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700000024

第24章 文苑赏花(1)

真情注笔端 霜重色愈浓

——散记剧作家王朝柱

我年轻那会儿,还没有旅游这一说,只能说是游玩儿。北京最爱去的公园,一个是颐和园,另一个就是香山,因为当时住在西苑,这两处比较近便,什么时候想去拔腿就到,自然就成了这两个公园的常客。

这些年毕竟年纪大了,颐和园再未去过,香山倒是常去,只是不是去爬山或赏枫,而是看望好友、剧作家王朝柱。王朝柱为了专心创作影视剧本,当然,还为减少夫人生活照顾的劳累,总有好几年了,他寄居在香山脚下临时的“家”。

每次搭乘朋友车去王朝柱香山住处,静坐车上,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颐和园的佛香阁,香山的“鬼见愁”,这是这两个公园的最高处。我当时年轻气盛身体好,只要去,必定一鼓作气攀上顶峰,尽览满园四季美丽景色。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有次想到这些往事,我忽然顿悟:仿佛沾了香山仙气,仿佛润了香山圣水,王朝柱的创作也是步步攀高。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中,一路引领风骚越发耀眼,被圈内人公认为一棵“常青树”。如果把他的影视作品当作园林美景观赏,可以说,同样像香山红枫一样迷人,而且越到晚秋越加红润……

在苦难中体验人生

认识被大家昵称“柱子”的王朝柱,至今已经二十多年,尽管一起喝茶聊天的时间不算少,敞开心扉交谈甚至于争论的时候也有,应该说彼此还算了解还算“铁”吧。可是仔细地想想,特别是提笔要写他时,王朝柱在我,仿佛就是一本似懂非懂的大书。说懂,是他那表里如一的性格;说不懂,是他那近乎于传奇的经历。

王朝柱从来未主动说过他的过去,我怕有什么伤痛触动他,自然就不好随便探询,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曾真正完整地知道王朝柱艰难坎坷成长过程的细节,以及他从作曲家成为作家的成功道路。但是,从侧面却反映出王朝柱的为人,即使今天功成名就了,他也只拿作品跟世人说话,绝对不吹嘘作品之外的事,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作家的品性,更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上自信的体现。真的,我很佩服王朝柱这种做法。作家以作品示人问世,这才是正道。

记得第一次跟柱子见面,他上来就说“我是农民”,到现在成了编剧大家,依然“我是农民”不离口。开始以为他这么说是在作秀,后来对他有些了解啦,这才知道,王朝柱对于农村、对于农民,有着永远解不开的紧系心结。“我是农民”是他的由衷之言。

这位从杂技之乡——河北吴桥走出来的苦孩子,跟朋友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当中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柱子是北京保守派组织头目,有次江青接见红卫兵,问谁是什么出身,王朝柱说:“我是贫农出身。”江青又问:“你家几代贫农?”王朝柱回答说:“从周口店起,我家就是贫农。”据说,此话成了王朝柱“经典语言”,在北京学生中流行一时。即使我们未曾亲临其境,总还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个讲究家庭出身的年代,王朝柱说此话时是多么骄傲,说不定还带点得意忘形呢。

然而,这是王朝柱的心里话,有着不可怀疑的真诚,因为王柱子从不说违心话,即使是现在,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可以这样,可以那样,在我看来都无所谓,可贵的是不来回摇摆。思想是认识问题,摇摆是品质问题。

现在有的农民出身的大学生,父母千里迢迢从家乡来探望,竟然当着同学不肯相认双亲,生怕农民家庭出身背景,给他这个“城里人”丢面子。那么,王朝柱何以这样理直气壮,以自己出身农家为荣呢?我想,这是因为王朝柱从骨子里就感念他的农民血缘,更忘不掉家乡人对他的养育之恩。

倘若不是怕提及此事会招致王朝柱不愉快,这么多年来,何至于每次话到嘴边儿,我又硬是生生咽了回去?后来查阅有关王朝柱资料,知道王朝柱童年异常悲苦。

王朝柱五六岁时,父母和他的八个兄弟姐妹相继去世,全家只剩下他,还有大他十多岁的哑巴哥哥。没有了大人照顾,小哥俩生活就无着落,这漫长的人生路呵,往后该怎么走下去呢?王朝柱由哑巴哥哥背着,在故乡街头乞讨维生。好在杂技之乡的人自有糊口本领,稍大后他就跟着别人学耍猴儿,后来又随乡里人学击鼓吹笛子。可是,王朝柱并未把这当作维生手段,更未把艰难当作苦药来吞服,而是在苦难中体验人生真谛,从谋生手段中学习生活本领,从小就显示出他超人之处。他击鼓吹笛摆弄乐器,他跟人学习音律乐理,音乐天赋渐渐显露出来。这为他走上音乐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乡解放土改分地主财产,别人都抢着分田地和房屋,王朝柱却傻乎乎地抱来两大箱闲书,从子经集注到公案武侠到五线谱,他都视为珍宝地收藏和饱览。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的立论,在更多人身上并未验证,却在王朝柱身上得到证明,由此就不难理解后来的王朝柱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各类图书,有着多方面深厚渊博的学问,成为学者型作家。

知道了王朝柱这段幼年经历,我就完全懂得了他对农民的感情。他每每满含深情地讲述童年生活,一向乐观的王朝柱语调竟然那么凝重,仿佛那页苦难历史还留在他心室,只要轻轻掀动就会触动他的神经。难怪在他的电视成名作《长征》《延安颂》播出后,我认识的几位文学界朋友看过,都对我说,这两部电视剧有股深深的感情倾注其中,没有过去那种干巴巴的说教味儿,政治题材电视写到这个份儿上,并不是很容易的呀。

这是对这两部电视剧的称道,更是对作者王朝柱用心的领会。一部优秀作品之所以感动人,只有作家心海情感波涛不停涌动,作品才会展示出大气势大格局。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写革命恢弘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王朝柱是独一无二的高手。王朝柱电视剧本的情感和气势无人代替。

童年的苦难,没有阻挡住王朝柱成长,反而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铸成了他的进取心,直到今天,王朝柱都有股浩然锐气,在创作上永不满足。写了这么多部电视剧,又都是革命历史题材,每一部都有突破,不仅不重复别人,更从不重复自己。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播放他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对历史认识和对艺术的处理,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王朝柱。

没有坚挺的性格,没有创作的进取,长此以往,欲求艺术进步谈何容易。

在逆境中博览群书

我的少年时期在天津度过。那时每每走过富裕家庭房舍,都会听到悠扬钢琴或小提琴声,所以在我印象和认识中,没有良好经济状况的家庭,学习艺术特别是西洋音乐,无论如何会受一定的条件限制。比方说音乐世家子弟,比方说富裕家庭孩子,都有可能走进音乐学院,因为,至少得接触过西洋乐器吧。而要想拥有西洋乐器,绝对不会像获得中乐器那么方便、容易、省钱,过去很少有穷人孩子正经学习西洋音乐。

可是,从乡间来的十五岁少年王朝柱,就是凭着一支笛子和粗通乐理,硬是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这应该怎么解释呢?我想只能说:天赋,天赋,艺术天赋。如果说还有别的条件,那就是农村孩子的志气,以及超于常人的勤奋、刻苦。

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北京校址,我都曾经去过。幽深的老院落,歌声缭绕,琴声悠扬,浓浓艺术氛围给人一种圣洁感。来来往往的师生,举止间显露的气质,有自然的“高贵”范儿。

一个来自河北农村的孩子,进入洋气十足的学校,王朝柱会如何融入和适应呢?好几次说起当初,王朝柱无限感慨。他说,我那时身穿黑棉裤黑棉袄,棉裤还是大裤裆那种,裤腰向左边一折扎一条绳,说满嘴河北吴桥话,真是土得掉渣儿了。有些城市出身的同学,特别是那些女孩子,都不肯给个正眼看看。好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就不该到这样的学校读书。

尽管出身富裕家庭或来自城市的同学,对这个土里土气的同窗开始时侧目相看,但是王朝柱的博闻强记和丰富的政经知识,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都高人一筹,使这些同学又不得不暗自佩服。王朝柱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品德,更是得到院领导、苏联专家以及老师们的啧啧称赞。从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王朝柱留校做院长秘书。平静的校园生活,稳定的学校工作,给王朝柱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他的锦绣前程似乎可见。

可是,人生毕竟不是穿衣吃饭,只要有,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人生更像难测天气,说不定什么时候,晴天会变雷阵雨。当“文化大革命”风暴突然卷起,整个中国顿时成为狂热海洋,“造反”“革命”滚滚浪涛急速地向老师无情地扑来,王朝柱困惑了,凭着本能的“朴素阶级感情”,还有农村孩子特有的仗义侠情,他勇敢而坚定地站了出来保护学校老师和老干部,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一派组织的头目,后来又成为北京市红卫兵领袖。这就使他有机会接触“文革”领导人,接触多了他隐约地觉得,林彪、江青一伙人的所作所为,好像潜藏着某种政治野心,他向同学流露出不满情绪,结果被人告发,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遣送天津葛沽劳改农场劳改。寒来暑往一去就是六个年头。

人生大起大落,生活忽喜忽悲,对于意志坚强的王朝柱来说,无异于一次生活课程。他不是消极对待,他没有退缩失望,而是借助这段时光读书。农场没有分配他干农活儿,让他放鸭、养鱼,搞副业生产,时间完全可以灵活支配。每天早晨起来带上干粮,赶着大群嘎嘎乱叫的鸭子,奔向一汪长满芦苇的鱼塘,乘鸭子在鱼塘觅食戏游时,他就利用这段时间展卷阅读。当时政治环境和他的身份不允许他阅读别的图书,恰逢此时毛泽东提倡读史,他就在“合法”范围内,理直气壮地阅读历史书。从《史记》到通史,从近现代史到中共党史,一部部地阅读钻研,一部部地对照比较,既丰富了他的历史知识,又开阔了他的人生视野,当然,更为他今天的影视创作提供了素材。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两轮,收视率之高反响之热烈,超过他过去任何一部剧作。这是为什么?除了艺术上精良,还因为史料真实。有次跟朋友聚会,说到电视剧《辛亥革命》,在座的一位历史学家说:“我搞了一辈子近代史,关于‘辛亥革命’许多事情都没有王朝柱说得清楚。”这正是在革命历史影视创作上王朝柱的过人之处、优势所在,更是他被界内公认为编剧大家的原因。

我认识一位著名作曲大家,是王朝柱中央音乐学院同学,有次跟我谈起王朝柱时,他说:“在‘文革’中,我们俩观点不同,但是你不能不承认,王朝柱是个聪明人,尤其是在历史知识方面,他简直太丰富了,从正史到野史,他都背得滚瓜烂熟。”

许多作家经我介绍,陆续认识了王朝柱,时不时找王朝柱聊天儿,听他讲历史故事。有次带去三位作家,听王朝柱聊天儿,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多,总共有五个多小时都是王朝柱在讲,历史上每位人物性格,每个事件细节,他都讲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回家路上说起来,这三位作家非常佩服,说:“柱子记忆力,简直就是台计算机,时间、人名、地点,这是最难记得了,柱子却记得一清二楚。这太难得了。”所以擅长历史题材创作的王朝柱,写出这么多部影视剧剧本,很少被人在史实上遭到质疑。

读书时发奋读书,工作时努力尽责,王朝柱本来可以在铺满阳光道路上一直顺利地走下去直达如意归宿,却不料因性情耿直成了阶下囚。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丧志颓废,可能沉沦不振,其实,这都是人之常情。倔强的王朝柱则不然,天生有股不服输劲儿,这段艰难人生时光,硬是在读书中度过了。真不愧是条硬汉子。

确如坊间所说,没有过不去的河,好人会有好报。真诚正直的王朝柱,可能自己也未想到,总政文工团来农场招收文艺兵,竟然让他的命运彻底改变。在中央音乐学院学的是作曲,参加解放军到歌剧团顺理成章,后来他的文学才能又表现出来,又被调入总政话剧团当编剧,从此,五线谱换成方块字,用另外一种艺术形式,谱写他心中的交响乐。依然不变的是革命主旋律。

创作上绝不迁就敷衍

我本来没有收藏嗜好,偶然间发现文友赠书,积攒下来总有十多箱,重新装修房屋就上了架,结果就成了室内的景致。这几架文友的赠书,最多的当属王朝柱,他的书部头都很大,装帧设计又很精美,当然就比较的醒目。他赠送我的书,究竟有多少部,我未仔细数过,反正占据了一格子。据王朝柱自己粗略计算,大概总得有两千多万字。前些时去天津参加会议,跟作家蒋子龙老弟聊天儿,同样是文学大家的蒋子龙,说到他沧州老乡王朝柱,蒋子龙感慨道:“柱子写了那么多东西,这才是真正著作等身呵。”《辛亥革命》电视剧播放获得强烈反响,一位著名剧作家谈起王朝柱的成功,他概括为四个字:忠诚,勤奋。王朝柱创作的勤奋就甭说了,这有他众多作品摆在那里。若说他对国家、民族、信仰的忠诚,并非每个知识分子都能做到,具体到王朝柱,这正是他勤奋的动力。在电视剧《辛亥革命》首发式上,王朝柱非常动情地说:“写了《辛亥革命》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对得起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了。”这是王朝柱肺腑之言,更是王朝柱真实情况。

同类推荐
  • 天堂的桥

    天堂的桥

    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主要电影剧本,题材紧贴时代发展脉搏,反映、记录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及军队建设成就,如反映军旅生活的《导弹司令》、《老兵》等,人物形象饱满生动,细节处理精彩,值得戏剧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研究、学习。
  • 2015中国年度诗歌

    2015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细述亲历之近现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五卅、三一八、北伐、清党等,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必读之作,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〇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 莫若相逢于江湖

    莫若相逢于江湖

    本书是武侠泰斗金庸先生重磅领衔之作!是金庸先生毕生散文精华作品!收录其三十余篇大陆未发表罕见散文、随笔作品。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封笔较早,散文写得较少,他对人生、文化、历史等博闻多识,有着颇深的造诣。因此本书文章更显得弥足珍贵!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我们扬鞭策马,长亭短憩,回眸驻足间,即是一场相逢。相遇不过一瞬,却一生回首,念念不忘。江湖中相逢偶遇,却注定奔向迥然不同的宿命。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逝。最后此生与你,不过江湖相逢。跟随本书文字重温金庸先生的文学世界,领略其快意豪迈的江湖与人生。愿以本书敬金庸先生之情义江湖,敬快意恩仇,敬恣意潇洒。人生太短,江湖太大,只愿江湖再见。
热门推荐
  • 全能召唤师:废柴小小姐

    全能召唤师:废柴小小姐

    成亲当日,各路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汇聚,来却不为祝福,只为抢新娘。他精通占卜星相、五行八卦等异术,羽扇轻摇,邪气入骨:“昨日夜观天象,惊得北斗南移,紫微星暗淡,大凶之兆,掐指一算方得知,你命里缺我不行。”他以医术闻名于世,白衣翩然:“救人救了这么多年,我想试着救一次心,终生大事,我才应是你心之所向。”他为复仇而生,冷漠孤高:“我这一生争名夺利都是为国、为家、为子民,从未为过自己,这次我想为自己争一争,跟我走,我许你一世安好。”“你们够了。”他终于忍无可忍,红衣黑发,美到妖孽:“要么滚,要么死,妄想带走我妻子。”她与他十指紧扣,望着抢婚的众人,美艳绝伦的一笑:“抢婚,在这个世界很流行吗?”
  • 三作家

    三作家

    本书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之一。茨威格分别为世界文坛上三位卓越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法国作家司汤达和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立传,展现了他们非凡的人生际遇和创作生涯。在记叙三位传主生平的同时,茨威格极其善于心路历程的刻画和性格特征的描写,语言酣畅淋漓,富有气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唐有三宗:太宗贞观,玄宗开元,宪宗元和宁知非回到一千两百年前的宪宗元和时代,眼睛刚睁开就被摁着拜了堂,脑子还没清醒就被塞进了新房,于是,一段呆子变才子的唐传奇正式上演。左手诗词右手枪,中唐就得这么闯。
  • 供人派遣的小差使

    供人派遣的小差使

    菲尔的父亲在世时,他过着快乐的生活,可父亲去世后一切就发生了变化。一天,菲尔的同父异母兄弟乔纳斯用雪球打他,他给予还击,却遭到继母不公的斥责。为了达到一个卑鄙的目的,不喜欢菲尔的继母这时透露出一个秘密,说他已故半年的父亲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年幼的他大受打击。原来他是被收养到这个家的,他的亲生父亲在他3岁时把他留在这个家里后即一去不回。菲尔眼前的一切彻底改变了,他不愿再依赖继母生活下去,毅然决定只身到纽约去闯世界。16岁的他乘上了一列前往纽约的火车,奔向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开始了自己不同寻常、激动人心的奋斗生涯……
  • 破空一指1

    破空一指1

    少年们的青春纪游:遨游于神秘的世界,然后~开启沙雕模式!软萌小厨VS贫嘴大神!嘤嘤嘤(?>?<?)这是要真香的节奏,搞起来?!
  • 凤倾凰之霜绝天下

    凤倾凰之霜绝天下

    南宫霜,地球一个普通人。月无霜,一个既修仙,又是学霸的人。官无,声音苍老(其实是装的),自称神界之人。你敢相信他们都在一个人体内吗?
  • 零坤

    零坤

    公元2101年人类文明在经历了一场大灾难后,时隔二十多天的时间,世间万物进入了“新的文明时代”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的进化,超能生命体,法则之力,以及玄幻小说里的修行!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世界各地。紧接着,鬼手,四手魔王,四元素爆破师,以及圣元体等人纷纷出世傲视群雄。病魔缠身的凌空在机缘巧合之下领先获得修行之法,取得一席之地,一步步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揭露混沌……
  • 盐味大白兔

    盐味大白兔

    众所周知,江辞是没有绯闻,颜值高,学习好的学神,但是对秦好好很特殊。第一幕。“江辞你好,我是你不认识的人。”秦好好手里攥着一包大白兔奶糖,弱弱的递上去,“给你糖。”令人大跌眼界的是,对女生一向绝情的江辞,竟然收下了!!!第二幕。放学回家,秦好好看见江辞,主动打招呼,江辞没理她。秦好好撅起小嘴,大着胆子问,“江辞,我叫你一声老公,你敢答应吗?”江辞抬眼看了秦好好一下,吐出一句话,“你神经吧?”第三幕。秦好好倒追三年后,江辞问了一句,“秦好好,你追了我那么长时间,不累么?”“啊?”秦好好懵懂的眨眼。江辞勾起唇角,邪魅一笑,“你要是追我一辈子,我就答应你。”(这是一个倒追的故事,超级甜,超级甜的那种。)
  •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人们靠视觉寻求快乐或意义,虽不能替代话语,却使感受直观、高效。视觉的深层体验是感知图像聚在一起的潜逻辑,这种体验丰富我们的视觉经验,指引注意力脱离表象,并上升到视觉的意义,灵魂因此升华,激动或者喜悦。这正视觉流行旅行的真正价值。
  • 少年乘风而来

    少年乘风而来

    顾一琳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孩,一般的脸蛋,一般的身材,还有一个一般的成绩,直到遇见他……她的世界,才变得无奇不有,她的世界才美丽而焕发光彩,他和她会走到一起吗……我们共需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