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200000018

第18章

诊法(二)

〔王氏(叔和)小儿脉诀〕佚曾世荣曰。宣和御医戴克臣侍翰林日。得叔和小儿脉诀。印本二集。一本曰。呼吸须将六至看。一本云。

呼吸须时八至看。遂与内台高识。参详字义。审察至数。就诊五岁儿。常脉一息六至者是。八至者非。盖始因镂板之际。误去六字上一点一画。下与八字相类。致此讹传。迨与卒以学易。作五十以学易之误是也。尝考默庵张氏脉诀亦云。小儿常脉。一息只多大人二至为平。即六至也。然一呼一吸之间。六至明矣。不然。姑俟来者考之。

(活幼心书)〔皇甫氏(谧)脉诀〕佚按上见于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

〔秦氏(承祖)脉经〕隋志六卷 佚〔康氏(普思)脉经〕隋志十卷 佚〔徐氏(阙名)脉经〕隋志二卷 佚〔新撰脉经诀〕(旧唐志作脉经诀)隋志二卷(旧唐志作三卷)佚〔许氏(建吴)脉经钞〕隋志二卷 佚〔王氏(子 )脉经〕新唐志二卷 佚〔甄氏(权)脉经〕新唐志一卷 佚〔脉诀赋〕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脉经〕十卷 崇文总目十卷 佚〔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崇文总目曰。无名氏杂论脉诀。

〔李氏( )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脉经诀录〕崇文总目一卷 佚钱侗曰。通志略。有脉经秘录一卷。不着撰人。疑即此书。

〔黄氏(阙名)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金鉴集歌〕崇文总目一卷 佚〔卫氏(崇)医门金宝鉴〕新唐志三卷(崇文总目。作一卷)佚赵希弁曰。右卫嵩撰。嵩仕至翰林博士。崇文总目云。不详何代人。述脉候征验要妙之理。

〔亡名氏凤髓脉经机要〕崇文总目五卷 佚〔医鉴〕崇文总目一卷 佚〔张氏(及)脉经手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宋志曰。王善注。

〔亡名氏百会要诀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碎金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延灵至宝诊脉定生死三部要诀〕(艺文略。灵。作龄。)崇文总目一卷 佚〔张氏(尚容)延灵钞〕艺文略。作延龄宝钞。宋志。作延龄至宝钞。崇文总目一卷 佚〔太医秘诀诊脉候生死〕(旧。候。作俟。今据艺文略改订。)崇文总目一卷 佚〔徐氏(裔)指诀〕(艺文略。作指下诀。宋志。作徐氏黄帝脉经指下秘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脉诀〕崇文总目二卷 佚〔覃氏(延镐)新集脉色要诀〕(艺文略。作谭延镐。)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经要集〕(艺文略。作自经要集。)崇文总目一卷 佚〔吴氏(复圭)金匮指微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耆婆脉经〕艺文略一卷 佚〔韩氏(阙名)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脉经〕宋志一卷 佚〔孙子(阙名)脉论〕艺文略一卷 佚〔脉诀论〕艺文略一卷 佚〔唐氏(强明)诊脉要诀〕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诊脉会要〕艺文略一卷 佚〔指难图〕艺文略一卷 佚〔李氏(上交)柴先生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华氏(子 )相色经诀〕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脉证口诀〕艺文略一卷 佚〔清溪子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杜氏(光庭)了证歌〕一卷 未见钱曾曰。光庭谨傍难经。各推了证歌为之。以决生死。宋高氏为之注。东越伍捷又为之补注。其于脉理。可谓研奥义于精微者矣。

四库全书提要曰。杜天师了证歌一卷。旧本题唐杜光庭撰。光庭字圣宾。晚自号东瀛子。括苍人。应百篇举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幸蜀。召见。赐紫衣。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赐号广成先生。除谏议大夫。

进户部侍郎。后归老于青城山。此书题曰天师。据陶岳五代史补。亦王建时所称也。考光庭所着。多神怪之谈。

不闻以医显。此书殆出伪托。其词亦不类唐末五代人。钱曾读书敏求记。以为真出光庭。殊失鉴别。其注称高氏伍氏所作。而不题其名。后附持脉备要论三十篇。亦不知谁作。多引王叔和脉诀。而不知叔和有脉经。则北宋以后人矣。

〔崔氏(嘉彦)注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 存〔黎氏(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三卷 存〔直鲁古脉诀〕佚按上见于辽史本传。

〔萧氏(世基)脉粹〕读书后志一卷 佚赵希弁曰。上皇朝萧世基撰。世基尝阅素问。及历代医经。患其难知。因缀缉成一编,治平中姚谊序之。

〔刘氏(元宾)脉要新括〕(国史经籍志。作脉要秘括。)宋志二卷 存自序曰。余尝注王叔和脉诀。如其间五脏歌后。又歌曰等编。及入式语。数处词语鄙俗。文理不通。疑非叔和之作。而后人增之。尝欲削其不类者。补以己之所为。庶有以合乎岐黄内经。越人难经之本旨。因循未果就。

或者谓余曰。君为伤寒括要六十篇传于世。颇开医者之耳目。盖更取医书切用者。纂而述之。顾不美欤。余闻其言。而有契于心。因闲暇吟成百篇。下为之注脚。辞语虽俚。理则该博。使学人读之。如手举大纲。众目从而张矣。所谓两得之也。名之曰补注脉要秘括。览者或不我诮。试取叔和脉法。合而观之。则埙 迭和。互相发明。

其于医学。岂小补哉。宋熙宁九年。卢陵通真子自序。

陈振孙曰。脉要新括一卷。通真子撰。以叔和脉诀。有 鄙俗处。疑非叔和作。以其不类故也。乃作歌百篇。案经为注。又自言尝为伤寒括要六十篇。其书未之见。

〔脉书训解〕三卷 未见澹生堂书目曰。宋刘元宾撰。明刘裕德解。

〔许氏(叔微)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佚许叔微曰。大抵仲景脉法。论伤寒与杂病脉法异。故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百证歌注)又曰。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发微论)〔庄氏(绰)脉法要略〕佚按上见于幼幼新书。

〔崔氏(嘉彦)脉诀〕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崔嘉彦曰。夫脉者。天真要和之气也。晋王叔和以浮芤滑实弦紧洪为七表。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为八里。以定人之阴阳,以决人之死生。然文理甚繁。后学未能解。大抵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其枢要。但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且如浮而有力者为风。浮而无力者为虚,沉而有力者为积。沉而无力者为气。迟而有力者为痛。迟而无力者为冷。数而有力者为热。数而无力者为疮。更看三部。在何部得之。且如寸部属上焦。头面胸膈之疾。关部属中焦。腹肚肠胃之疾。尺部属下焦。小腹腰足之疾。更看五脏。何脏得之。六腑亦然。学人当以意会而精别之。庶无按寸推尺之诮。

钱曾曰。紫虚脉诀一卷。句如蒙求。盖欲初学医者易知耳。

四库全书提要曰。崔真人脉诀一卷。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

陶宗仪辍耕录。称宋淳熙中南康崔紫虚隐君嘉彦。以难经于六难。专言浮沉。九难专言迟数,故用为宗。以统七表八里。

而总万病。即此书也。宋以来诸家书目不着录。焦 国史经籍志。始载之。东垣十书。取以冠首。李时珍已附入濒湖脉学中。至其旁注之评语。真出李杲与否。则无可征信矣。

按此书。东垣十书。医统正脉中所收。其歌括耳。若全文。世从不知之。秘府所藏明钞幼幼新书。附录脉书五种。首编则崔氏原书。题曰紫虚真人脉诀秘旨。今记题词于此。以订正焉。

〔刘氏(开)脉诀〕国史经籍志一卷 佚南康府志曰。刘开。字立之。习释老学。常游庐山遇异人。授以太素脉行世。元帝召赴阙。赐号复真先生。

卒。葬于西古山。着有方脉举要。

按刘开南宋人。不知府志何以为元人。而赴阙赐号之说。亦未见所据。

〔脉诀理玄秘要〕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跋曰。开。庐山野人。 伏山林。无用于世。浅识寡闻。言辞鄙拙。岂堪人师。因承师训。剖露肺肝。以为脉诀。诱诸门人弟子。为人道之蹊径。若夫深造渊源,博究妙旨。则先生长者。不无望焉。嘉熙五年上巳日。

后学刘开识。

〔王氏(元标)紫虚脉诀启微〕未见江宁府志曰。王元标。字赤霞。上元人。宋文安公尧臣后。少业儒。兼精素难诸书。遂以医名。崇祯己卯大疫。标携药囊过贫乏家。诊视周给。全活多人。甲申之季。大宗伯荐为太医丞。标不应。逃赤山。寻葛稚川旧居卜筑焉。着有紫虚脉诀启微。又着医药正言。未及就而卒。

〔蔡氏(元定)脉经〕一卷 存跋曰。元定放逐春陵。地近西广。倏寒忽热。日备四时。素疾多病。遂尔日增。因取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及孙真人诸家脉书读之。若其乱杂无伦。因为之部分次第。

则为一书。以便观览。近世所传叔和脉诀。昔年见其乖谬鄙俗。疑非叔和所作。近见三因方。具言乃高阳生所作。

颇自信以为知言。今之医者。自脉诀之外。无所闻见。欲以意见决死生。亦何怪其悖谬也。同书于此。使学人知脉诀之伪。

〔施氏(发)察病指南〕三卷 存自序曰。医之为学。自神圣工巧之外无余说。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一者何。切而知之。谓之巧也。然亦曷尝真见其所谓巧者。特窃是名。以欺世耳。间有以活人自任者。又弊于医者之委压。惑于议论之纷纭。无所折衷。每得其粗。而不得其精。余自弱冠。有志于此。常即此与举业并攻。迨夫年将知命。谢绝场屋。尽屏科目之累。专心医道。取灵枢素问太素甲乙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参考互观。求其言之明白易晓。余尝用之而验者。

分门纂类。裒为一集。名曰察病指南。其间如定四季六脏平脉。与夫七表八里之主病。分见于两手三部者。亦本于圣贤之遗论。特推而广之。触类而补之。其他言之未甚昭着者。附以己意发明之。盖将以贻诸子孙。非敢求人之知也。年来疫疠盛行。病者不幸而招医。多见以阳病服丹附者。悉殒于非命。岂惟不知脉。并于证而不知。吁何惨哉。或者不察。乃曰。吾取医之运耳。奚暇问其学之精否。殊不知恃运以言医。虽幸而或中。而所丧亦多。

求其万举万全者难矣。此余所以不敢自私。欲锓梓以广其传。庶几与同志者共云。淳 改元。九月立冬后四日。

永嘉施发政卿序。

赵崇贺序曰。能医人多矣。能使人皆能医人。不多也。

盖以医医人有限。以医教人无穷。施桂堂察病证有书。曰指南。考本草有书。曰辨异。而续易简。又有方有论。

桂堂之心。使人人知有此书此方此论也。不特自能医人。且欲人莫不能医人。视碌碌辈。曰秘方。曰家藏方。小智自私。靳不示人。心之广狭盖可见。淳 丙午。正月中浣。澹斋赵崇贺书。

〔杨氏(士瀛)脉诀〕一卷 未见闽书曰。杨士瀛。字登父。怀安故县人。精医学。着活人总括。医学真经。宜指方论。行于世。

按上见于也是园书目。

〔察脉总括〕一卷 存〔黎氏(民寿)决脉精要〕一卷 存〔李氏( )脉歌〕未见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脉髓〕未见按上见于濒湖脉学。

〔李氏(杲)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 存按此书收在于医统正脉中。题曰丹溪先生朱震亨彦修父着。然其六气全图说。称予目击壬辰首乱已来。民中燥热者。多发热痰结咳嗽。重以医者不识时变。复投半夏南星。以益其燥热。遂至嗽血痰涎逆涌。咯吐不已。

肌肉干枯而死者多矣。平人则两寸脉不见。两尺脉长至半臂。予于内外伤辨。言之备矣。余因疑此书似非朱震亨所着。辄阅李明之内外伤辨序。称其书已成。陵谷变迁。忽成老境。束之高阁。十六年矣。后为昆仑范尊师所奖。

更就成之。时丁未岁也。考丁未。即元定宗三年。以长历溯之。十六年当金哀宗天兴元年。岁次壬辰。则其所言。

与书中壬辰首乱以来之语相符。又内外伤辨曰。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

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云云。则其言凿凿可证。乃如此书实出于明之之手。其移甲付乙。

盖明时书估之所致。吴勉学遂刊于正脉中而不改者。抑何失检之甚矣。书中阴阳关格图说载丹溪先生曰。阴乘阳则恶寒。阳乘阴则发热。是亦系妄人之所搀。当抹杀之。

〔张氏(璧)脉谈〕佚徐春甫曰。张璧。元素之子。得父业。号云岐子。名著当时。有脉谈行世。(医统)〔严氏(三点)脉法撮要〕一卷 存周密曰。近世江西有善医。号严三点者。以三指点间。知六脉之受病。世以为奇。以此得名。余按诊脉之法。

必均调自己之息。而后可以候他人之息。凡四十五动为一息。或过或不及。皆为病脉。故有二败三迟。四平六数、七极、八脱、九死之法。然则察脉固不可以仓卒得之。而况三点指之间哉。此余未敢以为然者也。或谓其别有观形察色之术。姑假此以神其术。初不在脉也。(齐东野语)〔张氏(道中)玄白子西原正派脉诀〕一卷 存自序曰。宋淳熙中。朱文公守南康间。隐居崔紫虚名嘉彦者。结庵西原山。乃别筑卧龙庵。绘象孔明其中。

崔君及己列左右。时往还。叩养生济世术。盖崔以策干时贵赵唯相。不用而肥遁者。养生济世。固其余事。公亦欲但如此。而口传心授。竟为复真刘先生开。发而行之。今两山南北名医之流。悉自刘氏。吾师宗阳朱炼师脉明。

最为得传者。大德辛丑。既从炼师得崔刘四脉。玄又乃扩其意。为之图并歌括。以教稚子。肄业习不至 格。因图卷端。玄白老人书。

〔玄白子相类脉诀〕一卷 存玄白子曰。余读脉经。常为十类。脉析其义。而又恨夫脉之相类者。犹未止此也。作疑脉韵语。

〔玄白子诊脉八段锦〕一卷 存〔脉法微旨〕一卷 存〔姚氏(宜仲)诊脉指要〕佚吴澄序曰。俗间误以脉诀机要为脉经。而王氏脉经。观者或鲜。 江姚宜仲三世医。周秋阳周嘉会。儒流之最也。丞称其善脉。其进于工巧可知。增补断病提纲。殆与钱闻礼伤寒百问歌同功。诊脉一编。父经子诀者也。

为医。而于医之书。医之理。博考精究如此。岂俗医可同日语哉。余不治医。而好既其文。脏腑各六。三在手三在足。医所诊一寸九分。乃手太阴肺经一脉尔。于肺之一脉。而并候五脏六腑之气。其部位也。脉要精微论言之。

下部候两肾。中部左肝右脾。上部左心右肺。心包与心同位。所谓在内以候膻中。是也。而不寄诸右命门之部。

陈无择脉偶。盖十得八九。而未之尽。何也。脉书往往混牢革为一。有牢则无革。有革则无牢。夫牢者坚也。经云。紧牢为实。又云。寒则牢坚。革者。寒虚相搏之脉也。而可混乎。脉之名状。浮沉实虚。紧缓数迟。滑涩长短之相反也。弦弱。犹弓之有张弛。牢滞。犹物之有坚硬。匹配自不容易。抑有难辨者焉。洪散俱大。而洪有力。

微细俱小。而微无力。芤类浮也。而边有中无。伏类沉也。而边无中有。若豆粒。而摇摇不定者。动也。若鼓皮。

而如如不动者。革也。洪微也。散细也。芤之与伏也。动之与革也。亦其对也。二十四者之外。促结代。皆有止之脉。疾而时止。曰促。徐而时止。曰结。虽有止。非死脉也。代真死脉矣。故促结为对。而代无对。总之凡二十七。宜仲有脉位脉偶二条。因附鄙说。其然欤。其不然欤。裁之可也。(临川吴文定公文集)〔朱氏(震亨)丹溪脉诀〕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澹生堂书目。

〔丹溪脉法〕未见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滑氏(寿)诊家枢要〕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题词曰。天下之事。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言约而尽。事核而当。斯为至矣。百家者流。莫大于医。医莫先于脉。浮沉之不同。迟数之反类。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抑亦以对待。而为名象焉。有名象。而有统会矣。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或者曰。脉之道大矣。古人之言亦伙矣。犹惧弗及。而欲以此统会该之。不既太约乎。呜呼。至微者脉之理。而名象着焉。统会寓焉。观其会通。以知其典礼。君子之能事也。由是而推之。则溯流穷源。因此识彼。诸家之全。亦无遁珠之憾矣。

〔曹氏(怀静)诊家补遗〕未见冯梦祯序曰。医家祖素问。犹儒术祖易论语。盖不独义理精深。而文章简奥。非肤学小儒所易测识。唐以来惟启玄注撄宁抄。稍得其要领。丁氏点白又为之补正。足称二氏功臣矣。撄宁又有诊家枢要一卷。附素问钞之末。

盖得岐黄之精。而约取之。用其言以起死肉骨。不减九转灵砂。而世曾莫之窥也。吾友曹怀静先生业儒。而研精医典。尤笃嗜诊家枢要。有所见辄次其语。以补樱宁生之缺。积数十年。而书大备。名曰诊家补遗。将寿之梓。

而问序于余。余虽不知医。而甚知医之难。且伤世医之陋。大都不识丁。人为之趁。运善觅钱。世目之良医。遂以性命付之。一有疾。医六七辈。纷集其门。百药尽试。而侥幸不死。即死。医故不专。有所逃责。此何异衰国之用人哉。即曹君书出。谁为观之者。余曰。不然。今儒术久衰。周孔之书。尽为俚儒及科举之学所坏乱。于此时。有能揭儒先精义示人。则孟氏所称圣人之徒。而功不在禹下者也。余于曹君亦云。(快雪堂集)〔滑氏(寿)脉诀〕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引黄氏书目。

〔吕氏(复)五色诊奇 〕未见〔切脉枢要〕未见〔脉绪〕未见〔脉系图〕未见按上四种。见于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同类推荐
  • The Crystal Stopper

    The Crystal Sto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徐大夫赴南海

    送徐大夫赴南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南密旨

    二南密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苑编珠

    仙苑编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雍正墓陵

    雍正墓陵

    1915年间,军阀混战,为了补充军队军饷,军阀张作甫命令营长李强到民间偷盗陵墓,而吴江正好是李强营里的参谋长便跟随李强来到了金阳山。李强拿着一本不知名的册子在命人潜入金阳山上的墨湖,自己带一部分人去了金阳山深处,吴江在上山路上正好拉肚子和部队走散。吴江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找到部队,部队里所有人都倒在血泊中,全身被高度啃咬,死因不明,吴江在尸体上仅仅发现了掉落的虫子,吴京把虫子抓在布袋里,又拿走那本不知名的册子就去墨湖那找下水的人。
  • 最强丧尸世界生存题

    最强丧尸世界生存题

    据说:人死之前的怨念越强,变成的丧尸就越强大。
  • 从终点到起点

    从终点到起点

    一个人平平淡淡,无喜无悲的人生。直至生命终结,突然来到另一个世界,大起大落,大苦大悲的人生。在人生苦难中遇到了意外的人,往往就是苦尽甘来,经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 嫡女无忧

    嫡女无忧

    是谁创造了奇迹。一闭眼,一睁眼,人生居然可以重来一次。都议名门富贵好,谁解其中步步难。她是苏氏嫡女——苏无忧,原以为三千宠爱在一身,却发现一切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戏。她以为情深意重的丈夫,却原来是血海深恨的仇人。她以为姐妹情深的妹妹,却原来是杀死她的凶手。她以为慈祥善良的父亲,却原来是满手血腥的罪人。失母,失子,失命,她才知道她的人生是那样的苍白。而老天却让她重生了,面对曾经的一切,这一次,她要改变命运,挽救亲人,挽救自己……重生是场劫杀,情义化为棋局,是谁以假意为棋,是谁以真心为子,不为胜负,只为活着!这一生,她不要再做受人摆布的女人,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主人!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不会指望着老天爷的报应,她要亲手讨回来!◇◆◇◆◇◆◇◆◇◆【片断一】“宫公子,”无忧声音软软的,带着几分颤音,“既然公子喜欢的是妹妹,为何要如此折辱无忧?”“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会在这里?“姐姐……一切都是我的错,你不要怪公子,是……我的……错,姐姐,你……原谅我!”眼前的女子,用被子遮盖着身子,可是不小心却露出脖子上的吻痕。“事已至此,宫公子,无忧祝你和二妹妹白头偕老!”眼泪一滴接着一滴落下,捂着脸,奔了出去,双手也掩下眸子里的得色:苏无恨,既然你费尽心机要进仇人的门,作为好姐姐的我怎会不用心成全你!【片段二】“我有三个条件!”无忧语气恭敬温顺。“说!”男人高高扬起眉!“一,我不做妾!二,我不主事!三,我不圆房!”“好!”男人眼神复杂的看了她半晌。【片段三】“无忧,这一次不会再让你逃离我的身边,你是我的!”男人一把将她搂入怀里,紧紧的,紧紧地,紧到几乎令她窒息“不,我不是你的,从来就不是!”无忧用尽全力的推开他。男人面色扭曲,指着她,恨恨道:“你宁愿终身不嫁,也不愿意到我身边,为什么?”“因为我从未喜欢过你。”亲亲简为尘建了一个读者群,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176269720本群的验证消息是文中的随意一人名,本群只接受会员亲亲,望亲们理解。本文种田文,一对一,复仇,宅斗,励志,女主不是天生强者,而是步步变强,文中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喜欢的亲们可以一看。◇◆◇◆◇◆◇◆◇◆重磅推荐尘的新文《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山盟海誓难道真的抵不过时间的残酷吗?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愿望只能停留在童话中吗?
  • 拂袖绝尘

    拂袖绝尘

    一次次遗憾由涅槃重生来改变。我之道,不服天地众规,我之信念,唯有真我尚存。一个少年踏破穹宇,脚下伏尸百万。“待我重生之时,这天地玄黄也得失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摄政王绝宠之惑国煞妃

    摄政王绝宠之惑国煞妃

    {女主版介绍}颜如玉,权门颜家的天之骄女。却因为爱上不该爱的人,一生受尽苦楚。双眼被刺,双臂被斩,容颜被毁,最终沦落成为众人观赏的怪物。一切因她看错了人,也爱错了人。苟且偷生三载,只为护她唯一至爱。可亲生子被当成玩乐的工具,痛苦的惨叫在她耳边响起时。她亲自杀死自己忍辱三年所保护的爱子。斗兽场上,泣血咒怨。如有来世,倾尽所有,不死不休!传言楚家庶出次女眼盲无用,是个累赘。可又有谁知,她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弹指之间风华显,顷刻之时江山覆。一代骄女的死去,是另一个传奇的开始。本文权谋文,一生一世一双人,无虐,可放心入坑!{男主版简介}他是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也是富可敌国的神秘家主。传说他天生鬼瞳,可夺人魂魄。传说他天生瘫痪,却权术阴诡过人。传说他冰冷无情,视世间万物为无物。传说……放屁!楚如玉只想说,他就是一个卑鄙无耻,下流无赖的好色之徒。第一次见面,欺负她看不见偷了她的肚兜。第二次见面,还是欺负她看不见偷亲了她。第三次见面,不想被欺负的她主动摸了他……从此之后,她的复仇之路多了一尊大神,时不时要安抚,时不时要顺毛,时不时还要陪睡……{剧场版介绍}某天,某摄政王的蛇精病犯了,指着一颗高大的柳树道:“小珍儿,本王想吃枣,给本王摘一颗最红的过来。”某女淡淡看了眼前随风而飘的柳絮,十分淡定道:“爷,没红的枣。”某摄政王挑眉:“那摘一颗青的来!”某女继续淡定:“爷,没青的枣!”某摄政王不放弃:“不管青的红的,本王要吃枣!”某女立马转身……“干什么去?”“买枣!”“本王要这树上的!”某女深呼一口气,面无表情的脸最终破碎:”爷,小的没办法在柳树上摘枣,要不爷您试范一下?”某摄政王做大爷状向后一倒:“这点用处都没有,小珍儿,看来你只有做本王王妃这么一点用处了。”某女皮笑肉不笑:“让爷费心了,为了不让爷浪费王妃位置,小的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更加有用处。”某摄政王恨恨磨牙,第十次的傲娇求婚计划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 网游之剑士无双

    网游之剑士无双

    回了信息,接着又问了地图和坐标。于是我就召唤着天翼火狼朝着她那里赶去。等到了地方之后,果然,在叶晴的带领下开始打BOSS……
  • 傲剑狂尊

    傲剑狂尊

    一代剑仙陨落,却意外重生帝国靖安王之子,拥有百脉俱通体质!他拜神剑之魂为师,以金乌妖皇之血炼体,恐怖的修炼天赋让他傲视天地!为揭开体内沧溟神剑之谜,他逆天夺道,屠戮八方强者,最终掌控无上剑道,碾压苍茫终生!
  • 罪源

    罪源

    女清洁工杜桂芳无缘无故被歹徒砍掉了左手,紧接着百利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总监夏梧青被杀害,百利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何芃芃失踪。滨江警方经过缜密、细致的摸排、调查,层层深入,侦破了震惊滨江的“6.9”杀人抛尸大案。最终揪出了幕后元凶——滨江市长孟树志。在侦查中引出了权力与金钱,婚姻与背叛,美女与诱惑等一幕幕的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