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44

第44章 人与情节断想——阅读获奖小说笔记之二(1)

一、从人出发

在一些小说的“内容提要”和一些评介作品的文章里,时常会看到一种通用的套语。大抵总是这样说的:这个作品,以某个时期为背景,通过了多么引人入胜的情节,表现了多么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从而歌颂了党的哪一条路线和政策的胜利云云。这类说法,沿袭已久,人们不以为非。可是,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一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不应该单独由它的情节直接提供出来的;而通过情节去直接印证某一种路线和政策的正确,也决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然而,这种套语又确实没有错。因为它倒是如实地反映了过去许多作品的面貌。在相当长的时期,不少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和情节提炼的过程中,受到了庸俗社会学的粗暴干涉。本来,作者想依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去提炼情节,创造人物;可是,一拿起笔来,“路线”、“政策”、“主题”(不是指生活“暗示”给作家的主题,而是某种现成的政治结论),便纷至沓来,纠缠着作者的笔,强扭着他的构思,改变着他的生动的情节。本来,作者想沿着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幻化出千变万化的情节;可是,另一个声音在责问作者:你的情节发展符合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吗?于是,他只能割弃独特的东西,俯就共同的东西;他只能走“一种题材一个故事”的狭路;他只能写标准的生产过程,战斗过程,政治运动过程,唯独写不出人物心灵的历程。这样产生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人与情节的分离。人,是有名有姓无血无肉的傀儡;情节,是某种理念驱遣傀儡运行的过程。在这样的作品里,尽可以有大同小异的故事,却不可能有精妙的艺术情节,尽可以有热闹喧嚷的场面,却总是看不清楚人的真实面目、心灵和性格。这里的人物之间,也在争执、流泪、愤慨,但他们的冲突只不过是思想观点的交锋,而不可能是真正的性格冲突。当然,这不是以往作品的全部情况;造承情节的雷同化的原因也并非只此一端,但你不能不承认,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前,我国文学创作中带有某种普遍性的现象。

令人高兴的是,三年多来,现实主义精神正在迅速复苏。文学逐渐回到了“人学”的轨道,创作中的情节因素也开始回到了合乎艺术规律的位置。就以今年获奖的一批短篇小说而论,作家提炼情节的功力,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不论是以情节的起伏迭宕,摇曳多姿见长的《彩云归》、《内奸》、《罗浮山血泪祭》等,还是以情节的平实含蕴、自然流转为特色的《谁生活的更美好》、《我们家的炊事员》、《话说陶然亭》等,抑或以情节的强烈对比为主要手段的《重逢》、《记忆》、《剪辑错了的故事》等,它们在情节的处理上,都着力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感情世界的揭示。在这些作品里,情节和性格是那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情节随着性格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性格的改变而改变。这里,情节确如高尔基所说的,是人物性格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比如,在《彩云归》里,正因为国民党军医黄维芝是个不撐阿谀逢迎,胁肩谄笑,有良心和正义感的人,又满怀故土之思,才有“鸿门宴”泄密,入赋闲,力拒声色,屡遭暗算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的情节。冏样,在《小镇上的将军》里,由于老将军具存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他才能在“小镇”的特殊环境里,必然地做出怒斥小兵,愤折茶木手杖,买纱祭总理,直到含恨以殁等一系列强有力的行动。正是:“如果有鲜明有力的性格,那么性格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高尔基语)。反过来说,象在《记忆》里,由于宣传部长秦慕平有过错误处理方丽茹的行动,后来他自己又因用印有领袖像的报纸包鞋而惨遭迫害的经历等情节,才使他从极左情绪中猛醒,喊出了“对于颠倒人的人,要从严处理!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党纪国法,将来会有的,一定要有”的震人心弦的呼声。同样,在《道逢》里,市委副书记朱春信与小将叶辉共同参与武斗的情节,又引发出了审讯室里戏剧性的重逢的情节,从而有力地刻画了朱春信正直却又软弱的性格,良心与现实的悲剧冲突。在这些作品里,生动的、典型化的情节,是围绕着性格的刻画产生的,而由于赋予人物以有生命的个性,情节也就能够与人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些成功的作品再一次昭示我们:再也不能从对社会本质的抽象认识出发处理情节了,情节的提炼必须而且只能从人出发。我们不否认思想的光束对整个创作的统摄和深化力量,没有思想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然而,思想只能寓于性格及其冲突之中,思想只能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现象内部联系的具体把握之中。让我们以各个人物性格为轴心,“旋转”出千变万化的情节,再让千变万化的情节的“辐条”,通向并深化各个人物的性格吧。这,也许就是人与情节的辩证关系。

二、藕断丝连

描绘首尾完整的故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中,以紧密衔接的情节刻画人物,是我国短篇小说的传统形式,群众喜闻乐见,值得称道。但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类思维能力的日趋复杂,又不断突破着旧有的情节结构方式。鲁迅的小说,照他自己说的,就是“中国风”与“西洋风”的溶合,非常有力地表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人物。所以茅盾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当代生活与鲁迅的时代又有不同,生活的变化愈来愈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更加复杂,人们的心灵和情感也更加微妙丰富,这就要求小说创作中的情节结构发生变革。今天的中国,依然需要创造新形式的闯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感到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不失为短篇情节上的一次有益的创新和试验。

你看,这篇小说,画面穿插交错,时序颠来倒去,令人眼花缭乱。时而淮海战役前后的农村,时而大跃进年月的农村;时而是老寿目送子弟兵的眼泪,时而浮夸风又引起了他沉重的叹息;时而老甘命令一夜之间伐尽梨园,时而老寿一连撂倒了五棵心爱的枣树,老甘含泪从身后抱住了他……这真让人怀疑,作者是否在“变戏法”呢?

是的,作者确实在“变戏法”。据闻,茹志鹃在生活中听人感叹道:“如今的革命,真有点象是变戏法”。一句话触动了作者的生活体验,她想到了从解放前夕到大跃进年代的人事沧桑,吟味出极左路线如何一步步把干群关系推上了对立的地步。这里面包含着多深的历史教训!象老寿和老甘这样的人物又经历了怎样曲折的思想历程呵!可是,如此长阔的生活,如此变化多端的人事,该用怎样的情节结构方式才能表现呢?作者终于从“变我法”找到了契机,大胆釆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以跳跃的节奏,玨相独立的情节断片,组成作品,给内容找到了最合身的形式。

然而,这实在又是一个并没有剪辑错的故事。每个画面中是独立的、又是非常典型的情节,而各个画面之间又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象老寿这个人物,由于对党和革命满怀挚爱和信任,才能在战争年月奉献一切,在浮夸风的狂潮中犯颜直谏,直到受到打击,顿然衰老。串联各个画面的是人物性格的固有逻辑,是性格之间的必然冲突。这才是藕断而丝连,形散而神聚。

我们为这样的探索叫好。为了更深刻地反映当代生活,我们还应该鼓励情节结构上的更大突破。王蒙同志新近发表的小说《风筝飘带》(载《北京文艺》五月号),就更为独特新奇了,出现了意识流手法与中国现实生活的巧妙融汇。试验的成败得失,尽可以争论,但这种探索精神,实在是应该称许。

同类推荐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她在丁老荐头行的门口,已经坐了十四天了。这十四天来,从早到晚,很少离开那里。起先五六天,她还走开几次,例如早上须到斜对面的小菜场买菜,中午和晚间到灶披间去煮饭。但五六天以后,她不再自己煮饭吃了。她起了恐慌。她借来的钱已经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到手。她只得每餐买几个烧饼,就坐在那里咬着。因为除了省钱以外,她还不愿意离开那里。她要在那里等待她的工作。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梦想家园

    梦想家园

    《梦想家园》是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是心灵的记录。以真挚坦诚的心灵和清新细腻的笔触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探求生命的价值与真谛之所在。
  •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你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读中文。那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就连燕子的呢喃声里,似乎都有着文学的腔调和韵致。那是中文系学生节日一般美好的春天:几乎每天都有可谈的新鲜话题,几乎每天都有可读的优秀作品。像当时的许多文学青年一样,你也做着自己的文学梦。你把别林斯基的著作放在书包里,形影不离地带在身边。你沿着他的文字铺出的路径,在俄罗斯文学的大地上漫游,看三套车在无垠的雪原上飞奔,看“旧式地主”吵架和吃西瓜,看一群市侩官员下作地巴结“钦差大臣”赫列斯达科夫。这位伟大的批评家让你喜爱上了果戈理,也让你感受到了文学批评的魅力。你幻想着将来能成为一个热心的编辑家和热诚的批评家,能办一份《祖国纪事》和《现代人》那样的文学杂志,能对自己时代的文学发出清亮而正直的声音。
热门推荐
  • 妖孽师徒:捡个萌宠腹黑货

    妖孽师徒:捡个萌宠腹黑货

    墨子苒从超神兽身上跳下来,欢快的跑到妖孽男子身边:“师父,母后让我明日在皇城中摆擂招驸马。”他云淡风轻的道:“哦,知道了。”见师父没什么兴趣她转身就走:“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太子哥哥,再去炼一炉丹药给未来夫君当见面礼。”那神色淡然的师父望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抽搐,可恶的小丫头,真是气死他了。第二日他站到擂台上,小徒弟两眼泪汪汪的抓着他袖子:“师父啊……你想徒儿这辈子都嫁不出去吗?”“打不过我的人自然是配不上你的……”他表情仍淡淡的,只有自己那腹黑的内心知道,其实是不想小徒弟嫁给别人。驸马没选到,一道试婚圣旨让别国的太子和王爷住进公主府。小徒弟一副可爱萌宠的样子,笑眯眯的看着师父和一群美男争风吃醋。
  • 法华私记缘起

    法华私记缘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以为离婚协议一签,她就可以美滋滋转身离去无留恋,再相见,欧阳俊走到她面前:女人,我对你越来越感兴趣了呢,再做我一次老婆?文珊走到他面前,送你两个字,休想!可她不知道,他早已掌控她一切,等着慢慢收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徒生童话(中)

    安徒生童话(中)

    关于我所写的童话,我也想说几句我自己的心里话。首先从已经出版成集的《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说起,这是我的第一部童话作品集。这部童话作品集出版后,对于它的评价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到现在还很尊重这些声音,虽然不乏批评之声。我很珍惜他们对我所写童话作品的批评,我知道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 星球冠军

    星球冠军

    欧洲金球奖揭幕仪式现场。CCTV5记者在直播间内流着泪激动喊道:“让我们记住这一刻,很多年以后,下一代球迷会回忆起这个时代,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起呐喊流泪过的青春。”
  • 异界之漫漫成神路

    异界之漫漫成神路

    异界魔法大陆冒险恋爱故事,轻松,爱情,还有各类帅哥和萌宠(保证不弃坑)被陌生人胁迫来到魔法世界后,身边便出现一个无缘无故帮助自己的人。遇见了与自己相似面貌的大哥,以及真正的父母在这所谓的魔法世界。究竟谁是可以信任的人,谁又是欺骗者。一步一步探索未知的世界,逐渐展露锋芒,创造属于她的神话
  •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当代著名作家、画家,高级记者。历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会长。该文集是他五十多年文学创作的集成,其中包括影响巨大的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散文、影视剧本等。如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长篇散文《世纪之战》《近墨者黑》等。作品曾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文学大奖。
  • 血战斗煞

    血战斗煞

    妖族人族的孽种,全大陆通缉的罪犯,誓要掀翻这大陆,改变大陆的规则。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本书就是本着赋予你理财的能力,赋予你改变命运的力量的宗旨而做的!让你由内而外,从观念到身份,实现最神奇的转变。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空谈,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理财“挖井”指南。同时,本书对所有理财工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其中提供的理财方法拿来就能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同时,本书也摒除了一般理财类图书中生涩的理财术语,你读到的将是最贴近生活的言语,而它博大的内容,可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理财需求。可以说,它就是一本专门为理财人士打造的超级理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