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1000000002

第2章 礼集(1)

天有奇文,地有奇事,人有奇病,不可拘也。欲治其病,不可以常药治之。有正医,有反医,有顺医,有逆医,有内治;有外治,有完治,有碎治,有大治,有小治,有生治,有死治,有上治,有下治,有中治之分;有先治,有后治,有急治,有缓治,有本治,有未治之异,有一百二十八法。

正医法

论肺经生痈 论久嗽服气法 论水泻论血痢 论水肿 论两胁胀满吞酸吐酸 论腰痛 论怔忡不寐 岐天师曰∶凡人有病气喘呕咳者,乃肺病也。肺乃金脏,又娇脏也。居于心之上,瓣如莲花,色红蒂紫。咽管之下,即是肺经,司气之出入,不容食物。咽之上有会厌在,即小舌头也。会厌遮住咽门。饮食之类,始能直入食管,而下通于胃。倘人饮食之时多言,会厌不及遮咽门,设或米食之类,入于气管,则必咳不已。可见气管不容一物,可知药亦不熊直入也。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咳嗽自己。故五脏之中,除肺一经之外,俱可正治,独肺经不可正治。然则肺经生痈疡,何以治之耶。用元参一两,生甘草一两,金银花八两,当归二两,水煎服。(〔批〕清金消毒汤)。

加麦冬一两。数品中,惟麦冬乃清肺火之品,余俱入脾、入肝、入心之药,而用之者何也?盖入肝则平木,而不必肺金用力以制之,则肺金得养矣;入脾则脾土能生肺金,而肺金又得养矣;入心经则心火不凌肺金,而肺经又得养矣。虽前药乃治心、治脾、治肝之药,似乎隔一隔二隔三治法,其实乃正治肺金也。(雷公曰∶我意方中加白芍三钱更妙,平肝火,使心火弱,不来克肺也。)长沙守仲景张公曰∶肺经固是娇脏,不可容物,然未尝不可客气。人有久嗽不已,服诸补肺之药不效者,遵岐天师之法治之,无有不愈。但止服汤药,而不以气入咽门,则肺经终难速愈。法当用女子十三岁者,呵其气而咽之。每日五更时,令女子以口哺口,尽力将脐下之气,尽送病患口中,病患咽下一口,即将女子推开,不可搂抱在怀,恐动相火也。每日止可呵一口,自然服药有功。但呵气之时,切戒不可少动欲心。一动,不特无益,而有害矣。止可一口、二口,恐女子有病也。

天师曰∶脾经之病,如水泻,乃脾气不温。血痢,乃过于燥热,而成此症也。水泻,用白术一两,车前五钱,二味煎汤,服之立效。(〔批〕分水神丹)。血痢不同,有腹痛、不痛之分。痛者,乃火热也。用归尾一两,黄连三钱,枳壳二钱,白芍一两,广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萝卜子二钱,水煎服。(〔批〕神丹),不痛者,乃寒也。白芍三钱,当归三钱,萝卜子一钱,枳壳一钱,槟榔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批〕神丹。)水泻者,乃一时水气侵脾,故倾腹而出。用白术以利腰脐之气血,用车前以分消其水势,此正治之法也。

张公曰∶白术、车前利腰脐,而消水气是矣。然而白术亦能健脾,脾健水湿自分,原不必借重车前。

车前能通窍而安脏气,亦不止分消已也。脏安则水湿之气自消,各有专能。

又能分助,所以奏效如神耳。

天师曰∶血痢者,乃肝经来克脾土也。虽因脾土之湿,又加暑热暗侵,瓜果内伤所致。然终因肝木太旺无制,凌脾土而然也。故方用白芍、当归滋肝而平木,肝木得养,不来下克脾土,则土亦得养,而血痢自痊矣。

张公曰∶血痢虽有痛、不痛之分,其实皆火邪而挟湿气也。论理二方俱可通治,而天师分别痛、不痛之分,乃慎之也。二方出入加减,各为神效,正不必畏首畏尾,一用之于痛,一用之于不痛也。盖火邪带湿气,居于肠脾之际,不得奔下,未有不急而后重者。妙在用当归、白芍滑而利之,则火邪利于直下,不止平肝木而救脾土也。

天师曰∶水肿之病,亦土不能克水也。方用牵牛三钱,甘遂三钱、水煎。一服即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此则直夺其水势,而土得其平成矣。(〔批〕消水神方。雷公曰,此方固神奇,俱各用三钱似太多,减去各一钱则不过猛矣,病去而不伤本。)病未尽去,可以再进,亦不失中和之道,但二味药性峻烈,过于猛矣,人疑非正治之法。然水势滔天,必开决其水口,则水旋消。此二味之中病源,妙在于猛也。第服此二味之后,切不可食盐,一食盐,则前病重犯,不可救矣。此乃不知禁忌,自犯死症,非药之故也。今人一见牵牛、甘遂,视为必死之品,过矣。水肿之病,必须以手按足面如泥者,始可用此二味正治。否则,按之不如泥,随按而皮随起者,非水也,当作气虚、肾虚治之,不可以此二味轻投以杀之也。(〔批〕何言之当也。)张公曰∶水肿治法甚多,独此二味奇妙通神。其次用鸡屎醴、然鸡屎醴终不若此二味之神。盖鸡屎醴有毒,而此无毒也。牵牛性虽猛,得甘遂而迟矣;甘遂性虽缓,得牵牛而快矣。两相合而两相成,实有妙用。此方盖余方也,天师取之以救天下,余何可自立而自誉之,止言其相成有如此。

心经之病,怔忡不寐等症,乃心血少也。方用人参三钱。丹参二钱,麦冬三钱,甘草一钱,茯神三钱,生枣仁五钱,熟枣仁五钱,菖蒲一钱,当归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服。(〔批〕安寐丹。妙。)此方之妙,妙在生、熟枣仁各五钱,而以诸补心之药为佐使。盖枣仁乃安心上不寐之圣药,生用使其日间不卧,熟用使其夜间不醒也。日夜既安,则怔忡自定,又何必用虎睛、琥珀、丹砂之多事哉。

肝经之病、两胁胀满,吞酸吐酸等症,乃肝木之郁也。正治之法,方用白芍五钱,柴胡二钱,炒栀子一钱,苍术一钱,茯苓一钱,神曲五分,半夏一钱,甘草一钱,丹皮三钱,水煎服。(〔批〕气爽丹,雷公曰∶此方尚可加当归三钱,以生肝血。此方之妙,妙在用白芍、丹皮、柴胡也。盖三味乃肝木专经之药,而芍药尤善平肝,不去远凌脾土。土得养而木益舒,木舒而气爽,痛自除,吐渐止也。)肾经之病,如腰痛之症,用杜仲一两,破故纸五钱,各盐水炒,熟地三两,白术三两,胡桃二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饥而服之,白滚汤送下一两、服完自愈。此方之奇,奇在白术乃脾经药也,何以为正治肾经。不知白术最利腰脐,腰脐利则水湿之气不留于肾宫,又用熟地、杜仲,纯是补水之药;而胡桃与破故纸同用,又有相济之功,补肾火以生肾水,谓非正治得乎。岐天师不讲者,未必非留以待我补。余所以又补心肝肾三法,愿人细思而用药也。

华君曰∶是传余文也,无方。

孙真君曰∶治肺有隔一、隔二、隔三之治,其实原正治肺经。此种议论,大开聋 。凡肺病皆宜如此治之,勿谓天师专治肺痈立论,而不通于凡治肺病也。

按血痢症,张公概指为火邪挟湿,此特就壮实人之血痢言之也。然内伤劳倦,与中气虚寒人,脾不摄血,往往脾湿下乘而成血痢。每以理中汤加木香、肉桂,补中益气汤加熟地、炒黑干姜治之而愈。但火邪之血,色必鲜红,脉必洪缓。口必消渴,而喜饮冷,小便必热涩而赤浊。内伤之血,色必鲜而紫暗,或微红淡白,脉必微细而迟,或浮涩而空,口不渴,即渴而喜饮热汤,小便不涩不亦,即赤而不热不浊可辨。(李子永识。)昔贤论肿症,与此不符。大概以随按而起者为水肿,按肉如泥者为气虚。附之以俟临症者之自考。(李子永识。)

反医法

论发狂见鬼 论发狂不见鬼 论中风堕地 论卒倒不知人。 天师曰∶凡人有病发狂如见鬼状,或跌倒不知人,或中风不语,或自卧而跌在床下者,此皆正气虚而邪气犯之也。似宜正治邪为是,然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治其虚,安问其余。此所以急宜固其正气,而少佐以祛痰、祛邪之药为妙。如发狂见鬼者,乃虚也,方用人参一两,白术一两,半夏三钱,天南星三钱,附子一钱,大剂灌之,狂自定矣。(〔批〕祛狂至神丹方。妙。)或倒不知人,乃气虚也,亦用前方主之。或中风不语者,以人参一两,天南星三钱,生半夏三钱,生附子一个,名为三生饮,急灌之。又自卧跌床下者,即中风类他,又名尸厥,亦以三生饮救之。

发狂不知人而不见鬼者,乃热也,不可与前汤。此见鬼为虚,而非实热。方用人参,同入于祛痰、祛邪之药内,乃因其反而反治之也。

跌倒不知人,虽因气虚,然未有无痰而能跌倒者,既跌倒,亦未有不知人者,故必须祛痰,而佐以助正之药,此前方之所以可兼治之也。

中风与堕地之症。纯是气虚。气虚之人,未有不生痰者。痰重,卒中卒倒,有由来也。然则徒治其痰,而不补其气,即所以杀之也。三生饮妙在用生人参一两,同生附、半夏、南星祛邪荡涤之药,驾驭而攻之。譬如大将登坛,用虎贲之士,以扫荡群妖,必能活生人于杀人之中。若徒正治其邪,而不反治其本,则十人九死,冤鬼夜号,谁之咎欤。(〔批〕纯。)张公曰∶发狂见鬼,明是虚而痰中之。用半夏、南星附子以祛痰,不用人参、白术之多,何以驱驾之而成功哉。此方之妙,不特治发狂见鬼如神,而治中风不语。卒倒不知人,亦神妙之极,盖气虚而后痰中也。岐天师分析甚精,又引三生饮以治中风等症。其实前方除发狂不见鬼,不可用此方,其余无不可治,正不必又用三生饮也。然三生饮亦是奇方,亦可采用之。总之,斟酌于二方之间,无不可起生人于死人之中也。

发狂不见鬼。明是内热之症,岐天师不立方者,待余补之也。方用人参三钱。白芍三钱,白芥子三钱,半夏三钱,天南星二钱,黄连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用黄连。盖厥深则热亦深,去其热则厥自定。黄连入心,引诸补心之味,同群相济,或补或泻。譬如人家相争,嚷于一室,亲朋各为劝解。自然怒气平而悔心发,黄连之用于补剂之中,正此意也。

华君曰∶是传余之文,无有他方。我尚有数语,请载于后。中风等症,非大加人参,以祛驾其邪,则痰不能开,而邪不能散。方中妙在用人参至一两,始有力量。否则,少用反为痰邪所使,又安能助制附子,以直荡群妖哉。

雷公曰∶妙极,各阐发无遗,无可再谈。

真圣人之言。(李子永识。)

顺医法

论气虚胃虚 天师曰∶凡人有病气虚者,乃身子羸弱,饮食不进,或大便溏泄、小便艰涩。方用人参一两,茯苓三钱,白术五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泽泻一钱,车前一钱,水煎服。此乃病欲下行,而随其性而下补之也。方中用人参为君者,开其胃气。胃为肾之关,关门不开,则上之饮食不能入,下之糟粕不能出,妙在用人参以生胃土,而茯苓、车前能分消水谷也。且胃之性最喜温和,不喜过湿,湿则必上壅呕,下积而泻矣。今顺土之性而温补之,则饮食自进,而大小便各安其位矣。

张公曰∶此方生胃土以消水谷,谁曰不然,然而不止生胃土也,且能健脾。脾健则胃气益开,而胃气益壮。方中最妙用白术也、白术上利胃而下健脾,且能祛湿以生肾。有此大功,则大小便得脾肾之气而能开能合。下既通达,又何患饮食之不进乎,吾见其饱食而无碍也。

服前方而不愈者,兼服八味丸以补土母,盖八味丸最能实大肠利膀胱也。(李子永识。)

逆医法

同类推荐
  • 佛说花聚陀罗尼咒经

    佛说花聚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Uncles Josh's Punkin Centre Stories

    Uncles Josh's Punkin Centre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ketches of Young Gentlemen

    Sketches of Young Gentle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田赋考辨

    田赋考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王历年

    王历年

    这是一部发生在架空世界观某一个时间段的故事。人类在诛王和皇的带领下杀死了奴役他们的四神,此后一百年里被新时代淘汰之后的故事。
  • 君若有情卿必随

    君若有情卿必随

    记忆全失,他助她寻找记忆,且步步为营,十里红妆,娶她为妻。记忆恢复却没想到面对的是血海深仇,他携她之手,手刃仇人,然而,几国联手,江山动摇。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
  • 重生之安之若素

    重生之安之若素

    她出生世家大户,却生性懒散,练功不上心,读书倒是马马虎虎,从一流大学到保送读研,然后在家乡唯一的象牙塔中教书,除了在恋爱中跌倒爬起外人生平顺的像笔直的柏油马路,直到回头看到他。他外向开朗、豪爽大气,憨厚却有些臭屁,部队长大难免好勇斗狠,拥有北方男孩该有的优点和毛病。自从不小心爱上那只飞在空中的火凤凰后,只希望能够小心守候,从此守成一种执念,对生活没有任何多的奢求,直到凤凰回头。她说:木头,我喜欢你。她说:你不喜欢我试试看。他说:等我回来。他说:死了也值。一语成谶,他走了。从他走后,她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她一袭白裙,低眉浅笑,温婉动人,烹茶、插花、读书,下厨,在姥姥面前尽孝,期待在她突然离去时老人不要太伤心。她化身黑色,挥舞修罗峨眉刺,希望用鲜血洗去心中无尽的痛。她是暗组中最出色的杀手,为早日拿到和他一样的烈士勋章,执行最危险的任务,杀最难杀的杀手,有时顺手料理些不入流的坏人。常常想如果早这样,杀他的坏人是不是会早早死于非命,他是不是就不会离开…如果有一天…生离是人祸,死别是天灾。重生,只为有你。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扎斯特罗奇

    扎斯特罗奇

    故事的开篇,一位叫维瑞奇的年轻人无缘无故地被三个神秘人(扎斯特罗奇和他的两个仆人)从旅馆绑架到一处山洞。从此他的人生中再无快乐可言。他被锁在一个带铁门的屋子里,四肢被铁链绑住。受尽折磨……
  • 我的修仙之路一定有问题

    我的修仙之路一定有问题

    为什么我的修仙之路好像跟别的小说里不太一样。
  • 云初落

    云初落

    己为半遮面霜。屋檐低沉,敛芳华。己为鱼目明珠。岁月己久,谁人忆。饮一盏明月酒,追意长存。
  • 饮水词之千年之恋

    饮水词之千年之恋

    “绝对……不要生下你的孩子……”南宫宇泽,如果你是他的前世,那我,白寒,就是你的今生。一次重生,一次穿越,一个朝代,一生爱情。宫廷里的斗争,纷纷扰扰的感情羁绊,下个轮回,我们还会在一起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庸》64个人生智慧

    《中庸》64个人生智慧

    本书结合“中庸”的思想理念,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际应酬等方面将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诠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了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相关的共通点。
  • 二十二岁的小娇妻

    二十二岁的小娇妻

    这是一段而二十二岁的小娇妻,与“大叔”的甜蜜爱宠,当然这个所谓的大叔,是女主对男主的称呼,其实他们之间相差也不超过十岁……而且,这个“大叔”,还是一个公司的大总裁,所以,这又是一个傲娇大总裁和呆萌美少女的爱情……传奇?