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000000001

第1章 奉功勋得名禹锡

大唐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毫不留情地将这个强盛的王朝从繁荣的巅峰推了下来。连绵的战火摧毁了黄河上下千百年的文明积淀,大唐盛世如同泥沙随着浊浪而去。被后世称为诗圣的杜甫在“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中,写下“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的悲怆诗篇,描绘出千里江山一片荒凉的哀状。

严重的战乱促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自从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大批北方移民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播到南方,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因气候适宜,少受兵燹之灾,而成为支撑李唐王朝的钱粮柱石。较为安定富足的江南,也自然成为大批北方士绅避难的首选之地。

官宦之后刘绪世住洛阳,于天宝末年方举进士,毫无疑问是生不逢时的。他自幼习惯了中原腹地繁华富足的生活,早年立下的志向曾经是奉儒守官,光耀门第,延续盛世。孰料转瞬之间,刘绪便不得不收拾家产,在兵燹时起、纷乱不宁中,带领家人随着族众一同踏上逃避战乱的南迁之路。他恐怕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将再也回不到祖居之地;但他更没有料到,迁居江南,令他这样一位大唐帝国上下二百年历史中多如牛毛的普通地方官员,能在浩瀚的史书上有机会留下自己的名字。

大唐王朝虽然风流逝去,但天下大乱之时却正是国家用人之际,故而,这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来到南方之后,刘绪善于理财的本领正为江南税赋转运大计之急需,加之,他行事端正,品行高洁,自然被镇守江南的节度观察使所器重,屡被辟为幕府,掌管钱粮盐铁转运之事,渐而实授官职,名位益重。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刘绪在嘉兴任盐铁转运副使之职,诸多事务皆料理有序,颇得上下心意。使他耿耿于怀的心事莫过于:自他迁居江南近二十年,竟未得一子半女!也许,上天有感,“感其勤而赏其功”,这一年,刘绪终迎弄璋之喜。因其为人慈善有义,为官政绩卓著,又素有文名,多为江南才士称赞,而今中年得子,喜讯不胫而走。亲朋闻之,无不雀跃,贺喜之宾络绎于途。

李栖筠曾于大历初年任浙西都团练观察使,刘绪曾经为其从事。二人既有上官下僚之分,更有惺惺相惜之情。闻听刘绪得子,追忆数年前共事之情,李栖筠不无感慨,奈何远在他任,只好修书一封以示庆贺。贺喜之词不必细察,书中却言道,刘绪多年来署理地方税赋,监督河漕转运,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使钱粮源源不断供给朝廷,可谓功高无量。得此男丁,岂非上天感其勤而赏其功?

刘绪接书拜读,至此一段,不由长笑,以为与自己心思相合。刘绪之妻卢氏出身范阳望族,亦习诗书,读李栖筠贺信,同感得子不易,更望此子承继门楣,光耀宗祠,当下便与刘绪商量:“世人常言,财者若水,治财如同治水,宜开源节流,因势利导。贤哉我夫,治盐铁转运经年,兴利除弊,不曾有分毫差池,正是功当其赏,方得此子。”见刘绪听得仔细,卢氏接道,“更是令我惊奇的是,生此子前夕,偶有一梦,梦中见圣人大禹赐子。《禹贡》曾云,‘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乃是说舜帝赐予大禹一块玄圭,以表彰其治水之功。今我子可谓天赐之玄圭也!”

“三声定一世”,唐代特别重视孩子初生之时及孩童时期。以为人的身世来源昭示着未来命运。故而,刘绪大喜:“夫人言之甚佳!《诗.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循之古礼,此子即为大禹所赐,当与‘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相合。我儿乃承我功德,应天而生,必为人间美玉,行君子之道,成将相之才!”

卢氏建议:“何如趁此嘉意,为我儿取下美名?”

刘绪正有此意,不假思索,为小儿定名“禹锡”,寓意功德圆满,更期待来日秉圭入相,青史流芳。

得子禹锡之后,刘绪夫妇再未添丁。虽是独子,刘家却未对禹锡假以娇纵。其家教甚严,家风正统,条理分明。诗书礼仪,经史子集,当习尽习,无有遗漏。禹锡不负父母之望,自开蒙后便刻苦有加,不稍懈怠。至建中二年(781)时,禹锡年方幼学,已能咏诗赋事,常令家中往来宾客赞叹不已。更令人称道之处,是禹锡好学求进之心。凡与刘绪往来者,只要学有所长,禹锡必会手执竹纸不离左右,呼师唤长,时时求教,字字载录。久而久之,禹锡好学尊师之事,多传于市井。人家有顽劣之子,尝哂之曰:“何若禹锡?”而赞人之子好学,必美之曰:“若禹锡也!”

刘绪于公务之暇,好与文人雅士交游。禹锡稍大,每行必携之同往。令禹锡见识大家风采,一则免其坐井观天,二则使其兼采众长。是年刘绪履官吴兴,下车伊始,便思往年曾与江南著名诗僧皎然、灵澈二人有书札往来,念及两僧诗文清丽,各具神韵,气象万变,却不曾当面切磋,常叹可惜。待安顿停当,刘绪便携禹锡同登山门,拜望皎然与灵澈。

僧人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人,为晋代大家谢灵运之十世孙,人皆尊称昼公。观皎然之诗作,吟咏山水,酬答唱赠,怡然清逸,确有谢灵运之风骨,江南诗人从其学诗之辈众矣。僧人灵澈辈份较皎然稍晚,常与皎然探讨请教诗歌创作技法,以师长礼待之。由于二僧同在一处,吴兴何山妙喜寺一时堪称江南诗坛圣地,文人墨客皆往妙喜寺听皎然、灵澈论诗,并以此为荣。

刘禹锡虽是年幼,亦曾闻得二位诗僧之名。今随父前去拜望,正是少年心愿。父子二人且行且游,方入何山,便见山径边竹亭中有三人围坐饮茶。两人为僧,僧衣素简,恬然自得。一人吟诵,一人笔录。另一人道士穿戴,面目清净,专心烹茶。时值夏初,山中暑气已盛。刘绪父子一路而来,正觉口渴,此时茶香飘至,直令人口中生涎,精神一振。

父子二人径往竹亭,来在亭前。两位僧人见来客气定神闲,一长一幼皆非凡品,不待二人开口,便热情相邀,共品芳茗。

刘绪施礼相谢,在烹茶者对面落座。细观两位僧人,一人年纪稍长,一人春秋鼎盛,二人面目慈祥,庄而可亲,必是释门高僧。烹茶者,仙风翕然,烹茶之术精纯稔熟,不似常见茶农之粗俗鄙陋。再看石台上,铺开着笔墨纸砚,两位僧人正在议论诗文。刘绪心头一热,莫非偶遇皎然、灵澈于此竹亭?又闻皎然深谙茶道,陆羽得其传授引导而著成《茶经》,闻名于世。陆羽者,莫非对面烹茶之人?

正思忖间,禹锡见两位僧人面前有诗数篇,便向二僧施礼:“请教二位上人,可否令小儿观上人诗作,或启蒙昧?”

二位僧人正是皎然与灵澈。前日得刘绪来书相约,又逢皎然之友陆羽来访,即于约定之日亲迎下山,在竹亭中备茶以待。见刘绪恍然有所悟,二僧会心一笑,相互便已明白身份。见禹锡稚气未脱而求知甚炽,澈上人心中欢喜,便以诗稿数张示之。

禹锡得上人赐诗,如获甘饴,细细品读一番后,又轻声诵道:“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澈上人欲试禹锡学问,笑问:“小童可知诗中意味?”

禹锡闭目凝神,仿佛正站在东海之滨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海风,陶然而答:“此诗乃述天台山华顶缥缈云霓之景致,仿佛天上仙山一般,与太白学士‘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诗意相类。”

灵澈与皎然闻言大笑,澈上人诵声佛号,对刘绪夸道:“阿弥陀佛,小童聪慧,果然为谢家之宝树!”

禹锡亦笑:“我知上人为谁了!”遂提笔工工整整地在灵澈诗下写了一首诗:

揽幽山门外,莺鸾翔碧空。父子逢上人,缘结竹亭中。

众人见诗,虽音韵尚不齐整,但诗意已然明朗,十岁幼童,无复苛求。见两位高僧颔首微笑,刘禹锡恭恭敬敬地跪拜:“小童禹锡,常闻人言江南诗僧谢昼公与澈上人为一代文宗,师从者必有所成,今奉家严前来求见,请上人提携晚辈,不吝赐教!”

如此孩童,谁人不喜?灵澈、皎然、陆羽与刘绪见过礼,相互述说敬仰,待饮完茶,五人同往山中妙喜寺中而去。

途中,皎然随手采药,刘禹锡皆能分类放于药囊,引起皎然注目:“自古以来,儒医相通。莫非禹锡潜研医道?”

刘绪应道:“禹锡为童儿时,体弱多病。保姆抱之,入医巫家,针烙灌饵,咺然啼号。待禹锡开蒙,每遇同龄伙伴武健可爱时,屡为自己羸弱之躯而羞愧,遂有学医志愿。”

刘禹锡点头:“小子幼时多病,饱受病痛之苦。尤不忍视慈母因我患病而煎熬,故而,在攻读四书五经时,留心医药典籍。诸如《本草》《素问》《药对》《小品方》等书,皆前人医病之宝典,不可不读。”见皎然赞许,刘禹锡接道,“若平素不知验方,一旦患病,便将自己交到医师手里。医师亦有良医与庸医之分,若病中所遇庸医,岂不悲乎?”

刘绪略带顺意:“禹锡自幼读些医书,学切脉‘以探表候’,对经络、穴位、药理、医道潜心探究。其母以为禹锡独子,医术可以保身长生。”

刘禹锡高声接道:“小子不为长生之道,而求人间医术,以期小以忠孝,大济苍生!”

“禹锡已略知法理。”皎然闻言,面带悦色,“我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弘法之要,医苍生之心;医学之要,医苍生之体。灵肉归一,乃佛法之大成。刘家世代守官,皆以孔孟之言入世济世,泽慧斯民,彪炳后昆。有禹锡如此,必可‘以天下为己任’。”

一路之上,灵澈、皎然与刘绪遇峰即诵,逢水便歌,偶尔谈论草木医术。刘禹锡手执笔砚,恭录诗文,并再三吟诵玩味,受益匪浅。三日过去,待到父子二人登程返回时,禹锡已持有数十篇诗文,也记下十数个药方。

离别之时,灵澈不忘对刘绪嘱道:“令郎才情卓越,尊师重道,某与昼公皆谓‘孺子可教’,今后刘郎可常令禹锡来寺中,得某等调教,来日令郎或为百代宗师,亦未可量!”

刘绪久蓄此意,既蒙澈上人主动要求,更是求之不得,遂命禹锡行拜师之礼,与两位诗僧结下师徒之缘。其后数年,禹锡凡得空皆往妙喜寺拜望皎然、灵澈。每当皎然和灵澈写诗,他便双手捧着笔砚,恭敬陪侍,一起吟咏。

刘禹锡早年以皎然、灵澈为师,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皎然有《诗式》论诗,主张苦思锻炼,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同时,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之境界,“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以为意境来自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灵澈虽无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所言,灵澈“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言灵澈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从中所见,灵澈重视在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追求自然,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刘禹锡以高僧为师,心中信佛,必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后,刘禹锡有诗“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刘禹锡曾写道:“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以为: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如此作诗,便能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如果说刘绪对刘禹锡训教严格,奠定了他坚实的才学基础;禹锡在吴越一带所经历的“网鱼漉鳖,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臛,以为膳馐,布袍芒屐,倒骑水牛”的少年生活,促成了他日后清新、豪迈的诗歌风格;那么,刘禹锡得名师指点,才更使其诗文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禹锡师从皎然、灵澈之后,学问愈加扎实,才名更胜以往,于江南文人士子之间传为佳话。未几,这段美谈便传至淮南。淮南水陆运环卫掾曹权德舆与刘禹锡之舅卢徴为姻亲,闻知卢徴家有贤少年如此,权德舆喜不自胜,定要亲自去见识一番。人甫登途,书信已至,刘绪见权德舆书,忙命府中扫洒一新,以待贵客。

权德舆此时虽官位不高,但其士林地位业已显赫。权家世代为官,其父权皋因在安禄山幕府中识破叛逆图谋,冒险携家逃离,其忠义之举,受世人称颂。权德舆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时已有文集数百篇,不及弱冠便已名满江左,其文章多为当世名儒所褒奖。因权德舆的台阁体文章著称于时,淮南黜陟使韩洄久闻其名,辟为从事,自此出仕为官。至此时,他正在淮南杜佑幕府中任职。又有传言,称德宗皇帝已闻权德舆之名,有意召他入京为官,真可谓前途光明。

因此,权德舆专为一试禹锡学问来访,刘绪既惊且喜。刘绪亦为江南士林名儒,因卢徴故,与权德舆有亲戚之情,又因同在江南执掌水陆转运之职,而有同僚之谊,二人之间颇有酬赠。权德舆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刘绪自知学问文章不及德舆,且自己中年才得一子,不得不做父母之谋。此番权德舆来访,正可有所托付。

刘禹锡闻权德舆之名,乃从其舅卢徴处所得。卢徴言,权德舆之文章风雅倜傥,行文守正不靡,意旨恢弘,意象广博,有当今文坛中已极其罕闻的盛唐气象。据说,王侯将相或一方豪绅物故,家人若请得权德舆为之亲撰墓志铭或文纪,则被人赞赏:尽孝已极矣!有卢徴美言在前,少年刘禹锡更日夜盼望当面受教,以遂志愿。

不数日,权德舆与卢徴同至刘绪府中。三人寒暄之语不必赘言,待各自坐定,权德舆直奔主题:“某闻巷议,言令郎禹锡天资聪慧,幼学有成,近来师从皎然、澈上人学诗,知来者可期。今某虽不才,愿以薄技一试禹锡,请见之。”

刘绪心中欢喜,口中连称“过奖”,令家人唤禹锡来前厅说话。禹锡在内宅已等待多时,得父亲召唤,又令家人复整了衣冠佩饰,鼓足精神去往前厅。这一日,禹锡不着锦缎而着棉布,束两支羊角小辫,腰上缀着一支玉觿,左手拇指上戴着一枚精巧的玉扳指。玉觿光滑温润,想是久用常用之物,可见禹锡常作解绳之戏,必是敏于思而擅于行;扳指虽为装饰所用,然仍可见刘绪经历变乱,亦有使禹锡习取骑射以备报国之念。再观禹锡精神,无半分官宦子弟的纨绔习气,小子神清气朗,目涵乾坤,一股英气始萌于眉宇之间,风流气派已初具格局,若无诗书经义汲养润泽,焉能至此?只此一面,权德舆对往日耳闻之事便已有三分相信。

禹锡入堂来,先拜父亲刘绪,又拜舅父卢徴,再拜权德舆,三拜完毕,便站在刘绪一旁。刘绪见禹锡今日妆服恭谨,比往日更胜一筹,儒雅气象竟不似束丱小儿,却隐有宿儒之稳重,为人父者,心中自然欣慰非常。又观权德舆,见他神情喜悦,眼含赞许,便道:“载之(权德舆字载之)贤弟,吾子禹锡薄有天资,向承家教,谬有虚名。怎奈愚兄才识浅陋,唯恐有误子孙。今蒙贤弟不弃,莅临敝府,令吾子闻教于当面,倘若小子肯虚心向贤,侥幸学得贤弟之万一,则一生受用不尽矣!”

权德舆答之以礼:“兄言之过谦!近年尝闻某地有某童子可谓神童,德舆乃好事者,往往亲试之,皆不中意。欣闻令郎拜入妙喜寺澈上人门下,某与澈上人亦有往还,知其门槛颇高,入室不易,得其青睐者必为当世良材,特来相参。今日一见之下,果然状貌非凡,有腾达之象!”

刘绪自然心中得意,又问禹锡:“我儿近日所读何书?若有疑问,可向权掾曹当面请教!”

禹锡答道:“近日方读完《毛诗》,现正读《尚书》。”

“《毛诗》《尚书》已非启蒙之书,而直达古圣先贤之意,如你这般年纪,可能读懂否?”

“家父治学严谨,素以儒学,小子奉侍,得其教导,《诗》《书》虽有艰难舛剥之处,必不为所阻!”

禹锡此言一出,引得刘绪、权德舆与卢徴三人大笑不止。权德舆与刘绪道:“兄长家风森然,为人称道,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令郎以孝道为先,德才兼备,倘使天下有才之人皆得若此,则大道可行矣!”

权德舆亦以孝道所闻,于此更对禹锡另眼相看。但他此行毕竟以试禹锡学问为主,无论外表仪容,还是奉守孝道,只是在外表,学问深浅,仍需一试。此时,刘绪已命人取来《毛诗》,交给禹锡。德舆命道:“禹锡贤侄,你自将《毛诗》打开,任翻一页,选一首读来。”

禹锡信手翻来,念道: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原来是《小星》,”权德舆接着问,“贤侄可解此诗涵义?”

禹锡成竹在胸,语不稍滞:“此诗是一位小吏在披星戴月的劳碌之中所发出的哀怨之辞。诗中言,他自己就像一颗光芒微弱的小星,在浩浩夜空中不为人知,但他日夜都在为官家奔走忙碌,无法留恋温暖的被窝。他叹息自己的命运真是与那些达官贵人们不同,命不一样,活得也就不一样啊!”

权德舆微微点头,“贤侄所言,甚合诗意。却不知贤侄对此诗有何见解?”

禹锡合上书,叹惋道:“小子观此诗,所感者有二。其一,小吏乃朝廷之基础,若无小吏日夜奔忙,则民情弗上达于天听,圣意弗闻知于百姓。吏善则人谓朝廷善,吏毒则人谓朝廷毒,其任也重矣,当荣之以冠服、禄之以食货,治之以圣人之道。由此观诗中小吏,怨情已孳,恐天下已不稳矣;其二,《诗》皆作于先秦,彼时无科举正途,无察考奖擢之法,为小吏者,晋身无门,劳累无度,恣怨横生,岂无渎职之为乎?由此观之,圣朝大开科举之门,功名爵位悉凭学问而自取之,使民情大悦,四海归心,非盛世胸怀孰可为邪?方今天下战乱初弭,正应守律典以正科名,明察考以辨贤愚,则我圣朝中兴再造,亦可期也!”

刘禹锡一番议论,绝对出于权德舆的预料。若于常人,莫说总角小儿,即使是学富五车的翰林先生,讲《毛诗》不过照本宣科,亦难作出如此古今相参的见解。权德舆自忖如禹锡这般大时,竟无此般视野和胸襟,心中慨叹此子前途必定无可限量。

刘绪和卢徴大概也是第一次听到禹锡因一首诗而阐发议论,二人的惊讶比权德舆不少分毫。尤其刘绪,一向只知道儿子读书用功,学诗努力,却从不知道禹锡对时政朝局亦有留心,更不知禹锡能就一首古诗而论及当朝政策。细一思索,便也了然,定是禹锡平时从与自己交游宾朋之处非但习得诗文技巧,更有意倾听了他们聊天时所提及的朝局变动,或是从自己的公文邸报中了解时事要闻,再以所学进行思考,因而能得心应手,随问随答。再思禹锡所论,正合自己平日所见。吏者,在官员面前是奴仆,在百姓面前是官员,事务庞杂却命如草芥,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常会发生分裂和错觉,恶吏、酷吏十有七八,仅就江南一带,二十年来虽未经安氏逆贼侵扰,但由恶吏引发的农民起义呈此起彼伏之状,邸报之中时有所闻,治吏之策,常有所思。刘绪只是无奈官职卑微,知转运而不知征敛,无力有所为而已。

“异乎其伦!异乎其伦!”权德舆不由得起身赞叹,向刘绪长作一揖,“汉时石公素以谨慎,起自微末而至上卿,月薪两千石。其有四子,皆受严教,品行善良,孝敬父母,不逾规矩,后皆为上大夫。父子五人月薪恰为一万石,传为美谈。今观之,刘公家有万石之训,教子有方,令郎真甘罗再世,有宰相器也!如此学问,只待一纪,必中高策!天下多子多孙者众矣,然何如此一子邪?”

刘绪闻权德舆如此盛赞,方从惊讶之中回过神来。禹锡在权德舆和卢徴面前大放异彩,真令刘绪大喜过望,当下吩咐仆人备下筵宴,款待嘉宾。酒酣之际,刘绪忽然又有些许疑惑:《毛诗》数百篇,为何禹锡偏偏翻中《小星》此节?莫非冥冥之中,有所隐喻?

自那日之后,权德舆与卢徴逢人必夸刘禹锡之才名。由此二人之故,杜佑、韦夏卿、李吉甫等名士时在江淮,皆对禹锡之才有所耳闻,众人亦颇待禹锡成年,抑或栽培成材。

同类推荐
  • 商界怪杰史玉柱

    商界怪杰史玉柱

    这是一个自称“屌丝”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商海沉浮史。他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接着便轰然倒塌后,变成了“中国首负”。却也耐住了寂寞,凭借脑白金在全国掀起了席卷之势。他的营销被称为“洗脑式”的营销,他的广告被评为十大最差广告之一,但这却让他的产品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这个怪人在此事业得意之时却不务正业地痴迷于网游,但他居然开创了网游业的颠覆之举。这个怪人在位居富豪榜前列时,却一身轻便,急流勇退,又回归于“屌丝”生活。本书不仅还原了史玉柱的沉浮人生,更回望了他缔造传奇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 汤一介学记

    汤一介学记

    本书是对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怀念文章的精选集。汤一介先生于2014年9月9日刚刚去世,汤一介先生逝世以后,学术界、企业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其独特的方式缅怀汤一介先生的道德文章。本书中,遴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八十余篇,从中可见在众人眼中汤一介先生的为人与为学的方方面面。
  •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梵.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这些作品中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正因为他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难以被当时的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忏悔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与形式相对的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梵.高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梵.高的艺术。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热门推荐
  • 狂妃倾城:腹黑邪王溺宠妻

    狂妃倾城:腹黑邪王溺宠妻

    前世含恨而死,慕容玉楼发誓,若有来生,欺她辱她害她之人,她定叫他们生不如死!一朝涅槃重生,她一不小心遇到了个大无赖,她骂他,打他,虐他,他照常宠她不动如山。“惹了我,就打算这么走了?”邪魅世子勾唇浅笑,笑意渗人。慕容玉楼银牙暗咬:“那你想要如何?”“给我生个娃!”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萝莉:大胆丑妃戏银君

    逆天萝莉:大胆丑妃戏银君

    为了捡鞋,不慎跌入龙泉汤池中,被某个小心眼的皇帝强行压进水中淹死,生死情急之下,光着的脚丫无意中夹到了他。她的一句“金针菇”,注定了被他纠缠一生的命运。“丑丫头,你可想过你也有今天?”“我既不是先知也不是神算子,没事算这个做什么?若我有这本事,就不会误夹,在我阅美男无数的人生上留下败笔!”“难道你觉得刚才的男人比朕好?”“恩……至少比你够瞧!”敢夸除了朕以外的男人,门儿也没有!某帝昭告天下,她再丑也是朕的妃,若有人胆敢沾染,灭国处置!
  • 你比时光还寂寞

    你比时光还寂寞

    南曦与东方墨的相遇,使双方的世界都有了不同的色彩。是为什么呢?
  • 曾小芹的耳朵

    曾小芹的耳朵

    周大辛多迟回来,都带着老婆曾小芹,项母眼里,曾小芹是周大辛忠实影子。周大辛曾小芹是一对夫妻,是项母家房客。项母住处是碧水城最后一片老街区,老街区老住户,死的死,搬的搬了,剩下像项母项老伯这样恋旧老人守望老街区老宅最后岁月。老街区腾下的老宅和空房租给来谋生的乡下人与外乡人。项母女儿项叶嫁人,儿子独立门户,空出楼上俩房间,一间堆杂物,一间租给周大辛曾小芹夫妻俩。他们早出晚归,无论多晚,项母都留门。门是老式双合大门,上下安装石臼,推拉门扇,咿呀作响,古老而悠远。两口子有时三更归来五更出门,甚至加班通宵不归,真真是铁打的身板累不垮。
  • 你眸底有星光在闪

    你眸底有星光在闪

    一个关于我喜欢的爱豆的文章。其实喜欢他,没有说过什么后悔。
  • 我的超理想先生

    我的超理想先生

    一个实习结束就要面临失业的沙雕女主,万千毕业季大学生的小小缩影。林殊阿毕业于某牛掰医学高校挂名的分校,看学校名字属于985,看分校名也就一妥妥二本。不过幸运的是,她实习期有幸在全省排名第一的三甲医院里,遇到了本校985专业出来的师兄:)不仅成功的在自己看似“光鲜”的履历下终于写下了光鲜亮丽的浓重一笔,而且在别的同学初出象牙塔到处吃瘪别老师训骂得痛哭流涕的时候,她,林沙雕,欢快地跟在自己即将升副主任师兄的屁股后面,放任着自己的狗脾气,徜徉在科室医生护士团宠的小确幸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才狂妃,邪王宠妻无度

    天才狂妃,邪王宠妻无度

    全本免费,本人忙,尽量多更。她是佣兵团女王,也拥有绝世医术与毒术,不料却被自己最疼爱的妹妹杀害,了结了自己的一生。再度醒来,她是她,却又不是她,无人知晓,这本来懦弱灵魂换成了她,这一世她不为任何人而活,只为自己,而且要活的潇洒自在。她,拥有绝世天赋,努力修练。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她都会百倍奉还。他,高高在上,却对她情有独钟,愿意为她舍弃一切。陪她走过风风雨雨。
  • 借丧

    借丧

    小高镇长上午十一点回到家里,发现老高镇长像一个被遗弃的老树疙瘩蜷缩在床上不动了。早上出门时还听见老人的房间里传来几声呻吟,怎么这么快就没气了?小高镇长看着床上的老人有些傻眼和茫然。他嘴里叼着烟,右手捏着下巴,邋遢着脑壳在老人床前转了两圈,突然想起了狗二爷,想起了狗二爷的环球阴阳服务公司。电话通了,没人接。再拨号码,还是没人接。小高镇长仿佛受到比媳妇被野男人睡了还入木三分的羞辱,狭长的脸上顿时要挤出水来。小高镇长顿了顿又拨通了狗二爷的顶头上司蔡家沟村长蔡明亮的电话。叫他挖地三尺也要把狗二爷挖出来。
  • 食色男女

    食色男女

    不要以为一切恩怨冰释了,我和陈凯应该和和美美过日子了,其实这种争吵和好,再争吵再和好,是我们生活的常态,生活惯性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他还是他,我还是我,他又开始迟回家,我又开始挖苦讽刺。我不会寻死了,上次也不是,陈凯在接下来的争吵中,已经毫不忌讳地把它作为笑柄,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他说我都用过了,下面也没啥花头了。为这种人,我会去死?那我就把自己活成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