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1600000012

第12章 经部 礼类(3)

阅金氏《礼说》。诚斋学过筠轩,而好出新意,果于自用,于郑君注说不能细心体会,轻加排斥,故所论著多异先儒,按之全经,往往不合;然其思力精锐,固近时之矫矫也。

光绪丙戌(一八八六)九月二十三日

礼经释例(清凌廷堪)

阅《礼经释例》。此书条综贯穿,已无遗谊,惜其未及申释制体之由,俾人知等威节文,俱有精意。注疏以下诸说,反复推明,觉繁重之仪,实本简易,尤有益于来学。余老且病,不能为矣!

光绪壬午(一八八山)十月二十八日

三礼通释(清林昌彝)

林字惠常,侯官人,道光己亥举入。咸丰三年进所箸《三礼通释》二百八十卷于朝,赏教授。伯寅言其师陈颂南侍御尝谓此书乃侯官林一桂所撰,惠常为其弟子,攘而有之。及进书得官,其师之子,欲讼其事,惠常贿之,始得解。侍御正人,又同乡里,所言必不妄。其书同治三年刻于广州,毛督部鸿宾为助一千五百金,其《海天琴语录》中载之。观其《衣讠隐山房诗集》及《琴语》,绝无学问,必不能成此经学巨编。其通释中闲采及今人桂浩亭等说,盖稍有附益者。惠常自言受业于陈恭甫,又为一桂弟子,口耳传授,亦有一知半解,足以欺人也。近代窃人之书效郭象故智者,传泽之《行水金监》,出于归安郑元庆,见《全谢山集》、《邓芷畦墓志》;赵翼之《廿二史记》,出于常州一老诸生,武进阳湖人多能言其姓字;王履泰之《畿辅安澜志》,出于戴东原,见《段茂堂集》,任子田(大桩)之《字林孜逸》,出于了小稚(杰,)忘出何书;毕秋帆之《释名疏证》,出于江艮庭;梁章钜之《文选旁证》,出于陈恭甫。任毕皆非不能著书者,《释名疏证》以江氏在毕幕府,为之属稿,非攘窃者比。若梁与林,则成闽人之惯技矣。

同治癸酉(一八七三)十月二十八日

阅《三礼通释》,共二百八十卷,分一千二百门,为释二百三十卷,为圆五十卷,首天文,终丧服,大恬发明郑学,而博采自汉迄今诸家之说,多所辨正,亦时匡裨郑义,体例略似陈氏礼书,而确守古训,不同陈氏之好出新意,诚礼学之钜观,不朽盛业也。前有历城毛寄云总督(鸿宾)湘阴郭筠仙巡抚(嵩焘)两序及自撰论略二十八则,冠以上谕及礼部奏议,进书呈词。其书浩博无涯涣,穷年不能殚也。

十月二十九日

林惠常《三礼通释》中论枨阑甚详,亦主贾《疏》二阑之说,而驳王文简门止一阑有六证之非。

光绪丙子(一八七六)十二月十三日

夜阅林惠常《三礼通释》论闱阈一条,力主贾《疏》及焦理堂之说,而痛驳江氏永、江氏声、王氏引之三家,然王氏六证,义据精深,林氏逐条强驳,多枝游之辞,实非王氏敌也。

十二月十五日

林氏《三礼通释》卷十二,释辟厩泮宫校序庠,卷十三释视学养老之礼,其论《王制》西郊为四郊之误,《说文》厩下飨饮,泮下飨射,即乡饮乡射,皆申段驳顾。然段氏之学,固非顾所能及,而此事则以顾说为长。顾氏《周立学古义考》,分晰天子诸侯之大学小学为一类,乡学州序党序遂学为一类,及郑氏立四代之学为一义,大《戴》五学为一义,王肃刘芳崔灵恩等创论四郊四学为一义,引据谨严,语极分明。段氏虽博辩纵横,词锋四出,终不免强改经注,以成其说。林氏证引甚繁,尤多意必之辞。顾氏谓若四郊有学,则大学在中,郑《注》何以云或尚西或尚东无尚中之说?林氏驳之,以为上西上东乃注家之言,非经有明文。案《王制》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郑《注》皆学名也,异者四代相变耳,或上西,或上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是则所谓上东者,明指夏之东序,周之东胶,或贵在国也。所谓上西者,明指虞之上庠,殷之右学,所谓或贵在郊也。安得谓经无明文乎?又顾氏谓虞庠在国之西郊,与《大学》在郊互见,一为周制小学,一为殷制大学,同在西郊。林氏驳之,以为殷之大学即右学,《王制》何不云右学虞庠皆在国之西郊为径直乎?案《王制》虞庠在国之西郊句,紧承养庶老于虞庠句,作《王制》者正以上文上庠下庠东序西序右学左学东胶,皆明系以所在之方,可知其地,惟虞庠不系方,故足以在国之西郊一句,时方言周制,安得横加以右学二字乎?(顾氏以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为殷制,而周时为诸侯之制,若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为周天子之制,两不相干,未尝谓周天子西郊更有右学也。)礼经坠佚,古制半湮,学校明堂,尤滋聚讼。要以周立四代之学言之,东胶养国老者,周学也;东序小学正诏学干戈羽龠者,夏学也;瞽宗大师诏春诵夏弦者,殷学也;三者皆大学,在国中。虞庠小学在西郊,此为立四代之学。若谓四郊皆有虞庠为成均,何以周于虞学独立四处乎?且既有乡学遂学,而又四郊分立四学,不嫌重赘乎?况东郊南郊北郊之学,未尝一见于经传,而蔡氏《明堂月令论》引《易传》、《太初篇》云天子朝入东学,昼入南学,哺入西学,暮入北学。(蔡中郎集作暮入西学,少北学一句。惠定宇氏明堂大道论据柳子厚四门助教壁记引夕入西学莫入北学,以为夕当作哺,是也。)又引《礼记》古文明堂之礼曰日出居东门,日中出南门,日侧出西闱,日入出北闱,蔡氏以四学皆在太学明堂,与《大戴》、《保傅篇》所谓帝入东学入西学入南学入北学入大学者合。夫郑注《王制》郊在乡界之外,则为远郊百里,刘芳引王肃《注》天子四郊有学,去都五十里,若谓四学分在四郊,岂有夫子一日行四百里或八百里者乎?有以知四郊之义不可通矣。

光绪戊寅(一八七八)五月十一日

阅《三礼通释》,其后附图五十卷,于天文亩步甚详,而于宗庙丧服皆太略,又其图虽兼综诸家,而时出肛决,亦往往不可信。

十一月二十八日

阅《三礼通释图》,其中据陈氏《礼书》及近儒程易畴焦理堂张皋文诸家颇不少。亦有采时人者,如曰陈庆镛定桂文灿定,又有曰宁德韩信同定者,未知何时人。又有曰龚景瀚定,景瀚闽人,亦不知所著何书也。其图有重出者,有绘而未成者,有所题非所圆者,且有图无说者十之九。又绘事未工,或时染坊刻礼书之陋习。

十一月二十九日

阅江慎修《乡党图考》焦理堂《群经宫室图》张皋文《仪礼图》林惠常《三礼通释》所载宫室图,皆以为大夫士亦有东西房,房皆有北堂,以郑君谓大夫士止东房西室为非。然窃以为郑说不可易。即以贾谊言一堂二内证之,亦明是东房西室,二内者,谓在堂之内也。若亦如诸侯有中室及左右房,则为三内矣。林氏谓堂之左右为东西箱,即东西夹,以郑君谓东西堂(即东西箱。)后之室为东西夹者为误,尤属武断。

十二月十五日

阅《三礼通释》中论隅阿雉一条,牵引众说,出入无主,又多误字。如云以高一丈广三丈为雉,此为不易之论,不必取六尺为板八尺为雉之说。案诸家从无有言八尺为难者,必是字误。又云,郑又云雉长三丈,是误以堵为雉也。案此语不可解。雉长三丈,郑君《诗笺》、《周礼》、《匠人注》、《礼》、《坊记注》、《尚书大传注》皆同,安得云以堵为难?且惠常既云广三丈为雉,不易之论,广即长也,(匠人注,度高以高,度广以广,疏引尚书大传郑注作度长以长,长广一也。惟左传正义引异义,板广二尺,广字作高字解。)何又以郑言雉长三丈为误?足见林氏此书,全是钞集而成。

光绪己卯(一八七九)闰三月十八日

月令

《月令》所言天子十二月所居之处,郑康成注谓在大寝。其四仲月及土令所居,即明堂五室。其孟季月所居之左个右个,即四室之偏,仍合乎五室之制。但其说固有不可通者。《考工记》谓夏世室,殷重屋,周明堂,郑注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以明其周制。然则三者不过异地而同制耳,非宗庙即正寝,正寝即明堂也。天子明堂为受觐及宗祀之所,自在国之南郊,太庙在王宫之左,其路寝则在路门之内,为天子每日听政之所,虽或可称明堂,然断不可称太庙。而《月令》四仲月皆言居太庙,此可疑一也。《月令》既称路寝为明堂,乃何以又有青阳总章元堂三名,与明堂相配,一似各因四时方位、而明堂但以象夏令得名者,尤他书所不经见。此可疑二也。王者必居南面,而元堂则必北向矣,殊乖向明出治之义。(此本汪氏说。)此可疑三也,汪氏辟其有五谬,予所疑者则有此三事,当俟博考以就正于通儒焉。

咸丰辛酉(一八六一)六月初六日

蔡氏月令(清蔡云辑)

阅蔡氏云所辑《蔡氏月令》。云字立青,吴县人,钱竹汀弟子,嘉庆甲子优贡生。其书共二卷:上卷为《明堂月令论》,从《续汉志》刘昭注中录出者;次为《月令章句》,乃刺取《独断》及郑氏《月令注》刘氏《续志》注陆氏《释文》孔氏《正义》、《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通典》、《白帖》、《太平御览》诸书所引中郎遗文断句,附以疏证。下卷为《月令问答》,从《中郎集》及《说郛》本录出者。次附以《月令集证》,乃采取古今及近儒之言《月令》者,以证《月令》非秦制。条理秩然,可以推见中郎一家之学。其《章句》中辨正经文数字,如孟春之月鸿雁来,据《吕氏春秋》、《淮南子》作候雁北。此因郑注止言今《月令》鸿皆为候而不言来北字之异,则《戴记》经文本亦作北也。王厚斋《困学纪闻》已言之。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据陆氏释文《唐石经》及《吕氏春秋》作还乃,以《正义》引夏秋冬皆作还乃,则知经文本亦作还乃也,(夏秋冬同。)《御定石经》、《考文提要》已言之。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据注疏及《东京赋》作参保介御之间,段氏玉裁已言之。仲夏之月仲冬之月处必掩身,据注疏及《吕氏春秋》皆作处必掩为句,严氏可均、卢氏文招已言之,(掩当从吕氏春秋作。)孟秋之月坏垣墙,据《正义》、《释文》及《白帖》(秋门、墙壁门,)皆作坏墙垣,阮氏元《校戡记》已言之。此皆蔡氏述前人说已有定论者也。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据《初学记》引《月令章句》作玄鸟至之日;《毛诗》、《生民》传玄鸟至之日云云,《疏》云皆《月令》文;《说文》乙部引《明堂月令》以及《续汉志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左传正义》、《周礼疏》、《通典》、《白帖》、《太平御览》引《月令》,皆作玄鸟至之日。冈考孔《疏》此段标经起止云自玄鸟至之日至高之前;又仲秋玄鸟归《疏》云玄鸟至不为仲春之候,则经文本作玄鸟至之日,不重至字作两句甚明也。仲夏之月以定晏阴之所成,据《疏》引《章句》晏谓(谓本作为字,误,蔡氏改正。)以安定阴阳之所成,因谓中郎训晏为安定,则经无定字可知;释义兼阴阳,则经有阳字可知。拟经文本作以晏阴阳之所成,与仲冬一例。阴阳方争,一埃其定,一安其成,义皆蒙上,此二字可称精心卓识矣。

同治癸酉(一八七三)十一月二十二日

郑氏昏礼(汉郑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为卿明眸

    为卿明眸

    【多重反转,深切互宠,瞎眼蜕变,痛击奇葩】患有情感缺失症的魏本卿,在姑奶安排下,入住2A3宿舍,三位舍友,一个不修边幅总是缩头缩脑,一个俊美如斯桃眼多情却是女儿郎,一个高傲冷清学习狂魔却是年级倒数……合着一屋不正常。【文艺版】三个女子音容相貌姿态各异,她撼了一下,好似看见尚稚嫩的她们,走进现在的风华绝代。【精彩片段】??????张露很是烦躁,她盯着屏幕上巧笑嫣然明媚动人的女子,这怎么可能是那个上不了台面的土包子!手机信息嘀嘀嘀震个不停,都是艺术班相熟的男生发过来的,他们此刻就坐在这里。“露露,求介绍!!!”“这么漂亮的女孩子,你们班是怎么窝藏到现在才让我们知道的,太美了吧!”“露露,我要那个女孩子的联系方式!”“露露……”“露露……”“露露……”烦死了!张露一把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
  •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缘分系统

    快穿:缘分系统

    缘分缘分,有缘无分她的存在是逆天的,她是被天道被追杀的,她也是被天地法则所否定的。打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被注定了,她的使命便是毁天灭地。呵,如果它们继续追杀她,那么她不介意逆天改命!腹黑的萌系统碰上杀人不眨眼的浅音。某只萌系统一脸崇拜的道:“宿主大大好厉害啊!”“说吧,你又干什么坏事了?”浅音打了个哈气道,“亦或受欺负了。”浅音眼里闪过一丝戾气。呜呜呜,谁能告诉它,它究竟绑了个什么宿主,为什么它家宿主动不动就是杀杀杀?可是被自家宿主罩着的感觉真好,啊呜~我还是督促宿主做任务吧~
  • 网络故事

    网络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刺客信条:奥德赛

    刺客信条:奥德赛

    一个被家族判处死刑,拥有斯巴达血统的雇佣兵——卡珊德拉,开启了一段从被家族抛弃之人到传奇英雄的史诗旅程。起初,她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斯巴达人,为了洗刷耻辱,找到真相,她身经百战,历经艰难险阻,并逐步揭开其神秘血统背后的真相。
  • 蕅益大师文选

    蕅益大师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最强老婆奴

    最强老婆奴

    “本帝活了数万个纪元,曾一人独战魔界圣祖!曾一剑斩上古魔龙!曾以一己之力摧毁天道!本帝怕过谁?”“哦?给老娘好好跪着!不说出这几年干嘛去了一直跪着”“老婆大人啊,我……我腿麻了……”身为魔帝与其他四帝称兄道弟的叶尘,转世之后沦为老婆奴!最终跪倒在孙千琴大长腿之下无法自拔!
  • 待上驭下亲同技巧篇

    待上驭下亲同技巧篇

    庸俗无能的领导无法与一个精明能干的部下成为挚友。僵化老朽者也不可能爱护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这样的人思维迟钝,反应缓慢,习惯于陈旧模式,本能地拒绝或反感新生事物。他的身子生活在现代,他的思想停滞在古代。在办公室里,能否与领导相处好,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升降、荣辱甚至前途和命运。对待领导,通常情况下应以“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