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2100000005

第5章

人身一小天地论

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人之有病,犹天地阴阳之不得其宜。故欲知人,必先知天地。《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盖刚柔之质,即阴阳之气所凝结。故程子曰:凡有气,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又曰:地气不上腾,则天气不下降,天气降而至于地,地中生物,皆天气也。朱子曰:地居天中央不动,不是在下。(天之包地,如鸟卵之含黄。天大地小,表里皆水。地名地球。天圆,而地亦圆曰地方者,谓地之德方,静而承天者也)。使天有一息之停,则地须陷下。此天包乎地之义也。以人言之,膈膜以上,肺与心与心包络,象天;膈膜以下,肝、胆、脾、胃、小肠、大肠、肾、三焦、膀胱,象地。经云:天枢(脐穴)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是以天枢居腹之中间者言之也。余以膈膜上下分天地者,以气之轻清者为天,气之重浊者为地言之也。然膈膜以下,主之者地气,而统之以营运者,实皆天气。匪直此也,凡皮肤、肌肉、经络、筋骨、脏腑之有形质而凝静者,皆象地,皆属阴;而皮肤、肌肉、经络、筋骨、脏腑之有空窍以营运者,皆象天,皆属阳。精(两神相抟,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涕(泪也)唾(口液也)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液(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犹天地之有月与水也;阳气,犹天地之有日与火考天有九重:最上一重为宗动天,左旋;其内八重天(恒星天、土星天、木星天、火星天、太阳天、金星天、水星天、太阴天),右旋;逐日为宗动天,裹之左旋。是宗动天者,乃一气营运群动之宗也。(中学谓天道左旋,日月亦是左旋。此主七政天随宗动天以行也。

西于至高,一呼一吸,与天气相通,体极轻虚,用主肃降,肺固人之天也。不独肺之本脏为天,凡脏腑间经络及内外空窍之能通气者,皆莫非天。虽各脏腑之经络空窍,有各脏腑之本气以营运,如七政本天之营运一般,而要皆随肺气以营运,皆为肺气所贯通,肺固人之宗动天也,故曰肺主天气。肺气故名宗气,又名大气。地居天中,人在气中,天包乎地,气包乎质,天地与人,同一理也。夫在天则有日,在人则有心,心系于肺,犹日系于天;天为阳,日为阳之精,肺气为阳,心为阴中之太阳。天行健,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进过一度,日行稍迟,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因天进一度,则日为退一度。人身肺之宗气,统心之营气,一日一夜,五十度周于身,每日自寅始,至丑终,终而复始,七日行足,方与天合度。故《易》曰:七日来复,以见天心。盖营气之行,必随宗气以行,所以十二经脉,首从肺起,每日寅时,百脉上朝于肺(人生于寅),肺主天气,其明证也夫人周身经络,皆根于心,而上通于肺,以回于下,如树之有根有干有枝,百体内外,一气流通,营运血脉,以相出入,经故曰心生血,又曰诸脉皆属于心。按经络功用不同,隐见亦异。经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盖经脉主发血,由脏腑而外行,近筋骨,故肌肉浓处,按之便不觉跳动;络脉主回血,由外而还行脏腑,近肌肉,故易见,蓝色无脉者皆是。经脉由里而外,其气旺,旺则行速,速则有血有脉,其血赤;络脉由外而里,其气缓,缓则行迟,迟则有血无脉,其血紫。西学所谓生血管者,经是也;回血管者,络是也。房者,心窍是也。经脉从心左下窍而生,行心左上窍而上,与左肺叶内经脉相通,由肺回曲而下,循手经,下达足经,以入孙络(络之细者);迨由孙络以至络脉,渐行渐缓,其色遂变为紫,于是紫血由络脉而行,上至心右上窍两络脉中,还行心右下窍络脉,上入右肺叶内络脉,紫血复变为赤(阴从阳化),回心左上窍,还行心左下窍。经脉(右旋而复行于左)往来营运,如环不绝。经生血,故左旋;络回血,故右旋。左旋者,阳统阴;右旋者,阴从阳(与河图洛书无异)。其实是一气旋转,并非两气。观此与天之左旋速、右旋迟者,适相合矣;与天之左右旋而统归一气者,更无不合矣。经络如此,脏腑可知。脏腑中皆有经络贯串,以通于内外。凡可通者,皆属天气。六腑如器,更无不然。不独贲门、幽门、阑门、三焦之门之通天气也,更不独喉通天气,咽通地气,以上承天气也。此身以内之天也。

再以身外之天言之。经云:头圆象天。头为诸阳之会,头主天,气固也;天气遏郁,头重头痛固也。即足之至下,亦天气所贯通。所以人病肺痿,足即痿 不能行;外感阻遏肺气,足即酸痛,甚则足冷,皆其证也,所谓天包乎地也。经曰:天气通于鼻。又曰:鼻为肺窍。一经外感,咳嗽喘满,鼻窍即塞而不利,是鼻窍与肺最切近者也。他如心寄窍于耳,胆脉上络于耳,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又开窍于二阴,乳窍下通于肝胃,脐窍后通于命门。(脐窍与两肾中间之命门,针锋相对。)虽各窍自有其本气,而要皆宗气所贯通也。

请尝见外感阻遏宗气,燥胜则耳亦鸣,湿胜则耳亦聋。肝受燥风、湿热则病目,肝之本气自病也。夫五脏之精华,皆上注于目,肾又为五脏之气之根,肾中真阴真阳虚,而目昏昧,经故曰脱阴者目盲,脱阳者见鬼。五脏之根气自病也。尝见外感阻遏宗气,燥胜则热,热则不能化阴外达,而目无泪而干;湿胜则濡,濡则不能化水下降,而目多泪而烂。脾有湿热,则口瘅而生甜水;脾有燥热,或胆经燥热乘脾,则口苦而多烦渴;脾之本气自病也。尝见外感阻遏宗气,肺阳郁于上,不得化阴于下,亦为唇燥口渴。肾之阳虚,不能约水,而为遗溺,不能行水,而为自利;肾之阴虚,不能濡肠,而矢燥结,不能濡膀胱,而溺短数;肾之本气自病也。尝见外感阻遏宗气,而亦为肠秘,为癃闭,或燥胜为窘迫下利,或湿胜为五泄。肝、胃阴虚,无由升化乳汁;肝、胃阳结,不能上通乳窍;肝胃之本气自病也。尝见外感阻遏宗则为乳岩。凡外感燥湿,种种见证,虽各脏腑本气自病,而要皆关乎肺,以肺为群气之宗,天无二气故也。不独空窍之大者为然也,即皮肤外八百万有奇之汗空(汗空名玄府,又名鬼不息本气亦病。肺气不得外达,即见憎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手足酸痛诸证;肺气不得下降,即见腹痛、胸痹、咳嗽、呕吐、喘逆诸证。感风燥、暑燥、寒燥之气,搏束气机,不得外达,而为无汗;感风湿(自汗)、寒湿(冷汗)、暑湿、湿温(热汗)之气,阻遏气机,不得下降,横溢而为自汗、冷汗、热汗。又或燥结血分,而为热厥;湿阻气分,而为寒厥;燥降太过,热甚迫津,而为火泻;湿郁太过,气不行水,而为五泄,抑或为溺塞便闭。譬如注水之器,上窍闭塞,则下窍点滴不通;下窍闭塞,则上窍壅遏不开。种种见证,皆关乎肺。肺主天气,洵不诬也。

若夫地固承天者也,地气不上腾,则天气不下降。胃固人之地气也,肾乃天气蕴蓄于地中者也。胃为水谷之海,又为仓廪之官。胃之发育,又藉肾之真阴真阳以与为发育者也,经故曰:肾为胃关。又曰:四时百病,胃气为本,得谷者昌,绝谷者亡。又曰:营出中焦。又曰腾也。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天气下降也。又曰:水谷之悍气为卫,水谷之精气为营。其营血之精者,得肺气以敷布之,入胆化胆汁,入肾化精,上行头化脑,内行骨空化髓。故曰:天气降而至于地,地中生物,皆天气也。其水随肺气呼吸,摄入肠胃肺升出为气,由毛窍渗出为汗,余入内肾,得三焦之气化,渗入膀胱为溺。故曰:气为水母。又曰:水行天上。然水血并行络中,而不相妨者,何也?盖血有血轮以统之者也。(按:《内经》刺血络,出清汁,便知水血并行血络)。其渣滓变化于小肠(小肠为火腑,故能变化)。以传道于大肠,是皆肺气所统布也,是阴从阳也。夫天之真阴真阳,发于地上,以生万物,实藏于地中,而为万物所由生。人身肺之真阴,下布于肾而为水,肺之真阳,下纳于肾而为火,所谓地居天中,天包乎地也。两肾中间,名曰命门,为人身之根柢,一阳藏于二阴之中,水火互宅,在卦为坎。肺一呼一吸,与腰间肾气息息相通,经故曰:肾上连肺,至于脾,犹地上堤防之土,为胃散精以上输于肺者耳;肝犹地上之木,以枢转地中生发之气者耳;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犹地之有泾渭,运清而行浊者耳。由此观之,人身不诚一小天地哉!肺、肾也,胃也,非又人身所最重者哉!

阴阳互根论

《易》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错,万物生焉。太极,阴含阳也;仪象,阳分阴也。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根阴根阳,天人一理也。以定位言,则阳在上,阴在下,而对待之体立;以气化言,则阴上升,阳下降,而流行之用宏。

请以卦论:干为天,干之左为坎水,右为兑水,是水行天上也,而非水也,乃水之阴气上升于天也;若阴升于天,而气化之不及,则阴霾四起,而天象变矣。坤为地,坤之左为震之雷火、巽之风火、离之正火,是火出地下也,而非火也,乃火之阳气下降于地也;若阳降于地,而气运之不周,则赤卤不毛,而地象变矣。然论卦象犹虚也,请实征诸时。试观一岁之间,夏至以后,酷暑炎蒸,若非阴气潜生,大雨时行,则大地皆成灰烬矣。阴气上升,其明证也。且阴气上升于天,得天之布 ,而阴气乃弥纶于无际。冬至以后,阴凝寒冱,若非阳气潜藏,水泉流动,则世人皆成僵冻矣。阳气下降,其明证也。且阳气下降于地,得地之酝酿,而阳气乃发育于无穷。独是阴气上升,而非自升,必得阳气乃升。地之阳,即天下降之阳,以阳助阴升,故不曰阳升,而曰阴升。阳气下降,而非虚降,必含阴气以降。天之阴,即地上升之阴,以阴随阳化,故不曰阴降,而曰阳降。若是阴阳互根,本是一气,特因升降而为二耳!以人言之。人之阴升,脾胃水谷精微之气,上升于肺,如经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是即水行天上也。气中有水,故曰阴升,然水不离乎气也。若非气水蒸腾,而为邪水上泛,则水溢高源,而肺胀、喘嗽诸证生矣。然气水既生于胃,必胃中水谷充满,而后阴气乃旺,经故曰:精气生于谷气。若胃气自病,则生化之源绝,安望得肾之含纳,而阳气乃收藏不越。人之阳降,肺之阳气下降于肾,如天之阳气潜藏于地,是即火出地下也。水由气化,故曰阳降,然气不离乎水也。若非气水涵濡,而为燥阳下降,则金枯水竭,而劳咳、骨蒸诸证生矣。然则阳气不可虚降,必含阴气以降。肺之真阴,即脾、胃、肾上升之阴。惟脾、胃、肾之阴上升于肺,得肺之敷布,而阴气乃充周一身。经故曰:肾上连肺。又曰: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然而阴阳升降,不可得而见也,请借证釜甑。釜中之水谷,水也;釜底之火,火也。釜上之气,即为阳气;气中之水,即为阴气。然必釜中水谷充满,又得釜底之火以熏蒸之,釜上之盖以统束之,而后气中之水,煦育,上蒸下布。气中有水,即是阴升;水由气化,即为阳降。若釜中水谷不充,则无米之炊,将见釜底之火,仅存虚阳,釜上之盖,亦为虚器。又或釜中虽有水谷,而釜底无火,不独精气不能蒸运,即渣滓亦难销熔;釜上无盖,不独统摄无权,亦且漫溢不治。然则阴阳二气,非相需而不可须臾离者哉?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然阳气固重,阴气亦重,何也?人事与病,多致阴伤者也,经云:静则神藏,动则消亡。日用操劳,皆动机也,动则所生之少,不敌所耗之多;病亦动机也,动则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则必伤阴,则又当以阴气为重。譬如行舟,行者气也,行之者水也,水足气始旺也。再譬诸灯:灯火,火也;油,水也,油足火始明也。气为血帅,血又为气航。此阳统阴而基于阴之理也。若无阴,则阳气亦无根据而亡矣。(阴液脱者死,大肉脱者亦死。)故阴阳二字,不读曰阳阴,而读曰阴阳,其亦可以恍然悟矣!

五行生克论

水木火土金五行生克,一阴阳升降之旋相为宫也。生为长养,即为阴升;克为制化,即是阳降。然必阴先升而后阳乃降,亦必阳能降而后阴转升。五行不克则不生,如有妻而无夫也。乃相生之道,人皆知之,相克之道,人多不察,请详言之。

同类推荐
  • 德安守御录下

    德安守御录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因

    易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汉书

    后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诊宗三昧

    诊宗三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ellucidar

    Pellucid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灵生情

    灵生情

    一派掌门清念带着诬陷和众人怨恨身死灵消,可她命不该绝,竟然稀里糊涂的被引灵重生了,改头换面记忆尽消不说,所有的事情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灵生情途终不负,此间有少年赤心傲骨。PS:男女主感情慢热。
  • 竹西花事小录

    竹西花事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转型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转型

    本书围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展开,重点关注知名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内容涵盖传统零售业、传统服装业、传统家电制造业、房地产业等十三个行业,通过大量热门案例来分析传统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大潮下赢得转型机遇和发展,成功实现颠覆、变革、管理进化创新以及互联网化的转型。
  • 星际争霸之欧雷加的黑暗帝国

    星际争霸之欧雷加的黑暗帝国

    他们呼我为永堕的暗堂,以正义之名追逐我的影子。而我预言那终将降临的黑暗,星灵帝国的军队燃起战火,一直烧到宇宙的尽头。书友群:793763463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摇曳的梦

    摇曳的梦

    十八岁是青春期混乱不堪的一道门槛,每个人都曾困惑过、迷茫过,女作家用细腻的感情刻画了一群徘徊在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通过主人公以及每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变化和非常别致的语言,透视了新世纪青年人的情感生活。本文的主人公琳,遇到了可人的老师后,自以为是走进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并出演了一系列对人体艺术的追逐、探讨,而不能自拔……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损伤,好在有一大帮子正直、善良的同学、朋友的关爱,使她走出痛苦的渊薮。
  • 后宫斗之棋逢对手

    后宫斗之棋逢对手

    岸琪面若芙蓉之貌,似牡花之盛开。贤蕙如兰蕙皇后,却惨遭奸妃洪桃之毒手,再有嚣张跋戾之菊妃暗中使计,害死纯良之女腊妃,原来刁蛮如艳妃也变为冰冷性情,本份如莺妃祸及伤残,唯有一枚暗棋(女主岸琪),在宫中如昙花盛开,脱泥藻而涤世。蓝颜神兽饕餮拥帝王之血,抗争魔教,巧被岸琪相救,免一时之难。后宫风起云涌,她是否能够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她让世人知道,一个柔弱的闺阁女子,不止知风月,也知乾坤!
  • 第二次生命进化史

    第二次生命进化史

    所谓命运不过是人类掩盖自己所犯下蠢事的借口,人生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成功者只是犯错较少,但对错谁能说清楚?时间会给我们答案,却不会给我们补救的机会。
  • 石棺诡书

    石棺诡书

    丧生于石棺之内的姜戈,意外成为诡书继承人,为了活命只身行于两界之中,只为探寻两界灵异事件的真相。
  • 静看时光荏苒

    静看时光荏苒

    楔子;至福村的农家女,唐小花,家中兄弟众多,做为排行老大的自己,十一岁便顶着家里份子,去村里干活挣工分。为整个家中顶起了一片天,平时和孩子们打架,打的过的打了!打不过的!也要吐一脸口水。这位做事泼辣一向不吃亏的主,嫁了位年少气盛的少年。结婚之后,除了情字不知,其他苦楚都已尝透,在那个年代没有离婚一说,而嫁到的村子又是杂姓人口,不要脸的,死在家里想坑钱的,都遇上了,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唐小花说;这种鬼话信都不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