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5500000001

第1章 序 在期待之中(1)

何向阳

从阿斯福尔疗养院朝前望去,公墓的墓碑在周围一圈树篱之上变成一个个小白点。西蒙娜.薇依的墓是新墓地79号,位于第三排,在一片松树林的前面。在十五年间,她的墓无碑无铭文;墓地跟前的小径一端,盛开着大蔷薇花。阿斯福尔的居民说:“穷人的墓地。”

十年前,读到Smonewel的《在期待之中》,是三联书店杜小真、顾嘉琛的译本,作者的名字翻作S.薇依,书名的写法如果依了薇依,可能写作;岍畦(在期待中)更符心意。;岍匹,是她常用的希腊文。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字里行间的苦涩味道,淡淡的,里面,有一丝不易觉得的安恬,“生活中没有真实,毋宁死”,不知这几个字,用她的母语法文写出来,是什么样子,可是,她写出来的远不止文字。书并不厚,加上注释也才211面,只是她作品的一小部分,确切地,只是七封信和一篇分了五节的长篇论文。著者生于1906年,她在学校,与工人一起,在汝拉山区干农活,在卡塔庐西亚前线同共和国部队一起经受战争磨难,她干最重的体力活,在田间,收庄稼,收葡萄。就是不入教会,不进修道院。对于此,她的识见与早她三年出生的法国哲学家G.Thbon相默契,后者称欲取精神价值,必先扎根大地。薇依的说法是,正如水对一切落入其中的东西都无动于衷一样,水并不掂量这些东西,而是这些东西在水中摇晃一下之后自我掂量。这里,她提到了一个词——精神廉正——并坚持终始。

对于不入教的教士,我们该怎么称呼?也不重要,在薇依眼里。七封书简中,有一封写到“面对洗礼的迟疑”。字面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一颗心完全打开的坦率真实:

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这些障碍可归结为下列几点。我担心的是,教会是作为社会事物而存在的。这不仅因为教会自身的污浊,还由于教会除了其他特征之外,它是社会事物。这并非因为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气质。我所担心的理由恰恰相反。我天性合群。我天性极易受外界的影响,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是受外界集体事物的影响。我深知倘若此时跟前有一帮德国青年正在高唱纳粹歌曲,我的部分情感立即会变成纳粹式的。这是我的巨大弱点。然而,我就是如此。我想,以直接的方式来对付天生的弱点是毫无用处的。必须对自己进行强烈压制,才能在无可推卸的义务压来时,如同自己并无此类弱点那样进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认识自己的这些弱点,谨慎对待并且尽量变害为益,因为这些弱点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的。

我惧怕这种教会的爱国主义,它存在于天主教的各界人士中。我所说的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尘世故土的那种感情。我害怕,因为我担心自己会被感染。这并不是我觉得教会没有资格激发人们的这种感情,而是因为我不愿意具有这种类型的其他感情。愿意一词在此并不贴切。我知道,也真切地感受到这类感情是令我痛苦的,不管它的对象是什么。

一些圣人曾赞成十字军东征和宗教裁判。我不能不认为他们是错误的。我不能拒绝接受良知的光芒。倘若我认为我这样一个远不如他们高明的人,在某一点上比他们更加明白,那么我不得不认为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被某种极强大的东西遮住了双眼。这就是社会事物的教会。若这种社会事物损害了他们,那么对于我这个特别容易受社会影响、同他们相比虚弱无力的人又会受到何种伤害呢?

迄今为止,人们所说的和写成文字的任何东西,都比不上圣人路加在谈到尘世王朝时提到的,魔鬼对基督所说的那些话深刻。“我把全部强权以及与之俱来的荣耀统统给你,因为它被赐予我和我欲与之分享它的每个人。”因此,结果必是社会成为魔鬼的领域。肉体让人以“我”(mo)来说话,而魔鬼则说“我们”(nous);或者如独裁者那样,用“我”(je)来说话,却带有集体的意义。魔鬼尽其自身伎俩假冒神灵和神灵的替代物。

我所说的社会一词,并不是指同城邦相关的事物,而仅仅指集体感情而言。

我很清楚,教会必定也是社会事物;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但是,尽管它是社会事物,却属于世俗权贵所有。正因为教会是保存和传播真理的机构,对于像我这样极易受社会影响的人来说,才有极大的危险。因为,在同样的词语掩盖下,良莠相似又相杂,几乎构成不可分的混合体。

不管谁入教,天主教会始终都热情接纳。然而,我不愿被这样一个地方接纳,堕入口称“我们”的圈内并成为“我们”中的一分子,不愿置身随便什么样的人际环境中。当我说不愿意时,我并未表达清楚,因为实际上我愿意得很;这一切是那么美妙。但是,我觉得这对我来讲是不许可的。我觉得我必须或命定要独身一人,对任何人际环境来说,我都是局外人,游离在外。

这些话,写在1941年6月与1942年3月之间。1942年5月,她启程出发前留下一封称为《精神自传》的长信给修道院院长贝兰,以上只是行前通信的一些片断,白纸黑字地站在1994年我遇见的汉译书里。199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法国外交部赞助下出版一套“二十世纪法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其中有Jacques Cabaud于1957年问世的西蒙娜.韦伊的传记,依然由顾嘉琛和杜小真翻译,中文译者为这个传记重起了一个名字:《信仰与重负》。为统一起见,这里我采用“薇依”这个译法。这部书利于我们从一个旁边的角度凝视我们主人公的侧面,当然其中有大量引文,使阅读转换成参与。

没有任何想法使我更为痛苦的了:使我同不信教的广大不幸的群众分开。我有一种根本的需要,我想可以说是天职,即来到人们中间,来到各不同阶层的人中间,同他们打成一片,同他们具有同样色彩,至少在心灵不抵触的最大程度上是这样,融合在他们之中,这一切是为了他们如实地显现自己,而不是在我面前做的伪装。因为我渴望了解他们,以如实地热爱他们。因为如果我不如实地爱他们,那么我爱的就不是他们,而我的爱就不是真实的。

这个境界半个世纪之后已难以为人理解。但是她真的下到了矿井下面,这个哲学教师将思辨化作一种亲身的实践。她要得到通过个体才能得到的那个民间里若隐若现的“上帝”,而不是已经存在于庙堂经文里随时可见的上帝。

这份心思,1942年11月10日,她同父母告辞时说过:

如果我有多次生命,我将把其中之一献给你们。可是我只有一条生命,而这条生命,我该它处。

《伦敦论文集》中,可找到横渡大洋的女子这样一段话:

我们身上人这东西,就是我们身上谬误和罪过的那部分。神秘主义者的全部努力始终是要做到在他们灵魂中不再有任何称为“我”的部分。

但灵魂称“我们”的那部分要危险百倍。这就是她为什么要“出走”的原因。

教我想起很早读到的一部赫尔曼.黑塞的书。书名记不得了,其中一部小说记得牢,名字-《席特哈尔达》,又译为《流浪者之歌》。我曾在1997年写下的《渡在海上》中较为详细地引证过。这是比薇依1942年的文字还要早上二十年的书写,1922年的小说里的这个主人公比他的作者和他以前的作者都要早,早得多。他曾是王子,佛陀,他的走出与步入,一定是给了沉下心描绘他的人太多的感受,他一点点地剥离,有如他的主人公一点点地清理,从宫殿到民间,从领袖至心底。他是悉达多。为了探究“我”,探究“自我”,还有别的路途值得寻找吗?没有人指出过这样的路途,没有人知道过这样的路途——

婆罗门们知道一切事情,他们的圣经记载着一切事;他们研究过一切事情——世界之造成、语言之起源、食物、吸气、吐气、器官之排列、神们的行为。他们知道太多太多的事情;然而,如果他们却不知道这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一件惟一重要的事,那么,他们所知道的一切事情还值得知道吗?

一场跋涉就这样找到了开端。

后来。释迦牟尼在波罗奈斯传教结束而向优娄频罗进发传教之前,他对弟子的告诫是——不许结伴而行,务必独自游历教化——即要求每一位弟子以个体的自我面对向他一人展开的世界,体验、亲证、自律、实践。一个人,在路上。“汝当自依”,《大般涅柴经》中这句遗言语重心长。漫长的修行开始了。

佛陀一生中,有过几次让后人颇费心思的转折:为什么佛陀要抛弃他现成给定的富足生活与王位继承权而出家过流浪人的生活?为什么在他的禅定修养已达到很高造诣而不得不令其师事的两位当时全国水平最高的禅定家惊讶并打算立他为思想继承人时,他却离开了他们?为什么在他已与苦行对峙了长达六到十年而品尝了一般苦行者都未能做到的一切肉体磨难之苦并使得周遭人都满怀敬佩之情如圣人般看待他时,他却放弃了这甚至是垂手可得的名誉而离开了苦行林?为什么在他于毕钵罗树下(这棵树后来被称为菩提)趺坐成道后实际已是全国最具境界的哲悟家而还要徒步跋涉到几百里外的异地去传教呢?为什么在他已然拥有了近千名弟子后却不满足于平平静静做导师的生涯而还要坚持一个人独行游历教化呢?与婆罗门的对峙与征服,对提婆达多叛逆的粉碎,九横大难之后,在他八十岁高龄时,在释迦族灭亡后,他为什么,还会从婆吒百村渡恒河并选定他的故乡作为他最后传教的方向呢?为什么,他能不顾恶疾缠身在弟子劝他休息时还要侧卧于沙罗双树间支撑着为前来寻访的沙门说法并以此作为自己临终的方式呢?

这是一个一生写满了离开、丧失、告别与放弃的佛陀。

释迦的第一次放弃是针对王权、家庭的。释迦的第二次放弃是针对名望、利益的。我总是满怀疑问。

寻找着的青年说。“我总是怀着一种知识的渴望。一年又一年。”而追寻的结论却是“在万事万物的本质中,有些东西不能称为‘学习’”——“惟有一种知识——那是无所不在的:在你里面,在我里面,在一切生物里面……对这种知识而言,它的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有学问的人,莫过于学问。”

由此,释迦当年才将手段与过程衣服一样从身体上脱掉,离开同样压抑了自性已成为了他“父亲”的沙门集团,将茂密的苦行林留在身后,独自一人向那一棵毕钵罗树走去。这个象征太巨大了。

对树的告别是释迦的第三次放弃。这是对滞于玄想思辨层面的哲学的放弃。

篇名意谓“菩萨”的《席特哈尔达》里,这次放弃被描述为对一位圣人——也是一种父亲(在生身父亲、集团父亲之后,这是最后一位立在路口的智慧父亲)的放弃。故事已展开了四分之一,迦陀玛出现了。他被尊为世尊佛陀。他因解脱众人痛苦所作的柔和而坚定的讲道,使之成为拥有全国大量虔诚的崇拜者,甚至悉达多的挚友迦文达也皈依了他,然而悉达多却一人离开了。他与如来佛告别时的一段对话相当精彩,中心一句便是——从别人的讲道中是无法求得解脱的。

远离所有的教条与导师——哪怕他是众望所归的救世者,哪怕他是另一个灵魂中的自我。

悉达多离开的不过是他心目中要成为一个圣人、教导者、领袖的思想(那种名望的心魔)罢了,他同时离开的还有讲道这种方式。在他的心目中,行动高过语言。由此在他以放弃的方式否定一个个曾主宰过他生命的某一些段落的各式各样的“父亲”同时,在他表明自己亦永远不做统领别人精神父亲的同时——他只认准了一件事:亲证。

这种背弃式的选择当然是有代价的。像一个刚出世的婴儿,此外他什么也不是,此外,什么也没有。

……再没有人像他那么孤独了。他不再是个贵族,不属于任何职工组织,不是个寻求职工保障,而在其中享受其生命与语言的工匠,不是个婆罗门,不是个属于沙门社会的苦行僧,甚至连深山中最与世隔绝的隐士,也不是一个人孤孤独独的,他还是属于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阶级。迦文达做了和尚,于是成千个和尚都成了他的兄弟,穿着同样的僧袍,享受着同样的信仰,说着同样的话。而他,悉达多,他属于哪里?他分享谁的生命?他说谁的语言?

然而就是这样,他依然走自己的路。他一无所有。却得到了一样东西——

悉达多,他自己。

这或许就是那个正在形成中的答案。

这样理解,佛陀就不只是一个单个的人。

有关佛陀自我介绍的传说中言,“我为如来、应供、正变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乘经籍中记述佛陀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据称,“佛的每一‘相好’,都能生出无限光明,普照天下,发出无量音声,遍满世界,并给五道众生带来普遍利益。即使每一毛孔,都具有无限神通”;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佛陀以乔达摩姓降生之前,佛陀曾有多达五百五十次的转生,或为君王、婆罗门,或为神灵,此外,还曾做过十二次首陀罗,十次牧人,一次石匠,一次雕刻工,一次舞蹈家等等。有关佛不同变体的思想,长久以来使我懵懂迷离,那时的我,并不知有关它的解释就藏在这个万千与纯一相叠的结局里——

同类推荐
  • 我胆小如鼠

    我胆小如鼠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共3篇。
  • 有温度的人

    有温度的人

    《有温度的人》是作者继《有理想的人》、《有远方的人》之后创作的散文诗集。全书收集整理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诗90篇,分为4辑,分别为:“只在往事里发现那些暖的”“在现实中记住温度”“我可以自己暖”“温度,在山水之间”。作品文笔精练,善于通过某一种意象萃取事物背后的寓意,富有哲思和深刻的内涵,让读者感受到文字内在的力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 阳光下的蜀葵

    阳光下的蜀葵

    《阳光下的蜀葵》为作者蒋殊的回忆性散文集,书稿回忆了自己在故乡的小山村生活的17年的点点滴滴。只有村庄,才能使其文字变得更加鲜活,也只有那些朴实可爱的村民们,才能使她的笔尖一次又一次的灵动。
  •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元曲,是矗立于中国文学目前的三座高峰。
  • 论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政治写作

    论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政治写作

    本书从德里罗的整体创作历程出发,不仅着力于德里罗小说创作中的文学审美维度,而且通过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揭示文本背后的权力逻辑和政治指向。可以说,德里罗的作品有着多维特质,涉及性别、种族、阶级、民族、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拓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议题,彰显后现代主义小说对现实和历史的介入问题,凸显德里罗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政治主题。
热门推荐
  • 一点寒芒先到

    一点寒芒先到

    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 郭明义之歌

    郭明义之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经济稳健发展,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尺不断升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出现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惊喜和感动。我在鞍山工作和效力多年,对鞍山父老乡亲怀有赤子般的深情,对郭明义更多了几分了解。郭明义从一个矿工走到今天,在他艰难坎坷的足迹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凝聚着共产党员优秀的品质,这就是奉献自己,关爱别人。
  • 暗香

    暗香

    著名画家金铭泰突然溺水死亡,不料一起入室抢劫凶杀案将他隐藏多年的秘密推上台面。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更多的人离奇死亡,而所有恐怖事件都与女继承人尹悦有所关联。金铭泰之子金阳赫然发现杀人“凶手”竟是被父亲的画笔所唤醒的孤魂。而它的下一个目标正是自己最心爱的人……如果你喜欢《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那么你一定会爱上这部发生在美国纽约的现代灵异惊险悬疑爱情小说《暗香》。它是一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西方)现代文化完美结合的作品,集幽默、惊悚、悬疑、纯爱为一体。
  • 厉少的契约宠妻

    厉少的契约宠妻

    签定契约,她接受他的禁锢和掠夺。他一开始就用交易划开结界,她也时时刻刻记着只是一场无关感情的来往,安心做他只懂听话的宠物。然而再多的冷漠坚定,都在他日渐温柔中沦陷。他为她一掷千金,在给她难堪的人面前出尽风头。他给她温暖依靠,在深夜的山顶上用身体为她取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隐姓埋名者

    隐姓埋名者

    每个人内心都有着光明与黑暗,人生漫漫,许多经历与挫折都会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但心之所向,无畏无惧!且看我们如何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 万界轮回之旅

    万界轮回之旅

    新书《诸天游戏登录器》正在对着流星许愿的萧易被坠落的流星砸死,却穿越到了异界,成为了武林四大世家之一白家二少爷白逸尘,并成了诸天至宝诸天轮回珠的宿主,可以梦中演武,轮回万界。于是,萧易开始了一场求道诸天万界的轮回之旅。
  • 林中小屋系统

    林中小屋系统

    林中小屋,一个充满了各种魑魅魍魉的地方,狼人、异形、女巫,面对这些怪物,张岱年该如何在里面生存?
  • 探秘人类家园(地球的秘密)

    探秘人类家园(地球的秘密)

    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隐藏了太多的奥秘,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换中,她一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证明地球是一颗46亿岁的老行星,它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然而,更多关于地球的奥秘,还等待人们去发掘,去证实。本书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带你去“揭开地球独特构造的神秘面纱”,去领略“令人困惑的自然异景”和“人‘神’莫辨的山海奇观”,去探索“深不可测的大洋之底”。在地球“疯狂的气象”面前,在“火山和冰川——地球那忽冷忽热的‘坏脾气’”面前,你还能镇定自若吗?假如在“奇幻沙漠”中,你偶遇了某些“游走在荒野中的神秘动物”,你会不会感到惊讶万分?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 不思慕

    不思慕

    别人眼中阿九的的门主:杏脸桃腮,双瞳剪水,眉目如画,绰约多姿。开山裂石,投鞭断流,不避水火,翻山倒海,不仅护短,凭实力宠爱属下。作为传说中门主的最宠爱的下属,当事人阿九,“不用找我,门主跟别人跑人,什么宠爱都是假的。”阿九弱弱的问一句,“门主……他们说。”门主本人,“不用看了,我并没有洪荒之力。就皮糙肉厚了点。”
  • 快穿之主神是个小可爱

    快穿之主神是个小可爱

    茶钰为报答主神的救命之恩,与由自称前主神创造的系统487绑定,游走万千世界去收集主神意念。487(#?Д?):宿主!让你温暖主神,得到主神认可,不是让你去攻略!茶钰呵呵一笑:有什么区别吗?小可爱爱我不也是认可?487:那是主神!不是小可爱!(;`O?)o主神:媳妇儿说了算487:(┯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