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5700000362

第362章 苏氏蜀学略(全氏补本)(2)

赏者,天下之公也;是非者,一人之私也。位之所在,则圣人以其权为天下之公,而天下以惩以劝;道之所在,则圣人以其权为一人之私,而天下以荣以辱。周之衰也,位不在夫子而道在焉,夫子以其权是非天下可也。而《春秋》赏人之功,赦人之罪,去人之族,绝人之国,贬人之爵,诸侯而或书其名,大夫而或书其字,不惟其法,惟其意,不徒曰此是此非,而赏罚加焉,则夫子固曰:「我可以赏罚人矣。」赏罚人者,天子诸侯事也,夫子病天下之诸侯大夫僭天子诸侯之事而作《春秋》,而己则为之,其何以责天下!位,公也;道,私也,私不胜公,则道不胜位。位之权得以赏罚,而道之权不过于是非。道在我矣,而不得为有位者之事,则天下皆曰:「位之不可僭也如此。」不然天下其谁不曰:「道在我,则是道者,位之贼也。」曰:「夫子岂诚赏罚之邪﹖」徒曰:「赏罚之耳,庸何伤﹖」曰:「我非君也,非吏也,执涂之人而告之曰,某为善,某为恶,可也。继之曰,某为善,吾赏之;某为恶,吾诛之,则人有不笑我者乎﹖」夫子之赏罚何以异此!然则,何足以为夫子﹖何足以为《春秋》﹖曰夫子之作《春秋》也,非曰孔氏之书也,又非曰我作之也,赏罚之权不以自与也。曰此鲁之书也,鲁作之也。有善而赏之,曰鲁赏之也;有恶而罚之,曰鲁罚之也。何以知之﹖曰夫子系《易》之《系辞》,言孝谓之《孝经》,皆自名之,则夫子私之也。而《春秋》者,鲁之所以名史,而夫子托焉,则夫子公之也。公之以鲁史之名,则赏罚之权固在鲁矣。《春秋》之赏罚,自鲁而及于天下,天子之权也。鲁之赏罚不出境,而以天子之权与之,何也﹖曰天子之权在周,夫子不得已而以与鲁也。武王之崩也,天子之位当在成王,而成王幼,周公以为天下不可以无赏罚,故不得已而摄天子之位,以赏罚天下,以存周室。周之东迁也,天子之权当在平王,而平王昏,故夫子亦曰,天下不可以无赏罚,而鲁,周公之国也,居鲁之地者宜如周公,不得已而假天子之权,以赏罚天下,以尊周室,故以天子之权与之也。然则,假天子之权宜如何﹖曰如齐桓、晋文可也。夫子欲鲁如齐桓、晋文而不遂,以天子之权与齐、晋者何也﹖齐桓、晋文阳为尊周而实欲富强其国,故夫子与其事而不与其心。周公心存王室,虽其子孙不能继,而夫子思周公而许其假天子之权以赏罚天下,其意曰,有周公之心而后可以行桓、文之事。此其所以不与齐、晋而与鲁也。夫子亦知鲁君之才不足以行周公之事矣,顾其心以为,今之天下无周公,故至此。是故,以天子之权与其子孙,所以见思周公之意也。吾观《春秋》之法,皆周公之法而又详内而略外,此其意,欲鲁法周公之所为,且先自治而后治人也,明矣。夫子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田常弒其君,则沐浴而请讨,然则,天子之权,夫子固明以与鲁也。子贡之徒不达夫子之意,读经而书孔某卒。夫子既告老矣,大夫告老而卒,不书,而夫子独书,夫子作《春秋》以公天下,而岂私一孔某哉!呜呼!夫子以为鲁国之书,而子贡之徒以为孔氏之书也欤﹖迁、固之史,有是非而无赏罚,彼亦史臣之体宜尔也。后之效夫子作《春秋》者,吾惑焉。《春秋》有天子之权,天下有君,则《春秋》不当作;天下无君,则天下之权,吾不知其谁与!天下之人,乌有如周公之后之可与者﹖与之而不得其人则乱,不与人而自与则僭,不与人,不自与,而无所与则散。呜呼!后之《春秋》,乱邪﹖僭邪,散邪﹖(《春秋论》。)

附录

林竹溪《鬳斋学记》曰:「老泉上欧公书,如曰:『近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可以复见于当世贤人君子。』又曰:『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又曰:『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又曰:『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愚尝以为己、为人之训参之,无乃不可。」

老泉讲友

寺丞任先生孜

知州任先生汲(合传。)

任孜,字道圣,眉山人。以问学气节推重乡里,与苏明允埒。累官至光禄寺丞。与弟汲知名于蜀,东坡时称为大任、小任。汲,字师中,通判黄州,郡人为作师中庵、任公亭。后知泸州。不主开边之议。(参《姓谱》。)

(梓材谨案:秦淮海为泸州墓表云:「与兄号二任,而苏先生洵尤与厚善。」是先生兄弟皆老苏友也。)

老泉家学

文忠苏东坡先生轼

苏轼,字子瞻,老泉长子。生十年,老泉宦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先生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兖公得先生《刑赏忠厚论》,疑其客曾子固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授福昌簿。兖公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制策,入三等。英宗在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魏公曰:「轼之才,远大器也,要在朝廷培养之。今若骤用,天下士未必以为然,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王荆公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四年,荆公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先生议上有曰:「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召问:「何以助朕﹖」先生言:「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时荆公创行新法,先生上书论条例司、青苗等法不便于民,且言:「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荆公怒,嗾御史诬奏其过,穷治无所得。先生请外,判杭州。徙知密州,再徙徐州。河决曹村,先生筑堤障之。又徙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以诗托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言摭其表语,并媒糱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神宗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先生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立,累除翰林学士,旋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对便殿,宣仁后问曰:「卿今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学士。」曰:「何以遽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读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先生不觉哭失声,宣仁后与哲宗亦泣。已而命坐赐茶,彻御前金莲烛送归院。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先生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浚湖治井,民受其利。召为翰林承旨,复以纔请外,出知颍州。徙扬州。俄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寻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宣仁后崩,哲宗亲政。先生乞补外,出知定州。时国事将变,先生不得入辞。既行,上书言:「毋进好利之臣,轻有变改。愿虚心循理,区别邪正。」绍圣初,御史论先生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蔕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著书以为乐。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有六。先生与弟辙,夙承家学,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解矣。老泉作《易传》未成,命述其志。先生成《易传》,复作《论语说》。后居海南,作《书传》。又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云濠案:《郡斋读书志》别增《应诏集》十卷,合称「东坡七集」。)一时文人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举世未之识,先生待之如朋俦,未尝以师资自予也。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忠规谠论,挺挺大节。但为小人挤排,不得安于朝廷。郁无聊之甚,转而逃入于禅,斯亦通人之蔽也。累赠太师,谥文忠。三子:迈、迨、过,俱善为文。(参史传。)

苏氏易解

朱子曰:「《干》之《彖辞》,发明性命之理,与《诗》、(《烝民》、《维天之命》。)《书》、(《汤诰》、《太誓》。)《中庸》、《孟子》相表里,而《大传》之言亦若符契。苏氏不知其说,而欲以其所臆度者言之,又畏人之指其失也,故每为不可言、不可见之说以先后之,务为闪倏滉漾不可捕捉之形,使读者茫然,虽欲攻之,而无所措其辩。殊不知性命之理甚明,而其为说至简。今将言之,而先曰不可言;既指之,而又曰不可见,足以眩夫未尝学问之庸人矣。由学者观之,岂不适所以为未尝见、未尝知之验哉!然道衰学绝,世颇惑之,故为之辩,以待后之君子,而其它言死生鬼神之不合者,亦并附焉。」

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此论元也。元之为德,不可见也,所可见者,万物资始而已。天之德不可胜言也,惟是为能统之。

朱子曰:「四德之元,犹四时之春,五常之仁,乃天地造化发育之端,万物之所从出,故曰『万物资始』,言取其始于是也。存而察之心目之间,体段昭然,未尝不可见也。然惟知道者乃能识之,是以苏氏未之见耳。不知病此,顾以己之不见为当然,而谓真无可见之理,不亦惑之甚与!」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此所以为亨也。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所以为利也。

朱子曰:「此言圣人体元亨之用,非言利也。」

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此所以为贞也。」

朱子曰:「此兼言利贞,而下句结之也。」

乃利贞。并言之也。

朱子曰:「此结上『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命太和』之文,与『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不相蒙。苏氏之说亦误矣。」

正,直也。方其变化,各之于情,无所不至。反而循之,各直其性,以至于命。此所以为贞也。

朱子曰:「品物流行,莫非干道之变化,而于其中,物各正其性命,以保合其太和焉,此干之所以为利且贞也。此乃天地化育之源,不知更欲反之于何地﹖而又何性之可直,何命之可至乎﹖若如其说,则『保合太和』一句无所用矣。」

古之君子,患性之难见也,故以可见者言性。以可见者言性,皆性之似也。

朱子曰:「古之君子,尽其心则知其性矣,未尝患其难见也。其言性也,亦未尝不指而言之,非但言其似而已也。且夫性者,又岂有一物似之,而可取此以况彼邪﹖然则,苏氏所见,始徒见其似者,而未知夫性之未尝有所似也。」

君子日修其善以消其不善,不善者日消,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小人日修其不善以消其善,善者日消,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夫不可得而消者,尧、舜不能加焉,桀、纣不能逃焉,是则性之所在也。又曰:「性之所在,庶几知之,而性卒不可得而言也。」

朱子曰:「苏氏此言,最近于理。前章所谓性之所似,殆谓是邪﹖夫谓:『不善日消,而有不可得而消者』,则疑若谓夫本然之至善矣。谓『善日消,而有不可得而消者』,则疑若谓夫良心之萌櫱矣。以是为性之所在,则似矣。而苏氏初不知性之所自来,善之所从立,则其意似不谓是也,特假于浮屠『非幻不灭,得无所还者』而为是说,以幸其万一之或中耳。是将不察乎继善成性之所由,梏亡反复之所害,而谓人与犬羊之性无以异也,而可乎﹖夫其所以重叹性之不可言,盖未尝见所谓性者,是以不得而言之也。」

圣人以为犹有性者存乎吾心,则是犹有是心也。有是心也,伪之始也,于是又推其至者,而假之曰命。命,令也,君之命曰令,天之令曰命。性之至者,非命也,无以名之,而寄之命耳。

朱子曰:「苏氏以『性存于吾心,则为伪之始』,是不知性之真也。以『性之至者,非命而假名之』,是不知命之实也。如此,则是人生而无故有此大伪之本,圣人又为之计度隐讳,伪立名字以弥缝之,此何理哉!此盖未尝深考夫《大传》、《诗》、《书》、《中庸》、《孟子》之说,以明此章之义,而溺于释氏『未有天地,已有此性』之言,欲语性于天地生物之前,而患夫命者之无所寄,于是为此说以处之,使两不相病焉耳。使其诚知性命之说矣,而欲语之于天地生物之前,盖亦有道,必不为是支离淫遁之辞也。」

死生寿夭,无非命者,未尝去我也,而我未尝觉知焉。圣人之于性也,至焉,则亦不自觉知而已矣,此以为命也。又曰:「命之与性,非有天人之辨也,于其不自觉知,则谓之命。」

朱子曰:「如苏氏之说,则命无所容。命无所容,则圣人所谓至命者,益无地以处之,故为是说以自迷罔,又以罔夫世之不知者而已。岂有命在我,而不自觉知,而可谓之圣人哉!苏氏又引《文言》利贞性情之文,傅会其说,皆非经之本旨,今不复辩。」

同类推荐
  •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海八德经

    佛说海八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irst Visit to New England

    First Visit to New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Under the Red Robe

    Under the Red Rob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素节注类编

    灵素节注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林深初见君

    林深初见君

    王妃,王爷又纳妾了.......小桃气喘吁吁的跑进竹园,之间园中的石桌边以为白衣胜雪的女子闭着眼睛,轻轻扬起头,额头旁的一缕墨般的乌丝随着暖暖的清风在空中随意的扬洒,微微弯起的嘴角,好似想到了什么蜜一般香甜的事。看到这一幕的小桃不禁停下脚步和刚才聒噪的叫喊,静静的看着自家的王妃,永远都是这样好似自己与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一个人都没有关系一样。是的,叶希一年前来到这个风云大陆,一个21世纪的年仅25岁的外科手术专家,既来之择安之,而很不幸的是刚来到这里就被告知自己即将嫁给大齐王朝最风流成性的轩王爷祁羽,嫁就嫁吧!可人家这位轩王爷不待见自己,让叶希千算万算的“闹洞房”计划没有实施就泡汤了,人家这位王爷压根就没来,不止洞房,嫁进王府的这一年以来,王爷本尊的面都没见着,只是每天都会听见自己这个小丫鬟桃儿大呼小叫的报告着:“王爷又纳妾了。”
  • 快穿之牵线红娘九十九

    快穿之牵线红娘九十九

    我叫寂初羽今年20岁,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我一直都是一个人,结交过的男朋友不到一个星期就都和我闺蜜在一起了,我原以为我会这样一辈子,直到我遇见了嫡仙般的他之后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奇妙之旅本人新手,所以更新较慢请大家多多支持?
  • 在离你最近的地方说爱你

    在离你最近的地方说爱你

    爱有多远?中外名人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普通人感天动地的爱情篇章,都会告诉你,有一个声音在离你最近的地方说爱你。一生嫣识,纵情一刻也千秋。你的生命里是谁许谁地老天荒?有爱,你在,世界就在。把人世间最美好最动人的爱情展示给你。——枕边书系列之情感卷
  • 同学修仙吗

    同学修仙吗

    9012年了,该修仙了。同学,修仙吗?包吃包住包分配哦。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问世于1948年,是卡耐基成人教育班的三种主要教材之一,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征服“忧虑”的书,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本书精选了近千条适合孩子阅读的脑筋急转弯,选条注重健康、趣味、巧妙,同时每页还设有幽默有趣的小拦目,让你在紧张的挑战中得到快乐与智慧的双重收获。
  • 在河之洲

    在河之洲

    生活其实远比文学精彩,但是生活太现实、也太具体,缺少了幻想、也缺少了想象,当我们感觉生活缺了些滋味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文学。当然文学可能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但喜欢文学,却并不一定要担当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 青月沧澜

    青月沧澜

    我,杨小风,一把青月斩,斩开千年因果真相!
  • 道破虚空之星宇掌控者

    道破虚空之星宇掌控者

    未来世界,妖兽横行,叶凡,一个如同被上天抛弃的人,在这个异能者崛起的时代,他却被告知无法开启异能,凭借着体术他考进了战争学院,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得到了域外奇书煞气决,从此开始了他杀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