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100000003

第3章

雙童現瑞

晉佛度跋陀羅。初於道場寺譯經。堂前池內。每二青衣童子。從池中出。捧以香花。舉眾皆見。又以此經久在龍宮。龍王慶此傳通。故令龍子給侍。亦有善神護諸左右。

甘露呈祥

唐實叉難陀。於證聖元年三月十四日辛酉初譯。至聖歷二年十月八日譯新經訖。預於庚申之夕。天后夢徧天之內。皆降甘露。後一日壬戌。復降甘雨。新經初譯之後。佛授記寺。諸大德。請賢首講。敕令十月十五日開講。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講至華藏世界海震動之文。其講堂內及寺院中。忽然震動。於時道俗數千共觀。歎未曾有。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及當寺大德明詮律師。德感法師。述茲靈應。具以奏聞。都維那慧表署狀為首。以聖歷三年臈月十九日。則天大聖皇后。親運御筆批云。省狀具云。昨因敷演微言。弘揚秘賾。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虗。敢當六種之應。披覽來狀。欣暢盈懷。宜付所司。頒示天下。

地震光流

西域記云。世親菩薩。是無著之昆弟也。性負聰敏。良緣未具。遂以小乘為業。三端妙聳。峻若霜峰。四辨橫分。利如星劒。無著知小乘權教。接引下機。慰疲俗而置化城。誘窮子而持糞器。遂設方便。托病在牀。令喚世親。示將去世。世親聞已。不日至焉。無著見之。廣說病源。因開大教云。及吾未死之閒。讀吾所習經典。世親即讀華嚴。乃見毗盧法界。普賢行海。如日光而總照。若帝網之相含。因生信悟。歎曰。可取利劒。斷吾舌根。用明己讚小乘之失。兄止之曰。如人因地而倒。亦因地而起。昔日以舌毀於大乘。今可將舌以讚大乘。遂入山披覽大乘。造十地論。論成之日。大地徧震。光明洞然。國主自謁曰。得阿羅漢等果耶。答曰。未得。既未得聖果。何以地動。答曰。貧道小年不信大乘。今者良為造大乘論而得地動。故云地震流光(第二離垢地章見後)。

感通玄悟

北齊太和年中。第三王子。於清涼山。求文殊師利菩薩。焚身供養。有隨侍閹官劉謙之。自歎刑餘。又覩王子焚軀之事。乃奏乞入山修道。既諧所欲。遂賷此經一部。晝夜精勤。禮懺讀誦。心祈妙德。以希冥祐。絕粒飲水。垂三七日。形氣雖微。而丹懇彌著。忽感髭鬚盡生。復丈夫相。神彩通悟。洞曉幽旨。覃思精修。爰造斯經之論。始終綸綜。凡六百卷。遂以奏聞。高祖敬信。有倍常日。華嚴一教。於斯轉盛。

又後魏沙門靈辨。太原晉陽人。宿植勝善。常讀大乘。及見華嚴。偏加鑽仰。乃頂戴此經。入清涼山寺。求文殊師利潛護。凡歷一歲。足破血流。肉盡骨穿。忽聞空中謂之曰。汝止之。但思惟此經。於是披卷。豁然大悟。後熈平元年。歲次大梁正月內。於清涼寺。敬造華嚴論演義釋文。窮微洞奧。至二年初。徙居懸甕山嵩巖寺。造論一百卷。餘具如傳。若準論序。但云在懸甕感通。今據傳文故。亦清涼感通玄悟也。

經輝五色

後魏安豐郡王延明。中山王元熈。並以宗室英露。博通歸一。處心無上。稽首圓宗。以香和墨。寫華嚴經一百部。金字華嚴經一部。皆五香為藏。七寶為函。靜夜良辰。清齋行道。即放神光五色。照耀堂宇。眾所咸覩。因而發心。不可勝紀。

楮香四達

僧德圓。不知氏族。天水人也。常以華嚴為業。讀誦受持。妙統宗極。遂修一淨園。植諸穀楮。并種以香草。襍以鮮花。每一入園。必加洗濯。身著淨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載。香氣四達。後別立淨室(剝楮取皮。浸以沈水。護淨造紙)。書寫此經。纔書數行。每字光發。照明院宇。又神人執戟。現形警衛。又有青衣梵童。無何而至。手執天華。亦申供養。餘如傳說。

冬葵發艶

唐鄧元爽。華陰人。證聖年中。爽有親故暴死。經七日卻甦。說冥中欲追爽。爽懼。彼令寫華嚴經。寫竟。爽母墳側先種蜀葵。至冬已瘁。一朝花發。燦然榮茂。鄉閭異之。乃為奏聞。則天皇后。為立孝門。

瑞鳥啣花

僧法誠。姓樊氏。雍州萬年縣人也。幼年出家。以誦華嚴為業。因遇慧超禪師。隱居藍谷。後於南嶺造華嚴堂。澡潔中外。莊嚴既畢。乃圖畫七處九會之像。及屈弘文舘書生張靜。敬寫華嚴經。誠亦親執香爐。專精供養。後感瑞鳥。形色非常。啣花入室。旋繞供養。再三往復。經成之後。精心轉誦者。多蒙感祐。

讀誦履空

隨禪定道場僧慧悟。京兆人。常與一僧道祥。同在終南棲隱。慧悟受持華嚴。道祥受持涅槃。木食巖棲。各專其業。忽有一人。無因而至。拜跪問訊既訖。云請一師就宅赴齋。二人相推。彼曰。請讀華嚴法師。悟因隨往。乃是山神。請千羅漢。皆推悟於上座。食訖皆飛空而去。神呼一童令侍。乃入師口中。因便得通。還歸取經。辭其友僧。渺然履空而去。廣如傳說。

會玄記云。神呼一童令侍。童便即依命謂悟曰。請師開口。既視口中。乃云師大有病。童遂取手爪上垢投悟口內。須臾復云。更開口。見已言曰。師病略盡。即躍身飛入口中。童果是藥精。悟遂獲神通。

煥若臨鏡

僧辨才。不知何許人。幼事裕法師。以華嚴為業。久而不悟。乃護淨造香函盛經。頂戴行道。凡經三載。遂夢普賢指授玄義。因忽成誦。煥如臨鏡。

每含舍利

唐永徽年中。樊玄智。安定人。弱歲修道。於京城南坊州山中。投杜順和尚。順令誦華嚴為業。勸依此經修普賢行。每誦經。口中頻獲舍利。前後數百粒。

英公感應傳云。居士有時夜誦。口放光明。照及四十餘里。光色如金。遠近驚異。或有人往尋到山。唯見居士誦經口中光明。時年九十有二。無疾而終。茶毗之時。牙齒變為舍利。獲百餘粒。悉放光明。數日不歇。於時僧俗收之。豎塔供養。

適會神僧

唐苑律師。京兆延興寺僧。以貞觀年初。途經灞橋。舍於逆旅。日既將夕。因而寓宿。俄有異僧。儀服麤敝。同至主人別房而止。遂命醇醪良肉。快意飲噉。律師持潔。勃然穢之。其僧食已。乃潄以灰水。閉戶而誦華嚴。俄終一軸。苑乃束身抱愧。側聽玄音。未至五更。便終六帙(即六十卷晉經全部)。苑深自悔責。悲泣交懷。入房禮懺。因而分袂。不告名字。莫知所之。

感應傳云。神僧初夜索水潄口。端身趺坐。緩發梵音。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初標品題。次誦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其僧口角兩邊俱放光明。狀若金色。比至三更。四帙欲滿。口中光明轉更增熾。誦至五帙已上。其光漸收。卻入僧口。夜方五更。誦終六帙(一帙十卷。共六十卷)。僧乃卻臥錄感應時。適有狂妄者在傍問曰。某甲不斷酒肉。効彼神僧持誦華嚴可乎。答曰。汝一夜誦經。未至五更。能滿六帙乎。曰。不能。汝夜誦經。能放口光以代燈燭乎。曰。不能。汝若酒仙之食蝦。誌公之噉鴿。復能吐活乎。曰。不能。汝皆不能。妄効神僧行事。欺誑聖賢。罪深滄海。豈能逃乎。狂者慚顏。悔謝而退。

涌地現身

唐崇福寺僧慧祐。戒行精苦。事儼和尚。專以華嚴為業。每清景良宵。焚香專誦如來出現品。後時忽見十餘菩薩。從地涌出。現金色身。皆放光明。坐蓮花座。合掌聽誦此品。經了便隱(如來出現品。如來心第十章見後)。

昇天止陣

于闐國沙彌。般若彌伽薄。甚有戒行。每誦華嚴為業。忽有人合掌竊謂曰。諸天令弟子奉請法師。請師閉目。遂至天上。天主跪而請曰。諸天今與修羅戰。屢被摧衂。今屈法師。誦華嚴經。望法力加護。彌伽如其所請。乘天寶輅。執天幢幡。心念華嚴。以諸天眾對彼勍敵。修羅見之。忽然潰散。須臾送歸。身染天香。終身不滅。

無生入證(亦云偈讚排空)

解脫和尚。姓刑氏。代州五臺縣人。七歲出家。志業弘遠。初從介山抱腹巖慧超禪師處。詢求定捨。超有知人之鑒。識其才器。告眾曰。解脫調習融明。非爾輩所鄰。未幾而大啟悟。後於五臺西南佛光寺立精舍。讀華嚴。復依經作佛光觀。屢往中臺東南花園北古大孚寺。求文殊師利。親承言誨。云汝今何須親禮於我可自誨責。必當大悟。後因自求。乃悟無生。兼得法喜。遂慨茲獨善。思惟廣濟。祈誠大覺。請證此心。乃感諸佛現說偈曰。諸佛寂滅甚深法。曠劫修行今乃得。若能開曉此法眼。一切諸佛皆隨喜。解脫更問空中。寂滅之法。若為可說得教人耶。諸佛即隱。但有聲告曰。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欲究真實法。一切無所見。又嘗本州都督。請傳香受戒。法化既畢。將事東歸。都督及眾。送至城東。日云暮矣。思欲焚香。乃聞城上空中聲曰。合掌以為花。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讚歎香烟布。諸佛聞此香。尋聲來相度。眾等勤精進。終不相疑誤。故云偈讚排空。餘廣如傳。或即大聖化身。事難詳究。德廣化博。未之有也。

海神聽講

僧道英。姓陳氏。蒲州人。年十八。二親為之娶。五載同居。誓不相觸。後于并州炬法師下聽華嚴經。便落髮入太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觀。曾屬亢旱。講華嚴經以祈甘澤。有二老翁。各二童侍。恒來在座。英每異之。後因問由緒。答云。弟子並是海神。愛此經故。共來聽受。英曰。今為檀越講經。請下微雨。神乃敕二童。童便從牕孔中出。須臾滂沛。遠近咸賴焉。二翁拜謝。倐然而滅。

華藏受生

隋朝僧靈幹。姓李氏。狄道人。依衍法師出家。年十八。能講華嚴。住興善寺。為譯經證義沙門。後遇疾而死。數日乃甦。云往兜率天見休遠二法師。並坐華臺。光輝絕世。謂幹曰。與我報諸弟子。後皆生此。幹志奉華嚴。常依經作華藏觀。及彌勒天宮觀。至於疾甚。目睛上視。若有所見。沙門童真問之。答曰。向見青衣童子。引至兜率天宮。而天樂非久。終墜輪迴。蓮華藏是所圖也。言終氣絕。須臾復甦。真問何所見。幹曰。見大水徧滿。花如車輪。而坐其上。所願足矣。言絕而逝。

華梵通韻

宋朝求那跋陀羅。唐言功德賢。中天竺人。初學五明諸論。靡不該通。後崇佛法。深入三藏。進學大乘。大乘師試令探取經匣。即得華嚴。師喜之。令其講說。元嘉十二年至廣州。刺史車朗奏聞太祖。遣使迎接。南譙王義宣等。並師事之。集義學沙門七百餘眾。譙王欲請講華嚴經。以華言未通。有懷愧歎。即朝夕禮懺。虔請觀音以求冥應。遂夢有人執劒。持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憂。於是具陳上事。即刎卻陀首。更置新頭。語令迴轉。得無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覺。備悟華言。遂講華嚴至十數遍。

人天共遵

魏勒那摩提。此言寶意。中天竺人。博文贍學。通誦一億偈經。尤明禪性。以正始初。至洛陽。譯十地等論二十四卷。意神理標峻。慧悟絕倫。領受華音。妙窮清切。帝每令講華嚴經。精義頴發。嘗處高座。忽有持笏執名者。形如大官。云天帝令來請法師講華嚴。法事所資。獨不能逮。都講焚香。維那梵唄。咸亦須之。講席眾僧。悉皆同見。意熈怡微笑。告眾辭訣。奄然卒於法座。都講等僧。亦同時入滅(傳云。當知華嚴秘藏。天上人間。無不宗重)。

洪水斷流

杜順和尚。俗姓杜氏。諱法順。京兆杜陵人也。操行高潔。學無常師。以華嚴為業。嘗居山。將欲種葵。地多蟲蟻。乃巡疆定封。蟲便外徙。盡力耕墾。一無所損。三原縣人。自生聾啞。順乃召之與語。應言便愈。因詣南山屬橫渠汎溢。止之斷流。徐步而過。將終之日。普會有緣。聲色不渝。言終而逝。葬樊川北原。今全身塔在長安南華嚴寺。事蹟頗多。別傳云是文殊化身也。

(師童子時。常於宅後塚上。為眾說法。聞者皆悟大乘。至今說法塚見在。又於終南山集華嚴所詮之義。作法界觀文。既已成就。聚火焚燒。契合聖心。一字無損。時感海會菩薩。現身讚歎。同申供養)。

神光入宇

唐法藏和尚。字賢首。俗姓康氏。康居國人。初賢首母夢異光而孕。及生而慕無上。後遇儼法師於雲華寺講華嚴。賢首至中夜。忽見神光來燭庭宇。賢首歎曰。當有異人發弘大教。及明。乃遇儼和尚。自是伏膺。深入無盡。又於雲花寺開講。有光明現從口出。須臾成葢。眾所知見。

偈功破獄(覺林菩薩全章偈文見後)

纂靈記云。文明元年。京兆人。姓王。名明幹。本無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被二人引至地獄。地獄門前。見一僧。云是地藏菩薩。乃教王氏誦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此晉經偈)。菩薩授經已。謂之曰。誦得此偈。得排地獄苦。其人誦已。遂入見王。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云。惟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說。王遂放免。當誦偈時。聲所至處。受苦之人。皆得解脫。王氏後三日方蘇。憶持此偈。向諸道俗說之。參驗偈文。方知是華嚴經。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所說。即覺林菩薩偈也。今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大意是同。意明地獄心造。了心造佛。地獄自空耳。既一偈之功。能破地獄。何況一卷一品一部之玄微。願思此言。勉共傳誦。

盥水拯生

僧伽彌多羅。師子國第三果人也。麟德年初。來儀震旦。高宗大帝。甚加尊重。處於禁中。歲餘供養。多羅請尋聖跡。遂往清涼山。敬禮文殊。因出至西太原寺。時屬諸僧轉華嚴經。乃問曰。此是何經。答是華嚴。多羅肅然改容曰。不知此處亦有是經耶。合掌歡喜。讚歎久之曰。此大方廣功德難思。西國相傳。有人讀此經。以水盥掌。所霑蟲蟻。而捨命者皆得生天。何況受持讀誦。觀察思惟者歟。

十明續集感通

上諸感應。具演義鈔。其餘英師感應傳。及會玄記等。節錄於後。以廣感通。

景雲成葢(見疏鈔緣起行蹟)

唐清涼國師。諱澄觀。字大休。會稽人。姓夏侯氏。生於玄宗開元戊寅。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口四十齒。目光夜發。晝乃不瞬。至建中四年。下筆著疏。先求瑞應。一夕夢金容山峙。光相瑩然。既覺。知是光明徧照之徵。自是落筆無停思。歷四年而文成。又夢化身為龍。矯首南臺。尾蟠北臺。宛轉凌虗。須臾變百千數。蜿蜒青冥。分散四方而去。識者以為流通之象。初為眾講。感景雲凝空。盤旋成葢。疏鈔之外。復撰手鏡一百卷。華嚴綱要三卷。正要一卷。法界觀玄鏡一卷。鏡燈說文一卷。三聖圓融觀一卷。七處九會華藏世界圖心鏡說文十卷。敕有司鑄印。遷國師號清涼。開成三年三月六日示寂。生歷九朝。為七帝門師。春秋一百有一。僧臘八十有八。全身塔終南山。未幾。有梵僧至闕。表稱於葱嶺見二使者。凌空而過。以呪止而問之。答曰。北印度文殊堂神也。東取華嚴菩薩大牙歸國供養。有旨啟塔。果失一牙。惟三十九存焉。遂闍維。舍利光明瑩潤。舌如紅蓮色。仍諡號清涼國師妙覺之塔。

口光代燭(見長者華嚴論事跡)

唐李長者。諱通玄。初至太原。寓高山奴家。每旦惟食棗十顆。柏葉餅一枚。後捨去。路逢一虎。當途馴伏。如有所待。長者語言。吾將著論。釋華嚴經。汝當為吾擇一棲止。虎負長者囊鉢。行三十餘里。至一土龕。便自蹲住。長者入龕。龕素無水。是夕風雷拔一老松。松下出泉。清洌甘美。時人號為長者泉。長者著論之夕。心窮玄奧。口出白光。照耀龕中。以代燈燭。居山之後。忽有二女子悉以白巾幪首。姓氏居處。一無所言。常為長者汲水焚香。供給紙筆。卯辰之際。輒具淨饌。甘珍畢備。置長者前。齋罷徹器。莫知所止。歷於五祀。曾不闕時。及其著論將終。遂爾絕跡。謹按華嚴舊傳。東晉三藏佛度跋陀羅。於江都謝司空寺譯經。有二青衣童子。忽自庭沼而出。承事梵僧。爇香添瓶。不離座右。每欲將夕。還潛沼中。日日皆然。率為常事。及譯畢寫淨。沈默無迹。長者感通。事符曩昔。

異僧授旨

唐法空。隋末雁門郎將也。棄家詣清涼深谷。常誦華嚴惟心作佛之偈。後遇異僧。授以般若玄旨。豁爾心空。臨終坐逝。

山神聽經

曹城慧靈丘李氏子。其親禱於五臺山而生。既長辭親。詣五臺真容院。從法順和尚披鬀。常誦華嚴於李牛谷。草木為食。每誦經時。有五七儒服者坐聽。數持異花鮮果以獻。師怪而問之。答曰。某山神也。蒙師法力。無以為報。願充執侍。師不樂。遂捨其處。

金城輝映

金蘇陀室利。中印度那蘭陀寺僧。誦持華嚴。年八十五。航海來禮五臺。每一臺頂。誦華嚴十部。禪寂七日。定中見金城紺殿。寶蓮香水。珠網交輝。諸天童子遊戲其中。後於靈鷲峰化去。得舍利八合。璀爛如珠。

龍光五彩

元華嚴菩薩。諱正順。尉州高氏子。從五臺壽寧用公祝髮。結廬深樹。惟閱華嚴。數盈千部。每入華藏觀。三五日方起。世號華嚴菩薩。將示寂。門人乞偈。師曰。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虗空一切是非莫顧。言訖而逝。是日靈几上現龍五彩。飛光燭於庭宇(已上四章。見雲棲華嚴感應略記)。

誦經得戒

總章元年。西域有三藏梵僧。來至京洛。高宗師事。道俗歸敬。賢首法師。時為童子。頂禮三藏。請受菩薩戒。時眾白三藏言。此童子誦得華嚴大經。兼解其義。三藏驚歎曰。華嚴一乘是諸佛秘藏。難可遭遇。況通其義。若有人誦得華嚴淨行一品。其人已得菩薩淨戒具足。不復更受菩薩戒(棱嚴云。設有眾生憶持此呪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此神呪力也。誦淨行一品。已得淨戒。此華嚴法力也。若人已受菩薩大戒。讀誦此經全部。定生佛家為佛真子。決無疑矣)。

宋圓淨法師。諱省常。錢塘人。湻化中住錫昭慶。慕廬山之風。結社西湖。以華嚴淨行品乃成聖之宗要。刺血書之。易蓮社為淨行。預會者皆稱淨行弟子。王文正公旦為之首。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至謂予當布髮以承其足。剜身以請其法。猶尚不辭。豈陋文淺學而有惜哉。一時公卿伯牧。百二十人。比丘千人。其成化也若此。為蓮社七祖云。

捨小信大

聖歷年中。于闐三藏實叉難陀云。龜茲國中。惟習小乘。不知釋迦分化百億。現種種身雲。示新新境界。不信華嚴大經。有梵僧從天竺。將華嚴梵本至其國中。小乘師等。皆無信受。梵僧遂留經而歸。小乘諸師。迺以經投棄於井。經於井中放光。赫如火聚。其夜諸師覩之。疑謂金寶。至明集議。使人漉之。乃是前所棄華嚴經也。諸師稍為驚異。遂收歸經藏。中龕安置。他日忽見梵本在其藏。內最上隔。諸師念言。此非是我釋迦所說耶。吾見有少異。乃收入藏中龕。何人輒將向此上隔。又以梵本置於下龕。僧眾躬鎖藏門。自掌藏鑰。明日開藏。還見華嚴在其上隔。諸師方悟一乘大教。威靈如此。慚悔追責。遂生信慕。華嚴一經。盛行諸國(會玄記中亦載此事。大同小異)。

口光如晝

儀鳳年中。西域有二梵僧。至五臺山。賷花執爐。肘膝行步。向山頂禮文殊大聖。遇一尼師。在巖石閒。松下繩牀。端然獨坐。口誦華嚴。時景方暮。尼謂梵僧曰。尼不合與大僧同宿。大德且去。明日更來。僧曰。深山路遙。無所投寄。願不見遣。尼曰。若不去某不可住。當入深山。僧徘徊慚懼。莫知所之。尼曰。但下前谷。彼有禪窟。僧依而住。往尋果見禪窟。相去可五里餘。二僧一心合掌。手捧香爐。面北遙禮。傾心聽經。聆聆於耳。初啟經題。稱如是我聞。乃遙見其尼。身處繩牀。面南而坐。口中放光。赫如金色。皎在前峰。誦經兩帙已上。其光盛於谷南。可方圓十里。與晝無異。經至四帙。其光稍稍却收。至六帙都畢(一帙十卷。六帙即六十卷。乃晉經全部也)。其光並入尼口。 華嚴菩薩住處品云。震旦國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凉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其山在代州南。忻州東北。名五臺山。首棱嚴三昧經云。文殊是過去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佛。又央掘魔羅經云。文殊是東方歡喜世界摩尼寶積佛。彼神尼之境界。必文殊之分化以示梵僧也。

信受大經

貞觀年中孫思邈。服流珠丹雲母粉。年一百五十歲。顏如處子。至長安。說齊魏閒事。有如目覩。書寫此經七百五十部。其時太宗。欲讀佛經。問邈何經為大。邈曰華嚴經。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譯大般若六百卷。何不為大。而六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邈答曰。華嚴法界。具一切門。於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乃是華嚴中一門耳。太宗方悟。乃受持華嚴。

(張無盡居士護法論中。亦載孫思邈寫華嚴經事 已上四條見英師感應傳)竹窗二筆云。或問經無與華嚴等者。何謂也。曰。昔玄奘法師。譯般若六百卷成以進御。帝云般若如是浩瀚。何不居華嚴之先。法師謂華嚴具無量門。般若雖多。乃華嚴無量門中之一門也。有僧作數格供經。華嚴經供於最上。一日取誦訖。納之中格明晨經忽在上。僧大驚異。葢經之威神所致。亦持經之精誠所感也。且三藏聖教。獨華嚴如天王。專制宇內。諸侯公卿大夫百執事。以至兆民。皆其所統馭也。夫孰與之等也。

口光益物

續高僧傳云。魏武陵王東下。令弟規守益州。魏遣將軍尉遲逈來伐蜀。規既降欵。城內大有名僧。皆被拘禁。至夜忽有光明。逈遣人尋光。乃見諸僧並睡。惟僧法建。端坐誦經。光從口出。逈聞。自到建所。頂禮坐聽。至旦始休。逈問法師昨夜所誦何經。答曰。華嚴經。逈曰。法師誦得幾許。答曰。貧道發心。欲誦一藏情多懈怠。今始得千卷。逈驚疑不信。將欲試之。曰屈誦一徧。應不勞損耶。建答曰。讀誦經典。沙門常事。豈憚勞苦。乃設高座。令諸僧眾。並執本遂聽建登座誦經。七日七夜。數乃滿足。逈起謝曰。弟子兵將。不得久停。請從此辭。諸僧因並釋放。逈既出。歎息曰。自如來滅後。阿難是為總持。豈能過此。蜀中乃有此人。所以常保安樂。奇哉。

書論病痊

眉州中巖華嚴祖覺禪師。幼聰慧。過目成誦。著書排釋氏。惡境忽現。悔過出家。依慧目能禪師。未幾疽發膝上。五年醫莫愈。因書華嚴合論畢。夜感異夢。旦即捨杖步趨。一日誦至現相品曰。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虗空。諸佛於中住。無住亦無去。處處皆見佛。遂悟華嚴宗旨。洎登僧籍。府帥請講於千部堂詞旨宏放。眾皆歎服(見五燈會元)。

開函光照

唐定州中山修德禪師。不知氏族。苦節成性。守道山林。專以華嚴為業。於永徽四年。發心抄寫。故別為淨院。植楮樹。凡歷三年。灌以香水。潔淨造紙。復別築淨臺。於上起屋。召善書人溈州王恭。別院齋戒。洗浴淨衣。焚香布花。懸諸幡葢。禮經懺悔。方昇座焉。下筆含香。舉筆吐氣。每日恒然。然禪師猶日入淨室運想。每寫一卷。施縑十疋。一部皆然。而竭盡志誠。恭皆不受纔寫經畢。設齋慶之。大眾集已。德於眾前。燒香散花。發弘誓願。纔開經藏。放大光明。周七十餘里。照定州城。城中士女。普皆同見。山中齋眾。投身宛轉。悲哽懺悔。無不信仰。

天華供養(德圓。前列書寫章。見事蹟希有。故重出之。令人欣慕。愈生信仰也)

僧德圓。不知氏族。天水人也。常以華嚴為業。讀誦受持。妙統宗極。遂修一淨園。植諸穀楮。并種以香草。襍以鮮花。每一入園。必加洗濯。身著淨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載。香氣氛馥。別造淨室。香泥塗地。結壇淨器。浴具新衣。匠人齋戒。易服出入。必盥潄熏香。剝楮取皮。浸以沈水。護淨造紙。畢歲方成(上別建淨室為造紙人。下更造新室為寫經者)。別築淨基。更造新室。乃至柱梁椽瓦。並濯以香湯。每事嚴潔。堂中別施方柏牙座。用布香華。上懸寶葢。垂諸玲珮。襍以流蘇。白檀紫沈為以經案。并充筆管。書生日受齋戒。香湯三浴。華冠淨服。狀類天人。將入經室。必夾路焚香。唄先引之。圓亦形服嚴淨。執爐恭導。散花供養。方乃書寫。圓胡跪運想。注目傾心。纔寫數行。每字皆放光明。照於一院。舉眾同見。莫不悲感。久之方歇。復有神人執戟。現形警衛。圓與書生同見。餘人則不覩焉。又有青衣梵童。無何而至。手執天花。忽申供養。前後靈感。襍沓相仍。迄經二載。書寫方畢。盛以香函。置諸寶帳。安彼淨堂。每申頂謁。後因轉讀。函發異光。至於嚴潔。敬絕今古。此經遞授。於今五代。有清淨轉讀者。時亦靈應昭然。其經今在西太原賢首法師處。守護供養。

菩薩授經

唐永隆年。中郭神亮。雍州長安縣人。梵行清淨。因忽暴終。諸天引至兜率天宮。敬禮彌勒。有一菩薩謂亮曰。何不受持華嚴。對曰。為無人講。菩薩曰。有人現講。何以言無。亮後蘇。具向薄塵法師敘其事。以此而詳賢首之弘轉法輪。亞跡參聖徵矣(已上三條見會玄記)。

十地品離垢地菩薩章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柔輭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襍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性不偷盜。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性不邪婬。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性不兩舌。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閒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閒。不樂離閒。不作離閒語。不說離閒語。若實若不實。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麤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皆悉捨離常。作潤澤語。柔輭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踊悅語。性不綺語。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性不貪欲。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性離瞋恚。菩薩於。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捨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又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謟。於佛法僧起決定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閒斷。復作是念。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是故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心狹劣故。怖三畏故。闕大悲故。從他聲聞而解了故。成聲聞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捨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如是方便。菩薩當學。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謟曲。佛子。十不善業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眾大苦聚。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愛樂安住。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能音耐。堪耐也)。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神力。徧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虗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閒。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閒。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自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前云。既一偈之功能破地獄。何況此全章偈耶。願思此言。勉共傳誦)。

同类推荐
  • 尉缭子

    尉缭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灵山兰若

    宿灵山兰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律要后集

    律要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河中张胄曹往太原

    送河中张胄曹往太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wo Men of Sandy Bar

    Two Men of Sandy B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家有仙师

    家有仙师

    她,七世善人终修成正果。他,六界苍生齐称浮华神。她拜他为师却屡犯天规。他收她为徒却暗生情愫。碧落黄泉,千生千世却换来一段仙缘。她微笑,你可曾记得千年池畔的小妖。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王妃是只猫

    王妃是只猫

    太子是小弟,皇后是靠山,穿越到了盛世,没有做成祸国奸妃,却混成了一代奸猫。于是阿眸陛下在后宫的日常变更为吃饭、睡觉、欺负人类。整个后宫,都在喵爪下战栗!路人甲:王妃,王爷喊您回家吃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阿波罗神域

    阿波罗神域

    神兽在嘶吼龙族在咆哮矮妖在低吟魔王之咒响彻天空神的世界只剩下最后一个精灵...而人类,在哪里?谁又是最后的王者?——看众神玩一把权利的游戏。——————————————————QQ群:1018804928
  • 陌上何杳杳

    陌上何杳杳

    “小狐狸,你给我站住!”“死山鸡,你别过来,你再过来,我就……我就……”“你就……你就……你就干什么?”“我就把你吃了,我可是狐狸,最爱的便是山鸡了!”“老子是凤凰,最擅长吃狐狸了!”“禽兽授受不亲,你们鸟族都这般轻浮放荡吗?”“别的鸟大抵如此,天可见怜,只余下我这么一个痴情种……”“我说了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无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陌上花开,星河光转,我终是等到你了——小狐狸!这一次,你休想丢下我!
  • 花心悍妻

    花心悍妻

    先自己打打广告哈:正式通知大家,新文《新欢霸爱》已经开坑,欢迎围观:---------------------------------------------------------------------------------------------为了不嫁到吐藩去,决定借腹生子;为了借腹生子,决定独进鸭店;来到梦里水乡,才发现官府查案自投罗网;稀里糊涂的关进地牢,莫名其妙的出嫁为妇,百般逃跑无望后,乖乖开始享受婚后生活。相公人不错,英俊潇洒还是个大官,三十出头身体棒棒,且从不妨碍自己“寻欢作乐”,就是烂桃花太多——一个是垂涎三尺的通房丫头,一个是虎视眈眈的十二公主,本着拆散一对是一对的信念,数次骚扰,想鸠占鹊巢。有道是谁家不摔锅碗瓢盆,牙齿和嘴唇也时常打架,小打小闹可以怡情,大吵大闹可以休夫。一张休书扔下,住进妓院继续寻欢作乐,管你们是想帮小妾还是当正室,老娘不奉陪!听说梦里水乡在扬州开分店,自然是要去捧场,突然天上掉下个“西红柿”,长着两个迷人的酒窝还会吹口哨,竟是梦里水乡的幕后老板。哈哈哈,认识你能打折么,能找把店里的台柱借来耍耍么……没问题,都可以……好,前方便是人间仙境,帅哥怀里死,做鬼也风流!说什么,这扬州我必定是要走一遭!出了京城才知道世界有多大,醉不归里搞评比,结果前相公没有赶走,还成了跟屁虫。玉池镇里撮合新人,不凑巧自己做了人质,闹得人心惶惶。最有意思的是女儿国,全是女人人间天堂,就连神秘的西红柿也跟她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吧,千辛万苦来到扬州的梦里水乡,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某些人问:你有什么爱好吗?某女回答:钓男人算不算?不算,那我就没有了。@“你是谁?”“别问我是谁。”“你从哪来的?”“别问我从哪里来,也别问我要去哪里。”“……”短暂的沉默过去是一声惨叫,某人被踢下楼梯,从三楼完美的拐弯再拐弯再拐弯,最后摔倒在一楼大厅,猪头猪脑的,连哭都不会。@“你叫西红柿?”“对。”“你爹叫西瓜?你娘叫红椒?别告诉我,你爱吃柿饼,所以叫西红柿!”“你这女人,确实很聪明。”---------------------------------------------------------------------------------------------
  • 风起日月

    风起日月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海波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呼唤:“喂,喂,醒醒?”鼻中貌似还嗅到了淡淡的兰花幽香,睁开双眼来,只见一个白色人影蹲在自己身边,一根手指却直直的朝自己鼻下戳来。出于本能的反应,杨海波左手一抬就抓住了对方的手腕
  • 二婚缠绵:老婆是个宝

    二婚缠绵:老婆是个宝

    郭嘉人生最灰色的时光遇上了许诺,本来她以为,他们会相亲相爱,直到白发苍苍牙齿掉光,也会一样手牵手走过明媚走过暮霭,谁知,看见许诺跟别的女人躺在一张床上。。。凌修洁在郭嘉14岁的时候就见过她,可她却不知道他。郭嘉二十一岁,他把她调到身边当秘书,不动声色护着她混日子,原本想着日子就这样也不错,谁知,死丫头酒后乱性把他强了,凌总裁于是怒了,死丫头吃了他不用负责?抓回来,这次怎么着也要跟她没完没了。。。这是一个倒霉催的豪门千金的血泪成长史。这是一家母女两人感情的蜕变升华史。精彩片段:片段一:某女很有乐感,唱歌很好听,某总裁无意间听她唱的开心,抱住她又是亲又是啃的哄诱,“小妮儿,再给爷唱个!”某女暴怒:“丫的神经病,滚一边去!”某总裁不死心,推到压住。于是,男女大战,惨不忍睹。。。。片段二:四年回归,某女第一时间来到高耸入云的办公大楼找某总裁。只是,一推门,就见一前凸后翘的风骚女人正往某总裁身上扑。某女怨念,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不该来啊不该来。某总裁看见某女脑袋一懵,一个不注意被风骚女人扑个正着,暴怒,冲着门口的小女人吼:“女人你死的啊,眼睁睁看着自己老公被人占便宜你不知道过来帮一把啊?”某女傻兮兮的“哦”一声,某总裁以为懂了,谁知就见她小手一挥,某只小糯米团子从她身后蹦出来张牙舞爪又是叫又是闹,玩儿的开心极了。片段三(目测在番外)某日,某总裁从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家伙那里听来五字箴言“酒后吐真言”。某总裁脑海当中某天小女人醉酒的状况闪现,忒滴不甘心。于是,趁着当晚月黑风高,某总裁有意让某只小女人喝懵。“说,我是谁?”某总裁晃着高脚杯威逼利诱。小女人醉眼朦胧,傻笑连连:“老公!”“最爱的是谁?”“老公!”就这,某总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笑的眉毛不是眉毛鼻子不是鼻子的将小女人抱到卧室“正法”,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圆满了!¥温馨提示:正剧一枚。
  • 舰队司令

    舰队司令

    某宅男舰娘关闭服务器,转战其他网页游戏第一舰队在游戏过程中意外穿越,发现竟然是个舰娘与第一舰队融合的世界,于是悲剧开始了,平凡的他如何在这个以战争为主旋律的世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