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800000039

第39章 视贬如归(1)

直言忤旨

颜真卿归家为生计煎熬,入朝更满腹焦虑。元载、鱼朝恩、郭英义之流朋比为奸,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朝政昏暗,社稷凋败,庶民百姓啼饥号寒,无以温饱;而皇帝代宗李豫惰于朝政,处之泰然,不能不使他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

永泰二年(766)初的一天,满天阴霾,寒风刺骨,大地冻凝,滴水成冰。百官入朝,等待于朝房多时,皇上却仍未上朝听政,御史中丞奉命宣布宰相元载传达皇上“奉进止”之旨:“诸司官奏事颇多,朕不惮省览,但所奏多挟私谗毁。自今论事者,诸司官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闻。”169大意说:各个官衙官员上奏章很多,作为皇上,我固然不怕一一阅览,但这些奏章大都怀着私怨诋毁他人。所以,从今天开始,各官衙官员上书,必须先告诉自己的长官,由长官告诉宰相,宰相决定可否上奏。得到宰相许可的,再呈上来。

满朝文武百官聆听圣旨,在“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之后,义愤填膺,哗然一片,喧嚣之声鼎沸。

有人窃窃私语:要说的话先给长官说,长官再给宰相说;如果不便于说给长官、宰相呢?

有人义愤填膺:赃官、贪官、奸佞之官,已无存于朝堂了!上表奏事,能不是挟私谗毁吗?

有人怅然自喟:好啊,从今以后,用不着再写疏上表了,轻松啦!过消闲日子啦!

有人闻言愤然:非也!不是用不着写疏上表,是得按宰相的心意写疏、上表啊!

有人立即揶揄附会:着啊,得有本事揣摩清楚宰相的心意啊!我敢保,谁能变成宰相肚子里的虫子,谁肯定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你说呢?

哈哈哈哈!高见,高见!

……

有人问颜真卿:鲁公之见呢?

颜真卿自然明白元载的居心所在。元载原与李辅国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李辅国被诛之后,愈益机关用尽,买通皇上身边宦官,探测皇上的所思所愿,言事必合“圣意”,以邀宠取容。这个谄媚佞臣、专攀高枝的“贪官败类”,唯恐有人攻讦他结党营私、专横于朝堂的丑事,便极力怂恿皇上堵塞言路,使之屏耳蔽目,失聪失明。

听到同僚的询问,颜真卿仰天喟叹:旷古未有啊!一语出唇,写疏进谏,驳斥元载“遮蔽圣聪”的奸佞肚肠的打算,在腹中怦然萌生。

春寒料峭,寒风飕飕。颜真卿下朝回家途中,已开始了《论百官论事疏》170的构思。他觉得这实在是一颗难啃的苦果。元载躲在后面,怂恿今上发了“奉进止”之旨,写疏必然会直接面对今上,今上难免勃然大怒,视以为忤旨,而却遮盖了元载的奸佞肚肠!自古以来,忤旨无异于摸虎头、拔虎齿,自断前程、自送性命啊!颜真卿不禁连连倒吸几口冷气。自断前程也罢,憋着满腹窝囊气,听任奸佞为祸,邪曲蔽明,还不如做庶民百姓心情畅快!自送性命也罢,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如今已五十有八,就此一死也值得,虽不能说重如泰山,却也非轻如鸿毛。怕只怕丢了官、送了命,出坏水儿遮蔽圣聪的奸佞元载倒平平安安,伤不着一根毫毛,依然专横于朝,蒙君欺臣,祸国殃民。这该如何是好啊?算了,算了,少惹麻烦吧!

颜真卿正自在心里打退堂鼓,猛地抬起头来,却已进了家门,庭院中那棵老槐扑入了眼帘。经过了多少场风刀和霜剑、疾雷和闪电,多少番烈日和苦寒、暴雨和大旱,它还是那么苍劲,那么巍然屹立,似乎在冷峻地嘲笑着人世间的软弱和怯懦、犹豫和彷徨。

他忽地又想起了父亲和伯父的老友陆象先抗旨的故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时,其父太上皇睿宗李旦给予了支持。事变以太平公主的惨败而平息。玄宗李隆基得到了那份投靠睿宗、为睿宗护驾的大臣的名单,交给宰相陆象先去一一搜捕。陆象先却将名单付之一炬,焚为灰烬。玄宗李隆基勃然大怒:这还得了,公然抗旨!陆象先道:国家有兵变,大臣们保护太上皇,那是忠贞的表现啊!陛下要以德感化天下,怎么能杀害那些忠贞大义的官员呢?如果是我犯了罪,我绝不逃避罪责!玄宗李隆基恍然大悟,恕陆象先无罪。这样,陆象先冒着大祸临头的风险,焚毁了一张名单,保护了一大批官员。刹那间,颜真卿赧然自惭,心意决绝,将升陟与贬黜、福祸与荣辱、生存与死难,全然置之度外。纵然被视为忤旨,纵然身败名裂,也甘冒风险,诚切上疏,不怕恶虎张血口,不向奸佞让寸分!

当夜,颜真卿在书房中点了灯盏,秉笔伏案,疾书切谏。他绝不同意取消百官直接向皇上进谏的权力。在他看来,各司官员都像皇上的耳朵和眼睛,有了他们的奏言,皇上才得以耳聪目明。现在,元载想怂恿皇上遮住自己的眼睛、堵住自己的耳朵,如此一来,天下人有话怎么说给皇上呢?目下,全国战火没有停息,创伤还没有痊愈,皇上怎么能够不每日听取真诚、正直的话以扩大自己的视听,而“顿隔忠谠之路”,断绝忠贞、正直之臣的进谏渠道呢?同是这位代宗皇上,已大不同于自己昔日“出幸”陕州时极力扩大闻见、可比尧舜般的高风亮节了啊!那时,百官庶民,都以为太宗皇帝当年在位时天下大治的景象,抬脚就要来到了。自古君子畏难于上进,却容易后退;朝廷毫无讳忌,打开言路,恐怕君子尚且不能尽言,何况,对他们的意见,让带着厌倦心理的宰相,态度怠慢地先予以压制、裁决可否,而不让他们直接上奏呢!

颜真卿心意诚挚,无所顾忌,词语激切,纵笔直书:

……从此人人不敢奏事,则陛下闻见,只在三数人耳。天下之士,方钳口结舌,陛下后见无人奏事,必谓朝廷无事可论,岂知惧不敢进,即林甫、国忠复起矣。凡百臣庶,以为危殆之期,又翘足而至也。如今日之事,旷古未有,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今陛下不早觉悟,渐成孤立,后纵悔之无及矣。171……

并非危言耸听:人人不敢向上奏事,皇上所听到的,就不过三几个人的声音罢了。天下有见识的人,他们的嘴巴、舌头,就都像被钳子夹住了、绳子扎住了,发不出声音来。皇上发现无人上疏、呈表,必然会认为满朝平安,无事可议,岂知是由于人们心里惧怕而不敢上奏,专断朝堂的李林甫、杨国忠之流重新出现了!无论百官,抑或庶民,都会以为岌岌可危的日月,又抬脚即到了。像今天这样的事,实在旷古未有啊!即使李林甫、杨国忠尚且不敢公然如此。皇上如果不及早觉悟,就会渐渐变得孤立起来,以后纵然后悔,也恐怕来不及了。

颜真卿将自己写就的这些文字,命名《论百官论事疏》,毅然上呈。元载自然是第一位批阅者——代宗已下旨,“自今论事者,诸司官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闻。”颜真卿作为刑部长官,他要上疏,是躲不过宰相元载的批阅、“定可否”的。元载将颜真卿的疏文浏览了一遍,一股怒火从心头腾地蹿了起来,烧得他坐立不安。哼,什么“顿隔忠谠之路”!什么“陛下闻见,只在三数人耳”!几句话如锋利的钢针,把元载的心病扎了个正着。哼,我元载就是要隔绝你颜真卿们想说给今上的话!就是不让今上听你们这些人陈腐的、老朽的、愚蠢的、道貌岸然的废话!尤其令元载不能容忍的,是什么“林甫、国忠复起矣”,什么“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之语,哼,好你个颜真卿,老匹夫,居然明白无误地把我元载当作了令人唾骂、千古遗臭的李林甫、杨国忠!

元载断定颜真卿此疏必会激怒代宗,没有下压,呈给了代宗。代宗李豫御览颜真卿的《论百官论事疏》后,果然心头怒火上蹿,然回想起颜真卿往日的忠贞,按压着怒火,将其疏掷于案旁,弃置不用。而宦官们争相抄录,疏文流传于宫内宫外。有人赞许颜真卿披肝沥胆、直言切谏的胆量和气魄;有人以为疏文所言切中心怀,说出了自己郁积已久、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有人暗自称颂疏文忠肠义胆,正气浩然,情辞激切,理昭语畅……

元载得知,更气得肚子胀如鼓,用不着敲便要嘣嘣嘣地暴响起来。又想起从陕州回京前,就是这个颜真卿,不顾皇上回宫的急迫心理,奏请先谒宗庙、后还宫,我说了句“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他竟让我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我,还说什么“朝廷纲纪,岂堪相公再破坏邪?”气得我心肺欲炸,却又说不出话来。像这样的事,并非仅此一件。把前后事联系起来,元载觉得颜真卿委实是自己的死对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颜真卿就“百官论事”上疏后不久,二月间,代宗李豫命颜真卿代替太常寺卿祭祀太庙。其间,又令元载心头怒火复燃:这个老匹夫,老疯狗,竟又借机咬我的后腿,挑剔我的过失,上奏今上,说太庙内祭器不整……

往事宗宗,历历在目,元载认定颜真卿总是与自己过不去。纵然说宰相肚内能撑船,但元载不能容颜真卿把船掀翻。元载发疯般不能自抑,厉声叫骂着,捶打着几案,吓得仆人们一个个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是好。

远贬硖州

一番义愤填膺,酣畅淋漓,却又清爽快慰的《论百官论事疏》走笔写作插曲之后,又归于沉闷。秋去寒凝,冬尽冰消,时令已是仲春,却不闻春雷,不降春雨;阳光慵懒,淡淡地感觉不到春天的温热;朔风阵阵,依然那么冰冷刺骨;杨花柳絮,紧缩着身子不肯露出头来,老槐的枝头更不见嫩芽绿叶,还是那么灰黑,那么干枯,那么沉寂无息,不见一丝活气。沉闷、死寂,让人预感到将有什么震惊人心的不测之事发生。

这是永泰二年(766)二月初。元载苦思冥想,把广德元年(763)十二月从陕州归京时颜真卿奏请先谒宗庙后还宫,今年年初上书《论百官论事疏》,二月间摄祭太庙时奏言祭器不整等宗宗往事联系起来,终于为颜真卿想出了个罪名:诽谤时政。固然,先谒宗庙后还宫的奏请,与诽谤时政联系起来有点儿勉强,但上奏祭器不整,不就是诬蔑、诽谤我当朝宰相未尽职尽责吗?不就是对时政的诽谤吗?而今上既然已经下旨“自今论事者,诸司官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闻”,颜真卿的《论百官论事疏》不就是诽谤时政吗?不但是诽谤时政,而且是对今上圣旨、龙威的大胆顶撞,是明目张胆地抗旨、忤旨!这个罪名他是休想逃脱的!用不着写表上疏,只要我元载在皇上耳边小动唇舌,说你颜真卿当贬,便有你的好看!到远远的偏僻之地直言切谏去吧!正好,硖州172别驾空缺,元载便奏请贬颜真卿为硖州别驾。

元载上奏代宗,颜真卿诽谤时政,必当外贬!代宗似乎不明白何谓“诽谤时政”。是指二月间颜真卿摄祭太庙,奏言太庙祭器不整吗?祭器不整,有目可见,责不在颜真卿之身,怎么是诽谤呢?是指颜真卿上呈的《论百官论事疏》?冷静思之,用词过头、激烈了些,有忤于朕“奉进止”之旨,却也并非毫无道理。就为了这些事,要将这位老臣贬出朝堂吗?未免罚过其罪了。代宗犹豫不定,抬头看了看双手捧着象牙朝笏,一双黄眼珠滴溜溜地从笏板侧旁盯视着自己的宰相元载。元载的黄眼珠凝滞着,发着瘆人的寒光,一副孤注一掷、石板上砸钉子的神态。似乎在说,如果我这个当朝宰相,对一位诽谤时政的官员无可奈何,我还当什么宰相?必得外贬,无可商量!否则,我元载不会让朝堂安宁的!代宗的一颗心不禁咯噔了一下,只觉得心惊肉跳。他太渴望安宁、惧怕不安宁了!罢了!罢了!颜真卿,朕顾不得你的忠贞了,朕不能为了你而惹怒了宰相,乱了朝堂,乱了天下——这天下被安禄山、史思明闹得乱了二十年,刚刚算是平息,接着又出了吐蕃与仆固怀恩之乱,弄得我仓皇出逃于陕州,局促不安地苦熬了几十天,好容易回到京师长安,在大明宫内刚刚喘息、平安了两年!想到此,代宗只好向元载无奈地点了点头。元载早已安排好了,看到皇上点头,吏部尚书立即出班上奏硖州别驾空缺。吏部尚书一声“唱”,元载不容皇帝思索,立即默契地一声“和”:贬颜真卿硖州别驾!

代宗看了看面前的元载,脑袋又微微地一点。

就这样,颜真卿的命运又一次发生了大转折:贬黜硖州,为刺史之副——别驾。

接到贬黜硖州的圣旨,颜真卿并不惊悸,也不懊丧。自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入仕以来,三十年间,从朝堂外放、贬黜,这已是第四次了。玄宗李隆基朝,杨国忠当政,因自己不愿依附,于天宝十年(751),由尚书省兵部员外郎被首次外放,为平原郡太守,但外放并非贬黜,而是以升迁之名遭遇排挤之实;至德二年(757)十一月,因当政的权臣厌恶自己对军国大事的知无不言、直言谏诤,由宪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的高位,被贬为同州刺史,后改蒲州刺史,乾元元年(758)十月再贬饶州刺史——由第二次外放而第二次贬谪;上元元年(760)八月,因触怒专权太监李辅国,由刑部侍郎第三次外放、贬黜往蓬州,为长史。外放、贬黜,只能是权势的迁变,变不了我的一颗忠魂、一腔正气。权奸杨国忠、李辅国之流,如今怎么样了呢?尸骨不全,遗臭万年,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而连遭贬黜的我颜真卿,依然故我!

同类推荐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本套书共三册,分别为《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夏墨倾歌

    夏墨倾歌

    我该如何温暖你,以陪伴,以等待。我该如何回应你,以笑容,以眼泪。我该如何让你爱上我,以妥协,以放弃。我该如何爱上你,以努力,以认真。我该如何放弃你,以后悔,以明了。
  •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扮男装公子世无双0a

    女扮男装公子世无双0a

    夜幕悄然降临,城内外却还是灯火通明.风悠悠的吹,酒肆门口的旗幡有节奏的飞舞.雾雨轻轻洒落,雕的古拙的栏杆被蒙上一层湿润,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依旧嬉笑着,喧闹着,夜里的寒气挡不住人们火热的心情.叫卖声此起彼伏,沿街的摊位周围都围满了人.画舫在湖上游,差点惊着了从上游漂下来的河灯.
  • 逆天修罗魔医

    逆天修罗魔医

    契生死,逆乾坤,覆手翻青天;踏苍穹,变阴阳,傲然立世间!从死亡营中爬出来的女将军没有死在敌人手下,却防不住背后来的伤害,惨遭亲友迫害的她一朝换魂,重活于异世。此后我命由我不由天!重获新生!——她谈笑间逆天改命,重掌自己的命运。注定不凡!——她挥手中风云变幻,掀开惊天的篇章。★★★○○○●●●将军府嫡女,看似身份高贵,却被人践踏,既然换成了她,这一切必然转变。谁设计毁我清白——我就让你们永蒙众口铄金之苦,清白尽失,声誉尽丧!谁敢下毒残害我——我就让你们永受残心蚀骨之毒,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谁要无理耍威风——我就让你们永为下贱卑劣之身,万人之下,人人可踩!谁在给脸不要脸——我就让你们永获世间最丑之脸,人见人厌,鬼见鬼憎!★★★○○○●●●神仙般师兄,看似谪仙一枚,却让她苦不堪言,神秘身世揭露,引得惊天动地,二人联手,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强大型师父,看似有了依靠,却没有想到变成了负担,魔人现、尸人出,一桩桩血案,一件件神秘之事,接踵而至,她一一破之!染毒之体,毒医之尊,魔女之称,她,便是异世之魂的紫夜,炼神丹修神器,驭百兽统万人,绝世之姿傲然于世!凡人之身,魔神之尊,妖孽之称,他,便是她命定之人,滚滚红尘之中,与子携手,登顶之峰,俯瞰天下!PS:一生一世一双人,男强女强,强强联手!
  • 紫云号星空传奇

    紫云号星空传奇

    身为紫云号海盗头目的紫云拓本想带领手下快乐地打劫,然而黑暗周期即将降临人类社会,先人安排的应对计划随即启动。紫云拓在无意识中被他人引入局,陷入了这一个事关千百亿人生死的旋涡。上将之女楚月与科学家姬承知身负重任,叛出星系联盟,在海盗与追兵中艰难周旋,前途未卜。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鸡毛鸭和鸭毛鸡2:老师的梦话

    鸡毛鸭和鸭毛鸡2:老师的梦话

    他说:“刚才我听见有同学在下面讲话,那就请她对着大家讲,因为我正好要开始提问了。小猪同学,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小猪呆呆地站了起来。马老师指着写在黑板上的问题要小猪回答。小猪一声不吭。鸡毛鸭忽然想到,小猪没有嘴了。他就赶紧用那支口红给小猪画上嘴。可小猪还是一声不吭。因为刚才她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即使有了嘴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
  • 狐假狮威

    狐假狮威

    流浪狐孤儿芫花,好不容易能在300岁的时候被收养,但是,资质不好的她,修炼永远是半茬子,就这样的她,还被上头派去人类世界去抓有罪的外逃的妖?完了还要遭自家人追杀,就为了九尾狐的内核来提高修为,天呐,她可真是香饽饽。不仅如此,还莫名的意外跟一个人类纠缠上了,这就算了,关键这个人还是几千年威震四方的隐族元老!她这可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她怎么这么优秀!
  • 孽闱

    孽闱

    人的一生究竟会爱几个人,是否会守着一生一世一个人,或许是伦理或许是悲伤,悲伤的爱情是否还是会让人飞蛾扑火,吴子清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而自从跟那个人的相遇开始,他似乎就没有打算放过她,南宫昱知道爱上她罪无可赦,那又如何即使下地狱,那也一起吧。民国年间,乱世情长,一辆花轿,三人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