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52

第52章 关于乡土文学的通信(附刘绍棠回信)(2)

地方色彩很要紧,但更要紧的还是时代色彩。我认为,“风土人情”四个字中,“人情”二字应是乡土文学的灵魂。过去写农村,搞惯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委实把“人情”二字抛到了九霄云外。孰不知不管是何等斗争,都是透过特殊的“人情”表现出来的。毛泽东同志说过,要表现“人民大众的人性”,这不但是具体的,而且在各个地域的表现方式也不会相同。试看你的《蒲柳人家》,几乎一章牵出一至二个人物,写了何满子、望日莲、周擒、一丈青、吉老秤、牵牛儿、柳罐斗、云遮月……一大串人物,他们个性各异,淘气的,柔婉的,文秀的,仗义的,憨厚的,洒脱的,粗鲁的,深沉大度的,真所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蒲柳人家出英才”。那么,系结着这众多人物的纽带是什么呢?是劳动者的父子情、爷孙情、邻里情、男女情、豪侠情,一句话,人民大众的人性和人情。这种“情”在抗日战争风云怒卷之时,显得分外强烈动人。如果你光写运河滩的风土,没有写出人情,作品就没有骨头和灵魂;如果你也写“人情”,而写法是老一套的秘密联络,登台演讲,大打出手,没有真情,那就不管多热闹,也不会是乡土文学作品了。再说《芳草满天涯》,我非常喜欢。喜欢的不止是你写了“四害”横行时,老百姓不买“四人帮”的帐,保护受难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更±要的是,你塑造了碧桃这位充满劳动者崇高道德美的农家少女,她忍辱含羞,抚育遗孤,无所奢求,一派正气,从柔弱的身躯里焕发的人情的力量,催人落泪。记得茅盾评论肖红的《呼兰河传》时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你的《芳草满天涯》,也是“叙事诗”,也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只是由于时代的前进,它不仅“凄婉”,同时又是昂扬的一串歌谣。我觉得引用这段话来谈读你的作品的感受是适宜的,也许正因为乡土文学作为一大流派,有着某些共同的艺术特征吧。

作为一封信,已写得够长了,但要说的话似乎还有好多,只好克制一下了。最后,想提一点共同探讨的问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一定要结束的,现代化的马达声会越来越响,这是潮流所趋,你认为面对此情势,乡土文学的前景如何?以往的乡土文学中,不少是讴歌小农田园生活的美和诗意,肯定的是“小生产”的人,“小国寡民”的人,目前由于农村的现行政策,创作中也并非没有这种苗头。这种现象该如何看待?从一些资料看,台湾的乡土派文学已经在表现手法和技巧上向现代派学习了,而现代派也在学习乡土派注目下层社会的特点了。我们的乡土文学要取得发展、丰富、提高,在新时期文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又该从何处着手呢?很想听到你的意见——关于乡土文学的历史、特征、现状、发展等方面的意见。

谨颂

撰安

雷达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夜

雷达同志:

收到你和我探讨乡土文学问题的长信,非常高兴。

两年前,我提出建立乡土文学的主张,得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作家的赞同,并且与我并肩努力乡土文学的创作。我也得到十几家文学丛刊和月刊编者的支持,愿意为我提供充分的篇幅,发表我的乡土文学作品。

我多么希望文学理论工作者能助乡土文学一臂之力,给乡土文学的建立与发展以推动。

今年,从五十年代便与我结下深交的鲍昌同志,在《新苑》文学丛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上,发表了题为《论文学的地方色彩》的长文。在我的同辈人中,他是集教授、文艺理论家和小说作家于一身的三位一体人物,对文学创作的乡土特色问题,有很多独到、精辟和发人深思的见解与论述。此外,方晴、方顺景、张同吾等同志在他们的评论文章中,也为乡土文学逬行呐喊。现在,你又对乡土文学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提出许多大有见地的看法与我探讨,这必将有助于乡土文学创作的进一步开展。

小说创作的一窝蜂现象,已有初步的改观,我相信,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也将改变一拥而上的“挤电车”风气。

一个作家在创作上提出自己热衷的主张,正是全面而又综合地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立场、观点、经历、教养、学识、气质和情趣。理论家应该严肃对待,花点功夫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果他的主张是积极的、正确的、有益的,就要扶助他;倘若他的主张是消极的、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就要扭转他。理论家可有偏爱,但不可有偏向,因为你搞的是科学。

乡土文学这个词儿,我最早见于鲁迅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也记得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代曾多次号召编写乡土教材,以教育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因此,某位理论家指责我的建立乡土文学的主张是从台湾趸来的货色,未免数典忘祖。一般说来,理论家应该是有学问的人,但是不知他何以把鲁迅先生和毛泽东同志写过的文字忘掉了,也许是为了彻底反对“神化”吧?

在我阔别文坛二十二年,重新恢复创作权利,第一次出席北京文艺界聚会的发言中,我即宣告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并且仍然保持“田园牧歌”的风格。七九年我发表的长篇小说《地火》、《春草》、《狼烟》,以及《芳草满天涯》等八个短篇小说,都写的是我的家乡大地的风云烟雨,讴歌的是我的乡亲父老兄弟姐妹的多情重义。一九七九年底,面对着当时五光十色的文学主张和创作现象,我又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省和深思下林斤濡同志在他的(读《蒲柳人家》)一文中,曾以他的小说家的笔触,勾勒了我当时的景象。

我的创作向何处去?

从一九四九年十月发表第一篇习作算起,到七九年底,我在文学创作上已有三十年工龄,应该找到一条自己的路了。

仔细分析自己的短长,认识自己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发现自己的有所能和有所不能,也就明确了在创作上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于是,我决定致力乡土文学。

这是因为:

一、我在我的生身之地的弹丸小村,先后生活了三十年以上,是个土著!土生土长所形成的土性,使我只会写土气的作品。

二、在这三十余年中,童年遭遇三灾八难,是乡亲长辈们使我死里逃生;二十一岁以后经历了艰难坎坷的漫长岁月,是乡亲父老兄弟姐妹们扶危济困,我才大难不死。家乡是我的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感恩戴德,我不能不满怀孝敬之心和报恩之情,描写和讴歌我的乡亲乡土。

三、我了解和熟悉我们那个小村的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不仅了解和熟悉他们的音容笑貌,而且了解和熟悉他们的性格心理,以及只厲于“这一个”的语言。

四、我了解和熟悉京东北运河两岸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伦理道德观念,在说话和写作上,都能使用这个地区的生动、活泼、含蓄、优美、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和音乐性的农民口语。

五、我自幼接受民间故事、小曲、评书、年画、野台子戏……的艺术熏陶,长大又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养,因此我热爱创作方法上的民族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喜欢采用民族形式。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宗师和奠基人,也是乡土文学的开拓者;他的小说《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和《离婚不但写的是绍兴地方的农民生活,而且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绍兴农村的风土人情,是乡土文学的不朽丰碑。因此,乡土文学并非“世上本没有路”。只不过后来走的人少了,荒芜了若干年月。

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孙犁同志的《铁木前传》,以及好几位各自具有本国和本民族风格特色的外国大作家的名著,都给我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八〇年和八一年,我已经创作和发表的十三部中篇小说,《蒲柳人家》、《渔火》、《瓜柳棚巷》、《花街》、《草莽》、《水龙吟》,《荇水荷风》算是乡土文学之作,都写的是我童年时代的家乡风貌。《鱼菱风景》则是我运用乡土文学的手法,描写农村现实生活的试作。

通过创作实践,我总结出自己对于乡土文学的几点认识;当然,这算不上“成龙配套”的理论:

一、坚持文学创作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性质;

二、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三、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

四、继承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五、描写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农民的历史和时代命运。

我不是理论家,因而我的概括是不全面的,论点是有缺陷的。有的同志就向我提出,虽然不是写农村和农民的作品,但是具备了前四点的特征,也应该算是乡土文学。我希望得到理论家们的指正。

不过,我虽然认为乡土文学应该写农村和农民,却并不把所有写农村和农民的作品都算作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有它特定的艺术范畴;我认为限定这个范畴的界标,就是我在上述概括的那几点。

大量写农村和农民的作品,重点不在于描写风土人情,而着重于反映人事和社会问题。它不一定具有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甚至没有多少民族风格,但是它揭示了农村和农民生活中的尖锐矛盾和重大斗争,很有政治价值,这是乡土文学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乡土文学既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又存在着突出的局限性。

乡土文学只是反映农村和农民生活题材的创作领域中的一个区域。

有人对我提倡建立乡土文学产生误解,认为我意在排他,这真是冤、假、错;乡土文学尚且不能囊括整个农村和农民题材,又如何能够在全部文学创作中一统天下?乡土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创作百花园中的一畦野花,它更愿意开放在田野上。

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走向现代化。三中全会使农民富起来,我那个生身之地,不但有了汽车和拖拉机,而且有了电火、电话、自来水、电影放映机,有的人家购买了电视、电扇、洗衣机和摩托车,居住条件比北京一般市民的平房住宅好得多,但是也带来了空气和水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我在《蒲柳人家》中所描写的风光景色,差不多已经不存在了。那么,乡上文学是不是只能忆往日,而不能写今天呢?

我的回答是,往日取之不尽,今天也用之不竭。

京、律、沪三大城市,可算是我国目前最现代化的地方了;但是有目共睹,这三大城市的风土人情,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农村更是如此。

这种差异——特殊性和局限性,是为地方的历史传统、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所决定。近两三年来,我曾到东北和南方十数省的农村走马看花,这些地方和我的小村一样,农民盖新房成风。但是,这些地方的新房样式,各有特色,而与我的小村的新房又都不相同。究其原因,东北农村盖房特别考虑防风雪,南方农村盖房特别考虑防阴雨;因地制宜,各行其是。

我看,只要“因地制宜”这个词汇不消失,地方特色也就长存不已。

我那个小村,东、西、北三面各有一个邻村,相隔半里到二里,外乡人住上三年两载,也看不出它们之间的不同;而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活于斯的土著,却可以不假思索,列举出很多差异之处。

大道理我讲不了多少,我打算以《魚菱风景》为开端,明年将全力以赴,投入描写农村现实生活风土人情的乡土文学创作。

你谈到,台湾乡土派文学已经在表现手法和技巧上向现代派学习。我从来认为,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总是要不断丰富增新,技巧上也总是要不断取长补短。我对意识流手法很感兴趣;描写人物的胡思乱想、心理变态、歇斯底里、神经错乱,意识流手法比别的手法高超,我真想在写农民闹失眠,妇女闹癔症时,运用一下意识流手法;只是由于我现在尚未探明其奥妙,又羞于皮毛模仿,不敢乱来一气。但是,不管怎么丰富、增新、取长、补短,说到底还是不能丧失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学习现代派而失掉了乡土文学的面目,那就是更名改姓,变成了倒插门女婿,算不得成功的经验。

说来说去,乡土文学的命根子,还是深入生活,下决心在一村一地打深井;而不要昨日走南,今日闯北,明天东奔,后天西忙,云游四方,露天采矿,摘几片浮云掠影,给自己的作品镀上一层彩色,那只能生产乡土文学的赝品。

这封信写得够长了,赶快打住!所答非所问,或越看越糊涂之处,以后再说,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参加讨论。

紧紧地握手!

绍棠

一九八一年十月三日黎明

同类推荐
  • 知性

    知性

    本书甄选林徽因现存于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选录其中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检验的篇章,力图展现一个最具文学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诗歌名篇,又收小说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戏剧探索之作。
  • 推销员之死(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推销员之死(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威利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予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该剧体现了米勒的悲剧现实化、生活化的特点,揭示了美国梦的真谛,告诫我们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精神的自由和充实;否则,梦成虚妄,必然导致毁灭。本书为《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合集,是阿瑟·米勒代表剧作集。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精选集:春风沉醉的晚上》一书收录的都是郁达夫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成长?我的梦,我的青春”收录的是郁达夫于1934至1936年写的8篇自传性质的文章,基本记录了作者本人成长历程;“第二辑:漂泊?一个人在途上”收录的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第三辑:挚友?风雨故人”收录的是郁达夫回忆徐志摩、鲁迅、徐志摩等友人的文章;“第四辑: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收录的是郁达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例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等。
  • 呐喊·彷徨

    呐喊·彷徨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并回忆道:“有一回,我竞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热门推荐
  • 爆笑王妃宠翻天

    爆笑王妃宠翻天

    他是世人眼中战功赫赫,俊美无疆得七王爷,也是每到月圆之夜,怪病发作,化身为魔,无人敢靠近的活阎王。穿越成深爱着太子的太师府柔弱三小姐,初来乍到竟赐婚给了他,她这什么运气?本以为自己娶得是一只柔弱小白兔,结果平静的王府因此女的到来,再无安宁之日。片段一:“王爷,你信不信我一秒种能让你失了镇定?”“洛颜儿,身为王妃,注意自己的德行。”“那试试?”“试?”某爷瞪向她,心中却有小小的期待。“我今天——把你的兵符卖了。”“洛,颜,儿——”所谓权谋,谋的是天下,更是一个女人的心。百世轮回,千年情劫,只为寻到她。男女身心干净,一对一,爆笑甜宠文。
  • 妾不如妻

    妾不如妻

    在某所大学里,某个宿舍住着4位即将毕业的大学MM,她们按年龄排列,称为4朵钻石花。何谓钻石花,是因为她们觉得如果叫4朵金花,“金”字太俗气,而“钻石”珍贵点,所以就……老大——叶青,个性沉稳,做事认真,考虑周全,最想成为一个“白骨精”型的人。老二——晨杨,爱钱爱的要命,在当今“有权就有钱”的影响下,理想就是当个大官,天天有数不完的钱。老三——聂圆圆,花痴级人物,喜欢看……
  • 欢喜冤家:坏坏大小姐

    欢喜冤家:坏坏大小姐

    她胆大似虎,初入江湖敢去逗采花盗玩;她胆小如鼠,一大群仰慕的人围上来,脸白了,手软了,浑身冒冷汗。不凭武功,照样横行江湖——少侠叫哥哥,美女叫姐姐,顺带奉上可心小礼物,玉大小姐处处有人护着,宠着,就算恶魔当头,就算茶里有毒,全是小case。跟着少侠查案,养眼,外带有人付账。一个人单独在外,她娘的面子很好使。偶尔伤心难过,必得一熊抱,十二时辰温柔加体贴的看护。这个江湖,除了她娘时不时来“嗡”几声,挺好玩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竹马快投降

    竹马快投降

    本是温柔贤淑小姑凉,奈何……一遇见他不超过三句话立马炸毛,果然讨厌他!本是温润如玉小绅士,奈何……一遇见她不超过三句话就有种想要掐死她的冲动,不过,为啥越吵心里感觉越不对,好吧,既然招惹了他,就别怪他把她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程伊认为在这世上只有两个女人能让他有种掐死人的冲动,但是还不忍下手,一个是他老妈,另一个……你们慢慢品吧。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4)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4)短篇小说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集结成书。本书为第4册,收录第一届大赛8篇作品,皆为社会题材短篇小说,包括描写异乡人互相取暖的《过年》,社会目光下变态人的《挣扎》,散文式缠绵坚韧女《心茶》,社会纪实追踪《打鼾的男人》,冷暖人心人性《那一头》,被生活推动的《暖男》,写实且讽刺的《东北雪》,以及充滿正能量小人物《野鸭王冯三娃》。
  • 逾矩不欲改

    逾矩不欲改

    <1v1><玄幻><双女主>——分——割——线——她误入jun营,方才走出营帐,就见一个身受重伤的少年倒地不起。哪知那是方才打了胜&仗回营的东方大将jun?还无意间发现这将jun竟是个女儿身!(惊天大瓜兄弟们!!)传闻中面眸冷峻的“少年”,能识人才、擅用兵法,才初出茅庐不久也早已名震一方,惹得不少闺中少女暗暗倾心…又有谁知这若戏文中走出的英雄竟是个小姑娘?她坏坏一笑:“该看的不该看的,我都看过了,再如何藏着掖着也是作无用功了!”大将jun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少女,纠结的抓了抓头发,乌黑的发从肩上滑落,方才泛红的面颊很快恢复成了原本的肤色。……“幸会!”
  • 逆天毒皇

    逆天毒皇

    绝世天才回归,征伐无上天骄!我有一剑,可斩日月星辰,我有一宝,可扫九天十地……
  • 农家努力生活

    农家努力生活

    一场地震让21世界的洪梅果重生在古代,母善良连生三女不得公婆丈夫心,父后续,造谣儿女带克,分家逐出族谱。洪梅果作为长姐,靠着从21世界带来的知识带着弟弟妹妹们在这艰苦的时代努力活下去。
  • 泗水慕楠

    泗水慕楠

    想要再来一次青春!想再来一次年少轻狂!想要再来一次奋不顾身!青春回不去,只能留在记忆里,剩余的唯一便是回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