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4700000012

第12章

成公宣公子,母声姜,在位十八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

周二月,夏十二月,无冰,恒燠也。

三月,作丘甲。

备齐也。归父奔齐,故三桓惧而设备作丘甲。丘甲之法,古无明文,左氏无说,杜氏据周礼小司徒及司马法,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谓「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故书」。按:周礼伪书,本袭司马法而小变其文,而司马法亦战国述穰苴所言,是后世之法,不可以证前。且其云丘甸所出,乃牛、马、车乘、徒卒之数,非甲也。与此亦不合。若其使丘出甸,一丘而兼四丘之供,其谬人皆知之,无论矣。谷梁谓驱四民造甲,稚语,亦无论。胡氏据李靖对问,以唐事证周事,已属可笑,况此又伪书,宋阮逸所造,然则并非唐也,不学无术一至于此。盖「丘」者,田亩也,「甲」者,甲冑也,凡军行必带甲,当时甲冑器械皆官作而给之,田亩惟供车,曰「赋车」,今并令出甲,故曰「作丘甲」,是赋车又赋甲矣!厚敛于民,故志之。

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惧齐以结晋也。

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囗取囗义囗囗囗囗囗。

王师不言「战」,无与为敌也。故言「败」,可,言「战」,不可,此孔子之取义也。

冬,十月。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齐伐鲁,不过四鄙,而鲁之报齐,合三国之兵为囗之战,则甚矣。

夏四月丙戌,卫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

齐师自鲁伐卫,报宣十八年子臧之役。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郄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囗,齐师败绩。

鲁四卿并出,亦春秋变文,以见征伐之在三家也。书行父于首,以归父在齐,急欲胜齐也,而齐之失鲁而抗晋,亦有以自取之与囗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

「齐侯使国佐如师」,与「楚屈完来盟于师」异,书「齐侯使」,见齐侯之戚也。「及国佐盟于袁娄」与「盟于召陵」异,「及国佐盟于袁娄」,见晋、鲁之不汲汲欲盟,将至齐之城下而始与盟也。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庚寅,卫侯速卒。取汶阳田。

鲁胜齐,故取其田。

冬,楚师、郑师侵卫。

断道之盟,鲁、卫、曹从晋,楚见齐、鲁不睦,晋又专攻齐而不敢及己,遂与郑侵卫,此见楚之日益肆,而晋之自失事机也。左氏谓「救齐」,楚未尝与齐睦,何为救之哉囗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蜀,鲁地,是时楚师侵卫,而婴齐先至蜀,亦以与鲁素睦,来寻旧好,而成公特亲会之。季明德曰:「楚虽强横,于鲁实亲,故僖公出盟而宋襄释,归父往会而宋围平,凡有所言无不听命。」其说是也。左氏遂谓「遂侵我师于蜀」,非矣,若是,经何以不书乎囗然成公懦而惧楚,以诸侯之尊下与大夫盟,既失之,而且合十一国之大夫与之盟,则又甚矣。书「公及」,公为此会也,首「楚人」,以楚为盟主也。「楚人」,即婴齐也,诸国皆书「人」,以不尽知其名也,故楚亦同称「人」。左氏谓「匮盟也,于是乎畏晋而窃与楚盟」,非也,安有合十一国之大夫而谓之「窃」,以不使晋知者哉囗甚矣!成公之为此会盟,可以得已而不已者也。李廉氏曰:「楚专中国之盟,莫盛于此。以楚成之强,所得者,陈、蔡、郑、许四国而已,以商臣之暴,所得者,亦不过陈、蔡、郑、宋而已,虽以庄王之盛,而辰陵之盟亦不过陈、蔡二国从之。今蜀之盟,诸侯从之者十一国,晋不敢争,其后四十三年然后晋、楚之从交相见。又八年,楚灵求诸侯于晋,皆蜀之役启之也。」今按此说,安得不咎成公之得已而不已者与囗成公时,行父诸臣当国,盖诸臣为之,然自应指成公。是役也,薛与鄫皆来与盟,失小国附庸之义矣。自此后,小国无不与盟会者,兹役为之也,亦春秋之一变也。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观此条,则知去年冬蜀之会盟皆诸国大夫,而其君尚未尝屈服于楚也。不然,岂有冬从楚而春从晋者乎囗又岂有冬盟郑而春伐郑者乎囗是以谓成公之得已不已,为此无益之举也。断道之盟,鲁与卫、曹同,今之伐郑,依然前会而加宋焉,盖晋伯之余威犹在也。若宋、卫以丧而从金革之事,则大非矣。晋帅诸侯伐郑者,以楚故也。左氏谓「讨邲之役」,夫邲之役在宣十二年,是时楚伐郑,晋以救郑致贬(败)(「贬」,二本同,疑当作「败」。),与郑何憾囗至十四年郑复从楚,故晋伐郑,即其时伐郑,不得谓讨邲之役,况谓此时为讨邲之役,岂非梦语耶囗又谓「郑公子偃[帅](「帅」,二本原阙,今据左传补入。)师御之」,「覆诸鄤,败诸丘舆」,亦经所不见,未足信。

辛亥,葬卫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甲子,新宫灾。三日哭囗取囗义囗。

「新宫」者,宣公之宫也。宣公曷谓之新宫囗三年之内,不忍遽称谥,故称「新」。顾命,召公称成王曰「惟新陟王」,可证。庄公丹楹刻桷于桓宫,称「桓宫」者,其时去桓公已远也。「三日哭」,成公之知礼也,故孔子特笔志之。自公、谷及杜氏皆以三日哭为礼,而胡氏独反之,以为非礼,此妄承常事不书之说而益甚焉者也。夫常事不书之说创自公、谷,尚不敢以为此非礼,而宋人承之者乃敢以为非礼,此何说也囗为亲丧之事而哭以为非礼,则笑反得为礼乎囗是其人心肝全无,乃以释经而传世,不大可怪也耶囗又以其不举谥为神主未迁,谓今二十八月,缓于迁主,失礼一;神主未迁而哭,失礼二。其妄论礼制,尤不可不辨。古者卒哭而祔,祔者,祔于祖庙也,以孙祔祖,故名祔,迨丧毕告祭之期,始祧其亲尽之祖,及递迁其祖父之庙,而以新主置祢庙焉。宣公之丧,此时二十八月,据礼,谓三年之丧二十七月,则此时已迁主于祢庙矣,以其新迁,故不曰「宣宫」,而曰「新宫」也。当时太庙称庙,群庙多称宫夫祢庙灾,神主在,是其神主并灾与否固不可知,总之为人子者不可不哭,哭而三日,情礼之至也。又檀弓曰「有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檀弓乃汉儒所作,正本此经为说。「先人之室」,即先人之宫,祢庙也,胡氏乃误认为先人生时所居之室,总之为儿童之见而已矣,奚足辨焉囗

乙亥,葬宋文公。夏,公如晋。

朝也。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左氏谓「许恃楚而不事郑」,故伐之,非也。郑亦事楚,何为伐之哉囗盖自隐十一年郑伯入许,许、郑世仇也,后楚人围许,许服于楚,郑虽屈服于楚,而终不能释憾于许也。然郑与许邻楚,必越许而后至郑,是郑当睦许以为外捍,今屡伐之,为计亦左矣。

公至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棘,汶阳之邑也,不服取田,故围以师焉。

大雩。晋郄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

此赤狄之余种。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

此晋来要盟于鲁以拒楚,而假聘为名也。盟以拒楚者,以成公蜀之盟也。卫服于晋,故闻之亦使人来焉,鲁既盟晋,不得不盟卫矣,故丙午盟荀、丁未盟孙,盟不系以国,蒙上文也。

郑伐许。

一岁再伐许,甚郑也。或称「郑」,或称「郑伯」,无例。说见前。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宋聘鲁始此。宋闻晋、卫聘鲁,故华元亦来。然不敢要盟,则上年卫之盟,藉晋之威可知矣。

三月壬申,郑伯坚卒。杞伯来朝。

为明年出叔姬,故来朝以诉。

夏四月申寅,臧孙许卒。公如晋。葬郑襄公。

二月而葬,何速也!

秋,公至自晋。冬,城郓。

文十二年,城诸及郓「城诸及郓」,二本原作「城及诸郓」,今据经文改。,彼东郓,此西郓也。杜氏谓「公欲叛晋,故城而为备」,非也,为备齐也。

郑伯伐许。

以丧伐,尤非礼也。称「伯」,无例。左氏谓晋救,未可信。许之从楚久矣,楚不救而晋救耶囗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见出也。此杞叔姬即僖三十一年杞伯姬为其子桓公所求之妇也,至是四十四年,老矣,乃见出,何居囗

仲孙蔑如宋。

报华元之聘。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谷。

季明德曰:「谷,晋地,非过晋之道,荀首至此,侨如往会焉。盖自战囗以来,齐、晋未尝通好,至是晋欲求诸侯,故使荀首如齐以相讲,而侨如会之,则因齐好之成而定议焉,于是有虫牢之盟矣。」此说得之。

梁山崩。

山崩,大异也,不系以国,关乎天下云尔。

秋,大水。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定王崩,简王立。

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晋为是盟,齐、郑咸来。齐自晋文以来,从不与晋盟,则新得者也;郑则久服于楚,兹复从盟,亦旧背而新服者也,晋景公于是为得志矣。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二月辛巳,立武宫。

「武宫」,武公之宫也。武公,伯禽五世孙,有武功,故谥武。武公亲尽,庙已祧矣,惟伯禽为始祖庙不祧,今鲁以尚武故特立武宫,亦如不祧之庙,以与伯禽埒,非礼也。汉人作明堂位,因附会武宫为武世室,既有武世室,因以伯禽祖庙为文世室而配之,道听涂说如此。

取鄟。

或曰国,或曰邾娄之邑。

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宋、卫旧未有隙,且近有虫牢之盟,何为侵之囗左氏谓晋命也,然则虫牢之盟,宋固未有所以服者耶囗秋,鲁之侵宋盖亦如此。

夏六月,邾子来朝。公孙婴齐如晋。

左氏谓晋命使伐宋。

壬申,郑伯费卒。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

鲁、宋自庄十年以后,并无交兵之事,观前后事迹,又皆式好无尤,此侵之,左氏亦谓「晋命也」,则鲁之畏晋甚矣。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郑从晋故。

冬,季孙行父如晋。

报侵宋之成。

晋栾书帅师救郑。

图伯者当如是矣。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乃免牛」,则不郊可知,皋后书不郊者,以事间之,为犹三望起也。

吴伐郯。

吴始见经。先书「吴」,犹楚子之先书「荆」、书「楚」也。

夏五月,曹伯来朝。不郊,犹三望。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

去年楚伐郑,惟遣栾书救之,今大会诸侯共救之,晋势差振矣。复同盟马陵者,以虫牢之盟未尽协也。莒,小国,始与会盟,左氏谓「莒服故也」,莒何尝不服晋乎囗

公至自会。吴入州来。

州来,楚与国也,入以将以制楚,吴始强矣。吴、楚之争自此始,中国诸侯赖吴以制楚亦自此始。

冬,大雩。

凡非六月龙见而雩者,皆为旱,兹书时,则冬旱也。

卫孙林父出奔晋。

孙林父,良夫之子,良夫没而林父益横,卫定公所以恶之也。晋为逋逃主,而卒以贻害于卫,岂伯主之所为哉囗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马陵之盟,齐侯服晋,至是晋为归田之举以媚之,然岂伯者之所为哉囗经详书之,所以深病晋也。

晋栾书帅师侵蔡。

蔡自翟泉以来,服楚者四十八年,文十五年晋伐之,至是复伐之。

公孙婴齐如莒。

鲁与莒,宣公尝再伐之,往来久绝,至是因马陵之盟始通好焉,亦以晋故也,左氏谓「逆也」,无稽。

宋公使华元来聘。

鲁、宋和睦,则知六年侵宋之举,胁于晋也。为夏将纳币,故先来聘,左氏于此谓「聘共姬」,以聘问之聘为纳币之聘,可笑。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聘伯姬也。伯姬,成公姊妹,或称「公使」,或不称「公使」,无例。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左氏谓赵婴通于赵庄姬,庄姬,晋女,赵朔妻也,同、括放婴于齐,庄姬谮同、括将为乱,公杀之。史记又载屠岸贾追论赵盾弒君,因诛同、括,与左不合。按:赵武,庄姬之子也,左氏此说必当时人诋赵武之丑而言,似未可信。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

「子」字盖「王」字之讹。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来归而卒,以后来逆丧,故书。

晋侯使士燮来聘。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

七年,吴伐郯,郯与吴成矣。小国被伐,既不能救而又伐之,何居囗且因聘而谋伐人国,又有以见晋伯之不正也。但左氏载鲁人不欲,则未然。以鲁、宋之相睦,晋使伐则伐之矣,况邾乎囗

卫人来媵。

媵,伯姬也。卫、晋、齐见后。皆来媵,礼也。礼文有诸侯一娶九女之说,虽不足据,然媵所自有也,但不必定九耳。此鲁女嫁,若以一娣一侄从,当为三人,又三国来媵,共有六人矣。胡氏乃执一娶九女之说,以为鲁并纳九女,又三国三人,则十有二女为非礼,儿童说经,祇堪捧腹。公、谷之可笑者,一谓媵不书,书者,以伯姬贤;一谓以伯姬不得其所。夫少女在闺,贤否何见囗而不得其所乃其后事,三国何以预知之囗总之为儿童之见,以其论礼制,故及之。鲁他女嫁未见有他国来媵,而兹且三国,前后凡三书之,何也囗盖鲁当寖弱之时,方恃大国以为援,而成公适和诸国,诸国咸来媵,见大国之有恩礼于我也。故史臣夸大而录之,孔子亦因之耳。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公会晋候、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

左氏谓「归汶阳之田」,「诸侯贰于晋」,故「寻马陵之盟」也。

公至自会。二月,伯姬归于宋。

是为宋共姬。言「归」,则逆可知。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

使卿致女,礼也。

晋人来媵。

说见前。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郑以晋不足恃,故又惧而从楚,晋执之、伐之,岂不甚哉!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庚申」,二本原作「庚寅」,今据经文改。),莒溃。楚人入郓。

莒向属齐,自马陵始出而会盟,近又会蒲,故楚远越淮泗而伐之,亦所以窥齐、鲁也。郓,或谓本属鲁,时为莒得之。

秦人、白狄伐晋。

晋昔以白狄伐秦,今秦亦效之,所谓出尔反尔也。

郑人围许。

左氏谓示晋不急君,故出师围许,为将改立君者,晋必归君。其说近是。不然,郑方有事,何为汲汲图许耶囗

城中城。

楚人入郓,防之也。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晋命侵之,以其围许也。称「弟」,无例。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自三月至四月凡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左氏谓归郑君,而会诸侯伐郑之立君者。

齐人来媵。

说见前。左氏谓同姓之国媵,异姓则否。齐,异姓也,胡为媵乎囗若当时无此礼,齐不行矣。

丙午,齐侯獳卒。秋七月,公如晋囗取囗义囗。

诸侯无亲会葬诸侯之礼,公之如晋,实往会葬,故上第书「公如晋」,而下因不书「葬晋景公」,此孔子之取义也。景公卒于五月,其葬当在八月,故公七月往,晋人以其屈己来会葬,因而侮之,且止公,至明年三月始归,凡阅九月,鲁之君在外未有如是之久者,其邕莫甚于此,故圣人尤谨之,书「公如晋」而没景公之葬也。左氏虽略知之,然其言却乱道,曰「公如晋,晋人止公使送葬」,「冬,葬晋景公,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邕之,故不书,讳之也」。按:此时晋国无事,景公何为夏卒而冬葬乎囗公本来送葬,非晋人止公送葬也,第葬后乃是止公,至明年三月方归耳。其谓冬葬景公者,凑合止公之久也,然即使冬葬,何为三月始归乎囗大扺左氏臆度而附会类如此。

冬十月。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晋侯使郄犨来聘。己丑,及郄犨盟。

借聘而要盟,与三年荀庚来聘同。

夏,季孙行父如晋。

报聘也。

秋,叔孙侨如如晋。

复修安革以前之好,殆有所迫于晋与囗

冬十月。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天子之三公出奔强国,则王室之政可知矣。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晋厉初立而求诸侯,故为此会。然来会者鲁、卫而已,盖亦鲜矣。左氏谓晋、楚同盟,郑伯听成,与经不合,岂可信哉囗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囗取囗义囗囗囗囗。

前言「王师败绩于茅戎」,不言王与战,尊王也;兹书「晋人败狄于交刚」,亦不言诸侯与战,尊中国也。一败一胜,笔法略同。

冬,十月。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郄锜来乞师。

征伐秦也。

三月,公如京囗书囗法囗师。

晋征伐秦,故公如京师。「京师」,王国也,公过则书,不朝王,故不书「某日朝于王」。

夏五月,公自京师囗书囗法囗,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

「自京师」,接上「如京师」之文也,若无此三字,直书「公会晋侯」,则若上如京师为一事,此会晋侯为一事矣,故知书「如京师」之必不朝王也,然公如京师又不可没,故其书法如此。圣人之笔明白如此,而左氏犹附会为朝王,以之欺世,百世而下,明者宁受其欺耶囗晋为雠秦,致劳八国诸侯间关跋涉而为之役,卒使曹伯竟卒于师,亦忍矣哉!

曹伯庐[卒](「卒」,二本原阙,今据经文补入。)于师。秋七月,公至自伐秦。冬,葬曹宣公。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

林父奔晋七年,兹卫侯如晋,晋侯强使纳之,其后卒以祸卫,晋既受逋逃,而且贻害人国如此。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郑公子喜帅师伐许。

郑前从楚,犹伐许,兹从晋,益复伐之矣。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侨如不氏,蒙前文也。「以」者,非贬辞,与宣元年(宣元年,二本原作「宣九年」,今据经文改。)「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同。称「妇」者,以有姑也。成公此时即位十四年矣,二年,公会诸侯,盟于蜀,则即位时非甚幼小也,自此逾四年而薨,又有妾定姒生世子,何为此时方娶乎囗此不可晓,或定姒本为夫人,今又娶齐女以为夫人,定姒让大国之女,因以有妾号,未可知耳。

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

佚其名。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公孙婴齐称「仲」者,以其父仲遂,赐氏为仲,故其子称仲氏也。婴齐兄归父,亦氏仲可知,但经不书耳。公羊无故而倡为邪说,谓后归父,竟不可解。

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

执者书人或书爵,无例。左氏谓公子负刍杀太子而自立,不见于经文,又言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既与同盟,何以谓之讨囗皆与经不符。

公至自会。夏六月宋公固卒。

楚子伐郑。

郑或从楚,或背楚,而许则专服者楚也。郑从楚之时伐许,楚或不问,背楚之时而伐许,楚所以必伐郑也。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宋鱼石出奔楚。

以经按之,大抵华元擅权于宋久矣,共公之卒,荡山、鱼石谋共逐之,故华元奔晋,于是诉晋讫,复挟晋之威自晋归宋,召国人共讨荡山而杀之,鱼石恐见及,乃出奔楚。元欲挟晋威即归图事,故奔晋,石避仇无归志,故奔楚。经书「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如是之复而详者,见元之恃晋以杀山、逐山(石)(「逐山」,二本同,疑当作「逐石」。),盖昭然矣。若山书「大夫」,凡杀大夫,不论有罪无罪皆书官也,其不氏,无例也。经书华元奔晋,而左氏谓华元未奔晋;经书书华元自晋归,而左氏谓华氏不自晋归;经书鱼石一人奔楚,而左氏谓五人,全不相合。又谓元奔晋而石止之许讨,则元与石两无嫌疑,何为元归而石奔乎囗皆不可信。书宋事而晋之纳叛党,恶自见。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囗、邾人会吴于锺离。

特会吴也,故书法如此。

晋力不敌楚,于是招吴以敌之,使楚顾南而缓北,此晋之计也,然晋伯之不振至此甚矣。许迁于叶。

叶,近楚县,许依楚以避郑。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雨着木而成冰,记异也。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宋鱼石在楚,楚将返之,故郑为之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晋侯使栾黡来乞师。

乞师讨楚、郑而鲁不应,晋于是怒鲁,有沙随之事。

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

晋文败楚于城濮而晋伯兴;晋厉败楚于鄢陵而晋伯衰,一居伯之得其道,一居伯之不得其道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楚败而归咎于侧,杀之。

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不见公。

上书「公会」,则公来会矣,下书「不见公」,则晋侯怒公之不与师而不见也,公未尝后期也。左氏遂附会公有家难,后期,非也。鄢陵之战,齐、宋、邾之师亦不至,而专这鲁者,欺成公之懦,如前之止公于国九月也。

公至自会。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

晋虽败楚而郑卒不服,故又伐之。晋以鄢陵之役征诸侯之兵不至,至是征及王师以胁诸侯,不道甚矣。

曹伯归自京师。

诸侯归国,或名、或不名,无例。其归于京师,晋侯为之,则其归自京师,亦晋侯使之与囗王无与也。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

晋侯怒鲁,故侨如得行其谮于郄犨而执行父焉。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晋、齐。

行父得释,将与公归,故侨如惧而奔晋。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郄犨盟于扈。

行父之执,郄犨为之,故以其归而要之盟。

公至自会。乙酉,刺公子偃。

侨如可罪矣,而使之逸,乃刺公子偃,岂不甚哉囗行父为之也。

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

此亦晋使之也,左氏谓郑侵晋,卫救晋,郑何敢侵晋囗而晋亦何藉卫救囗此皆闇于列国情形之论也。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

晋又假王臣以伐郑。

六月乙酉,同盟囗书囗法于柯陵。

不重言诸侯,但言「同盟」,讳尹、单二子与盟也。王臣与诸侯同盟,晋之无道为之也。

秋,公至自会。齐高无咎出奔莒。

高、国渐退,为崔庆专国之始。

九月辛丑,用郊。

九月夏七月。用郊,不可晓。或谓春郊祈谷,秋郊报功,未知然否囗说者又谓卜郊始僖公,终不得郊,至成公而不卜,自用之,似有理。

晋侯使荀罃来乞师。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

晋厉至是三假王命合诸侯以伐郑矣,而郑卒不服,可见晋伯之终不能振也,何益哉!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壬申,公孙婴齐卒于狸脤。

从公伐郑,还,道卒也。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邾子貜且卒。晋杀其大夫郄锜、郄犨、郄至。

晋之擅权者,郄氏三卿尤盛一朝,尽杀,必国乱为之。左氏谓厉公听谗杀之,未然,若是,当书「晋侯」,不当书国矣。

楚人灭舒庸。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庚申,晋弒其君州蒲。

不书何人弒,不得其实也。左氏谓栾书、荀偃使人弒之,然经不书,又悼公即位,不闻讨栾、荀之罪也。

齐杀其大夫国佐。

自是崔庆专国。

公如晋。

悼公新立也。

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鱼石倚楚以复入彭城,无人臣之礼矣。

公至自晋。晋侯使士来聘。

拜朝也。

秋,杞伯来朝。八月,邾子来朝。筑鹿囿。

营不急也。

己丑,公薨于路寝。冬,楚人、郑人侵宋。

是时宋彭城有鱼石,故楚、郑侵之。

晋使士鲂来乞师。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

晋悼初图伯业,故为此会。

丁未,葬我君成公。

同类推荐
  •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太极混元图

    修真太极混元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季总彻禅师语录

    季总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中观释论

    大乘中观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三品废妻

    三品废妻

    睁开眼,她是备受欺凌的草包公主,他的妻妾个个踩在她头上作威作福!靠,这个混乱的年代,公主两个字这么廉价,无所谓,落难的凤凰也能成为吃人的母老虎!夫君权倾天下,对皇位虎视眈眈,对她更是置之不理,视作废物!没关系,她最善长引起别人的注目!不,仅仅是注目还不够,她要别人敬畏的目光!本来,只想报复社会,无奈她就像一颗启明星一样耀眼,吸引了众多不相干人等,狂蜂浪蝶找上门,个个身份非凡,相貌俊美,一坛子醋,把她那自负狂妄的夫君差点没酸死!相国府内风云变,智斗群妾,一步步爬到他身边的位置,他才惊恐的发现,这个废物公主,已经有了动摇他权力的资本!她装,装清纯,装孙子,背后,却笑的像只毒蝎子,致命逼人!她骗,谎言连篇,圆滑老练!她诱,致命的妩媚,巧笑倩兮,举手投足尽是勾人慑魄地魅力!一个黑帮女魔头闯入古代,玩转权臣,玩弄手段,且听凤吟!
  • 美术艺术理论与教学实践探索

    美术艺术理论与教学实践探索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术艺术的理论知识及其教学实践探索的研究专著,详细介绍了美术艺术的理论知识及其教学实践探索,对美术艺术基本概念和阐释和对美术起源的探究;系统地介绍了美术的构图和色彩知识及其创作技法;对美术传播、鉴赏及美术运用的研究。对美术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研究。对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及美术教育中教师的职责进行阐述与研究;对美术教学设计、评价与美术课程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文字简练、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材料。
  • 夏宫思妃:惊世绝爱

    夏宫思妃:惊世绝爱

    后宫之中红暖帐暖,谁会是他的枕边人?一朝为妃,誓不为后。原来,她只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她的心,伤到无痕;她的情,悲到无理;她的爱,耸到无缘。终于,有一日,她仰面向天,问道:“奴的夫,你可曾真的爱过我?”若有一朝,爱上一个永远不可能爱上自己的男人,又要如何,才能走下这人生的漫漫长路。爱,与被爱,同样受罪。是否连尊严,都要抛弃?
  • 重生之仙帝下凡

    重生之仙帝下凡

    一代仙帝渡劫之前被兄弟暗中下毒,导致身死道消。灵魂却无意间穿越到一位家族弃子身上,从此开始了都市修仙生活。装逼打脸,简单粗暴!
  • 新编雷峰塔奇传

    新编雷峰塔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池早喜欢你

    池早喜欢你

    如果爱情的路只有一百步,那么第一次顾思杨:你只要向我走出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我来走池九:好啊,那…不许骗我!第二次池九:顾思杨!九十九步我也可以走,你能不能再走向我一次顾思杨:那我是不是得好好考虑一下第三次顾思杨:池九,这最后一步,你会不会后悔池九:不会,即使你后悔了,我也不会司仪:现在新郎可以……诶?咱们的新郎有点着急啊【作者有话说,新人一枚,玻璃心满满的,希望得到鼓励,希望得到建议,然后想进步!】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气变化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天气变化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