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300000010

第10章 法语上

示无似禅人

承汝檀越谢居士远惠信物斋仪等。要山僧上堂。汝不知山僧通身是病。调养犹自不暇。更有何法可说。何堂可上。山僧纵为汝说得而汝与檀越又在永嘉。相去二百里许。又何能得闻。虽然。汝还知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么。既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则山僧无说是为真说。汝与檀越无闻是为真闻。既无说是真说。无闻是真闻。则山僧说法已竟。而汝与檀越闻法亦竟。山僧恁么说。汝还信得及么。若信得及。非唯汝檀越父母得度脱。直见尽大地人无一不度脱者。亦见同一寿命。同一体用。正续绵绵。曾无间断。三世诸佛亦如此。历代祖师亦如此。天下老和尚亦如此。山僧亦如此。汝亦如此。檀越亦如此。檀越父母亦如此。既皆如此。都卢是个大解脱门。岂更有能说所说。有生可度。有寿可延。有嗣可祈哉。

复沈初引居士

居士既云。见三千大千无在用药。无在非药。茎草可示。信手可拈。又道。欲到山来。要山僧证汝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并乞我拄杖。何自语相违之甚也。古人云。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始得。不然成大妄语。宁不为惧。此复。

复静渊法主

屡承佳贶。感怍何如。适令孙嘱以荐母事。一如来谕。但云要山僧垂慈一喝。令者婆得三日耳聋去。恐喝则喝矣。渠若作喝会。未必真耳聋也。莫若为他捩转鼻孔。向无鼻孔处出气。

病朽何福。承老法师费念。山中大众端受供养。谢何可当。谕云。其个中事。对面千里。良可叹也。若论个事。不隔一毫。何叹之有。即此对面而言千里者。何自谦也。岂不见古人云。君子千里同风乎。次偈奉答。个事初无晦。分明反着疑。重关君自隔。棒喝我何奇。千里同风句。今将觌面期。援毫聊奉答。青目即当机。

答念慈老宿

来谕云。某际此桑榆末照。欲得力一句。还望大师不吝慈悲者。若论得力。则一句也无。若有一句一字碍于胸中则非得力也。

复黎太冲居士

得手教有如觌面之喜又远承信仪及供何过殷也来谕云不曾决了。因循世法中。无怪触途荆棘。横来挂人。终未知处。此得有佛法分否。山僧谓离却世法。并无佛法。若离却世法。别求佛法。何异斩头觅活。离水求冰耶。只于二六时中。动静施为。应缘接物。料理家务。无时不到。无事不然。自不觉故耳。正所谓日用而不知也。果能直下觉得了。信得及去。一觉永觉。一信承信。则火里莲花时时显艳。自然贴贴地。信手拈。信口道。信脚下。要来便来。要去便去。那见有佛法世法。了与不了。荆林拄人哉。虽然。山僧亦是寐语。此复。

示沈初引居士

四事供养。助道因缘。吾出家人所不可阙。初引居士心有余力不足。惟以医药为供。匍匐于祈寒溽暑中。手到病除。鲜有不验。虽然。更有一种病。一味药。犹未识在。且道是甚么病。甚么药。要识病么。古人云。我有一病。非世所医。又马大师一日院主问云。近日尊候如何。师云。日面佛。月面佛。者是要识药么。昔日文殊命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云。无有不是药者。文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文殊接得。呈示众曰。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试问初引。曾识得非世所医的病么。还识得日面佛。月面佛的落处么并识得文殊示众。能杀人亦能活人的药么。忽然看彻。直教通身是病。通身是药。信手拈来。要用便用。那时杀也在你。活也在你。洒洒落落。利己利人。无施不可。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不然。自己一场热病到来。要且如何下手。所谓业茫茫。无本可据。至嘱至嘱。

示自如禅人

上人既号自如。有何不如。更要山僧开示。若要山僧开示。则自如不自如了也。释迦老子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金刚经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夫既如是。则上人分上不少一法。不多一法。既不见多一法。又不见少一法。则上人全体自如。岂待山僧问示。虽然。也须亲证到者个田地始得。古人云。参禅一着了要敌生死。不是说了便休。昔僧问赵州和尚。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做领布衫。重七斤。上人作么生会。如不会。直须竖起脊梁。剔起眉毛。咬定牙关。仔细看他是个什么道理。看来看去。一朝忽然看彻。则全是上人自受用三昧个里觅些子。如也不可得。是也不可得。不如也不可得。不是也不可得。如是不如是总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如是向者里翻个身来。便唤作如亦得。是亦得。不如亦得。不是亦得。如是唤作不如是亦得。不如是唤作如是亦得。乃至一切皆得。者便是真自如也。然虽如是。上人莫见山僧如是说。便作如是之见。

示吴道人

尊翁敬溪居士来云。道人因病。痛念生死。倘到无著落处。没个把柄。如何是好。要与山僧讨个把柄。分明指示个着落处。山僧别无指示。即此没把柄便是把柄。无著落处正好着落。不见古人云。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道人若信得及。直下担当。莫容拟议。不见有圣。不见有凡。不见有生灭。不见有去来。乃至一切是非人我等相俱不可得。如是则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皆在于我矣。若生死时到。便与么去。佛国也在我。魔宫也在我。天堂也在我。地狱也在我。乃至驴胎马腹。总不由人。如或不然。且看个父母未生前。自己一段历历明明底。能言能语。能见能闻底在什么处安身立命。行也看。坐也看。茶里也看。饭里也看。中间不容间断。看来看去。看到无所看处。没滋味处。清寥寥。白滴滴。进前又不得。退后又不得。提又提不得。放又放不得。心头热闷闷时。切记者里不得放过。乃到家消息近也。如蓦忽一时看彻。咄。眉毛不离眼上。那时始信我语不诬矣。

示绝学禅人

从上来事。古人指示于人。不妨直截省要。初无纤毫隐晦。秪如永嘉大师道。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如此说话。何等分明。直要令人洞明本地风光。与他佛祖把手共行。同一受用而已。虽然。也不甚容易。须是个人始得。看他长庆和尚参雪峰玄沙。往来三十余年。后至一日卷帘次。忽然大悟云。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又灵云大师道。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此二老岂不是大根器。大力量。大丈夫。不能彻证彻悟。终不肯草草取次承当。盖为他最初发心行脚。立志与人不同。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近者宗门淡泊名器。滥觞遍界。狂禅尽是魔家眷属出世。为善知识者殊。不本其实。一味好门庭热闹。尚名言妙句。四六文章。穿凿公案。为深密玄妙以诱初学。一等不识好恶汉。寻香逐臭。依草附木。一见便通身痒飕飕地。正投其所好。不觉不知。师资契合。如胶似漆。甚至串习新奇语句。然后出众一问一答。以为机锋妙捷。取胜俗眼。不顾识者掩鼻。如此为参学究竟。真可怜怋。若是个有血气汉子。实为生死不了。发心行脚者。岂肯入他群队。作者野狐种草耶。绝学上人颇追古风。直有丈夫气概。遍参海内知识既有年矣。秪不肯自欺。去冬到我关前。以道义相从。时被病魔缠扰。然穷究之心初未稍倦。若不到大彻大悟。岂肯小小便休。诚不虚行脚也。兹者秋风乍冷。复别南行。脚底脚头。善为道路。若要易会。只消歇却驰求心来。莫自作。虽秪向二六时中孜孜不息。看个圆悟禅师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是个甚么道理。又切忌作道理会。看来看去。冷地一朝豁然。漆桶子破。便见从前一切祭鬼神闲家具。佛病法病。身病毛病。一时瓦解冰消矣。到此田地。尽大地人性命总被上人一条断贯索穿却了也。更无一个走漏。岂不是大丈夫汉。成大丈夫事。虽然。更须知有玄沙道底始得。

示周瑞亭居士摹像

古人云。参禅一着子要敌生死。不是说了便休者。而今多少人摹得个影子边事。忻忻自足。便为千了百当。不肯用力参究。诚为可惜。瑞亭居士临我天童老人小像。十分克肖。凡见无不礼拜。欢喜赞叹。虽然亦摹得个影子。若是我老人真面目。居士须自亲见一回。

示孙绍云居士

绍云居士参禅有个领处。见有一等实为生死发心。欲修行者。多受一种外道邪魔荼毒。便不肯真参实悟为究竟。秪认个识神。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底。叫做本来人。无说无言。便是西来大意。诚可怜悯。兹因山僧南行。特持纸来。乞留法语。以为彼诚。若欲究明者段大事。必须发大心。具大力。截断尘缘参究去。不计岁月。忽然彻证。则知生死皆如梦幻。于一切境上如行云流水。总无住着。无住着亦不住着。到得如此。方可说前恁么话。不然是大愚痴人。徒自取戾。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者是也。居士以为何如。

示李籀史居士

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既谓之一大事因缘岂可容易哉。古德云。须是恁么人。承当得恁么事。居士于正月间同数君子到贫道关前。贫道一见。虽未言及个事。便识得居士不是寻常者辈。及八月间再会时。果一言之下。打失鼻孔。便信得此段因缘。及非积劫多生。亲近善知识熏习得般若。因深缘熟。安得如是。但未得尽底掀翻耳。是时贫道私喜。自许为具眼者矣。次复见居士根性太利。聪明太甚便要将古人公案得一时尽会去殊不知起念要会脚跟下错过多少了也。要知个事。甚不如此。但知作佛。何愁佛不解语。居士既信得此段大事因缘。及请直下歇却驰求心。即向信得及处。看个女子出定因缘。是甚么道理。切忌向意根下卜度。将心意识凑泊。急于要会。亦不得忘怀。置在无事甲里。务要缓急得中。真实践履。久久看去。得一念相应则古人机缘不假丝毫作意自然与他相符合不会而自会矣。日用应缘处亦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到恁么时。则不见有世间出世间。大事小事因缘。亦不见有一切是非人我等相。全体是个李籀史。直下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然后推己之余。化彼同类。亦不是外事。切不得使聪明。就要会便解道初。不是文殊不及罔明亦非罔明胜是文殊。而杓柄总在女子手里。若作恁么会。则辜负先圣不少。而今禅和家才入丛林。要参禅者。尽作者般见解。既然如此。阿谁不会。又何必古今知识尽将者则机缘拈提为最难透者。不见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绝后再苏欺君不得。斯言岂欺吾哉。往往见居士们学道尽向不意中得个入头处。便向有意中打失了。腊月三十日到来返道佛法无灵验。今居士担当个事惟恐得处太易。伶俐太过。便不以修行为念。把本参话头一总置之脑后。将现行业识以为究竟。拨因果以为解脱。令傍观者不信有此段大事因缘。非惟于己无益。抑且法门有罪。者一着子得易守难。且不可忽。须是头正尾正始得。忝为道契。不觉葛藤如许。

复单士华居士

来谕居士自呈自断一一分明。山僧更复何言。虽然是居士解到如此。实未证得。要证得即在无功用处。无下手处。直下担荷。直下透彻。则声前句后。明与不明。古人机缘了与不了。乃至大悟小悟。皆为剩语。

与黎太冲居士

前谕从亲侍数年。亦晓佛法世法无二无别。既晓佛法世法无二无别如何又道恐在家人认着斯语儱侗过日。以致自家终不安稳云云。余道居士正病在晓得向无二无别处作伎作俩。所以生死根株不能斩绝。恁么唤作家亲作祟。难救之症也。既晓得佛法世法无二无别。何得更起第二念。即向无二无别处一刀两段。直下彻证。便与庞居士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同一无二无别又与法华经所云。治世语言资生事业。与实相不相违背。同一无二无别。所以前来书云果然一觉永觉。一信永信。则火里莲花时时显现。那见有佛法世法了与不了。十分为居士道破了也。犹不瞥耶。今不得已。把个古人底应验灵符举示居士。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且道赵州为甚道无。不许起第二念穿凿。直下看是个什么道理。又不得作道理会。二六时中猛省看去。忽然看破。即此无字是断命根底刀子。便晓得佛法世法果然无二无别。者是古人应验灵符。切不可忽。

与王绍箕居士

信音久无矣。暮年操履何如。初番看居士偈见地。不脱坐在一色边。所以复居士书。举僧问古德。万里不挂片云时如何。德云青天也。须吃棒。上春二月寄我手扎。谓两次法语遥颁佥云大法弟子拜阅。托开两手。喷地一声。若有法是诳师。虽然。犹恐居士坐在者里。不能转身吐气。我有三十棒寄打。居士且道是赏是罚。如简点不出。春风天朗过我雪窦亲吃。如何。

示半字

来问祖师西来。秪觅个不受惑底人。为甚神光三拜依位而立。便肯粉骨碎身去。向汝道知恩方解报恩。若识得神光三拜依位而立自然无惑亦肯粉骨碎身礼拜山僧有分。信夫。掩关普宁而实不离贫道炉鞴也。外白纸一幅求开示。即恁么还上人。

与仙居邑侯施清城居士

睽隔许久。每以道履为念。兹闻清胜慰心多矣。但前所云。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即者无字能透脱也未。古德云不得向无字上作活计。不许向意根下卜度。不许向开口动舌处承当。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门下但即如此究竟。久之日用应缘处。觉得渐渐省力。者便是得力处。此处不可放过。一念疑情忽破乃到家受用也。世界骚然当事者多所分忧。所贵者一着子有个下落。则古所谓长安虽闹。吾国晏然耳。

复邑侯虚谷顾公

备食明惠开慰多矣。所谕顽钝下根登之觉路。何过谦耶。正不知应身末世以王事之靡盐入坭入水。即门下无动无为泽及苍生时也。余惟慈照。

复徐孝伯居士

来谕云尚未知入径。但持此心。刻刻不忘或有出路。只要直下识得自心。便无入而不自得。亦无凡无圣。绝死绝生。入径出路向甚么处着。者事初无期限。所贵大丈夫汉直下一刀两段。不涉程途耳。如言下瞥然。即亲面贫道。

复屠祯伯居士

接来谕并偈云云。山僧不信有是事。既谓万缘本空一法不有。觌体解脱矣。何更求解脱。即真空尚不可得。而又有顽空为障。乃至种种惑谬来。总是居士妄想意解为然耳。果见万缘本空一法不有。即直下证去。下手去。加功去。舍此则无别参证。无别下手无别加功。直饶证得。来见山僧。正好吃棒。且道为甚如此。参。

跋楚文上人血书华严经

者一部佛华经。人人本自具足。不待书写。文彩自彰。楚上人得得刺血书之。不似好肉上剜疮乎。然受持读诵固是少他不得。如一向只见血墨。即被伊换却眼睛。

复黄文公居士

来谕云心如异类。恐未能领棒喝者。是何言与我道。三十棒居士吃过久矣。只因自己不荐棒头落处。所以有同有异。有圣有狂。又唤棒是棒喝是喝。自生畏难耳。殊不知我王库内无如是刀。只要向一念未生前识得棒头落处。则一切是非同异圣狂关头冰消瓦解。又拟向何处闭关耶。大慧云未悟时意识纷飞。悟了时方帖帖地。直饶居士到与么地。正好与汝三十棒。且道何故。

复吴汤日护法

接手诏并垂嘉惠知指日旋旆。以不得晤谢为惜。只可遥对慧胜崖头。神接维摩居士而已。承欲以鄙语为本分事究竟。古德云君但随缘得似空。飞沙走石不乖空。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此即贫衲所谓无贪着。则身不待跳。而迥超三界。无厌离则迹不必灭。而随处自在之旨。居士便蓦提得去。一念相应。则自勘自验。终不借他人鼻孔出气。日用现行便如大火聚。一切物近傍不得。如太虚空。一切物栖泊不得。于逆顺境界不着照了。自然无喜无忧。所谓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是也。自家分上既有如此受用。不妨兴慈运悲。利益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无一不是清净妙觉之场。男女老少智愚贤不肖。无一不在一体等观之域。直得洒洒落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然据本而论。即使修一切善。不知善是何物。而况云不善之事。昔日世尊四十九年说法。不为别事。只为众生迷背已久。直指心源令其归家乐业递代宗匠示一机一境一挨一拶。正是言言见谛。句句超宗。说也说你自己有的。教你行也行你自己有的。不曾别有甚么法教人去学。教人去行持。然则贫衲今日又焉可有别法相为哉。李都尉云参禅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趍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居士须是恁么始得。切莫以贫衲所言作道理解会。忉忉露布实以为罪。

跋金刚决疑卷后

憨山大师道。重天下其著述浩多。所以墙岸法门醒迪述背者非一而足。古所称高僧中之雄者不是过尔。金刚经有决疑之诠也。亦既盛行于世胡子晋公普卿昆弟。别欲刻行者。为其先君若木居士未囗之年笃信是经。盖先君之手迹存焉。当乙酉兵火胡子怀藏佩服于颠沛流离之际。卒能全其身以广父之善。可谓佛法无灵验乎。

示吴我因居士

夏初简问居士工夫无怠否。鼻孔曾摸着否。今报云虽时时摸取鼻孔。工夫未成一片。后又云忽遇一个无面孔汉教他摸个甚么。不妨为居士恭喜。虽然要问居士曾摸着鼻孔知他无面孔耶。未尝摸着知他无面孔耶。盖鼻不离面。面不离鼻。若摸着鼻孔。鼻孔即面孔。面孔即鼻孔。何必更摸。若未摸着鼻孔。即居士错过面孔矣。不可道个无面孔也。看来居士虽能时时摸取鼻孔。实未识无面孔汉。要识无面孔汉。直须摸着鼻孔。鼻孔一摸着则不见有面孔矣。面孔既无鼻孔何来。到恁么时。方可道克副所望也。

示无蕴吴道士

来书老僧览之。好与汝蓦面一啐。将谓道人具有丈夫气概与寻常不同。还要法语为工夫策进耶。如有工夫教道人做。即是赚杀道人。不见先圣道。知得者般事便休。道人若直下信得及。一脚到底。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去。诸佛尚不奈汝何。况有生死奈得汝来。而乃朝三暮四暮四朝三。向人问工夫讨下落。转见不唧溜。转见埋没自己。到处受人颟顸。未有了日在。

复马培原给谏

年前面晤。不惜为上人深锥痛拶。至今尚未有个消息。古德云但办肯心决不相赚。若要了此大事。二六时中撞着银山铁壁相似。进则无门退之则失。又如堕万丈深坑。四面悬崖荆棘。者里一跳跳得出。翻个身。多劫尘劳一时顿息。千般伎俩从此冰消。则向末法浊流激扬酬唱。随类阐征。不为分外。千万以此自强。他非所望。

邵得鲁居士为母王夫人六帙请示法要

佛法如大海。非信莫能入。若一念生信。则河沙福德尽归方寸。刹尘寿量只在心源。岂人间形影边事所得而算数譬喻耶。前晚得鲁居士问老僧。如何是直截根源。便与一棒云者里什么不直截。士云毕竟如何。老僧云待礼拜了即道。居士作礼。连棒打之。即此便构去。活活泼泼。可以该天括地。可以竖古穷今。今日尊堂太夫人六十寿诞。居士即将者个消息和盘奉献。不妨殊特。若更索法语。则是五彩图画虚空。转没交涉。

透伊禅人求示

古云一处透千处万处一时透。一处通千处万处一时通。透得一万事毕透。伊上人一日来呈拈颂一卷。老僧看毕遂问伊云唤甚么作正法眼藏。伊低头无语。令老僧不妨疑着。虽然者里要须实透始得。正不在拈古颂古上。祖师西来原不立文字语言。直指人心。说个直指又曲了也。更有什么为碍。若直下透底人。则生死幻翳永消。金刚正体独露。一透永透。无有间断。若履践得日久岁深。自然左右逢源。打成一片。不见法昌道。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触目未常无。临机何不道。咄。切宜勉之。

复韩仁甫居士

新春起居谅必如心。去冬接手扎。云蒙征诘一时讷于酬对。途中忽惺悔不即震声一喝。所谓当阳拈出斩新条令者云云。正是当场不战退后兴兵。知过即得。若谓拈出斩新条令者。不妨令人绝倒。更云自合吃三十痛棒。尚有一人未肯放手在纵居士与么道。秪如一喝不作一喝用。又作么生道。三喝四喝后又作么生道。若向者里下得语转得身吐得气。方好吃老僧痛棒。不然纵有棒。阿谁肯打居士来。

复姚益城中丞(附原偈)

轮开五指雷音动。拍向痴顽老子身。此意教人亲荐取。李陵原是汉朝臣。

接来书云。当丙夜半梦半醒间。忽作此偈。朽衲不觉拍手一笑。为老居士助喜。盖实似有所得之语也。后段以为此犹是门外人说话。亦见鄙念拳拳结于梦想云云。岂老居士自认此偈为梦里话耶。试问老居士。梦时与醒时不知是一是二。于此一觑觑透。则无事不毕矣。辱寄丸药与病质颇宜多谢道爱别咏甚善。正是春风披拂情怡意悦时也。领惠领惠。

复林文侯集侯兄弟

曩岁密印一期阐发大事因缘。颇为四众植般若种子。将来敷花结实。正未有艾。此皆尊翁大德及贤昆玉开辟法窟之大心故。有如是种种吉祥。以上承觉祖下惠来叶。只此大心乃诸佛妙心。不从现在勉强好效而得。从多劫已来亲近善知识熏修纯熟而得。以故。居俗不为俗累。居官不为官累。读书不为道理累。立身不为习气累。惟此大心触境逢缘。头头显露祖师道。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此之谓也。观二居士英姿挺发。又能砥砺于道。为杨为李足可观光。于老朽有深望焉。如尊翁大德发祥密印时不以老庞自居。直以临济德山自任。亦其素秉一副灵骨种子坚牢故也。及三上乳峰随众参请刻古于祁寒溽暑之间。勤亦至矣。旋离密印而应大梅之请。大梅破屋坏垣。仅蔽风雨。古德隐栖其处。早有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之句。其次第受用非密印可比。所以伊时大梅请而尊翁囗请老僧无片语成褫之惟伊自肯方亲。故有今日住大梅之缘也。读来扎勤恳累幅出于至诚。自应随事随机代为劝驾。讵忍以等闲视之。正恐其坚执卒难骤舍。来不缘召之而来。去不缘劝之而去耳。在二居士援引盛举。然尤望以罗睺罗阿难陀现身自视。而以身贫道不贫视现在永嘉其为孝。更有甚焉。行止之缘自有时节。惟望道力坚护密印。以应娑罗结果之祥为祷。

同类推荐
  • 针灸问对

    针灸问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启真集

    启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交谊典趋附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趋附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举论

    科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嘉泰普灯录

    嘉泰普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给儿子:提前15年的信

    给儿子:提前15年的信

    沈敏特先生给儿子的信一共是二十八封,全书十六万字,即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从中选出七封以飨读者。本书是最个性化的,又是最社会化的。它结合个人和家庭的特殊历史,与众不同的悲欢离合,探讨的却是一个当代最社会化的问题:大教育,即涉及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本书的特殊角度是给一个15年后才成人的小儿子写信,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当代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信马由缰地向各个领域进行观察、研究、议论、评说。内容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教育、审美、爱情等相关的问题。
  • 吾名不败

    吾名不败

    悠悠岁月埋枯骨,何人得以话长生。潜龙鱼跃见真理,武叩天门登高行。我叫白凡,清清白白的白,平平凡凡的凡。
  • 美丽的权利

    美丽的权利

    这是龙应台《野火集》之外的“三把火”。在这三次著名的风波事件中,龙应台就其所见社会即景有感而发,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的争议与回响。“龙卷风起”,各界人士纷纷加入论战;风过之后,深层的反思却没有息止。本书分为 “美丽的权利”、“星洲风波”和 “啊,上海男人!”三部分内容,并加上读者投函回应的各种文章和相关文字,集为一册。
  • 浮世眷

    浮世眷

    看遍盛世繁华,乱世沧桑,在暗潮汹涌的世界里摸索前行~
  • 骆驼经

    骆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悠之苍穹

    悠之苍穹

    千年前地球上爆发了一场流星雨,给地球带来灾难之余也给人们带来了只有在外太空才有的“特殊能力”。一所研究陨石奥秘的学校、一个信奉奥林匹斯文明的部落、一个神秘家族,还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诅咒。原本平凡的我,却只能去面对……
  • 太浩玄苍

    太浩玄苍

    一只梦蝶,改变了姜元辰的一生,梦里梦外,仙神两道,谁能说不是造化弄人?同样,命运的一个小小涟漪,也改变了另外一个生命的轨迹。一个应该早夭的孩子活了下来,他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大木擎天,生死造化,仙道神道,皆为本心。
  • Dream Life and Real Life

    Dream Life and Real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司老公请走开

    上司老公请走开

    “你还恨我吗?”“不恨,我为什么要恨你,只有爱到了极致才有恨,因为我不爱你,因此我不恨你。”“你……”男人气结“女人,你不要挑战我的耐心。”“怎么样?你还想咬我不成?如果你想当狗的话,那你咬啊。”女人就是要挑战他的耐心,不在这个时候好好的打击他一下,更待何时。
  • The Anger of Achilles

    The Anger of Achilles

    The war between the Greeks and the Trojans has reached a fever pitch. Offended by Agamemnon, the great Greek warrior Achilles is in his tent, refusing to fight. But then Trojan prince Hector slaughters Patroclus, Achilles' close friend. Willing or not, Achilles must take revenge for his friend's death, even if it will result in his own.The Anger of Achilles is a novelized interpretation of Homer's Iliad, told by noted classicist and historical novelist Robert Graves. In this innovative take on the classic tale, Achilles comes to life in all his vivid rage, bravery, passion, and lust for battle. Combining his advanced expertise in ancient Greek warfare and culture with a talent for telling a compelling story, Robert Graves is the ideal translator to bring this ancient epic of war to a modern aud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