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10

第10章 奋斗者的警钟与赞歌——谈《飘逝的花头巾》的主题开掘

人生的旅途变化莫测。有人奋进,有人沉沦,有人随波逐流。可是,环境的转换,思想的变易,际会遇合,必然偶然,又使得情形更加复杂错综。昔日的沉沦者也许会猛然醒悟,奋起直追;今日的奋进者,也未必没有可能因目标不远,信念不坚,渐入颓唐,“绕了个大圈子”之后,反落入庸俗生活的泥淖。人生真象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和职责,眼力和手段,恰正在于从这“莫测”的“万花筒”中测出人生的真谛,绘制画幅,创造形象,敲警钟,唱赞歌,促人回味沉思。最近,读到陈建功的新作《飘逝的花头巾》,很有感触,感到这篇小说在揭示当代青年的心态上,在探索青年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方面,颇有新意;特别在主题思想的开掘上,向前深化了,有了新的进展。

这几年,我们读到过不少描写青年生活的好作品。我们见过描写处于十年浩劫的逆境中仍然自强不息的青年的作品,见过描写冲破现代迷信的桎梏,大胆解放思想的青年的作品,见过把迷惘的弟弟唤醒的作品,见过给个性恢复名誉的作品,见过挽救失足青年的作品……可避,我们却很少见到,在谢惠敏(《班主任》)、吕宏(《夏》)式的人物日见其少的情势下,在社会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生活又提出新的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准确、深入描写青年的思想和道德面貌的作品。而《飘逝的花头巾》所写的,正是在新的现实面前,那曾经是“奋斗者”的有为青年们,那曾经积极进取过的青年们,如何在处境改善之后,出现了新的思想上、道德上、人生信念上的分化和歧异,出现了令人痛心的沉沦和令人振奋的警醒。小说着重刻画了两个青年形象:乡下姑娘沈萍和城市高干子弟秦江。作者透过他们在人生追求上的错综变化,似乎在探寻着这样一个问题:先前的奋斗者,后起的觉醒者,他们的生活位置由于环境的改变常处在变化之中;怎样才能使青春不褪色?怎样才能不被社会生活中底俗的一面所污染?怎样在振兴中华的激流中寻找到自己新的“奋斗支点”?无疑地,这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严肃的人生课题。作者自然没有、也不必抽象地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通过了他的人物去启示读者沉思。

花头巾啊,它曾经是那么火红,那么鲜艳,象一面胜利的旗帜似的,飘拂在长江的一艘客轮上。它的主人,来自乡镇的姑娘沈萍也确实是值得骄傲的。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她曾一直处在逆境中,过去“推荐上大学,哪次也没我的份儿”。可她“不认命,不认熊”,不向命运低头,发愤自学,竟以初中毕业的学历,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而且“考了个全地区的第一名”。她自负、矜持、踌躇满志。她不但把花头巾系在船栏上,作为标记,向在江岸的小学校里教书的母亲豪迈地吿辞,而且狠狠地刺激了一下正在当船员的秦江:“男子汉大丈夫,干吗那么熊?”这花头巾,这锋利的言辞,这热烈又自负的姑娘,不禁引起秦江的嫉妒、好奇和钦慕的复杂感情。此时的秦江,刚从大都市的空虚无聊的生活樊笼中走出,虽已感到有被生活淘汰的恐慌,但实在还没有多少奋斗进取的勇气。沈萍和她的花头巾象一把火,点燃了秦江上进的欲望。年轻人的心就是这般的奇妙:秦江决心刻苦学习,也要考上那所大学,要去见她。果然,浪子回头,才华和激情又逐渐间到秦江的身上;果然,他的心愿于两年后实现了。他就要到那所大学,与他梦中的女神会面了!

这不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吗?即以这段青年男女相互激励的情节敷演铺陈一篇小说,不是既可以颂扬在逆境中进取的精神,又赞助了对空虚生活的挣脱的勇气吗?事实上,我们以前的不少小说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高度上提炼主题的。这样的主题也自有它的积极意义。然而,《飘逝的花头巾》并不想在这样的思想水准线上停下来,它要探索比这更为复杂的人生,比这更深刻、更值得回味的人生哲理。随着小说中人物的信念和追求的变化,小说的主题也向深处进展了。

当秦江怀着激情去会见他人生道路上的“点火者”,去领受梦寐以求的传奇式的相见的喜悦时,他惊愕地发现,“花头巾”还在,不过已经褪色了。沈萍的目光开始暗淡,她正处在狭隘的个人恩怨的愁闷和牢骚之中。她哀叹于自己“既不是名门之后,也没有什么学术界的关系”。她也愤激,也不平,也蔑视,不过那是因为她挤不进名教授的门槛,不能加入有身份地位的“那一伙儿”,以及没有钻营的门路而引起的。生活象魔术师,生活真会捉弄人!是沈萍无意中点燃了秦江心中的火,可现在她自己的火倒熄灭了,或者说燃起了一种个人欲望的火;沈萍曾在精神上助秦江一臂之力,使他终于告别了“那种餍足而又空虚,餍足却又无聊”的生活,可是曾几何时,这种生活却又成了沈萍不惜以自己的青春作赌注去追求的目标了;高干子弟秦江好不容易挣脱了庸俗生活的泥潭,乡镇姑娘沈萍又几乎是很轻率地绕回到这泥潭的边缘上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面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人生教?作者在探索,读者也在思考。

陈建功的探索基本上是成功的。我觉得,小说通过沈萍的悲剧,不止是简单地写了一出个人主义的悲剧。那样的主题早已有过,不算新鲜。小说的新意在于,它写出了秦江和沈萍的思想、道德、爱情上的矛盾,实际是当前现实矛盾在青年中的必然反映。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经历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我们的人生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已经从“左”的羁绊中矫正过来,个性开始受到了尊重,“红与专”的关系有了合乎科学的解释,个人才智的发展受到鼓励,“人的价值”重新肯定……沈萍表面看来,不也很象个“思想解放”的新女性吗?问题在于,同样是为事业的成功奋斗着(秦江的小说得了奖,沈萍受到了高教授的青睐);同样在追求爱情(秦江执着地寻觅理想中的爱人,沈萍攀附着一个即将出国的富家子弟),但这两种追求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究竟反映了怎样不同的人生理想,人生道路?要正确辨识和评价这种“不同”是困难的。作者给自己出了难题,他正是要从两个主人公的生活道路中去辨识这种“不同”,给落伍的“奋斗者”敲警钟,给不懈怠的奋斗者唱赞歌。这也正是小说主题新颖的所在。

沈萍的形象耐人寻味。她曾经象火中的凤凰一样可爱。当她在十年浩劫的压抑下,为寻求出路奋斗时,她是勇敢的、执着的。虽然这多半是为了个人,但未尝不是对“血统论”,对文明的遭践踏,对不公平的待遇的反抗。她在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向“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作了挑战。假如,沈萍能够由个人的反抗进而肩起时代的使命,由为了一己处境改变的奋斗转到为整个社会的改造而奋斗的话,她的花头巾也就不会褪色了。可惜,进了大都市,进了高等学府,耳濡目染,她的奋斗因标仅仅停留在提高自己的身价上了。一次结伴秋游“没有叫上她”,她感到委屈、悲哀;在和那些见多识广的同学交谈时,由于她没有听说过“玛祖卡和波尔卡”,遭了嘲笑,又感到酸楚、丢脸。可当她幸运地在客厅里与著名教授谈了一通话后,却又眉飞色舞,大为满足。这仅仅是浅薄吗?不,正象小说里写的:“原来她的心里,埋蒙着一颗虚荣的种子”。这颗种子遇上了生活中的浊流,迅速地膨胀萌发,以至于在私人生活上也落入了被欺骗、被玩弄的陷阱。沈萍似乎一直在竭力提高“自我价值”。但她恰恰忘记了,“自我价值”的提高正在于从为社会服务,为四化奋斗中才能获得。只有具备了振兴民族的远大目标,才会从个人的小悲欢中摆脱,才会找到“新的奋斗支点”。有一次到郊外植树,她看到较为贫瘠的农村,“颇有感触地说:‘人的命运真难捉摸。你说,要是落生在这个荒山野岭,过一辈子,多惨’。”她一点也没有想到,她自己的命运和这荒山、孤村、放羊娃之间其实有很深刻的内在联系。由此我们也就不难领悟出,为什么沈萍一步步向生活的泥潭走去,直到被一个纨绔子弟玩弄的根本原因了。

警钟在秦江的耳边回荡。他从樊笼中冲出,险些折回去,幸好遇到了沈萍。那是一种正向的鼓舞。沈萍一步步地陷进泥潭,秦江无力拉住她,却从中吸取了教训。这又是逆向的警策。秦江这个人物的思想发展脉络虽不够清晰,但作者是把他作为一个在人生的阶梯上步步登高的“奋斗者”来颂扬的。他的经历是曲折起伏的。“文革”中随着爸爸的浮沉,“得意,沮丧,酩酊大醉,咒天骂地”,一度无法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简直象个“多余人”。后来感到“活着没劲了,想换个活法儿”,才跑到长江上当船员。但他毕竟觉醒了,而且境界在逐步升高。他把真名“马明”换成笔名“秦江”,考上了大学,写小说又得了奖。他本想“戴着大学的校徽,拿着获奖证书,突然出现在爸爸面前”;可是,沈萍的悲剧使他警醒了,他为自己设计的得意场面而感到羞愧,他要走更加坚实的奋斗之路。作者为秦江这种扎实、深沉的人生追求,唱了一曲赞歌,虽然这赞歌还不够浑厚有力。是的,秦江还会不会又回到他曾经沉溺其间的生活泥淖中呢?他在竭力避免和他的“老相识”们见面,隐姓埋名,为的不被拉下水去。可是,作者似乎并未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主观随意性的问题,光凭主观战斗精神是不能抗拒社会浊流和漩涡的裹胁的。要真正获得免疫力,抗腐力,最根本的还在于从与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取得力量。而这,在秦江的转变和奋斗中,是描写得很稀薄的,遂使这个人物缺乏坚实的依据,所以他也就不象安泰立足于大地那样的有力。这似乎暴露了作者思想上的某种偏颇,包括《迷乱的星空》中的顾志达的形象创造,也有此不足。

但《飘逝的花头巾》毕竟是一篇立意新颖,思想上有新的开掘的力作,显示了作者兑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化和清醒。它的主要成功在于主题的开掘上。应该指出,不论沈萍还是秦江,都还缺乏丰满的血肉和鲜活的个性,而且秦江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包括和父亲的多年音信不通,他的突然转变,他的忽登文坛,都有些描写上的纰漏。

这是一篇思想的深刻与形象的不够丰厚并存的作品,多少有点为了观念而削弱了更精细的个性刻画,“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的弱点。陈建功是有才能的。正象有的评论者指出过的,他有两副笔墨,有两把“板斧”,一个“土”,一个“洋”,一副笔墨善写工矿生活,以生活的气息和语言的“乌金”见长,另一副笔墨善写知识分子,以内心体验的贴切和笔调的委婉含蓄取胜。这一回,他好象把两柄“板斧”合在一起,一下子“楔入”当代青年生活的核心里了。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当代新诗话:诗野游牧

    当代新诗话:诗野游牧

    这本书不是临时起意向传统“诗话”的致敬,而是陈超多年来自身诗学建设本源性的一部分。这种“现代诗话”的方式,是直接关乎生命与词语和诗歌精神之间相互打开的方式,是趣味,是性情,也是个人诗学的信仰。在作者笔下,词语和精神凛冽而温暖的相互激发,性情与知识的彼此映照,经验与感应的契合,理性与感性的对应,敏感与自持的有效性平衡,每每使我相信诗歌对于生命经验和某种艺术“真理”的重要性。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穿凿附会

    穿凿附会

    爷爷是一个老木匠。自打我有记忆起(对不起,可能我比较晚开智,六七岁吧才开始有记忆),爷爷已经老了。刚刚老的那种。还没有老态龙钟。但我见过村里其他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我们村里真奇怪,长寿的大多是女人,也就是老太太。她们脸上的肌肉一条条挂着,一张小脸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也真奇了,比绷得紧紧的水灵灵的小姑娘的脸有意味。但,有意味的东西,不一定招人喜欢。她们倒喜欢边摸着小孩的头,边连声说:“乖,乖,真乖啊哈,呵呵……”可小孩们不吃这一套,远远看见了就绕开。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

    本书收选了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关于读书、治学等的文章,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读书经验和治学方法的大师学人文选合辑。这些文章基本刊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现代》《野草》《文饭小品》等杂志上,阅读本书,可以领略这些大师学人读书、治学和做人的智慧。清闲时一读,赏心悦目;困厄时一读,如坐春风。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大师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年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热门推荐
  • 白云深处有户人家

    白云深处有户人家

    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古代言情,女主家庭美满。他是当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是将军之女,误打误撞被太后赐婚,她以为当朝丞相就像坊间所说的那样,结果被美色吸引,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周夏使尽浑身解数,好像有所成效。
  • 受益一生的10堂处世课

    受益一生的10堂处世课

    世界顶级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主要靠人脉关系与处世技巧。”所以说,智慧处世是一门关系到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学问。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立足,处世的道理你不可不懂,处世的本领你不可不会。你若想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学习10堂处世课是你一辈子都要做的功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宠妻无度:总裁,请自重

    宠妻无度:总裁,请自重

    苏念恩不知道自己哪里招惹了那个一手遮天的男人,韩西城。她却被他堵在厨房内,“韩总,请自重!”男人唇角染着一抹似笑非笑,“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她步步紧退:“抱歉韩总,我口味淡。”“口味淡?”他轻嗤一笑,薄唇靠近,“苏念恩,我是该说你这小脑袋不够聪明呢,还是该说你就是一个可恶的小滑头?”
  • 炮灰女配的极致重生

    炮灰女配的极致重生

    炮灰逆袭之旅艰难重重,且看卢宛青如何搏得一线生机,在既定的“剧情”中辉煌逆袭!
  • 旺夫的女人最好命

    旺夫的女人最好命

    如何制造让丈夫展现特殊才华的机会,使大家都喜爱他?如何成为丈夫事业上的好帮手?如何做个有情趣的女人,让丈夫爱上你一次又一次?如何给丈夫一个舒适的家?如何管理好丈夫的健康,让他养你一辈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旺家旺夫的好女人,本书将提供给你有价值的参考。这是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根据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学理念,结合自身的聪慧、敏感、才华写成的一部女性日常生活教科书。如果你确实按照这本书的方法去做了,就一定可以跨越荆棘与障碍,帮助丈夫获得成功,也让自己获得愉悦。
  • 这样的男人趁早滚

    这样的男人趁早滚

    糖糖喜欢吃糖,也希望自己的爱情如同蜜糖一样甜蜜。从和宇航相识到相恋,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女孩。如果没有好友的横刀夺爱,那现在糖糖还是最幸福的女孩。
  • 淑女除灵师

    淑女除灵师

    为了寻找丢失的守护妖,胆小鬼千代六月穿着兔子睡衣出门,不料意外将小妖怪融入了人气偶像花宫真树的身体,好好的美少年竟然会出现“长角”和“冒出尾巴”的诡异状态!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千代六月在哥哥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跟真树一起寻找传说中的冥海与迷宫之城,要找到金苹果和迷宫海水才能令真树恢复正常。一场关于守护和成长的奇幻历险华丽上演,种种不可思议的美丽幻境让你目不暇接……
  • 财富的秘密

    财富的秘密

    财富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财富是通过一种心理状态而被创造。几乎没有人一下子就变得富有或获得财富。大多数心态变得富有的人才会变得富有,个人财富的成长与发展有时很少被繁忙的男人或女人注意到,这样的人差不多是无意识地增长财富。 如果你是富有的,在这些书页里将有一些东西告诉你怎样使你的财富更丰厚。以及怎样更充分地享受已经被授予你的财富。 如果你正在通往财富的路上,本书里的一些东西将有助于你扫平道路并使它更短!
  • 消失的心脏

    消失的心脏

    心跳停止的时候,你最想念的人会是谁,他?她?它?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