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9000000045

第45章

完成国家任务的崇高责任感,激励着技术员和工人们,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分析和比较,最后又向赵东宛提出一个最新的焊接方法:熔嘴焊法。他们综合了丝极焊和板极焊的优点,二者相结合,派生一种新焊法。具体做法是:根据焊接截面的大小配置极板,每一个极板上带一焊丝导管,两者构成“熔嘴”,而后将“熔嘴”固定在焊口内,用电渣焊机送进焊丝,再进行焊接。新法倡议者解释说:这个焊法可以焊接任意大小的截面,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让有经验的焊工反复演练一下,也不难掌握。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焊接的质量可以保证。

赵东宛对这个焊接方法很感兴趣。他认真地进行了研究,觉得想法大胆而充满创新精神,同时,又有充分的科学根据。他在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专家意见之后,决定采用这个方法。不过,为稳妥起见,仍需进行试验。一是为了验证焊接工艺的正确性,二是为了使操作人员取得第一手经验。

试验在金属结构车间进行。试件的材料和截面大小完全和实际的立柱相同;试验人员和指挥者就是将来实际操作的技工和技术员。

为避免干扰和不必要的“观摩”,试验的时间选择在午夜,赵东宛亲临现场坐镇。

试验的场面非常壮观。焊机燃烧的电焊火花,鲜艳夺目,五彩缤纷,全车间被焊花照耀得绚丽多彩,从遥远的地方望去,只见整个厂房都被红光缭绕。厂房内的电焊工人“沐浴”在飞舞的“焊花”丛之中,黑面罩掩不住他们青春的面容,滚烫的熔岩,抵不住他们钢铁的意志。他们心里充满了攀登科技高峰、为祖国增光的自豪感。有些人不是总认为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缺少“诗情画意”吗?那么,就请他们到焊接现场看一看:这里的壮丽情景,绝不比江南农村的“小河流水”、“杏花春雨”逊色多少;而它那宏大的气势,却别有一番审美意境,浸沉在攻克尖端产品豪情中的焊工们更是以自己的职业而骄傲的。

现在,现场的指战员们,都在焦灼地等待着实验的成功,他们的心高高地悬起来。焊工们夜以继日,奋战在现场。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竟三天三夜,没有离开电焊机一步。他的老伴不得不迈着畸形的小脚,蹒跚地来到车间为老头子送上一餐热饭,为这台“老机器”加油。其他的许多工人家属,也步着这位老大娘的后尘,将饭菜送到车间亲人的身边。

此时,作为技术副厂长和总工程师的赵东宛,更是心潮激荡,忐忑不安。因为千钧重担都压在他的身上。上至中央领导,下至职工群众,他们都用期待的目光在瞅着他。这些天来,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在为此呕心沥血,他的夫人感觉他明显地瘦了,每天心痛地抚慰他并千方百计为他增加营养。但是,那时已经到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边缘,人们的肚子几乎难以填饱了,一切都是凭票供应,哪里还有多余的营养品?他的夫人只好把自己和孩子的食品节省下来,让他能吃上一点可口的饭菜。战斗在生产现场的其他职工家属们,也都是如此关爱自己的亲人的。他们的心和现场的亲人一样地紧张和期待着。厂长和党委书记,不断地前来现场,把关怀和鼓舞送了过来。他们本想在物质生活上给职工们一些补贴,以增加他们的营养。但是,市场上物资奇缺——因为总是强调“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所有能够给人们增加营养的商品,都被“割”掉了;好心的工厂领导,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在精神上给以安慰了,上边不是有的人总相信“精神万能”嘛!

试验在千万人的瞩目下,获得圆满的成功,整个焊接过程全部按预定的规程进行,没有发生任何技术事故。经过检查:焊缝和母材的热影响区没有出现任何裂纹,超声探伤,未发现超标缺陷。笔者当时在设计处的强度试验室做技术员,从事“光测弹性力学”(简称“光弹”)的试验研究。那时,此种工作属于“高科技”范畴,在我国也是刚刚起步。厂领导出于对我们的信任,交给强度室一项试验:用“光弹法”测试水压机立柱的强度。当我们的组长王殿科向大家传达了这项任务时,我们是既紧张又兴奋的。因为我们都是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一伙小青年,即使组长王殿科也是1957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的技术员。谁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科研实践与锻炼,都是“生瓜蛋子”。可是,我们初出茅庐,便赶上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怎么不心潮澎湃?怎么不从内心充满了幸福的激动?因此,大家都决心竭尽所能来完成这个任务,以不辜负领导的重托。我们日夜兼程,废寝忘食,小心谨慎,分秒必争,人人都习惯于“加班加点”了。好多个夜晚,我的七旬老母直到午夜仍倚闾而望,等待我鏖战归来,吃上一顿热饭。大伙儿都把苦和累看作是一种享受。当从光弹机的试件上闪现的五色斑斓的条纹中,分析出它的强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时,我们几个年轻的技术员高兴得跳了起来,互相拥抱,雀跃欢呼,庆祝焊接试验的胜利。

五、险象环生,再接再厉

以试验的结果为依据,厂里正式决定:用锻焊法制造立柱。

根据实际需要,水压机的立柱应该是四根。赵东宛经和其他专家商议,为了防止意外,留有余地,决定制造五根。这样做成本是增加了一些,但却有备无患。

由于“一重”的三台六十吨炼钢大平炉已经投入生产,工人和技术员都是来自“沈重”和“鞍钢”等老厂,技术水平高、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所需用的钢锭浇铸一举成功。然后便进行锻造。锻造由年轻的专家何世荣指挥。他理论基础雄厚,工艺知识厚实,锻造经验丰富,在他的指挥下,大家群策群力,大钢锭经过六千吨水压机的锻造,进行得很顺利,都毫无例外地被检验通过了。

焊接仍然是关键的一环。赵东宛提醒大家:虽然试验成功,但对于这样复杂的工艺,决不可以掉以轻心。那时候,临战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很时髦的事情,也是对一个人政治态度的考验。赵东宛历经无数次政治运动,懂得如何处理这类敏感的问题。尽管他反感这样的形式主义,但也无法逃避这种现实的“规定情景”。他只能因势利导。于是,他号召大家,一定要牢记毛主席的英明教导: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联系到焊接的实际,就是:我们坚信,一定会在这个攻坚战斗中取得全胜;但是,要在任何一点小的环节上,都要做好充分的核算,力求不出任何漏洞!于是,可笑的政治鼓噪,就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技术准备了。

第一根立柱的焊接是顺利的也是成功的。这对于大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人们几乎都认为胜利在望了。

但是,在焊接第二根立柱时,却出现了意外。焊接第一道焊口时,连续两次发生故障,不得不中断焊接,用气割割断焊接处,重新加工,然后再行焊接。谁知,第三次仍然重蹈覆辙,又没有得到成功。

连续失败,造成人心惶惶,颓丧的情绪在不少人心里迅速蔓延,包括技术人员和个别领导;这个情况自然也惊动了在厂工作的苏联专家。当时,根据中苏两国签订的协议,“一重”属于苏联援建的一百五十六项大型企业之一,厂内驻有庞大的苏联专家组,是工厂的最高技术顾问。当年的“专家建议”,是工厂技术工作的“最高指示”。谁要是违背“专家建议”,就是政治立场问题。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曾经有过许多业务精湛、善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因为不同意或反对专家建议而被戴上那顶可怕的帽子,成为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50年代末,虽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紧张,“蜜月”早已过去,但专家的权威仍然是存在的。

本来,苏联专家对“一重”在那个时候制造万吨水压机,就持有异议。他们认为:现在工厂正处于建设阶段,还不具备生产这样尖端产品的条件。只是碍于我中央的决定,工厂的决心,他们才未便拦阻。现在遇到这个新情况,他们再也不能继续保持沉默了。于是,以塔拉索夫为首的全体苏联专家联名上书厂长杨殿奎,要求立即停止这种焊接方法,推迟进度,重新研究立柱制造方案——其真正含义是,推迟万吨水压机的制造。

他们之所以直接上书杨殿奎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因为这位厂长是一位资深的老革命,有文化,有胆略,善于独立做出决断;战争年代,曾经率领千军万马和敌人打过无数次恶仗,获有卓越战功;建国后,又出任了一个重要城市的市长,也是政绩卓著。来“一重”任职,是中央为加强对企业领导的慎重考虑。因此,他在工厂里有很高的权威,加上他身材高大魁伟,声音铿锵洪亮,气势威严,作风凌厉,因此,职工们都称他为“杨大帅”,他现在是这里数万名建设大军的“三军统帅”(后来相继任一机部副部长、冶金部副部长)。

杨殿奎收到苏联专家的“建议”后,立即和赵东宛商量。“杨大帅”对自己的这位得力战友是非常信任的,而且也深刻了解赵东宛的禀性。知道他不仅是机械工业的内行里手,同时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和厂内的专家们相互尊重,关系融洽,深受技术人员的拥戴。因此,尽管当时对苏联专家的建议几乎达到盲从的程度,但事关工厂发展大计,杨殿奎还是处处首先和总工程师商讨。当然,关于水压机立柱的制造问题,更不能例外。

果然,赵东宛对“专家建议”不以为然。他的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试验是成功的,第一根立柱已经锻焊顺利完成,那么,其余的几根也一定能够制造出来;至于现在焊接中的故障,想办法排除就是了,决不能因噎废食,半途而废。他同时向厂长阐述了自己关于如何克服困难继续进行锻焊的设想。

杨殿奎听了赵东宛富有说服力的想法,心里有底了。他当即表态: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和设想,就继续干下去吧!至于苏联专家建议,我来对付。

赵东宛非常高兴厂长对他的理解和尊重。当时,他们俩谈话结束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可是,赵东宛不顾疲劳和困乏,立即赶到立柱焊接现场。这时,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似乎也已经听到一点苏联专家建议的风声。老实说,他们也并不同意这样的“专家建议”,可是,他们凭经验都知道这个建议的分量。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敢预料;但谁也不愿意离开现场,都在焦急地等待总工程师的决定。

赵东宛来到现场后,立即被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围住了,他们迫不及待地询问:我们下一步到底怎么办?

赵东宛回答得很简单:一切按原计划进行。气可鼓而不可泄。既然第一根焊接成功了,第二根、第三根也一定能够焊接成功。他把自己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详细对大家做了说明,然后决绝地说:焊接工作一天也不能停!大家一定要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总结经验,采取有力措施,继续作战,克服一切困难,一天不拖、一斤不少地按时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说得斩钉截铁,没有半点犹豫。

在战场上,指挥员的决心是最好的动员令,现在,赵东宛坚定而明确的态度,是对现场战斗员们最有力的鼓舞。于是,新的战斗打响了。人们都憋着一股劲,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让全世界都来看一看(其中也包括苏联专家):中国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智慧和能力,绝不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差多少!外国人能够办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办到。

从那一天晚上开始,焊接现场,就沸腾起来了。日日夜夜,机器轰鸣,焊花飞舞,灯火通明。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和攀登世界高峰的雄心壮志,激励着现场鏖战的人们。赵东宛始终和技术员与工人们在一同作战。在连续四十余天的苦战中,有的工人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现场。在新世纪初,笔者为写这篇文章,重新来到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采访,当年参加这场战斗的一位刘姓老师傅对我说:那时候,不知哪里来的那股劲,一天干上二十四小时也不觉得累。都是赵厂长(人们习惯地把那个副字去掉)硬把我们往家里赶,才会离开现场。可是,他撵我们走,他自己却不走,和技术员们摽着干。那会儿,“杨大帅”也天天到现场上来,他来后,头一件是给我们送好吃的,大白面馒头和红焖肉。那年头,这两样东西可是稀罕物——据说是从大兴安岭那圪垯花高价整来的——平时谁能吃上这个呀!这也算对我们的特殊犒劳吧!第二件事就是赶我们回家休息。他说:大家一定要劳逸结合,谁也不许拼命!有时,他还批评赵厂长哩,说他不该带这个头。赵厂长也只好虚心接受,说坚决改正。可是,那时谁能听进去这样的话呀?表面上服从,他前脚走,我们紧接着又干上了。急得赵厂长干跺脚,拿我们也没有办法。

这位老师傅的话,生动地刻画了那个不平凡的年代人们不平常的精神面貌。现在有的人可能认为:这些人这么玩命干,是不是有点“犯傻”?可是,我们现在普遍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傻”劲——实际上是无私奉献精神。当然,时代不同了,没有必要要求人们仍然像当年那样去做,可是,这样的精神还是应该提倡的。

就这样,连续战斗四十余天,终于完成了五根大立柱的焊接任务,为制造万吨水压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同类推荐
  • 时间里的简单物质

    时间里的简单物质

    《时间里的简单物质》收录了诗人成路的代表性作品30余组(首)。这部诗集是从成路的体温和血液里流出来的,融合了现代汉语、方言、古汉语等语言材料,大量使用单音节词语,尽量排除修饰性语汇,并通过个性化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古直简括却极具包容性的语言风格,带来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诗人在作品里追索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多种文化的聚合,中华大地是一个大地域,追索地域文化就是追索民族文化),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诗性观照,沟通了生命存在的现时与既往。而方言和古语正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交融和固化的结果,携带着特定的文化因子。《时间里的简单物质》依附在生命之上的文化源头这一巨大根基,横跨中国大陆版块,给诗歌赋予了生命体和地理属性。本书中许多作品是第一次结集出版。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中国传奇

    中国传奇

    《中国传奇》是林语堂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力作,书中收录中国古代短篇小说杰作20篇,按照小说内容的属性分成神秘与冒险、爱情、鬼怪、讽刺、幻想与幽默、童话六大类。这些短篇小说的主旨在于描写人性,一针见血,或加深读者对人生的了解,或唤起恻隐之心,而给予读者愉快之感。
  • 西风中的理想

    西风中的理想

    深秋过了,窗外开始灰蒙蒙的,没有那种丰富的色彩,也没有那种殷实的感觉了,这一株大梧桐树开始脱尽了所有的叶子,在西风中傲慢的挥舞着枝桠,仿佛想抓住盛夏的灿烂甚至恢复那一身绿色的戎装。也许根本就不在乎,只是象我们某些人一样装装惋惜的样子,其实根本并不在意时光不停的流走。
  • 书香似故人

    书香似故人

    《书香似故人》内容来自北京电视台的十佳栏目《书香北京》,编辑此书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读书,体会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力量以及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
热门推荐
  • 萌妻乖乖哒:温先生,十分甜

    萌妻乖乖哒:温先生,十分甜

    长尾巴的小兔纸:【大兄弟你好,报下地址我现在过去找你】王富贵儿:【大妹子,我在鼎盛广场……
  • 华严经疏

    华严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往暮而归

    朝往暮而归

    庄玥一脸问号的看着他:“你说,你要什么?”对方指了指心脏的位置。哈?挡在庄玥前面的两位,上下打量了他一下,齐声道“做梦!”
  • 蓝月亮

    蓝月亮

    《蓝月亮》精选作者多年来小小说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一次总结,共分为《校园风情》、《民工系列》、《岁月暗伤》、《传奇人生》、《陕西十大怪系列风情》五辑。
  • 惊鸿随笔微小说

    惊鸿随笔微小说

    大概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微小说?,嗯,随心随性,有古风,有现代,也有玄幻……
  • 三洞众戒文

    三洞众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于1981

    生于1981

    本书为汪小菲首部个人随笔集。全书16万字,14个章节,涵盖汪小菲的童年成长、恋爱婚姻、事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更包含他对近年来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种种思考。本书是汪小菲本人真切的自我剖白,情感真挚、内容详实。童年的孤单心境、少年的迷茫冲动、青年的狂傲不羁、沉淀后的深刻反思,从青涩男孩到成熟男人,点点滴滴心路历程尽在书中呈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常者求生录

    异常者求生录

    莫非与在获得超能力之后,一直以为只要他变强,就能成为人上人。异常者就像是垃圾一样被清理,很不幸拥有并非自己后天修炼而来的力量的人就是异常者,莫非与只想活下去!!!!!
  • 却将相思惹尘埃

    却将相思惹尘埃

    她护他长大,一招一式亲手所授。他却用这一身武功将她毁了。筋脉具断,成了废人!“慕尘,你喜欢过我吗?”“喜欢?你不过是本王的一条狗!”他声音冷若冰霜,眼中只有厌恶。她凄然惨笑,原来这么多年的陪伴,不过是换来这样一句话。青山为雪可白头,而她,只是场笑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