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700000018

第18章 寻找生命密码(3)

她请我上西菜馆,她吃得很老道了,尤爱生菜沙拉。她突然笑起来,说现在外人常常把她当成阔太太。说着她往扶手椅里一靠,头往后一仰,一头浓密蓬松的黑发飒洒开来。一装简练别致的黑衣套裙更衬出肌肤的丰腻润滑。可我知道她谈不上阔更不是太太。她新置的近两米高的大镜子都是她一个人钉上墙的。

一个上海女性,有很艰苦很奋斗的内核,又有彳艮摩登很派头的外形,这是积几十年艰苦岁月和开放年代才能配制而成的。谁能有这么一位太太也是福分。我说我托姑姑帮你物色一个人。她说你把电话告诉我我来给她说。

一条小毛巾

火车停在穆棱县的八面通镇。八面通,多有意思的地名。车站上铺满了本地特色的地块,还有马车和驴车。马鞭上系着红布条,马臀上系着铃铛,板车上铺着大花床单,高级一些的还支上一个带花边的彩条布顶。人吆马叫,驴马市似地闹腾。驴车、马车载上旅客四通八达地散开了。出租车!我喊。马车“司机”赤膊套着件敞开的西服。他一甩马鞭,马车响着铃铛朝我驶来。我坐上花床单,享受那马蹄得得响和铃儿响丁当的敲击乐。住进招待所,才知道我专程来访的人物被泥泞困在两百里外的原始森林。我便有一种困守孤岛之感。招待所外边的土路,好似被雨水犁过、被马车深翻过,鲜有下脚处。我本能地提起裙子,免得那不可能不溅起的泥浆在我的裙子上留下太多的纪念。终于那辆陷在原始森林里的车开回来了,给我载来了我等待的人。

他远远地向我走来。我远远地向他迎去。他大步跨着。我小跑着。他的大长腿加上他那至少四十四码的大脚,就这么迈着都比我小跑强。他双手高举过头顶向我抱拳致意。我笑養向他挥手。我没有看清他的脸。本来是可以看清的。是他的气势、他的胸怀、他的豁亮、他的坦诚,使我顾不及去看他是什么样儿的,只是感到一种信赖、一种相投、一种面对海纳百川的惊叹、一种站在他跟前自己一下变小了的奇妙感。值了。我心里说。尽管我几乎对他一无所知,尽管我飞机火车马车地寻访到此地,值卞。我寻访到的是大海,是清澈透明的大海。

几天下来我一一直被他这种海的气质笼罩着,感染着,一直没有看清他的脸。快分手时才想到怎么连他的形象都没看清楚?于是才发现他剑眉挺拔,高鼻耸直,五官无一点分布不当。宽阔的前额上,有一道凹陷的又宽又长牛虻式的大疤痕。这是他二十二岁野营拉练时让倒下的电线杆砸的。一下砸来把他的嘴都砸张开了。他坐在地上张着嘴缓过劲儿来,又跟着队伍走了。没喊痛,没看病,照样拉练。两年后摸到头顶上有一个坑,才知道颅骨给砸凹陷了。

我所以一直没注意他的形象,或许还因为他被裹在太过时的衣服里了。然而他又是追求完美的。他伤口上贴的膏药,也要剪得圆圆的,尽可能地美观。不过他的五官或是他的衣着,于他实在都无关重要,使人感佩慑服的,只是他的气势。他说话时每用简洁有力的手势打着加强号。他的大长胳臂横着一伸,起重机似的;一根食指重重地立起,大惊叹号似的;五个手指笔直地竖起,档板似的;五个手指一捏再猛地一散,爆炸似的。

然而人说他最大的缺点是感情脆弱,易动感情,容易上当。他夏日上时,一手拎包,一手提一块小毛巾。毛巾本来不小,但落到他手里就小得不相称。大家知道他是为了擦汗。而我知道也是为了擦泪。譬如他不敢再看电影《牧马人》与《高山下的花环》。否则一条毛巾不够擦泪的。后来我要走了,他送我上火车。他在车窗外。我在车窗里。他不再看我。我不再看他。他最好别看我免得他难过。我也最好别看他免得被他的毛巾感染。他把脸扭向一边。我把脸缩进车厢里边。他的毛巾太小。我的语言太拙。他尽力不让我看到他的脸但他明明杵在车窗前。我挥挥手要他离去但他是挥不去的,如同广袤的黑土地是挥不去的。离去的只能是我自己。火车载着我启动了,我一下跃到车窗前。他一下冲着我,举着他那滴泪的巾。

愿人人挺起胸膛

本来可以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在香港的人海里,我怎么就会认识他呢?

而且,一下子我也没看清他的脸。因为遮盖他五官的东西太多:皱纹、白发、眼睑。然而真实的他,穿透横的纹竖的纹突现出来,他才像一个木雕那样具有厚度和力度。不,不是木雕,任何雕刻总归人工。眼前这一位是自然生成,无法仿造,只此一个,朴拙浑然。见惯了屏幕上的风流倜傥,觉得俗了。而这拙,比黑陶比石刻更耐琢磨,蕴含着返朴而超拔的生之权利和生之力量。

生活,给他刻上、堆上、染上过多的印记。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印记,如果他的面部如他厂里生产的纸那样光洁平整,那么他又如何能拥有这样深沉的魅力呢?

他有多大?好像说他多大都行。说五十来岁,看他超前承载的皱纹也像;说四十来岁,看他对人的恭敬诚厚也像。他1992年底在香港《东方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国际学术会的讲台上,以他惯常的诚挚讲话。而这样的诚挚是真正可以“发功”的。听者是轻易不会被煽动被点燃的理性的学者和硬性的老板。他们竟如一个个火苗那样燃烧起来,热狂起来。他自己实在没有想到。会后他说,他不过是众多受难者中的一个,离成功更远。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林光如。

林光如的父亲,解放前在广东梅县振兴民族工业,资助进步书刊,盖图书馆,办中学。50年代披冤投河自尽。父亲以一死宣告人的尊严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从此小林光如承继父亲冤屈,更加低人一等,更加敏悟到,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尊的,为什么不是?

1963年,林光如也投入水中。不过不是河水,是海水,不是自尽,是要在人生的大海中寻找生存机会。当他一人无着无落地走上香港街头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二十年后,1988年7月他返回大陆时,《天津日报》报道:应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之邀,以林光如为团长的香港青年企业家代表团一行十五人,6日上午来本市参观访问。以及市委、市府的接待,代表团的了解投资环境等等。中国大陆终于开始重经济、重发展、重成功、重卓越了。

六七十年代从大陆去香港的人,如果把他们写一部书,也是一种奇观。一种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奇观,一种中国人的耐力和潜力的奇观。

林光如到香港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一无所有。不过,苦难和不公为他积蓄的承受力和爆发力,是他的原油地他的发动机他的火箭助推器。他找到一家印刷厂当校对工,晚上九点半至十一点时去读英语,回来后再接着校对。他在梅县小学毕业后不让上中学,因为“出身不好”。他十五岁只身从广东到江西劳动大学半工半读。如今他虽然没有正规上学的机会,不过他选择了校对工这就没有离开文字,而且每天晚上还能挤时间去学英语。二十多年后,1990年,他每月要去他在新加坡开的印刷公司,年年要去他在美国的业务部,他的一口英语,还亏得他当校对工那时每晚两小时的苦读。

1988年,获得香港第一届青年工业家奖的星光印刷集团董事长林光如,每星期天六点走出家门,赶往澳门的东亚大学读工商管理。傍晚下了课赶不上船,常常到午夜十一二点才回到港岛家。东亚大学的教授奇怪这个年龄最大的学生为什么要赶来读书,旁人奇怪这位大老板怎么像小学生一样兢兢业业奔来赶去。林光如对我说他第一天走进东亚大学教室的时候非常激动,他觉得他终于上了大学了。他说要不是那三年他读工商管理,现在就惨了,现在公司国际化就会有很大障碍。他说他很幸运。他的眼泪涌动着,我一下感受到他1988年第一次走进东亚大学的那份激动。

1993年3月;他在河南农村看到一条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他4月在北京的国际展览中心办展览,包括他公司印制的各种包装盒,各种儿童书。他太想把这条标语写在他的展位最突出的地方,可惜这次来不及了。下次一定要写上,他说,下次!

80年代初,香港印刷业不景气,林光如引进了全港第一台四色电子油墨柯式机。1988年又引进香港首套电脑镭射数码分色系统。二手机市场活跃,林光如是不考虑旧机的。第一流的机器,有第一流的竞争力。他说产品的品质,不是检查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他在新加坡投资兴建的星光印刷(远东)私营有限公司,成为新加坡最好的印刷包装业所在地。他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客户,都得到最佳服务。我看到他的一台粘合机,一天生产一百万个精美的纸盒。

林光如1972年辞掉印刷工自己办公司时,虽然只有五千港元,但他的志向在潜意识里已经倔强地抬起头来:要么不做,要做便要做得最好。而当他获得1986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获得1988年香港第一届青年工业家奖,获得1990年香港第一届创业家荣誉奖之后,当星光集团在第一届香港印刷大奖评选中,一气夺走了七项奖座之后,在1992年的星光二十周年展上,作为星光总裁的林光如,对员工们说:凡事没有侥幸。

诚挚而尊严。

林光如是在一个人与人互不信任、自己备受歧视与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当他终于赢得做人的尊严与价值的时候,他尤其看重每个员工的尊严,尤其看不得人与人在一起时的倾轧。譬如大陆员工与香港员工在一起时的不自信欠自尊。他1992年12月又投资约二亿港元在深圳再建一个厂,再多一个人性管理的空间。他要让农村来的员工与香港过来的员工住一样的房,吃一样的饭,享受一样的培训一样的康乐设施,一样有机会提升到公司的中高层。他要给大陆员工很高的工薪,让所有的员工都觉得从事印刷业是令人自豪的,愿人人都挺起胸膛做人,成为完整的人。他 经常请各方面的人士给公司员工讲课,包括美容、仪表、歌唱、播音。星光为沙田工业学院设置星光包装设计奖学金,独家资助香港十本好书活动、(九二好书直选》及反吸烟的印刷品。星光独独不承制利润很高的香烟包装。林光如说,如果香烟是在今天才出现的,那么一定会被视为毒品。

4月2日我接到他的电话,说他到北京了。当晚我们在一家餐馆吃晚饭。长长的餐桌,我和他坐在左端,他带来的员工们是二十几岁的姑娘。棉毛衫外套伴极平常的两用衫,短发,一无化妆,一个鼻头翘翘的,一个大眼睛长得宽宽的,一个笑起来嘴好像不是向左右漾开,而是向上下漾开。一个个这样的纯真、朴实,立即使我感受到星光营造的筑围。

林光如似乎是那种工作欲很大而食欲不很大的劳碌命。我们这边吃不完的菜,被姑娘们源源地要去。她们还在要泡菜,还在要面条。林光如说话间不知哪儿偏差了,姑娘们说他“欠文化”。感觉中,林光如像一个节俭的父亲,姑娘们像一群被宠爱的孩子。果然林光如叫她们孩子们。

她们呢?她们背后叫他林校长。那个翘鼻头姑娘正对一位先生说“你——”,就被林光如打断了:“怎么叫你?要称先生。”又听大家在说星光把去年评出的杰出员工,送到美国一所世界最好的印刷管理学院留学去了。

“校长”审视着席上的杯碟,说谁的盘里还有剩下的泡菜没吃净。孩子们习愤了不准剩菜。只有一个“坏孩子”的盘里明白地剩着牛肉片。

我是这些好孩子里的“坏孩子”。那个笑起来嘴向上下漾开的好孩子,是星光公司今年评出的杰出员工,这次奖励她来京度假的。她在港每天要来回三个半小时地赶到公司上班,还天天在顾客脤务部加班到晚十点半。顾客服务部因为她生意也越做越大。林光如看不得这孩子这么奔波,干脆让她住在他家。早晨去公司上班,他的车里坐着他妻子,还有这孩子。我问她有男朋友了吗?旁人笑道:男朋友找她就麻烦了,她天天加班,一礼拜只有休息天不加班,那天还要回家见妈妈。

林光如唱《把根留住》,唱英语欹《爱情故事》。他说他在发神经病,然而他的嗓音这样浊重浑厚,好像得加上冰块,加进柠撩片才能稀释,才能被消化吸收。这份厚重实在是他人生的浓缩。

星光集团3月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林光如觉得这是星光对社会的一份承担。人称星光为印刷王国,林光如说一间企业的平均寿命为三十年,其中最灿烂的时刻,一般只有五年。不前进就要失败。他说他5月还要来京,而且不仅仅是来北京。我明白,不久这市那市或是先后几个市,会出现星光集团的独资或合资企业。中国将要加入关贸,产品面对海外名牌的竞争更激烈。如何提高产品包装的质量和印刷业员工的素质,林光如又感到一种涌涌的使命感。他想,如果有几家厂,每家厂有多少员工,如果让大陆员工享受香港员工的月薪,如果有很多挺起胸膛做人的印刷工……

同类推荐
  •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讲述辩论艺术的传世原著,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出版。叔本华认为,无论主张是对还是错,所谓辩论,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战中,大力维护自己的主张。因之,必须让争论成为一种艺术。诚如击剑者在决斗时关心的并非谁是谁非,而是如何出招与接招,辩证法也一样,它是一种思想的剑术,在针锋相对之际磨亮智慧,让论点听来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对手策略,识破并化解言语的诡诈。为此,叔本华以西方先哲的辩证与逻辑为出发点,归纳出38种辩论招式,涵盖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修辞学等学科领域,以绝妙的方式引领读者理解辩论的艺术。全书妙语如珠、睿见迭出,读来饶富兴味。本书位列德国、法国排行榜哲学长销书,高中指定阅读参考书。从每一种辩论技巧的解析,到具体的应用分析,全书结构清晰、篇幅精当、睿见迭出。无论你想学习逻辑严密的滔滔辩才,抑或想在思想的砥砺中找寻真理,本书都极为适用。
  •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以1942年的山东沂水为中心点,以日军针对国军苏鲁战区和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大扫荡为着重点展开叙述。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国共两军面对强敌的坚守和英勇对抗;第二部分写老百姓与军队的血肉联系。
  •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从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中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篇目,主要以故乡、杭州和福建的风土为主,尽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部分词语、标点的用法已发生变化,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对少量文字和标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略作修改。
  • 郭明义之歌

    郭明义之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经济稳健发展,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尺不断升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出现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惊喜和感动。我在鞍山工作和效力多年,对鞍山父老乡亲怀有赤子般的深情,对郭明义更多了几分了解。郭明义从一个矿工走到今天,在他艰难坎坷的足迹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凝聚着共产党员优秀的品质,这就是奉献自己,关爱别人。
  •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是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本雅明重新审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散文集。1900年前后,作者经历的柏林都市生活景象,那天马行空般的记忆碎片,插图般美丽的画面感,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在暗夜里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西方评论家将其誉为“我们时代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热门推荐
  • 我的秃头老师

    我的秃头老师

    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某一位老师的出现,对于一个懵懂的学生来说,多少会有些影响。多年之后,在记忆和梦境里,“我”回忆着那段过往——一个有趣的老师,把自己的历史课变成了小说课;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拉瓦锡和商伯良的暧昧情感;历史和现实交替结合,作为学生的“我”能否与老师达成和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圣明之光

    圣明之光

    传奇,有时会在不经意之间诞生。苏羽,为了追求他向往的天地,踏上了一段传奇之路……热血开启,谁与争锋!
  • 扎染:知道这些就够了

    扎染:知道这些就够了

    想做个手艺人?想徜徉在植物的色彩和布的质感之间?知道这些就够了。《扎染:知道这些就够了》是一本为希望学习扎染技能、但从未尝试过的读者打造的书。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扎染技巧,对染料和布料的选择进行了简要的指导,并收录了扎染的技巧和诀窍,助你在“扎染之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阅读本书后,请按照我们提供的方法,亲自动手尝试一番吧!
  • 四六话

    四六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金食治

    千金食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秘书为何那样(全集)

    金秘书为何那样(全集)

    tvN热播剧《金秘书为何那样》(豆瓣评分8.4)原著小说,韩国爱情喜剧女王郑景允作家最新代表作!自恋装B到极点的完美总裁李英俊最近很不开心,因为自己的完美秘书金微笑竟然要辞职。自己这么完美,为什么她要离职?还说什么要去结婚生子,过平凡的生活?那,我跟你结婚,不就不用辞职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再说了,我这么帅气多金完美无瑕的霸道总裁,你一定喜欢我的,对不对?什么?你竟然不喜欢我这款?我就从头追你好了,让你见识见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李会长无与伦比的魅力。李英俊能顺利追到金秘书吗?反套路的罗曼史即将爆笑来袭!
  •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神庙门楣上的灵草,救活了难产的小女婴,从此又一妖孽出世!老天爷:这个世界太小,经不得你折腾,我送你别处玩玩?苏小思:我不去!老天爷:走你!苏小思单指向天,看我不搅你个天翻地覆!但…这是什马状况?将军,宰相公子,小郡王强势来袭…
  • 小妾又逃了

    小妾又逃了

    对这种心如蛇蝎,好色如命,伤风败俗的女山贼,傲娇的小侯爷认为收服她的最好方法就是逼嫁为妾,留在身边狠狠调教。结果是胜者躺好,败者扑倒,节操全部沦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