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6500000007

第7章 纪事一

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颛顼崩

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左传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

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

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

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

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

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

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

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国语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仲曰鲁

侯孝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老赋

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不干所问不犯所

咨王曰然则能训治其民矣乃命鲁孝公于夷宫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士蒍

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公曰尔试其事士蒍

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二十四年晋士蒍又与

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二子士蒍告晋侯曰可矣不过

二年君必无患二十五年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

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乐豫

为司马鳞矔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

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

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

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

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为

贰若之何去之不听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

孙固公孙郑于公宫六卿和公室乐豫舍司马以让

公子卬昭公即位而葬书曰宋人杀其大夫不称名

众也且言非其罪也

初骊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及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余

子亦为余子其庶子为公行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

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

氏则臣狄人也公许之冬赵盾为旄车之族使屏季

以其故族为公族大夫

司城荡卒公孙寿辞司城请使意诸为之既而告人

曰君无道吾官近惧及焉弃官则族无所庇子身之

贰也姑纾死焉虽亡子犹不亡族

郑襄公将去穆氏而舍子良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

则固愿也若将亡则亦皆亡去疾何为乃舍之皆为

大夫

宣公十三年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

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

先縠之谓乎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

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叔向曰然虽吾公室

今亦季世也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

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

之宗十一族惟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

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子皮之族饮酒无度故马师氏与子皮氏有恶齐师

还自燕之月罕朔杀罕魋罕朔奔晋

周巩简公弃其子弟而好用远人二年夏四月辛酉

巩氏之群弟子贼简公

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伪有疾乃

使向巢如晋盟且逆子梁之尸子明谓桐门右师出

曰吾犹衰绖而子击钟何也右师曰丧不在此故也

既而告人曰己衰绖而生子余何故舍钟子明闻之

怒言于公曰右师将不利于戴氏不肯适晋将作乱

也不然无疾乃逐桐门右师

子明乐祁之子右师

乐大心子明族父也右师往子明子明逐使出门忿

其不逆父丧无同族之恩也

国语韩献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于朝辞曰厉公之

乱无忌备公族不能死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

高位今无忌知不能匡君使至于难仁不能救勇不

能死敢辱君朝以忝韩宗请退也固辞不立悼公闻

之曰难虽不能死君而能让不可不赏也使掌公族

大夫

夏父弗忌为宗烝将跻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曰

我为宗伯明者为昭其次为穆何常之有有司曰夫

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胃之亲囗也

夫祀昭孝也各致齐敬于其皇祖昭孝之至也故工

史书世宗祝书昭穆犹恐其逾也今将先明而后祖

自元王以及主癸莫若汤自稷以及王季莫若文武

商周之烝也未尝跻汤与文武为逾也鲁未若商周

而改其常无乃不可乎弗听遂跻之展禽曰夏父弗

忌必有殃夫宗有司之言顺矣僖又未有明焉犯顺

不祥以逆训民亦不祥易神之班亦不祥不明而跻

之亦不祥犯鬼道二犯人道二能无殃乎侍者曰若

有殃焉在抑刑戮也其夭札也曰未可知也若血气

强固将寿宠得没虽寿而没不为无殃既其葬也焚

烟彻于上

反自鄢范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

胜人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

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

难为免七年夏范文子卒冬难作始于三郄卒于公

知宣子将以瑶为后知果曰不如宵也宣子曰宵也

狠对曰宵之狠在面瑶之狠在心心狠败国面狠不

害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美鬓长大则贤射

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

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

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知宗必灭弗听知果别

族于太史为辅氏及知氏之亡唯辅果在

孔丛子杂训篇鲁人有同姓死而勿吊者人曰在礼

当免不免当吊不吊有司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吊也

答曰吾以其囗远也子思闻之曰无恩之甚也昔者

季孙问于夫子曰百世之宗有绝道乎子曰继之以

姓义无绝也故同姓为宗合族为属虽国子之尊不

废其亲所以崇爱也是以缀之以食序列昭穆万世

婚姻不通忠笃之道然也

新序齐崔杼者齐之相也弒庄公止太史无书君弒

及贼太史不听遂书贼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杀之其

弟又嗣书之崔子又杀之死者二人其弟又嗣复书

之乃舍之南史氏是其族也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

将复书之闻既书矣乃还君子曰古之良史

说苑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

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

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

不挠刚而不折今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

不端怀心不公也岂吾营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驳于

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

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

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

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

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

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

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

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

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

方正公平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即位乃遵用赵高行诛大臣

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

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

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

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宾赞也廊庙之

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

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

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

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

李斯传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于是群臣诸公

子有罪辄下高令鞫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

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

连坐者不可胜数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

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

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

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

愿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胡亥大说召赵

高而示之曰此可为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

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法令诛

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汉书疏广传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

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

卖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

信者曰今日饮食废且尽宜说君买田宅老人为广

言广曰吾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

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于是族人说服

朱邑传邑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

家无余财

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七年冬十月甲申幸章陵

修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时宗室诸母

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惟直

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

柔道行之乃悉为舂陵宗室起祠堂

顺阳怀侯嘉传嘉字孝孙光武族兄也嘉少孤性仁

厚南顿君养视如子

耿纯传世祖自蓟东南驰纯与从昆弟欣宿植共率

宗族宾客二千余人老病者皆载木自随奉迎于育

拜纯为前将军封耿乡侯欣宿植皆偏将军使与纯

居前降宋子从攻下曲阳及中山是时郡国多降邯

郸者纯恐宗家怀异心乃使欣宿归烧其庐舍世祖

问纯故对曰窃见明公单车临河北非有府藏之蓄

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徒以恩德怀之是故士众

乐附今邯郸自立北州疑惑纯虽举族归命老弱在

行犹恐宗人宾客半有不同心者故燔烧屋室绝其

反顾之望世祖叹息及世祖至营劳纯曰军营进退

无常卿宗族不可悉居军中乃以纯族人耿伋为蒲

吾长悉令将亲属居焉世祖即位封纯高阳侯击刘

永于济阴下定陶初纯从攻王郎堕马折肩时疾发

乃还诣怀宫帝问卿兄弟谁可使者纯举从弟植于

是使植将纯营纯犹以前将军从十三年卒官谥曰

成侯子阜嗣植后为辅威将军封武邑侯宿至代郡

太守封遂乡侯欣为赤眉将军封着武侯从邓禹西

征战死云阳凡宗族封列侯者四人关内侯者三人

为二千石者九人

秦彭传彭字伯平扶风茂陵人也自汉兴之后世位

相承六世祖袭为颍川太守与群从同时为二千石

者五人故三辅号曰万石秦氏

韦彪传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余财

宣秉传秉性节约所得禄俸辄以收养亲族其孤弱

者分与田地自无担石之储

王丹传丹好施周急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

乏丹率宗族上麦二千斛

郭伋传伋以老病上书乞骸骨二十二年征为太中

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谷以充其家伋辄散与宗

亲九族无所遗余

廉范传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樊宏传宏为人谦柔畏慎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

甚重之

阴识传刘伯升起义兵识时游学长安闻之委业而

归率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往诣伯升伯升乃以识

为校尉

虞延传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

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延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

能活之弃于沟中延闻其号声哀而收之养至成人

谢承书曰养育成人以妻同县人王氏

梁竦传竦性好施不事产业长嫂舞阴公主赡给诸

梁亲囗有序特重敬虽衣食器物必有加异竦悉

分与亲族自无所服

第五伦传伦少介然有义行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

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

引强持满以拒之铜马赤眉之属前后数十辈皆不

能下

刘般传般字伯兴建初二年迁宗正其收恤九族行

义尤着时人称之

朱晖传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

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

董卓传卓为太师于是宗族内外并居列位

童恢传恢父仲玉遭世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

全活者以百数

周泽传孙堪字子囗河南缑氏人也有志操王莽末

兵革并起宗族老弱在营保间堪常力战陷敌无所

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郡中咸服其义勇

赵苞传苞字威豪甘陆东武城人从兄忠为中常侍

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名势不与忠交通

折像传像字伯式广汉雒人也其先张江者封折侯

曾孙国为郁林太守徙广汉因封氏焉国生像国有

赀财二亿家僮八百人像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

萌芽能通京氏易好黄老言及国卒感多藏厚亡之

义乃散金帛资产周施亲囗或谏像曰君三男二女

孙息盈前当增益产业何为坐自殚竭乎像曰昔斗

子文有言我乃逃祸非避富也吾门户殖财日久盈

满之咎道家所忌今世将衰子又不才不仁而富谓

之不幸墙隙而高其崩必疾也智者闻之咸服焉自

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时年八十

四家无余资诸子衰劣如其言云

张俭传俭字元节延熹八年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

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

母罪恶请诛之由是结仇览等乡人朱并告俭为党

于是囗章讨捕俭得亡命望门投止莫不破家相容

宗亲并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尹勋传勋字伯元河南巩人也家世衣冠伯父睦为

司徒兄颂为太尉宗族多居贵位者而勋独持清操

不以地势尚人

周党传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

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

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

荀恁传恁字君大少修清节资财千万父越卒悉散

与九族隐居山泽以求厥志

种皓传皓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

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

刘陶传陶为人居简不修小节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同宗

刘恺以雅德知名独深器陶

荀淑传淑弃官归闲居养志产业每增辄以赡宗族

知友

赵岐传岐字邠卿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京兆尹

延笃以为功曹先是中常侍唐衡兄玹为京兆虎牙

都尉郡人以玹进不由德皆轻侮之岐及从兄袭又

数为贬议玹深毒恨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惧祸

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

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

荀彧传彧颍川颍阴人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同郡

韩融时将宗亲千余家避乱密西山中彧谓父老曰

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密虽小固不

足以扞大难宜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会冀州

牧同郡韩馥遣骑迎之彧乃独将宗族从馥留者后

多为董卓将李傕所杀略焉

三国志董和传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

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

刘琰传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

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

荀彧传彧字文若兴平八年太祖封彧为万岁亭侯

彧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余财

温恢传恢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

乡里内足于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

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

许褚传褚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

坚壁以御寇

杨俊传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

囗乃扶持老弱诣京密山间同行者百余家俊赈济

贫乏通共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

家俊皆倾财赎之

崔林传林少时晚成宗族莫知惟从兄琰异之

先主传先主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

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

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

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言灭吾门

也同宗刘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

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

常人也

杨阜传马超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

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

杨昂以助之凡万余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

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

超接战拒守

田畴传刘虞为公孙瓒所害畴北归率举宗族他附

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

遂入徐无山中营深崄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

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建安十二年太祖辟

为蓨令赐畴车马谷帛皆散之家族知旧

全琮传琮既亲重宗族子弟并蒙宠贵赐累千金

江表传曰琮还经过钱塘修祭坟墓麾幢节盖曜于

旧里请会邑人平生知旧宗族六亲施散惠与千有

余万本士以为荣

邓艾传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

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

长陈实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

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会稽典录丁览子固少丧父独与母居家贫守约色

养致敬族弟孤弱与同寒温

虞翻子耸疾俗丧祭无度弟昺卒祭以少牢酒饭而

已当时族党并遵行之

刘先主志先主与宗人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

九江太守同郡卢子干群下劝先主纳刘瑁妻先主

嫌其同族法正曰论其亲囗何异晋文之于子圉乎

从之

晋书王导传王敦之反也刘隗劝帝悉诛王氏论者

为之危心导率群从昆弟子侄二十余人每旦诣台

待罪帝以导忠节有素特还朝服召见之导稽首谢

曰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帝跣而

执之曰茂弘方托百里之命于卿是何言邪乃诏曰

导以大义灭亲可以吾为安东时节假之及敦得志

加导守尚书令初西都覆没海内思主群臣及四方

并劝进于帝时王氏强盛有专天下之心敦惮帝贤

明欲更议所立导固争乃止及此役也敦谓导曰不

从吾言几至覆族导犹执正议敦无以能夺

泛毓传毓字稚春济北卢人也奕世儒素敦睦九族

客居青州逮毓七世时人号其家儿无常父衣无常

王衍传衍尝因宴集为族人所怒举樏掷其面衍初

无言引王导共载而去然心不能平在车中揽镜自

照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

阮籍传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

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

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阮咸传咸与叔父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

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

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不能免俗聊复

尔耳

刘乔传乔孙耽字敬道少有行检以义尚流称为宗

族所推

刘曜载记曜字永明元海之族子也少孤见养于元

海幼而聪慧有奇度年八岁从元海猎于西山遇雨

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元海

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

应詹传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

幼孤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

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

谢安传安子琰以贞干称美风姿与从兄护军淡虽

比居不往来宗中子弟惟与才令者数人相接

顾和传和字君孝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时宗人

球亦有令闻为州别驾荣谓之曰卿速步君孝超卿

范隆传隆生而父亡年四岁又丧母单孤无缌功之

亲囗族范广愍而养之迎归教书为立祠堂隆好学

修谨奉广如父

泛腾传腾举孝廉除郎中属天下兵乱去官叹曰生

于乱世贵而能贫乃可以免散家财五十万以施宗

族柴门灌园琴书自适

夏统传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幼孤贫养亲以孝

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

以资养雅善谈论宗族劝之仕谓之曰卿清亮质

直可作郡纲纪与府朝接自当显至如何甘辛苦于

山林毕性命于海滨也统浡然作色曰诸君待我乃

至此乎使统属太平之时当与元凯评议出处遇浊

代念与屈生同污共泥若污隆之间自当耦耕沮溺

岂有辱身曲意于郡府之间乎闻君之谈不觉寒毛

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缩口张两耳

壁塞也言者大惭统自此遂不与宗族相见会母疾

统侍医药宗亲因得见之其从父敬宁祠先人迎女

巫章丹陈珠二人囗有国色庄服甚丽善歌舞又能

隐形匿影甲夜之初撞钟击鼓间以丝竹丹珠乃拔

刀破舌吞刀吐火云雾杳冥流光电发统诸从兄弟

欲往观之难统于是共绐之曰从父间疾病得瘳大

小以为喜庆欲因其祭祀囗往贺之卿可俱行乎统

从之入门忽见丹珠在中庭轻步佪囗灵谈鬼笑飞

触挑拌酬酢翩翻统惊愕而走不由门破藩直出归

责诸人曰昔淫乱之俗兴卫文公为之悲惋螮蝀之

气见君子尚不敢指季桓纳齐女仲尼载驰而退子

路见夏南愤恚而忾吾常恨不得顿叔向之头陷

华父之眼奈何诸君迎此妖物夜与游戏放傲逸之

情纵奢淫之行乱男女之礼破贞高之节何也遂隐

囗上被发而卧不复言众亲踧踖即退遣丹珠各各

分散

魏舒传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

周浚传武帝问浚卿宗后生称谁为可答曰臣叔父

子恢称重臣宗从父子馥称清臣宗帝并召用

石季龙载记季龙勒之从子也名犯太祖庙讳故称

字焉祖曰邪父曰寇觅勒父朱幼而子季龙故或

称勒弟焉年六七岁有善相者曰此儿貌奇有壮骨

贵不可言永兴中与勒相失后刘琨送勒母王及季

龙于葛陂时年十七矣性残忍好驰猎游荡无度尤

善弹数弹人军中以为毒患勒白王将杀之王曰快

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汝当小忍之年十八稍折节

身长七尺五寸趫捷便弓马勇冠当时将佐亲戚莫

不敬惮勒深嘉之拜征虏将军所为酷虐军中有勇

干策略与己侔者辄方便害之前后所杀甚众至于

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囗有遗类勒虽

屡加责诱而行意自若然御众严而不烦莫敢犯者

指授攻讨所向无前故勒宠之信任弥隆仗以专征

之任勒之居襄国署为魏郡太守镇邺三台后封繁

阳侯勒即大单于赵王位署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

诸军事迁侍中开府进封中山公及勒僭号授太尉

守尚书令进封为王邑万户季龙自以勋高一时谓

勒即位之后大单于必在己而更以授其子弘季龙

深恨之私谓其子邃曰主上自都襄国以来端拱指

授而以吾躬当矢石二十余年南擒刘岳北走索头

东平齐鲁西定秦雍囗殄十有三州成大赵之业者

我也大单于之望实在于我而授黄吻婢儿每一忆

此令人不复能寝食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

也咸康元年季龙废勒子弘群臣以下劝称尊号

宋书刘怀慎传怀慎少谨慎质直景平元年迁护军

将军特赐班于宗族家无余财

刘粹传粹以义功封西安县五等侯军还转中军谘

议参军卢循逼京邑京口任重太祖时年四岁高祖

使粹奉太祖镇京城转游击将军迁建威将军江夏

相卫将军毅粹族兄也粹尽心高祖不与毅同高祖

欲谋毅众并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军至粹

竭其诚力事平封滠县男食邑五百户

王僧达传僧达族子确年少美姿容僧达与之私款

确叔父休为永嘉太守当将确之郡僧达欲逼留之

确知其意避不复往僧达大怒潜于所住屋后作大

坑欲诱确来别因杀而埋之从弟僧虔知其谋禁呵

乃止

刘延孙传大明元年除金紫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

中正如故其年又出为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先是

高祖遗诏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近戚不

得居之延孙与帝室虽同是彭城人别属吕县刘氏

居彭城县者又分为三里帝室居绥兴里左将军刘

怀肃居安上里豫州刺史刘怀武居丛亭里及吕县

凡四刘虽同出楚元王由来不序昭穆延孙于帝室

本非同宗不应有此授时司空竟陵王诞为徐州上

深相畏忌不欲使居京口迁之于广陵广陵与京口

对岸欲使腹心为徐州据京口以防诞故以南陵授

延孙而与之合族使诸王序亲

沈庆之传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

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

薛安都传安都河东汾阴人也世为强族同姓有三

千家父广为宗豪高祖定关河以为上党太守安都

少以勇闻身长七尺八寸便弓马索虏使助秦州刺

史北贺汨击反胡曰龙子灭之由是为伪雍秦二州

都统州各有刺史都总统其事元嘉二十一年索虏

主拓跋焘击芮芮大败安都与宗人薛永宗起义永

宗营汾曲安都袭得弘农会北地人盖吴起兵遂连

衡相应焘自率众击永宗灭其族进击盖吴安都料

众寡不敌率壮士辛灵度等弃弘农归国

谢弘微传弘微所继叔父混名知人风格高峻少所

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

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

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其外虽复高流时誉

莫敢造门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

所敬贵号曰微子谓瞻等曰汝诸人虽才义丰辩未

必皆众心至于领会机赏言约理要故当与我共

推微子常云阿远刚躁负气阿客博而无检曜恃才

而持操不笃晦自知而纳善不周设复功济三才终

亦以此为恨至如微子吾无间然

南齐书高帝本纪帝皇考讳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

才力过人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

知重

崔慰祖传慰祖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父

丧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

江泌传泌字士清母亡后以生阙供养遇鲑不忍食

食菜不食心以其有生意也泌族人兖州治中泌黄

门郎愈之子也与泌同名世谓泌为孝江泌以别之

褚炫传炫居身清立罢江夏还得钱十七万于石头

并分与亲族病无以市药卒无以殡敛

王僧虔传僧虔少时群从宗族并会客有相之者云

僧虔年位最高仕当至公余人莫及也

刘蚪传蚪字灵预南阳涅阳人也永明三年蚪及刘

昭诏征为通直郎不就刘昭与蚪同宗

宗测传测字敬微少静退不乐人间绝宾客惟与宗

人尚之等往来讲说

沈驎士传驎士称疾归乡更不与人物通作元散赋

以绝世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

之驎士未尝答也

梁书韦睿传睿族弟爱字孝友年十二尝游京师值

天子出游南苑邑里喧哗老幼争观爱独端坐读书

手不释卷宗族见者莫不异焉

沈约传约少时孤贫丐于宗党得米数百斛为宗人

所侮覆米而去及贵不以为憾用为郡部传

王瞻传瞻字思范父猷廷尉卿瞻年数岁尝从师受

业时有伎经其门同学皆出观瞻独不视习诵如初

从父尚书仆射僧达闻而异之谓瞻父曰吾宗不衰

寄之此子

傅昭传昭字茂远父淡事宋竟陵王刘诞诞反淡坐

诛昭六岁而孤哀毁如成人者宗党咸异之

萧琛传高祖在西邸早与琛狎每朝燕接以旧恩呼

为宗老琛亦奉陈昔恩以早簉中阳夙忝同闬虽迷

兴运犹荷洪慈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

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夏侯亶传亶为人美风仪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辩

给能专对宗人夏侯溢为衡阳内史辞日亶侍御坐

高祖谓亶曰夏侯溢于卿疏近亶答曰是臣从弟高

祖知溢于亶已疏乃曰卿伧人好不辩族从亶对曰

臣闻服属易囗所以不忍言族时以为能对

孔休源传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初到京寓于

宗人少府卿孔登宅曾以祠事入庙侍中范云一与

相遇深加褒赏曰不期忽觏清颜顿祛鄙吝观天披

雾验之今日后云命驾到少府门登便拂筵整带谓

当诣己既而独造休源高谈尽日同载还家登深以

为愧

何敬容传敬容字国礼大同五年入为尚书令侍中

将军十一年坐妾弟费慧明为导仓丞夜盗官米为

禁司所执送领军府时河东王誉为领军将军敬容

以书解慧明誉即封书以奏高祖大怒付南司推劾

御史中丞张绾奏敬容挟私罔上合弃市刑诏特免

职初天监中有沙门释宝志者尝遇敬容谓曰君后

必贵然终是何败何耳及敬容为宰相谓何姓当为

其祸故抑没宗族无仕进者至是竟为河东所败

沈峻传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家世农夫至峻好学

与舅太史叔明师宗人沈麟士门下积年昼夜自课

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其笃志如此

何思澄传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与宗人逊及子朗

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

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

沈瑀传瑀字伯瑜高祖即位瑀自暨阳令擢兼尚书

右丞瑀荐族人沈僧隆僧照有吏干高祖并纳之

丘仲孚传仲孚字公信吴兴乌程人也少好学从祖

灵鞠有人伦之鉴常称为千里驹也

刘霁传霁字士烜平原人也年九岁能诵左氏传宗

党咸异之

陈书高宗柳皇后传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后性谦

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亦无所分遗

萧引传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侯景之乱梁元帝为

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

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

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于是与弟彤及宗亲等

百余人奔岭表引宗族子弟多以行义知名

陆琼传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

下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

俸皆散之宗族家无余财

谢贞传贞年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

矣族兄皓乃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自后

稍进饘粥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皓逃

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皓还乡里

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沈文阿传文阿字国卫性刚强高祖受禅辄弃官还

武康高祖大怒发使往诛之时文阿宗人沈恪为郡

请使者宽其死即面缚锁颈致于高祖高祖视而笑

曰腐儒复何为者遂赦之

魏书高祖纪高祖孝文皇帝讳宏太和十有七年五

月壬戌宴四庙子孙于宣文堂帝亲与之齿行家人

之礼帝敦睦九族礼敬俱深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志字猛略少清辩强干历览

书传颇有文才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

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彪言御史中尉避承华车

盖驻论道剑鼓安有洛阳县令与臣抗衡志言神乡

县主普天之下谁不编户岂有俯同众官避中尉高

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

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高祖谓邢峦

曰此儿竟可所谓王孙公子不镂自雕峦曰露枝霜

条故多劲节非鸾则凤其在本枝也

袁囗传囗字景翔陈郡项人也父宣有才华为刘彧

青州刺史沈文秀府主簿皇兴中东阳州平随文秀

入国而大将军刘昶每提引之言是其外祖淑之近

亲令与其府谘议参军袁济为宗宣时孤寒甚相依

附及囗兄弟官显与济子洸演遂各陵竞洸等乃经

公府以相排斥

胡叟传叟元妻敦煌宋氏先亡无子后庶养者亦皆

早夭竟以绝后叟死无有家人营主凶事胡始昌迎

而殡之于家葬于墓次即令一弟继之袭其爵始复

男虎威将军叟与始昌虽为宗室而性气殊诡不相

好附于其存也往来乃简及亡而收恤至厚议者以

为非必敦哀囗宗或缘求利品秩也

崔元伯传时清河崔宽字景仁避地陇右李皓父剖

使宽送款世祖嘉之赐爵沂水男宽之通款也见司

徒浩浩与相齿次厚存抚之及浩诛以远来囗族独

得不坐遂家于武城居司空林旧墟以一子继浩

李顺传顺字德正与从兄灵从弟孝伯并以学识器

业见重于时故能砥砺宗族竞各修尚灵与族叔诜

族弟熙等俱被征事在高允高士颂

房法寿传法寿族子景远字叔遐重然诺好施与频

岁凶俭分赡宗亲

杜铨传铨字士衡京兆人晋征南将军预五世孙也

侨居赵郡初密太后父豹丧在濮阳世祖欲命迎葬

于邺谓司徒崔浩曰天下诸杜何处望高浩对京兆

为美世祖曰朕今方改葬外祖意欲取京兆中长老

一人以为宗正命营护凶事浩曰中书博士杜铨其

家今在赵郡是杜预之后于今为诸杜之最即可取

之诏召见铨器貌瑰雅世祖感悦谓浩曰此真吾所

欲也以为宗正令与杜超子道生迎豹丧柩致葬邺

南铨遂与超如亲超谓铨曰既是宗近何缘复侨居

赵郡乃迎引同属魏郡焉

郑羲传羲子道昭道昭子严祖颇有风仪粗观文史

历通直郎通直常侍轻躁薄行不修士业倾侧势家

干没荣利闺门秽乱声满天下出帝时御史中尉綦

隽劾严祖与宗氏从姊奸通人士咸耻言之而严祖

聊无愧色

景穆十二王传丽子显和少有节操历司徒记室参

军司徒崔光每见之曰元参军风流清秀容止闲雅

乃宰相之器除徐州安东府长史刺史元法僧叛显

和与战被擒执手命与连坐显和曰显和与阿翁同

源别派皆是盘石之宗一朝以地外叛若遇董狐能

无惭德遂不肯坐法僧犹欲慰喻显和曰乃可死作

恶鬼不能生为叛臣及将杀之神色自若建义初赠

秦州刺史

任城王云传云长子澄字道镇袭封以氐羌反叛除

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文

明太后引见澄诫厉之顾谓中书令李冲曰此儿风

神吐发德音闲婉当为宗室领袖是行使之必称我

意卿但记之我不妄谈人物也澄至州诱导怀附西

南款顺

昭成子孙传昭弟绍字丑伦少聪慧迁尚书右丞绍

断决不避强御世宗诏令检赵修狱以修佞幸因此

遂加杖罚令其致死帝责绍不重闻绍曰修奸佞甚

于董贤臣若不因衅除之恐陛下复被哀帝之名以

其言正遂不罪焉及出广平王怀拜绍贺曰阿翁乃

皇家之正直虽朱云汲黯何以仰过绍曰但恨戮之

稍晚以为愧耳卒于凉州刺史

崔挺传挺弟振字延根少有学行居家孝友为宗族

所称

高聪传聪字僧智生而丧母祖母王抚育之大军攻

囗东阳聪徙入平城与蒋少游为云中兵户窘困无

所不至族祖允视之若孙大加赒给聪涉猎经史颇

有文才允嘉之数称其美言之朝廷云青州蒋少游

与从孙僧智虽为孤弱皆有文情由是与少游同拜

中书博士

陈留王虔传虔子崇性沈厚初卫王死后太祖欲敦

宗亲之义诏引诸王子弟入宴常山王素等三十余

人咸谓与卫王相坐疑惧皆出逃遁将奔蠕蠕唯崇

独至太祖见之甚悦厚加礼赐遂宠敬之素等于是

亦安

刘芳传芳沈雅方正概尚甚高高祖器敬之太子恂

之在东宫高祖欲为纳芳女芳辞以年貌非宜高祖

叹其谦慎更敕芳举其宗女芳乃称其族子长文之

女高祖乃为恂聘之与郑懿女对为左右孺子焉

苻健传慕容冲入据长安坚至五将山姚苌害焉坚

子丕称尊丕族子登字文高粗险不修细行故坚弗

之奇也丕死登僭称尊号于陇东号年太初置百官

立坚神主于军中载以辎軿羽葆青盖建黄旗虎贲

之士三百人以卫之每战必告缮甲治兵引师而东

皆刻鉾铠为死休字示以战死为志每战以长矛钩

刃为方圆大陈知有厚薄从中分配故人自为战所

向无前登每围苌营四面大哭哀声动人大呼曰杀

君贼姚苌出来吾与汝决何为枉害无辜苌惮而不

北齐书孙搴传搴字彦举乐安人也少励志勤学孙

腾以宗情荐之

元韶传韶字世胄魏孝庄之后历位太尉侍中录尚

书司州牧进太傅齐天保元年降爵为县公韶性行

温裕以高氏婿颇膺时宠能自让退临人有惠政好

儒学礼致才彦爱林泉修第宅华而不侈文宣帝剃

韶须髯加以粉黛衣妇人服以自随曰我以彭城为

嫔御讥元氏微弱比之妇女十年太史奏云今年当

除旧布新文宣谓韶曰汉光武何故中兴韶曰为诛

诸刘不尽于是乃诛诸元以厌之遂以五月诛元世

哲景武等二十五家余十九家并禁止之韶幽于京

畿地牢绝食啖衣袖而死及七月大诛元氏自昭成

已下并无遗焉或父祖为王或身常贵显或兄弟强

壮皆斩东市其婴儿投于空中承之以囗前后死者

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剖鱼多得爪甲都下

为之久不食鱼

襄乐王显国传显国神武从祖弟也无才伎直以宗

室谨厚天保元年封襄乐王位右卫将军卒

阳休之传休之字子烈魏孝昌中杜洛周破蓟城休

之与宗室及乡人数千家南奔章武转至青州是时

葛荣寇乱河北流民多凑青部休之知将有变乃请

其族叔伯彦等曰客主势异竞相陵侮祸难将作如

鄙情所见宜潜归京师避之诸人多不能从休之垂

涕别去俄而邢杲作乱伯彦等咸为士民所杀一时

遇害诸阳死者十人唯休之兄弟获免

邢邵传邵字子才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

记日诵万言族兄峦有人伦鉴谓子弟曰宗室中有

此儿非常人也

羊烈传烈字信卿魏孝昌中烈从兄囗为太守据郡

起兵外叛烈潜知其谋深惧家祸与从兄广平太守

敦驰赴洛阳告难朝廷将加厚赏烈告人云譬如斩

手全躯所存者大尔岂有幸从兄之败以为己利乎

卒无所受

周书虞国公仲传仲德皇帝从父兄也仲子兴生兵

乱与仲相失年又幼冲莫知其戚属远近与太祖兄

弟初不相识保定二年诏仲子兴始附属籍高祖以

兴宗戚近属尊礼之甚厚

蔡佑传佑字承先性节俭所得禄皆散与宗族身死

之日家无余财

宇文测传测弟深字奴干性仁爱情隆宗党从弟神

誉神庆幼孤深抚训之义均同气世以此称焉

权景宣传景宣字晖远天水显亲人也少聪悟有气

侠宗党皆叹异之

薛善传大统三年齐神武败于沙苑留善族兄崇礼

守河东太祖遣李弼围之崇礼固守不下善密谓崇

礼曰高氏戎车犯顺致令主上播越与兄忝是衣冠

绪余荷国荣宠今大军已临而兄尚欲为高氏尽力

若城陷之日送首长安云逆贼某甲之首死而有灵

岂不殁有余愧不如早归诚款虽未足以表奇节庶

获全首领而崇礼犹持疑不决会善从弟馥妹夫高

子信为防城都督守城南面遣馥来诣善云意欲应

接西军但恐力所不制善即令弟济将门生数十人

与信馥等斩关引弼军入时预谋者并赏五等爵善

以背逆归顺臣子常情岂容阖门大小俱叨封邑遂

与弟慎并固辞不受太祖嘉之以善为汾阴令善干

用强明一郡称最

杜杲传杲字子晖学涉经史有当世干略其族父瓒

清贞有识鉴深器重之常曰吾家千里驹也

宇文神举传神举太子之族子也早岁而孤有夙成

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

隋书元孝矩传孝矩拜南丰州刺史时见周太祖专

政将危元氏孝矩每慨然有兴复社稷之志阴谓昆

季曰昔汉氏有诸吕之变朱虚东牟卒安刘氏今宇

文之心路人所见颠而不扶焉用宗子盍将图之为

兄则所遏孝矩乃止

徐孝肃传孝肃汲郡人也宗族数千家多以豪侈相

尚惟孝肃性俭约事亲以孝闻虽在幼齿宗党每有

争讼皆至孝肃所平论之为孝肃所短者无不引咎

而退

李士谦传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自以少孤未

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

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

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

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

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

敢弛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囗顿至于此

房彦谦传彦谦字孝冲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

异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

周罗囗传罗囗字公布九江浔阳人也年十五善骑

射好鹰狗任侠放荡收聚亡命阴习兵书从祖景彦

诫之曰吾世恭谨汝独放纵难以保家若不丧身必

将灭吾族罗囗终不改

虞世基传世基貌沉审言多合意是以特见亲爱朝

臣无与为比宇文化及弒逆也世基乃见害焉子熙

大业永为符玺郎次子柔晦并宣义郎化及将乱之

夕宗人虞伋知而告熙曰事势已然吾将济卿南度

且得免祸同死何益熙谓伋曰弃父背君求生何地

感尊之怀自此决矣及难作兄弟竞请先死行刑人

于是先世基杀之

杨义臣传义臣代人也本姓尉迟氏父崇仕周为仪

同大将军以兵镇恒山时高祖为定州总管崇知高

祖相貌非常每自结纳高祖甚亲待之及为丞相尉

迥作乱崇以宗族之故自囚于狱遣使请罪高祖下

书慰谕之即命驰驿入朝恒置左右开皇初封泰兴

县公岁余从行军总管达奚长孺击突厥于周盘力

战而死赠大将军豫州刺史以义臣袭崇官爵时义

臣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者数

年赏赐甚厚上尝从容言及恩旧顾义臣嗟叹久之

下诏曰朕受命之初群凶未定明识之士有足可怀

尉义臣与尉迥本同骨肉既狂悖作乱邺城其父崇

时在常山典司兵甲与迥邻接又是至亲知逆顺之

理识天人之意即陈丹款虑染恶徒自执有司请归

相府及北夷内侵横戈制敌轻生重义马革言旋操

表存亡事贯幽显虽高官大赏延及于世未足表松

筠之志彰节义之门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

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太孙

柳机传机字匡时初在周与族人文成公昂俱历显

要及此机昂并为外职杨素时为纳言方用事因上

赐宴素戏机曰二柳俱摧孤杨独耸坐者欢笑机竟

无言

謇之传謇之字公正吐谷浑来降朝廷以宗女光化

公主妻之以謇之兼散骑常侍送公主于西域俄而

突厥启民可汗求结和亲复令謇之送义成公主于

突厥謇之前后奉使得二国所赠马千余匹杂物称

是皆散之宗族家无余财

独孤罗传罗父信为宇文护所诛罗寓居中山孤贫

无以自给齐将独孤永业以宗族之故见而哀之为

买田宅遗以资畜

同类推荐
  • 双砚斋词话

    双砚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卫生易简方

    卫生易简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静居集

    静居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石头记

    新石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玉经注卷

    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玉经注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开启修仙时代

    我开启修仙时代

    穿越历史大唐李二的太子李承乾,开启了“论坛”。和别人家的金手指一样,很强。可是……这里面为啥全是穿越者?而且还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天,更可怕的是突厥正在磨刀霍霍向大唐。一个神秘世界:806748185(大家没事可以进来骂骂作者)
  • 天宇之秘

    天宇之秘

    战舰如阴云密布,宇宙中风雨欲来,大战一触即发。孤独的少年面对孤寂的宇宙,前路等待他的是神还是仙。在绝望中挣扎,在恐怖中求生,生命的终极意义什么?这宇宙的最终秘密又是什么?
  • 都是神了还怎么走无敌流

    都是神了还怎么走无敌流

    在异世界,有这么一个神,他很闲,闲到了每天用勺子挖一下天上的云路,四百天后,他终于挖穿了那一片云,然后他一个不小心掉了下去,那一刻,他变成了光,于是他成为了我们的主角。——瞎扯淡的记录员
  • 社交礼仪卷(千万个怎样)

    社交礼仪卷(千万个怎样)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怎样建立和保持友谊他(她)人,和怎样做好自己的私事。
  • 穿成继母怎么办

    穿成继母怎么办

    黎挽穿越到架空时代,穿成天照国唯一的嫡公主。本想来个倾城公主迷倒众人,可惜,原来自己不仅是个嫁了人的公主,还是个从没见过夫君的“军嫂”……没错,她夫君就是个将军……常年在边关打仗不回家的那种……本来还想着也许会像以前看的小说剧情那样,来个腹黑将军爱上我先婚后爱什么的,更可惜她这穿越妻子还没见过传说中英俊帅气无人能敌打仗从无败绩的大将军,就听到了她家夫君在边关败了……不仅败了而且还被敌人围剿在山谷中全军覆没了……可怜她年方二八,就成了寡妇,还得做这大将军府的当家主母,照顾一个继子……正当她准备好好享受一下古代阔太太的生活时,发现她那继子看她那眼神越来越不对劲……
  • 侠武战韬

    侠武战韬

    侠义,武林,争斗,阴谋。这是一个江湖,和一群江湖人的故事……
  • 萌宠龟妃:狐王大大请爬开

    萌宠龟妃:狐王大大请爬开

    新文已发【邪王的金牌专宠:盗妃天下】神马?穿越成龟?某女携铺盖卷狂奔。强娶,豪嫁?丫的!咱要珍惜生命,远离妖孽。某男摸了摸下巴;“小乌龟,你吃着本王的,喝着本王的,最后,还睡了本王,你说这该怎么破?收灵兽,驭灵珠,看小白女如何玩转古代。红莲绽放,蛊惑妖娆,谁又是谁的宿命?乌小暖:前世今生,魅轻离,我,只是我自己。魅轻离:本王从不信什么命运,若是天下都不再信你,小乌龟,本王就算是破了这个天又有何妨?
  • 权妻谋臣

    权妻谋臣

    简介:我有江山为聘,兵权在手,而我却不知要如何走向你。——那一年春暖花开,阿音遇见了少年的慕贞,原来喜欢只需要一眼。这个少年惊艳了她的四季。那一年春雨朦胧,阿音撞见了年少的云墨,原来羁绊也可以猝不及防。这个少年给了她一生。——阿音活了十四年,只有两个心愿:赚银子和嫁美男。可是,当她遇见貌美又多金的慕贞,一下又怂了。慕贞:你这丫头,贪财,好色。阿音:我那是勤劳,有追求。慕贞:你不觉得你的追求总结起来就是我么。阿音:……嗯?她以为,他是她配不上的美好。——那年山花烂漫,云墨忽然拉着她结拜,她有了这世上最尊贵的哥哥。可是她的自卑却从骨子里提醒她,她不配。云墨:阿音,你是这世上最尊贵的女子,你知道么。阿音:知道,因为有哥哥呀。云墨:因为你是你,秦氏嫡女配得上这天下任何男子,包括我。阿音:……她发现,原来有一种遥远,无关乎身份等级。——朝起朝落,春去冬来,三个一路相伴,披荆斩棘。最终,执手并肩山水的两人,回顾往昔,原来一生可以这样短暂,而又漫长。阿音多么庆幸,他们能在忙满人海中,跨越了千山万水,相遇。(PS:本文双男主,站队需谨慎,虐哭不负责~~嗷呜~~结局1V1,HE!!!)
  • 凰尊贰

    凰尊贰

    【凰尊第二部】这是一个无比霸气,傲气冲天的女人的传奇故事!她,犹如陨星般坠落,降临在这一个充满魔法斗气的世界。她,醒来之时,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仅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为了找回失去的一切,她必定逆转乾坤,破灭天地,找到那埋葬在深渊中的真相。【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诛之!】【玄幻女强,热血霸气】
  • 末日之荒古妖孽

    末日之荒古妖孽

    当地球末日,全球人民迁移,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大陆.....强者为尊,弱者蝼蚁,血撒长空!手握日月,脚踩星辰,永无止境!什么都不懂的人类,如何在修仙界长久生存!一个现世人类,如何修炼巅峰之境!一个现代的家庭,如何变成一个修士大族! 降时代天才,收天下红颜!得混沌众巨头指点! (前面可能有点水,但绝对的爽文,没有争议,希望大家看到最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