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600000012

第12章 韩起祥的道路

老友王毓华年过古稀,仍四处奔波张罗,终于编成一册关于陕北说书艺术大师韩起祥具有评传性质的纪念文集,了却了他多年的愿望,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二十多年前,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时常听老王讲述韩老的趣事,还听说他搜集了不少关于韩老的资料,打算写韩起祥评传。由于他的宣传,我对韩起祥的认识和了解深化了许多。敬仰之情也愈加强烈,一度甚至想调到韩老身边工作。正像赵树理用自己出类拔萃的创作把民间通俗传说故事令人心悦诚服地提高到严肃文学殿堂一样,韩起祥的具有开拓意义的艺术实践,使得民间说唱艺术陕北说书具有了同相声、京韵大鼓和平弹说唱旗鼓相当的声誉。同时也使他自己成为像侯宝林先生一样不朽的艺术大师。正因为如此,在他去世十多年之后,仍然有许多他的热心听众在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欣赏和谈论着他的生活和艺术,有许多同行艺人和专家学者,仍在实践着和深人地探讨研究着他的创作道路及艺术风格,有许多亲朋好友在缅怀着他的生活故事和从艺花絮。陕北人民以他为自豪,延安文学艺术界以他为荣,并继承他的精神,继续着他们那一代人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在电视、电影、广播、计算机等诸种现代传播手段大大普及的年代里,我们很难想像,陕北说书这种生动活泼的民间说唱形式上个世纪中叶在陕北人特别是陕北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有多密切。那时候的说书艺人韩起祥,就如同如今的一流歌星和电影明星一样。作为韩起祥的一位崇敬者和忠实观众,我同许多同龄人一样是从小听着陕北说书长大的。韩老生前虽然并不认识我,但正如他并不记得的许许多多观众一样,我却视他像亲人一般熟悉。正是这些他不认识的人们,在他去世多年之后仍然记得他,而且深深地怀念着他。也许在更高更大的艺术殿堂中,在更广大的人群中,并不曾记录下他的名字,但在他终生热爱并倾注了全部感情的土地上,人们却铭记着传颂着他的名字。

他是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无私地把荫泽回报于滋养了自己的这片热土。假若你恰巧生存于这片土地上,你就感受到了他那绿萌的阴凉和臣大树冠的美丽。陕北的方言,是极简洁而精彩的。其独特而动人的音韵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也许是别处方言所难以比拟的。以此为主体加上民间音乐的翅膀形成的如同山鹰—样飞腾起来的陕北说书,是极能感动人心的。来自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交相辉映的故事情节和诗一般的叙事方式,再贯之以陕北农民独特的幽默和风趣,就使得这种民间艺术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就在韩起祥出现之前的数百年间,以盲人为主体的陕北说书队伍单个活跃在陕北和甘、蒙、宁、晋部分地区的广大乡村。这种简洁多彩的艺术形式,是当地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说书艺人身背三弦,走乡串村,无论多么偏僻遥远的地方,都能听到他们激越的三弦(或琵琶)调和悲凉而凄婉的歌唱。韩起祥的出现,賦予这歌唱以反抗与希冀的呐喊,特别是当他在共产党指引下走向光明之后,翮身解放的喜悦,激励他以昂奋的旋律和热烈的词语放声歌唱新生活。从此,使这种古老的说唱形式加人了对新人新事新生活的歌咏和向往。这是陕北说书的一次革命,是旧艺术走进新生活的一个了不起的飞跃。

他的充满批判精神的大胆改革,自然而然地摒弃了旧音调中过多的凄婉和悲凉及旧书词中封建的和低级趣味的糟粕,而为之注人了乐观向上的、科学民主的光明与崇高精神的内涵,使得这种古老的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了出来。这是了不起的历史贡献,是与他个人的艰苦努力和聪明才智分不开的。但这一切,又同客观因素有很大关系。

是移民进人陕甘宁边区以后,解放区的阳光温暖了他的心,是毛主席《讲话》精神点亮了他心中的明灯,是当时延安贺敬之、高敏夫、白龙等热心而真诚的文艺工作者点拨开启了他的心智,是开始了新生活的边区农民的精神风貌充实丰富了他的创作视野。没有这一切,旧时代数次差点寻短见的他也许仍在苦难和黑暗中摸索。对此,韩起祥自己感受最深。难怪他时常讲:“没有新社会就没有我韩起祥的今天,没有共产党、毛主席就没有我韩起祥的艺术生命。”这是千真万确的,也是亿万劳苦大众的共同心声。韩起祥成功的艺术道路,给予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深刻的。“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没有群众的喜闻乐见就没有艺术的发展繁荣”。这是他成功的艺术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两条真理。违背了这些规律,艺术便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必将失去活力而枯萎。韩老生前,是全国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又是全国著名的说唱艺术家。

在延安时期,他多次给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党中央领导说书,建国后又多次赴京参加文代会,受到毛主席接见,既是名人,又是高级领导人。

他原本可以住在北京,享受大都市的现代文明。但他却坚持要回陕北,回延安,回到他的生活基地杨老庄,回到他日夜思念、一刻也不愿意离开的黄土地和父老乡亲中间。当他依然背起三弦琴行走在陕北山间的羊肠小道上,同他所挚爱和熟悉的人们朝夕相处,与千千万万真诚欢迎他的观众同吃同住、同喜同乐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明星,是高干,是万众瞩目的大艺术家,只觉得自己这一棵树,离不开这深厚的群众土壤的滋养,只觉得自己的艺术生命就像一丛盛开着的山丹丹花,离开了陕北的沟洼梁峁就要枯萎。这样的心情,韩老一直保持了几十年。一直到晚年,年逾古稀之时,仍然恪守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他最忙的岁月,也是最充实和愉快的。

他一个盲人,要学习盲文,又要提高文化,要编创新书,又要办班授徒,要设馆说书,又要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和各类社会活动,常常忙得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但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背起三弦,徒步深人到农村中去,亲自为农民群众演唱。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揪斗,指定背上背着书写着“牛鬼蛇神”的白布沿街示众时,仍然向群众宣传毛主席《讲话》精神。

他为群众服务,终其一生,乐此不疲,成为文艺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典范,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实践着毛主席《讲话》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韩起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说书艺人,更是一位把陕北说书由山野村艺推上大雅之堂的改革家。

他对于陕北说书的曲调音乐的整理、改进和创新是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他根据演唱新书的需要,把陕北民歌、陕北道情、眉户调、秦腔、晋剧等中的一些艺术形式大胆引入陕北说书,大大地丰富了陕北说书的表现形式。这更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创新工作,为陕北说书由旧时代的旧艺术向新时代的新艺术发展力开风气之先。年事渐高之后,他还动员自己的女儿韩应连继承父业,学说新书。还在举办短期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延安地区曲艺队,亲自培养人才,不仅使事业后继有人,而且形成一支至今活跃在延安乃至陕北地区城乡文艺舞台上的文艺轻骑。王毓华是五六十年代同韩起祥一起工作过的老搭档。

他们―同创作新书,一同组织盲艺人下乡演唱。老王是有心人,也是热心人。韩起祥对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的热忱和对艺术的不息追求精神,深深感动了他。把一生奉献给群众文化事业的共同理想,使得他们心心相印。就在韩老逝世之后不久,老王也从延安市(今宝塔区)文化馆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淮料多年之后,他仍然惦记着要为韩老树碑立传之事。这在“以势处世”几乎成为时尚的风气下,实为难能可贵之举。

他的主张,得到了民俗学会主席袁福堂的大力支持,于是他们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使文集问世。其中收人王毓华撰写的长篇评传,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料,公之于众。故事翔实,文风淳朴,内容生动而亲切。这篇长文同其他同志写的研究和回忆、纪念文章合集出版,便成为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不仅是对韩老的纪念,更是研究他的生平及艺术,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陕北说书艺术的重要文献。愿韩起祥精神激励后辈,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奉献更多的高品位的精神食粮。2001年11月10日于延安

同类推荐
  • 唐诗新语

    唐诗新语

    本书作者陈忠来是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员,余姚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学术论著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阳神的故乡》。本书精选了唐代百余诗人近600首诗作进行现代解读,其中单独列篇的有诗人25人,诗400余首;女诗人33人,诗40余首。视角独特,解读准确,阅读本书能领略唐诗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仗舰走天涯

    仗舰走天涯

    2015年4月3日,作者随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从舟山出发,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海军第二十批护航任务,共为39批90艘中外船舶护航,有效维护了战略通道安全。护航任务结束后,编队未经休整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横跨5大洲16个国家访问。152舰艇编队的护航和环球访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充分展示了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官兵过硬的军政素质,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 时间会给你答案

    时间会给你答案

    我们哭过、疼过、迷茫过,但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补偿。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所有你苦苦追寻的,时间会给你答案。
热门推荐
  • 不问仙凡

    不问仙凡

    林逆麟道,我这一生,四处漂泊,所见所闻略多,可愿听我讲个故事。一个人,一把剑,一个故事。不求仙问道,只活的自在。
  • 凤逆天:邪王宠妻忙

    凤逆天:邪王宠妻忙

    【花样作死长期求收求票求赏求好评各种求】书友群:229371534懒癌晚期已没救,欢迎进群催更~她本是古武世家小姐,因为一颗名为琅嬛戒的珠子惨遭横祸,一朝穿越变成废柴。废柴?姐魔武双修亮瞎你们的钛合金狗眼!一路带宠打怪训熊孩子寻亲救祖!一个寄养与左丞相家的废柴,一个深居内宫的病弱皇子就这样凑一对?嗯,十里红妆铺,一生一世随,殊不知他们是在虚假的身份,做了一对真正的夫妻。
  • 姞小姐

    姞小姐

    你不该对小姐这词抱有偏见,只因它本是优雅。——麋野鹿-新书出版,记者例行与发表作者进行沟通采访。“姞小姐新书的完结总结是什么?”“嗯……我想你了。”“那能否说下对这句话的理解呢?”“头凉。”简单明确的二字,让记者感到有些不知所然。“头发大把大把的落啊,看来我得退出小说界很久很久,好好养发了。”她望着窗外,嘴角的弧度像是屋外的温柔暮色。当世界在为之可惜时。无人知,在机舱内戴着口罩的人儿早已眼眶微红,喉咙哽咽。……“原为世间女孩唱遍情歌,后为我的女孩写了本情书,世间独独一本,说尽了我爱她。”“后来因为他,我喜欢上了朝暮。”
  •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粉红色的纸鹤

    粉红色的纸鹤

    她曾经是学霸却无奈地放弃了高考;她对爱情有执着的追求,她凭单薄的肩膀孝敬父母与公婆,她对学生有无私的爱!然而她悄悄地走了……
  • “可怕”的浙商:中国第一商帮的创富秘籍

    “可怕”的浙商:中国第一商帮的创富秘籍

    中国有这样一个“可怕”的圈子,有这样一群独特的人,他们是在战国时期已然行至四海、天下为市的商贾之人;他们是在18世纪影响了中国工商业、金融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商帮;他们又是在改革开放的商海中取胜的当代中国第一大创富团体……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专家诊治白内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白内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临床实际出发,以问答形式,概述了晶状体的解剖、生化、生理和病理等常识。分别介绍了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和并发性等各类白内障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知识。重点介绍白内障的各种手术方法、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并发症等知识。
  • 妖妃当道

    妖妃当道

    【盛世红颜之五】醉卧红尘宴,笑看他人痴;一舞惊天下,笙箫歌歇尽。她是艳名远播的翼州第一名妓花如雪,王公贵族、商贾巨富无一不为她痴迷,却自持看透世间情爱,终究情关难过,堕入他以温柔与深情编织的陷阱。“风华过人”是今上给予他的封号,京畿城内众人羡嫁的佳郎,亦是先皇最宠爱的六皇子。只因慧淑太后的“废后不废子”与帝位失之交臂,自此潜伏于朝内,筹谋多年伺机而动。她的爱执着而热烈,他的情却屈居在权欲之后;为一偿夙愿,他不惜将心爱之人拱手相送,冷眼看她在别人怀里承欢媚笑。一柄油纸伞,乱了欢颜,醉了流年,离了恩情。她如凤凰涅槃,重生于今上身侧,化身皇朝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她亦是人人畏惧的夺命妖妃,惑乱宫廷,搅乱朝堂,用沾满鲜血的双手成就了今上暴君的名声。当他终于相携他人登上高位时,她翩然一笑,舞尽在斜阳深处的宫门。“雅儿,我来接你回家。”
  • 这样定规矩,孩子才愿听

    这样定规矩,孩子才愿听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会家长朋友们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心甘情愿执行父母制定的规矩。理论篇着重介绍为孩子制定规矩的理论知识,包括制定规矩的意义、如何制定规矩以及如何执行规矩,这些都将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实践篇则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会家长制定规矩,并让孩子配合,来执行规矩。不管是孩子的日常生活作息、学习、休闲娱乐,还是外出游玩,在书中找到对应的制定规矩的方法及执行要领。书中还讲述了如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及培养孩子良好性格,这些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