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06

第6章 揭开了战士心灵的美——《西线轶事》的艺术特色

战士的感情,表现在战场上,也表现在日常的生活里;表现在与敌人的白刃格斗之间,也表现在顽强砥砺自己的内心活动之中。徐怀中同志的新作《西线轶事》,主要不是靠惊人的战斗奇迹征服读者,而是通过细腻入微地描绘战士的心灵的历程,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这篇作品,在我国军事文学中别开生面,在已经出现的描写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的作品里,也是独具一格的。

题名“轶事”,似乎着眼点在“事”,其实,全部描写都紧紧围绕着人和人的感情的微妙变化。它并非从严酷的战争中去摭拾一些琐屑的、表面的趣事,而是透过一件件最能反映战士内心深处感情活动的小事,创造一个个本色的性格和心灵美好的人。读完小说,六个女电话兵和一个男电话兵的音容笑貌,那样亲切、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焕发着青春的光采,其中如刘毛妹、陶珂、严莉等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深深刻印在我们心中。“轶事”的幽默常使我们忍不住会心的笑,但笑到后来却是感动的泪。某些军事文学作品的英雄人物,常令人有隔膜之感;但这里的几个电话兵,分明是英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一方面,他们单纯、善良,喜怒哀乐与我们息息相通,没有一丝儿隔阂,是普通人;另一方面,他们刚强、无畏,勇于牺牲自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是了不起的英雄。作者“一支笔并写两面”,在普通人与英雄的辩证关系中,成功地刻画了这些今日的“最可爱的人”。作老把他们誉为“洁净的水”。正是几滴“洁净的水”反映出了大海的风貌。

作者追求的是率真的美。他不回避人物遇到的实际困难和他们的某些弱点,不人为地涂抹“理想化”的色彩,深怕损伤人物性格的真实和完整。对六个女电话兵的刻画,紧紧抓住了人物的女性特征,在女性特征中,又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这样,就非常有说服力地写出,在一场仅仅十七天的战争里,我们的女兵们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异乎寻常地迅速成熟了。六姐妹初到部队,有的“爱嗑瓜子儿”,被送了“五香嘴儿”的外号;有的“爱哭出了名”,芝麻大的事就哭一场;也有的怀着大胆的幻想,偷偷地开始探索“个人问题”。但这些不适应军旅生活的弱点一经指出,她们就迅速改正,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把从家庭和经历中带来的各种习惯,把二十岁女孩子的心,尽快地收拢到了领章帽徽的下面。连队由于有了这六姐妹,格外的有生气。但是,严酷的战争突然来了,她们经受得住吗?她们请战的心是迫切的,一齐上街,把头发剪成了“运动头”。她们的决心是坚定的,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了“死”,做好牺牲自己的精神准备。她们是那样顽强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当在长途电话上和妈妈告别时,妈妈起初是鼓励,后来,“妈妈的声音开始发颤,耳机里传来极力克制的抽泣”,这时候她们还唯恐占线的时间太长,说:“妈妈!你看你,还有什么话没有?没有就挂了吧!”多么刚强,多么可爱!但战争毕竟是战争,她们的决心还需要到炮火里去冶炼和检验。刚过红河,头一件困难竟是对女兵最难堪的无处“解手”。头一次架线,遇到三具越军尸首,不敢越过,延误了时间,挨了批评。她们悄然流泪,恨自己的软弱。其中一个姑娘,来了例假,又淋了雨,浑身烧得象炭火,却决不启齿,顽强地忍耐下去。就这样,她们习惯了炮火硝烟,耐住了酷暑阴雨,熬过了嗓子出血和旱蚂蟥的叮咬,直到枪击匪徒,生擒敌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们战胜了敌人的凶顽,也战胜了自己的怯懦。她们遇到的困难,看起来是微小的,但对一个过惯和平生活的女孩子来说,又是极艰难的。作者发现了这一点,描写了这一点,突破了描写战争生活的某些“禁区”。战争结束时,由于连日的奔波辛劳,六姐妹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汗酸味儿,但是,她们的精神境界却升高了,净化了,发出耀眼的光采。这样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在和平环境里,大半生也许难以达到,而在纷飞的炮火中,她们达到了。

我们常常感到,在某些军事文学作品里,英雄的行为是悲壮的,但却很难揣摩出他们完成这些行为时内心的真实活动,往往被大同小异的概念化描写所掩盖。应该说,能否深刻揭示出英雄悲壮行为的动机,是军事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难点。《西线轶事》的突破在于,它不是用一种抽象的英雄主义概念去“套”人物,而是力图挖掘英雄行为后面的时代精神,英雄儿女们力量的来派。作品着重写了刘毛妹和陶珂这一对青年男女。作者首先注意到,这是两个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来的干部子弟,他们苦闷过,彷徨过,有过“内伤”,他们身上打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他们与抗美援朝时期的青年有所不同,而与今天我国广大青年的思想面貌却不能没有许多相通之处。为了深刻表现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青年英雄的历史主动性,作品主要写战场,又不限于写战场;写了今天,又回溯到昨天,从中寻求着人物的思想轨迹。于是,在《西线轶事》里,我们感到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我们强烈地感到,象刘毛妹和陶珂这样的青年,他们勇敢行为的动机,不是来自哪一种抽象的概念,或只是受到某种从外部灌输的思想的鼓舞,而是从他们自身简单的而又不无坎坷的经历中,从他们受过伤的心底里迸发出来的。

男电话兵刘毛妹,是大智大勇、石破天惊的英雄,又是个一度迷惘彷徨的青年。作者努力透过他冷漠的外表发掘他内心的岩浆。“文化革命”中,他的父亲被打成叛徒,母亲为子女前途计,寡情地与之断绝关系,父亲衔冤自杀,毛妹忍受不了别的孩子的侮辱,打架时鬓角留下一道伤疤。这伤疤其实是留在心上的伤痕。家庭的不幸,社会的动乱,使他有点看破了红尘。平时,敞着怀,拿军帽当扇子,“一连串地吐着烟圈儿”,“言语间带出一种半真半假的讥讽嘲弄的味道”。但作者的本领在于掀开了他外表的冷,发现了他心灵的美。他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是一个有着强烈政治责任感的青年。要是没有这场战争,他不会那么快地成熟,我们也难于真正认识他。他壮烈牺牲后,发现了一封给母亲的长信。这封长信是刘毛妹心灵的写照,灵魂的剖白,洋溢着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真理上下求索的精神。他看得是那么深,看到了封建余毒和现代迷信对社会的破坏,原谅了母亲的过失。他比别人更深刻地理解这场战争的意义。信上说:“义勇军进行曲不是我们的国歌了。是不是说,我们再不能从这首歌里吸取一点有意义的东西了?”他看到了,这是为赢得时间和建设环境的战争,是关系着民族存亡的战争。正是这种用血泪换来的思想,支撑着他,勇如猛虎,视死如归,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就是作者为我们塑造的一个新一代青年英雄的形象。

小说的另一特色是,很注意描写人物感情的多面性。多面性不是分裂性,丰富性不是心理的变态,这中间毫无共同之点,每个人物本身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世界。只有真实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和情感固有的复杂性,才可能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徐怀中笔下,这些年青的新战士不是单线条,单色调的人物,而是有着复杂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象刘毛妹在看电影以后对陶珂的失礼行为,过去的军事作品恐怕是不敢涉及的,会招致有损英雄形象,宣扬“人性论”的非议。可是,只要从这个具体的人物出发,想一想他短促的一生中,郁郁寡欢,缺少温暖的处境,他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他带着不定型的青年的某种鲁莽和空虚的色彩。陶珂当时尖刻地回敬了这个童年时代的伙伴:“毛妹!难道我们相互温暖一下,或者说是让我来温暖温暖你,一切就会好起来了吗?”从此他们没有再见面,也没有通信了。简单化的作者会处理为,陶珂和毛妹从此一刀两断。但作者是通晓人物心灵的辩证法的,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两个不同个性之间的撞击、矛盾和反常,两个人自幼培养的感情却如藕断而丝连。果然,毛妹牺牲,陶珂看到长信上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她,感到对她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打击,伤心落泪了。她怀着深情擦洗了毛妹的遗体。当初冷冰冰回绝毛妹的是她,现在伤心流泪的还是她,作者对这个女孩子的矛盾心理观察和揭示得多么深刻!作品对陶珂性格的描绘,是流动的,发展的。上战场之前,她“一张粉团团的脸儿,稚气地笑着,并不言语”,她是稳重的,羞涩的,喜欢沉默。当小说回叙了她小小的年纪,流落乡下,讨过饭的经历,我们似乎理解到,这个人物又是很内在的。十几天的时间,陶珂变化了,她开枪击毙敌人,亲手擦洗烈士们的遗体;她追捕越南女冲锋队员的时候,衣服撕成碎片,露出了肉体,也忘了害羞,在所不顾。特别是战争结束,组织上同意她入党,她却出人意外地要求暂时留在党外,继续考验她,希望自己成为一滴洁净的水,再加入到党的海洋里。这就是人物性格的丰富、发展和延伸。这就是作者所要讴歌的战士的心灵之美。

这篇小说,笔调深沉,隽永,从容,委婉,富于色彩感。作者追求的似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他的态度是冷静的,严格忠于生活逻辑和人物性格的逻辑。但是,作者决不是客观主义的描写,全篇流泻着一种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激情。不过,作者善于把燃烧的激情贯注到形象塑造中,善于让感情和倾向自然地流馎出来。这种风格色调,也是我国军事文学中不多见的。如战争结束,女兵们凯旋归来时,常见的作者总要站出来抒情甚至说教,但徐怀中却只让女兵们沐浴后走过人群,农村妇女说:“九四一部队招女兵,怕尽是要挑好看的,不好看的不要”,便戛然收束了。这一笔看似平淡,却寄托着作者很深的匠心,他不但写女兵们的心灵美,还要通过形体美去映衬这种心灵美,把无穷的余味留给了读者。

《西线轶事》是一曲有力的英雄儿女的赞歌。它从内容到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和突破,都是很值得注意的。它也有结构略显松散和剪裁上的弱点。徐怀中同志到过前线,八○“老兵”。正因为他深深热爱着自己的人物,非常熟悉自卫还击战的生活和战士的内心世界,才达到了这样难能可贵的艺术境地。把《西线轶事》称为我国军事文学的一朵奇葩,是并不过份的。

同类推荐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记忆的颜色

    记忆的颜色

    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和作家,彭小莲长期关注老一代学者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人际,并不断间断地为他们撰写文章、拍摄映像、进行专访,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好友和同道。这既源自于彭小莲个人的家庭影响,也是她在多年留学、导演生涯后的选择与志趣。本书以非虚构的方式,分别以赵丹与黄宗英、贾植芳、家族亲人和上海街头按摩店老板四组人物,撰写了关于“记忆”的长文,其中既有历史变迁的宏大叙事,更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具体入微的言谈、选择、爱恨,整体上构成了一副关于记忆的长卷:既是彭小莲个人的,更是国家民族的一份记忆。
  •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作者是伟人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气势雄奇,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条理明畅,颇具特色。收入这部《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的55篇散文,总计近14万字,反映了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状态。这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 中国民族与民间文学扫描

    中国民族与民间文学扫描

    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笑话,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少数民族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广为流传的作品。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妃之公主别想淘

    邪王宠妃之公主别想淘

    初次见面,一个是被敌国扣押的人质,一个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她天真无邪,他却身负仇恨南幽殊:“阿璃,太傅好坏,不仅罚我抄书还向父王告状……”夜千璃皱了皱眉头,答道:“我帮你抄。”南幽殊:“阿璃,丞相家的白莲花喜欢你我好厌她……”夜千璃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答道:“我帮你虐。”南幽殊:“阿璃,苏丞相好帅我要嫁给他。”夜千璃俯身在她的耳边,薄唇轻轻划过耳廊:“南阿殊,今生今世,永生欢世,除了我夜千璃,谁敢娶你,我诛谁九族。”她是他的珍宝,是他生命里的阳光,纵使世间污浊不堪,有她相陪,此生足矣。
  • 真灵魔境

    真灵魔境

    (浩然书院)二十年前寻常的一天,世界各地突发长达一小时的全球范围极光。亦是当天,各国亦是突然相继宣布要展开灵子科技的研究,并同时公示了异能者的存在。那一日,被联合政府称为“极光日”。二十年来,民众经过了惊讶、疑惑、不安、再到回归正常生活,就像“极光日”从未发生一般。殊不知这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也从未改变过。
  •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潮商是一个首富辈出的商业群落,更是一个世界性的商业图腾。他们五洲驰骋,四海纵横,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潮商名流、商界精英和世界级巨商,从而演绎了“潮汕人会做生意”、“爱拼才会赢”的财富神话,更上演了一幕幕“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的商业传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让我们追寻着李嘉诚、马化腾、谢国民、陈弼臣、连瀛洲、陈克威、朱孟依、林百欣、罗康瑞、刘銮雄的足迹,看看潮汕商人是怎样运筹帷幄、驾驭财富的吧!
  • 召唤之我有暴雪称霸异界

    召唤之我有暴雪称霸异界

    这是一个成人的童话,八零九零后共同的青春回忆!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暴雪总部穿越到剑网三大陆,带走了整个暴雪游戏资料库,从此修炼游戏技能,召唤暴雪英雄,称霸整个剑侠情缘世界!PS:基三部分的设定,剧情,时间线等等和官方情节变化很大,这是两个世界的故事,不喜勿喷!书友群:719194390
  • 这个师尊有点萌

    这个师尊有点萌

    师尊对比:论样貌:别人的师尊:杏脸桃腮,双瞳剪水,眉目如画,绰约多姿。我的师尊:蓬头垢面,声若洪钟,皮糙肉厚,貌不惊人。论实力:别人的师尊:开山裂石,投鞭断流,不避水火,翻山倒海。我的师尊:手无鸡力,弱不禁风,软弱愚鲁,指力可破。论护短:别人的师尊:谁敢动我徒儿,本尊灭了他!我的师尊:小故事,你去。实在斗不过,出卖你的美色也行。
  • 我只是一只羊

    我只是一只羊

    【喜羊羊与灰太狼同人文】时间的沉淀,那些美好的记忆犹如加上了一层滤镜,看起来多么美好和模糊,同时痛苦的回忆却好似难缠的噩梦一样惊醒了睡梦中的羊儿。——羊儿想要回家,可是没有找到回家的路。ps:有些渣笔,还请多多指教,另外,这本小说是缘更(笑)
  • 碧血丹心之南宋

    碧血丹心之南宋

    本书是一部沉郁苍凉、慷慨悲壮的小说,呈现了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南宋在江山易主,朝廷更迭的特殊历史时期,南宋人民在亲历亡国之痛后,心灵遭受难以医治的创伤。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了不同阶层人物纵横交错的关系及曲折起伏的爱恨情仇。从而揭示了人类对变化无常的人世盛衰和宗社沉沦面前的惶惑及深永哀伤,渴望把握必然的强烈意愿。本书通过描写南宋末期“崖山大海战”,对海战的因由、经过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并有意识地穿插了几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使人们为之慨叹不已。
  • 王妃每天都在求失宠

    王妃每天都在求失宠

    堂堂女兵王惨遭穿越?行叭。穿越到乱葬岗一女尸身上?有点惨。爹不疼,娘不爱?得!还被王爷家暴而亡?靠,不能忍。整行装,买消息,重返王府,虐渣渣怼王爷。哪知王爷三百六十大转弯!他是受虐狂?滚开!本王妃对渣男不感兴趣!小剧场:侍卫:王爷,王爷,王妃又翻墙了!龙渊泽:快,给本王拦着!侍卫:王爷,王爷,五王爷又来挖您墙角!龙渊泽:什么?这个混账,带路!侍卫:王爷,王爷,王妃她……龙渊泽:拦住了吗?侍卫:……翻墙走了!龙渊泽:有没有摔着?
  • 萌学园之神转飞扬

    萌学园之神转飞扬

    在神与人之战后,萌学园或者说是魔法世界恢复了和平,但在神界,一场巨大的阴谋以及战争慢慢袭来。萌学园的萌骑士幻之星、炎之星、十之星、月之星、梦之星加上在神界的智之星会在神界激起怎样的火花呢……
  • 重生之恶毒女配的自我修养

    重生之恶毒女配的自我修养

    楚玥前十几年活的就像玛丽苏文中的女主角,出身豪门,成绩优越,容貌迤逦。这一切在她惹到一个叫林若溪的女孩后,都变了样。引以为豪的家世被林若溪的追求者们联手搞破产;优越的成绩也在一系列打击中一落千丈;她那张脸,最后也被林若溪一刀一刀划烂。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没了。直到她死后,才知道,原来她只是一本书里的恶毒女配,而女主就是林若溪。重来一世,楚玥决定报复他们,让他们也体验一下所有东西都被夺走的感觉,让他们知道恶毒女配还能更恶毒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