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100000008

第8章

仙人執手之時。動經塵劫。

如華嚴經中。毗目仙人執善財手。即時善財自見其身。往十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到十佛剎微塵數諸佛所。見彼佛剎及其眾會。諸佛相好種種莊嚴。乃至經百千億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乃至時彼仙人放善財手。善財童子即自見身還在本處。是知不動本位之地。身遍十方。未離一念之中。時經塵劫。古釋云。善財隨事差別。皆入法界。若圓融門。纔舉一門。即融諸門。然以理融事。令事如理。以理顯事。令理如事。故云理非無分。謂理即事。事既有分。理亦有分。不爾。真理不即事故。理既如事。隨舉一法。即一法界。若舉多法。即多法界。如善財親證。暫時執手。便經多劫。明一切時圓融。後入樓閣。普見無邊。明一切處圓融。是以善財一生能辦多劫之行者。既善友力。瞬息之間。或有佛所。見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修行。何得一生不經多劫。仙人之力長短自在故。如世王質遇仙之碁。令斧柯爛。三世尚謂食頓。既然以長為短。亦能以短為長。如周穆隨於幻人。雖經多年。實唯瞬息。故結云。不應以長短之時。廣狹之處。定其旨也。

童子登樓之日。倐見前因。

善財童子登彌勒樓閣。見彌勒三生之事。

成現而雖圓至道。弘闡而全在當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十方三世諸佛。皆是了心成佛。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所以由人信故。乃能弘之。又人即是法。法即是人。離人無有法。離法無有人。故云此法先佛已說。後佛隨順不加一字。故云佛以法為師。如燕公張悅問水南善知識云。法在前耶。佛在前耶。答云。法在前。諸佛所師所謂法故。便被難云。若爾。最初成佛。前無佛說。何由悟法。答云。自然而悟。如月令中。獺乃祭天。豈有人教。燕公大伏也。

殊功警世。大用通神。樂蘊奇音。指妙而宮商應節。心懷覺性。智巧而動用冥真。

首楞嚴經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蹔舉心塵勞先起。是知指不妙故。五音不成。智不巧故。一心不現。如藏教是拙度。通教是巧度。又但了諸法實相。不須勤苦而修。是名巧度。

十力功高。上賢能踐。日月潛光。山川迴轉。

龐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熱。嵐風吹動不聞聲。百川競注海之溢。五嶽名山不見形。澄清靜慮無蹤跡。千途盡總入無生。故知無有一法不入一心無生之旨。

摧慢峯兮涸愛河。拆疑城兮截魔罥。

若了一心。悟法空理。則入平等際。住實相門。乃能倒慢山。拔愛箭。裂疑網。突魔圍。何者。以達魔界即佛界。歸一實心故。如論有喻云。譬如蠅能緣一切物。唯不能緣火燄。緣火燄即為燒故。魔亦如是。能緣一切法。唯不能緣諸法實相。若入實相。魔即實相。何所惑耶。故論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皆法界印。豈以法界印。更壞法界印。又論云。絕見解般若菩薩。如捕魚人。見一大魚入深大水。鈎網所不及。則絕望憂愁。以離六十二見網故。

明之而法法在我。巨嶽可移。昧之而事事隨他。纖毫莫辯。

還源觀云。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又李長者論云。迷之者歷劫浪修。悟之者當體凝寂。皆是一心迷悟。致茲得失。

法無難易。轉變由人。

迷時人逐法。悟了法由人。迷時執心為境。被境所轉。悟時了境即心。一切由我。

促多生於一念。化寒谷為芳春。

一念證真。功超累劫。如寒谷遇春。萌芽頓發。故華嚴論云。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如華嚴策林問云。成功立德。三教修同。如何此經。讚無功用。答。緣修積行。即說立功。造極體真。須忘功用。無功即功。流未來際。無用之用。用周十方。無功之功。曰真功矣。如乘舟入海。頓息篙橈。而舉帆隨風。萬里非遠。功用行息。是止篙橈。無相智圓。即錦帆高舉。無依無住。既無功用。則處法流。長遊智海。

秉大矩而燭幽關。炳然見旨。駕迅航而渡深濟。倐爾登真。

若直了一心。菩提易辦。如登車立屆於遐方。似乘船坐至於千里。

生如來家之要。

若心外行法。是生世俗家。若了心即佛。是生如來家。此一心法。諸佛本宗。語默卷舒。常順一真之道。治生產業。不違實相之門。運用施為。念念而未離法界。行住坐臥。步步而常在其中。若不信之人。對面千里。如寒山子詩云。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汝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如明達之者。寓目關懷。悉能先覺。若未遇之子。可以事知。舉動施為。未嘗間斷。如蔡順字君仲。順少孤。養母。常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囓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囓指以悟汝耳。又唐裴敬彞。父為陳王典所殺。敬彞時在城。忽自覺流涕不食。謂人曰。我大人凡有痛處。吾即不安。今日心痛。手足皆廢。事在不測。遂乃歸覲。父果已死。又唐張志安。居鄉閭稱孝。差為里尹。在縣。忽稱母疾急縣令問。志安曰。母有疾。志安亦病。志安適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令因之差人覆之。果如所說。尋奏高表門閭。拜為散騎常侍。

行菩薩道之因。

法華經云。若未聞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又菩薩所修萬行。皆是不空如來藏真心不變性起功德。如起信論云。復次真如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華嚴記云。自性清淨心。不與妄合。則名為空。性具萬德。即名不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則顯空藏因妄而顯。不空藏要由翻染。方顯不空。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尸德。今隨五欲。本有寂定。今為亂想。本有大智。今為愚癡。是則慳藏於施。乃至愚藏於慧。故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萬行例然。故本有真實識知義。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明妄心之動。藏其真如。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故經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以能究竟顯實。故名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則顯不空藏之本來具矣。又普賢行。遊入十方。略有十門。一入世界。法界緣起於即入故。二入眾生界。生界佛界無二體故。三供養。一一供具皆稱真故。四明請法。窮法界智。無時不請諸佛無時不雨法故。五大智攝生。了生迷倒。而無眾生。不礙化故。六明現通。十方塵剎互入重重。震動現相而無息故。七常寂定。未曾一念有起動故。八廣出生。念念毛孔出現諸境無窮盡故。九者說法。念念常雨無邊法雨。雨一切故。十明總說。上之九義。舉一全收。無前後故。

萬別千差。靡出虗空之性。尊高卑下。難逃平等之津。

一切法性。即是眾生心性。眾生心性。即是虗空性。問。真妄相乖。其猶水火。云何此二得交徹耶。答。真妄二法同一心故而得交徹。若演若達多。狂故失頭却復本心。頭不曾失。設爾狂時。頭亦不失。狂情纔歇。歇即菩提。性淨明心不從人得。如迷真執妄。迷情纔悟。即復真心。設正迷時。真亦不失。

剪惑裁疑。標真顯正。使佛法之穹崇。致宗門之昌盛。類秋江萬影而交羅。

經明十喻中。一如影喻。一喻體虗無實。二喻有用能廕覆義。故華嚴記云。如明淨物。得日光曜。於屋壁上有光影現。如來應機現身亦爾。謂曰喻如來。身樹等質以喻眾生。日無異體。質有萬差。樹側影邪。形端影正。影不現於日內。但有質邊弄影多端。隨心萬品。

狀寒室千燈而互暎。

一室千燈光光涉入。一心萬境。萬境一心。如光無礙。

若鳥戛以翱翔。似魚沈淵而游泳。

入楞伽經云。若一切唯心。世間何處住。去來依何法。云何見地中。如鳥虗空中。依心風而去。不住不觀察。於地上而去。如是諸眾生。依分別心動。自心中來去。如空中飛鳥。見是資生器。佛說心如是。故知舉足下足。不離自心。如鳥若離空。何以騫翥。魚若離水。豈得浮沈。故祖師彌遮迦。問祖師婆須蜜曰。何方而來。復往何許。答曰。從自心來。復往無處。

啼笑而佛慧分明。行坐而覺源清淨。

長者論云。不乖當念。蘊功即佛。都無時分遷轉之相。應真自性。常轉法輪。又云。纖塵不隔於十方。毛孔詎妨於剎海。又云。三世一念。古今咸即。過去未來無盡之劫。同時無礙。一念成正覺時也。三賢菩薩。念念入法流水中。任運至佛。初水後水。一性水故。因佛果佛。一性佛故。於其中間無初中後。不隔念故。依本法故。無念可隔。因果便終。一念相應一念佛。不論相好及與神通。相好神通。從此正覺中得。若證正覺。即不著諸相。但以覺道相應故。神通相好不求自至。又云。明眾生世間即法界故。眾生性即不思議故。眾生分別即如來智故。又如來根本智。是眾生分別心。契同無二故。法界自在。

妙解而唯應我是。列祖襟喉。

此心賦者。但說真心。不言妄識。以真心妄心。各有性相。且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此緣慮覺了能知之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無自性。唯是因緣。故法句經云。燄光無水。但陽氣耳。陰中無色。但緣氣耳。以熱時炎氣。因日光爍。遠看似水。但從想生。唯陽氣耳。此虗妄色心亦復如是。以自業為因。父母外塵為緣。和合似現色心。唯緣氣耳。故圓覺經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性。故知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裏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虗現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喜執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於祖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徧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讚佛云。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一真心。則列祖之襟喉也。

通心而莫更餘思。羣賢性命。

如不增不減經云。甚深義者。即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眾生界。眾生界者。即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法身。釋曰。夫心者。為諸法總持之門。作萬有真實之性。故稱第一義諦。雜雜心念。故號眾生。是心之界。即眾生界。從真如性起。名曰如來。無所缺減。乃目為藏。能積聚恒沙功德。故名法身。是以仁王經云。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諸身分中。命根為上。諸法門中心。為其上。

同类推荐
  • 佛说阿耨颰经

    佛说阿耨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文敏集

    杨文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蓝山集

    蓝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layboy of the Western World

    Playboy of the Western Wor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次元穿越我有一个系统两个群

    次元穿越我有一个系统两个群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方宇宙就分为了三个势力,以天庭为核心的三界、生存在宇宙最阴暗角落的堕域魔族和最为神秘的次元面位”在三个势力中,魔族和三界一直战乱不断,打的六道泯灭,生灵涂炭。直到……刚经历了期中考试失利的夏黎被莫名其妙的拉进了一个叫三界交流群,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他微信的页面有多了一个次元聊天群?“这是什么鬼?微信新弄的搞蛊活动?”夏黎表示自己一脸懵逼
  • 古代小仙女的撩汉日常

    古代小仙女的撩汉日常

    京城里锦玉堆里长大的的远山郡主,听说自己要被指给皇子,她不愿自己深陷皇宫泥潭,只得另寻夫婿,可是世道艰难,看上的夫婿只得自己亲自撩。懵懂的远山郡主在与心上夫婿成婚的那一日,原本以为自己撩汉成功,却不成想,那极为俊美的夫婿在她耳边轻轻道,“娶到娘子可真是极为不易。”这,难道不是因为她努力撩汉才有今日这场婚事吗?怎的这一句话就灭杀了她的辛苦!夫君笑的狡黠却温柔,“娘子你太傻了点!这日后可怎么得好!”她是不是掉进了狼窝?
  • 董明珠的谜:格力的那套办法

    董明珠的谜:格力的那套办法

    读董明珠的传奇,跟随格力的脚步,不仅能学到格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还能学习格力的企业精神和董明珠的企业家精神,相信定能给更多的普通人带来精神的激励与启发。
  •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掌控者

    掌控者

    海华丝是生活在星云裳的一个人物,他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因为一个意外抛弃了自己的心爱的女人,来到了另一个地方。他来自另外一个地方,当然是想要在这里生活。那么他能否如愿以偿的把这里给掌控了呢?
  •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 影视世界当首富

    影视世界当首富

    带着魔改后的漫威系统穿越到影视世界。找找宝藏,打打小怪兽。当大佬,住城堡,做贵族,成首富的故事。
  • 风云鸣泣之时

    风云鸣泣之时

    “若这天下不能共主,朕宁可生灵涂炭,不足惜!”那一刻,他在电光中剑指风云鸣泣的身姿,多少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霸气!桀骜!乖戾!我敢写,你敢看吗?加群没有福利,没有红包,没有作者,啥都没有,连群主都没有,千万别加群!初级书友群:1-4-7-9-2-7-3-5-8(霸著天下)战斗群:5-1-7-8-0-9-9-3(需要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