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000000009

第9章 习通典管窥宽猛

一场大战戏剧性地画上了休止符。杜佑大军无功而返,三军颇有怨声,所幸皇帝昏庸,以为藩镇归顺便是胜利,对杜佑不仅不加责罚,还赏赐钱物,犒劳三军。杜佑自然没能亲赴行营,将徐泗濠节度使之兼职卸去之后,又领濠泗观察使一职,以削弱徐州之权。

张愔归顺之后,吴少诚回军蔡州,上表请封。朝廷求之不得,以为天下将重归太平,便顺水推舟,赦免宣武军上下罪行,全军将士俱复官爵。果然一时间朝野内外莺莺燕燕,和风劲吹,满堂君臣都沉醉于这虚幻的承平之中。

而以谄媚主上、贿赂宦官而得蔡州四面行营都招讨使之职的韩全义,再次以荒唐的经历展现了他自己的无耻本色和大唐朝廷的赏罚错置。贞元十七年(801)正月二十一日,屡战屡败损兵折将的韩全义,以凯旋班师之姿态回到长安。左神策军护军中尉窦文场受了贿赂,在德宗面前指鹿为马,极言韩全义“能致少诚来归,便是大功,强似杀人如麻”,因使德宗礼遇韩全义甚厚,恩赏一番,韩全义得以全身而退,复归夏州。

消息传到扬州,刘禹锡等人自不免讥诮嘲讽,如送瘟神一般扔掉了各人止居数月的“兼徐泗濠节度使府”官衔。待善后军务处理完毕,杜佑终于有了闲暇,又将刘禹锡、段平仲、刘伯刍、李益、张登等人招至府中,合计审订《通典》之事。

为修《通典》,杜佑在府内专设一间大屋,内收天下文章典籍不可计数,又设坐榻书案,每日陶醉其中。此时《通典》已完成编撰,只待审定之后,即要贡献朝廷。

看到存放二百余卷《通典》的书柜,竟然占满了一面墙,禹锡等人惊叹不已。杜佑见众人惊叹之状,心中不无得意,命众人随意取阅,并说:“老夫本为一介儒生,唯嗜读书,幸赖圣恩眷顾,仕履坦途,阅人处事不可胜数。然时日稍久,常叹于今人往往重蹈前人之覆辙,思之皆因史书仅载其事而未加议论。倘人仅知史事而不知史论,终不可用于今世。因此,老夫立下志愿,誓要稽古录今,遍察历代兴衰存废,点评成败得失之要,言礼乐刑政之变迁,揭历代政成之大方,著录成册,上可以发振宸聪,下可以教化黎民,以为我大唐龟镜。我朝开元末年,阆州刺史刘秩常思富国安民之法,记下三十五卷读书心要,号曰《政典》,受人推崇。老夫细细研读,悉心寻味,总觉言犹未尽,遂动手加以扩充,变成了二百卷,谓之《通典》。不过,老夫毕竟学识浅薄,书中疏漏、讹误之处必定极多,不堪御览。因此,须请诸君不吝劳苦,为杜某细致审定,共襄盛事。”

众幕僚深感其志,面对二百余卷著作,无不由衷敬佩。禹锡略略浏览了其中一卷,其中正述子产论政宽猛之事,不由令禹锡联想到刚刚结束的徐州之役,于是叹息道:“治国之道,古之圣贤诚已备述矣!昔日子产临终时以宽猛之道遗于太叔,而太叔宽仁,致郑国盗贼为患,于是发兵征剿,方平盗患。治国之道,在于以宽政爱之、活之,以猛政律之、诫之,若今上能深明此理,二十年来恐已无藩镇作乱之事!”

杜佑亦有同感:“梦得所言,正是老夫所忧!古圣先贤言语简洁,评述散乱,阐发或未尽其意,或指东言西,非深居书斋、皓首穷经之辈,难以领会。况南面者需兼顾天下,何有闲暇?是故秦亡于暴政苛猛,而汉立于无为而治。然天下元气已复,仍施无为之治,又肇六国之乱,概无人鉴之于史而谏之于上,信也!今上御国,待宦官、藩镇过于宽纵,治百僚、黎民过于严苛,正是古人衰亡之兆,唯望此《通典》可稍规谏之。”

禹锡笑道:“宽猛之道,非但为治国之术,亦为养生之法。去年方到相公幕府时,正值夏日,下官自幼体弱,不慎染疾,不堪饮食,腹中火热。恰逢节度判官李亚来访,为我寻来名医。名医果有手段,须臾之间探明病因,予下官药一丸,并嘱下官曰:药中含毒,用之不可过量,一旦病症消退,即应停药。下官服药数日,果然药到病除。然而,有客谓我道,郎中往往挟术自重,遗病求财,既然药丸效力明显,不如多服几日,必可祛除病根。下官遂用其言,不料果然药毒发作,病情危急,幸得名医闻讯赶来,再施和缓之剂,下官方才康复。”

杜佑笑道:“杜某亦闻此事,并以为深可为诫!不知梦得可有文章记之?”

“有!”禹锡应道,“容下官诵于相公!”

刘子闲居,有负薪之忧,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

客有谓予:“子疾病积日矣,乃今我里有方士,沦迹于医,厉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驰,矧常病也,将子诣诸?”予然之,之医所。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衣食之齐乖所由致也。今夫藏鲜能安谷,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药一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服是足以瀹昏烦而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然中有毒,须其疾瘳而止,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齐也。”予受药以饵,过信而膇能轻,痹能和;涉旬而苛痒绝焉,抑搔罢焉;逾月而视分纤,听察微,蹈危如平,嗜粝如精。

或闻而庆予,且哄言曰:“子之获是药,几神乎!诚难遭已。顾医之态,多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求之,所至益深矣。”予昧者也,泥通方而狃既效,猜至诚而惑剿说,卒行其言。逮再饵半旬,厥毒果肆,岑岑周体,如痁作焉。悟而走诸医,医大咤曰:“吾固知夫子未达也!”促和蠲毒者投之,滨于殁而有喜;异日,进和药,乃复初。

刘子慨然曰:“善哉医乎!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易则两踬,明矣。苟循往以御变,昧于节宣,奚独吾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

杜佑闻听,捻须赞道:“天下病者众矣,独梦得能于此番经历中体悟到审时度势、宽猛迭用之道,可谓善哉!”

禹锡谦虚道:“下官宦途尚浅,只能勤加思索,以求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便是本事!”段平仲赞道,“郑国乱而太叔知宽猛,代价何其高昂?梦得以一病而得之,才智敏捷,无由不令人羡慕!”

刘伯刍亦问:“听闻梦得尚有数篇文章,与此《鉴药》共成《因论》,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因论》七篇,”禹锡答,“拙作数篇,若雨后之洼,《通典》浩瀚,若百川汇海,在相公面前,不提也罢!”

杜佑却有兴致,亦有雅量:“梦得但请言之!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梦得文章一向发人深省,而我欲令诸公审定《通典》,其实更是切磋学问,教学相长。我等同在圣人门下,但论学术短长,无论长幼尊卑!”

禹锡难却众情,思索一番,再道:“下官尚有《原力》一篇,乃述人之力,各有所长,因其施用不同,而小大之辨不同。姑妄论之,请相公与众位贤达指正。”

于是禹锡诵道:

刘子于迈,舟次泗滨,维迩之于传。传吏适传呼曰:“乘驿者方来,谁何之?”

则曰:“力人也。”雅以力闻于吴楚间,中贵人器之,谓宜为爪士。献言于上,有旨趣如京师。顷其至,则仡焉五辈:咸硕其体,毅其容,动睛晔如,曳趾岌如,顾瞻迟回,饮啜有声。泗滨守伾,由将授也,说而劳之,飨以太牢,饮以百壶。酒酣气振,求试自矜,傍如无人,中若有凭。有荡舟如沿者,抉鼎如飞者,绹键如麻者,开两弧而脉不偾者,屣巨石而济如流者。异哉!果以力骇世而闻于上也。

异日,话于儒家者流,有客悱然自奋曰:“斯诚力矣,上之不过夸胡人而戏角抵,次之,不过倅期门而振袀服。我之力异,然以道用之,可以格三苗而宾左衽;以威用之,可以系六驘而断右臂。由是而言,彼力也长雄于匹夫,然由驿其騑,饩其食;我力也无敌于天下,亦当蒲其轮,鹤其书矣。”予诘之曰:“彼之力用于形者也,子之力用于心者也。形近而易见,心远而难明。理乎而言,则子之力大矣;时乎而言,则彼之力大矣。且夫小大迭用,曷常哉?彼固有小矣,子固有大矣,予所不能齐也。”客于邑垂涕洟。刘子解之曰:屠羊于肆,适味于众口也。攻玉于山,俟知于独见也。贪日得则鼓刀利,要岁计而韫椟多。”客闻之破涕曰:“吾方俟多于岁计也。岁欤岁欤!其吾与欤!

杜佑大赞:“梦得此论精妙,正与方才宽猛迭用之论相得益彰!向者子产与太叔均文弱之辈,然其长于谋略,使其居相位而力大,无敌于天下!”

刘禹锡感慨:“宽猛迭用,乃施政之道,小大迭用,乃用人之道。宽仁之政,需委之以仁爱之人,方可感化万民;猛烈之政,需行之以刚直之人,乃有禁止之效。唯有任人以其长,尽其无敌于天下之力,国方可治之。”

“好!”杜佑因禹锡之论而倍感欣慰,“梦得体悟精当,可成大器!此论可以编入《通典》,以俟观者。”

如此凡历数月,杜佑幕府中人人参与,终将《通典》审订完成,刻印之后贡入宫中。德宗御览后,对《通典》评价极高,降诏嘉奖,命崇文馆收藏并刊印天下。于是《通典》大传于世,士大夫争相阅读,竟成时尚。因二百多卷的《通典》卷帙过于浩繁,杜佑再接受刘禹锡建议,编写印缩本,即将其中要点辑录出来,自成一套《理道要诀》,利于阅读和普及。

杜佑进献《通典》有功,遂生功成身退之念。前番因讨贼不利,杜佑已萌生退意,只因实在不愿一生光明仕途以败绩收尾,这才等到嘉奖《通典》的圣旨到达,方命禹锡代撰《请朝觐表》,言“窃位时久,妨贤愧深”,“退归旧里,沐浴皇风”,乞归田园,了却余生。

纵观朝中官吏,杜佑之过可谓甚微,杜佑之功可谓甚厚,六十六岁的年龄正当入相为栋梁之时,其急流勇退之举,令刘禹锡不禁对自己在淮南幕府的前途感到担忧。只好每日处理了府中事务,便与幕僚们饮酒唱和,聊作解忧。

时值春日,风景正美,佳酿新成,保扬湖边画舫水馆乃是扬州城中赏景品酒的好去处。预感到在淮南时日恐不长久,禹锡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在水馆中设下一席酒宴,邀约了李益、段平仲、张登、李畅、张复元等同僚好友,权作一醉,以应嘉时。

明月东升之时,保扬湖比日间里更显风流倜傥。星罗棋布的灯盏蜿蜒在岸边,湿暖的春风里弥漫着酒味和脂粉的香气。画舫满载着客人离了码头,曼妙的歌声合着温婉的丝竹,暧昧的灯火诱惑了眺望人的遐想。淮南节度使府的高士贤才们自然不能免俗,一头扎进了这温柔乡中。

李益官资最高,先为众人吟唱初唐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一曲,拉开欢宴序幕。当此春深月明、银波玉涟之夜,又有美酒佳人相伴,众人才情格外敏捷,佳句迭出,联缀成章,又命歌妓立时歌咏。其间或有魂不守舍心随娇娘者,联句之时稍显迟钝,众人则不依不饶,罚以大杯饮酒,引得众人愈加恣意欢笑。

夜渐已深,保扬湖边游人慢慢散去,半夜欢乐亦已归于平静。人间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一轮明月孤独地挥洒着春夜最后的柔情。忽然间,湖边水鸟不知被谁惊起,长鸣一声,扑扑簌簌地飞到了远处。刘禹锡睁开蒙眬的眼,已不知这是什么时辰,更不知自己何时已在水馆中醉眠。再看馆中诸人,皆横七竖八,醉鼾震天。窗台上,熏香炉里积了厚厚一层金黄的香灰,桌上雪白的蜡烛只剩最后一点豆大的火苗。

禹锡兀自发笑,忽然格外想念在长安求学赴考的时光。是啊,长安!那里才是建功立业的疆场,何必因为杜佑欲引退而失去自己的方向?江南虽好,然大丈夫不可常恋酒色,我刘禹锡岂可安心做个悠游江湖之辈?

禹锡摇晃着站起身,抓起丢在地上的毛笔,在段平仲的枕头上写道《扬州春夜同会水馆夜艾独醒》: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

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

写罢,刘禹锡悄悄出门,徜徉在春夜的扬州护城河边。他的心中反复思索着在淮南节度使府这一年多来的经历,推敲着杜佑教导的施政办法、文武之道。毫无疑问,两年幕府生涯对刘禹锡而言是极大的进步,他的所思所想,借助这个平台付诸了实践,禹锡再也不是只知纸上谈兵的秀才,他具备了担当更大责任的条件。

只是,未来的路会在哪里展开?禹锡的心中毫无把握。是要向杜佑坦明心迹,求其推荐吗?禹锡不敢作此奢望,却又忍不住作此奢望。踟蹰间,禹锡竟已沿着护城河绕了小半圈,来到南塘亭边。天已微明,河中沙尾屿隐隐可见,早起的渔民摇橹远去,只有淡淡的渔歌声仍自由地飘荡在薄暮之中。

禹锡心生无限感慨,提笔在亭柱上写下了自己惆怅中满含期待的心情: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写罢,刘禹锡酒劲重袭,困意复生,于是回家休息。他刚离开南塘不久,早起的杜佑恰从此地经过。马车之中,杜佑迎着晨光看见南塘亭柱上好像有几行新鲜墨迹,再一细看,似乎是刘禹锡手笔,急忙命仆人停车,自己下车观看。待杜佑读完诗句,心中已经明了禹锡的心意。

杜佑是禹锡父执,禹锡又是杜佑十分看重的年轻僚属,于公于私,杜佑都不希望自己的引退给刘禹锡的仕途带来不利影响。回到公府,杜佑立即修书予朝中友人,拟为禹锡谋一京畿官职。

同类推荐
  •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本书为傅溪鹏长篇小说章节包括邓小平博浪登山强身记、胡耀邦日行万步的故事、陈老总和小棋手、刘晓庆与她妈的妈妈等。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一位晚清在华外交官笔下的帝国“裱糊匠”》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 鉴湖女侠秋瑾

    鉴湖女侠秋瑾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曾国藩大传

    曾国藩大传

    他是湖湘大儒,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创造了清廷任官奇迹;他创办湘军,为挽救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克己勤政,鞠躬尽瘁;他是功成名立的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也是杀人如麻的“曾剃头”……曾国藩的真实面孔到底什么样?
热门推荐
  • 大美时代

    大美时代

    一本描述美术学院生活的职业文万长生,他考的是国画系……可他也没想到……
  • 重生八零之极品亲戚都爱我

    重生八零之极品亲戚都爱我

    许念念重生到八零年,成了十里八村最美一枝花。家里三个弟弟,老妈尖酸刻薄,却爱她如命,闺女是金疙瘩,儿子全是赔钱货。本以为会遇到一堆极品,没想到极品倒是多,但极品却把她宠成了金疙瘩。抠门儿奶奶遇到她,好东西都往她这儿掏。尖酸刻薄的老妈前一秒还在骂儿子,看见闺女,脸色立刻变得像朵菊花。于是许念念的目标,变成了努力赚钱,把家里的极品们养得白白胖胖。偶得空间灵泉,许念念每天都在变美。靳御第一次遇见许念念,只觉得这姑娘千娇百媚,美得让他晃了神。他心中还惦记着另外一个小姑娘,却莫名被许念念勾走了心,没想到他想负责的和喜欢的是同一人。
  •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以一场模拟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演习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装备精良、代表中国军队主体力量的满编甲种师在对抗中一而再地败给装备了高科技技术并改革了陈旧军事观念的乙种师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军队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军事、政治、经济格局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中,在生存挑战和物质诱惑的重重围困中,英勇善战,杀出一条血路的富有英雄气质的忧患激越之作。
  • 华色天下

    华色天下

    前世,她是西隆皇后,助一人为一国之尊,却换得家族三族被灭,血流成河。今世,她出生时半面血莲,被称为妖,迫祭血莲池,弃于江河,十五岁,天水,她以渔女的身份低调回归。初见只是偶然,却因他多回眸一眼,自此,缘起缘灭,剪不断的情丝绕,说不清的情思缠。或是情起,或是缘结,或是因果报,且看一代山河,结局如何落笔。
  • 妃我所愿之代嫁王妃

    妃我所愿之代嫁王妃

    “来人!将这个心如蛇蝎的恶毒女人给本王撵出王府!”慕容冽厌恨地把百灵推倒在地,而后没再多看她一眼,转身去安慰他那刚失去孩子的侧妃。这一切是她的错吗?她只是好心煲了蛊补汤让他的侧妃补身子,而他却说她下毒毒害了他的孩子。好吧!这王府本来就不是她想待的,她离开便是了!本以为就这样,自己与这个男人的生命再无交集,没想到会在一次遇见他。而在他的一次又一次欺辱之后,她开始心寒,开始怨恨。“王爷!到底怎样你才肯放过我?”慕容冽嗤笑道:“放过你?我是不会放过你的,除非你我之间有一人死去!”“真的?只要我死去,你就会放过我?”她也活的很累了,或许死是她最好的解脱。既然这样……百灵毫无犹豫地纵身向身后的悬崖跳下去……
  • 将门医妻

    将门医妻

    这是一个重生神医与深情将军带着自家橘色多毛锦鲤一路互相宠宠宠的故事。这是一个重生了其实也没多大用的故事。这是一个“Σ(⊙▽⊙"a你家猫成精了”的故事。
  • 分别功德论

    分别功德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河相会

    天河相会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之一。在耶路撒冷的巴比酒吧,侍者琼斯看到一个穿黑色衣裙的中年女人走到酒吧门口,略微犹豫了一下。这里离米希里姆城区不远,那儿是哈西迪教派的聚居地,所以穿黑衣的犹太人很多。那女人大约45岁,一头金发,明眸皓齿,不过她的美貌已经开始凋零了,有一点过气明星的味道,面容冷漠,似乎有心事。
  • 艰难的心路历程

    艰难的心路历程

    1949年7月,45岁已入中年之秋的巴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来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写了20多年小说的他,走进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场,好像一下找不到创作的感觉了。这个夏天使巴金有了要“变”的预感。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齐刷刷地坐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下,其中不少是面孔熟悉的老朋友,但解放区作家们意气风发和自信的神情却令他多少有些陌生:“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跟生活糅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在一块儿,创造出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新中国的灵魂就从它们中间放射出光芒来。”
  • 樱花盛开的季节

    樱花盛开的季节

    花开花落会有时,看樱花普出的三段恋曲:樱花序,樱花烙,樱花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