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800000011

第11章

但是现在,我置身于茫茫人海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时空,虽然四周来往穿梭的行人都和我一样长着鼻子眼睛嘴巴,可我竟觉得自己像置身于外星球般的举步为艰。

眼下,我必须先到栖身之所,我席卷的那些碎银子和手饰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可是我现在拖着一个十二岁孩童的身体能做什么呢?去给人做丫头,一辈子伺候人?这个朝代,我想像不出还有什么职业适合我这个一无文凭二无一技之长的千金小姐了。

我将包裹紧紧的抱在胸前,害怕它不翼而飞。它现在可是我在这个朝代唯一的家当,是和我性命一样的重要。我环顾四周,向左向右向前向后?从未做出过什么重大决定的我,现在竟为了如何走路而犯难。

我不能像一根电杆似的杵在大街上,我深吸一口气,迈出在荆州的第一步。

向前走,事事向前,总会有好兆头的。

后来才知道,我若不向前走,我在南唐的际遇是不是就会彻底的被颠覆。

没走多远,便看到一小群人在围观什么。我好奇的走近,却看到一个府邸的朱漆铜环大门,门前的一对石狮子威然屹立。铜玲般大的眼睛直瞪着我。

我抬头去看屋檐的扁额,上面有两个金漆大字“朱府”。看这豪气的大门,定是与周家一样富裕的大家族。

正当我发愣之时,一阵婉转动听的歌声触动了我的听觉,并触动了我的心弦。那声音来自人群之中,是谁有着这样惊人心魄的歌喉?

我挤身进人群里,看到一个小女孩正边歌边舞,舞姿也是柔娆多姿。那女孩明目皓齿,长大了也是水灵灵的美人。

却不知她在这里又歌又舞的做什么?难道是在卖艺?我若有多余的钱,定会赏给她。可惜,我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可是很快,我幼稚的想法便被打破。耳边又听见一妙龄女子的声音:“好了,这孩子我收下了。”

寻声望去,见到一位身着绿色烟罗长裙的美丽女子,高梳了发髻,头饰甚少,却更显她的清秀之美。

“谢谢姑娘。”一位白发老妪感激涕零的给那女子鞠躬做揖,那女子连忙将她扶起,姿态甚是优美。

“珠儿,今后可要听姑娘的话,奶奶会来看你的。”老妪对小女孩说罢便老泪纵横了。她身上的灰色衣物遍布补丁,仿似是比我此时更穷困之人了。

难道她是将自己的孙女卖作丫环?

“奶奶,珠儿一定会听话的。”小女孩懂事的伸手去擦她奶奶脸上的泪水。

老奶奶抱抱小女孩,便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这时候,那位姑娘对她身旁的一位红衣女子低语一句:“先带她进去梳妆打扮吧。”

那红衣女子便领着女孩进了朱府的大门。

这朱家还真是奇异,招个丫环也要看人家是否能歌善舞。丫环是做事的,又不是作秀的,任它多才多艺也会被粗活杂活的给淹没了。

虽然这样,我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寻得栖身之处的机会。哎,谁叫自己找罪受,本是被人伺候的主,偏要去做伺候别人的奴。

“姐姐,能收我吗?”我从人群中钻了出来,站在那位姑娘的面前。

姑娘看着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温柔的笑着说:“对不起,我们只收小女孩,不收小男孩。”

敢情只招丫头片子。可见我这一身女扮男装的装束是成功的,不然一路上,王常和刘志两个也未发现我是女儿身。现下,这位美丽的姑娘也误以为我是男儿身。

“姐姐,我是女孩子。”我说着,便伸手将头上已经很脏的白布巾取了下来,一头乌黑长发便泄了下来。

姑娘虽见我是女孩子,但脸上仍露出犹豫的脸色。她见着我衣衫烂缕似乎是很需要有一个温暖的栖所,可是我好像又不太符合她的标准。她不忍拒绝我,所以她犹豫。

“姐姐,我也会唱歌跳舞的。”我想着刚才那个小女孩歌舞一遍之后才进了门,所以赶紧说。

“那你唱唱跳跳。”姑娘始终很温柔的说。

唱什么,跳什么?舞几个古代舞蹈动作不难,可是唱古代歌曲就难了。我搜肠刮肚的想了一通,终于想起了邓丽君的《独上西楼》。

这是李煜的词啊,只是这时正在享乐的他,还没有写下这首悲伤的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唱罢,姑娘竟轻拍了手掌说:“音色不错。你可知这凄婉之词是谁做的?”

我迟疑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的说:“是李煜,南唐君主。”

同类推荐
  • 丞相大人赖上门

    丞相大人赖上门

    穿越成了传说中的极品亲戚,杨思思填完了原主留下的坑,一心一意赚钱。可是回过头来却又变成了被催婚一族。杨思思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身段(吨位),歇下了减肥的心思,还是这样有安全感。可是她都这样了,怎么还有人往前凑?(新书《天赐符妃》已发,求支持)
  • 喜劫良缘:女太监有喜了

    喜劫良缘:女太监有喜了

    作为一个小太监,墨青微有两件事情非常担心。第一件事情:当今摄政王和皇帝都以搜查要犯为由,下令阖宫搜查,并且重点强调要重新验明宫中所有太监们的正身。第二件事情:她是个女的,混在太监堆里的女太监,并且还霸凌了摄政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雾与云生

    雾与云生

    傻乎乎的饭馆老板娘雾,与将军府的废柴嫡子苏云生,遇见了就无法躲过去的缘分,到底该何去何从?
  • 匣中曲

    匣中曲

    第一次见,她骂他无礼;第二次见,他因兄长之命给她送了只猫;第三次见,他便生了不该生的念头。没皮没脸的闲散王爷怎么能栽在一个女子手中,更何况这个女子还是他皇帝二哥所爱之人。你冷若冰霜那又怎样,我扛冻。
  • 延庆郡王妃

    延庆郡王妃

    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国力凋敝,内忧外患。一方面,大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节度使藩镇割据一方;另一方面,大唐与周围国家关系恶化,当时唐王朝风雨飘摇,只得让皇室公主和亲回纥;终于,历经三代皇帝的南征北战,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大唐基本收复了安史之乱失去的土地,又恢复了统一…然,统一后的大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生在安史之乱平息之后的沅兰,沅芷,沅茞是张丞相家的三位姑娘大姑娘沅兰是京城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二姑娘沅芷在京城同样出名,但她琴棋书画样样不出挑,是以其武力值和‘容貌’轰动京城三姑娘沅茞以美貌闻名京城,她自幼生得一副好颜色,却娇蛮无礼,因此她名声之臭仅次于臭名远扬的二姑娘沅茞…
热门推荐
  • 桃花劫,妖后别想逃!

    桃花劫,妖后别想逃!

    樱花树下........红衣男子手举着长剑指向白衣女子,神情那么忧伤:“阿璃,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白衣女子闭上双眼,“阿墨,我不会背叛我国百姓,我是一国的公主,既然我们是敌对的,那么,你就当我是你的敌人吧。”简介无力,请看正文,这不是虐的。
  • 至尊掌控

    至尊掌控

    郝威一个一无是处的青年,在一场车祸之中,灵魂穿越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不断出现的无数机遇,最后修炼成无上的仙法,达到仙界的顶端,掌控着所有的一切。
  • 狄金森全集

    狄金森全集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 致胜大数据时代的50种思维方法

    致胜大数据时代的50种思维方法

    近几年,“大数据”变成了香饽饽,是各大企业、公司、媒体甚至是学者都津津乐道的东西。他们说着自己的见解和理论,但唯一相同的观点就是——大数据时代对人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即将成为改变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革新,我们已经总结和掌握了一些大数据思维,而这些思维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商业启发,值得我们去详深入认知和熟练运用。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由文舒所著的《最是元曲销魂》用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个个曲人和一首首元曲,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浪漫的文笔漫谈古今人事沧桑,写作视角独特,语言则更加洗练柔美,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读。
  • 重生之小福星

    重生之小福星

    古代无名无姓的替身少女,死后带着记忆重生在了86年代,从此成为一个小福星。福星也有烦恼,那就是家人太宠着我了怎么办?
  • 丑女重生:秦少请住手

    丑女重生:秦少请住手

    程思璇心中一直有个疑惑,在那场自杀中,秦然为什么会救下素昧平生的她?以天神的姿态,助她涅槃重生。以守护者的身份,保她一世平安。当她摘下丑陋至极的人皮面具,跨进这步步旋涡中,不禁迷失了自己。深陷谜团,缘起缘灭,究竟,是谁先导演了这场戏?当爱情与恨意相互碰撞,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最终是谁改变了谁?
  •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中国研究)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中国研究)

    改革开放伊始,法学界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讨论唱响了法制和人权思想解放的号角,从此我国法学研究进入了新纪元。本书收入的相关主题论文忠实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学界的思想面貌,是新中国法学发展过程中难得的历史文献。
  • 魔婴传

    魔婴传

    道者,无上无下,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经乎汗漫之门,游乎窈眇之野,逍遥恍惚之中,徜徉仿佛之表,得之者,咽九华于云端,咀六气于丹霞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