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2200000081

第81章

【備】初心仰信。因緣假名。無量四諦。常住之理。深信不疑。

【註】憶念不忘。名曰念心。

【備】以此無量四諦常住之理。常憶常念。得不遺忘。

【註】真精進趣。名精進心。

【補】無間曰精。不退曰進。欲證隔歷常住之理。必藉空假為方便道。先修空觀。觀真諦理。於一心中。不為他法所間雜。曰精。念念趣入無退轉。曰進。

【註】心精智慧。名曰慧心。

【補】若一心精進。不以智慧揀擇。慮成過愆。今用智慧。使離過故。

【註】周徧湛寂。名曰定心。

【補】慧若無定。慮成狂慧。今復湛然甯寂。與理相應。

【註】定光無退。名不退心。

【記】光。即慧也。定力日深。慧光日發。定慧交資。縱或逢難。心終無退。

【註】保持不失。名護法心。

【記】心雖無退。慮有散失。兢兢自護。持令不失。

【註】回向佛地。名回向心(今文回向。在護法前。此依舊譯。瓔珞經說)。

【記】謂此菩薩。保持定光。向佛安住。所謂迴佛慈光。向佛安住也。

【註】安住無失。名為戒心。

【補】如無作律儀。依定而發。名定共。依慧而發。名道共。雖未得真道。然相似定共道共。任運防止一切過非。故言安住無失。不唯無墮四趣之愆并不退失無漏心矣。是名戒心。

【註】十方隨願。名曰願心(此依楞嚴。釋十信名。但彼在圓)。

【記】隨自本願。遊歷十方。以上求下化名願。

【補】瓔珞出十信名。不出其義。玉師依楞嚴截略字句。釋十信名。不同其義也。

【備】既楞嚴在圓。不可以彼釋此別義。今略消字句。切弗拘泥。刻劃求解也。

此十位伏三界見思煩惱。故名伏忍位。(外凡)與藏教七賢位。通教乾慧性地齊。

【註】妙玄四(三十三)云。此十信習從假入空觀。伏愛見論。(文)觀音玄下(四)云。十信通伏諸惑。正伏四住(文)。

【記】妙玄伏愛見論。即伏見思煩惱也。觀音玄中諸惑。通指見思塵沙無明。四住。除無明。合見開思。玄記云。十信緣中道。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觀空。伏斷四住也。

【補】四教義廣明此菩薩能自行。戒定慧三種聖行。亦教人行聖行。乃至若修慧聖行。即先觀生滅四諦。調伏界內見思煩惱。傍觀無生無量中道佛性之理。正用生滅四諦。伏界內屬愛屬見一切煩惱結習。皆性念處智慧力也。菩薩得是性念處。與前共緣二念處合。即堪忍地智慧善根增長。從初信心。乃至願心。十心成就。是鐵輪外凡。乾慧伏忍位也。

【註】伏忍位。輔行九下(十五)云。仁王用五忍以判別位。(文)妙宗中(十八)云。若依別教十信伏忍。仁王經疏中(十一)云。未得無漏。未能證。但能伏。不能斷。故為伏忍智也。

【記】仁王經云。五忍是菩薩法。謂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下。為菩薩修般若。然是用判別位文也。妙宗中下。判別十信伏忍。仁王經菩薩教化品疏云。地前三賢。未得無漏。未能證。但能伏。不能斷。故為伏也。以有智故。能伏煩惱。初二三地。得無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無生。名順忍。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十一二地。得菩薩果。名寂滅忍。以初地得無漏信。是別教意也。故引疏以釋十信名伏忍位。然三賢內凡。尚為伏忍。況十信外凡乎。判位隨機不同。仰信而已。

【註】與藏通齊者。格量伏惑義齊也(下去格量准此)。

【記】偈云。七賢七位藏初機。通教位中一二齊。別信并圓五品位。見思初伏在凡居。

【註】此位出假。即名上根。淨名疏七(二十)云。菩薩化物心重。自行則輕。故慈悲重者。不務斷結。從相似空解即便出假。見思未斷。故言有疾(文)。

【記】淨名疏下。證釋菩薩出假意。所謂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也。有疾者。稱為導師也。

二內凡三。初十住二。初正明十住位次。

次明十住者。

【註】四教義四(五)云。此十通名住者。會理之心。名之為住。

【記】此節釋明住名之所以也。儀文一句。是標徵。註文。是引釋。仁王經云。入理般若。名住。華嚴蔬云。慧住於理。名住。理為所住。慧為能住。是能所合釋也。

一發心住。(斷三界見惑盡。與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見地齊)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具足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已上六住。斷三界思惑盡。得位不退。與藏通二佛齊)。

【備】辨訛云。論別七住所斷惑。應言與藏通二乘齊。今言二佛齊者。當知藏通。果佛位勝二乘。若論斷惑。則無異也。

【記】初住斷見盡者。四教義云。體假入空觀成。發真無漏。見真諦理。斷界內見思九十八使。名發心住。乃是以伏從斷。故言斷九十八使。其實只斷見惑八十八使。伏思惑十使。頌云。果位須陀預聖流。與通三四地齊儔。并連別住圓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又二住至七住與藏通二佛齊者。頌云。圓別信住二之七。藏通極果皆同級。同除四住證偏真。內外塵沙分斷伏。故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也。

【補】發心住有二義。一發真解。住偏真法性理。二出中道似解。住第一義佛性理。若生偏真解。即通教八人見地智斷齊。生中道似解。是初得別教善有漏五陰。入別教內凡性地柔順忍位。

【註】於諸劫中。行十信心。不作邪見。廣求智慧。名發心住。

【記】瓔珞經云。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沙佛。二恒沙佛所。行十信心。信常住三寶。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修一切行。一切法門。乃至始入空界。故名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來。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創起大心。發心即住。名發心住。即信成就心。破見惑。故無邪見欲。見真諦理。故廣求智慧。

【註】常隨空心。淨諸法門名治地住。

【記】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鍊治心地。使悲智增明也。

【補】空即真諦。心。即真無漏智。即前初住所發見理之智。由此真智。方證空理。故曰空心。今謂斷思重慮緣真。故云常隨。諸法門者。即六度等。然住前雖修此法門。但未見理。不離於惑。皆成有漏。不得名淨。今見理已。常隨理心。修諸法門。則能忘相。如修檀時。能達三輪體空。名淨。修尸羅時。性重譏嫌。等無差別。乃至修禪。靜散無妨。常隨理心。而成無漏。故言淨。門。謂能通至佛果故。

【註】長養眾行。名修行住。

【記】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眾行。即諸法門也。

【註】生在佛家。種性清淨。名生貴住。

【記】佛家。有二。一菩提家。二真如家。生亦二。一解生。二證生。解生。生菩提家。證生。生真如家。今是解生。生佛菩提心家也。又生佛家有三。一菩提心家。初住即生。二大教王家今四住生。此皆解生。三法界家。至初地生。此證生也。謂諸佛從三世真如實際中生。則其種性。至淨至貴。別教四住菩薩。生在佛家。名生貴住。

【註】多習無量諸善根。名具足方便住。

【記】菩薩生佛家。克肖於佛。故帶真隨俗。習無量善根。方便成就具足。

【註】成就第六般若法門。名正心住。

【備】菩薩成就般若。則慧心方為真正。

【補】五度是行行。今般若是慧行。事障除。正理顯。曰成就。

【註】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名不退住。

【補】見思阻乎空寂。從二住來。用入理智。重慮緣真。至此思惑畢竟斷盡。永無三界生因。徹證無生畢竟空界。名不退也。

【註】得位不退者。初住至七住。位不退。八住至十向。行不退。初地已上。念不退。

【記】位不退者。入空觀。永無退失超凡之位。行不退者。入假觀。不退化他真正之行。念不退者。入中觀不退中道常住正念。雖通舉三種不退明別位賢聖。今取位不退。以釋前之七住也。

【註】妙玄四(十一)云。見思破故。得位不退。真諦三昧成。塵沙破故。得行不退。俗諦三昧成。無明破故。得念不退。中諦三昧成(文)。

【補】真諦三昧。離見愛為調直。俗諦三昧。以稱機為調直。中諦三昧。無二邊曲為調直。故通言三昧。

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已上三住斷界內塵沙。伏界外塵沙。前二不知名目)。

【備】辨訛云。不知名目者。以藏通佛。但知界內塵沙。不知界外塵沙也。止觀云。得法眼。證俗諦。通教入假。即進斷色心無知。則知前二教。既能斷界內塵沙。豈不知耶。謂不知者。藏通極果。不知別教八九十住界外塵沙名目。以其但齊七住也。

【註】不生邪倒破菩提心。名童真住。

【補】菩提心者。佛心也。佛以化利眾生為心。凡外起愛見邪倒。自他俱失。二乘起灰斷邪倒。不能利人自利亦不究竟。俱不發菩提心。故不論破。菩薩最初發菩提心。惟恐生邪倒以破之。今愛見七住斷盡。不生外凡邪倒破菩提心矣。復不住空而入假。不生二乘邪倒破菩提心矣。童真者。從喻立名。世人初生。天真純粹。名為童真。例今菩薩。悲智堅固。不破菩提心者。名童真也。

【註】從佛王教。而生於解。當紹佛位。名法王子住。

【記】從佛王教生解。是從佛法生。如佛化度。故云當紹佛種。

【註】觀空無相。得無生心。法水灌頂。名灌頂住。

【補】菩薩常觀空理。得無生忍。諸佛法水。灌其心頂。名灌頂也。問。此得真智與前七住無異。何以見其超勝於前。若從八住來。即能從空出假。至今十住名灌頂者。應以俗智灌頂。何言真智耶。答。真是實智俗是權智。化他用權。自行用實。今此二位。雖是俗智利生超勝於前。然約自行。修證入位。用實而不用權。故言真智法水。又此雖是照俗之位。然必證真。方能了俗。俗智從真智而起。推功歸本。名無生心。有此二義。言真智也。

【註】斷界內塵沙等者。正修假觀為伏。觀成俗顯為斷。輔行一下(九)云。塵沙者。譬無知數多(文)。

【記】正修假觀時。但伏界內塵沙。未伏界外塵沙。直待假成俗備。方斷界內塵沙。伏彼界外塵沙。當知伏惑如壓草。斷惑。如刈草。此明斷伏也。輔行下。以譬顯塵沙之名也。以菩薩不知眾生病。不知法門藥。此等無知之惑。如塵若沙。故名塵沙也。

【註】然塵沙惑。只是通別見思。就所化眾生得名。妙宗上(廿六)云。眾生見思重數。如塵若沙。究論其體。即劣慧也。如妙樂云。不染污無知劣慧為體。以其不能分別藥病故也。若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即斷塵沙相也。懶於化導。為塵沙習。

【記】界內塵沙。是通見思。界外塵沙。是別見思。如所化六凡之機。不能知病與藥。令斷通見思。於菩薩成界內塵沙。所化三乘之機。不能知病與藥。令斷別見思。於菩薩成界外塵沙。故菩薩塵沙惑。就所化眾生得名也。妙宗下。釋名體。如妙樂下。證釋。妙樂明小乘立二無如。一染污無知。無明為體。見思惑也。二不染污無知。劣慧為體。塵沙惑也。菩薩不能分別藥病。而成塵沙。故云劣慧為體也。

【補】止觀所示入假有三。謂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不了此三。名惑。徧觀徧學。名伏。稱機用與。名斷。所知不盡。名為習氣。

【註】且三品塵沙。與三根出假何異。蓋三品塵沙約一人豎論。三根出假。約三人橫辨。又三根出假。通乎四教。三品塵沙。局在別論。

同类推荐
  • The Story of the Amulet

    The Story of the Amu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答

    春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风闸

    清风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僧戒本

    四分僧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包村干部的艳遇

    包村干部的艳遇

    李明瑾是乡办公室主任,人年轻,今年才26岁,精明能干,在办公室两年来从未出现过差错。他人长得很帅,又是本科文化,很得王书记赏识。李明瑾正在办公室内排轮流值日表,手机响了,电话是王书记打来的:“明瑾,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李明瑾匆忙来到王书记办公室。王书记笑着说:“明瑾,找你不为别事,我准备让你去天河村包村。”见李明瑾有点犹豫,王书记又道,“我也不舍得让你去,办公室你是顶梁柱,可天河村是个乱村,各项工作一直落后,必须得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才顶得住,让谁去都不合适,想来想去你精明能干,又有韧劲,是最佳人选。
  •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这本《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伴随》编辑部编著,为中外经典散文读库的心迹卷。《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收入了梁遇春、何其芳、巴金、鲁迅、徐志摩、拜伦、蒙田、卢梭、雨果、屠格涅夫等中外名家的经典散文,包括《又是一年春草绿》、《爱晚亭》、《迟暮的花》、《生活是存在的痛苦体验》等。
  • 风从指尖划过

    风从指尖划过

    我是沈凉楹,在我遇见寒硙前,我从未料到我会在意一个人,他莽莽撞撞的闯进我的世界,从此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我发现我的目光会开始追随他的身影,情绪变得患得患失。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在这个世上,最美好的莫过于喜欢一个人,但是一切都结束了,如今我们要从对方的世界里退出来,我不是缺乏爱他的勇气,只是我已经彻底迷茫了,我究竟对他,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 神佛散尽

    神佛散尽

    相传,在那三十三天之上的如意天,曾有堪与西天如来比肩的神佛。也不知在多少世多少劫以前,双方爆发过一场后世鲜有记载的神佛之战。是役,天庭全毁,西天极乐圣景消失十之八九。漫天神佛死伤无数。如意天从此销声匿迹。
  • 偷心帅盟主:朝露,御江

    偷心帅盟主:朝露,御江

    岔路上,红嫁衣的女子掳了帅哥直接塞进花轿!姐姐啊,饶了我吧——你的未婚夫人称‘血魔’唉,他不整死我才怪!御江城里还有一位人人恨得牙痒痒的魔鬼王爷?我只想回家讨老婆生儿子!我不要呆在这个见鬼的变态地方——可恶的时空精灵把穿越的意外推得一干二净!什么?!还要我自己去把大家都找出来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
  • 树下世界

    树下世界

    戈五鞥,学生一枚,意外的撞在树上,结果此树非同寻常。拿着一块石头,来到树下世界。这个世界很疯狂,疯狂到了只有一条规则,实力为王!这条规则之下的世界,一石激起千层浪,戈五鞥随波逐流。奔波之中,发觉石头并不简单,同时也搞不清楚自己是谁。我是谁这样的千古难题,待他解开之时,疑问重重,我在哪?
  • 南极底下有什么

    南极底下有什么

    南极之地冰层下到底隐藏了什么,人类的来源之谜,跟随陈河的脚步,去揭开那一层未知的面纱
  • 万界之最强哥斯拉

    万界之最强哥斯拉

    哥斯拉是谁?在人马座星系,人们称他为怪兽之王;在艾克西夫人的眼里,他是能够力敌基多拉的可怕存在;在毕鲁萨鲁多人的面前他是杀不死的战神;而在地球人的眼中,他就是救世主!群号;949926374推荐一本王者系统好书《从狐妖开始无限乱入》
  • 暴君的蛇蝎宠后

    暴君的蛇蝎宠后

    她是闻名七国的仙临寺内唯一的女娃,圣僧选中的弟子,气质若仙,却为一人甘心踏入魑魅秦宫,最终惨死。然,天命运转,她再度醒来,却不再是她。面对宫中永不停息的阴谋毒计,她轻然一笑,貌若天仙,手段却是凶残如鬼!别人逆她一寸,必还十丈!如若触犯,必须要死!小小王宫,七国天下,她素手翻天,惊世骇人!然而,在不知不觉间,曾经被她相护的人却渐渐走进她的视野里,当她察觉时,那人已经世人之上,无人能及的存在!为她,平六国,统天下,他甘之如饴。为她,杀万人,焚百书,他背负暴君之名。*世人皆说景陵残暴凶狠,毫无人性,却不知道他为了君兰倾尽了柔情,对其他人,只有无情。世人皆说景陵是暴君,却不知道景陵的残暴源于秦君兰的教导。*她说,“因为我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什么都可以是!”他说,“你想要的,我去取,若世人拦我,我便杀人,若神佛多事,我便屠神。”*正剧,一生一世,一夫一妻。请勿参考历史,奴家伤不起。
  • 温暖如约而至

    温暖如约而至

    小萌宝拉着陌梓桐的衣角四处张望,奶里奶气的说:“宝贝妈咪,苍爹地不在,我们要不要逃跑?”“好机会!当然跑!”陌梓桐抱起小萌宝就跑,身后传来低沉的声音……“女人,你最好马上停下!该死的,你还跑!”她全当没听见一路往前,最终连人带宝一并抓回。总裁大人,求放过……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