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4300000006

第6章 (一)凡脉左手血中之气,右手气中之血。(6)

上文叙正脉已竟,兹复补叙脉之变者数条,亦补遗之意也。如右关得缓,是为脾胃无病,若缓而有力,人莫不以湿热治之,不知湿热之病必不能食。此乃胃强脾弱,能食而不能运化.以胃中有邪火,故能食,而不能杀谷也。夫治湿热之法,或开鬼门,汗之以祛其湿;或洁净府,下之以去其热;又或利其小便,使湿从小便去。然施之于胃强脾弱之症,必致胃未必不强,而脾愈弱,中气反大虚矣。故用白术、藕仁、甘草、陈皮以理脾,使能运化消磨,而中焦之邪火自退;用肉汤调服者,前药虽为醒脾而设,恐胃得之而愈强,故以肉汤之肥腻者滞其胃;使胃不过强,则脾方成健运之功。此从未经人道之妙法也。可见同一缓而有力之脉,而湿热与脾弱相去天渊。设但知守经而未能达变.遇此等症,虚从实治,岂不一误再误乎。

六人)凡细脉宜沉细而起

是为阳虚之渐。转沉而数,痨瘵不治之症,脉在中,不死。

又以细脉论之。细为血少,人皆知之,然亦有变动之理。夫细主内,固宜沉也,设沉而不沉,渐作浮起之状,是内病而渐侵乎外,阴弱又成阳虚,将成一营卫两空之症矣。然而反相宜者,以脉虽虚,胃气未绝,且病势既外出从阳,急以大剂峻补犹易为也。设不浮起,而反转沉,是病又渐向内矣,更加之以数,则阴火大动,内伤五藏,烁及骨髓,非痨瘵而何?不久骨枯精搞而死,不治之症也。即以中风论,有中经中络、中府中藏之不同。中经络者,在外而可治;中府藏者,入里而难治。可见由内渐向外者为宜,由外渐深人者为忌也。而其间又有两停之法,或在外,渐至中而止,不深人,或在内,渐至中而止,不外出。此皆胃气有权,力能抗拒,症虽未解,犹带中和之气,有不死之机焉。欲斡旋此症者,务使病气外行,不令深人,养阴扶阳,相机而动,把握在心,变化在手,安得令其焦筋烁骨乎。

东垣五脉

(六九)弦脉,甘酸之剂皆可用,黄茂建中汤之类,甘草芍药汤。

此复引东垣五脉之象.以别五藏之各得其一体也。如弦者,东方木也,为肝木之体,其脉见于左关。今但见弦脉,必是六部俱弦,木过盛矣。但五行各有相生相克之理。木之所克者土也,人得此脉,则当急以保脾胃为主。故用甘酸之剂,甘者保脾,酸者敛木,使木气归一,不令太过焉。故黄茂建中汤甘剂也,甘草芍药汤甘酸合用也。

(七十)洪脉,甘寒之剂皆可用,热邪所伤,三黄丸、调胃承气汤可也。

洪者,南方火也,为君火之体,其脉见于左寸。设六脉皆洪,则火过盛矣。火盛必能克金,故用甘寒之剂所以抑火而保金。甘寒者,一以泻其虚火,一以扶其脾土,以土能生金也。此治虚火之法,脉虽洪必无力。设遇热邪所伤之症,脉必洪而有力。斯时用甘寒清火之法,缓而不切,故用三黄丸、调胃承气汤之苦寒下降者,从内夺去其邪火,火去则阴不伤,泻阳即所以救阴也。此君火虚实两治之法,岂可倒行而逆施乎。

(七一)脾胃缓脉,如得本经太过,湿邪所伤,除湿淡渗之荆皆可用,平胃加白术、获等,五等散。缓者,中央土也,为脾胃之本体,其脉见于右关。今六部皆缓,是得脾胃之正脉,无病之脉也。设若缓而太过,或有力,或阔大,是为湿邪所伤,土过盛矣。上盛必克水,故有血化为水之症,浮肿、泄泻皆是也。治法须去本经之过盛,除湿淡渗之剂皆可用,平胃散加白术、获芬所以除湿,五芬所以渗水,湿邪去而土自安,肾不受制矣。

(七二)涩脉,澡热所伤,甘沮甘润之荆皆可用,异功散加当归,四君子加熟地。

涩者,西方金也,为肺金之体,其脉见于右寸。六脉皆涩,虽得肺之正脉,然未免枯涩而无润泽之象。且肺属燥金,则为燥热所伤矣;肺既受伤,焉能生水哉?故以甘温、甘润之剂主之。温者温其土,即所以生金。润者养其水,以补肺之子也。异功散、四君子皆甘温之药,脾肺二藏均补。当归、熟地养血之物,兼以润燥滋肾,故皆可用。

(七三)沉细脉,寒邪所伤,甘热之剂皆可用,理中汤、四逆汤。寒甚者,理中加附子、益黄散、养胃丸。沉细者,北方水也,为肾水之体,其脉见于两尺。若六脉俱沉细,则为寒邪所伤矣。寒气童甚必能灭火,故用甘热之剂以胜之,理中、四逆是也,以寒气之辙上辙下,必先暖其中焦,然后更及于肾。肾虽水藏,得火则为温泉,而有生木之功。如寒气甚,理中之中必加附子,以暖其水藏。若寒未甚者,但温其胃,使中气有权,下焦寒气自不致上凌阳分也。故但用益黄散、养胃丸平和甘温之药,自然镇伏其阴寒矣。

按:弦、洪、缓、涩、细五藏之脉,唯弦、洪、缓三脉有泻法

涩、细二脉无泻法,即(难经》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之义。然肝实泻肝即当补脾,心实泻心即当补肺,二者恐乘所不胜也。肺虚补肺即兼补土,肾虚滋肾更宜保金,二者兼顾其母也。唯脾介于虚实补泻之间,果有湿热即宜泻,中气虚弱即宜补。此补泻之大略如此。盖五藏各有互相生克,彼此损益之义焉。然犹未尽厥旨也,故东、南方实矣,岂无肝、心之虚,而当补之症乎?安可胶于一定,而致实实虚虚之祸耶。总之实者邪气实也.虚者正气虚也,能于泻邪处顾其正气之虚,补正处虑有助邪之实,则活法在人,变化从心,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斯为天下至医矣。

(七四)六脉俱弦,指下又虚,脾胃虚弱之症。

即以当泻之脉而当补者论之。如弦者,东方实也,六脉俱弦,谁不知当泻者。玩此二条,皆用六脉字,则知上五藏之脉,皆指六部言,不然独某部见某脉即为正脉,何用张皇而必用补泻哉。设指下空虚无力,是非肝实之故,而为脾胃虚弱之症矣。盖以肝原未尝实,因脾虚而所胜乘之,故令脉弦也。此症不知补脾而反泻肝.则肝又虚,而脾仍弱,犯虚虚之戒矣。谁谓东方实,而可态意泻之乎?

(七五)六脉沉紧,按之不鼓,膀肤胜小肠也,此火投于水,大寒之症,宜温之。

更有似乎可泻之脉,而断断不可泻者。如六脉沉紧,紧与细不同,细为虚寒,紧又似乎寒实。疑可泻者,不知按之不鼓,是阴寒纯在藏中,且六脉皆然,心肺之阳何在?非虚寒而何?然人或亦知为寒症,而不知为膀眺胜小肠之症也。以膀眺之壬水,克小肠之丙火,阳火尽绝。如以些须之火,投人大水之中,焉有不灭者乎。急宜温之,以留此元阳之一线,犹可冀其生。若误以紧脉,而反泻之,轻者变重,重者必死矣。

(七六)脉沉厥,紧而涩,按之空虚。若洪大而涩,按之无力,扰为虚寒之症,况沉紧按之空虚者乎,是阴寒在内,中下焦虚寒之极。若前脉沉紧之中带有涩意,又现厥症,按之又空虚,固知其为虚寒矣。涩者,迟滞不前之意,与滑涩之涩略有不同。《内经》 云:“寒则血脉凝泣。”此涩字即凝泣之意。即有洪大之脉,亦带涩意,而按之空虚,亦为虚寒之症也。恐人于洪大上狐疑,不知洪大者,阳气在外,中焦已寒,与前心经正脉之洪不同,辨处全在涩上及按之无力上,非波涛汹涌之谓也。能知此洪大而涩为虚寒,则沉紧空虚之为虚寒不待言矣。沉为里,紧为寒,无力为虚,是阴寒在内,中、下焦俱虚寒之极矣,不温更何待乎?此二条独详言寒症,以示人扶阳之要也。盖寒症假热者多,不具明眼,鲜不为病所惑。以热症易识,人或不误认为寒。寒症难知,人鲜不误认为热者。更指出洪大二字,以见误人之处在此。虑周千变,可谓明且切矣。以上为一结。.

(七七)脉来缓而弦急,按之指下洪大,皆中之下得之,脾土受邪。脾胃为一身之主宰,四藏皆真气焉,故治百病俱不可忘脾胃也。如病得缓脉,最为吉兆,以胃气尚强耳。若缓中见弦急,则木乘土位矣;按之洪大,木势正盛;脉又不浮,而在于中之下,中下正脾土之部。合而观之,知为脾土受邪矣。脾受邪即当补脾。设误认其缓与洪大,为湿热之有余,而用除湿淡渗之剂以泻脾,则脾愈虚,而弦急愈甚矣。夫百病皆关脾胃,即诸有余之症,自当汗吐下者,必欲留此胃中津液,以为固本拒邪之用,况胃气原虚,而可态用泻法乎?此条独提出脾胃言,见病机之最急者,莫切于此。脾胃有权则能及凶为吉,不足则能变福成灾。此道也者,医家不可须臾离也。以上为二结。

(七八)脉大则无火,脉细则无水。

人之有生,不过气血两端。气血者,吾身之水火也,皆中焦谷食所化,自无偏胜之虞,特以百病来侵,汗下过甚,遂未免有偏胜之害矣。有汗多亡阳者,有下多亡阴者,有汗下而亡其阴阳者,于何验之?于脉验之而已。故得大脉者,浮而大也,即知其伤气,为无火之象。盖大脉尽浮于外,似乎有余,而内中空虚,其实不足,三焦命门之火已欲去矣,纵有身热烦躁等症,总是内寒外热,假热症也,此之谓亡阳。设得细脉者,沉而细也,即知其伤血,为无水之象。盖血足,脉中必见沉滑不散,今细脉虽于沉见,其实似有若无,非阴分大虚乎?阴虚则阳无依而外散矣,此之谓亡阴。总因医者不顾人之胃气,任意汗下以致如此,直至气血两伤,然后再议补救,晚矣。夫细脉人亦知其无水,大脉人多不知其为无火,慎斋指出言之,使人兢兢致慎,不可误认为有余,而再加汗散也。此条又提出水火气血言,以二者人之命根,有之则生,无之则死,不可不宝惜于平日,尤不可误泄于一旦也。以上为三结。

历观诸脉,纷纭错杂,汗下攻补,寒热兼施,备极变化之妙。医家倘能循其准绳规矩,亦可升堂而人室矣。然予细揣语意.大抵从补处为多,以人身体十有九虚也。故古脉经中所指,如洪、大、实、长、紧、动诸脉,只言有余,未尝言其不足。慎斋则从有余处,委曲寻出不足来,非好事也,以人身之精神有限,而病邪之窃取无穷,倘不于虚处留神,待元气消亡之后安所措手乎?故脉实症虚之说,处处皆具至理,不可不细心体会也。更于后结处,指出虚寒一条,以教人宝其阳气,再指出脾胃气血,以为人身生命故关。谆谆告诫读者,幸毋辜负慎斋先生一片婆心也。

同类推荐
  • 善女人传

    善女人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仪礼注疏

    仪礼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村诗话

    后村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黄帝本行记

    广黄帝本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海贼之猎奇美食家

    海贼之猎奇美食家

    “你第一次品尝到了海蛙肉,猎奇者点数加一”“你第一次品尝到了淡水鳄鱼,猎奇者点数加二”“你第一次品尝到了小型海王类蛇头鱼肉,猎奇者点数加三。”“你第一次品尝到了中型海王类长毛海狮肉,猎奇者点数加四。”“你第一次品尝到了难吃的超人系恶魔果实……”正在吃着食物的路易斯听着系统传来的声音不由愣了愣随后看了看自己小咬了一口的果肉,脸色立马变青扶着桌子便吐了起来。
  • 不合常规的飞翔

    不合常规的飞翔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复仇四公主的冷血计划

    复仇四公主的冷血计划

    [本书纯属虚构]她们,用冰冷,用温柔,用调皮可爱来来伪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这样,可在她们眼里她们有一颗童心,但却偏偏有一些人想要毁了它,她们恨,可曾有几个人知道她们所承担的痛苦,童年别人在玩耍可她们却在训练,经过一次次的生死,她们回归;他们,从小和她们的婚约,他们没有彼此见过对方,自从她们失踪后,他们恨女人,恨为什么就这样走了,让自己没有颜面;他,本是将死之人,可是她救了他,他走的那一天,他说“我会去找你的,等我!”可是长大后彼此不认得彼此,就这样擦肩而过,她流泪了,她不敢相认,她怕11年后,她们回归,她们还记得她,她也起得她们,只是她们的仇人恐怕早在11年前忘记她们了!如今她们回归复仇!
  • 武尊天神

    武尊天神

    上古时代,天神林立,但因为一场大战,使得大道残缺,自此再也无人能够封神。少年木逍,自玄域长大,为了家族,为了红颜,敢与天斗。
  • 奋斗人生的启示

    奋斗人生的启示

    本书从强者风采、攀登奋斗、勤奋之舟、人生感悟、超越自我、风险赞歌、青春语丝、军旅之页等十一方面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轮回编年纪

    轮回编年纪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传说,我们的故事便是从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始,宿命的钟声已经响起,这一次是胜?还是败?
  • 戏精太妃自有道

    戏精太妃自有道

    人家穿越不是自立土豪门户,阅尽美男无数,好歹也能称霸江湖,斩妖除魔?顾倩兮穿越来听到的第一句话则是:“太妃娘娘醒了!”本该得饶人处且饶人。谁能料,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顾倩兮大手一挥,惊案而起。很好,天下归谁我不管,惩恶扬善我包了。“倩兮,你知道的太多了。”“我的错喽?有本事你咬我呀。嘶……够狠!投性子!”今天的顾倩兮,依然在自己“假儿子”生气的边缘反复试探横跳。终于,她作死成功——“……有失尊仪,不可不可。”“儿臣思念太妃成疾,特来交流感情。有何不可?”随后,顾倩兮给自己设立了新的人生目标:不断作死,并活下去。“我才不要拯救世界——我只是在教育儿子。”
  • 夫君,且待我长成

    夫君,且待我长成

    一个是有着天使般的容貌,恶魔般的性子,到处惹事添乱。另一个则心甘情愿为她收拾烂摊子,将她宠溺到了极点。戚七:我以后会长成很大很大的大美人。吴慎行:是。戚七:所以,你要等我。吴慎行:你莫不是想嫁我吧?!戚七:嗯。一句戏言,一语成谶,是缘是劫终难辨······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