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32

第32章 植根于湘西大地——关于孙健忠作品的断想(2)

就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挖掘的深入程度来看,就心理刻画的细致来说,《乡愁》也许更为出色。我读过许许多多写十年动乱的作品,却没有见过《乡愁》这样特异的。它的魅力何在?它的魅力来自“她”——小说中的女主角的精神光辉。“她”和《甜甜的刺莓》中的竹妹不同,“她”和幺姑有别,离和向小妹迥异。在“她”的身上,巧妙地糅合了野性的美与温顺的美,刚的美与阴柔的美。

小说的故事“间架”其实是很简单的。在武斗剧烈时期,乡下少妇“她”殷切盼着在城里工作的大学生丈夫回来,却遇到一个在武斗中受伤,快要死去的城市青年流落到了乡下,使搭救了他,把他从死亡线上救活了。“对立面”的人来搜捕时,她挺身而出,厉言峻色地堵了回去。后来,丈夫归来,“她”拦不住两个“誓死捍卫”自己“信念”的“敌人”发生格斗,眼看着他们双双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故事不算新鲜,结尾的处理也许多少有点过份了。但问题在于,作家并不想表现武斗的残忍酷烈,也并不想从历史的旧账中寻找理性的教训。那么,他的着眼点究竟在哪里?他的艺术的“聚焦点”在哪里?依我看,作家是要我们从乡下少妇“她”的眼中看荒谬的世情,透过“她”来表现乡下农民与城市“造反者”的心理隔膜,乡下姑娘与城市大学生的精神差异,以及“革命造反”与淳厚的人情之间,恶化了的人与人的关系与正常的人与人的关系之间,被煽动起来的兽性与人民大众的人性之间的尖锐冲突。是的,“她”是不能理解这动乱的生活的:“我硬是搞不清,有理就摆出来讲唦,看那个讲得赢唦,都是社会主义的人,好好的,只为一个什么观点,就真刀真枪打起来了,何苦呢?何苦呢?”时代的荒谬被姑娘最朴素的话语道尽了。

就在这荒谬时代的纷繁矛盾冲突里,小说深刻地、动人地挖掘了“她”身上丰富的劳动者的感情。为什么,“她”要救一个不认识的男人的命呢?就是劳动者的朴素的爱的力量。因为,在人民大众之间,人跟人应该是朋友,是亲人。对这个充满着母性爱的乡下少妇来说,“她”觉得救死扶伤是她的本分,是真正合乎人性的。在这样做的时候,“她”是勇敢的,无所畏惧的。长舌妇们指着“她”的后脊梁窃窃私议:“骚!她捡了一个过路的野男人!”对这不怀好意的议论,她虽然没有听见,但“她用自己极度灵敏的神经末梢感觉到了”,“她马上作出了反应,胸脯挺起来,脑壳昂得高高的,眼睛望着天上的云”。“她的玫瑰色的光脚板,在弯弯的用青石板铺成的村路上,很有力地吧哒吧哒响”。当一群城里的“造反者”要闻进里屋,搜捕受伤青年的紧急时刻,她一反温柔的常态,举起铁锄,历声宣称;“他是我的丈夫!”多么勇敢,多么豪爽,多么可敬!“她”简直让我们想起了梅里美笔下的高仑芭式的野性的美。然而,“她”又是多么地柔顺而坚贞。对丈夫的深刻思念煎熬着她,就是对这位不知名姓的青年男子,她也尽着农家女子的本分,悉心照料,耐心而又体贴。这里没有丝毫暧昧之情,有的只是劳动者的或者说土家族妇女的博爱的胸怀。那养伤的青年误以为“她”爱上了他,感情冲动地捤住“她”的手说:“刚才,你讲我是你丈夫……你真的愿我做你的丈夫吗?”

“不愿!”这是她的回答,象吐枇杷子一样利索,干脆,并且告诉他“我是有丈夫的人!到明年,我就要做阿妈了!”。

读到这里,真象作者形容的,仿佛听到了“冬天里的炸雷”,使人灵魂震颤。我看到了一颗高尚的心灵,我看到了一个既温柔又大胆,既刚烈又多情的饱含着“人民大众的人性”的优美形象。当年沈从文的作品里,写过一个磨房女儿三三,她不能理解一位城里来的少爷,虽然她感到了一种朦胧的爱。《乡愁》中的“她”也常常在推磨,“她”也不理解城里的丈夫和养伤的青年。可是,这种“不理解”又有着多么不同的内容啊!从“三三”到“她”,历史已经翻过了多少篇页!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前面说过,孙健忠深深地关切着家乡的人民。他的作品不脱离政治,“大跃进”和浮夸风,十年动乱和刀光剑影,他都不回避;可是,他又总在巧妙地进行着艺术的“回避”。“刀光剑影”和“劳民伤财”都退居到了幕后,“人民大众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照满了他的舞台。至少在以上两个短篇中他做到了这一点,包括《我的老师和她的爱人》也是如此。

写作之难,“难的是写活一个人!”一位卓有成就的老作家曾经这样深深地感叹过。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人物,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人物的生命。理论家们也都这样强调过。

可是,究竟怎样才能写活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矛盾中正确地、深入地描写人呢?这或许只有创作实践才能作出切实的回答。象许多作家一样,孙健忠也一直在摸索着写人的方法、规律,在力争创造出活生生的,血肉丰腴的人物形象。他写过一大群人,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形象模糊,但他毕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除了上面所举的作品和人物之外,《甜甜的刺莓》中的毕兰大婶、竹妹等人的形象刻画的特点,是不可不提的。这些人物写得活,写得深,写得好,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作家成功地掌握了在矛盾中写人和赋予人物以生命的方法。

记得“四人帮”时期,也很具导过要在矛盾中刻画人,那意思主要是,要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写“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可是,那种理论指导下的作品中的人物,何尝有过真正的生命?问题在哪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这“矛盾”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客观在主观世界中的深刻表现,还是主观对客观概念的附合?仅仅把人物当工具,设置矛盾,然后围绕这种设置的思想斗争去活动,人物肯定不会有生命;退一步说,即使不把人物当工具,人物的感情也很激动,但这种人物假若只有共同性,只是一种类型,那人物也仍然不会有生命。《甜甜的剌莓》中的一个中心矛盾事件,是敢不敢抵制在高寒山区种双季稻,敢不敢抵制这股瞎指挥风。试想,如果孙健忠笔下的毕兰大婶和向塔山,仅仅围绕这件事争来吵去,各抒己见,那就不论写得如何热闹,也不可能刻划出真正有独特性格的毕兰大婶了。

孙健忠在《甜甜的刺莓》中,打破了矛盾的一般性的外壳,捕捉了矛盾的特殊性的实质,避免了人物的类型化,把握了人物的个性化,这才使得毕兰大婶——我们进入新时期之前的一位社会主义新人,获得了艺术生命。

矛盾的普遍性是敢不敢抵制种双季稻,那么矛盾的特殊性何在?毕兰大婶是党支部书记,却又是目不识丁的农家妇女;她是“老劳模”,一贯跟党走,可“文革”中自称代表党的人的举动?她又不可理解;毕兰大婶是领导人,又是慈母;她喜欢三牛,可女儿竹妹偏又委身于向塔山;她与向塔山有尖锐矛盾,但向塔山偏又是她的女婿;毕兰思想先进,似又有许多土家族妇女传统的道德信条……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凝聚着多少特殊的矛盾啊!

再看处于这种特殊矛盾中的个性。不错,毕兰大婶是属于那种刚强的、有决断、有见识的女性。她的生活遭遇决定了她与党、与山寨乡亲们的血肉深情。可是,这样的人物就一定事事有决断,处处都刚强吗?不一定,完全不一定。曾经有人把人物性格划分为几个侧面,未免有点机械,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确是个矛盾交错的整体。果决与优柔,刚正与妥协,恨和爱,常常随着环境条件的转化而转化着,往往奇妙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毕兰大婶也没有例外。这里只举小说中的一个情节:

她爱独女竹妹,许诺了她与三牛的婚姻,她的许诺本来比磐石还要坚定。但是,品质恶劣的布谷寨党支书向塔山,以突然袭击的手段,骗奸了竹妹,动摇了这个灵魂软弱的姑娘。这在毕兰大婶的道德观念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然而,现实是冷酷的。请看母女二人在火塘边的对话:

“阿妈,你莫扯远了,你就答应我和向塔山结亲吧!”

“我不得答应!”毕兰大婶决然地说。

“阿妈,你真的不答应?”竹妹急得哭了。

“莫的不答应!”

“那我怎么得了呢?”

“你跟三牛认个错,回心转意,和他好。”

“向塔山呢?”

“你也去跟他认个错?把话讲明,就算没得这回事。”

“阿妈!”竹妹××地哭,用力摇阿妈的腿肚子,“你老人家做点好事吧,饶了你的女儿呢!××……”

这是一场感情的风暴,内心的风暴!坚强如毕兰大婶,当最后听到向塔山已经占有了竹妹时,“她浑身瘫软,没存一点力,”她“再也不言语了”。她默认了。经受过那么多磨难,挺立在人生波涛中的毕兰大婶,却经不起这一打击。“这是要害一场大病的兆头”。她能指挥一个大队,她敢抵制双季稻,她可以承受各种命运的打击,她却管不住,也管不了自己的爱女!仅此一个情节,可以看出作家找到了生活的内在矛盾,人物个性中的内在矛盾,同时也就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至于竹妹,也写得好。小说的前半部,对她感情深处的转折,有极准确、细腻的刻画,特别是对她依违于向塔山和三牛之间的矛盾心理,更是曲尽其妙。可是后来呢?她似乎一直在软弱下去,作家未能始终握住她的内心矛盾线索,不免叫人抱憾。

一些评论者指出,孙健忠的作品里“湘西味”比较足。我对湘西了解太少,很难正确地品评出这种香味。但有一点感受是较深的,那就是孙健忠的?一些好作品里,很注重意境美的追求。把乡土与人情揉合,把景与情交融,把情与理统一,把特有的风味灌注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去。试将《甜甜的刺莓》的第一小节,小园景,月夜情,沁人心脾,而竹妹、三牛、毕兰大婶三人的不同的心思,巧妙地溶入这夜色的小园里了。三牛的憨,竹妹的痴,毕兰大婶的慈,全在一个小生活片断中展露出来了。这个“头”开得韵味很足。我想,所谓地方色彩,民族色彩,更要紧的还应该是对民族性格和心理的准确把握。孙健忠写得成功的,似乎主要还是一些湘西妇女的形象。总起来看,就未免有些狭窄了。怎样写出更丰富多样的湘西劳动者的性格,怎样描绘出更广阔的心灵世界,也许是孙健忠把自己的创作提高一步的一个关键方面。

我在以上指出孙健忠善于写人的命运悲欢,善于发掘劳动者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善于在特殊矛盾中刻画个性诸点,是就他的一些成功之作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另有一些作品恰恰在这些方面,又成了他的弱点。比如写命运,《菩提萨埵》就没有写好;比如写感情,《“!”和“?”》就没抓住感情深处的矛盾;写矛盾,《啊,月亮》就没有写得理想。《啊,月亮》中,月亮姑娘在左倾之风盛行时,不断提拔,抛弃情人,以至她的情人因与她在“姑娘田”的问题上的对立,蹲了大狱,她也未置一词。可是,小说的最后,月亮姑娘却与刚出狱的情人紧紧地拥抱了。这就把本来尖锐的矛盾简单化了,月亮姑娘受提拔,树为典型,她的自身意识中本来应有深刻矛盾的,可作者只诉诸说教,把责任推到了提拔她的坏干部身上,就不够可信了。《!和?》也很难激起人们的感情共鸣。知青媛姐长期不能抽调回城,孤孤零零,当然值得同情。可是她采取的手法是什么呢?假意与一个憨头憨脑的农民结婚,避开公社秘书的追逐,并由此被树为典型,达到了回城的目的。如果这样的人物受到歌颂,那么那位实际上被愚弄的“陪衬人”老实农民又该怎样处理呢?这自然是孙健忠作品中少数的败笔,但这败笔也能引出反面的经验来的。《甜甜的剌莓》无疑是近年来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它有两条贯穿线索。一条围绕着种植双季稻的成败;另一条围绕着竹妹的爱情悲剧。我总感到,第二条线索写得动人,而这两条线索交织融合的却还不够紧密浑成。语言很重要,语言是小说艺术的衣裳。孙健忠掌握湘西土语很熟练,写得道地,但有时也感到失之繁琐,不够干净、利落。这不机会影响作品的篇幅,而且会影响每部作品的整个艺术感染力量。小说技巧和语言都在发展,孙健忠坚守在湘西大地上十分可贵,但吸取一些新鲜的手法,也许会使他的乡土艺术更加动人。

就在阅读孙健忠同志的作品,正在撰写这篇粗浅文字时,读到了他的《安泰的启示》一文。从他的短文里,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孙健忠创作的大幅度发展的希望,看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希望。他在文中说,家乡来信了,“住户已经找好,欢迎你快点来!”。他接着说:“我要尽快地回到大地上去,回到母亲的怀抱里去。我要把生活的根重新扎进泥土中。时代在前进,家乡人民在前进!我要努力跟上他们的步伐,永不掉队!”

人民在招手,生活在呼唤,植根于湘西大地的作家,我们期待着你的新作,我们谛听着来自湘西的新的歌声!

同类推荐
  • 无端欢喜

    无端欢喜

    《无端欢喜》是著名诗人余秀华的首部散文集,收入了余秀华近些年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在身体与灵魂的缝隙间,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安,灵魂的动荡,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痛苦与喜悦,她写得用心用力。在书中,余秀华谈人生、谈故乡、谈友人,情感质朴滚烫,语言直抵灵魂,呈现出作者绚烂的想象力和浩荡的内心世界,从多个侧面生动展现出余秀华作品的风貌。
  • 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然红颜薄命。“萧军”与“萧红”相配,合起来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萧军和萧红都出生于民国时期,青年时期结识后曾同居过一段时间。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萧红的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他二人曾1933年合著发表过《跋涉》,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萧军去了延安,萧红随后东渡日本求学,两人就此分开。在日本期间,萧红与萧军进行了长期的通信,本书辑录两人这期间的往来信件内容。萧红在信中曾说:“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的确,这也是萧红一生中最安稳幸福的一段生活。
  • 七位国家主席首访故事

    七位国家主席首访故事

    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开始了他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紧凑的行程,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展示了他的外交思路和风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直以来,相比一般外交出访,领导人的首访总是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也能收获更好的外交效果。国家主席的首访,虽不能完全决定中国外交的走向,但读懂这其中的点滴故事,有益于了解新中国的外交发展脉络。习近平,一次春天的访问文/许陈静“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早春三月,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新的播种时刻。
  • 阿来散文

    阿来散文

    阿来散文精选。阿来,当代中年作家,藏族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本书系“中华散文珍藏版”从书中的一本。
  •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热门推荐
  • 孤墙中的自述

    孤墙中的自述

    人在和命运抗争,仅存的希望破灭时,人又会如何面对?在长期的冰冷和压抑下我们会去思考什么?被扭曲的爱意又会带来什么效果?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 贵圈好乱之绯闻滚远点

    贵圈好乱之绯闻滚远点

    洛姐,最近有个新戏快上了,公司要你去和男一号炒个绯闻先……洛姐,这两天狗王在扒你的猛料,眉姐勒令你立即停止一切对外活动……洛姐,公司花五十万帮你买了三个月的热搜,欧阳总让我转告你,不作就不会死……洛姐,咱们的绯闻不小心炒糊了,贴吧、微博、粉丝群都已经炸得不要不要的了……洛姐,网上有人爆料你被宋氏集团某大佬包养了,说你靠脸上位……呃……这个没毛病,略过!略过!!★☆★☆★☆★☆★☆★☆★☆★☆★☆★☆★☆★☆★☆★☆★☆★☆★『据报道,近日非著名女星黎洛,金牡丹奖一举摘的视后桂冠,众网友毁誉参半,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小编带你走进一代“绯闻女皇”不得不扒的黑历史……』
  • 华严经文义纲目

    华严经文义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天你爱上我了吗

    今天你爱上我了吗

    神秘双面皇子PK高冷丞相千金,竟擦出爱情的火花……(女主是慢热型,男主宠女主,女主后期回应。女主成才之路曲折,会受委屈。想看一路直,全能优秀的慎入。)(不喜勿喷。)
  • 梓青可安

    梓青可安

    千里江山,染尽寒霜;衰草枯杨,皂土为粮金戈铁马,血溅黄沙;山河无恙,与谁归然主角:李梓祎(字归然)魅惑双眸桃花万丈渊唇衔朱砂玉脂颜笑踏华绢承甘露千里乌云蔽青天权谋独他两面刚与柔最是无情善权谋一朝举兵覆朝野何人还念誓相守独归唯将丹心付天下赵家青花独不妍谁问苍天借来世踏遍千山为寻她赵青妍(号凤临)英朗九天云宫降凤凰眉眼俊秀气势狂武帅千军文压众总念苍生泪两行柔情道是铁心却柔肠巾帼难过真情关提剑策马从君去谁将热泪撒江山孤逝千里江山千般念犹愿归来群芳妍奈何桥上夜色冷花开彼岸忘前尘梓青初识相斗凤眉冷对桃花眸明枪暗箭两不休双捧肉糜天子侧每念苍生各自愁共处相知姣童皮囊将士骨无情却胜真丈夫千里乌云济世雨凤兮凤兮共归途征途相随琵琶衰草雁声寒月照衔枚映刀光疾风半卷中军帐日出东方整戎装相恋独守梦魂归落桑梓地皎月流光莼青时酒祭幽谷百花起痴儿痴儿可相思
  • 命中注定之孽爱

    命中注定之孽爱

    父母早逝,她被妈妈的好友收养,却遇上如恶魔般的他。一起长大,却互相看不顺眼,不料因为一场旧婚约,将两人圈绑在婚姻的牢笼里。他想尽办法让她离开:“我要和你解除婚姻!你开个条件吧!”直到她真的绝情离去,他才发现,她早已扎根在他内心深处。
  • 春秋儒侠

    春秋儒侠

    一个人,一头驴。人行天地,驴踏九州。一柄剑,一支笔。剑出斩群雄,笔落写春秋。他,孤身行走,却能权行州郡,力折公侯。他,剑气破九霄,豪气贯苍穹,致使诸侯尽折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冒牌宗师

    冒牌宗师

    一夜猝死,后备执业兽医陈学鉴穿越到了一个利用妖兽精魄修仙的世界。没背景,没师傅,没天赋,差点就要混吃等死。好在得了个智能修仙系统,丹药能炼,法宝能炼,精魄能炼,甚至还能看病。能人所不能,就是死要钱。没办法,陈学鉴只能当起了冒牌宗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