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9200000001

第1章

中风总括

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当分中络经腑脏,更审虚实寒热痰,脱证撒手为脾绝,开口眼合是心肝,遗尿肾绝鼾声肺,闭证握固紧牙关,初以通关先取嚏,痰壅不下吐为先。

(注)风,谓虚邪,贼风从外而中伤人四肢躯体,故名曰中风,痰火,谓痰火从内而发,病患心主之官,故名曰痰火。体中风邪,轻则顽麻不仁,重则瘫痪不用。心病痰火,轻则舌强难语,重则痰壅神昏。此证或内或外,单病轻,兼病重,当细辨其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及中经络兼中腑脏。并细审其兼虚、兼实、兼寒、兼热、兼痰,与夫脱证、闭证之浅深缓急而治之,凡国中宜先用通关散取嚏,有嚏可治,无嚏多死。口噤者,用开关散,擦牙软之,痰涎壅盛,用诸吐法涌之。若口噤不开,汤药不能下咽者,则将应服之药,随引调如面茶,含在不病患口内,用苇管或笔管插入病患鼻孔,使气连药吹之,其药自能入咽。不可用金器撬之,恐伤齿也。

(按)中风一证,分中血脉、中腑、中脏,始自李东垣,中血脉者,大秦艽汤;中腑者,小续命汤;中脏者,三化汤。然从未见有三化汤中脏之证,惟《金匮》书中分为四证:曰络、曰经、曰腑、曰脏,其说最为的当,可为后世法。盖口眼 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经也;昏不识人,便尿阻隔,邪在腑也;神昏不语,唇缓涎出,邪在脏也。学人细阅诸家之论,自知不谬云尔。

中风死候

寸口脉平卒中死,生气独绝暴脱之,五脏几息呼吸泯,譬如堕溺岂能期。脉来一息七八至,不大不小尚能医,大小浮昼沉夜死,脉绝不至死何疑。脱证并见皆死候,摇头上窜气长嘘,喘汗如油痰拽锯,肉脱筋痛发枯直。

(注)寸口脉平,谓寸、关、尺脉俱平之人,忽然卒中而死者,皆因中邪太甚,闭塞九窍天真之气,不能与人之生气相通,则独绝于内也。譬如堕跌溺水,岂能预期其死耶!脉来一息七、八至者,不大不小虽困可治。若大而无伦,小而如纤,浮主昼死,沉主夜死,不可治也。五脏脱证,若三脏,四脏并见,及摇头上窜等证,皆死候也。

通关散 开关散 熏鼻法 解语法通关星皂细荷半,开关乌梅冰片南,巴油纸皂烟熏鼻,龟尿舌下点难言。

(注)通关散:南星、皂角、细辛、薄荷、生半夏为末。吹鼻有嚏可治。开关散:乌梅肉、冰片、生南星为末,擦牙,其噤可开。巴豆油纸卷皂角末,烧烟熏入鼻内,人事自省。

取龟尿点在舌下,言语自易。

三圣散 瓜蒂散 全蝎散 五元散 巴矾丸无汗吐宜防藜蒂,有汗瓜蒂入蝎全,重剂藜豆矾皂胆,痰壅吐以巴矾丸。

(注)痰涎壅盛,无汗表实,用三圣散,即防风、藜芦、瓜蒂吐之。有汗里实,用瓜蒂散,即瓜蒂、赤小豆,或用全蝎散,即瓜蒂散加全蝎吐之。此皆吐之轻剂也,甚则用五元散,乃藜芦、赤小豆,白矾、皂角、胆矾、巴矾丸,即巴豆,枯白矾吐之。

乌药顺气散乌药顺气实中络, 斜顽麻风注疼,麻黄枳桔乌蚕共,白芷干姜陈草芎。

(注)实中络,谓风邪中络之人,形气实者也。 斜,口眼歪斜也。顽麻,肌肤麻木也。风注疼,风气攻注骨节疼也。是方麻黄、枳壳、桔梗、乌药、僵蚕、白芷、陈皮、干姜、甘草、川芎也。

大秦艽汤大秦艽汤虚中络, 斜偏废减参珍,秦艽生地石膏共,羌独防芷细辛芩。

(注)虚中络,谓风邪中络之人,形气虚者也。偏废,谓半身不遂也。减参珍,谓八珍汤减去人参,加入秦艽、生地。石膏。羌活、独活、白芷、防风、细辛、黄芩也。偏废是中经之证,而亦可治之者,以此方能养血荣筋,为久病风人调理之剂。

换骨丹中经气实宜换骨, 斜瘫痪芷芎防,冰麝朱香槐苦味,仙人麻首蔓苍桑。

(注)中经气实,谓风邪中经之人,形气实也。瘫,左不用也;痪,右不用也。换骨丹:白芷、川芎,防风、冰片、麝香、朱砂、木香、槐角、苦参、五味子,葳灵仙、人参、麻黄膏、何首乌、蔓荆子、苍术、桑皮也,麻黄膏者,以麻黄熬成膏,和煎药为丸,朱砂滚衣也。

小续命汤小续命汤虚经络,八风五痹总能全,麻杏桂芍通营卫,参草归芎气血宣,风淫防风湿淫己,黄芩热淫附子寒,春夏石膏知母入,秋冬桂附倍加添。

(注)虚经络,谓风邪中经。中络之人,形气虚也,八风,谓八方之邪风中人为病也。

五痹,详见痹门要诀中。

黄 五物汤黄 五物虚经络,偏废虚风无力瘫,心清语謇因舌软,舌强神浊是火痰,补卫黄 起不用,益营芍桂枣姜煎,左加当归下牛膝,筋瓜骨虎附经添。

(注)黄 五物汤,治因虚召风,中人经络而病半身不遂者。然审其人若舌强难言,神气不清,则是痰火为病,不宜此方,若心清语謇,舌软无力难言者,乃是营卫不足之病,宜用此方。经曰:卫虚则不用,营虚则不仁。此方君黄 而补卫,以起不用;臣桂枝、白芍而益营,以治不仁;佐生姜、大枣以和营卫也。不仁不用在右者属气,宜倍加黄 ;在左者属血,则加当归。在下两腿两膝软者,则加牛膝;骨软不能久立者,则加虎骨;筋软难于屈伸者,则加木瓜;周身或左或右经络不宣通者,则加炮附子,有寒者亦加之。此方屡试屡效者,其功力专于补外,所以不用人参补内、甘草补中也。

三化汤 搜风顺气丸三化气实风中腑,昏冒闭满小承羌。形气俱虚及风燥,搜风顺气自然康。

(注)气实风中腑,谓风邪中腑之人,形气实也。昏冒,谓神昏不知人也。闭满,谓二便阻隔腹满胀也,小承羌,谓小承气汤(浓朴、枳实,大黄)加羌活,即三化汤也。

若其人形气俱虚,则当以搜风顺气丸缓缓治之,自然康也,久病风之人,大便多结燥,谓之风燥。或用续命汤汗过,三化汤下过,津液枯干,以致结燥。凡病不论中经络脏腑,但有二便阻隔,形气不足,难堪攻下者,均宜此法,以搜六腑之风,通肠胃中之气,二便自利矣。

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心实中藏,痰壅神昏不语言,口眼 斜形气盛,两手握固紧牙关。

(注)牛黄清心丸,治风邪中脏之人,形气俱实,其证痰涎壅塞,神昏不能言语,口眼斜,形气满盛,两手握固,牙关紧急之闭证,皆可服之。

参附汤参附汤治虚中脏,唇缓涎出不语言,昏不知人身偏废,五脱证见倍参煎。

(注)参附汤,即人参、附子也,治风邪中脏之人,形气俱虚,其证唇缓不收,痰涎流出,神昏不语,身肢偏废,或与五脏脱证并见,宜大倍人参,先固虚脱,次治风邪可也。

千金还魂汤经络闭证卒中恶,气促神昏不识人,无汗拘急身偏痛,肉桂麻草杏还魂。

(注)经络闭证,谓风邪中经络之闭证也。气促,谓气粗盛也,无汗四肢拘急,身体偏痛,乃表邪固闭,宜用肉桂、麻黄、甘草、杏仁,即还魂汤以开之。

夺命散脏腑闭证腹满闭,昏噤痰结在喉间,危急汤药不能下,夺命巴芷半葶南。

(注)脏腑闭证,谓风邪中脏腑之闭证也。腹满闭,谓腹满二便闭也。兼之神昏口噤不开,结痰喉间不下,宜用是方吐下之,巴豆、白芷,半夏、葶苈、生南星也。

三生饮三生饮治中风寒,厥逆沉伏涌气痰、星香乌附俱生用,气虚加参脱倍添。

(注)中风寒,谓不论经络脏腑、风邪中脏寒之人也。厥逆,谓四肢冷也。沉伏,谓六脉沉伏也。是方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也。惟寒盛气实者宜之。若气虚者加人参,虚极将脱者大倍人参,始可用之而无倒戈之害也。

祛风至宝汤祛风至宝中风热,浮数面赤热而烦,通圣加蝎天麻细,白附羌独连柏蚕。

(注)中风热,谓不论经络脏腑,风邪中腑热之人也。浮数,谓六脉浮数也。热而烦,谓身热心烦也。通圣,谓防风通圣散,方中加全蝎、天麻、细辛、白附、羌活、独活、黄柏、黄连、僵蚕也。防风通圣散,详在伤寒门。

青州白丸子青州白丸中风痰, 斜瘫痪涌痰涎,小儿惊痰为妙药,白附乌星半夏丸。

(注)中风痰,谓不论经络脏腑、风邪中表,有痰饮之人也。涌痰涎,谓痰涎涌盛也。

是方生白附子、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法制为丸也。

羌活愈风汤羌活愈风治外中,手足无力语出难,肌肉微掣不仁用,大秦艽汤参再添,官桂黄杜防己,知枳柴荷蔓菊前,苍麻半朴杞地骨,调理诸风症可安。

(注)治外中,谓风从外中之病也,此病之来,必有先兆,如手足无力,语言謇涩,时有肌肉微动牵掣,大指次指麻木不用,皆风邪外中之先兆也,宜用此汤。大秦艽汤参再添,谓大秦艽汤方中,再添人参、官桂、黄 、杜仲、防己、知母、枳壳、柴胡、薄荷、蔓荆子、菊花、前胡、苍术、麻黄、半夏、浓朴、枸杞、地骨皮也。调理诸风症可安,谓凡中风内邪将除,外邪渐尽,更服此药调理,以行导诸经,久则大风悉去,清浊自分,荣卫自和矣。

清热化痰汤清热化痰治内发,神短忽忽语失常,头眩脚软六君麦,芩连菖枳竹星香。

(注)治内发,谓痰火内发之病也。此病之来,必有先兆,如神短忽忽,言语失常,上盛下虚,头眩脚软,皆痰火内发之先兆也,宜用此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橘红、半夏、麦冬、黄芩、黄连、石菖蒲、枳实、竹茹,南星、木香也。

地黄饮子四肢不收无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疼,其言不变志不乱,邪在分腠五物能。甚不能言为喑痱,夺厥入脏病多凶,地黄桂附蓉巴远,萸斛冬味薄菖苓。

(注)风痱、偏枯、喑痱三病,皆属外中,而有微甚浅深之别也。风痱,谓四肢不收,身无痛处,偏枯,谓半身不遂,身有痛处。其言不变志不乱,乃邪微浅,病在分腠荣卫之间,以黄 五物汤能补荣卫而散风邪也。甚者不能言,志乱神昏,则为喑痱,乃肾虚内夺,少阴不至而厥,其邪已入于脏,故曰病多凶也。地黄饮子是治肾虚内夺之方,是方熟地、肉桂、附子、肉苁蓉、巴戟、远志、山萸、石斛、麦冬、五味子、薄荷、石菖蒲、茯苓也。

涤痰汤涤痰内发迷心窍,舌强难言参蒲星,温胆热盛芩连入,神昏便闭滚痰攻。

(注)内发,谓痰火内发,迷人心窍,令人精神恍惚,舌强难言也。涤痰汤,即人参、菖蒲、南星、合温胆汤也,温胆汤,橘红、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也。热盛加黄芩、黄连,大小二便闭,用礞石滚痰丸攻之可也。

类中风总括

类中类乎中风证,尸厥中虚气食寒,火湿暑恶皆昏厥,辨在 斜偏废间。

(注)类中风证,皆名尸厥,谓形厥而气不厥也,故口鼻无气,状类死尸而脉自动也。

中虚、中气、中食、中寒、中火、中湿、中暑、中恶等证,虽忽然昏倒,人事不省,类乎真中风病,但不见口眼 斜,偏废不仁不用等证,自可辨也。

独参汤 参附汤 星香汤 三物备急丹 夺命散尸厥无气而脉动,或脉微细有无间。缘于病后气血竭,人参参附星香痰,气闭腹满二便闭,或腹急痛备急丹,服后转鸣吐下验,喉间痰结夺命先。

(注)尸厥之证,有虚、有实,虚者,以独参汤。虚兼寒者,以参附汤。虚兼痰者,以星香饮加人参汤。实者气闭似死,脉动有力,腹满胀,二便闭或腹急痛,气闭,前后不通者,以备急丹。实兼痰者,以夺命散。

补中益气汤 生脉补精汤补中益气疗虚中,烦劳过度气不升,虚冒有痰加苓半,欲冒生麦地归茸。

(注)补中益气汤治虚中之证,即李杲所云:内伤气虚之人,烦劳过度,清气不升,忽然昏冒也。欲冒,谓因房劳过度昏冒也。生脉饮即人参、麦冬、五味子合熟地、当归、鹿茸,名曰生脉补精也。

木香调气饮木香调气实气中,暴怒气逆噤昏痰,风浮肢温气沉冷,木藿砂蔻草丁檀。

(注)实气中,谓形气俱实之人中气也。因暴怒气逆,忽然昏倒噤急也。风浮肢温气沉冷,谓中风之人,脉浮手足温,中气之人,脉沉手足冷,可别也。是方木香,藿香、砂仁、白蔻、甘草、丁香、檀香也。

八味顺气散八味顺气虚气中,标本兼施邪正安,参苓术草扶元气,乌芷青陈利气痰。

(注)虚气中,谓形气俱虚之人中气也。宜用此标本兼施,邪正相安之剂也。

瓜蒂散 姜盐汤食中过饱感寒风,或因怒恼塞胸中,忽然昏厥肢不举,瓜蒂姜盐探吐平。

(注)瓜蒂散,挟痰者用之。姜汤,挟寒者用之。盐汤,过食者用之。探吐,谓作此汤数盅,令病者饮一盅,随用指探吐,不吐再饮再探,以吐通快为度,可立愈也。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疗寒中,腹痛拘急噤牙关,有汗身寒或吐泻,附子参术草姜干,无汗身寒加麻细,阴毒川乌用生煎,呕吐丁香吴萸入,脉微欲绝倍参添。

(注)寒中之证,即腹痛诸证者是也,宜用附子理中汤。若无汗加麻黄。细辛,阴毒加生川乌,呕吐加丁香、吴茱萸,脉微欲绝倍加人参,阴毒寒极也,详在《伤寒心法》。

凉膈散凉膈火中神昏冒,栀翘芩薄草硝黄,兼治一切胸膈热,便燥谵妄与斑狂。

(注)火中之证,即刘完素所云:七情过极,五志之火内发,则令人昏倒无知,筋骨不用也。

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 辰砂益元散 熨脐法 苍术白虎汤 人参白虎汤暑中须分阴与阳,阴邪无汗似寒伤,壮热心烦或呕泻,香薷扁朴二香汤,更兼昏愦蒸蒸汗,面垢喘渴证为阳,不省熨脐灌蒜水,益元苍参白虎汤。

(注)阴邪无汗似寒伤,谓暑中阴邪,似伤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而更壮热心烦,或呕或泻也,得之于受暑纳凉,寒外暑内,宜香薷饮。二香汤,谓香薷饮合藿香正气饮,详在霍乱门,若有如上之证,更兼精神昏愦,蒸蒸自汗,面垢喘渴,则为暑中阳邪,得之于赤日长途,中外皆热,国中昏愦不省者,急以热物熨脐,蒜汁合水灌之即省,继以辰砂益元散。气实者,苍术白虎汤,气虚者,人参白虎汤,选而用之可也。

渗湿汤渗湿湿中内昏冒,震亨湿热热生痰,浓味醇酒生冷水,胃苓香附抚砂连。

(注)湿中内,谓湿从内生之病,即朱震亨所云:湿热生痰,昏冒之证,得之于伤浓味醇酒生冷水物过节也。渗湿汤,即胃苓汤加香附、抚芎、砂仁、黄连。

除湿汤除湿阴雨湿蒸雾,卧湿涉水瘴山岚,头身重痛便溏肿,羌 升柴防水煎。

(注)除湿汤,即羌活、 本、升麻、柴胡、防风、苍术,治湿因外中。得之于天阴淫雨,晴后湿蒸,早晨雾露,及久卧湿地,远行涉水,瘴气山岚。其证头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泻,皮肤浮肿也。

调气平胃散调气平胃疗恶中。庙冢忤恶卒然昏。面黑错忘苏合主,次以木香平胃匀。

(注)苏合主,谓中恶之病,以苏合香丸为主也。次以木香平胃匀,谓以中气木香调气散之方,合平胃散之药调理也。

伤风总括

伤风属肺咳声重,鼻塞喷嚏涕流清,鼻渊脑热不喷嚏,浊涕秽久必鼻红。

(注)伤风属肺,故喷嚏也,鼻渊属脑,故不喷嚏也。伤风寒邪,故涕清也,鼻渊热邪,故涕浊也。鼻渊病久或有秽气,则热深,故脑衄鼻血也。

川芎茶调散参苏饮治虚伤风,实者茶调及头疼,芎芷薄草羌茶细,荆防痰半热膏清。

(注)参苏饮方,在咳嗽门,治气虚之人伤风之病。若气实者,用川芎茶调散,即川芎、白芷、薄荷、甘草、羌活、茶叶、细辛、荆芥、防风,伤风头痛者,亦可用也,有痰者加半夏清痰,有热者加石膏清热可也。

苍耳散苍耳散治鼻渊病,风热入脑瞑头疼,涕流不止鼻塞热,苍耳辛夷芷薄葱。

(注)鼻渊病属风热入脑,故目瞑而头疼涕流不止,较之伤风为甚焉,鼻塞,气不利也。热,鼻孔中热也,甚者,孔热而痛及其脑也。苍耳散,即苍耳子炒去刺,研破一两,加辛夷三钱,白芷、薄荷各一钱,葱三茎也。

黄连防风通圣散鼻渊初病施苍耳,黄连防风久病方,孔痛胆调冰硼散,鼻血犀角地黄汤。

(注)鼻渊,风热伤脑之病,初病则风邪盛,故用苍耳散,以散为主,久病则热郁深,故用防风通圣散加黄连,以清为主也。热气涌涕伤其鼻孔成疮故痛也,宜以猪胆汁调冰硼散敷之。热蕴于脑,伤及所过营血故衄也。宜以犀角地黄汤凉之可也。

痉病总括

痉病项强背反张,有汗为柔无汗刚,生产血多过汗后,溃疮犬咬破风伤。

(注)痉病之证,详在《伤寒心法》,有汗为柔痉,无汗为刚痉。产后去血过多,伤寒发汗过多,则为内因。溃疡破伤、狗咬,则为外因。皆风邪乘虚入太阳经而成此病也。

痉病死证

痉证脉散多应死,反张离席一掌亡,眼小目瞪昏不语,额汗如珠命必伤。

(注)反张离席一掌,谓离席四五指许也。眼小,谓目睫紧小也。目瞪,谓眼珠不转也。

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 小续命汤 桂枝加附子汤 当归补血汤 大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刚痉葛根汤发汗,柔痉桂枝加葛良,若兼杂因小续命,过汗桂枝加附汤,伤血桂枝合补血,里实瘀血承气方,溃疡十全加风药,破伤狗咬另参详。

(注)刚痉用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柔痉用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汗之。杂因,谓风寒湿杂揉为病,用小续命汤,随风寒湿轻重治之。过汗表虚,汗出不止,因而成痉,用桂枝加附子汤,即桂枝汤加附子也。伤血,谓产后金疮大伤血后,用桂枝汤合补血汤,即当归黄 也。里实,谓痉病腹满二便闭,以大承气汤。及产后恶露不尽,少腹硬急,以桃仁承气汤下之。溃疡去脓血过多,为风所袭者,用十全大补汤加祛风之药治之。

破伤风

破伤亡血筋失养,微伤风入火之端,燥起白痂疮不肿,湿流污水紧牙关。

(注)破伤去血过多,筋失所养,经络空虚,风邪乘之为病,即经曰“风邪乘虚而入”也,为风虚邪,宜桂枝汤合当归补血汤治之。夫伤重出血过多而病风者常也,然时有微伤浅损,去血甚少,风邪乘之而病者,以其人素热,因风而然。即刘完素曰:热甚风搏并于经络也,为风火邪,宜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治之。凡此证不论虚实,风毒内蕴不发于外,疮口周遭燥起白痂,疮不甚肿,湿流污黑之水,牙关微紧,不似寻常活动,皆破伤风之先兆也。

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方 全蝎散 左龙丸 斑蝥大黄方火盛通圣加蝎尾,风盛全蝎左龙丸,外因烧酒火罐法,犬风斑大酒同煎。

(注)破伤火盛者,多阳明证,用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治之。风盛者,多太阳证,用全蝎散,即生蝎尾七枚研末,热酒服之。服后不解,渐深入里,用左龙丸,即野鸽粪、江鳔、僵蚕、雄黄、蜈蚣、天麻、朱砂、巴豆霜为丸也,方详在《丹溪心法》诸破伤风门内。皆宜外用砂烧酒壶两个,盛多半壶烧酒,先以一壶上火令滚无声,倾酒即按在破伤疮口,拔出污黑血水,满则自落。再以次壶仍按疮口,轮流提拔,以尽为度,其风立愈。犬咬风毒入腹成痉风者,用斑蝥七枚,以糯米拌炒米黄,去米为末,生大黄末一钱合均,黄酒一盏,煎至半盏,空心温服,取下毒物,弱者减半服之可也。

痹病总括

三痹之因风寒湿,五痹筋骨脉肌皮,风胜行痹寒痹痛,湿胜着痹重难支。皮麻肌木脉色变,筋挛骨重遇邪时,复感于邪入脏腑,周同脉痹不相移。

(注)三痹之因,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也。其风邪胜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痹。寒邪胜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痹。湿邪胜者,其痛重着,故曰着痹。此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痹也。又有曰五痹者,谓皮、脉。肌、筋。骨之痹也。以秋时遇此邪为皮痹,则皮虽麻尚微觉痛痒也。以夏时遇此邪为脉痹,则脉中血不流行、而色变也。以长夏时遇此邪为肌痹,则肌顽木不知痛痒也。以春时遇此邪为筋痹,则筋挛节痛屈而不伸也,以冬时遇此邪为骨痹,则骨重酸疼不能举也,曰入脏腑者,谓内舍五脏之痹也。以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成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成心痹也。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成脾痹也,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成肝痹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成肾痹也,此皆以病遇邪之时,及受病之处而得名,曰五痹也。所谓邪者,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周痹亦在血脉之中,随脉上下为病,故同脉痹,但患有定处,不似脉痹左右相移也。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历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

周痹

周痹患定无歇止,左右不移上下行,似风偏废只足手,口眼无斜有痛疼。

(注)周痹,或痛、或肿,或手、或足,患有定处,痛无歇止。或从上病及于下,或从下病及于上,而不似众痹痛有歇止,左右相移流走也。周痹,或两手,或两足,或只手足,或偏废不仁不用,而似中风,但不口眼 斜,身有痛疼也。

痹病生死证

痹在筋骨痛难已,留连皮脉易为功,痹久入脏中虚死,脏实不受复还生。

(注)痹在筋骨则受邪深,故痛久难已。痹在皮脉则受邪浅,故易治也。凡痹病日久内传,所合之脏,则为五脏之痹。若其人中虚受邪,则难治多死,其人脏实而不受邪,复还于外,则易治多生。假如久病皮痹,复感于邪,当内传肺而为肺痹,若无胸满而烦喘咳之证,则是脏实不受邪。余脏仿此。

痹入脏腑证

肺痹烦满喘咳嗽,肾胀尻踵脊代头。脾呕痞硬肢懈堕,心烦悸噫恐时休,数饮卧惊肝太息,饮秘胀泻在肠究,胞秘沃痛鼻清涕,三焦胃附胆无忧。

(注)久病皮痹,复感于邪,见胸满而烦喘咳之证,是邪内传于肺,则为肺痹也。久病骨痹,复感于邪,而见腹胀,尻以代踵,足挛不伸.脊以代头,伛偻不直之证,是邪内传于肾,则为肾痹也,久病肌痹,复感于邪,而见呕涎心下痞硬,四肢懈堕之证。是邪内传于脾,则为脾痹也。久病脉痹,复感于邪。而见心烦、心悸、嗌干,噫气,有时则恐之证,是邪内传于心,则为心痹也。久病筋痹,复感于邪,而见喜饮小便数多,夜卧则惊太息之证。是邪内传于肝,则为肝痹也。久痹不已复感于邪,脏实不受而传腑者,凡见喜饮小便秘,不胀则泻,不泻则胀之证,是邪内传于大小肠,则为肠痹也。凡见少腹胞中,按如沃汤状而痛,小便秘涩,鼻流清涕之证,是邪内传于膀胱,则为胞痹也。三焦之痹附于膀胱,从水道也。胃痹附于大、小二肠,从传化也。胆为清净之府,不受痹邪,故曰无忧也。

小续命汤 增味五痹汤痹虚加减小续命,痹实增味五痹汤,麻桂红花芷葛附,虎羊 草二防羌。

(注)痹虚,谓气虚之人病诸痹也,宜用加减小续命汤,风胜行痹倍防风,寒胜痛痹倍附子,湿胜着痹倍防己,皮痹加黄 或桂枝,皮脉痹加姜黄或加红花,肌痹加葛根或加白芷,筋痹加羚羊角或加续断,骨痹加虎骨或加狗脊。有汗减麻黄,便溏减防己,寒胜减黄芩加干姜,热胜减附子加石膏,加减治之。痹实,谓气血实之人病诸痹也,宜用增味五痹汤,即麻黄、桂枝,红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黄 、甘草、防风、防己、羌活也,行痹以羌活、防风为主,痛痹以麻黄、附子为主,着痹以防己,羌活为主,皮痹以黄 、桂枝皮为主,脉痹以红花。桂枝为主,肌痹以葛根。白芷为主,筋痹以羚羊角为主,骨痹以虎骨为主,增味于五痹治之可也。

木通汤 附子五苓散 苍术五苓散三痹木通长流水,湿加防己风羌防,寒痹附麻分汗入,胞肠五苓附子苍。

(注)三痹,谓行痹、痛痹、着痹也,宜用木通一味,不见水者二两,以长流水二碗,煎一碗,热服取微汗,不愈再服,以愈为度。若其痛上下、左右流走相移者,加羌活、防风以祛风邪,其痛苦甚者,有汗加附子,无汗加麻黄,以去寒邪,其痛重着难移者,加防己以胜湿邪。其所应加之药,不可过三钱,弱者俱减半服。胞痹宜用五苓散加附子,肠痹宜五苓散加苍术,以利寒饮也。五苓散方在伤寒门。

三痹汤 独活寄生汤三痹十全无白术,牛秦续杜细独防,独活加桑除 续,入脏乘虚久痹方。

(注)三痹,谓三痹汤,即十全大补汤无白术,加牛膝、秦艽、续断、杜仲,细辛、独活,防风也,独活,谓独活寄生汤,根据三痹汤方加桑寄生,除去黄 ,续断也。此皆治五痹不已,乘虚入脏,反留连日久,调理痹病之方也。

黄 益气汤黄 益气虚皮痹,皮麻不知痒与疼,补中益气加红柏,味秋芩夏桂加冬。

(注)气实麻木,用小续命汤加麻黄治之。气虚麻木,用黄 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加红花、黄柏也,秋加五味子,夏加黄芩,冬加桂枝皮。

蠲痹汤 加味升阳散火汤蠲痹冷痹身寒厥,附归 草桂羌防,肌热如火名热痹,羚犀升阳散火汤。

(注)蠲痹汤,即附子、当归、黄 、炙草、官桂、羌活、防风,治痹病而身寒无热,四肢厥冷,名曰冷痹也。加味升阳散火汤,即内伤门升阳散火汤加羚羊角、犀角,治痹病而肌热如火,名曰热痹也。

痿病总括

五痿皆因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肺热叶焦皮毛瘁,发为痿 不能行,心热脉痿胫节纵,肾骨腰脊不能兴,肝筋拘挛失所养脾肉不仁燥渴频。

(注)五痿,心、肝、脾、肺、肾之痿也。痿属燥病,故皆因肺热而生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阳明无病,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虽有肺热不能成痿也。

肺热叶焦,阳明虚弱,津液不化,筋骨失养,皮毛瘁痿,发为痿 不能行也,因而心气热为脉痿,则胫节纵而不任地,肺兼心病也。因而肾气热为骨痿,则腰脊不能兴举,肺兼肾病也。因而肝气热为筋痿,则筋失所养,拘挛不伸,肺兼肝病也。因而脾气热为肉痿,则胃燥而渴,肌肉不仁,肺兼脾病也。

痿痹辨似

痿病足兮痹病身,仍在不疼痛里分,但观治痿无风药,始晓虚实别有因。

(注)痿痹之证,今人多为一病,以其相类也。然痿病两足痿软不痛,痹病通身肢节疼痛。但观古人治痿,皆不用风药,则可知痿多虚,痹多实,而所因有别也。

痿病治法

痿燥因何治湿热,遵经独取治阳明,阳明无故惟病肺,胃壮能食审证攻,控涎小胃湿痰热,阳明积热法三承,胃弱食少先养胃,久虚按证始收功。

(注)痿属燥病,因何而用治湿热苦燥之药?盖遵《内经》之治法,独取于阳明胃也。

故胃家无病,虽有肺热,惟病肺而不病痿也。是知病痿者,胃家必有故也,或湿热、或积热、或湿痰,不论新久,若胃壮能食,当先审证攻之。胃有湿痰,用控涎丹攻之。有湿热者,用小胃丹攻之,有积热者,用三承气汤攻之。此治胃壮能食之法也。若胃弱饮食减少,气血津液不足,当先以补养脾胃为主。其有久病留连,诸虚燥热,或攻下之后调理,当审证治之,始收全功也。

加味二妙汤加味二妙湿热痿,两足痿软热难当,防己当归川萆 ,黄柏龟版膝秦苍。

(注)热难当,谓两足热难当也。膝秦苍,谓牛膝、秦艽、苍术也。

清燥汤 虎潜丸 十全大补汤 加味金刚丸时令湿热清燥效,阴虚湿热虎潜灵,久虚痿软全金主,萆瓜牛菟杜苁蓉。

(注)清燥汤在内伤门。虎潜丸有成方。全金主,谓十全大补汤、加味金刚丸,久病气血虚,以十全大补汤为主;筋骨痿软,以加味金刚丸为主。加味金刚丸,即萆 、木瓜,牛膝、菟丝子、杜仲、肉苁蓉也。

香港脚总括

香港脚风寒湿热病,往来寒热状伤寒,腿脚痛肿热为火,不肿不热是寒干。

(注)香港脚乃内有湿热,外感风寒,相合为病,故往来寒热,状类伤寒。两脚腿痛肿热如火者,是火盛也,不肿不热而痛者,是寒盛也,名曰干香港脚。

香港脚死证

香港脚脉急少腹顽,不三五日入心间,呕吐喘满目额黑,恍惚谵妄命难全。

(注)香港脚脉急,少腹顽木,不知痛痒,不过三五日内,其邪必入心间。若入心间,呕吐喘满,是为香港脚冲心之证。目额皆黑,恍惚谵妄,则是水来克火之征,故曰命难全也。

攒风散 羌活导滞汤 胜湿饼子 五积散 独活寄生汤香港脚表解攒风散,麻桂杏草萆乌良,里解导滞羌独活,防己当归枳大黄,湿盛重肿胜湿饼,二丑荞面遂成方,寒湿五积加附子,寒虚独活寄生汤。

(注)初病香港脚,表实无汗,用攒风散汗之,即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萆 、炮川乌也,里实热盛,二便不利,用羌活导滞汤下之,即羌活,独活、防己、当归、枳实、大黄也。湿盛重肿,用胜湿饼子,即黑丑、白丑头末,甘遂末,各五钱,荞麦面一两五钱,水和作饼,三钱,煮熟,空心茶清服逐之。寒湿者,用五积散加附子治之,方在伤寒门。寒虚者,用独活寄生汤补之,方在痹门。

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虚湿热,茵陈四苓与羌防,人参当归升芩草,苦参知母葛根苍。

(注)湿热香港脚而形气虚者,宜用当归拈痛汤,即茵陈,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羌活、防己、人参、当归,升麻,黄芩、甘草、苦参、知母、葛根、苍术也。

加味苍柏散加味苍柏实湿热,二活二术生地黄,知柏芍归牛膝草,木通防己木瓜榔。

(注)湿热香港脚而形质实者,宜用加味苍柏散,即羌活、独活、苍术、白术、生地黄、知母、黄柏、赤芍、当归、牛膝、甘草、木通、防己、木瓜、槟榔也。

大防风汤两膝肿大而疼痛,髀胫枯细鹤膝风,大防风附羌牛杜,十全大补减茯苓。

(注)两膝肿大疼痛,膝上至髀、膝下胫足枯细,但存皮骨,两膝状若鹤膝,故名鹤膝风也。宜大防风汤,即防风、附子、羌活、牛膝、杜仲、人参、白术、炙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 、肉桂也。此病若得之于痢疾病后者,名曰痢风,亦用此方。

同类推荐
  • 解人颐

    解人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ife and Letters

    The Life and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抱朴子外篇

    抱朴子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ne's House of Dreams

    Anne's House of Drea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君临真理

    君临真理

    一切的超凡在罗格眼里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毁天灭地的力量肆虐着这片大地,巨龙从他头上掠过,精灵在他耳畔低语,神秘的超凡力量在罗格面前,触手可及。
  • 曲剑闲侠

    曲剑闲侠

    一本曲谱,一把剑,一份纯情,一眸间。旧的爱恨情仇,新的是非恩怨,侠骨与柔情,荣辱一曲间。十五年前灵兰教发生内乱,镇教秘籍七星离魂诀流失不见。十五年后的小青年,在尔虞我诈的江湖纷争中,凭着淳朴与坚毅,机缘巧合的领悟出书中神奇的力量,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与各种阴谋阳谋斗争,逐渐磨练出新的侠义精神,除暴安良,扶弱勤王。
  •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人体解剖、诊断等,有助于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本书适合医生及医学生使用。
  • 伯恩的传承

    伯恩的传承

    《伯恩的传承》是电影《谍影重重》原著小说系列新作,也是罗伯特·陆德伦同属一位经纪人旗下的好友——美国著名惊悚小说家艾瑞克·范·勒斯贝德,在陆德伦过逝以后为其捉刀续写的伯恩小说。《伯恩的传承》在美国首印就高达100万本,可见伯恩迷们的热情!故事衔接《伯恩的身份》《伯恩的通牒》,但完全不影响读者独立阅读此书。在与宿敌“胡狼”的顶尖对决之后,伯恩本以为可以过上平静的家庭生活,不料又出现了一位比“胡狼”更为年轻、冷静的杀人机器——可汗……
  • 两面玲珑

    两面玲珑

    爱恨交织,到底谁对谁错?素楠:“姐姐,姐姐!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傻啊?他根本就只是为了你的天蟒珠啊!”素霏微微一笑,安抚的摸了摸妹妹的发顶:“可即便知道如此,又能如何?”凌世:“枫儿,为了你,我自甘丧尽仁义道德,负了她。”青枫:“凌哥哥,她那么好,你以后还会爱我吗?让我自私一次吧。”(宠文?抱歉,你爱我就是宠,不爱我,哼,我就虐,使劲虐,QAQ)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刚巧我也喜欢你

    刚巧我也喜欢你

    厉北越,许未来暗恋了二十几年的男人,某天,她一气之下说出了心里话。“厉北越,我喜欢你。”“哈哈,许未来,你居然说喜欢我。”“是,我喜欢你!”“哈哈哈。”他不信。可是后来的某一天,他当着全校人的面,公开表白:“许未来,有一个秘密,我一直都没有告诉你。”“什么。”“我暗恋了二十三年。”“好巧,我也有一个秘密想告诉你。”他期待。“我暗恋了你二十三年带一个月。”
  • 七俱胝独部法

    七俱胝独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跨越纬度的爱恋

    跨越纬度的爱恋

    我愿赌上我的一切来挽回你,只愿看到你那最初无暇的笑脸。我不会再次重蹈覆辙,我会拼尽所有让你拥有全部。原谅我,小奏,如果是你的话,如果可以拯救你的话,我就算与这世界为敌又有何妨?
  •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