金史熙宗本纪云云

海陵天德二年十月辛未杀太皇太妃萧氏及其子

任王隈喝

按金史海陵本纪云云 按崇妃萧氏传熙宗时封

贵妃天德二年正月封元妃是月尊封太妃海陵母

大氏事萧氏甚谨海陵篡立尊大氏为皇太后居永

宁宫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执妇礼海陵积不

能平及杀宗义等诬太妃以隐恶杀之并杀所生子

任王隈喝

元制太皇太后上尊号进册宝及导从摄官之仪

按元史礼乐志太皇太后上尊号进册宝仪前期二

日仪鸾司设进发册宝案于大明殿御座之前掌谒

设进册宝案于太皇太后殿座榻前设受册宝案于

座榻上并册西宝东侍仪司设册使副位于廷中北

面册官位右宝官位左礼仪使位于前以北为上太

皇太后殿廷亦如之至期大昕群臣皆公服叙位阙

前侍仪使礼仪使引册使引册奉册举册读册捧册

官由月华门入侍仪使礼仪使引册副引宝奉宝举

宝读宝捧宝官由日精门入至露阶下依板位立侍

仪使捧牙牌入至寝殿前跪报外办内侍入奏出传

制曰可侍仪使俯伏兴皇帝出合升辇鸣鞭三入大

明殿升御座鸣鞭三司晨报时鸡唱毕侍仪使礼仪

使引册使以下升自东阶由左门入至御榻前相向

立掌仪赞曰奏中严侍仪使捧牙牌跪奏曰中严又

赞曰就拜曰兴曰平身曰复位曰礼仪使稍前跪曰

册使以下皆跪礼仪使奏请进发太皇太后册宝掌

仪赞曰就拜曰兴曰平身曰复位曰内谒者稍前曰

搢笏奉册宝上进曰册使副捧册宝官稍前曰搢笏

曰内谒者跪进册宝皇帝兴以册授册使册使跪受

兴以授捧册官出笏以宝授册副册副跪受兴以授

捧宝官出笏侍仪使礼仪使引册引宝官导册宝由

正门出册使以下奉随至阶下掌仪赞曰以册宝置

于案曰出笏复位方舆舁行乐作侍仪使礼仪使引

册引宝前导册使以下奉随至兴圣宫前奠案乐止

侍仪使以导从入至太皇太后寝殿前跪报外办掌

谒入启出传旨曰可侍仪使俯伏兴侍仪使掌谒前

导太皇太后升殿导太皇太后时侍仪使入至大明

殿跪奏册宝至兴圣宫请行礼驾兴鸣鞭三侍仪使

前引导从至兴圣宫升御座侍仪使出至案所乐作

方舆入至露阶下奠案册使副立于案前册官东向

宝官西向方舆分退立于两庑乐止尚引引殿前班

入起居位相向立起居拜舞如元正仪礼毕宣赞唱

曰各恭事赞引册使以下退至起居位通班舍人唱

曰摄某官具官

或太尉

其官无常

臣某以下起居引赞赞曰

鞠躬曰平身进入丹墀知班唱曰班齐宣赞唱曰拜

通赞赞曰鞠躬曰拜曰兴曰拜曰兴曰平身宣赞唱

曰各恭事进至案前依位立宣赞唱曰太尉以下进

上册宝掌仪赞曰捧册宝官稍前搢笏捧册宝侍仪

使引册宝官前导册使奉随至御榻进册宝案前掌

仪唱曰跪捧册宝官不跪曰以册宝置于案曰捧册

宝官出笏复位曰太尉以下皆跪曰读举册宝官兴

俱至案前跪掌仪赞曰举册官搢笏取册于匣置于

盘对举曰读册读册官称臣某谨读册读毕举册官

纳册于匣掌仪赞曰出笏曰举宝官搢笏取宝于盝

对举曰读宝读宝官称臣某谨读宝读毕举宝官纳

宝于盝掌仪赞曰出笏曰就拜曰兴曰平身曰众官

皆兴曰复位曰太尉司徒奉册宝官稍前曰捧册宝

官稍前曰搢笏曰捧册宝上进曰皇帝躬授太皇太

后册宝太皇太后以册宝授内掌谒内掌谒置于案

皇帝兴进酒太皇太后举觞饮毕皇帝复御座毕掌

仪赞曰聚官皆复位侍仪使引册使以下分左右出

就位皇帝率皇后及后妃公主降丹墀北面拜贺升

殿皇太子及诸王拜贺升殿典引引百官入就起居

位通班舍人唱曰文武百僚具官臣某以下起居曰

鞠躬曰平身引至丹墀拜位知班报班齐宣赞唱曰

拜通赞赞曰鞠躬曰拜曰兴曰拜曰兴曰平身侍仪

使诣班首前请进酒双引至殿宇下褥位立俟舞旋

列定通赞唱曰分班乐作侍仪使引班首由南东门

入宣徽使奉随至御榻前班首跪曲终班首祝赞曰

册宝礼毕臣等不胜欣抃愿上太皇太后皇帝亿万

岁寿宣徽使应曰如所祝班首俯伏兴退诣进酒位

以下并同元正仪

皇太后上尊号进册宝仪同前仪

太皇太后加上尊号进册宝仪同前仪

进发册宝导从清道官二人警跸二人并分左右皆

摄官服本品朝服云和乐一部署令二人分左右次

前行戏竹一次排箫四次箫管四次板二次歌四并

分左右前行内琵琶二十次筝十六次箜篌十六次

十六次方响八次头管二十八次龙笛二十八为

三十三重重四人次杖鼓三十为八重次板八为四

重板内大鼓二工二人舁八人乐工服并与卤簿同

法物库使二人服本品服次朱团扇八为二重次小

雉扇八次中雉扇八次大雉扇八分左右为十二重

次朱团扇八为二重次大伞二次华盖二次紫方伞

二次红方伞二次曲盖二并分左右执伞扇所服并

同立仗

围子头一人中道次围子八人分左右服与卤簿内

同安和乐一部署令二人服本品服札鼓六为二重

前四后二次和鼓一中道次板二分左右次龙笛四

次头管四并为二重次羌管二次笙二并分左右次

云璈一中道次二分左右乐工服与卤簿内同

伞一中道椅左踏右执人皂巾大团花绯锦袄金涂

铜束带行縢鞋囗

拱卫使一人服本品服

舍人二人次引宝官二人并分左右服四品服

香案中道舆士控鹤八人服同立仗内表案舆士侍

香二人分左右服四品服

宝案中道舆士控鹤十有六人服同香案舆士方舆

官三十人夹香案宝案分左右而趋至殿门则控鹤

退方舆官舁案以升唐巾紫罗窄袖衫金涂铜束带

乌靴

引册二人四品服

香案中道舆士控鹤八人服同宝案舆士侍香二人

分左右服四品服

册案中道舆士控鹤十有六人服同宝案舆士方舆

官三十人夹香案册案分左右而趋至殿门则控鹤

退方舆官舁案以升巾服与宝案方舆官同

葆盖四十人次阅仗舍人二人服四品服次小戟四

十人次仪锽四十人夹云和乐伞扇分左右行服同

立仗供卫使二人服本品朝服次班剑十次梧杖十

二次斧十二次镫杖二十次列丝十皆分左右次水

左金盆右次列丝十次立瓜十次金杌左鞭桶右

蒙鞍左散手右次立瓜十次卧瓜三十并夹葆盖小

戟仪锽分左右行服并同卤簿内

拱卫外舍人二人服四品服引导册诸官次从九品

以上次从七品以上次从五品以上并本品朝服

金吾折冲二人牙门旗二每旗引执五人次青囗四

十人赤囗四十人黄囗四十人白囗四十人紫囗四

十人并兜鍪甲靴各随囗之色行导册官外

册案后舍人二人服四品服次太尉右司徒左次礼

仪使二人分左右次举册官四人右举宝官四人左

次读册官二人右读宝官二人左次合门使四人分

左右并本品服

知班六人分左右服同立仗往来视诸官之失仪者

而行罚焉

上尊号册宝凡摄官二百一十有六人奉册官四人

奉宝官四人捧册官二人捧宝官二人读册官二人

读宝官二人引册官五人引宝官五人典瑞官三人

纠仪官四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四人合门

使三人清道官四人点试仪卫五人司香四人囗顾

问七人代礼官三十人拱卫使二人押仗二人方舆

一百六十人

上皇太后册宝凡摄官百五十人摄太尉一人摄司

徒一人礼仪使四人奉册官二人奉宝官二人引册

官二人引宝官二人举册官二人举宝官二人读册

官二人读宝官二人捧册官二人捧宝官二人奏中

严一人主当内侍十人合门使六人充内臣十三人

纠仪官四人代礼官四十二人掌谒四人司香十二

人折冲都尉二人拱卫使二人清道官四人警跸官

四人方舆官百二十人

上太皇太后册官摄官同前

仁宗延佑七年英宗即位尊太后弘吉剌氏为太皇

太后加上尊号册宝行受贺告庙之礼

按元史英宗本纪大德七年仁宗欲立为皇太子帝

入谒太后固辞曰臣幼无能且有兄在宜立兄以臣

辅之太后不许延佑三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七年

三月庚寅即帝位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壬辰太皇太

后受百官朝贺于兴圣宫八月丁卯宫人官奴坐用

日者请太皇太后禜星杖之籍其资十二月乙卯率

百官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皇太后尊号曰仪天兴圣

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徽文崇佑太皇太后

丙辰以太皇太后加号礼成御大明殿受朝贺戊辰

以太皇太后加号礼成告太庙 按顺宗昭献元圣

皇后传延佑七年英宗即位十二月上尊号太皇太

后册文云王政之先无以加孝人伦之本莫大尊亲

肆予临御之初首举推崇之典恭惟太皇太后陛下

仁施溥博明烛幽微爰自居渊潜之宫已有母天下

之望方武宗之北狩适成庙之宾天旋克振于干纲

谅再安于宗社虽有在躬之历数实司创业之艰难

仪式表于慈闱动协谋于先帝莫究补天之妙允如

扶日之升位履至尊两翼成于圣子嗣登大宝复拥

佑于眇躬矧德迈涂山功高文母是宜加于四字式

益衍于徽称谨奉玉册玉宝加上尊号曰仪天兴圣

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徽文崇佑太皇太后

于戏兹虽涉于强名庶庸申于善颂九州四海养未

足于孝心万岁千秋愿永膺于寿祉丙辰太后御大

明殿受朝贺戊辰告太庙

英宗至治二年太皇太后弘吉剌氏崩定谥告庙制

不用乐

按元史英宗本纪至治二年九月丙辰太皇太后崩

十二月丙戌定谥太皇太后曰昭献元圣遣太常礼

仪院使朵台以谥议告于太庙 按礼乐志太皇太

后崩太常院官奏国哀以日易月旬有二日外乃举

祀事有司以十月戊辰有事于太庙取圣裁制曰太

庙礼不可废迎香去乐可也

至治三年为太皇太后弘吉剌氏祔庙奉上册宝

按元史英宗本纪至治三年三月戊申祔太皇太后

于顺宗庙室遣摄太尉中书右丞相拜住奉玉册玉

宝上尊谥曰昭献元圣皇后 按顺宗昭献元圣皇

后传太后见明宗少时有英气而英宗稍柔懦诸群

小以立明宗必不利于己遂拥立英宗及既即位太

后来贺英宗即毅然见于色后退而悔曰我不拟养

此儿耶遂饮恨成疾崩升祔顺宗庙配食后性聪慧

历佐三朝教宫中侍女皆执治女功亲操井臼然不

事检饬自正位东朝淫恣益甚内则黑驴母亦烈失

八用事外则幸臣失烈门纽邻及时宰迭木帖儿相

率为奸以至棰辱平章张珪等浊乱朝政无所不至

及英宗立群幸伏诛而后势焰顿息焉

顺帝至元元年尊皇太后弘吉剌氏为太皇太后上

尊号册宝诏告中外

按元史顺帝本纪至元元年秋七月戊申诏曰元凶

构难贻我皇太后震惊朕用兢惕永惟皇太后后其

所生之子一以至公为心亲挈大宝畀予兄弟迹其

定策两朝功德隆盛近古罕比虽尝奉上尊号揆之

朕心犹为未尽已命大臣特议加礼八月己卯议尊

皇太后为太皇太后许有壬谏以为非礼不从九月

庚子命有司造太皇太后玉册玉宝冬十月辛未太

皇太后玉册玉宝成遣官告祭于太庙十二月乙丑

奉玉册玉宝上太皇太后尊号曰赞天开圣徽懿宣

昭贞文慈佑储善衍庆福元太皇太后诏曰钦惟太

皇太后承九庙之托启两朝之业亲以大宝付之眇

躬尚依拥佑之慈恪遵仁让之训爰极尊崇之曲以

昭报本之忱庸上徽称宣告中外 按文宗卜荅失

里皇后传后弘吉剌氏天历元年文宗即位立为皇

后至顺三年文宗崩立明宗次子懿璘质班是为宁

宗尊皇后为皇太后宁宗崩大臣请立太子燕帖古

思后曰天位至重吾子尚幼明宗长子妥欢帖睦尔

在广西今十三岁矣理当立之于是奉旨迎至京师

以明年六月即位是为顺帝元统元年尊为太皇太

后仍称制临朝

至元二年秋七月壬子发阿鲁哈不兰奚骆驼一百

一十上供太皇太后乘舆之用

按元史顺帝本纪云云

至元三年以上太皇太后册宝谢太庙诏天下太皇

太后发徽政院粮赈饥

按元史顺帝本纪至元三年二月壬午以上太皇太

后玉册玉宝恭谢太庙夏四月甲戊以太皇太后受

册宝诏天下是月龙兴路南昌新建县饥太皇太后

发徽政院粮三万六千七百七十石赈粜之

至元六年徙太皇太后卜答失里东安州安置

按元史顺帝本纪至元六年六月丙申诏撤文宗庙

主徙太皇太后卜答失里东安州安置放太子燕帖

古思于高丽其略曰昔我皇祖武宗皇帝升遐之后

祖母太皇太后惑于憸慝俾皇考明宗皇帝出封云

南英宗遇害正统寖偏我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朔

漠宗王大臣同心翊戴肇启大事于时以地近先迎

文宗暂总机务继知天理人伦之攸当假让位之名

以宝玺来上皇考推诚不疑即授以皇太子宝文宗

稔恶不悛当躬迓之际乃与其臣月鲁不花也里牙

明里董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宾归而再

御宸极思欲自解于天下乃谓夫何数日之间宫车

弗驾海内闻之靡不切齿又私图传子乃构邪言嫁

祸于八不沙皇后谓朕非明宗之子遂俾出居遐陬

祖宗大业几于不继内怀愧慊则杀也里牙以杜口

上天不佑随降殒罚叔婶卜答失里怙其势焰不立

明考之冢嗣而立孺稚之弟懿璘质班奄复不年诸

王大臣以贤以长扶朕践位国之大政属兀自遂者

讵能枚举每念治必本于尽孝事莫先于正名赖天

之灵权奸屏黜尽孝正名不容复缓永惟鞠育罔极

之恩忍忘不共戴天之义既往之罪不可胜诛其命

太常彻去脱脱木儿在庙之主卜答失里本朕之婶

乃阴构奸臣弗体朕意僭膺太皇太后之号迹其闺

门之祸离间骨肉罪恶尤重揆之大义削去鸿名徙

东安州安置燕帖古思昔虽幼冲理难同处朕终不

陷于覆辙专务残酷惟放诸高丽当时贼臣月鲁不

花也里牙已死其以明里董阿等明正典刑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定命妇朝贺太皇太后仪

按明会典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正旦及冬至前期一

日女官陈设御座于宫中设香案于丹墀之南其日

内官陈设仪仗于丹陛之东西及丹陛东西女官擎

执者立于御座之左右陈女乐于丹陛东西北向设

笺案于殿东门外设班首拜位于中道之东西设命

妇拜位于丹墀北向设司赞位于丹墀东西设司宾

位于命妇班之北东西相向设内赞二人位于殿内

东西命妇至宫门外司宾引命妇人就拜位女官具

服侍班如常仪尚宫尚仪等官诣内奉迎尚仪奏请

升座太后具服出导从如常仪乐作升座乐止司赞

唱班齐乐作赞四拜乐止内赞唱进笺引笺案女官

前导举笺案女官二人举案由殿东门入乐作至殿

中乐止赞众命妇跪内赞唱宣笺目宣笺目女官宣

讫兴唱宣笺展笺女官诣案前取笺宣笺女官宣讫

兴举案者举案干殿东赞命妇皆兴司宾引班首由

东阶升乐作自东门入至殿中乐止内赞唱跪班首

跪司赞唱跪众命妇皆跪班首称某夫人妾某氏等

兹遇

正旦则云履端之节

冬至则云履长之节

敬诣太后殿下称贺(

今班首致

词称贺俱司言女官代)

内赞司赞同唱兴班首及殿外命妇皆

兴司宾引班首由西门出降自西阶乐作至拜位乐

止赞拜乐作四拜乐止司言前跪将旨由东门靠东

出至于丹陛东西向立称有旨司赞唱跪众命妇皆

跪司言宣旨

正旦则云履端之庆

冬至则云履长之庆

与夫人等同之赞

兴众命妇皆兴司赞唱拜乐作四拜乐止尚仪跪奏

礼毕太后兴乐作还宫乐止引礼引命妇以次出又

定中宫千秋节命妇朝贺礼仪与正旦冬至同但致

词云兹遇千秋令节敬诣皇后殿下称贺不传旨朝

贺女乐乐器戏竹二箫十四笙十四笛十四头管十

四十琵琶八十二弦八方响六鼓五拍扳八杖鼓

十二

仁宗洪熙元年定上太皇太后尊号同皇太后仪

按明会典洪熙元年定告祭前期太常寺官具奏致

斋三日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上亲告太宗皇帝

几筵大行皇帝几筵上册宝前期礼部移文各衙门

是日鸣钟鼓百官具朝服随班行礼前一日内侍官

于奉天门设册宝彩舆册东宝西设香亭一于册宝

彩舆之南正中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设而不

作是日早锦衣卫陈设如常仪内官设皇太后宝座

于宫中陈设仪仗于丹陛上及丹墀内设册宝案一

于皇太后宝座前又设香案一于册宝案前设皇帝

拜位于丹陛上正中设亲王拜位于丹墀内设内赞

二人引礼二人设女乐于丹陛上设而不作至期皇

帝临奉天门内捧册宝官捧册宝俟皇帝具冕服出

捧置于彩舆内侍官举舆导驾官导引皇帝随彩舆

后降阶升辂百官于金水桥南北向序立俟册宝舆

至皆跪既过兴随至思善门外桥南北向序立皇帝

至思善门内降辂女官请皇太后升座册宝舆由中

门进至宫中丹陛上置于皇帝拜位前册东宝西内

引礼官导引皇帝由左门入至丹陛上右边北向立

内赞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引礼官导引皇帝至拜位

亲王各具冕服就拜位奏四拜传唱鸿胪寺赞百官

皆四拜毕捧册宝官于彩舆内取册宝捧由殿中门

入至皇太后前左边立皇帝由殿左门入至拜位奏

跪传唱亲王百官皆跪奏搢圭进册捧册官以册跪

进于皇帝右皇帝受册献讫以授执事官执事官跪

受置于案上之左奏进宝捧宝官以宝跪进于皇帝

右皇帝受宝献讫以授执事官执事官跪受置于案

上之右奏出圭奏宣册执事官跪宣读讫奏宣宝执

事官跪宣读讫奏俯伏兴平身传唱同奏复位导引

皇帝由左门出至拜位奏四拜亲王同传唱百官同

四拜毕奏礼毕驾兴

谒谢 是日皇太后受册宝毕候皇后皇妃俱受册

宝毕内官先具谒告仪物翰林院具谒谢文皇太后

皇帝皇后皇妃各具服讫皇帝奏皇太后及率皇后

皇妃祗谒奉先殿及诣太宗文皇帝几筵大行皇帝

几筵前行谒谢礼如常仪

庆贺 是日皇太后行谒谢礼毕仍于宫中服燕居

冠服升座仪仗女乐如前陈设女官具服侍班如常

仪内引礼官引皇帝皇后皇妃亲王公主及六尚等

女官行庆贺礼如常仪次日外命妇四品以上入进

表笺女官先于皇太后宫中左门外设表笺案仪仗

女乐陈设及侍班如前仪命妇是日早于长安左右

门入俱由西华门进至宫门外候引礼内官引入丹

墀内东西相向立皇太后服燕居冠服升座引礼官

引命妇入班赞四拜赞跪赞进表引表案女官二人

前导女官举表案由左门入至皇太后前置讫赞兴

赞四拜赞礼毕驾兴

宣德十年英宗即位尊太后张氏为太皇太后戒外

戚务循礼度宰臣请开讲筵以辅德性

按大政纪宣德十年正月壬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二

月壬子上两宫尊号尊圣祖母皇太后张氏为太皇

太后诏赦天下丁巳太皇太后谕彭城伯张昶都督

张升尚其循礼度修恭俭率子孙毋作过愆自今惟

朔望公朝有政议悉勿预闻

按明外史仁宗诚孝皇后传后张氏永城人父兵马

副指挥麒具外戚传洪武十六年册为燕世子妃永

乐二年册为皇太子妃仁宗立册为后宣宗即位上

尊号曰皇太后英宗即位加上太皇太后

按明昭代典则英宗即位太皇太后临朝杨溥复入

内阁首言圣帝明王莫不务学先帝在时屡谕臣等

劝学东宫遗音尚在灵鉴如临皇上肇登宝位必明

尧舜之道以图唐虞之治乞早开经筵预择讲官必

得学识平正言行端谨老成重厚达大体者数人以

供其职及选宫中左右朝夕侍从之人涵养本源辅

成德性太皇太后喜

正统二年太皇太后召顾命大臣奖励之欲诛太监

王振上及大臣跪救不果

按大政纪正统二年正月太皇太后召英国公张辅

大学士杨上奇杨荣杨溥礼部尚书胡入太后御

便殿上东立辅等西下立太后召问之人皆有奖励

之辞因顾上曰此五人先朝所简贻皇帝有行必与

之计非五人所赞成者不可行也上受命初宣庙崩

太后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禁

中官不差及上初即位幼冲有诏凡朝廷大政皆白

于太后然后行太后令付阁下议决每数日必遣中

官至阁问连日曾有何事确即以帖开某日中官

某以几事来议如何施行太后乃以帖所开验之或

王振自断不付阁议者必召振责之至是振渐擅权

罔上太后宣振至俯伏太后颜色顿异曰汝侍皇帝

时多不律今汝当死女官加刃振颈上为之请诸大

臣皆跪太后曰皇帝年少岂知自古此辈祸人家国

多矣我能听皇帝暨诸公留振此后不得重令干国

事也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崩以遗诰示天下上尊谥

群臣称受顾命

按明昭代典则正统七年冬十月太皇太后崩遗诰

曰吾自洪武中配仁宗昭皇帝三十余年为未亡人

十有八年今命止此得全归以从先帝于地下足矣

允惟国家重事存没在念皇帝聪明孝敬仁厚刚栗

尔内外文武群臣宜尽诚辅导夫天下者祖宗之天

下军民者祖宗之军民惟爱人为保国之本惟施仁

为爱民之道尔群臣咸佐皇帝惇行仁政各秉廉公

忠诚勤慎不懈庶几克济宫中大小庶务悉奏皇太

后而行诸后妃家并须遵奉皇祖训戒不许干预国

政吾素无德及下身没之后丧服悉遵仁宗皇帝遗

诏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哭临三日即止君臣皆

同不可故违皇帝宜念万几之重群臣当极慰勉毋

得过哀成服三日后即听政天地宗庙社稷之祭不

可以卑废尊及百神之祀皆循常制勿停宗室诸王

藩屏为重毋辄离本国但遣人进香不必送葬在外

文武大小衙门并免进香中外臣民之家勿禁音乐

嫁娶悉遵行之毋违尊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

启圣太皇太后

按大政纪太后大渐召内阁诸臣至榻前问朝廷尚

有何大事未举者杨士奇对曰有一二事其一建文

君虽已灭曾临御四年当命史官修其实录仍用建

文年号太后颔之其二方孝孺已诛文皇帝诏收其

片言只字者论死乞弛其禁文辞不系国事者听令

存之太后默然未答士奇等即趋下叩头称受顾命

而出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孝宗即位尊太后周氏为太皇

太后

按大政纪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己丑帝崩于干清宫

九月壬寅皇太子即皇帝位冬十月尊皇祖母周氏

为圣慈仁寿太皇太后

按明外史孝肃周太后传二十三年上徽号曰圣慈

仁寿皇太后孝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先是宪宗在

位事太后至孝五日一朝燕飨必亲太后意所欲惟

恐不欢至钱太后合葬裕陵太后殊难之宪宗委曲

宽譬得请乃已而孝宗生西宫母纪氏暴薨太后育

之宫中省视万方以故孝宗事太后亦至孝太后病

疡久之病已诰谕群臣曰粤自英皇厌代予正位长

乐宪宗皇帝以天下养二十四年犹一日兹予偶患

疡皇帝夜囗天为予请命春郊宴罢问视惟勤俾老

年疾体获底康宁以昔视今父子两世孝同一揆予

甚嘉焉

孝宗弘治十七年太皇太后周氏崩详定祔葬祔庙

之制

按大政纪弘治十七年三月太皇太后周氏崩上尊

谥曰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立庙别

祭初成化戊子孝庄钱太后崩大学士彭时等议合

葬裕陵时已有周太后他日祔葬祔庙之说矣至是

周太后崩随上尊谥同孝庄之制矣既而大学士刘

健等乃上疏言成化初事有难处臣子姑为委曲将

顺之意今当再议于是诏礼部会多官详议以闻上

御便殿召刘健等出示裕陵图一纸言孝庄皇太后

元堂与英皇堂相去数丈间隔不通因曰此非大礼

当厘正健等奏曰此事臣等初不知今欲厘正仰见

皇上圣孝盛德高出前古臣等不胜忻服上曰卿等

如何得知此事都是内臣所为内人有几人识道理

者昨见成化间彭时姚夔辈奏章先朝大臣都忠厚

为国因论祔庙之礼健等奏曰先年奏议已定孝庄

太后居左今太皇太后居右合祔裕陵配享英庙且

引唐宋故事为证臣等以此不敢轻议其实汉以前

惟一帝一后唐始有二后宋亦有三后并祔者上曰

二后已非若三后尤为非礼谢迁对曰彼三后一乃

继立一则所生母也上曰事须师古末世鄙之事

不足学李东阳对曰皇上当以尧舜为法上曰然宗

庙事关系纲常极重岂可有毫发僣差太皇太后鞠

育朕躬恩深德厚朕何敢忘但一人之私情耳钱太

后乃皇祖册立正后我祖宗以来惟一帝一后今若

并祔乃从朕坏起恐后来杂乱无纪极耳且孝穆太

后朕生身母止尊称为皇太后别祀于奉慈殿今仁

寿宫前殿尽宽意欲奉太皇太后于此他日奉孝穆

太后于后殿岁时祭享一如太庙不敢少缺东阳曰

皇上言及孝穆太后尤见大公至正之心可以服天

下矣上曰此事却难处行之则理有未安不行则违

先帝意又违群臣议违议犹可奈先帝何朕尝思之

夜不能寝先帝固重而祖宗之制尤重卿等其详议

之健等奏曰容臣等且出计议奏闻时吴宽以礼部

尚书掌詹事府事众推宽言宽对众议曰鲁颂姜嫄

閟宫春秋考仲子之宫皆为别庙自汉亦然至宋始

有并祔者其礼已谬然皆诸帝继室生前作配非后

子孙嗣位追尊所生之比惟宋李宸妃没仁宗悲恸

乃追尊祔祭虽出至情实为非礼不足为法众皆从

之会议疏上上喜曰大义深恩并行不悖改称孝肃

太皇太后祀之奉慈殿殿在奉先殿西上初建以祀

孝穆太后至是令展其制中室奉孝肃其左奉孝穆

于是中外翕然称合礼云

按明外史孝肃周太后传弘治十一年冬清宁宫灾

太后迁居仁寿宫明年清宁宫成乃还居焉太后弟

长宁伯彧家有赐田有司请厘正之帝未许也太后

曰奈何以我故骫皇帝法使归地于官弘治十七年

三月太后崩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

后合葬裕陵孝宗与大学士李东阳谢迁议立奉慈

殿别祀不祔庙遂罢谥仍称太皇太后语在钱皇后

传嘉靖十五年迁后奉慈殿主与纪邵二太后并祀

陵殿不系帝谥以别嫡庶其后穆宗母孝恪神宗母

孝定光宗母孝靖熹宗母孝和庄烈帝母孝纯咸遵

用其制

孝宗弘治十八年武宗即位尊太后为太皇太后

按大政纪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上崩于干清宫壬

辰皇太子即皇帝位八月尊祖母王太后为太皇太

按明外史孝贞王皇后传后王氏上元人父中军都

督镇见外戚传初宪宗在东宫英宗为择配得十二

人选后及吴氏柏氏留宫中意颇属后及即位左右

为吴地遂册吴为后已而吴后废册为皇后天顺八

年九月也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武宗即位尊为太

皇太后

武宗正德五年十二月尊太皇太后王氏为慈圣康

寿太皇太后

按大政纪云云

正德十三年太皇太后王氏崩

按大政纪正德十三年二月二日太皇太后王氏崩

上还京谥大行太后曰孝贞纯皇后四月上以大行

太后梓宫将祔葬亲诣天寿山祭告六陵

按明外史孝贞皇后传十三年二月己卯崩上尊谥

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合葬茂陵

祔太庙

世宗嘉靖七年追尊孝惠皇太后邵氏为太皇太后

按明昭代典则嘉靖七年秋七月恭上祖妣尊号宽

恤天下诏曰追惟我皇祖妣孝惠皇太后夙事皇祖

勤俭斋庄其尊称未尽追报之忱既莫能伸揄扬之

诚又未少罄兹复参稽典制爰据舆情遣官祗告于

天地宗庙社稷于今年七月初十日恭奉册宝追上

皇祖妣尊号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太皇

太后大礼告成应颁恩

同类推荐
  • Great Catherine

    Great Cathe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Popular Account

    A Popular Accou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蓱沙王五愿经

    蓱沙王五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介存斋论词杂著

    介存斋论词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宫主追夫记

    宫主追夫记

    她舍弃凡胎肉身只为不与他再纠缠,可他却痴心一片地等了她十五年。她归来了,可他却又一次一次地拒绝她。 她屠人满门、制造瘟疫、打开魔域封印,扰得天下大乱,唯独从没有伤害过他,还替他挡了一次又一次的劫数……可结局竟然是斩仙阵与屠魔阵。 天道不违,她原本就不该存在于世,这一切只是为了那一个唯一记得她容貌的他。 “哈哈,斩仙屠魔阵,”她凄然大笑,“你们这些人以为吾身是什么?”
  •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一个普通男孩,被送进江湖门派因为和好兄弟做好事,救了一个女孩反被那个女孩套路后,成为他的未婚妻。男孩机缘巧合踏入修仙之路,他带着她在修仙的路上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 学神今天表白了吗

    学神今天表白了吗

    每天数钱数到抽筋的沐瑶,突然没钱数了,表示内心很空虚。虐渣的同时把钱搞,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喂喂喂……那位学神,你要搞钱去别处,别跟我抢啊!“嫁给我,我的亿万家产随你搞!”
  • 英才太监寇连材

    英才太监寇连材

    那个“刀子匠”摸裆的手离开寇连材,然后郑重其事地问:“是自愿净身吗?”“是。”一颗泪珠却从孩子眼中滚了出来。须臾,屋里传出一声惨厉如鬼的尖叫。咸丰八年5月的一天清晨,北京朝阳门城根的一间破泥屋里,剃头匠寇秉合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去推醒在炕上仍在酣睡的一个孩子。“让他再睡一会儿吧,养足了精神……”孩子母亲话没说完,忽然哽咽了起来。自从全家决定了让孩子走净身去作太监的路之后,当娘的没有一天不哭的。从那天起,她每天晚上在夜深人静之后,烧上一炷香,求菩萨保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后来,无人像你

    后来,无人像你

    季若单恋了安年十年,她将爱他的心深藏心底,不敢表露。只因,安年是她未来的姑父。一场阴谋,季若做了安年的女人,也成了他以及众人心中的恶毒女人。但谁知,她也是无辜的人?
  • 我能无限复制

    我能无限复制

    某老祖:这是我家族至宝灭天斧,十大神器榜第七,能横扫一切。苏品:挥泪大甩卖了啊,神器灭天斧售价百万灵石,一共三百件,先来先得。某天骄:这是我在上古遗迹中得到的九转还魂丹,能够起死人,肉白骨,天地罕见。苏品:清仓大处理了,九转还魂丹,十万灵石一百颗,来晚就没了啊。某女帝:我的贴身兜兜乃是采用五行神物所造,贴身无敌,天地仅此一件。苏品:某女帝穿过的兜......不卖了,留着自己用。自从有了品多多商城,苏品能看到的,全部能够复制,无限购买。系统特别提示:购物有风险,购买需谨慎,本商城所出售商品,不保证质量,一切随缘。
  • Suicide Blonde

    Suicide Blonde

    Vanity Fair called this intensely erotic story of a young woman's sexual and psychological odyssey "a provocative tour through the dark side." Jesse, a beautiful twenty-nine-year-old, is adrift in San Francisco's demimonde of sexually ambiguous, bourbon-drinking, drug-taking outsiders. While desperately trying to sustain a connection with her bisexual boyfriend in a world of confused and forbidden desire, she becomes the caretaker of and confidante to Madame Pig, a besotted, grotesque recluse. Jesse also falls into a dangerous relationship with Madison, Pig's daughter or lover or both, who uses others' desires for her own purposes, hurtling herself and Jesse beyond all boundaries. With Suicide Blonde, Darcey Steinke delves into themes of identity and time, as well as the common - and now tainted - language of sexuality.
  • 绝色王妃不倾城

    绝色王妃不倾城

    古画、血玉镯、姻缘果,冥冥之中的天意,前世今生未了的情缘……
  • 清代名角录

    清代名角录

    自幼爱看戏的齐如山先生,通过与梨园中人的长期接触、交谈,整理了清末民初京剧界名伶二百一十人,细说了每个人的家学渊源、唱功特点、艺术成就等。为记录梨园名角的第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