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7000000004

第4章

问:“古本《大学》其义何如?”

曰:“大人者,以天下为一人者也;以天下为一人者,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也;古之明明德者,由本以及末而善斯至焉者也。故学大人以明明德以亲民者,其道必在止于至善焉。若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规矩者,方圆之至者也。学者于明亲之至而能知所止焉,则有定向而意诚,不妄动而心正,所处安而身修,由是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可虑之明而得其当矣。一知止而大学之道得焉,是以明德亲民者,必贵知止于至善。然至善之所当知者谓何?物有本末,是意心身为天下国家之本也;事有终始,是齐治平之始于诚正修也。是有物必有则,有事必有式。一定之格而为明德亲民之善之至者也。故知所先后,即知止矣,道其不庶几乎?观夫古人之欲平天下、治国、齐家以明明德于民者,固必先修身、正心、诚意以明明德于己焉。欲人己之间悉得其当者,又贵先明诸心,知所往焉。致所往之知果何在?在于诚意、正心、修身之如何而为本之始,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如何而为末之终。若下文所言‘毋自欺’以至于‘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物皆当其则,事皆合其式,而格之必止于至善之极焉耳。诚格之而知至善之所止焉,则意可诚、心可正、身可修、家可齐、国可治而天下可平矣。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天下国家之本。本乱,则末不能治,何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所厚既薄,无所不薄矣。夫知乱本末者之非善,则知格本末者之为至善。故申之曰:‘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自‘大学之道’至此,凡言知者八,初言‘知止’,次言‘知所先后’,可见知先后即知所止也。次言‘致知在格物’,又次言‘物格而后知至’末则复言‘知本则知至’,然则至善之为本末、而本末之为格物也,又不彰彰著明也哉?所谓诚其意者以后,则皆格物以致其知者也。盖所谓诚其意者,即大学之本之始事也。‘毋自欺’以至历引《淇澳》诸诗、《康诰》诸书而及‘无讼’之说者,皆求夫至善之格者也。”

或曰:“人能诚意则善矣,何必复求合格也哉?”

曰:“程子不云乎:‘用意恳切,固是意诚,然着力把持,反成私意’?是则诚意而出格者也。例之修、齐、治、平,节节为格物致知也明矣。但诚意紧接着知本、知至说来,即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盖学大人者,只患不晓得通天下为一身而其本之重大如此。若晓得如此重大之本在我,则国家天下攒凑将来,虽狭小者志意也着弘大,虽浮泛者志意也着笃实,怠缓者志意也着紧切,自然欺不过。自欺不过便自然已不住,如好色恶臭,又自然满假不得,而谦虚受益、其凝聚一段精神于幽独之中者,又非其势之所必至也哉?幽独者是未接国家之先,慎则是知得本立于此而敬谨言切,即前定之志意之谓也。此言‘君子之孳孳于至善者,惟日不足’,下言‘小人之孳孳于不善者,惟日不足’,但其中既诚则其外必形,如财富者必润其屋、涵养者必润其身。君子明德之意既已诚切,则自然明明德于天下矣。故引《淇澳》、引《烈文》二诗,以见有切磋琢磨之盛德至善则民自不忘。而民不能忘者,正以其盛德之有可贤、可亲、可乐、可利也。是非诚中形外之徵也耶?所以《康诰》、《太甲》、《帝典》皆自明其德不已而及诸民,又不已而通诸天,其明德亲民之必得所止。如文王之仁敬孝慈信之浃洽于父子君臣朋友间也,然总是从知止至善中来,知止至善从知所先后来,知所先后又是从知立本以及其末来。故于意之能诚者而曰:‘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也。’此段于明明德、亲民、止至善详说备举,然却都是形容学大人者知本以后一段精神。如《易》谓‘拟而后言,议而后动’,拟议以将成乎家国天下之变化者也。正心即接着‘定而后能静’说,盖见已明透,其志已坚定,自然外诱不动,内念不生,又安有所忿懥恐惧忧患好乐而为中心之累也哉?意诚心正则安其身而动,自足以端本善则,与不知立本而徇好恶于伦物之间者万万不同。故其孝则足以事君,其弟则足以事长,其慈则足以使众。是又将仁敬孝慈信而约言之,且引《康诰》以推极于不学而能,见孝弟慈悉出于良心自然。君子立本之功至是愈精而愈微矣,则国之兴仁兴让、天下之兴孝兴弟应之甚速,而至大者又岂不愈神而愈妙也耶?故挈矩以下,即是‘老者思所以安,朋友思所以信,少者思所以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凡用人者,用夫安养之人,行政者,行乎安养之政。孔子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者,不逾此挈矩,而十五所志于学者,志此大学而已矣。是道也,惟尧舜实始之,故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光于四表,格于上下。’是非明明德于天下也耶?惟孟子实继之,故‘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又曰:‘七十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黎民不饥不寒。’又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诸掌。’是非用人行政以尽挈矩之义也耶?呜呼!孔子一生求仁而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者也’,其心将以仁其身者仁万世人人之身,而恐无凭处,故既竭心思而继以先王之道,于是取夫《六经》之中至善之旨,集为《大学》一章以为修齐治平规矩,所谓格也。其旨趣自孟子以后,知者甚少:宋有晦庵先生,见得当求诸《六经》而未专以孝弟慈为本;明有阳明先生,见得当求诸良心,亦未先以古圣贤为法。某自幼学即有所疑,久久乃稍有见,黾勉家庭已数十年,未敢著之于篇,惟居乡居官常绎诵我高皇帝圣谕,衍为乡约,以作会规,而士民见闻,处处兴起者,辄觉响应。乃知大学之道在我朝果当大明,而高皇帝真是挺生圣神,承尧舜之统、契孔孟之传而开太平于兹天下万世无疆者也。辄述鄙见,以便请正于诸先觉云。”

问:“《中庸》亦如古本可否?”

曰:“天命之谓性一语,孔子得之五十以后,以自家立命微言而肫肫仁恻以复立生民之命于万万世者也。盖人能默识得此心此身生生化化皆是天机天理发越充周,则一顾是之而明命在我,上帝时时临,无须臾或离,自然其严其慎见于隐、显于微,率达于喜怒,则其静虚而其动直,道可四达而不悖,致之于天下则典要修而化育彰,教可永垂而无敝矣。故《易》曰:‘君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极说命之难知,而所谓‘中庸其至’之‘至’字,正‘至命’之‘至’也。断然说民‘鲜能已久’(似当作‘鲜能久矣’——标点者注),正见其难也。岂惟民哉!斯道费而隐,虽人至于圣,而至命之处亦有所不知、有所不能。‘亦’字须读得活,盖圣人之于天道有吻合与否,此不知不能即指夷惠伊尹等圣人,徒穷得一端之理,有方有体,而吾圆融生化之性,尚未可率达,而况于穆不已之命之至耶?此后节举圣贤道德之盛,而‘至’字竟未直指。至哀公问政才说‘诚者天之道’,而始继之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此下却多是发挥尽性至命之道,而统总归之仲尼一人。其言尧舜是他祖述,则知他不止是尧舜;文武是他宪章,则知他不止是文武;天地是他上律下袭,则知他不止是天地。盖群圣天地皆有不能尽,有所憾,皆有相害相悖处。若仲尼之敦化川流,此其天地则超绝形象而尤为大也。是以其道则为至圣之道,其德则为至诚之德,而统括之曰:此其仁之肫肫。盖孔氏平生心法也。其深则渊渊,其远则浩浩,夫岂一切群圣之所能知也哉?所以不能知者,以其聪明虽造圣智而其圣智未达乎天德故也。下则复言圣智君子必如何而天德,乃可入而达之也耶。盖天道维玄、维默、维于穆,则的然文著者,斯与天下相似矣。故闇然之闇字从‘门’从‘暗’,乃室中之一无所见者。复状之以淡,淡则白水未和而了无滋味者也;状之以简,简则竹简方素而莹无点画者也;状之以温,温则丝茧方寻而浑无端绪者也。君子于此而独不厌,文且理焉,则知远本诸近,风出诸自,微秘乎显,而于穆玄默之天不潜入而靡间也哉。何谓微之显?潜伏而入,所不见者是也。何谓风之自?敬信不待言动者是也。何谓远之近,民劝民威而不事赏且怒者是也。如此而后,其德始闇然不显,天下自日章而平矣。遂形容之极以及于天载之无声无臭,乃确然叹曰:此即所以为圣之至,为诚之至矣夫!岂寻常群圣之可得而与、可得而知也哉!究竟《中庸》一篇是孔子以生平自仁其身者以仁天下万世,字字句句皆从‘五十知天命’中发出,奈何群圣言堙,学者往往滞于事理之末,而鲜达乎性命之源。以想度为探求,而欲至乎不思而得之微;以方所为操持,而欲造乎不勉而中之妙。是皆拟圣太高,觅道太远,而谓必如何而清,如何而任,如何而和,如何而多学而识,如何而克伐怨欲不行,如何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而后圣可学也。顾不知仁不远人,道不下带,至圣优域不出跬步间也。故是书极言至命之难,而首发以‘中庸其至’一句,盖曰:圣人尽性以至天命,乃中庸以至之也。中庸者,民生日用而良知良能者也,故不虑而知,即所以为不思而得也;不学而能,即所以为不勉而中也。不虑、不学、不思、不勉则即无声臭而闇然以淡简温矣。大哉中庸,斯其至矣夫!”

问:“《大学》一书,吾人入道之功,最当急于讲求者也。其宗旨何如?”

同类推荐
  • The Great Controversy

    The Great Controver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孙子算经

    孙子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淞故述

    淞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

    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六界之玉雨晴雪录

    六界之玉雨晴雪录

    阴谋带来的河患,将六界暗涌推上水面。九重天帝裔宗室忙于夺嫡争斗。巫族、妖兽各有所求。还有飞升派和天仙族权谋来往相加。在这里,红凤凰非得另叫做鹑鸟。涅槃失败了吧?连累路与这个都市女穿越此方。不是不争,实在是自然法则乱了,有点懵。本想顺其自然,早死早超生,说不定还能穿回都市。一饭救命之恩,换来神龙要养。神龙命运坎坷,披上鸟壳改名享羽,要守诺养好,依然鸭梨好大。
  • 我是游戏幕后系统

    我是游戏幕后系统

    我是系统我做主,世界规律我来书!这是一个普通人依靠黑科技,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一位"普通人"依靠万年后的黑科技,开始设计游戏。依靠着游戏的更新,玩家逐渐增多,逐渐增多,甚至,全地球的人都进入了游戏。自己开发游戏,自己创建npc,自己打自己。不是,我是说,他把自己设计成了大boos。我叫陆元,我为游戏代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本书故事发生在平行时空。如有雷同,那不可能。
  • 洛西拥七

    洛西拥七

    楚七七,安静而努力的姑娘,自幼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在她考上重点高中那一年,来到了母亲的雇主家,在那认识了洛西~~三年的时光让她收获了温暖与感动,当楚七七转身离开时,来不及说出的话到底到底深埋心中,再见时,两人却形同陌路,他以为的骄傲却在现实面前输的一败涂地,当她再次回到洛家,境遇却大不相同,爱恨纠葛多年,再回首,原来一切都是注定的。
  • 你们

    你们

    这年冬天,因为体质下降,也因为大柳的事,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我过得很抑郁,而且不住地感冒,一个医生朋友建议我去洗洗三温暖,隔几天蒸一蒸,排排毒,说不定对改善体质大有好处。这个好办,我很快就成了一家三温暖的常客。有一天,我正躺在小房子里熏蒸,门被推开了,进来了一男一女,透过浓重的雾气,我认出了那个男的,他是高锐,旁边那个女的,明显年纪比他大,也比他丑。我悄悄侧过身,不让他们看见我的脸。
  • 医路风云

    医路风云

    实习马上结束,对留院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楚天羽有的只剩下对未来的迷茫,但就在这时候上帝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他可以在末世与现实世界自由穿梭,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向楚天羽打开了一扇大门!
  • 独摇揽死生

    独摇揽死生

    两国纷争,内忧外患的状态下,不得不争,而争是为光芒万丈的生和无怨无悔的死,输赢都不负此生。本长篇连载讲述主人公齐瑶在荆棘之中,一步一步走向执政长公主。
  • Once Col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8)

    Once Col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8)

    "A masterpiece of thriller and mystery! The author did a magnificent job developing characters with a psychological side that is so well described that we feel inside their minds, follow their fears and cheer for their success. The plot is very intelligent and will keep you entertained throughout the book. Full of twists, this book will keep you awake until the turn of the last page."--Books and Movie Reviews, Roberto Mattos (re Once Gone)ONCE COLD is book #8 in the bestselling Riley Paige mystery series, which begins with the #1 bestseller ONCE GONE (Book #1)—a free download with over 900 five star reviews!There is one cold case that has plagued Special Agent Riley Paige for her entire career, dwelling at the corners of her consciousness, forcing her to return to it again and again. The only case she has never solved, she has finally put it out of her mind.Until she gets a call from the murdered victim's mother.
  • 偷记忆的傻瓜

    偷记忆的傻瓜

    天地众生多一窍魂魄的有缘人可修炼成为忆灵师,身入仙籍,永葆青春。他们是记忆的主人,行走于世间,与众生缔契,遂他人之愿。替他人抹去想忘而不能忘的过往,拔除想得而不可得之欲念……但当一位忆灵师想要忘记一个他忘不了的人,穷尽了一生,才知道,纵使渡得众生,却终究渡不了自己。这个忆灵师叫肖念,那个人是他的小七。【承认应该回归本心,把自己想讲完的故事讲完,或许有些苦涩,或许只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
  • 经典:著名古典小说

    经典:著名古典小说

    《封神演义》是明代长篇小说,共100回,作者许仲琳。全书以宋元时期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演绎而成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表现了称扬王道、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思想倾向,说明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同时,《封神演义》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封神演义》以内容篇幅巨大、幻想奇特而闻名于世。它发挥神话传说善于想象夸张的特长,给读者以较深印象,被誉为仅次于《西游记》的神魔小说巨著。
  • 我穿越成了一座城

    我穿越成了一座城

    高文穿越了,却意外穿越成了一座城。在这个类似部落冲突的大陆上,高文发现作为一座城,他不但能够操控符文武器,还能凝聚出精通各种职业的分身。于是在这座城池之中,他锻造神器,培养英雄,成了无所不能的神。“来吧,骚年,加入我的城池,让我们一起推动文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