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2200000027

第27章

二化法四教分二。初總標。

自下明化法四教。

【註】妙玄十(廿八)云。問。四教名義出何經。答。長阿含行品。佛在負彌城北。尸舍婆林。說四大教者。從佛聞。從和合眾聞。從多比丘聞。從一比丘聞。是名四大教。(文)釋籤(三十一)云。但同有四。非即藏等。亦一往語耳。然教定體。與今不同。(文)妙玄十(廿九)云。月燈三昧經第六。明四種修多羅。謂諸行。訶責。煩惱。清淨。私釋會之。諸行。是因緣生法。即三藏義也。訶責。是體知過罪。即通教義也。煩惱者。若無煩惱。即無智慧。即別教義也。清淨者。既舉一淨當名。任運有常樂我等。即圓教也。然則四教。在小乘中。有名無義。在大乘中。有義無名。是故今家。影傍經論。立此藏通別圓。則名義備矣。

【記】此釋自下化法四教。妙玄問中。總問四教名義。出自何經。若名若義。應有所憑。不然。則出臆見耶。故先總問。答中舉長阿含示四教之名者。謂從四聖人邊聞。即佛。菩薩。聲聞。緣覺。四聖邊聞。故名四大教也。釋籤下。揀名同體異可解。次妙玄舉月燈示四教之義者。月燈三昧經云。復有四種修多羅。一。諸行修多羅不可思議。二。訶責有為修多羅不可思議。三。煩惱修多羅不可思議。四。清淨修多羅不可思議。私釋會者。

【補】章安言。以己意解釋月燈四名。會對今家四教。故曰釋會。諸行是因緣者。謂諸行乃二十五有也。即一念無明心為因。善惡業行為緣。因緣和合。所生六道。正因緣法。此即藏意者。

【記】以藏詮生滅。明正因緣生法也。既諸行是因緣生法。則緣聚有生。緣散有滅。故是三藏義也。通教體法即空。謂訶責。

【補】是體知過罪者。過罪。即苦集二諦。集。為能報因。是過。苦。為所感果。是罪。既是體達自他過罪。當體無生。如幻如化。是通義也。別教。乃是無量觀慧。以破無量見思煩惱。有一切智。破無量塵沙煩惱。有道種智。破無量無明煩惱。有一切種智。故無煩惱。即無智慧。是別義也。

【記】圓教。四德性備。三身體圓。舉一即三。言三即一。如舉一常德。必具樂我淨三。蓋法身。必具般若解脫故也。光明記曰。法身配常我。解脫配樂。般若配淨。又涅槃疏云。法身配常樂。般若配我。解脫配淨。又涅槃四。法身配常。般若配樂。解脫配淨我。而經舉一清淨。任運具常樂我等。是圓義也。是故下。正明天台四教之所由立。名義俱備。如四教義引證。有總有別。別證四教者。如引我心論云。應學修多羅。毗尼。阿毗曇。是佛世時三藏之教。故成論云。我今正欲論三藏中實義是也。證通者。淨名為迦旃延解說五義。二百比丘心得解脫。大品經三慧品。明薩婆若智。三乘同得。中論諸法實相。三人共入是也。證別者。淨名明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乃至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無量義經。明佛說般若華嚴海空。菩薩歷劫修行。即是別文。涅槃明五行。正別教意。智論云。結使有二種。一者。共二乘斷。二者。不共二乘斷。不共斷者。不共般若斷於別惑是也。證圓者。華嚴云。為說圓滿修多羅。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大品云。欲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當學般若。法華。多寶嘆言。釋迦如來。乃以平等大慧。為大眾說。涅槃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智論云。三智一心中得。如是尋經討論。四教義文。處處有之。是為別證四教也。總證者。今家影傍經論。立四教名義。如涅槃。明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種之說。以化前緣。是也。又四種轉四諦法輪。亦是四教意也。又法華明三草二木。稟澤不同。譬方便說。即三教也。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譬說最實事。即圓教也。又中論。因緣所生法一偈。通佛四說。如是等四說。隨機化物。即四教之異名也。

【備】釋籤云。但同有四。非即藏等者。但同是四教名。非藏等義。故曰一往語耳。定體與今不同者。以阿含。但真為體。故非引用正意。今家影傍經論句。出四教義。即指總別二證文。辨訛曰。今人謂。今家立四教名。是傍影阿含。月燈。二經而立。此但見文中所引。不見文中所判耳。今家立名。是依大經四種四諦。生生等四句。法華三草二木等文。及中論因緣所生法等偈以立耳。如此。則名義俱備矣。又妙玄復引地論云。一念心具四家釋。謂諦家。般若家。捨煩惱家。苦清淨家。私釋云。約苦諦為初門。修道品令苦清淨。即藏意。捨煩惱家者。無相體達為捨。如色是空。以空捨無相而論道品。即通意。般若家者。般若智照諸法明了。恒沙法門皆悉通達。而修道品。即別義。諦家者。諦。即實相理。即圓教約實相修道品也。記中以阿含四大教。分貼佛菩薩聲緣說。存以備考。或以梵語畢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獨行。故以貼一比丘名。

二別列四。初藏教三。初列三藏名三。初標列。

第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四阿含等經。二。阿毗曇藏。俱舍婆沙等論。三。毗尼藏。五部律。

【註】四教義一初云。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教菩薩(文)。

【記】此明三藏詮被。三藏。以析法觀。觀因緣生法。皆由惑業所招。終歸磨滅。於是修道。證取寂滅。此理為教所詮。正教二乘。斷惑證理。傍教菩薩。留惑度生也。四教義問。佛於三藏初開三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為正。小乘為傍耶。答。鹿苑初轉法輪。拘鄰五人見諦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故以小乘為正也。又大論云。佛於阿含中。雖為彌勒受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以大乘為傍也。

【備】辨訛曰。三藏。皆佛自說。俱舍。婆沙。後人所造。五部律。後人所分。似不應引。然出八教大意。以後人所造。不離佛說。故舉此以略為準的也。

【註】修多羅。此云法本。出世善法言教之本也。又翻契經。契理契機也。契理合於二諦。契機符彼三根。觀經疏初云。經者訓法訓常。(文)凡聖之所軌則。曰法。魔外不能改壞。曰常。此釋訓。經者。由也。經由聖人金口。故言經也。此釋義。

【記】法本者。據玄文。世界悉檀說。為教本。為人對治二悉檀。為行本。第一義悉檀。為義本。教本者。金口所說。一言為本。派出無量言教。若人不解。菩薩則以佛教為本。造論通經。令人得道也。行本者。示人無諍法。如教起行。修行入清涼池也。義本者。一句詮無量義。無量句詮一義也。今雖曰言教之本。其實亦含行義二本。以行義不離言教故也。又教本。即聞慧。行本。即修慧。義本。即思慧。故三種為法門之本也。今依四教義曰。修多羅。翻法本。謂出世善法言教之本也。又翻契經者。謂修多羅。共有五譯。一翻經。二翻論。三翻法本。四翻線。五翻善語教。智者定曰。且據一名以為正翻。此方儒道之書。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含二義。俱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謂契機契理也。摭華曰。契理合於二諦。契機符彼三根。二諦實俗偏真也。觀經疏下。釋法常二義。如妙玄曰。天魔外道。不能改壞。名教常。真正不雜。無能逾過。名行常。湛然不動。決無異趣。名理常。又訓法者。法可軌。行可軌。理可執也。經由下正釋經義。教中明有三由。謂教由。行由。理由。教由者。一切經論疏記。皆由聖人金口故也。行由者。一切契理行。相似行。信行。法行等。亦由金口故也。理由者。一切世間。出世間義等。亦由金口故也。今是教由。淨名玄云。悉檀致教。由如來心口。故言經也。

【註】阿含。如前。阿毗曇。翻無比法。聖人智慧分別法義。不可比故。

【記】阿含如初卷別列五時中解。無比法者。分別功德論曰。八智十慧。無漏正見。越三界礙。無與等也。

【註】俱舍。翻藏。即包含攝持之義。婆沙。翻廣說。亦名五百說。

【記】俱舍論云。由彼對法論中勝義。入此攝故。此得藏名。或此依彼。從彼引生。是彼所藏。亦名為藏。包含攝持者。攝論云。何名為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無令分散也。翻譯名義云。毗婆沙。此云廣解。總有三義。謂廣說。勝說。異說也。毗尼。此翻為滅。佛說作。無作戒。能滅身口之惡故。即八十誦律也。(文)南山云。毗尼。翻滅。從功能為名。非正譯也。正翻為律。律。法也。從教為名。斷割輕重。開遮持犯。非法不定(文)。

【記】毗尼翻滅者。如母論云。滅諸惡法。名毗尼。華嚴玄曰。滅有三義。一。滅業非。即斷殺盜淫妄。乃以不犯為毗尼。及滅諍為毗尼也。二。滅煩惱。謂煩惱是發業之本。今為調伏貪等令盡。故世尊制增戒學也。三。得滅果。即無為果。戒經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即持戒之因果也。今明持戒力用為滅者。謂作戒。即戒相。無作戒。即戒體。如三業恭謹。翹勤禮拜。發言求乞。依戒精持。故名曰作。戒體若發。任運滅惡行善。然所發善業。惟天眼能見。不同戒相之有作。故曰無作。能滅身口七支之惡。即戒之力用也。優波離尊者。一夏八十度。升座誦出。故曰八十誦律。南山。指道宣律師。翻律者。刊定記曰。若敵對翻。正稱為律。爾雅言。律。法也。故律有二意。一者。詮量輕重。二者。遮制。南山言。斷割重輕。即詮量輕重義。開遮持犯。即遮制義。

【補】斷。即處斷。割。即分割。乃剖決義。如前人犯律。師審其犯緣。前為剖決重輕。犯不犯等。重輕者。五篇戒中前二篇重。後三為輕。開遮者。五篇戒中唯一制者。多分屬遮。有二制。三制。多制者。乃如來善應物機。隨宜不定。性罪但遮無開。或原情故開。如路行踏殺生草等。無損害心。故不犯。或遇難故開。如命難梵行難等。或是作法故開。如長衣說淨得畜。結淨地開內煑內宿等。但作法開處多。原情開處少也。持犯者。有作止不同。五篇戒相多屬止。則止持作犯。一百羯磨多屬作。則作持止犯。毗尼一法。如世典型。故云非法不定。

【備】五篇。即僧殘突吉羅等。二制者。即一制後。復再制也。

【註】五部律。如來滅後。上座大迦葉等五百聖人。於畢鉢羅窟內。命優婆離結集。名上座部。大眾婆尸迦等。一千凡聖。窟外結集。名大眾部。此二通稱僧祇。即根本也。迦葉。阿難。末田地。商那和修。優波毱多五師。體權通道。故不分教。後毱多有五弟子。各執一見。遂分律藏為五部焉。

【記】準禪書。佛以正法眼藏付迦葉。迦葉付阿難。阿難付商那和修。而為末田底迦言。昔佛記曰。佛滅後。五百年中。汝於罽賓國敷宣大法。則末田地。商那和修。應皆是阿難弟子也。商那和修付優波毱多。毱多已前傳法者。皆具禪法律三藏。自後律教別行。橫分五部。傳法者。唯傳禪門及經論。則知迦葉等五師。但體權行道。而不分律也。妙樂云。佛滅度後一百年間。諸祖持法。所化眾生不相是非。但為一部大毗尼藏。即八十誦。一百年後。毱多有五弟子。各執一見不融。遂分律藏為五。如析金杖不失金用也。然五部之分。佛在世時。羅雲洗鉢失手。[打-丁+暴]為五片。佛言。表我滅後。初五百年。諸惡比丘。分毗尼藏為五部也。[打-丁+暴]音樸。擊也。

【備】辨訛曰。命優波離命字。應改推字。此二通稱僧祇。乃後人和融之語。因如來經中。偏美僧祇故。又曰。既分上座大眾二部。則不可云不分教矣。私謂此二通稱。分而猶合也。若五部則不可合矣。

同类推荐
  • New Thought Pastels

    New Thought Past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絜斋集

    絜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峰乔松亿禅师语录

    高峰乔松亿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Jonah

    Jona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合牛]供养仪轨

    火[合牛]供养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剑一仙

    一剑一仙

    唯心唯一方为永恒,永为远,恒为久,她是他坚久的目标,她是他近在眼前的远。一名少年自暗黑毫无生机的崖洞中睁开那落满灰尘的眼睑露出充满生机的双目,映入他眼帘的是从未动过却被日晒的白玉棺材:“醒来!”“丹儿......”少年的眼泪不由自主滴落在棺材中仿若熟睡中的人脸上,晶莹而剔透,充满爱意与希望。
  • 快穿boss:病娇女神,宠翻天

    快穿boss:病娇女神,宠翻天

    她是天界的上神,因神魔大战,失去所爱,随爱而去。却不想醒来之后,绑定了一个猪队友…她揪起它的毛,问:2019,你怎么这么可爱?它高兴的点点头:当然,我可是个小机灵鬼!她说:呵,你知不知道夸你可爱就是说你傻!薄情总裁:呵,雪雪,说不喜欢我,却把我的心偷走了,那留下你的身,不然…邪魅摄政王:雪儿,听说你要造反,那我帮你?不过…各种男神女神,随便撩哦~不甜~不要钱哦~1V1
  • 宛湄传

    宛湄传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她望向晋王世子景佑,笑道:“复仇,不过是走进一片森林,林深时见鹿罢了。”景佑回道:“深林雾浓。”庆熙三十二年,左都御史独女宛湄,一夜之间,遭受家族蒙冤,父兄贬谪。春夜梨花雨,被仇家之子云谓放走的她,活着成为了奸臣之女,佞臣之妹。三年后,晋王府中,王妃淑慎郡主新养的门客江浸月,衣褐素妆,束扇腰间,步步为营,带着那一夜雨打梨花的记忆,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复仇的深林。已有事,后必有。日光下,无新事。
  • 施设论卷

    施设论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主有鲤了

    山主有鲤了

    想当大侠,却发现自己的特殊能力是笔墨。想要发明创造,却发现脑子里只记得经文典籍。想用绝世武器,穿戴稀世铠甲,却只能蹲在角落里薅羊毛。现实,每次都给理想的王桓鲤沉重一击。在一个动荡的无人地域里建设一个安宁和谐的港湾。在一个崇外的混乱帝国里寻找已经封禁百年的根脉。在一个高武的纷乱世界里守护一个传承久远的文明。不论前路如何,王桓鲤都将昂然向前,毫不畏惧。不光因为身后的爱人和家园,身边的兄弟和同袍,还有那几千年厚重的荣誉感。男人的浪漫不光只有手中铁和心中血,还有先辈的笔和史书上墨。
  • 南鱼旧志

    南鱼旧志

    生不能尽欢,死未敢有憾。深知此世无缘,求一相见,得一同眠。――《大齐纪》1.第一人称单元文
  •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制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私营公司的经营风险,带来更多的收益。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私营公司组织结构、企业策划,营销、人事管理及生产、仓储等管理制度。希望会对私营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书中列示了一些企业制度管理的范例,有些虽然不是私营公司的制度范例,但值得大家参考。
  • 生活杂锦

    生活杂锦

    生活的好与坏,过得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记录下来留于后世
  • 重生似水流年

    重生似水流年

    ...仲夏的深夜,雷雨交加。一辆挂着南·H88888牌照的灰色劳斯莱斯汽车,正平稳行驶在青南市远郊的盘山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