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0500000004

第4章

作十番分别。一名。二体性。三起说因缘。四辨差别。五论旨分别。六明对治诸障。七明次第八广略分别。九大小有无分别。十相摄分别

第一名者。分别有三。一释名。二得名。三辨名差别。一释名者。世习相传苞含蕴积是藏。若依摄大乘论。云何名藏。由能摄故。此摄何法。一切应知义。三行等法是一切所应知故云一切应知义。二辨得名者。藏虽有三。得名有二。修多罗从能诠教立名。毗尼阿毗昙从所诠事受称。所以然者。欲显藏是能诠相。初一就教体受名。欲显所诠三行有别故。后二显所诠。若也就体即为一藏。若就所诠即立定藏。但寄互互据尔。三辨名差别者。修多罗藏梵名有二。一修多罗。二修妒路。修多罗者。一对偈显名。所名法分齐名直说语言。若论义用有五。如杂心以五义解修多罗。即是五名。修妒路者。是天竺语音轻重。此处名别有三。一名法本如。寻教悟理。名教为本。诠旨相称曰如。二名经。如杂心云契经等。契者契当也。经者言能诠表事等于经也。此之二名此方言教名也。三名为綖者。但彼处以一名名二法。此即二名名二法。如此名缕为綖。名圣人言教为经。若彼此一法若有名者。以此名翻彼名。若法彼有此无。即以义用以翻名。如彼觉用名佛。此即名觉也。毗尼藏名有四种。一毗尼。二毗那耶。三波罗提木叉。四名尸罗。此名有四。三名行体名。一名能诠名。三名者翻对余三。即是毗尼者此方名灭。凡论灭义有三。一果中涅盘灭。二因中弥留陀灭谛灭。三戒能灭诤名毗尼灭。戒体非灭。戒能除业。是戒之义用。故入大乘论云。佛教二乘菩萨净已三业乃至成佛。兼及众生满足一切尸波罗蜜。乃至当知摩诃衍者随顺毗尼。毗那耶者。天竺语音差别。解义与毗尼同波罗提木叉者。此名解脱解脱有二种。一无法解脱。二有法解脱。相续解脱经云。五分法身名解脱。胡音云毗木叉。涅盘解脱胡音直云木叉。此二解脱是果解脱。是戒因所得。故遗教经云。戒是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若依杂心。波罗提木叉者。防恶戒故。入七众故。故名波罗提木叉。此偏就因中解义。尸罗者此名清凉。以离身口业热故。杂心论云。尸罗者淳善义。不害心起故身口淳善慈心动发。离害心所起身口业故名身口清凉。此处能诠名律者。诠量是律义。前四为律教所诠论犯非犯。犯者有轻重。此就教释。若就所诠戒行说。示行者令依戒法身口离过住如法处。此调伏以解律。净名经云。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乃至下文就律法调伏故名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阿毗昙藏从所诠有二名。一阿毗昙摩。二名阿毗达摩。能诠有四名。一名毗婆沙。二优婆提舍。三名摩德勒伽。四名摩夷。阿毗昙摩者。阿之言无。毗之言比。昙摩者法。此称无比法。慧行最胜过于戒定故名无比。广解无比。所以依婆沙有九论师有二十九复次解释。如业章所明。阿毗达摩者。天竺语音左右解义与阿毗昙摩同。二毗婆沙者此云广说。三优波提舍者翻名论义。摩得勒伽者此云行境界。摩夷者此名母说亦名行母

第二体性者。此之三藏体性。若欲依两论宗分别。如十二部中已说。今且依大乘略明其体。若就诠旨有异名义互为客。即用诸佛法蠡圆音名味句阿含为体。然此阿含要具三义。谓数习相续次第。相无相有无相对即无所有为量。摄相就体即唯智为性。此粗如净土用唯识为体。故摄论云。最清净自在唯识智为相

第三起说因缘者。若依摄大乘论有九因缘。初三番为生解除迷摄住一境舍离断常持戒离业得正智舍邪见。次三番明能成三行。后三番为成四无碍辨。有此三三九义故立三藏。就初三内。一立修多罗者。为成闻慧除众生疑故。论云。立修多罗为对治他疑惑。若人于义中起疑。为令得决定智故。二为立毗尼者。为成戒行舍离断常故。论云。为对治受用二边故别立毗那耶。又论云。由佛遮有罪过受用立毗那耶对治乐行边。此明佛立毗尼教舍身口受用时过。由佛随喜无罪过受用立毗那耶对治苦行边。此明顺法成就身口善业为佛随喜赞叹故。三立阿毗昙摩者。为得正智对治见取偏执烦恼故。论云。为对治自见取偏执故别立阿毗达摩。能显无倒实法相故。第二三义中。一立修多罗者。欲以修多罗诠三行故。故论云。为说三种修学故别立修多罗。二立毗那耶者。为明修戒定故。论云。为依戒依心学故别立毗那耶。何以故。若人持戒则心无悔。由无悔故能次第得定。三立阿毗达摩者。为成依慧故。论云。为成依慧学故别立阿毗达摩。何以故。能简择无倒义故。第三三义中。一立修多罗者。为说法义辞乐故。论云。正说法及义由修多罗。二立毗那耶者。为成戒行离障得成就四辨故。论云。成就法义由毗那耶。何以故。若人修行戒毗那耶。三立阿毗达摩者。明由于教缘于四境成无碍智用故。故论云。法义决定胜智由阿毗达摩。由此九因缘故立三藏。是名起说因缘

第四辨差别相者。先依大乘。次依毗婆沙。依大乘者。将欲明差别先辨无差别。一就意所显无二故无差别。故摄论云。见修多罗等十二部经同显一真如味故。第二教体不二故无差别。故维摩经云。诸佛一音广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第二明差别者。约就所诠三行。故摄论云。为说三种修学故。为成依戒依心学故。为成依慧学故。次依毗婆沙者。于中有二。一为明差别先辨无差别。故广论云。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摩有何差别。或有说者无有差别。所以者何。从一智海佛所出故。因大慈心说故。二亦有差别。于中有六对。一随名定法。名别故法别。故论云。云何差别。即名差别。所谓此修多罗此毗尼此阿毗昙。二约所诠三行辨差别。论云。为分别心名修多罗。为分别戒名毗尼。为分别慧名阿毗昙。若依入大乘论。修多罗者分别因果。阿毗昙者分别法相。亦断烦恼净己三业名毗尼。三就方便趣入不同辨差别。故论云。修多罗中应次第求。以何等故。世尊说。此毗尼中应因缘求。如说此戒缘何事制。阿毗昙中应以相求不以次第。四就起因不同辨差别。故论云。修多罗依力明说。毗尼依大慈故说。阿毗昙依无畏故说。五对所诠法相辨差别。故论云。种种杂说名修多罗。广说戒律名曰毗尼。说总相别相名阿毗昙。六摄益不同辨差别。于中有二。一为修习福智。故论云。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名修多罗。已种善根令成熟名曰毗尼。善根已熟得正解脱名阿毗昙。二摄起解行。故论云。初入法者名修多罗。已入法者为受持戒名曰毗尼。已受戒为令正解名阿毗昙。是名差别也

第五诠旨分别者。于中有二。一就三行明诠旨。二通就诸法明诠旨。三行者有二说不同。一依小乘毗婆沙。修多罗藏诠定。毗尼藏诠戒。阿毗达摩诠慧。问曰。若依三学次第先戒次定后慧。今三藏以何义故初定中戒后慧。解云。若通论受戒明义。先戒次定后慧。今约定共道共解义。是故先定次戒后慧。亦可三藏中修多罗者从诠作名。余二就所诠得名。但诠义在初。是故先举。非谓行时先定次戒后慧。二依摄论。修多罗藏总集三学能诠。毗尼藏中通明戒定。阿毗达摩藏单明其慧。故论云。复次为说三种修学故立修多罗藏。为依戒依心学故别立毗那耶。为成依慧学故别立阿毗昙。二通就诸法明诠旨。于中有三。一就修多罗。二就毗尼。三就阿毗昙辨差别。修多罗所诠差别者。或说四种九种二十九种。四种者有两番四种。一依相续解脱经。何等为四事。一谓闻事。二归事。三戒事。四菩萨事。深密解脱经有四。初二同前。三名学事。四名菩提事。二依摄论。修多罗有四义。一依二相三法四义。依者是处是人是用。依此三佛说修多罗真俗二谛差别名相。如彼广说。九事二十九事如相续解脱经广说。毗尼所诠差别。或说四或说六或说七。四者如摄论说。六者如大集经说。七者如相续解脱经说。摩德勒伽藏所诠有十一种相。宣通分别广说显示是名摩德勒伽藏。此如深密解脱经中广说

第六明对治障者。分别有三。一明三藏教缘生解对治障别。二明所诠三行对治法。三明戒对定慧辨同异。第一者修多罗藏生解除疑惑。毗那耶生解除二边情执。阿毗昙生解除见取偏执烦恼。此义如前三藏因缘引摄论为证中已说。第二所诠三行对治法者。于中有二。一明三行别治。二明于慧别治中有二。一对烦恼业苦。慧由理成解观除迷义对烦恼。身口净业能除不善业为所治。定为乐行是苦对治。二对粗细与性。戒防粗业。定遣细乱。慧心行空则能除性。此两对遮永通论。故论云。何处救度。以何救度。云何救度成。何处救度者。谓烦恼业苦。以何救度者。授三学摄取故。云何救度成者。谓二种涅盘界。二但明慧断就永处为语者。慧断烦恼。烦恼是业因。因尽故业不起。无业故报不生烦恼业尽体大涅盘。第三明戒对定慧辨同异者。戒有二种。一别解脱。二定道二共。别解脱戒者。正对治破戒恶身口七业道兼期业心。若菩萨戒兼遮意地正业心。若论护根戒正对治意。治起戒破恶。以用念慧为体故。第二定道二共者。先成立同。次约三种律仪辨同异。第一者定共与定同对治意地烦恼。以同一果故。是以杂心云。共念处断烦恼。以摄受具及略缘境界故。道共亦然。第二次约三种律仪辨同异者。若论断律仪对治欲界九品破戒烦恼。禅律仪有治不治。根本禅律仪不断烦恼。是以杂心云。根本净初禅是亦同一缚不能断烦恼。二禅三禅四禅边定律仪皆能断除下地烦恼。然非起破戒恶。故十地云。虽生色无色界暂离犯戒。不免戒行相违。无漏律仪通在六地。未来中间根本四禅。此六地未来禅者断律仪所摄。余者道律仪所摄。然未来禅地无漏戒与道同一功用。能断欲界起破戒恶。亦能断上二界一切烦恼。自余地者论其力用能断三界。但下地已离无可对治正取功用唯断自地及上地。问。无色何故不立律仪。答。依成实立定律仪。依杂心所明对治破戒非分故。又律仪是色。无色无色故。问。禅律仪随地四大造。彼地无大。可无定律仪。无漏律仪随身四大造。身在下二界。依下三无色发无漏。何意同聚无无漏戒。答。以心不依色转破裂色相

第七次第分别者。分别有四种。一诠旨广略明次第。二摄益次第。三起说次第。四结集次第。诠旨广略明次第者。如摄大乘论说。复次为说二种修学故立修多罗。为依戒依心学故别立毗那耶。为成依慧学故立阿毗昙。摄益次第者。如前差别中说。起说次第者。依普曜经。佛初在波罗奈说转法轮经。从此已后始说修多罗。若依大乘。第二七日说修多罗法华经。三七日后说修多罗大集经。七七日后说修多罗。此诸说前后事在见闻不可会。其所以次因迦兰陀子制非梵行戒。初说毗尼藏。后于毗舍离弥猴陀侧并集在讲堂。佛见拔耆因缘本末。为诸比丘说五怖畏。谓杀生乃至饮酒。初说阿毗昙结集次第者。大智论云。如来灭后七日留住后方入棺椁。诸离车等阇毗如来竟。八国王分舍利为供养。故迦叶语阿难言。诸白衣等以报佛恩。我等今者亦应报恩。集千罗汉在王舍城结集法藏。先命阿难诵修多罗。次请优婆黎诵毗尼藏。诸阿罗汉复令阿难诵阿毗昙藏。普曜经中亦如是说。依阿育王传。先令阿难颂修多罗。迦叶自颂阿毗昙。后优婆离颂出毗尼。若依五分律云。先优婆离颂毗尼藏。次令阿难颂修多罗。后令阿难颂阿毗昙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燕时代

    燕时代

    穿越了,没系统,没网络,没小说;在这还有什么意义,我要回去!还好,我是个王子,手下有钱,有人,有权;在这好像也不错!
  •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海明威文集)

    在他所有作品中,令海明威最早成名并且经久不衰的,当属他开创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以陈述句为主,描写精准,对白简短,给读者以最直接生动的印象,影响了世界上许多现当代作家。本书收录了海明威的全部短篇小说。上册收录了1938年出版的作家的第一部完整的短篇小说集,即“首辑49篇”,包括《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传世名篇;另有6篇未收入“首辑49篇”,而显然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一并放在“附录”中。
  • 时先生,宠妻上瘾

    时先生,宠妻上瘾

    认识她之前,他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男人。权势滔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认识他之前,她是连学费都没钱付的穷丫头。命运让他们相遇,她被他宠成了女王。“老公,有人在网上攻击我。”“李特助,立刻人肉那人,发律师函,告到他倾家荡产为止。”“老公,我们老板刁难我,明天我不想上班。”“乖,去吧,你们公司我以你的名义买了,现在,你是老板。”
  • 滑稽主播

    滑稽主播

    女装dalao变身平行世界小萝莉,为了偿还原曾经所欠的百万贷款,游戏直播、宅舞、cosplay、声优、演奏……以哔站为起点走上一条ACG不归路。轻松搞笑温馨日常向,非传统装逼打脸文,请放心食用。(/≥▽≤/)书友群:576920826
  •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你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吗?你对自己目前的职业满意吗?你对自己现在的婚姻认可吗?你想改变这一切吗?本书会给你最直观的解答。
  • 最后的神徒

    最后的神徒

    这个世界。并非肉眼看到的那样简单。大学建立在陵墓上,太平间的哭泣声,新闻里报道的食人水怪,大洋彼岸的死亡区域,人死后看到的短暂一生。那些科学没办法解释,但却又真实存在的。称之--'神秘'。有那么一些特殊的'人',他们与生俱来,知晓法术,懂得五行,未卜先知,可观阴阳,可探乾坤。他们视野中,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色,他们……是神。
  • 武者世界大冒险

    武者世界大冒险

    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张小天很开心,男儿的浪漫,永远是江湖!可是,当这个世界的画面向他徐徐展开时,他发现,这里实在跟心目中“鲜衣怒马,醇酒美人,仗剑高歌”的武侠梦相去甚远。他,只有为了生存,拼命攀爬,直到站在那最高之处!
  • 感悟成功人生

    感悟成功人生

    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充盈与做人的成就,它是一种用心感悟得来的愉悦和满足。它的滋味,我们曾尝过,却早已遗忘……本书以感人故事为原料,调配以哲理的启思,汇集生活中鲜活的平凡点滴,记录了属于每个人的成功、失败、彷徨、突破与飞跃。希望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自已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温暖,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完美之旅……
  • 全宇宙你最可爱

    全宇宙你最可爱

    智商超高的女科学家司南复原了一个帅气的外星人——北极星,本以为他只是个怪力惊人、头脑简单的“大怪物”,没想到他居然是个“上得战场下得厨房、说得情话修得飞船”的完美男友!甜甜的互宠日常开始啦——司南促狭地看他:“是不是我说什么你都听?”“当然。”司南眼睛亮亮地弯着:“那,吻我。”北极星的眼睛微微睁大,脸立刻就有些红了,他靠近司南,捧起她的脸,轻轻吻上去。他的动作小心轻柔,像安抚和劝慰。
  • 皇后别跑:重生之相府嫡女

    皇后别跑:重生之相府嫡女

    一次背叛,她心灰意冷,葬身火海,睁眼醒来,重生回幼时。他一国太子,心悦于她,一次意外失去记忆,她命丧黄泉时才记忆恢复。一次见面,两人重新绑在一起,他宠妻无度,她一直逃避此乃原创,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