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2800000004

第4章 纪事二

宋史张去华传去华父谊长兴中和凝掌贡举谊举

进士调补耀州团练推官晋天福初代还会凝由内

署拜端明殿学士署门不接宾客谊闻之即日致书

于凝以为切近之职实当顾问四方利害所宜询访

若不接宾客聋瞽耳目坐亏职业虽欲为自安计其

可得乎凝奇之他日荐于宰相桑维翰曰凝门生中

有张谊者性介直颇涉词艺可补谏议未几超拜左

拾遗

边光范传广顺中光范为礼部侍郎时礼部侍郎于

贡部或掌或否光范拜官将及秋试乃言于执政曰

单门偶进何言名第若他曹公事光范不敢辞若处

文衡校阅名贤品藻优劣非下走所能执政曰公晋

末为翰林枢密直学士勿避事也及期光范辞疾乃

以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掌之时论多其知

赵上交传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上交申

明条制颇为精密始复糊名考校擢扈载甲科及取

梁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

刘温叟传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显德初迁礼部

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

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

相继登第温叟立朝有德望精赏鉴门生中尤器杨

徽之赵邻几后皆为名士

范质传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

学士典贡部览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

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囗其后质登相

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皆与凝同云(

按五代史和凝传云凝及

第第五后知贡举选质亦第五名次与宋史互异盖宋史本之闻见前录相传作第十三也)

李昉传开宝二年拜中书舍人未几直学士院三年

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

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

刘审琼传开宝中累迁至军器库使会枢密使李崇

矩门人郑伸击登闻鼓诬告崇矩受太原席羲叟黄

金私结翰林学士扈蒙以甲科私羲叟引审琼为证

上怒召审琼诘问审琼具言其诬枉得解遂出知镇

贾黄中传太平兴国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

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

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简拔寒俊

宋白传白召入翰林为学士端拱初加礼部侍郎又

知贡举白凡三掌贡士颇致讥议然所得士如苏易

简王禹偁胡宿李宗谔辈皆其人也是时命复旧制

专委有司白所取二十八人罢退既众群议嚣然太

宗遽召已黜者临轩覆试连放马国祥叶齐等八百

余人焉白尝过何承矩家方陈倡优饮宴有进士赵

庆者素无行检游承矩之门因潜出拜白求为荐名

及掌贡部庆遂获荐人多指以为辞又女弟适王沔

淳化二年沔罢参知政事时寇准方诋讦求进故沔

被出复言白家用黄金器盖举人所赂其实白尝奉

诏撰钱惟浚碑得涂金器尔

曾从龙传从龙知贡举疏奏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

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

策以观其才异时谋王断国皆由此其选比来循习

成风文气不振学不务根柢辞不尚体要涉猎未精

议论疏陋缀缉虽繁气象萎薾愿下臣此章风厉中

外澄源正本莫甚于斯诏从之

苏易简传易简以右拾遗知制诰雍熙二年与贾黄

中同知贡举有诏凡亲属就举者籍名别试易简妻

弟崔范匿父丧充贡奏名在上第又王千里者水部

员外郎孚之子协为孚门生千里预荐上闻坐范及

千里罪易简缘是罢知制诰

郭贽传贽性温和颇能延誉时隽赵昌言儿时一见

器之及掌贡部以为奏名之首后卒贵显

王佑传佑字景叔大名萃人干德三年知制诰后拜

兵部侍郎初佑知贡举多拔擢寒俊毕士安柴成务

皆其所取也后与其子旦同入两制居中书

冯拯传咸平初坐试开封进士赋涉讥讪下拯御史

台未几释之

刘师道传师道官枢密直学士弟几道举进士礼部

奏名将廷试近制悉糊名较等陈尧咨当为考官教

几道于卷中密为识号几道既擢第事泄诏落其籍

永不预举师道固求辨理诏曹利用边肃阎承翰诣

御史府推治之坐论奏诬罔责为忠武军行军司马

尧咨免所居官为郓州团练副使

陈恕传咸平五年知贡举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

贡士悉被黜退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

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

时议称之恕每自叹曰吾得曾名世才也不愧于知

人矣

毕士安传士安端方沉雅有清识王禹偁陈彭年皆

门人也禹偁济州人幼时以事至士安官舍士安识

其非常童留之教以学举业日显后遂登科进用更

在士安前及士安知制诰其命乃禹偁词也

陈彭年传景德三年彭年为刑部员外郎与晁迥同

知贡举请令有司详定考试条式真宗因命彭年与

戚纶参定多革旧制专务防闲其所取者不复拣择

文行止较一日之艺虽杜绝请托然置中等者或非

宿名之士

赵安仁传咸平三年同知贡举景德二年春又与晁

迥等同知贡举大中祥符八年知贡举三典春闱择

士平允是故独无讥诮上再赐诗嘉之

王钦若传钦若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以郊祀恩

加给事中河阴民常德方讼临津县尉任懿赂钦若

得中第事下御史台劾治初钦若咸平中尝知贡举

懿举诸科寓僧仁雅舍仁雅识僧惠秦者与钦若厚

懿与惠秦约以银三百五十两赂钦若书其数于纸

令惠秦持去会钦若已入院属钦若客纳所书于钦

若妻李氏惠秦减所书银百两欲自取之李氏令奴

祁睿书懿名于臂并以所约银告钦若懿再入试第

五场睿复持汤饮至贡院钦若密令奴索取银懿未

即与而登科去仁雅驰书河阴始归之德方得其书

以告御史中丞赵昌言昌言以闻既捕祁睿等亦请

逮钦若属吏祁睿本亳小吏虽从钦若久而名犹隶

亳州钦若乃言向未有祁睿惠秦亦不及门帝方顾

钦若厚命邢昺阎承翰等于太常寺别鞫之懿更云

妻兄张驾识知举官洪湛尝俱造湛门始但以银属

二僧不知达主司为谁昺等遂诬湛受懿银湛适使

陕西还而狱已具时驾且死睿又悉遁去钦若因得

固执祁睿休役后始佣于家他奴使多新募不识惠

秦故皆无证验湛坐削籍流儋州而钦若遂免方湛

代王旦入知贡举懿已试第三场及官收湛赃家无

有也乃以湛假梁颢白金器输官湛遂死贬所人知

其冤而钦若恃势人莫敢言者

刘筠传筠景德以来居文翰之选其文辞善对偶尤

工为诗初为杨亿所识拔后遂与齐名时号杨刘凡

三入禁林又三典贡部以策论升降天下士自筠为

张锡传锡官翰林侍读学士初举广文馆进士考官

任随以为第一及随死无子锡屡赒其家

晏殊传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

其门

欧阳修传修为翰林学士知嘉佑二年贡举时士子

尚为险囗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

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

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苏轼传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

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

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

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

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掌禹锡传禹锡考试开封国学进士命题皆奇奥士

子惮之目为难题掌公

叶祖洽传祖洽字敦礼邵武人熙宁初策试进士祖

洽所对专投合用事者考官宋敏求苏轼欲黜之吕

惠卿擢为第一

苏轼传元佑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

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

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李廌传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

奋立少长以学问称乡里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

轼谓其笔墨澜囗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

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廌再拜受教

又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曰张耒秦观之流也

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吕大防叹

曰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轼与范祖禹谋曰廌虽

在山林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于路隅昔人所

叹我曹得无意哉将同荐诸朝未几相继去国不果

卫肤敏传肤敏为中书舍人知贡举有进士何烈对

省试策谬称臣谏官李处遁乞正考官卤莽之罪以

集英殿修撰提举洞霄宫或谓肤敏在后省论事为

黄潜善汪伯彦所恶故因事斥之

王居正传居正少嗜学工文辞入太学时习新经字

说者主司辄置高选居正语人曰穷通自有时心之

是非可改邪流落十余年司业黄齐得其文曰王佐

才也及同知贡举欲擢为首以风多士他考官持之

置次选

刘一止传一止为秘书省校书郎考两浙类试以科

举方变欲得通时务者同列皆患无其人一止出一

卷曰是真为首启号乃张九成也众皆厌服

赵逵传绍兴二十六年迁著作郎寻除起居郎明年

同知贡举尽公考阅革旧弊遂得王十朋阎安中

吕祖谦传祖谦尝读陆九渊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

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江西小陆之文也揭示果九

渊人服其精鉴

蔡幼学传幼学字行之嘉定初同楼钥知贡举时正

学久锢士专于声律度数其学支离幼学始取义理

之文士习渐复于正

徐经孙传经孙通判潭州师陈韡雅相知事必咨而

后行秩满为监察御史升安抚使召为秘书监兼太

子谕德经孙为安抚时韡家居门人故吏有挠法者

不得逞相与摇撼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

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

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经孙造朝具白于政府事

上闻帝大怒谕宰执曰陈韡老谬至此宜亟罢之于

是经孙再诣政府言某韡门生也前日之白公也苟

韡以是得罪人谓我何请之不置俾自乞闲明通判

无罪识者韪之

遵尧录国初取士宗伯之司旷而未设但择名臣有

闻望于禁掖台省者权典之太祖尝谓近臣曰闻及

第举人呼有司为恩门自称门生见知举官辄拜之

此甚薄俗非推公取士之道又缙绅间多以所知进

士致书主司谓之公荐朕虑误取虚誉当悉禁之

归田录嘉佑二年余与端明韩子华翰长王禹玉侍

读范景仁龙图梅公仪同知礼部贡举辟梅圣俞为

小试官凡锁院五十日六人者相与唱和为古律歌

诗一百七十余篇集为三卷禹玉余为校理时武成

王庙所解进士也至此新入翰林与余同院又同知

贡举故禹玉赠余云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

东堂余答云昔时叨入武成宫曾看挥毫气吐虹梦

寐闲思十年事笑谈今此一囗同喜君新赐黄金带

顾我宜为白发翁也天圣中余举进士国学南省皆

第一人荐名其后景仁相继亦然故景仁赠余云

淡墨题名第一人孤生何幸继前尘也圣俞自天圣

中与余为诗友余尝赠以蟠桃诗有韩孟之戏故至

此梅赠余云犹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而

子华笔力豪赡公仪文思温雅而敏捷皆勍敌也前

此为南省试官者多窘束条制不少放怀余六人者

欢然相得群居终日长篇险韵众制交作笔吏疲于

写录僮史奔走往来间以滑稽嘲谑形于风刺更相

酬酢往往烘堂绝倒自谓一时盛事前此未之或有

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今

市井交易又囗其五谓之依除咸平五年陈恕知贡

举选士最精所解七十二人王沂公曾为第一御试

又落其半而及第者三十八人沂公又为第一故京

师为语曰南省解一百依除殿前放五十省陌也是

岁取人虽少得士最多宰相三人乃沂公与王公随

章公得象参知政事一人韩公亿侍读学士一人李

仲容御史中丞一人王臻知制诰一人陈知微而汪

白青杨楷二人虽不达而皆以文学知名当世

闻见后录杨大年为翰林学士适礼部试天下士一

日会乡里待试者或云学士必持文衡幸预有以教

之大年作色拂衣而入则曰于休哉大年果知贡举

凡程文用于休哉者皆中选而当时坐中之客半不

以为意不用也

晏公不喜欧阳公故欧阳公自分镇叙谢有曰出门

馆不为不旧受恩知不为不深然足迹不及于宾阶

书问不通于执事岂非飘流之质愈远而弥囗孤拙

之心易危而多畏动常得咎举辄累人故于退藏非

止自便偶因天幸得请郡符问遗老之所思流风未

远瞻大邦之为殿接壤相交晏公得之对宾客占十

数语授书史作报客曰欧阳公有文声似太草草晏

公曰答一知举时门生已过矣

江南野录陈彭年大中祥符中同知贡举省试榜出

有甥不预选怒入其第会彭年未来于几上得责敕

乃题其背曰彭年头脑太冬烘眼似朱砂鬓似蓬纰

缪幸叨三字内荒唐仍在四人中取他权势欺明主

落却亲情卖至公千百孤寒齐下泪斯言无路达尧

聪彭年怒抱其敕入奏章圣见而不悦然释其罪

懒真子元佑中东坡知贡举日并行诗赋经义书题

中出而难任人蛮夷率服注云任佞也难者拒之使

不得进也难任人则忠信昭而四夷服东坡习大科

日曾作忠信昭而四夷服论而新经与注意同当时

举子谓东坡故与金陵异说以为难于任人则得贤

者故四夷服及东坡见说怒曰举子至不识字辄以

难为难尽黜之惟作难字者皆得盖东坡原不曾见

新经而举子未尝读注故也闻之于柴慎微

李宗谔先公谈录先公尝言座主王公仁裕知举时

已年高有数子皆早亡诸孙并幼每诸门生至门必

延于中堂公与夫人欧阳氏偶坐受诸生拜一如儿

孙礼然后备酒馔命诸生侍坐至于饼饵羹臛之物

皆公与夫人亲手调品以授诸生甚于慈母之视婴

儿也公文章之外尤精音律至酒酣则尽出乐器公

自取小管色吹弄诸生有善丝竹者亦各使献其能

或间以分题联句未尝不尽欢焉忽一日生徒毕集

出一诗版县于客次曰二百一十四门生春风初长

羽毛成掷金换得天边桂凿壁偷将榜上名何幸不

才逢圣世偶将囗网罩群英衰翁渐老儿孙小异日

知谁略有情公后有一孙名全禧终于绵州西昌令

一女适何东薛氏甚贤明今亦亡矣

后山谈丛陈恕领春官以王文正为举首岁中拔刘

子仪于帝选白云吾得二俊名世才也是不愧于知

人杨文公以为然谓王扬休山立宗庙器也

渑水燕谈录张邓公士逊以监察御史为诸科考试

官以举子有当避亲者求免去主司不从真宗嘉之

自后试官亲戚悉牒送别头考校至今着为令

梦溪笔谈郑毅夫自负时名国子监以第五人选意

甚不平谢主司启词有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

章止得第五之句又云骐骥已老甘驽马以先之巨

鳌不灵因顽石之在上主司深衔之他日廷策主司

复为考官必欲黜落以报其不逊有试业似獬者枉

遭斥逐既而发考卷则獬乃第一人及第又嘉佑中

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囗崄之语学者翕

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

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时体为之一变欧阳之功

也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

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

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

几也复数年公为御试考官而几在庭公曰除恶务

方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有一士人论曰

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公曰吾已得刘几矣既

黜乃吴人萧稷也是时试尧舜性之赋有曰故得静

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公

大称赏擢为第一人及唱名乃刘辉人有识之者曰

此刘几也易名矣公愕然久之因欲成就其名小赋

有内积安行之德盖禀于天公以谓积近于学改为

蕴人莫不以公为知言

青箱杂记盛文肃公正刚塞绝无它肠而性微狷急

时为内相孙抃方召议馆职以文投之文肃大怒曰

投贽尽皆邪道非公朝所尚呵责再三孙惶恐失措

而退比试学士院孙夙夕忧其摈落文肃乃题所试

卷为三等上其公正如此

石林燕语苏参政易简登科时宋尚书白为南省主

文后七年宋为翰林学士承旨而苏相继入院同为

学士宋尝赠诗云昔日曾为尺木阶今朝真是青云

友欧阳文忠亦王禹玉南庙主文相距十六年亦同

为学士故欧公诗有喜君新赐黄金带顾我今为白

发翁之句二事诚一时文物之盛也

范文正公以晏元献荐入馆终身以门生事之后虽

名位相亚亦不敢少变庆历末晏公守宛丘文正赴

南阳道过特留欢饮数日其书题门状犹皆称门生

将别以诗叙殷勤投元献而去有曾入黄扉陪国论

却来绛帐就师资之句闻者无不叹服

咸平三年王魏公知举数日即院中拜同知枢密院

事当时以为科举盛事余绍圣试礼部时邓安惠公

温伯以翰林学士承旨知举不就拜尚书右丞时试

已第二场邓公自厅事上马扬鞭左右揖诸生而去

自魏公后继之者惟邓公也

石林诗话刘丞相莘老殿试时苏丞相子容为详定

官子容后尹南京莘老复佥判在幕中相与欢甚元

佑初莘老自中司入为左丞子容犹为翰林学士承

旨及莘老迁黄门子容始为左丞莘老宿东省尝以

诗寄子容云膺门早岁预登龙俭幕中间托下风敢

谓弹冠烦贡禹每思移疾避胡公盖记前事而子容

答之有末路自惊黄发老平时曾识黑头公之句当

时以为盛事又三年莘老既相而罢子容始践其位

至和嘉佑间场屋举子为文尚奇涩读或不能成句

欧阳文忠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

黜之时范景仁王禹玉梅公仪等同事而梅圣俞为

参详官未引试前唱酬诗极多文忠有无哗战士衔

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最为警策圣俞有万蚁战时

春日暖五星明处夜堂深亦为诸公所称及放榜平

时有声如刘辉辈皆不预选士论颇汹汹未几时传

遂哄哄然以为主司耽于唱酬不暇详考校且言以

五星自比而待我曹为蚕蚁因造为丑语自是礼闱

不复敢作诗终元丰末几三十年元佑初虽稍稍为

之要不如前日之盛然是榜得苏子瞻为第二人子

由与曾子固皆在选中亦不可谓不得人矣

二老堂诗话小说多妄其来久矣玉壶清话云王禹

偁自知制诰出知黄州苏易简榜下放孙何等进士

三百余人奏曰禹偁禁林宿儒累为迁客臣欲令榜

下诸生郊送奏可禹偁作诗谢之云缀行相送我何

荣老鹤乘轩愧谷莺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

诸生予年十六七时尝以岁月推之孙何榜乃淳化

三年岁在壬辰明年癸巳易简迁参政是时禹偁谪

外未归又明年甲午方再为知制诰至道乙未迁内

翰五月出知滁州非放进士时三年丁酉复召知制

诰咸平元年戊戌十二月罢知黄州二年己亥放进

士孙暨等七十一人非三百也且易简已为执政而

死其妄甚明然予颇自疑此诗或为他日之谶其后

隆兴癸未予为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值省试本摲同

知贡举属寿皇锐意幸金陵便欲进发留予从驾不

果差干道壬辰为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适当贡举

在朝阙出身从官而虞并甫为相雅不欲用予时方

遣泛使奏留予撰国书命翰林王曮知举中书舍人

赵雄同知此外惟沈复有出身以予侍兼临安既不

可差乃趣召李衡为侍御史云试院无言事官不肃

锁院终旬日赵雄丁母忧亦不复补差淳熙戊戌春

予为翰林学士上已点定而赵温叔为相密奏云殿

试临轩当用天子私人主文今省试是礼部事乃就

下差权礼部尚书范成大虽一时各有意其实三入

不知举也

国老谈苑刘温叟累居显要清贫尢甚未尝受人馈

知贡举时有经学门生居畿内者献粟草一车温叟

却之其人曰此物出于躬耕愿以致勤温叟不得已

而受之即令家人置衣一袭以为答计其直即倍于

粟草矣自是无敢献遗者

却扫编苏丞相子容留守南都刘丞相莘老签书判

官事时年尚少苏公大器爱之元佑中刘公为右仆

射兼中书侍郎苏公为尚书左丞同秉政尝因祠事

各居本省致斋刘公有夜直中书省寄左丞子容公

诗曰膺门早岁预登龙俭幕中间托下风敢谓弹冠

烦贡禹每思移疾避胡公论文青眼今犹在报国丹

心老更同夜直沈迷坐东省斋居清绝望南宫苏公

和曰五年班缀望夔龙曾托帡避雨风末路自怜

黄发老蚤时曾识黑头公升沈不改交情见出处虽

殊取舍同谩扣芜音答高唱终惭下管应清宫苏门

下子由时为右丞亦和曰雷雨年年起卧龙穆然台

阁有清风一时画诺虽云旧晚岁吁俞本自公松竹

经寒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新诗和遍东西府律

吕更成十二宫时朝廷和此诗者甚众往往见于名

士文集中

桯史胡给事既新贡院嗣岁庚子适大比乃侈其事

命供帐考校者悉倍前规鹄袍入试茗卒馈浆公庖

继肉坐案宽洁执事恪敬誾誾于于以鬯于文士论

大惬会初场赋题出孟子舜闻善若决江河而以闻

善而行沛然莫御为韵士既就案矣蜀俗敬长而尚

先达每在广场不废请益焉晡后忽一老儒擿礼部

韵示诸生谓沛字惟十四泰有之一为颠沛一为沛

邑注无沛决之义惟它有霈字乃从雨为可疑众曰

是哄然扣帘请出题者偶假寐有少年出酬之漫不

经意亶云礼部韵注义既非增一雨头无害也揖而

退如言以登于卷坐远于帘者或不闻知乃仍用前

字于是试者用霈沛各半明日将试论语籍籍传凡

用沛字者皆窘复扣帘出题者初不知昨夕之对应

曰如字廷中大喧不可制噪而入曰试官误我三

年利害不细帘前闱木如拱皆折或入于房执考校

者一人殴之考校者惶遽急曰有雨头也得无雨头

也得或又咎其误曰第二场更不敢也盖一时祈脱

之辞移时稍定试司申鼓噪场屋胡以不称于礼遇

也怒物色为首者尽系狱韦布益不平既拆号例宴

主司以劳还毕三爵优伶序进有儒服立于前者一

人旁揖之相与诧博洽辩古今岸然不相下因各求

挑试所诵忆其一问汉四百载名宰相凡几儒服以

萧曹而下枚数之无遗群优咸赞其能乃曰汉相吾

言之矣敢问唐三百载名将帅何人也旁揖者亦诎

指英卫以及季叶曰张巡许远田万春儒服奋起争

曰巡远是也万春之姓雷历考史牒未有以雷为田

者揖者不服撑拒滕口俄一绿衣参军自称教授前

据几二人敬质疑曰是故雷姓揖者大诟袒裼奋拳

教授遽作恐惧状曰有雨头也得无雨头也得坐中

方失色知其风己也忽优有黄衣者持令旗跃出稠

人中曰制置太学给事台旨试官在坐尔辈安得无

礼群优亟敛容趋下喏曰第二场更不敢也夹戺皆

笑席客大囗明日遁去遂释系者胡意其为郡士所

使录优而诘之杖而出诸竟然其语盛传迄今

燕翼贻谋录真宗时试进士初用糊名法以革容私

之弊张士逊以监察御史为巡捕官因白主司有亲

戚在进士明日当引试愿出以避嫌主司不听士逊

乃自言引去真宗是之遂诏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

嫌者移试别头别试所自此始且以御史为巡捕决

无容私矣易以宦官不知始于何年也

挥麈前录刘器之晚居南京马巨济涓作少尹巨济

廷试日器之作详定官所取也而巨济每见器之未

尝修门生之敬器之不平因以语客客以讽巨济巨

济曰不然凡省闱解送则有主文故所取士得以称

门生殿试盖天子自为座主岂可复称门生于他人

幸以此谢刘公也客以告器之器之叹服其说自是

甚欢

挥麈余话靖康中蔡元长父子既败言者攻之发其

奸恶不遗余力盖其门下士如杨中立孙仲益之类

是也李泰发光时为侍御史独不露章且劝勿为太

甚坐是责监汀州酒税谢表云当垂涕止弯弓之射

人以为狂然临危多下石之徒臣则不敢士大夫多

称之

齐东野语吴兴人谈重元鼎少领乡荐不第晚就南

廊更数试复不入等章文庄兄弟皆与之同舍嘉定

戊辰文庄兄弟在朝谈入京将更试请曰二兄何以

授我乃相与作备对数十付已而文庄入为考官得

谈卷甚喜所批稍高编排当在上二等已而曰名器

不可以故人私之但使脱助教足矣于是稍移向下

既而筭计四等合放若干而谈之名适在末等之首

竟垂翅而归一文学之微造物亦靳之耶

莆田方翥试南宫第三场欲出纳卷有物碍其足视

之则一卷子止有前二篇其文亦通畅不解何以不

终卷而弃于地也翥笔端俊甚以其绪余足成之并

携出中门投之幕中一时不暇记其姓名翥既中第

亦不复省问他年翥为馆职偶及试闱异事因及之

偶有客在坐同年也默不一语翼日具冠裳造方自

叙本末言试日疾不能支吾扶拽而出所谓试卷者

莫记所在已绝望矣一日榜出乃在选中恍然疑姓

名之偶同幸未尝与人言亟入京物色之良是借真

卷观之俨然有续成者竟莫测所以今日乃知出君

之笔君吾恩人也方笑谢而已按冯京知举张芸叟

赋公生明重迭用韵已而为第四名窃囗主司卤莽

及元佑中使虏过北门冯为留守始修门生敬酒适

冯因言昔忝知举秘监赋重迭用韵以论策佳辄为

改之擢置高第颇记忆否芸叟方饮不觉酒杯覆怀

再三愧谢与此略同

癸辛杂识林竹溪希逸字肃翁又号鬳斋福清人乙

未吴榜由上庠登第凡三试皆第四是岁真西山知

举莆田王迈实之亦预考校西山欲出尧仁如天赋

立说尧为五帝之盛仁为四德之元天出庶物之首

西山以此题为极大实之云题目自好但矮些个西

山默然林居与王隔一岭素相厚善省试前林衣敝

衣邀王车密扣题意王告以必用圣人以天下为一

家要以西铭主意自第一韵以后皆与议定首韵用

三极一家次韵云大圣人之立极合天下为一家四

韵尧宅禹宫大铺叙西铭至是西山局于无题可拟

乃谓实之曰日逼无题柰何王以位下辞避西山再

四扣之不已王久之若不得已乃以前题进并题韵

之意大略西山击节至引试日题将揭晓循例班列

拈香众方对越闻王微祝云某誓举所知神其鉴之

是时乡人林彬之元质亦在试中上请以乡音酬答

亦授以意亦预选云

养囗漫笔士之穷通出处盖有命焉非人所能为也

元佑中东坡知贡举李方叔就试将锁院坡缄封一

简令叔党持与方叔值方叔出其仆受简置几上有

顷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来取间窃观乃扬雄优

于刘向论一篇二章惊喜携之以去方叔归求简不

得知为二章所窃怅惋不敢言已而果出此题二章

皆模仿坡作方叔几于阁笔及拆号坡意魁必方叔

也乃章援第十名文意与魁相似乃章持坡失色二

十名间一卷颇奇坡谓同列曰此必方叔视之乃葛

敏修时山谷亦与校文曰可贺内翰得人此乃仆宰

泰和时一学子相从者也而方叔竟下第坡出院闻

其故大叹恨作诗送其归所谓平生漫说古战场过

眼空迷日五色者是也其母叹曰苏学士知贡举而

汝不成名复何望哉抑郁而卒余谓坡拳拳于方叔

如此真盛德事然卒不能增益其命之所无反使二

章得窃之以发身而子厚小人将以坡为有私有党

而无以大服其心岂不重可惜哉

淳熙中王季海为相奏起汪玉山为大宗伯知贡举

且以书速其来玉山将就道有一布衣之友平生极

相得屡黜于礼部心甚念之乃以书约其胥会于富

阳一萧寺与之对榻夜分密语之曰某此行或者典

贡举当特相牢笼省试程文易养冒子中可用三古

字以为验其人感喜玉山既知贡举搜易卷中果有

冒子用三古字者遂竟批上置之前列及拆号乃非

其友人也窃怪之数日友人来见玉山怒责之曰此

必足下轻名重利售之他人何相负乃如此友人指

天誓曰某以暴疾几死不能就试何敢漏泄于他人

玉山终不释未几以古字得者来谒玉山因问之曰

老兄头场冒子中用三古字何也其人泯默久之对

曰兹事甚怪先生既问不敢不以实对某之来就试

也假宿于富阳某寺中与寺僧闲步庑下见室下一

棺尘埃漶漫僧曰此一官员女也殡于此十年矣杳

无骨肉来问又不敢自葬之因相与默然是夕梦一

女子行庑下谓某曰官人赴省试妾有一语相告此

去头场冒子中可用三古字必登高科但幸勿相忘

使妾枯骨早得入土既觉甚囗之遂用其言果叨前

列近已往寺中葬其女矣玉山惊叹

道山清话章子厚为侍从时遇其生朝会客其门人

林特者亦乡人也以诗为寿子厚晚于座上取诗以

示客且指其颂德处云只是海行言语道人须道着

乃为工门人者颇不平之忽曰昔人有令画工传神

以其不似命别为之既而又以不似凡三四易画工

怒曰若画得似后是甚模样满坐烘然

墨庄漫录乐全先生张安道薨东坡时守颍州于僧

寺举挂参酌古今用唐人服座主缌麻三月又别为

文往祭其柩盖感其知遇也

清波杂志方务德侍郎受知于张全真参政后每经

毗陵必至报恩院张之祠堂祭奠修门生之敬祝文

具在洪庆善尝入梁企道阁学幕府后守番阳企道

夫人尚在岁时亦以大状称门生以展贺士夫并为

美谈张文节知白在桑赞幕下桑识其必贵祥符中

文节为京西漕桑已死蔡济州奏乞每遇寒食至桑

墓拜扫诏可之狄武襄青受范忠献之知每至范氏

必拜于家庙入拜夫人甚恭以郎君之礼事其子弟

狄乃武将能知义不忘恩可书也

湘山野录宋郑公庠省试良玉不琢赋号为擅场时

大宗胥内翰偃考之酷爱必谓非二宋不能作之奈

何重迭押韵一韵有奇擅名及而无刻画之名之

句深惜之密与自改擅名为擅声后埒之于第一殆

发试卷果郑公也胥公孳孳于后进故天圣明道间

得誉于时若欧阳公等皆是后虽贵显而眷盼亦衰

故学士王平甫撰胥公神道碑略云诸孤幼甚归于

润州公平日剪擢相踵而材势大显者无一人所助

独宋郑公恤其家甚厚盖兹事也

冯大参当世公始求荐于武昌会小宗者庸谬寡鉴

坚欲黜落又欲置于末缀时鄂倅南宫诚监试当拆

封定卷大不平奋臂力主之须俾魁送小宗者理沮

不免以公冠于乡版果取大魁释褐除荆南倅南宫

迁潭倅公以诗寄谢曰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

送羽翰思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难经年空

叹音题绝千里长思道义欢每向江陵访遗治邑人

犹指县题看笺云江陵县额即君临治时亲墨也

续夷坚志河中李钦叔初生其父之才作汤饼局有

相者为史学优言君后当擢第但当出此儿子门下

为太晚耳学优雅以才名自负不以相者之言为然

其后钦叔二十三省元赐第中廷试策宏词科除应

奉翰林文字两预主贡学优竟出其门云

道州志宋李绚字晦叔天圣五年进士甲科授大理

评事知吉水县会秋试绚为考官考欧阳曜笔以能

赋称廉献启事争第一绚特以刘沆文行兼备为首

选沆寻登上第致相位每欲用之高义不见以朝奉

郎太常博士请老乡人重之称之曰李先生云

金史任熊祥传熊祥天德初为山东东路转运使改

镇西军节度使是时诏徐文张弘信讨东海县弘信

逗遛称疾不进决杖二百熊祥被诏为会试主文以

事不避难臣之职为赋题及御试熊祥复以赏罚之

令信如四时为赋题海陵大喜以为侍读学士

赵秉文传秉文字周臣磁州淦阳人也兴定元年转

侍读学士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

贤院事又明年知贡举坐取进士卢亚重用韵削两

阶因请致仕金自泰和大安以来科举之文其弊益

甚盖有司惟守格法所取之文卑陋陈腐苟合程度

而已稍涉奇峭即遭绌落于是文风大衰贞佑初秉

文为省试得李献能赋虽格律稍囗而词藻颇丽擢

为第一举人遂大喧噪诉于台省以为赵公大坏文

格且作诗谤之久之方息俄而献能复中宏词入翰

林而秉文竟以是得罪

翟永固传永固迁太常卿考试贞元元年进士出尊

祖配天赋题海陵以为猜度己意召永固问曰赋题

不称朕意我祖在位时祭天拜乎对曰拜海陵曰岂

有生则致拜死而同体配食者乎对曰古有之载在

典礼海陵曰若桀纣曾行亦欲我行之乎于是永固

张景仁皆杖二十而进士张汝霖赋第八韵有曰方

今将行郊祀海陵诘之曰汝安知我郊祀乎亦杖之

三十

元史虞集传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

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

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

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

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

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得人

张养浩传养浩为秘书少监延佑初设进士科遂以

礼部侍郎知贡举进士诣谒皆不纳但使人戒之曰

诸君子但思报效奚劳谢为

明外史王艮传有高逊志者艮座主也萧县人寓嘉

兴幼嗜学师贡师泰周伯琦等文章典雅成一家言

洪武初征修元史入翰林为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十

五年试吏部右侍郎寻以事谪胊山建文初召为太

常少卿与董伦同为会试主考官得士自艮外胡靖

吴溥杨子荣金幼孜杨溥胡顾佐辈皆为名臣燕

师入存殁无可考或云遁去或云已前卒

逊国正气纪文皇登位将诏谕天下命群臣举代草

者以孝孺对召至授笔扎孝孺投笔于地大哭且骂

上曰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曰能杀我九族不能

杀我十族上大怒籍九族上怒犹不已必欲诛十族

乃以门人廖镛等为一族

徐辉祖传辉祖中山王达长子洪武己巳嗣国公爵

二十九年学正吴启言国子师生日伙不为甄别高

下无以劝惩上命辉祖率翰林院礼部诣监试其文

艺分别送吏部铨用盖辉祖尝侍皇太子学通经史

又从詹希元学书善大字故特任之

刘政传政字仲理南京长洲人建文元年举应天乡

试第一试官方孝孺出托孤寄命题得政卷喜曰此

他日临大节而不可夺者乃百鸟中孤凤吾当虚左

以待之及帝遁去孝孺被戮政痛君师俱遭难遂愤

悲不食死

张紞传紞识鉴精绝各当其材会修太祖实录被旨

试翰林编修官考第高下得杨士奇策独喜曰明达

时务有用之材不但文词工已也首取士奇由是知

明外史方法传法字伯通桐城人刘政字仲里长洲

人皆孝孺考试所得士而政居首燕兵起政草平燕

策将上之以病为家人所厄既闻杀孝孺呕血死法

为四川都司断事成祖即位诸司表贺法当署名曰

此可见方先生地下乎投笔出寻逮入京次望江遂

沈于江

李京山集成化时辅臣李贤有夺情之旨罗伦艹疏

论之初张文欲见伦计事不得手书一韵曰状元及

第纔三日扶植纲常世所稀我亦与君同志者请君

相见莫相疑伦喜见文曰疏稿虽成朱语尚未确得

君诗当题为扶植纲常事遂同佥名伏阙上疏寻见

贤贤曰两人报得我好两人合口答曰正报老师

以忠臣孝子时称两元不愧科目伦丙戌状元文己

卯南京解元也

明外史鲁铎传大学士李东阳生日铎为司业与祭

酒赵永皆其门生也相约以二帕为寿比检笥亡有

徐曰乡有馈干鱼者盍以此往询诸庖食过半矣以

其余诣东阳东阳喜为烹鱼置酒留两人饮极欢乃

刘大夏传大夏之被逮也方锄菜园中入室携数百

钱跨驴就道赦归后有门下生为巡抚枉百里谒之

道遇扶犁者问孰为尚书家引之登堂即大夏也

邹守益传守益举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

以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乃谒守仁讲

学于囗州宸濠反与守仁军事守仁卒为位哭服心

霍韬传韬举进士出毛澄门下素执弟子礼议礼不

合遂不复称为座主及总裁己丑会试亦遂不以唐

顺之等为门生

张选传黄正色登嘉靖八年进士除仁和县知县改

南海座主霍韬宗人横甚正色绳以法韬顾以为贤

豪强屏迹县中大理

李默传默同考武试得陆炳为门生炳贵盛力推毂

汪文辉传文辉字德充隆庆四年改御史高拱以内

阁掌吏部权势烜赫其门生韩楫宋之韩程文涂梦

桂等并居言路日夜走其门专务击搏文辉亦拱门

生心独非之

许国传给事中任让论国庸鄙国疏辨帝夺让俸国

与申时行无嫌时行适为国门生万国钦所论让则

时行门生也故为其师报复云

明皇朝盛事胡忠安公为礼部尚书自宣德丁未

至景泰甲戌凡十为会试知贡举官古今罕有

公余日录成化己丑会试涯翁同考论语出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三句时有一举子云在人有

其等圣人等其等涯翁闻之谓曰若还如此等着他

等一等亦欧文忠秀才剌试官刷之意可见古今欲

变文格者同一揆耳

驹阴冗记莆田杨汝惠先生初在庠时其友林君生

孙汝雨汝云同抱出见杨笑曰他日仕途有相遇处

杨曰若待相遇吾老归休矣嘉靖辛卯杨以贡官广

西永福教谕时年六十余汝雨以主事主广西考试

杨以例入试获中式仕途相遇之戏其偶征乎

古穰杂录典文杨文定溥初入乡试为首选胡俨典

文衡批其文曰初学小子当退避三舍老夫亦让一

头地又曰他日立玉阶方寸地必能为董子之正言

而不效公孙弘之阿曲人以俨为知人后俨为祭酒

先生已在禁垣位望益高终身执门生礼俨亦不辞

人两高之

耆旧续闻吴匏庵词有繁花落尽留红叶新笋丛生

带绿苔名句也时有赵宽字栗夫为匏庵所取士词

名半江集匏庵尝曰不遇吴宽争得赵宽

江南通志锺遐龄字子宜溧阳人隆庆戊辰进士知

井陉县分校顺天得一卷曰此天下士也亟列高荐

既而拆卷乃高邑赵南星后以忠直为名臣官冢宰

世服其得人

湖广通志耿定力黄安人隆庆辛未进士授工部主

事江陵相故座主又先尝执贽加殊盼力深自引避

人咸叹其有守

李憭字景颍嘉鱼人万历己丑进士任礼部主客奉

命册封蜀藩有门生新莅县执贽为寿却之曰君不

知故人且而书生初入官将焉得此入蜀凡属馈遗

一无所受

列朝诗集少师孙文正公讳承宗谦益之举南宫也

公为考官门墙之附丽衣囗之付嘱出于寻常举主

门生不啻百倍

烈皇小识天启元年辛酉虞山钱谦益以编修主浙

江试归安韩敬与秀水沈德符预捏字眼假称关节

令人遍投诸应试者约以事成取价游士多堕其网

中钱千秋预为千秋字眼以一朝平步上青天七字

为七艺之结谦益在闱中弗暇察也比撤棘敬等即

发觉其事复唆礼科顾其仁磨勘参送谦益亦自具

疏检举旨下部部拟千秋与居间徐时敏金保元俱

依律遣戍谦益与本房郑履祥失于觉察各罚俸三

个月奉旨依拟此天启二年事也

同类推荐
  • 定慧相资歌

    定慧相资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扫魅敦伦东度记

    扫魅敦伦东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真诰

    真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清凉传

    古清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丞相,快到碗里来

    丞相,快到碗里来

    女扮男装文,爆笑,非NP!!但口味略重,男女主干净,结局一对一,入坑者慎之…*她常常在想,名气这玩意绝对是炒出来的!否则为何一本“合房指要”背的融会贯通的她,愣是被传成了三岁识五经,四岁论国策,这般坑爹?她也偶尔会想,若不是当初头脑一热,放着好好的公主不做,非要女扮男装入朝为官。如今便也不会落得遂安城断袖之首的名声,任人鄙视了…她曾无数次的想,如果不是当初色迷心窍,调戏了当朝丞相,结果弄得被他三天一次大弹劾,两天一次小弹劾,也就不会被皇上那鸟人,俸禄扣到差点倒贴了…面对着这样一个正直,凛然,从来不拿正眼瞧一下自己的丞相,她到底是该挠墙呢?还是挠墙呢?*片段一边关战事告急,众臣举手表决。看着尚在犹豫中的丞相大人,莫纤语猛的一拍桌子:“丞相,你到底举是不举?给个话!”众臣无不低头窃笑,某丞相脸上一道绿光闪过,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话说此时谁敢说“不举”?片段二清早时分,正是欲望最胜之际,某男某女折腾了半个晚上,终于气喘吁吁…被骑在身下的男人,喘息道:“我说你到底行不行?要不还是我来吧…”说完正准备翻身将某女压在身下。某女:“他婶婶哎~明明书上就是这么教的么,怎么换到我身上就不灵了呢?再来…”某女再一次将男人按在身下,口中说道:“我在上面!”片段三某丞相温柔执笔,一副爱妻的丹青摆在眼前,低头对着自己四岁的儿子,说道:“宝贝,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的东西便是你要画的东西…”萌宝看着娘亲的丹青,奶声奶气道:“爹爹闭上眼睛就看见娘亲了?”某丞相微笑着点头,示意萌宝闭上眼。片刻之后,丞相问道:“看见什么了?”萌宝:“一片漆黑…”==!P:本文开头要多搞笑有多搞笑,过程要多激情有多激情,结局要多美好有多美好~狐狸再次声明,简介无力,内容不小白,至于乃喜不喜欢,看上几章自然会有答案!倘若乃不喜欢,完全可以甩甩衣袖,呸上一句:“什么鸟文…”转身即走~如果乃喜欢,也请成全作者,动动手指“加入书架”,狐狸将会万分感激~若是恶意留言的,狐狸据对可以保证,先删了乃的留言,然后…P: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无赖王爷彪悍妃》推荐好友古文:霏妍《霸宠懒妃》原妖《阁主,夫人来了》推荐好友现代文:风若羽《重口味腹黑小萝莉》
  • 君已入我心

    君已入我心

    你可知,同心结代表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可知,木槿花下处处有雪莲。
  • 北夏南安

    北夏南安

    黑暗是最痛苦的思念.黑暗是最痛苦的迷茫.黑暗是最痛苦的徘徊.黑暗是最痛苦的时光.——《北夏南安》夏瑾胥.黑暗是最糟糕的深恶痛绝.黑暗是最糟糕的自以为是.黑暗是最糟糕的执迷不悟.黑暗是最糟糕的流光岁月.——《北夏南安》顾楠安.那年失去父亲的四岁女孩遇到了失去母亲的五岁男孩夏瑾胥遇上了顾楠安顾楠安遇上了夏瑾胥他们却注定是一条平行线永不会相交.你觉得,我会喜欢上一个从我四岁时就欺负我的人么?——夏瑾胥.你觉得,我会喜欢上一个从我五岁就厌恶至极的人么?——顾楠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等宫女

    一等宫女

    八岁时,她沦为宫女,禀着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在这个不见硝烟却充满阴谋诡计的后宫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最终,她站在了后宫的最高点,不是皇后,却拥有皇后的实权,不是妃嫔,却能独宠后宫。她的名字叫荀真。推荐某梦的完结文:《贵妇难当》《世族嫡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景云谣

    景云谣

    本文原名《锦绣河山》,这是一段全然不同的历史,一段全然不同的纠葛……瞭想前尘事更哀,景故犹然情何在。云遮月华夜如暑,苏醒却道春已埋。慕羡鸳鸯湖中戏,涯畔梦君杯前待。(偶老乡和二姐姐共作的藏头诗……)青梅煮酒既论英雄,也论知己。只是,英雄易找,知己难觅…一场梦幻,一次穿越。在现代,她是一个再固执不过的丫头,固执的不愿意忘记过去,固执的不愿意接受现实,也固执的拒绝着爱情。可是她并非是那样不可理喻的人,只因为,她的心已经被埋在了过去。于是,她离开了现代,出现在一个繁华鼎盛的年代。可是,她依然拒绝着爱情,别人的争斗嬉笑,她一笑而过,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闲话般的威胁在她看来真的如闲话一般。“你这样是来可怜我的吗?”身为不得宠的女人,她冷冷的看着夫君的“青梅竹马”…“在我身上这样做,你真是白费力气!”身为正室的她,淡淡的回应着小妾的“煞费苦心”…“下次再这样,我咬断的就是你的喉咙!”家道中落的她看着趾高气昂的夫君。而对于历史未曾赋予她的那个人,她只能留下一声叹息:“我还不想死的那么早,所以我不能爱上你…”周旋与爱情、战争、阴谋、叛逆、朝权之中,她背弃了所有的人,也拯救了所有的人。一步步的走着,一步步的看着,沿着历史的轨迹,她孤独的行走着,直到最后,她才惊讶的发现: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都没有她丝毫的立足之地。苦笑着站在天地间,她像是看一场笑话般的看着自己…直到她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杯酒,一个男子笑对她:“和我一起共饮此杯,愿否?”醇酒荡漾,漾出点点真情…酣酒过后,两情相悦,放眼天下,共赏锦绣河山…亲亲海蓝帮我做的视频:亲亲海蓝的作品:《风尘舞》此文是穿越文,有爱情有历史,也有作者的YY,所以史学家、求实家慎入~本文不会篡改历史,其余故事纯属戏说,仅供大家乐呵乐呵…※※※※※※※※※※沁※※※※※※※※※※推荐沁的其他几本长篇:《冷酷将军邪娘子》(连载中:架空轻松文)《弃后要出墙》(连载中:穿越小白文)《景云谣》(已完成:穿越历史文)《极品皇后》(已完成:穿越小白文)《后宫冷》(已完成:后宫虐情文)《宛心泪》(已完成:古代悲情文)《宛如雪》(已完成:古代虐情文)《玻璃花》(已完成:现代青春文)《玉妃》(已完成:古代后宫文)
  • 邪王宠妻:傲娇逆天五小姐

    邪王宠妻:傲娇逆天五小姐

    她,月府的废物五小姐,一朝重生,身怀灵异空间。他,杀伐决断的北玄太子,天赋惊人,傲娇霸道。她不再是人见人欺的废材弃女,锋芒乍现。上有洛神太子当老公,下有王爷当小弟。他宠她,他溺她,诱惑她。她躲他,她闭他,刺激他。直到他再也忍不了,将她压在身下“你是本太子的,想往哪跑。”
  • 药师娘子超凶的

    药师娘子超凶的

    首席制药师在古代,成了远近闻名的花痴女。听说夫君头顶无片瓦,隔墙有恶邻。盛竹表示,这都不是事儿,会制药,擅美食,挣钱逆袭两不误。听说夫君上无爹娘扶持,下有弟妹要养。盛竹信心十足,现代女博士在线教学!郎君:“我家娘子貌若天仙,温柔贤惠,不服来战!”众人斜睨着盛竹的大脸盘子水桶腰,心想你什么时候瞎的?!几个月后,真香!某系统捂眼:真是够了!每天在它这只单身统面前撒狗粮,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