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1700000004

第4章 界线(1)

界线

人生,走了,来了,赤条条;何必相煎,相恨。

——写在朝鲜三八线自由桥头缎带上的留言南北朝鲜,被一条三八线界定住了。

三八线北侧,埋满了地雷,警告着人们,谁都别想越过那条界线,否则,那就是点燃了导火线,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毁灭,而是牵扯到国家民族的命运,甚至会改变世界格局。

三八线的那一头,四月的春仍没有暖意,凉风缓缓吹来,穿越铁丝网,能看清草叶与花瓣上的晨露在风中的颤抖与闪烁。单一民族,统一语言,同根同宗,近在咫尺,骨肉分离,望眼欲穿,铁蒺藜编织的三八线上,爬满了沉重的无奈与苦楚。

三八线,不能走近它、无法抚摸它,它总是模糊地出现在我视线中。

记得那是个夏天,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我很内向,与同桌男生从不说话,我也从不看他一眼,他看不看我,我不知道。

有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同桌的男生抓起我的小辫儿,说:“你的红头绳儿真好看!”

我的身子往后退了一下,躲掉了他的手,怒目地看着他说:“不许你摸我的小辫!”

男生气呼呼地回了一句:“不摸就不摸,从今后以后,也不许你过我这边来。”说完,他在我们的课桌中间,用钢笔重重画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然后把头扭向墙的那一面。

“不过就不过!”我不屑地低下头,继续写我的作业。

第二天上午,最后一节课,老师给我们布置完作业走出教室。我想着老家来的大伯带来的红薯,回到家就能吃到了,心里美滋滋的。

我正写着作业,猛然间,左胳膊被撞了一下,转头一看,是身边的男生拿右胳膊肘顶我。我正要不解地问他“你推我干吗”?没等话儿出口,同桌的男生冲我得意地说:“你,越过了我画的界线!”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往外挪了一下身子,胳膊也收回到界线的这边,继续写作业。

“哎呀!”我被什么尖利的东西扎了一下,一看,原来是男生用铅笔尖扎进了我的左胳膊。

他晃着头,嘴里还得胜般地说着:“你又越过了界线,你再过来,我还扎你,信不信?”

我什么话都没说,挥起右手,一拳打在了他的鼻子上,顿时,鲜血哗啦啦地流出来了,他手捂着满是鲜血的鼻子、咧开嘴哇哇大哭起来。全班同学都吓得愣在自个的座位上。

不一会儿,老师闻声赶过来,看着满嘴鲜血的男生,她不问青红皂白,从座位上一把拉起我,厉声喝道:“杨银娣,你怎么可以随便打人,你看他满脸满嘴都被你打出了血,你,今天老老实实地在教室里罚站,不许回家!”

我委屈地说:“是他先用铅笔扎我的,老师,你看……”说着,我高高地撸起衣袖,让老师看被同桌男生的铅笔所扎的胳膊,我也看见了那断在肉里的泛着青色的铅笔芯。

老师根本不理睬我,继续呵斥道:“一个女孩子家,把男孩鼻子打出血来,你还辩解什么?再说,你给我回家请家长!”

我无语了。

从此,每当我不小心越过了他画的界线,同桌男生不再推我,更不敢招惹我了。也就是从那儿以后,我在学校有名了,不是学习成绩好与坏出名,而是一个小女生把男生打得满脸满嘴流血出了名。校园里没有人敢欺负我,可再也没人愿意搭理我。那次事件过后,虽然给我心里蒙上了很厚的一层阴影,我也收获了人生第一次胜利的骄傲。

我,被男同学的铅笔扎破的左臂上方,铅笔芯的颜色至今还在肉里搁浅着,那朵淡青色的花儿,将会一直陪伴着我的生命进程,每每看到那埋在肉体里的印痕,我就会想起同桌的那个男生,想起那条歪扭着的界线。

关于三八线,要追溯到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日军对朝鲜的占领。二战全面结束,妄图吞并世界的日本帝国无条件降。1945年8月9日晚,五角大楼内,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手下一位叫迪安·里斯克的上校参谋,听说国防部上司要尽快搞出一个“既能满足美国的政治意愿,又符合军事现状的折衷方案”,并且“要在30分钟之内搞出来”的指令后,他犹豫了。30分钟,不足一堂课考试的时间。最终,这位年轻的陆军参谋在朝鲜半岛狭长的版图上,用一支红色的铅笔匆忙地画出了一条直线,完成了他的答卷。

正是这条把三千里江山拦腰切断的红线,筑成了东亚洲的柏林墙!

巧合的是,这条线和49年前日俄分割朝鲜的那条线完全一致:北纬三十八度。

火车头,万弹穿心的火车头。

遍体鳞伤的沉默本身也是一种语言。

冷却的炉膛;

停滞的巨轮;

连同中断的铁轨,构成了震惊世界的镂空艺术。

“三八线”站牌下,人们从弹洞文字的残忍中,会读出温馨的渴望、归心、团圆吗?

还有那自由桥头。

无计用英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国文字书写的条幅,让我油然想到祖国雪域高原上的经幡。

这是一片祈福和平统一的森林吗!?

一步步走近它,我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肺活量急剧下降,那一层祈福的欲念也随着狂风火一样燃烧着。我虔诚地握着一条锦绣,写下邻邦一位女子的心语:

“人生,走了,来了,赤条条;何必相煎,相恨。”

也许,终有一天,那挂满祈福旗帜的墙会被压塌的。而那锦绣上千千万万人们的祝福和祈祷,将化作鸿沟上的虹桥?

我所依的军车后面的山坡,满眼的绿草,鲜花,难以数计的地雷就在绿弱红瘦中静静地与过往的人们相守望着。冷战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埋设的地雷,有些还活着,一触即发。那印有骷髅图案的三角标牌,无声地报告着半岛军事禁区独特的季节。

幽长的地道。

头顶是坚硬的花岗岩,距地面50至160米,地道出口距韩国首都首尔不足100公里。据说可以保证坦克、重炮、车辆与一小时30000全副武装士兵的通过。中间还有供部队集结的地下广场,这是朝鲜军队秘密挖掘的,用于向韩国突然发动袭击。漫长的三八线上,这样的地道共有17条,是逃向韩国的朝鲜士兵提供的,曾引起韩美军方巨大的恐慌。

在返回的途中,我体验着黑暗、潮湿、阴冷、陡峭、险滑;更感受着重返地面时的阳光的灿烂,空气的新鲜。

被掰开的地球,刻骨铭心。

分裂的起点,统一的终点。

大千世界独一无二的风景!

就在即将告别三八线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如果有一天:

那爬满了哀愁的铁丝网的三八线被拆除掉了;

那弹痕累累的火车头被丢到大熔炉里熔化了;

那被掰开的金属地球复圆了;

那黑暗阴森的地道被填上了;

那自由桥上的隔离段撤下了;

那森林一样的条幅化作满天的彩霞;

那山坡、田野、河滩上的地雷被全部清除,金达莱、映山红、杜鹃花盛开;

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呐?

那时,我们到这里又该解读什么?

仿佛是对我的回答,湛蓝的天空上,一群叫不出名字的美丽的鸟儿们,正越过壁垒森严的三八线,在埋伏着地雷的山坡草地的上空,在火车头上,在地道的入口,在“断桥”上,在星罗棋布的岗楼上,甚至在荷枪实弹的士兵头顶上飞翔着、飞翔着。

三八线,隔不断它们自由与和平的翅膀。

一种特殊的奇迹出现着!

尽管250公里的三八线阻挡了朝鲜半岛双方的来往,见证着韩国和朝鲜军事对峙、骨肉无法相见的民族悲剧,可这半个多世纪无人涉足的禁区,却意外地为一些世界濒临灭绝的物种提供了宝贵的栖息之地,造就了一个野生生物的天然乐园。

停战后,南北双方爆发了多次冲突,然而非军事区却由于它的特殊性使其生物免受人为的破坏,因而不仅招来了俄罗斯、中国、日本乃至澳大利亚的各种候鸟冬季前来栖息,还发现有梅花鹿、野猪、山羊甚至是黑熊等稀有野兽的出没。目前,这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截止目前,这里至少有259种动、植物生存,其中不乏丹顶鹤这样的珍稀候鸟;此外白顶鹤、黑颈鹤、秃鹫、大白鹭、也经常能够看见;洋槐、杨柳、芦苇占据了荒芜的村庄,一直被认为已绝种的山羊郡开始在这里栖息繁殖。更令人兴奋的消息是,这里发现了已经销声匿迹的东北虎。

“轰”地一声巨响袭来!

铁丝网外远处的绿色山岗上,一只金黄色的麋鹿不幸踩上了地雷,硝烟滚滚中,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它拖着血淋淋的身子趔趄着逃跑的样子!心,在颤栗,在痛楚,在滴血……这,也许是眼下三八线对世界的最真实的答卷。

写到这里,不由地回想起了儿时与同学在课桌上演绎的那场分界线的故事,那条界线成就了我们少年的仇恨。

那位男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如果今生还能相见,我一定要对他说一声:“对不起,我们和好吧!”我想,他也一定会对我说:“应该是我说对不起,那界线在我心里早就隐退了,好吧,我们和好!”

也许,我们今生不会再相见,那界线,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眼前的三八线,不正是我与男生最初的界定吗?而不是一生的界定。

三八线,你会成为一个民族永远分割的界定吗?

登六盘,读长征

什么是黑的

土中的乌金

富人的贪心

什么是红的

清晨的日

工农的血

什么是黄的

穷人的脸和身

富人的谷和金

——长征时期的民歌

秋日赶早登六盘山,是个好想法。不信,你也试试,单单有了想法浑身就充满了激情,而这种激情语言在这里空泛了。

六盘山,西邻腾格里,东傍毛乌素,六盘山如同一只美丽的鹿儿在黄沙烟尘中优雅穿行,给“苦甲天下”的西北蜿蜒播撒下一路甘露与葱绿;故六盘亦有为“鹿攀”念转音之说。

攀至山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吟诗台上,红旗招展。一眼望去,俯瞰云海,其吐纳山川、波澜壮阔景象,岁数到了这般年龄,我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何为天地浩然之气。

远处的薄雾,近处的峭峰,眼前的山花,似乎都在为我讲述着红军长征北进的故事。红军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特别是马家军骑兵的骚扰,但并不严重。1935年10月的一天下午,他们越过西(安)兰(州)公路,翻过高达一万一千英尺的六盘山,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指战员,秋毫无犯,露营山脚。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美国革命的传奇是福吉谷。福吉谷的战斗业绩已铭刻在所有美国爱国者的心中。在度过了那次严峻考验之后,乔治·华盛顿和他的战士们踏上了胜利的征途。

法国革命摧毁了巴士底狱,对俄国革命来说则是攻占彼得格勒的冬宫。当时巴士底狱中仅关押着七名囚徒,而布尔什维克进入冬宫易如反掌,因为冬宫只有一些年轻人和妇女在守卫,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它们都成了革命的象征。

关于长征,已经有太多的说法,印象最深的,是说如果一百年来有一百件感动世界人类的事情,无论如何,1934至1935年中国红军的长征肯定要列入其中。

我想,最具说服力的,是让那些亲历者说话。

作为在长征途中被确立领袖地位的诗人毛泽东说了: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工农红军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对于革命者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挣扎。

1935年10月7日,42岁的毛泽东沿小水沟健步登上六盘山主峰,仲秋时节,天穹澄澈,雁阵横空,旌旗飘舞,毛泽东极目远眺,诗兴勃发,用他浓郁的湖南口音,朗朗吟咏出一年之内继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后第三阙《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眼下的杨银娣,她所伫立的山头,就是传说中85年前毛泽东吟诗之地,金风飒爽,长发盘旋,衣袂若帆,她用十年旅途馈赠的略显沙哑的嗓音,轻轻地背诵着那耳熟能详的句子: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自然,此时此刻,心潮澎湃的我所指的长缨与苍龙,已是另一番的意义;我想,但凡懂我的人,会清楚的。

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度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共产党在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生活的土地上取得胜利,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有意义的是,六盘山,700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此告别他称雄的世界;今朝,它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山,也是由此打开了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通道。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结束了,红军指战员究竟牺牲了多少人,永远也搞不清楚。长征开始时有八万六千人,长征结束,只剩下了不足六千人,但这并不说明什么,征途中红军曾不断招募新兵,充实力量。那些“损失”的人也并非都“光荣”了,有不少人是脱队逃跑的,且不说敌人枪炮,被称为“魔毯”的草地,吞噬去多少士兵生命?于长征,单单计算数字已经没有多大意思,这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是胜利和失败的史诗,是沮丧和憧憬的史诗。这种传奇式的牺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对于今天的人们,任何赞颂的词语都不为过;当然,也没必要去责备那些落伍者。

同类推荐
  • 小乞丐

    小乞丐

    没有灯,看不见亮。城外的漆黑是真正的漆黑。漆黑的风,漆黑的路,漆黑的旷野与我们。像野地里的一串老鼠,不,老鼠还有自由。我们是被关押的老鼠,白天上街杂耍。可是杂耍还有快乐,我们必须下跪,朝这个世界跪下来,阳光再灿烂也照不到心上。我们乞讨大把大把的钱,装满别人的口袋,变成洋楼、汽车、女人和狗。我们冷、饿、脏、病,永远挨打挨骂,甚至受伤致残致死。天幕上东一颗西一颗闪烁的还是星星吗?那旷野里的月亮总是冰冰凉的,它们只是加重了漆黑。张爹吆鸡样撵我们,郊外的小棚子没完没了地远。
  • 第七情报员

    第七情报员

    诺博士,一个有着机械钳子手的险恶的、残酷成性的迷恋痛苦的隐遁者,将詹姆斯·邦德牢牢抓在他那钢铁制成的手里。邦德和他美丽而迷人的女助手,秘密进入诺博士隐藏在加勒比海岛的基地时被捕获。诺博士发现了一个机会,既可以处置他的敌人又可以进一步进行他的恶魔研究计划。而邦德则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战……
  • 神的孩子全跳舞

    神的孩子全跳舞

    村上春树最新短篇小说集。地震所引起的或之于村上的地震! 爱,只有爱才能使遭受重创的心灵获得再生!本书6篇小说都以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为背景,描述经历巨变的人们对自己以往人生的重新认识。 作品既有空虚、空壳、憎恨、暴力等负面字眼,又有自由、沟通、光明、爱和决心等正面语汇。 而且随着篇名的依序更迭,由负而正呈明显递进趋势,负越来越少,正越来越多。最后终于走出地震的阴影,走出心灵的空洞,完成超越,获得再生。
  • 梨园十二姊

    梨园十二姊

    正不知在哪里能歇口气的我,颓然地坐在大姐兰霞身边的一把椅子上,我不敢大声说什么,只有喃喃地在心里说,又一个女子为情选择死亡了!我真不知这茫茫大千,这个情字就这么重要吗?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十二姐兰蔻来到我身边,捏着我的手,小声对我说,你得注意一下你家俊宇了,昨夜他和几个姐夫唠嗑,一直说你是个书痴,上班一整天不见影不说,回家就拿书本看书,说想和你说一句话都难。而据我的可靠消息得知,他可能外头有人了。如果你想见见那个女子,等这边事情一完,我带你去找她。
  • 角落:宇宙偷渡

    角落:宇宙偷渡

    这是一个在宇宙中偷渡的故事,它找到了三种崭新的星际航行技术,在最终揭露了令人震惊的宇宙真相。小说背景宏大,讲述了银河系、直径百亿光年的沉舰无人区、暗星三大地带的纷争往事,在本书中,桃花号舰长李奥帮助五个人从银河系偷渡到暗星,途中遭遇了以量子力学为主流科学的沉舰的阻碍,李奥带领大家利用反量子力学科技理论进行航路探索,历经三次大波折,终于抵达暗星。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却给银河系本身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灾难……在故事的最终,偷渡客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引申开去,向李奥揭示了一个颠覆人类世界观的宇宙真相,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这是一本难得的硬科幻作品。
热门推荐
  •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在这本书中,邵雨通过对企业经营问题的高度提炼,将原本复杂多变的经营简化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尽管德鲁克、韦尔奇、戈恩等人都将目标实施视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括。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都知道,经营的核心正是确保目标的实现。本书的目的很明确:打造企业管控力。也就是协助中国企业在内部建立经营新秩序。大多数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个转型时期:凭借胆识和运气成功的岁月一去不返,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依靠以往的人管人方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诸多经营问题开始不断出现:目标无法实现、运营失去控制、人心涣散……在这个时候提倡管控力可谓击中中国企业管理的要害。
  • 墨骨云香

    墨骨云香

    一个是身娇肉贵貌美如花的千金大少爷。一个是吃荤喝酒落榻青楼的俊俏假和尚。还有一个是邪魅霸道冷血无情的魔教教主。都说江湖路远,人心险恶,此话一点不假。她胡少侠年轻有为还有大事要办,且不陪你们玩,先行一步。可一转眼,这三尊瘟神怎么总阴魂不散哪哪都能碰上?
  • 娇妻难宠,BOSS难讨好

    娇妻难宠,BOSS难讨好

    重生经济人差点被潜!清白保住了,可不小心卷入了艳照门事件!还被威胁,她该怎么办……
  • 初见离小姐

    初见离小姐

    离笙,一个游走于世俗的神秘存在。“为何要接近我?”“喜欢?爱?”她的生命里只有无边的孤寂和罪恶,冰冷的审视人间。“我的…小笙儿……”这一声低语如同呢喃,很快便消散在空气中,仿佛从来都不曾响起过。——偏执疯狂的恶人也追随他的光明。孤寂又淡漠神终究还是闭上了眼。
  • 崇祯十五年

    崇祯十五年

    穿越回崇祯十五年,崇祯、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且看如何在这天崩地裂、枭雄奸雄并起的大时代中,卷起千堆雪!公布一下群号,有疑一起聊694049059,补充一下,小白文喜好勿靠近,系统ak敬而远之,本书的金手指只在于历史的熟知,喜欢无脑杀和暴君文的勿要靠近,请转往隔壁的暴君狠人或者ak系列
  • 赠别二首

    赠别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

    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

    侦探推理游戏情节扣人心弦,步步展开,层层揭秘,惊险刺激。一桩桩精彩离奇、错综复杂的案件带你领略逻辑推理的魅力,让你越玩越聪明,越玩越自信,踏上推理高手的成长之路。本书按照推理思维的内在逻辑选出一百多个经典好玩的侦探推理游戏,并加以现代化、本土化的演绎,让读者在阅读时拥有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感。一个个烧脑精妙的游戏、一件件有趣怪诞的悬案锻炼着你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力……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学习侦探推理思维,作者将书中的每个案件分为场景构筑、头脑机关匣和解密复盘三个部分,层层推进,徐徐揭秘,让你跟随故事的节奏而心跳加速,欲罢不能……
  • 夏童的末世系统

    夏童的末世系统

    游戏代练夏童带着系统在末世中该如何生存?神奇职业、逆天异能、进化丧尸!系统发布一个又一个生存任务!完成奖励:活下去;失败惩罚:死亡!末世来临,努力活下去吧!
  • 巨星1997

    巨星1997

    他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剧作家、金牌制片人、最伟大的男配角。他是欧美乐坛无法超越的传奇。他叫——“中国的朋友大家好,我的中文名叫梁栋,请不要称呼我为女神收割机。。。是的,那都是无聊的绯闻,但请不要说她们是水后好吗?年轻漂亮可不是罪。。。没错,我确实给整个娱乐圈带来了无数新鲜空气,但你们其实也可以叫我扫把星。。。不,我是认真的,原因的话。。。”你懂的,是吧老铁?保罗.戴维斯遥望另外一个时空,他分明看到无数的牲口在跳着脚大骂。。。
  • 我们的世界过客匆忙

    我们的世界过客匆忙

    遇见你们前,我们的世界在过客中匆忙;遇见你们后,过客在我们的世界中匆忙。我爱你们,无关爱情的深深的爱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