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42

第42章 灵魂奥秘的揭示——阅读获奖小说笔记之一(1)

近几年来,短篇小说成就突出,佳篇丽什如过江之鲫,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但是,人们在检视和肯定已有成绩的同时,也常常在思索着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有一些作品,主题尖锐,题材大胆新颖,刚发表时,收到了轰动一时的效果,可是,时移事迁,随着“问题”消解,寿命便告终了,再读便觉陈旧和索然了?是这呰作品思想不新、现实性不强,或者没有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吗?问题似乎主要不在这里。那么,究竟为什么?而相比之下,许多古今中外的短篇名作,尽管它反映的生活已成为历史陈迹,尽管它的主题也不及当今的作品更富于现实意义,可是它是那样经久耐磨,每一展读,总感到有一股内在的、永恒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它们的艺术生命力又何以永不衰竭呢?

诚然,大浪淘沙,每一时代能够传世的作品是极稀少的。我们无意要求今天的小说,每一篇只有达到名著的水平方能问世;何况,有些作品也未必没有永久的价值。但是,在这种关于艺术生命力的比较中,难道不能悟出一点艺术规律,使之成为每个作者刻意追求的目标吗?只要深入思索一番,便会发现,那些短篇名著扣动我们心弦的,主要的不是它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人,是一个个活在那些作品里的,令人颤栗、感奋、垂泪、扼腕的灵魂;那一个个既独特又带着普遍性的人物的命运和悲欢!所谓灵魂,并不神秘和玄虚,它指的是既有普遍性又是独一无二的活生生的个性,指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充满喜怒哀乐的心灵变幻。我们提起阿Q、孔乙己、祥林嫂、林老板、老通宝……以及建国后一些优秀小说中人物的名字,眼前就会浮现出他们的音容笑貌,会联想到他们的命运际遇,会与他们发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从中品味出生活哲理和历史教训。即使象孙犁的《荷花淀》那样更接近于散文的小说,里面没有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作者所抒写的淀上儿女的人情之美,灵魂之美,民族感情之美,也依然使人荡气回肠。这就昭示了我们:在艺术中,包括被鲁迅称为“一雕阑”、“一画础”的短篇小说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是人,是艺术家揭示出来的美的或丑的灵魂。

一九七九年短篇小说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最近评选出来的二十五篇获奖小说来看,我们的许多作者,已经由“写政策”、“写概念”、“写问题”的路上比较彻底地挣脱出来,折入“写人的命运”、“写人情”、“写灵魂”的正确轨道。从艺术规律的角度看,这是极大的转变。恩格斯在评价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指出,文学转向写普通人的命运和悲欢,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那么,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在经历了政治上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之后,终于回归到艺术规律上来,这不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热情称赞的吗?

获奖小说大都在总结沉痛历史教训的同时,提出或者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但是,它们是怎样“总结”、怎样“提出”或者怎样“回答”的呢?是透过探索、揭示一个个打着历史烙印的灵魂,从而“隐现”和“暗示”出历史的教训呢,还是把思考的成果,通过人物这个“工具”表达出来?我们的这些优秀小说,是通过揭示灵魂的奥秘,去揭示历史的奥秘的。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以“造屋”为关目,几乎概括了农村三十多年的沧桑变幻三十年盖不起“三间屋”,就是在“四人帮”粉碎后,造屋的理想一时也难以实现,李顺大在希望和失望中挣扎浮沉。这其间的历史教训是足够沉痛的了。这篇小说打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事件本身吗?是隐蔽的政治上忽左忽右的力量如何支配着他的砖瓦和木料吗?如果是这样,一份翔实的农村调查报告就足以达到目的了。敁然,是李顺大这个忍辱负重,勤劳善良的灵魂感动了我们的心!当读到妹妹顺珍为盖屋的理想牺牲青春的时候,当听到李顺大被政治风云折磨得麻木而唱出酸苦的《希奇歌》的时候,当最后,为了运砖,他不得不“贿赂”,而深夜扪心,灵魂不得安宁,痛骂自己:“唉,呃,我总该变得好些呀!”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为中国农民坚韧、忍让、忠厚的品质而感动呢?丰富深刻的历史教训已自然地包含在其中了。

然而,要揭示出人的灵魂的奥秘,创造出有生命的性格,是很难的。所谓“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写之心尤其难也”。要写人,最重要的途径是要真实深刻地描绘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与人物交融渗透在一起。短篇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当然不能要求它包容社会上各种重大的本质的方面,以至大而无当,造成人物与环境的脱节。作者应该象精巧的工艺师选择雕塑人物的材料一样,选择最适宜于揭示人物灵魂的特定环境、角度和侧面。《我们家的炊事员》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篇小说写一位老工程师如何报国无门,被迫陚闲,内心痛苦不堪,三中全会以后,有了用武之地,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们知道,要写一个人如何的遭殴打,受迫害是容易的,要写出他灵魂深处的痛苦却是很难的。而这篇小说的作者偏有这样的本领。他写的是一个七口之家的日常琐事,落墨最多的义是做饭、论菜之类。这个家很平静,没有什么哪怕稍微激烈的冲突。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作者深刻地塑造了工程师韩冠芳的灵魂,生动地表现了他正直、迂阔,外冷而内热的献身精神,有些怪僻古板的个性。做饭,是件极普通的事,可是当它与吃惯现成饭的高级知识分子韩冠芳联系起来,就有挖掘不尽的内容了。他的沦为家庭炊事员就足以耐人寻味,他的照菜谱却做不出菜,更令人失笑。他的“忽然对做饭产生了那么巨大的热情”,又叫人奇怪。在平静得几乎窒息的空气里,我们仿佛感受到他的情绪的变化,苦闷的深沉。而作者常有他的“点睛”妙笔。例如韩冠芳“切苦瓜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气恼了,把菜刀‘哐当’扔到案板上,两根苦瓜叽哩轱辘滚到地下,他捡也不捡,眯缝起眼睛,从墙上的小窗,瞭望远处的天空,许久一动不动。”“一会儿,他忽然长叹一声,低头拿起菜刀,用刀背轻轻敲击着案板,象吟诵古诗似的,拉着长声,自言自语:‘小人哉——韩冠芳啊!’”这一细节浸透了苍凉、凄楚的人生感叹,是揭示灵魂奥秘的精彩之笔。他手切苦瓜,其实自己正品尝着人生的苦瓜。他岂愿老死厨下,终其一生?他这发自内心的冰凉的惨叫,声音微弱,但却惊心动魄!通篇不言政治斗争,只谈炊事,但言在此而义在彼,作者从生活的反常中,寻求着人物个性的反常。他要工作,却只能与瓜菜为伍;他有热情,却只能封闭在心中;他要献身,却只能拴在炉灶之间。在表面的平静下,蕴藏着多么深刻的矛盾冲突!这篇小说环境和人物达到了奇妙的矛盾统一,作者给自己的内容找到了合适的形式。一般说来,短篇小说在处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最好避免正面攻坚,适宜选择巧妙的角度,或者侧面的侧面,来刻画人物。但这是可以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的。《乔厂长上任记》就是一篇采取了“硬对硬”,“正面攻坚”的优秀之作。乔光朴形象之所以如刀削斧砍一般的棱角分明,个性突出,就因为作者把他放到了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去冶炼,去铸造。有如钢刀在石上磨,越磨越锋利。这也是作者从乔光朴这个特定英雄形象出发,所采用的手法。《乔厂长上任记》与《我们家的炊事员》,内容殊异,手法各别,一刚一柔,一正一侧,一个如奇崛的高峰,一个如难测的深潭;但它们都成功地把人物交融在环境之中,揭示了人物的灵魂世界。

同类推荐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本书是一本文化批评和社会评论著作,通过对当前文化生产逻辑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剖析,凸显资本机制的极端发展所造就的总体物化状况,以显现新世纪以来“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分裂症候”。“精神分裂”这个概念,在本书中被用来描绘当前中国社会精神意识领域的核心特征: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想象性批判,把一切现实的矛盾变成爱情、娱乐和琐碎生活的矛盾,用情感主义的美满来作为真实生活美满的替代品。本书借助于各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本与社会事件的分析,让读者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令人震撼的中国社会困境。从电影电视到小说网文、从街头抢盐的恐慌到高速路口的拥堵,本书不仅描绘了一幅当下中国社会鲜活的全景图,也透视每一个细节中隐藏的权力矛盾、文化斗争和政治对立。这是一个精神和文化正在分裂的时代,这本书旨在让读者触摸裂痕、思索未来。
  •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它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在我国西藏、四川、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区,有上百位民间艺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格萨尔王传》蕴含着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是本中国文学史的精品导读书。梳理了从清代到民国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全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国古典文学,以《红楼梦》《浮生六记》《桃花扇》等巨著结束古典文学后的辉煌;第二阶段是以鲁迅作品为开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按时序分别介绍解读了苦雨斋散文、激昂郭诗、曹禺话剧、以及沈从文萧红张爱玲的小说,以《围城之外》落笔钱锺书作结,涵盖了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启蒙与发展的19位作家及其代表作。
  • 合肥的小街小巷

    合肥的小街小巷

    本书整合本土作家资源,讲述合肥街巷的前世今生,文字立足合肥城区主干道之外的那些有历史、有特色、有故事、有情调的小街小巷。
热门推荐
  • 武神遗迹

    武神遗迹

    九红门,一个兴盛千年的宗门。靠着本门绝学的九式剑技闻名天下,自初代宗主苏奎开创九式剑技以来,每一代宗主无不是出色的人物。直到一千年后的今天,宗主苏扬天,自创绝技七法:破气,混沌,锁链,百花破,千花绽,万花湮,人剑合一。苏扬天被誉为全天下最出色的剑尊,也是最年轻的。而新一代人,苏扬天的三个儿子苏晨,苏锐,苏黎其天赋不下历代宗门子弟。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今世界,面对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区域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怎样使各区域集体发展、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取得竞争优势,这是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门经济学理论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剑心饮江湖

    剑心饮江湖

    初入江湖的少女轻衣,偶然间救下了一个狼少年,从此少年认轻衣为主人,取名逸风,意轻逸如风。逸风跟随轻衣守护她,不断的学习,成为一个俊朗偏偏风少年,几次救轻衣与为难之中,轻衣也萌生情愫,与轻衣有婚约的凌尘也自叹不如逸风,愿意和他公平竞争,几番磨难,逸风再也不是那个只会认主人的小奶狗,偶然回忆起一些关于自己身世的记忆,便开始想掌握自己的命运,想成为守护轻衣一生的人。
  • 快穿系统:反派软妹,你好毒

    快穿系统:反派软妹,你好毒

    银菱持美行凶,背负原谅系统,每天都在三千世界穿梭,虐渣!……银菱一脸卧槽,老娘不是让你每个世界缠着她!不过想吃个灵魂,没想偷鸡不成蚀把米。银菱拿着镜子照照脸:“都怪老娘太绝色。”
  • 养成一个奶爸

    养成一个奶爸

    穿越平行世界,却变成了一个萌娃,和他相伴的只有穷困潦倒的单身奶爸。这日子怎么过?当然是养成奶爸,过悠闲的小日子了!
  • 风动云世

    风动云世

    天域之主灰飞烟灭,于幽幽混沌肆撞,念昔人只恐离去,誓要大道争锋,抛却途长。三十年归来重走旧路,笑泪中观一圆一方。
  •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天下本无事;再来跑一趟野马;关于《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的讨论;从小说到大事;近代英文文学;丹农雪乌的作品等内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扮男装之冷情帝相

    女扮男装之冷情帝相

    穿越前“老师,我喜欢你”“啊?”穿越后“老师哥哥本王好像断袖了,你得负责。”“什么”穿越前她身为女子被女人表白。穿越后,她为省去麻烦,决定女扮男装,一生默默无闻可惜有一个好胜的父亲,无奈只能稍稍发挥一下,准备考个青衣,可谁知一考就考上了宰相。哎,无奈之下只能申请去给皇子公主授课。可穿越成了悲剧,再度上演,她……(极度宠文,咱是亲妈,不虐女主)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第二天进了办公室,郝春生见秦晴憔悴的样子,真恨不得替她去杀了那个男人。“你为什么不离婚?”“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当初的做法对他也不公平。到了这份上,我也有责任。”那是郝春生跟了秦晴七年第一次见她流眼泪,可他却没有一点安慰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